首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2

2/32

剩余3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2021.7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严禁在试卷上答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是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弃疾《贺新郎》:“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阴间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忆君清泪如铅水”,铅泪,世间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铜仙人流的泪,那么当然可以是铅泪了。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材料二:讨论意象问题的一个误区,是常见有人将诗歌意象混同于诗中名物,甚至拿一个名词来对应一个意象,其实是不妥当的。名词有抽象与具体之分,用作名物之词的,大多是具体名词,它在形成概念的同时,亦常能在人们心目中引发某种表象,如提及河流、道路、树木、花朵以及牛、羊、鸽子、老鹰等词时,我们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相应的图像来,虽带有类型化的倾向,亦还有一定的具象性存在。词语的具象性在人们心目中所能引发的只是表象,而非意象。表象和意象有什么区别呢?表象来自直观经验的积累,当我们将感知活动中所获得的印象储存于大脑,而又在某种境遇的刺激下让它重新浮现出来时,这就成了表象。一般说来,表象较之原初的印象,在鲜明、生动的程度上要略低一些,尤其是由概念化的语词所引发的表象,不可避免地要打上类型化的烙印。更为根本的是,表象充当感知印象的留影,通常只涉及事物的外观,未必能揭示其内在的意蕴。意象则不然。作为“表意之象”,它本身便是诗性生命体验的产物,内里包孕着诗人对生活的各种活生生的感受。这正是意象之为意象,而不能等同于诗中名物之象(表象)的重要原因。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都熟悉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诗中的这一名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试问:这里包含了几个意象?我想,恐怕不少人会回答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四个意象,这其实就是将名物(表象)混同于意象的结果。不妨推敲一下,诗句中的“漠”指沙漠,可以形成表象,加上“大”字构成“大漠”,其具象性当更见充分。但单独一个“大漠”,传达了什么样的意蕴呢?谁也说不清楚。“孤烟”也是一样,它能产生表象,甚至可以从多方面生发联想,而孤零零的“孤烟”亦是难以把握其内在情意体验的。只有将“大漠”与“孤烟直”联为一体,构成单一的画面——在广阔无垠的漠野上空直直地升起一缕狼烟,始能将诗人行经塞上时所感受到的那种空廓、荒凉、寂静、干燥无风以至带有边防示警意味的若干紧张气氛贴切地传达出来,这才称得上诗的意象。所以,依我之见,若是将“意象”理解为表达诗意的基本单元,则这联诗句中虽然用了四个表名物的词语,能产生多重表象,而其所建构的诗歌意象至多只有两个。换言之,意象作为“表意之象”,绝不能将其降格为表象。表象所提供的具象性,只能用为构建意象的原材料,而众多具象性之间所形成的张力,始足以让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意体验藉此传送出来,于是这组表象便转化成独立的意象。这样看来,单一的表象通常是难以构成意象的,意象须由表象之间的张力而引发,这也是诗中名物之不能等同于意象的缘由。从这里会引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平时惯常用名物来标示诗歌意象,如谈论马的意象、流水的意象,这究竟是否科学?应该说,按照上面对“表意之象”的解说,意象只能是特定的“,这一个”,它在诗歌文本的特定语境中生成,承载着表达诗人特定情意体验的职能,一旦离开了文本的具体语境,孤立的名物便不复成其为意象了。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中举了这么个例子:“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他所着眼的,是同一个物象(蝉)上面可以寓托不同的比兴含义,而实际上表明了同类名物在不同诗人的不同情思驱策下,生成了意蕴各不相同的意象。这不正证明了意象必须是特定的“这一个”,不容许有任何假借吗?(摘编自陈伯海《为“意象”正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物象经过诗人审美经验和思想感情的加工,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由此形成诗歌意象。B.意象是“意”和“象”的有机融合,在表情达意上,是一种形象化的说理和直接的抒情。C.表象来自人的感知活动,是直观经验的积累,它与原初的印象相比,不够鲜明、生动。D.同一物象,由于加工它的诗人不同,所以最终形成的意象所表达的情意也会完全不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和材料二中“意象必须是特定的‘这一个”在理论上有相通之处。B.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采用夸张、移情或者联想等方法,赋予意象新的特点,甚至凭空创造新的意象,体现了诗人的创造才华。C.“大漠孤烟直”中,“大漠”“孤烟”只是构建意象的原材料,“大漠”和“孤烟直”组合所形成的画面和张力,才转化成意象。D.“木叶”和“树叶”这两个意象表达的情意并不相同,原因在于“叶”这一物象在不同的诗歌语境中承载着不同的情意体验。3.下列“柳”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B.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C.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D.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5.两则材料都围绕“意象”展开,但论述的切入点和侧重点并不一样,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雷雨(节选)第一幕[四凤由饭厅门入,端了碗普洱茶。周  冲  我现在想跟爸爸商量一件很重要的事。周朴园  什么?周  冲  (低下头)我想把我的学费的一部分分出来。周朴园  哦。周  冲  (鼓起勇气)把我的学费拿出一部分送给——[四凤端茶,放朴园前。周朴园  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鲁四凤  煎好了。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鲁四凤  (看蘩漪,不说话)周蘩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    喝。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周蘩漪  (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周朴园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鲁四凤  药罐里还有一点。周朴园  (低而缓地)倒了来。周蘩漪  (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周朴园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四凤走到左面倒药。周  冲  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    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     太那里去。周蘩漪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周朴园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周蘩漪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     子。周蘩漪  (声颤)我不想喝。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周  冲  (反抗地)爸!,周朴园  (怒视)去![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周  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周朴园  (高声地)我要你说。周  萍  (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    是知道的。周  冲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     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周蘩漪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周朴园  (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     就是自已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周蘩漪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     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周  萍  爸!我——,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周萍走至蘩漪面前。周  萍  (求恕地)哦,爸爸!周朴园  (高声)跪下![周萍望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身体发抖。周朴园  叫你跪下![周萍正向下跪。周蘩漪  (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    (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    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    (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半晌。周朴园  (看表)还有三分钟。(向周冲)你刚才说的事呢?周  冲  (抬头,慢慢地)什么?周朴园  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分?——嗯,是怎么样?周  冲  (低声)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周朴园  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周  冲  (哭声)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妈的话是对的。(跑,     向饭厅)第三幕[开幕时正是鲁贵兴致淋漓地刚刚倒完了半咒骂式的家庭训话。屋内都是沉默而紧张的。各人在想各人的心思,低着头不做声。鲁  贵  (咳嗽起来)他妈的!(一口痰吐在地上,兴奋地问着)    你们想,你们哪一个对得起我?(向四凤同大海)你们    不要不愿意听,你们哪一个人不是我辛辛苦苦养到大,            可是现在你们哪一件事做的对得起我?(先向左,对大     海)你说?(忽向右,对四凤)你说?(对着站在中间     圆桌旁的鲁妈,胜利地)你也说说,这都是你的好孩子     啊!(啪,又一口痰)[静默。听外面胡琴同唱声。鲁大海  (向四凤)这是谁?快十点半还在唱?鲁四凤  (随意地)一个瞎子同他老婆,每天在这儿卖唱的。(挥,     着扇,微微叹一口气)鲁  贵   我是一辈子犯小人,不走运。刚在周家混了两年,孩子都    安置好了,就叫你(指鲁妈)连累下去了。你回家一次    就出一次事。刚才是怎么回事?我叫完电灯匠回公馆,    凤儿的事没有了,连我的老根子也拔了。妈的,你不    来,(指鲁妈)我能倒这样的霉?(又一口痰)鲁大海  (不耐烦)你喝了不到两盅酒,就叨叨叨,叨叨叨,这半    点钟你够不够?鲁  贵   够?哼,我一肚子的冤屈,一肚子的火,我没个够!当    初你爸爸也不是没叫人伺候过,吃喝玩乐,我哪一样没    讲究过!自从娶了你的妈,我是家败人亡,一天不如一    天。一天不如一天……你们想想,你们是哪一件事对得,    起我?(望着大海)你心里想想,我这么大年纪,要跟    着你饿死;我要是饿死,你是哪一点对得起我?我问问    你,我要是这样死了?鲁大海  (忍不住,立起,大声)你死就死了,你算老几!鲁  贵  (吓醒了一点)妈的,这孩子!鲁侍萍  大海!                                                           (同时惊恐地喊出)鲁四凤  哥哥!鲁  贵  (看见大海那副魁梧的身体,心里有点怕,笑着)你看    看,这孩子这点小脾气!——(又接着说)咳,说回    来,这也不能就怪大海,周家的人从上到下就没有一个    好东西。我伺候他们两年,他们那点出息我哪一样不知    道?文本二:,话剧导演的主要工作是从文本出发,分析、解构剧本,帮助演员了解、理解和“消化”整个故事和情节脉络,把握剧中人物的发展方向。演员对剧中人物的创造是从想象开始的,而导演则需要通过诠释剧本来帮助演员进行这一想象的过程,让其真实地体会到自己的角色,从而使得角色有血有肉地在规定情境之中“诞生”出来,能够真实地感知和反映人物应有的状态和情绪。演员表演的节奏主要体现在语言和动作两个方面。语言的节奏变化体现在台词上,而动作则是指演员的肢体动作。就语言节奏而言,话剧导演应深度剖析文本,帮助演员深刻体会剧中角色,找到特定角色的特定性格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反应,从而使得语言节奏更加准确,在兴奋时加快语速、在发怒时提高音调等等,使得人物的语言在符合其内心情感的同时又富于生活气息,这样才能将角色“演活”。就动作节奏而言,其本质与对语言节奏的把握一脉相承,有所不同的是还需注意角色的舞台行动是否“像人”,即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中人们行动的客观规律。最后,导演还应该注意到的是,话剧舞台上的表演是从一而终的,需要提醒演员,他们的表演切不可有所分割,一个刚刚还在发怒的角色不可能转瞬变得平易近人,一个满心惶恐的人物即使转换了场景也应该依旧心有余悸,这样整个表演才能做到饱满与真实。(摘编自邓昊《话剧导演创作初探——如何帮助演员完善舞台表演》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一句,周冲抢断话轮,为蘩漪说情,表现了他天真善良、打抱不平的形象。B.蘩漪采用拖延、让四凤拿走药等方式拒绝喝药,但最终在周冲、周萍的先后劝说下把药喝下,才平息了周朴园的怒气。C.“喝药”原本是一件很普通的生活小事,但在周家却最终演变成全面的矛盾冲突,由此可以看出周家家庭关系的扭曲。D.周朴园和鲁贵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人生经历都有很大不同,但作为一个父亲的角色,两人却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喝药”这一情节中,四凤是一个功能性的角色,她没有鲜明的面目、典型的个性,但在情节发展中却起到重要作用。B.周朴园向周冲询问“刚才说的事呢”是“喝药”事件的余波,既照应了前文的情节,又暗示了“喝药”事件带来的影响。C.第三幕中“静默。听外面胡琴同唱声”的舞台提示,既展现了人物各有所思的心理,又有机地引出了鲁大海和四凤的对话。D.第一幕人物对话多用短句,戏剧节奏较快,矛盾紧张尖锐;第三幕人物对话较长,戏剧节奏沉闷,没有紧张的矛盾冲突。8.文本一展现了哪几类矛盾冲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学校将进行《雷雨(节选)》的排演。如果你是导演,你将从哪些方面对演员进行指导?请结合文本二,以周朴园或鲁贵为例进行说明。(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令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章邯狐疑,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墟上。(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B.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C.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D.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辕门,古代帝王外出止宿时,以车为屏藩,使车辕仰起相对为门。这里指军营之门,与《鸿门宴》中的“军门”含义相近。B.咸阳,秦朝都城。古代地名中,山北水南称为“阳”。咸阳位于九峻山之北、渭河之南,山水俱阳,所以称为咸阳。,C.戎人,古代中原王朝对不同方位的少数民族有特定的称呼,如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文中泛指边境的少数民族。D.南面称孤,指章邯自立为王。古代帝王、诸侯理政时坐北朝南,以示尊贵;同时用“孤”“寡”来自称,以示谦逊。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项羽破釜沉舟,绝地反击。项羽通过一系列举动激发将士作战的热情,最终大败秦军,由此正式确立了在诸侯中的领导地位。B.诸侯畏惧胆怯,作壁上观。参与钜鹿之战的诸侯军队有十余支,但都不敢和秦军交锋;在楚军与秦军作战时,也都袖手旁观。C.赵高专擅朝政,欺上压下。秦军在战场上退却,他派人责问章邯;长史欣到咸阳请求指示,他不仅杜门不见,还派人追杀。D.项羽有勇有谋,指挥得当。在和秦军作战中,既有与王离的速战速决,又有与章邯的相持不战,还有最后的招降章邯。13.陈馀用哪些理由来劝说章邯?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谏太宗十思疏》)(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赂秦也。(《六国论》),(二)古诗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倦夜【唐】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①里,空悲清夜徂②!【注】①广德元年(763)十月,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②徂:消逝,流逝。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照应题目,交代环境。“月”点明时间,“竹”“卧内”“庭隅”等意象,勾画出诗人清秋月夜村居的特有景况。B.颔联紧承首联,深化诗意。“重露成涓滴”扣“竹”,“稀星乍有无”扣“月”,同时用意象的转换表明时间的流逝。C.诗歌前三联把秋夜景色描写得历历在目,虽无一字写“倦”,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栖“卧内”,辗转不能成眠。D.诗歌尾联是全篇的点睛之笔,既表明了诗人清夜不眠的原因,又以绘景结句,可谓物与我浑然天成,妙合无垠。,16.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登岳阳楼》触景生情,由眼前所见之景引发强烈感情,《倦夜》融情于景,诗中景物无不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曾皙的志向是,在暮春三月和好友一起在沂水沐浴,然后“        ,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直接描写了宫女娇媚的姿态。(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山水景色的句子是“        ,        ”。三、积累与运用(20分)(一)《红楼梦》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脂砚斋评语:情小姐故以情小姐词曲警之,恰极,当极!】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18.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处脂砚斋评语的理解。(3分)19.选段用细致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林黛玉听曲时的心理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20.下列对《红楼梦》中对联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是太虚幻境的对联,阐释了“假”“真”“有”“无”的哲理,是理解《红楼梦》主题的关键。B.“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是荣禧堂的对联,运用夸张等手法,写出了贾府的豪华显贵、显赫荣耀的社会地位。,C.“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是大观园的对联,展现了贾府沐浴皇恩的无上荣耀和感恩戴德。D.“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是林黛玉为潇湘馆拟写的对联,运用通感,视觉形象与触觉感知兼具,符合人物的气质。(二)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仅靠政府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①   ),从而在根源上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        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网民对信息理解、认识、批判的能力和素养,直接决定着网络舆论氛围的和谐、有序。因此,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是        。(   ②   )一是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提高青少年的信息认知能力、鉴别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学会        网络谣言和非理性言论;二是对媒介素养知识进行普及和传播,可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平台对一般网民进行显性或隐性的媒介素养教育;三是培养网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自律意识,引导网民在网络上        ,同时监督其他网民。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营造    重中之重    辨认    以身作则B.营造    当务之急    辨别    严以律己,C.创造    当务之急    辨认    严以律己D.创造    重中之重    辨别    以身作则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23.在上文的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贾思勰《齐民要术》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习近平一项从2013-2015年的调查显示,中国餐饮食物浪费量在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人民日报》学校团委拟在今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举办以“粮食安全,责任有我“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A(B项“直接的抒情”有误,应是“间接的抒情”;C项于文不符,原文有“一般说来”;D项“因果关系”不成立)2.B(“凭空创造”有误)3.A(A项“柳”含有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丈夫的思念;B、C、D项中的“柳”含有送别、离别之意)4.①道理论证。第二段从理论的角度分析表象和意象的区别,论证了意象是“表意之象”,包含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意;②举例论证。第三段列举王维《使至塞上》的例子进行分析,论证了单一的表象通常难以构成意象,意象须由表象之间的张力而引发;③,引用论证。第四段引用施补华《岘佣说诗》的观点,说明同类名物在不同诗人的不同诗篇中意象各别,进一步论证了意象必须是特定的“这一个”。(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5.①材料一从关于意象的种种不同用法的共同点入手,关注物象与意象的关系;材料二从讨论意象的一个误区入手,引出作者的观点。②材料一侧重论述物象构成意象的方法,阐明意象是物象的艺术创造;材料二侧重论证意象与表象的区别,指出意象在特定的语境中生成,孤立的名物很难成为意象。(第①点2分,第②点4分。意思对即可。)6.B(“在周冲、周萍的先后劝说下把药喝下”于文不符)7.D(“第三幕人物对话较长,戏剧节奏沉闷,没有紧张的矛盾冲突”错。第三幕只是鲁贵的话比较长,沉闷之中存在紧张的矛盾冲突。)8.①夫妻矛盾。周朴园和蘩漪在喝不喝药上产生冲突,鲁贵和鲁侍萍在对待子女和家庭的态度上存在矛盾;②父子矛盾。周朴园和蘩漪的冲突引发了他与周萍、周冲的矛盾,鲁贵因被周家辞退与鲁大海、四凤存在冲突;③主仆矛盾。鲁贵和周家人存在仆人与主家的矛盾。(答出1点1分,2点3分,3点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9.示例一:周朴园。①熟悉情节,体会人物角色。节选部分围绕“喝药”展开,情节集中,矛盾尖锐,要认真体会周朴园严厉、专断的形象;②,揣摩台词,把握语言节奏。周朴园台词简短,但富于变化,要揣摩特定情境下的特定语气、语调,如“倒了?”“倒了!”“倒了来。”等;③观照生活,把握动作节奏。周朴园动作不多,要通过合理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配合表演;④把握细节,做好场景转换。结尾部分周朴园由愠怒转向平静,可通过“看表”这一细节做好情绪的转换。示例二:鲁贵。①熟悉情节,体会人物角色。节选部分紧承鲁贵、四凤被周家辞退的情节,要认真体会鲁贵无赖势利、颐指气使的形象;②揣摩台词,把握语言节奏。鲁贵台词较长,但内容单一,要在絮絮叨叨中展现他醉酒之后无赖撒泼的嘴脸;③观照生活,把握动作节奏。把握鲁贵“吐痰”、指手画脚的动作,演绎他颐指气使的形象;④把握细节,做好场景转换。结尾部分面对鲁大海的恼怒,鲁贵内心害怕,要把握好这一细节,深化其色厉内荏的形象。(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10.A11.B(山南水北称为“阳"咸阳位于九山之南、渭河之北)12.C(派人指责章邯的是秦二世)13.①白起、蒙恬战功卓著却被诛杀,章邯也难以幸免;②赵高阿谀奉承、逃避责任,会嫁祸于章邯;③秦亡是大势所趋,章邯无力回天;④章邯如果投降,可以南面称王,避免家破人亡。(每点1分,共3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14.(1)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察人民,用威风怒气威吓人民,人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心里不服气。(每句1分,共4分)(2)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每句1分,共4分)【参考译文】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碉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这时,楚军强大居诸候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候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候军人人战懞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候的上将军,各路诸候都隶属于他。,章邯的军队駐扎在棘原,项羽的军队驻扎漳南,两军对阵,相持未战。秦军屡屢退却,秦二世派人来责问章邯。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呆了三天,赵高竟不接见,心有不信桠之意。长史司马欣非常害怕,赶快奔回棘原军中,没敢顺原路走,赵高果然派人追赶,没有追上。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如今仗能打胜,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战功;打不胜,我们更免不了一死。希望您认真考虑这情况!”陈馀也给章邯写了封信,说:“白起身为秦国大将,南征攻陷了鄢、邛,北征屠灭了马服君赵括的军队,打下的城池,夺取的土地,数也数不清,最后还是惨遭赐死。蒙恬也是秦国大将,北面赶跑了匈奴,在榆中开辟了几千里的土地,最终也被杀害于阳周。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战功太多,秦朝廷不可能每个人都予以封赏,所以就从法律上找借口杀了他们。如今将军您做秦将已三年了,士卒伤亡损失以十万计,而各地诸侯一时并起,越来越多。那赵高一向阿谀奉承,时日已久,如今形势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杀他,所以想从法律上找借口,杀了将军来卸罪责,让别人来代替将军以免去他自己的灾祸。将军您在外时间长久,朝廷里跟您有嫌隙的人就多,有功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而且,上天要灭秦,不论是智者,还是愚者,谁都明了。现在将军您在内不能直言进谏,在外已成亡国之将,孤自一人支撑着却想维持长久,难道不可悲吗?将军您不如率兵掉转回头,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南面称孤,这跟身受刑诛,妻儿被杀相比,哪个更上算呢?,章邯犹疑不决,派人来求见项羽,想订和约。项羽召集军官们商议说:“部队粮草不多,我想答应他们来订约。”军官们都说:“好。”项羽就和章邯约定在洹水南岸的殷墟上会晤。15.D(尾联“以绘景结句”错)16.①《登岳阳楼》触景生情,由眼前所见之景引发强烈感情。颔联用洞庭湖的宏阔反衬诗人的孤独,从而引出颈联对年老多病、孤舟漂泊的愁苦之情的抒发;“吴楚坼”“乾坤浮”隐喻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稳定,为尾联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作铺垫。②《倦夜》融情于景,诗中的景物无不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为国事而寒心,所以才感到“竹凉”;悲叹人民的遭遇,才对“重露成涓滴”的声音那么敏感;担心政局和现实。才会感觉星是“稀星”,月是“野月”。(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17.(1)风乎舞雩,咏而归(2)一肌一容,尽态极妍(3)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每处1分,有错误该处不得分)18.引用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戏文,杜丽娘和林黛玉都因春天的到来而触动青春意识,用杜丽娘来类比林黛玉,非常恰当。(3分,意思对即可。)19.①林黛玉初听戏文,并不留心,只管往前走;②,偶然听到几句,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细听,点头自叹,认为戏上也有好文章;③进一步听戏文,不觉心动神摇,如痴如醉,蹲下身来细嚼,沉浸其中;④联想其它诗文,触动春愁,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每点1分,共4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0.D(此联是贾宝玉拟写的;“通感”不当)21.B(营造:有计划、有目的地造。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重中之重:重要的事情中更重要的事情。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事。辨认: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辨别: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严于律己:严格地约束自己。)22.参考示例:网民对信息认识、理解、批判的能力和素养,直接决定着网络舆论氛围是否和谐、有序。(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3.①还需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②如何才能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呢(每点2分,共4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4.略参考例文:粮食安全,责任有我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世界粮食日,响应校团委的号召,我将为大家带来“粮食安全,责任有我”的主题演讲。世界粮食日起始于1981年10月16日,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今年的世界粮食日显得格外有意义,因为疫情的影响,世界粮食生产出现了很多不确定因素;虽然没有直接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但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我们要提高维护粮食安全的责任意识,将维护粮食安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说:“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生产从古至今都决定着国家的命运走向。旧中国饿殍遍野的惨状仍让我们不能忘记,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和腾飞离不开粮食生产这块基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所谓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当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端稳中国碗,盛满中国粮。“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为学生的我们没有直接参与粮食生产,但却不能将维护粮食安全当作空话或口号,从每天吃的一碗饭开始,每日喝的一碗粥开始,我们要把珍惜每一粒粮食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习近平总书记说:“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粮食安全推动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朴实无华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汗水。袁隆平就是扎根祖国大地的广大农业科技者的代表。袁隆平先生这一生,为解决人民的温饱奉献了毕生精力,也在稻谷飘香中成为传奇,堪称国之脊梁。仰望袁老,我们受到深深的使命召唤,青少年要勇于献身科技,勇于投身农业,像袁老一样“以田埂作纸、锄头为笔,用稻穗这最优美的文字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当一日三餐,当稻香弥漫,我们应当心怀对袁公的敬畏,心怀对千千万万农业科技人员的敬畏。打开抖音,可能很多同学喜欢观看“吃播”,殊不知吃播在不知不觉中传播了浪费食物、暴饮暴食的风气。随着餐饮业的发展,“一项从2013-2015年的调查显示,中国餐饮食物浪费量在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这惊人的数字背后是多少农业劳动者的心血,惊人数字的背后是多少次我们对食物漫不经心的浪费。纵观全球疫情,当前更多贫苦国家的人民挣扎在饥饿中,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居安思危。我强烈呼吁大家,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在家中就餐,形成不挑食、不剩饭,自觉抵制节日铺张浪费;外出就餐时,做到科学饮食、适度点餐、节俭就餐,积极参与“光盘行动”,自觉抵制餐桌上的浪费。同学们,在粮食安全的问题上绝不能将自己置身事外,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教导“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我们要将维护粮食安全落实到一餐一饮中,为筑牢粮食安全的国之基石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谢谢大家,我演讲结束。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3 17:00:10 页数:32
价格:¥5 大小:100.00 KB
文章作者:U-60007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