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建筑的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作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之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之间,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杆、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結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材料二:近些年,人们欣喜于一批独具匠心、堪为文化地标的新建筑陆续问世,对于一些怪诞丑陋的建筑也议论颇多。建筑的美丑、适宜与否,直接体现设计建造者的审美品位,深层次看,则涉及当代建筑如何继承与创新的重要问题。妥善处理建筑文化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成为激发造型创意、延续民族风格、提升文化品位的重要环节。,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的先民多半生活在平原地带,建筑以泥土砖木结构为主;欧洲国家多处于丘陵地带,建筑以石拱廊柱构造见长。人类在建筑材料的选择、配搭以及营建中起主导作用,人们的语言、习俗和情趣等,共同凝结为民族意识,渗透于建筑的每一条肌理、每一个细节之中,最终固化为特有的建筑风格,形成文化认同。建筑在实用和审美功能之外的文化象征意涵,常常和特定的民族国家认同联系在一起。建筑设计建造者,在把握本土与外来关系之时,对这一点尤其需要精思熟虑,尊重建筑的“本土性”。“本土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全球化时代中的各个民族,汲取外来建筑精华为我所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拿来”不是照搬照抄,不是贪大求洋。在继承传统文化基因基础上借鉴外来建筑优长,在洋为中用、融会中西的深度化合中发扬光大我国建筑传统。传统的沿革存续是动态的历史进程。如果不能吸纳与兼容现代科技和新的审美元素,如果没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如果无法激情洋溢地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风尚,建筑艺术不可能保持长久而旺盛的生命活力。,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许多固本出新的成功案例无不诠释着这一朴素的道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孔子研究院、苏州博物馆和宁波博物馆等大型场馆的设计,不仅保留中国传统建筑的恢宏壮观,还结合时代需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或吸收地域文化,或融入民居特色,为文化传承留下宝贵的建筑范本。除场馆类建筑外,民居建筑亦如此。像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红河元阳哈尼族民居改造、湖州安吉景坞绿色农居、山东凤凰措的翻建项目等,力求把古典民居的韵致和现代生活理念密切结合起来,妥善处置私家房舍宅院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把当下生活的烟火气融入古典山水园林之中,在市井的喧嚣之地开辟一方闹中取静的洞天,让人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建筑属于复杂的造型艺术。外形美观大方、结构精确合理;布局舒展流畅、内饰优美和谐;既尽可能开掘实用空间,又赏心悦目、给人以安全舒适之感,是基本诉求。除了建筑语言要协调不“乱搭”外,还要充分考虑如何与周边建筑以及环境相协调。一座好的建筑,一定非常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对话”关系。比如苏州博物馆,白墙黛瓦和山水园林等元素,使建筑融入文脉传统和地理环境,玻璃、钢铁结构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满足现代博物馆实用需求,立体几何形天窗与斜坡构成极具识别度的屋顶造型,整座建筑与周遭环境和谐天成,又透露出鲜明简洁的现代感。在与时空环境“协调”“对话”基础上形成的造型差异,使建筑的艺术个性经得起端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建筑为追求“网红效应”,有的作异好奇、贪大求怪,有的结构扭曲、意象混乱,既不美观又不实用,既造成浪费又破坏公众审美口味。,社会急需且期待给人以美感与震撼的新颖创造。在科技高度发达、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只有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发挥设计与建设者的艺术个性,让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竞相迸发,建筑行业才能涌动蓬勃朝气,不断实现当代建筑营造的突破。推动当代建筑固本出新,需要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拿出高远的眼光、见识与情怀,立足当前、面向未来。要用造型生动、风格多样的新型建筑,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开辟适宜空间,树立鲜明文化地标,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我们时代的标志性文化遗产。(摘编自云德《当代建筑应留下传世的文化地标》)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民族总要创造出他们世代喜爱并传承下去的典范法式,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建筑的“五种典范”,中国建筑具有自己独特的“文法”和“词汇”。B.中国建筑创造性地发明了梁架结构法,既保留了木框架的主要结构方法,又可以不受材质的限制,恰当地表现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C.文化地标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设计建造者的审美品位不高,是当今造型丑怪的新建筑不断出现的深层原因。D.通过苏州博物馆的实例可以看出,“协调”和“对话”不仅指颜色、造型、风格的搭配,还包括建筑与环境相映成趣。,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类型不同,但因为都运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都遵循中国建筑的“文法”,所以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特性和特色。B.中西方在建筑发展途径上起初并无不同,后来西方舍弃了木材而选择砖石,而中国则创造了足以传世的梁架结构法。C.从黄河长江流域和欧洲国家的建筑类型可以看出,建筑受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习俗的制约,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D.借鉴外来建筑的优长,在融会中西的深度化合中发扬光大我国建筑传统,是提升当代建筑营造水平的必经之路。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梁思成所提出的“中国建筑讲究‘文法’和‘词汇’”的一项是(3分)A.陕北的窑洞利用黄土的特性,挖土形成窑洞或在洞壁砌上石头或砖头,形成石窑洞或砖窑洞,洞口都朝阳,便于阳光照射。B.故宫的黄色琉璃瓦顶金碧辉煌,朱红色的柱子与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青绿色略点金的建筑彩画,在白色台基的衬托下,色彩别具一格。C.安徽民居在院墙上随坡度设置垛头,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的马头墙;在门窗各处采用“三雕”;在家前或村口立有牌坊,在村中设有祠堂。,D.苏州园林园内庭台楼榭错落有致,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对景物的安排和观赏的位置都有很巧妙的设计。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5.著名建筑家梁思成说“建筑是历史的载体”,大文豪雨果说“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两句话异同点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林冲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早来到草料场外,推开门,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差拨说道:“管营差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时交割。”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分付道:“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林冲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那雪正下得紧。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林冲径到店里。主人道:“客人那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林冲道:“原来如此。”店主道:“即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的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卫宿一夜,等到天明,却做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入的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得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文本二:,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讲故事,而故事的好坏主要是由故事的情节决定的。好听的故事该有精彩的情节,有出其不意的发展,一个意外接一个意外,最主要的是通过所有的冲突,一个个人物活起来了。文学作品的“真”指向文艺作品的内容真实、态度真诚,它是对文艺作品可信度的反映。艺术立足生活真实,反映时代要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精神,优秀文艺作品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折射时代精神的镜子,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为神圣使命。(摘自李昕撰《优秀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6.下列对小说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军临行之际将日常所用之物留给林冲,酒店老板赠送林冲酒肉,这些小人物之间的温情为当时黑暗的社会增添了一抹亮色。B.作者将林冲手刃仇敌地方选在山神庙,既是故事情节合情合理发展的需要,也暗含了作者的某种思想,是作者匠心独具之所在。C.“拨将过来靠了门”“轻轻地把石头搬开”,一“拨”一“掇”两个动词,将林冲初入山神庙和听到阴谋时不同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D.文中采用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各种细节描写,将一个屡遭迫害、最终被逼走向反抗道路的形象立体地塑造了出来。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祝福》中,都有对雪景的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暗示人物命运上有相同之处。B.《变形记》最突出的艺术特征是整体荒诞而细节真实,中心事件荒诞,陪衬中心事件的环境真实,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相反。C.林冲在雪夜被逼上梁山和蒲松龄《促织》中成名因促织而家破人亡的深层社会原因有相通之处,都表明了作者的创作意图。D.《水浒传》作为“侠义小说”的源头以及“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塑造了以林冲、武松等为代表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形象。8.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人物道:“鲁达粗鲁是性急,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武松粗鲁是豪杰不受羁靮。”在节选文字中,林冲手刃仇敌时动作的“粗鲁”展现了他怎样的内心?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9.文本二提出了优秀文艺作品应具备的重要品质。请结合文本二的内容,简要分析文本一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些品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徽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早,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进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贞观九年,北蕃归朝入奏:“突厥内大雪,人饥,羊马并死。中国人在彼者,皆入山作贼,人情大恶。”太宗谓侍臣曰:“观古人君,行仁义、任贤良则理;行暴乱、任小人则败。突厥所信任者,并共公等见之,略无忠正可取者。颉利复不忧百姓,恣情所为,朕以人事观之,亦何可久矣?”魏微进曰:“昔魏文侯问李克:‘诸侯谁先亡’?克曰:‘吴先亡’。文侯曰:‘何故’?克曰:‘数战数胜,数胜则主骄,数战则民疲,不亡何待’,?'颉利逢隋末中国丧乱,遂恃众内侵,今尚不息,此其必亡之道。”太宗深然之。贞观九年,太宗谓魏徽曰:“顷读周、齐史,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齐主①深好奢侈,所有府库用之略尽,乃至关市无不税敛。朕常谓此犹如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齐主即是也。然天元②、齐主若为优劣?”微对曰:“二主亡国虽同,其行则别。齐主暗弱,政出多门,国无纲纪,遂至亡灭。天元性凶而强,威福在己,亡国之事,皆在其身。以此论之,齐主为劣。”(选自《贞观政要》)【注】①齐主:指齐后主,名纬,世祖之子。②天元:北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B.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C.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D.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明清以后多用年号称呼皇帝,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B.朕,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自称“朕”;古代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朕”专用做皇帝的自称。C.中国,古代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齐桓晋文之事》)与“吾辈处今日之中国”(《与妻书》)中“中国”意义相同。D.府库,古代国家贮藏文件、物资、金帛等处所的通称。贮文书档案的为府,贮金帛财货、武器的为库。如《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与近臣讨论周王朝与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时认为,周与秦守护天下的方式是不相同的,这也就影响了国运的长短。B.唐太宗认为,隋文帝不怜惜百姓却过度地重视积累财富,灾年也不开仓赈民,这也直接导致了隋炀帝的亡国悲剧。C.唐太宗认为颉利不体恤百姓,恣情所为,必然灭亡;魏征引述李克的典故,表达了经常发动战争会使民生疲弊导致灭亡的观点。,D.唐太宗认为末代亡国的君主,所做的坏事多数都很类似。魏征也比较了天元、齐主两个亡国之君做法的区别,并认为齐主更差一些。13.唐太宗君臣善于以史为鉴,请结合本文概括他们从前代的兴亡中汲取了哪些治国的智慧。(3分)(二)文言文翻译(本题共1小题,12分)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4分)(2)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4分)(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4分)(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王安石的两首诗词,完成15~16题。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掉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金陵怀古(其四)王安石忆昨天兵下蜀江,将军谈笑士争降。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破堞自生新草木,废宫谁识旧轩窗!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15.下列对《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三句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词人凭栏远眺,一片明净肃杀的秋色映入眼帘,让这篇登高怀古之作顿显不凡气势。B.“彩舟”“云淡”色彩鲜明,“星河”“鹭起”,虚实相生。这两句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了诗人和读者的观察视野。C.“千古凭高”二句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D.“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写出了六朝的风云变幻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寄寓作者兴叹。16.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与《金陵怀古(其四)》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针对公西华“非曰能之”“愿为小相”的话,用“ , ”两句进行评价,意在增强其信心。(2)《谏逐客书》中,李斯用“ , ”两句指出秦王重异国之物,而轻异国之才,这对有统一中国之雄心大志的国君来说是非常错误的。(3)《阿房宫赋》中“ , ”两句文字紧凑,音调铿锵,以夸张之笔写出秦始皇的穷奢极欲,挥霍无度。(4)《六国论》中“ , ”两句,极言秦之侵夺一刻也不停息,诸侯赂秦却不能换来喘息之安,在叙事中抒情寓理。(5)《登岳阳楼》中表现诗人的感情已由开篇的潜藏喜悦,转为明诉悲苦的两是“ , ”。(6)《念奴娇•过洞庭》中“ , ”两句,形象地概括出洞庭湖明净光洁、广阔无涯特点,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三、语言文字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本题共3小题,10分)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甲)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 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签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 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所以“叶”常被排斥到“木”的 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乙)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丙)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丁)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 。(节选自《说“木叶”》)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声无息 由于 疏落 迥然不同B.不知不觉 因为 疏朗 全然不同C.不知不觉 因为 疏落 全然不同D.无声无息 由于 疏朗 迥然不同19.文中(甲)(乙)(丙)(丁)四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甲 B.乙 C.丙 D.丁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在概念的背后,我们留心就会察觉它的存在”语意上并没有变化,但表达效果不如原文,请简要说明原因。(4分)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古之先贤深知自己肩负着社会、国家的责任,因此孔孟圣人不辞劳苦,奔波于世,推行自己的思想;烛之武不畏艰险临危受命,智退强秦;今之学者亦不忘“匹夫之贵”,他们孜孜以求,执着探索,攻克难关,以己之力引众人前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请综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解析】C项“设计建造者的审美品位不高,是当今造型丑怪的新建筑不断出现的深层原因”表述有误。依据材料二第一段文句“对于一些怪诞丑陋的建筑也议论颇多。建筑的美丑、适宜与否,直接体现设计建造者的审美品位,深层次看,则涉及当代建筑如何继承与创新的重要问题”分析可知,作者认为,筑的美丑、适宜与否,直接体现设计建造者的审美品位,但并不是“是当今造型丑怪的新建筑不断出现的深层原因”,故此种说法曲解作者观点了。2.D【解析】D项“借鉴外来建筑的优长”理解有误。依据原文文句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基因基础上借鉴外来建筑优长”分析可知,原文有前提限制条件“在继承传统文化基因基础上”,选项无此限制性条件,故此种说法扩大范围了。3.A【解析】A项依据材料二第三段可知,陕北的窑洞利用黄土的特性,能够支持中国建筑“尊重建筑的‘本土性’”的观点,不能支持梁思成所提出的“中国建筑讲究‘文法’和‘词汇’”。B项属于惯例法式,故能支持梁思成所提出的“中国建筑讲究‘文法’和‘词汇’”。C项属于“文法”之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故能支持梁思成所提出的“中国建筑讲究‘文法’和‘词汇’”。D项属于“文法”之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故能支持梁思成所提出的“中国建筑讲究‘文法’和‘词汇’”。4.①首先从人们对建筑的评价入手,指出文化地标的建筑涉及如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②然后介绍建成文化地标要准确把握本土与外来关系,把继承与创新统一起来;③随后谈了中国建筑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个性,方能建造出传世文化地标;④最后指出中国建筑留下传世地标的意义。,【解析】首先从人们对建筑的评价入手,指出文化地标的建筑涉及如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②然后介绍建成文化地标要准确把握本土与外来关系,把继承与创新统一起来;③随后谈了中国建筑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个性,方能建造出传世文化地标;④最后指出中国建筑留下传世地标的意义。材料二摘编自《当代建筑应留下传世的文化地标》,标题就是作者的观点,文章共有八个文段,文章第一段从现实入手,引人们对当代建筑的评论,从而引出“当代建筑如何继承与创新的重要问题。妥善处理建筑文化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之话题;文章二、三文段分析问题,作者从文化认同,民族国家认同分析为何要“妥善处理建筑文化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继而得出结论,文化地标要准确把握本土与外来关系,把继承与创新统一起来。文章第四段是过渡性文段,引出如何“妥善处理建筑文化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之观点。文章五、六、七、八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既要尊重本土性特征,又要充分发挥设计与建设者的艺术个性,让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竞相迸发,建筑行业才能涌动蓬勃朝气,不断实现当代建筑营造的突破。文章结尾总结:指出中国建筑留下传世地标的意义。5.①梁思成和雨果都阐述了建筑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或:建筑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肯定了建筑在传承和创新方面所起的作用,认为建筑具有民族文化的认同性。②,梁思成重点从建筑承载的功能角度而言,雨果又强调了建筑的材质,这体现了中西方虽建筑途径一致,但在建筑结构和建筑材质上有所不同(或:建筑的“文法”和“词汇”有所不同)。【解析】(1)同:“建筑是历史的载体”和“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都用下定义式的表达方式强调建筑是历史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在历史上彰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都代表着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性。(2)不同点:①梁思成的观点是从中国建筑特点出发,“建筑是载体”强调建筑的承载功能,也彰显着他的建筑之“文法”和“词汇”观点。正如文中所言,“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結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②“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中雨果侧重于强调“石头”,即强调建筑的材质,正如文中“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6.D【解析】D项“肖像”错,文中所运用的细节描写中没有肖像描写。,7.B【解析】B项“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相反”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出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小说的中心事件和陪衬中心事件的环境都具有一定真实性,不具有荒诞特征。8.(1)林冲的粗鲁是英雄末路的悲愤。如听到三人阴谋后,忍不住一枪一个将仇敌戳倒在地,后又将仇敌的头割下来,将三个人的头发结做一处。这些行为都是他忍无可忍、英雄末路的悲愤的体现。(2)林冲的粗鲁是遭遇陷害后亲手杀敌的快意。如杀死陆谦时,将他“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看似血腥粗鲁的行为,实则是对无行小人的痛恨,以及亲手诛杀敌人的快意。【解析】言行是人物的自塑,是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外在形式,林冲手刃仇敌时动作的“粗鲁”,一是体现在他手刃仇敌时的简单直接,杀死三个仇人一气呵成、毫不手软:“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倒差拨”“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倒了”“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这种“粗鲁”是林冲东岳庙被辱以来的无限酸楚和满腔义愤,更是对死有余辜的奸贼的罪行判决和道德审判。二是体现在他手刃仇敌时的痛快淋漓:“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表现了林冲对无行小人的痛恨,以及亲手诛杀敌人的快意。,9.(1)故事情节的精彩。风雪夜山神庙手刃仇敌,故事层层铺垫,处处设伏,时时有意外,逐步将故事推向高潮。(2)创作内容的真实和创作态度的真诚。文章以大量心理、动作、环境描写,讲述了林冲幸运躲过谋害并报仇雪恨的经历,让人感受到一个真实的被逼上梁山的形象。(3)时代精神的折射。以林冲被逼无奈而走上反抗道路的经历为线,从人物命运的变化上反映了“官逼民反”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解析】从故事情节看,林教头接管草料场,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富安和差拨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并将陆谦剖腹剜心。“风雪夜山神庙复仇”完成了林冲性格转变,将故事推向高潮。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体现了故事情节的精彩。从创作内容和创作态度看,作者塑造林冲的形象,对雪景的描写,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暗示人物命运上给人真实可信之感;“拨将过来靠了门”“轻轻地把石头搬开”,一“拨”一“掇”等动词,将林冲初入山神庙和听到阴谋时的不同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采用语言、动作、心理等各种细节描写,将一个屡遭迫害、最终被逼走向反抗道路的形象立体地塑造了出来。这些都体现了创作内容的真实和创作态度的真诚。从时代精神看,解析部分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表现了林冲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表现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时代主题。这样的主题折射了时代精神。 10.A【解析】此句大意:“商纣王暴虐无道,天下的人都痛恨他,所以八百诸侯不约而同地来与周武王会师,讨伐纣王。周朝虽然衰微,六国无罪,秦国完全是倚仗智诈暴力,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渐吞并诸侯的。虽然同是平定天下,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却不一样。”从句意结构和断句标志看:“纣为无道”中“为”是动词,依据语境,“无道”在此处指暴君的恶行,故“纣为无道”是一个主谓宾完整的句子;此外,“天下”应是后“苦之”的主语,故“天下苦之”是一完整句意,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B、D两项;“蚕食”,指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步侵占,“诸侯”是它的宾语,故“蚕食诸侯”是完整句意,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C项。11.C【解析】C项“‘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齐桓晋文之事》)与‘吾辈处今日之中国’(《与妻书》)中‘中国’意义相同”表述错误。“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中国”指中原地区,语意范围小。而“吾辈处今日之中国”中“中国”指“国家”,是我国的专称,语意范围大。,12.B【解析】B项“这也直接导致了隋炀帝的亡国悲剧”理解有误,依据原文“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进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的理解可知,隋炀帝继承父业,依仗国家富庶,所以挥霍无度,极尽奢侈之能事,终于国破家亡。不是“不怜惜百姓却过度地重视积累财富,灾年也不开仓赈民”。13.①爱护百姓,广施仁义。②任用贤良,远离小人。③力戒奢侈,修养自身。④政令统一,纲纪严明。【解析】题干要求考生结合本文概括唐太宗君臣从前代的兴亡中汲取了哪些治国的智慧。(1)从第一段,唐太宗与近臣讨论周王朝与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时认为,周爱护百姓,广施仁义,秦却“专行诈力”,这也就影响了国运的长短。故可总结:要广施仁义,爱护百姓。(2)在第二段,唐太宗认为,隋文帝和隋炀帝挥霍无度,极尽奢侈之能事,不能够修养自身。故可总结:要戒奢以俭,修身养德。(3)从第三段,魏征引述李克的典故,表达了经常发动战争会使民生疲弊导致灭亡的观点。可概括:统治者不要穷兵黩武,让百姓休养生息。(4)从文章第四段,魏征也比较了天元、齐主两个亡国之君做法的区别,并认为齐主更差一些。可概括:作为一国之君,能够做到政令统一,不要朝令夕改,纲纪严明。【参考译文】,贞观初年,唐太宗从容地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周武王平定了商纣王之乱,取得了天下;秦始皇乘周王室的衰微,就吞并了六国。他们取得天下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国运长短如此悬殊呢?”尚书右仆射萧蠫回答说:“商纣王暴虐无道,天下的人都痛恨他,所以八百诸侯不约而同地来与周武王会师,讨伐纣王。周朝虽然衰微,六国无罪,秦国完全是倚仗智诈暴力,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渐吞并诸侯的。虽然同是平定天下,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却不一样。”太宗说:“这样的说法不对,周灭殷以后,努力推行仁义;秦国达到目的以后,却一味地施行欺诈和暴力,它们不仅在取得天下的方式上有差别,而且守护天下的方式也不相同。国运之所以有长有短,道理大概就在这里吧!”贞观二年(628),唐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隋朝开皇十四年遇到大旱,百姓大多忍饥挨饿。当时国家粮仓贮存甚丰,可是朝廷竟不肯用粮食拯济灾民,下令让老百姓自己想办法。隋文帝不爱惜百姓却吝惜粮食,到了隋朝末年,粮仓贮存的粮食,足够五、六十年之需。隋炀帝继承父业,依仗国家富庶,所以挥霍无度,极尽奢侈之能事,终于国破家亡。对于国君,首要的任务在于含养民生,不在于充实粮仓。古人说:‘老百姓不富足,国君又怎么能够富足呢?’只要仓库的贮备足以对付灾年,再多贮存粮食又有什么用呢?国君的后代如果贤明,他自然可以保住江山,如果他昏庸,即使粮食满仓,也只是助长他奢侈浪费的习气而已,这是国家危亡的原因。”,贞观九年(635),北方突厥归顺的人奏疏说:“突厥境内连降大雪,百姓饥荒,羊和马都死了。住在那里的汉人都跑到山里做了山贼,民情非常动荡。”太宗对侍臣们说:“观察古代的君主,实行仁义、任用贤良就能使国家得以治理;施行暴政、任用小人国家就会败亡。突厥所信任的人,和我们大家所看到的,根本没有忠诚正直的可取之处。首领颉利又不关心百姓,恣意妄为,我用人情世故来分析,他又怎么可能长久呢?”魏徵进言说:“从前魏文侯询问李克:‘诸侯之中谁会最先灭亡?’李克回答:‘吴国先灭亡。’魏文侯问:‘为什么呢?’李克说:‘屡战屡胜,经常胜利就会骄傲,而经常发动战争就会使民生疲弊,不灭亡还等什么呢?’颉利趁着中原大乱,就依仗自己兵强马壮入侵中原,到今天还不想息战,这就是他必然灭亡的道路。”太宗对此非常赞同。贞观九年,唐太宗对魏徵说:“近来我读北周、北齐的史书,发现末代亡国的君主,所从事的坏事多数都很类似。齐主高纬非常奢侈,府库所藏,几乎都被他挥霍光了,以至于关隘市集,没有哪一处不征收赋税的。我常说,这就像嘴馋的人吃自己身上的肉一样,肉吃完了自己也就死了。君主不停地征敛赋税,百姓既已疲弊,他们的君主也就灭亡了,齐主就是这样的人。然而后周天元皇帝与齐主相比较,谁优谁劣呢?”魏徵回答说:“这两个君主虽然同样亡国,他们的做法还是有所区别。齐主懦弱,朝廷政令不一,国家没有纲纪,以至灭亡。天元帝生性凶悍好强,作威作福独断专行,国家的灭亡,都由他一手造成的。从这方面来看,齐后主要劣一些。”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慎重兴办学校教育,反复用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开导他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2)如果真的能见到自己贪图的东西就想到自足来警戒自己,将要兴建什么就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3)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外交使者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您也没有什么损害。【解析】(1)得分点:谨,认真从事;孝悌,孝敬父母、尊重兄长;颁,通“斑”,第二、三句为状语后置句。(2)得分点:诚实。如果;可欲,贪图的东西;有作,兴建什么;安,使……安宁。(3)得分点: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使者;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容词作名词。15.B【解析】B项“虚实相生”错,“星河鹭起”,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云淡”“鹭起”应为动静相生。,16.(1)《桂枝香•金陵怀古》表达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和对北宋统治者的告诫。下片借古讽今,化用典故,表达出对六朝竞逐奢靡而相继灭亡的悲叹之情,同时提醒北宋统治者要奋起变革,才可避免重蹈覆辙。(2)《金陵怀古(其四)》表达历史更替具有必然性,无须伤感和惆怅的达观之情。尾联写到用不着为历史搔首惆怅,还是开怀畅饮这美酒吧!隐含着诗人对历史兴亡的独特感受。【解析】《桂枝香•金陵怀古》,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六朝旧事”“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接连化用典故,“千古凭高”是直接抒情,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对前代吊古、怀古不满之情。下阙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表达出对六朝竞逐奢靡而相继灭亡的悲叹之情,同时提醒北宋统治者要奋起变革,才可避免重蹈覆辙。《金陵怀古(其四)》尾联“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意思是,用不着为这些旧事搔首惆怅,还是开怀畅饮这玉杯中的美酒吧。尾联隐含着诗人对历史兴衰的独特感受;千百年来,历史朝代的兴亡更替具有必然性,人们对此无能为力,也无需伤感惆怅。17.①赤也为之小②孰能为之大③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④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⑤鼎铛玉石⑥金块珠砾⑦起视四境⑧,而秦兵又至矣⑨亲朋无一字⑩老病有孤舟⑪玉鉴琼田三万顷⑫着我扁舟一叶【解析】本题易写错的字词有:孰、则、鼎铛、珠砾、矣、鉴、顷、着。18.B【解析】①“无声无息”,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此处依据所填词语的语境“它在__之中影响着我们”分析可知,此处语意是“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之意,故选“不知不觉”。②“因为”,表示原因或理由;“由于”,也用于表示原因或理由。此处依据所填词语后文句“所以……”分析,根据关联词搭配的原则,应填“因为”;③“疏落”,稀疏零落,稀稀落落;“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此处依据所填词语的语境“所以‘叶’常被排斥到‘木’的____的形象以外去”分析可知,此处语意强调“稀疏透明;通透明亮”,故应填“疏朗”。④“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全然不同”,意思是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此处依据所填词语的语境“至于‘木叶’呢,则____”分析可知,此处语意强调“全然不一样”之意,故填“全然不同”。19.C【解析】C项“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错误,“(周邦彦《满庭芳》)”是解释说明所引诗句的出处,后应有逗号,故应在“(周邦彦《满庭芳》)”后加逗号。,20.①原文用了一个“躲”字,运用拟人,富有情趣,更为形象;②原文使用了双重否定的句式,语意比一般肯定句更重,更突出强调了捕捉诗歌暗示性需要阅读者的敏感和修养。【解析】(1)从修辞手法看,原句中文句“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运用拟人手法,作者用形容人的动作的“躲”字拟比诗歌的暗示性,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暗示性不易被人觉察的特点。修改后的句子去掉“躲”字,句子就失掉了生动性和趣味性。(2)在句式特点上,句子“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从而更加肯定捕捉诗歌暗示性有一定的难度。改变后的句子变成一个陈述性的句子,就失掉了肯定强调的语气。21.【审题】题目所给的材料先列举了古代肩负社会、国家责任的孔孟圣人和烛之武,再列举了当今不忘“匹夫之责”的学者,最后进行总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引出了问题:今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题目引领学生正视自己,思考人生,关注生活,引导学生考量自己的抱负、承担的使命,考虑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和担当。据此,学生可以想到中华民族具有勇于担当的优良传统,许多仁人志士常“以天下为己任”。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杨继盛“铁肩担道义”、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当今社会,担当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敢于担当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创造人生的精彩,做出应有的贡献,赢得人们的尊敬。所以可从“担当责任”的角度入手,担当责任需要自信,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需要实力……勇于担当责任的人,有舍我其谁的气魄,有“铁肩担道义”的胸襟,不考虑个人的得失,不计较自己的荣辱,不畏惧流言蜚语,不害怕艰难困苦……勇于为自己、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担当的人,才是大丈夫、真英雄,才是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根据“今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这一引导,可从中学生角度谈责任和担当,每个人都应有远大的抱负,对自己负责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勤奋努力,拼搏进取,勇往直前,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就是对自己负责。【立意】①责任,国富民强保障;②肩负责任,砥砺前行;③莫忘匹夫之责;④做怀揣责任的追梦青年;⑤勇担责任,以青春托举时代中国。参考例文:肩负责任,勇往直前浩瀚夜空,因背负着收纳繁星皓月的责任,才越显深邃神秘;莽莽大地,因背负着收容嫩草绿树的责任才呈现勃勃生机;潺潺溪流,因背负着收留游鱼细石的责任,而更显其清澈可人;绚丽花朵,因背负着招待忙蜂舞蝶的责任,才有秋日香甜硕果。人也一样,因背负着责任,才成其为人。,背负责任,使人获得成功。唐太宗李世民因肩负拯救下天百姓的责任而推翻暴政,获得了百姓的拥戴;邓世昌因肩负保卫祖国的重任而驾驶着战舰与敌人同归于尽,光荣地被载入了史册;刘翔因肩负实现国人梦想这一伟大责任而奋勇拼搏,获得了“亚洲飞人”的光荣称号。从古到今这些事例都诠释着一个道理:只有肩负责任,才能获得成功。背负责任,使人彰显伟大。王顺友,一位朴实坚强的“传奇”邮递员,他在艰苦的条件下过滩涉水,翻山越岭,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情,演绎了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收信者与寄信者的期待化为了厚重的责任,时刻提醒、激励着他,这才造就了投递准确率100%的奇迹。一个凡人,历经艰难,背负责任,而彰显伟大。反观三鹿奶粉事件,作为一家有影响的企业,他们没有因肩负宝宝们的健康成长这一重任而将其化为动力,反而因贪图利益,抛弃责任而不顾良知,使数以万计的小生命承受着痛苦。这种企业因没有责任感,最终受到人们的唾弃和法律的审判。背负责任,使人造福世界。袁隆平,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老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誉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间,淡泊名利。为什么他要这样做?这是因为在他的心中依旧背负着让人远离饥饿的责任。一介农夫,播撒智慧,肩负责任,而造福世界。,背负责任,使人超越生命。桂希恩,一位温和而坚定的仁者。他把温暖传递,他让爱心凝聚,直到更多的人向弱者张开双臂,直到角落里的人们看到春天。为什么他要这样做?这是因为仁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对世界有博大的爱。一位仁者,汇聚爱心,肩负责任,而超越生命。歌德曾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这种爱使那些真正热爱自己事业的人们获得成功与荣誉,并受到人们的尊敬。让我们肩负责任,并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吧。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