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政治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带解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高二政治一、单选题1.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具体科学的发展可以取代哲学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C.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和【答案】C【解析】【详解】A:具体科学的发展不可以取代哲学,A错误。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说法错误,因为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的,并不是凌驾于科学之上的,B错误。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符合题意。D: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和,D错误。故本题选C。2.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回答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D.都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是否存在同一性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万物皆备于我”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气者,理之依也”是唯物主义的表现,认为存在决定思维,故两者都是在回答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只是观点不同而异,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n3.唯物主义发展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都认为()A.物质可归结某种具体事物B.物质与运动不可分C.先有物质后有意识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C: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正确。A:该选项是朴素唯物主义观的基本特征,A排除。B:该选项体现的是物质与运动的关系,B与题意不合。D: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强调的是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而该选项强调的是意识对物质的作用,排除D。故本题选C。【点睛】4.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认为:“哲学的发展面对人类的共同问题,这是哲学不断前行的基本动力。一旦哲学脱离时代问题,就是自我放逐,最后一定会被社会所抛弃。”这是因为()A.哲学是世界观的总和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哲学是对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正确反映D.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材料强调了哲学不能脱离时代,这说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D符合题意。A错误,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不是世界观的总和。B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C错误,哲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故选D。5.2017年12月5日,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河北塞罕坝林场被授予“地球卫士奖”。联合国环境署在对塞罕坝的评价中写道:“塞罕坝林场,因过度采伐,20世纪50年代土地贫瘠,使得北边沙漠的沙尘涌入北京。1962年,成百上千的务林人开始在这块土地上造林。三\n代务林人连续奋斗,将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使沙漠变成了绿洲。”塞罕坝的事例说明:①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就能战胜大自然②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在和谐统一中共同发展③改造自然首先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④重视量变,积极实践,可以使自然造福人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塞罕坝林场,因过度采伐,20世纪50年代土地贫瘠,1962年,成百上千的务林人开始在这块土地上造林,终于使沙漠变绿洲,由此可见,改造自然首先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③项符合题意;④:三代务林人连续奋斗,将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使沙漠变成了绿洲,体现了重视量变,积极实践,可以使自然造福人类,④项符合题意;①:人应该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①项观点错误;②: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界并不依赖人类,②项观点错误。故答案选D。6.“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的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人脑是社会运动的载体C.城市是社会运动的载体D.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答案】D【解析】【详解】D:材料中通过洛阳城观察古今兴废,世事变迁,说明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正确符合题意。A: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说法错误。B: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不是社会运动的载体,B说法错误。C: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7.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蓝图宏大美好,而其中也有很多亟须攻坚克难之\n处。难点就是着力点,难点就是潜力点。深圳人民需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展现更加旺盛的活力和创造力。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们做好工作的出发点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必要条件③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④要将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相结合,反对安于现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做好工作的出发点,①说法错误。②④: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攻坚克难,深圳人民需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展现更加旺盛的活力和创造力,这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必要条件,要将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相结合,反对安于现状,②④观点符合题意。③:材料强调的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涉及规律,没体现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③观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8.俗话说“冰火两重天、水火不相容”。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是一种燃烧污染比煤、油、天然气都小得多的洁净新能源,其价值早在50多年前就被科学界认识到。2017年6月11日,在我国科学家长期的试验探索和科学研究下,我国在全球第一个实现海域可燃冰试开采成功。由此可见:①人们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并加以利用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起具体的联系③实践活动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④科学的价值判断是科技突破与创新的基础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在我国科学家长期的试验探索和科学研究下,我国在全球第一个实现海域可燃冰试开采成功,这表明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也体现了人们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并加以利用,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应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而不是自身需要建立具体的联系,②说法错误;\n④:科学的价值判断不是科技突破与创新的基础,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9.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通过与广深港高速铁路广深段连接,与中国高速铁路系统网络相连。2018年10月28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通车1个月,已接载超150万人次来往西九龙站,即平均每日约有5.1万人次。不少乘客在感受过高铁的方便和快捷后表示,会继续选择乘搭高铁到内地公干或探亲。这表明()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④:京沪高铁的开通开启了“中国城市铁路公交化“时代,给民众生活、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这表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①④正确。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②错误。③:事物的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不都是人为的联系,③错误。故本题选C。10.“郑州郑州,天天挖沟”,这句民谣反映了市民对郑州城市道路频繁施工的批评。作为省会城市,郑州的市政规划没有从城市发展的现状考虑,缺少统筹考虑和长远安排。今天挖开修好的路面埋下水管道,明天又挖开埋电缆,后天再挖开埋光纤,造成了人力财力资源浪费,也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现象的存在是由于相关部门①没有遵循系统优化的原则②缺少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③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④缺少整体性、联系的眼界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题中“郑州的市政规划缺少统筹考虑和长远安排”,说明了郑州市相关部门没有从整体\n上去把握客观事物,没有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由此可见,①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②③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考点定位】系统优化方法11.下列语句所蕴涵哲理相同的是①志之所趋,无远弗届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③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④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诗句为载体,考查诗句背后的哲学寓意。【详解】①: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是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将梦想变成现实。②:聪明的人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有大智慧的人伴随着事物发展方向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是指要根据变化发展的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要想得到粮食的人,就一定要遵守农时;想治理好国家的人,必须适应时代大势。是指要根据变化发展的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④:如果青春年华无所事事,导致一无所成,等到年老之时再去悲叹莫名,又有何用呢?是嘱咐大家要奋斗。故本题选C。1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企业是在中国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一开始确实是一片荒芜,但从夹缝中成长起来了。这也恰恰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筚路蓝缕开出的一条路。这启示我们()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②只有经历曲折的事物,才具有远大的前途③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迎接挑战④普于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并加快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③\n:民营企业一开始确实是一片荒芜,但从夹缝中成长起来了。这也恰恰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筚路蓝缕开出的一条路。这启示我们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迎接挑战,①③正确。②:经历曲折的事物并不一定有远大的前途,②错误。④:题干中并不体现善于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和优势,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1)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13.王安石在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诗句过程中,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字许,始定为“绿”,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认识主体的知识和素质影响认识结果③认识是一个包含曲折性的前进上升过程④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不能产生不同的认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①:真理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诗句中的用字均能反映客观实际,不存在谬误,只是涉及什么样的字能表达江南春景的美。因此,材料不涉及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①不符合题意。②: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对于诗句中用字的反复推敲是为了更加诗意的描述江南的春景,这离不开他的文学素养。这显然说明了认识主体的知识和素质影响认识的结果。②正确。③:这句诗用字的推敲,经历了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最终“绿”字将江南春景表露无遗,引人入胜,这说明认识是一个包含曲折的前进上升过程。③正确。④: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④错误。\n故本题选C。14.有专家分析指出,如果英语实行一年多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也可能会导致学生不断参加考试,还可能出现在英语上少花的一点时间和精力,却用在其他高考科目上,这样反而加大了学业负担。上述分析的合理性在于( )①对于具体事物而言,其利弊标准很难确定 ②矛盾双方随时都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英语一年多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也可能加大学业负担,说明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种情况要求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④两项符合题意;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其利弊标准不难确定,①项观点错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相互转化,而不是随时都可能转化,②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15.2015年9月,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正式投入生产,该产品取材于猪眼角膜,这将改变传统的角膜移植手术中角膜供体来源奇缺的困境,为无数角膜盲患者带来光明。这表明①通过实践可以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③要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创造联系④辩证的否定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n【详解】联系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在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建立新的联系,材料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就是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的表现,说明了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选A。③错误,创造联系要抓住本质联系而不是表明联系;④与题意无关。【考点定位】实践的特点【归纳总结】正确理解实践的基本特点及其关系(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①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手段是物质性的工具,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②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这一特征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就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①实践的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②实践的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4)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16.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这是因为( )①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④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决定力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要求,是发展\n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选项③说法错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17.凤凰展翅,逐梦蓝天。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在京举行。习近平在仪式上强调,共和国的大厦是靠一块块砖垒起来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大兴国际机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和世界眼光。这一论述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新中国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依靠人民④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①:材料未涉及社会变革,①不符合题意。②:试题指向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新中国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属于唯物辩证法的道理,②不符合题意。③④:共和国的大厦是靠一块块砖垒起来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大兴国际机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和世界眼光,这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点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18.2020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说明我国政府()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坚持两点论、两分法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n【详解】①③: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我国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材料强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这没有涉及两点论两分法,也没有涉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故②④不选。故本题选B。19.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习近平在谈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上论述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①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②新事物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中发展进步的③困难越多、挫折越大,越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④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界限是由矛盾的同一性确定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①:材料强调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说明新机和新局的开启离不开我们基于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努力创造的条件,也就说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定的条件。①正确。②:材料中强调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同时新机和新局要直面危机和变局,在解决和克服困难中向前迈进,这说明新事物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中发展进步的。②正确。③:适度的困难和挫折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但新事物产生之初往往力量微弱,过量的困难、过大的挫折会阻碍新事物的成长。③错误。④: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强调的是矛盾双方的联系。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界限强调的是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差别,应是由矛盾的斗争性确定的。④错误。故本题选A。\n20.青春是世上最美的字眼。为了寻找青春岁月的光芒,我们无数次背负理想,伴着子夜的钟声出发,披着阳光穿行岁月。青春如高山流水,磕磕绊绊一路淌来,留下一身伤痕,而每道痕必会进溅出一首歌。这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需要()①坚定理想和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②对未来充满信心,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挫折③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④脚踏实地,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为了寻找青春岁月的光芒,我们无数次背负理想前行,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①符合题意。②:青春磕磕绊绊一路淌来,留下一身伤痕,而每道痕必会进溅出一首歌,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要对未来充满信心,顽强拼搏,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②符合题意,③④:材料不涉及个人的才能和素养,也不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③④不选。故本题选A。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从“统招统分”到“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多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让考生和家长有了更大的获得感。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n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历程”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我国“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答案】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着高考制度不断进行变革。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四十多年来,招生制度及方式的变化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四十多年来,高考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始终在探索主前进、在改革中发展。【解析】分析】背景素材:高考招生制度考点考查: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我国“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本题属于说明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从“统招统分”到“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多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可联系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有效信息②: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让考生和家长有了更大的获得感→可联系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有效信息③: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从“统招统分”到“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可联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n有效信息④:四十多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可联系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从“统招统分”到“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多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得分点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让考生和家长有了更大的获得感。得分点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从“统招统分”到“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得分点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四十多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点睛】说明类主观题解法1.题型特点说明类主观题一般来说,其设问形式主要有两种:(1)运用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2)说明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做法的正确性或危害、应采取的措施。2.解题方法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弄清命题者的意图。要做到“两审”:审材料和审问题。一般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审问题,就是要弄清问题的中心,看清问题的特殊要求(如要求说明原因、意义或做法的正确性),从而弄准答题应当运用的课本知识。审材料,先粗读再细读,尽快抓住它的关键词句、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第二步:根据材料内容对接教材知识,落实知识点内容。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出问题、材料、教材三者之间的相关点,这是答题的关键。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n答案应具有针对性,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涉及多个知识点,要考虑其主次与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切不可答非所问,偏离题意。对于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的题目,要从是什么、为什么、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做法(错误的危害)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题目(如要求说明产生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应采取的措施),还要在答案组织中使用凸显特殊要求的词语,可以参见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题目的解题方法。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系统提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11个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做好国家安全工作,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一次生动实践。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人民安全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有力维护了国家安。结合材料并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性。【答案】①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擘画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整体布局,统率着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等各个方面。我们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坚持系统思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②人民安全观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部分,是国家安全观的基石,要重视人民安全观,用人民安全观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现,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保障。【解析】【分析】本题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背景材料,考查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可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性。可结合材料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系统提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11个\n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做好国家安全工作,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角度,说明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等各个方面。因此我们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坚持系统思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可结合材料中“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人民安全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有力维护了国家安。”从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角度,人民安全观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部分,是国家安全观的基石,要重视人民安全观,用人民安全观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现,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保障。【点睛】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1)(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整体)(2)(原理内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部分)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经济运行逐渐步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新常态,一些折射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悄然发生改变:GDP增速下降,就业人数增加;工业制造业下行,生活环境趋好;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企业活力增强……新常态蕴藏着新机遇,宏观调控在加减之间更显平衡、结构调整更显优化、市场培育迸发活力。材料二:在经济新常态之下,各地政府更加强调改革创新。2015年1月份的广东省委全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广东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广东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虽然,近年广东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科研水平和科研队伍能力不断提升,但是\n如何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建设,突破自主创新人才培养这一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如何解决原始性创新成果少,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吸收和再创新等问题亟待解决。实际上,为推动广东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1年11月30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促进自主创新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1)结合材料一,指出“加减之间”蕴含的矛盾基本属性是什么?运用其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加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就广东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答案】(1)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2分)①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2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存在着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等诸多矛盾;但这些矛盾的双方又具有统一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分)②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2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加减,表明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情况下,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处理好各种结构性的矛盾。(1分)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2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加减,能更好地处理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市场培育和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关系,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1分)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2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加与减,推动了宏观调控更显平衡、结构调整更显优化、市场培育迸发活力。(1分)(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广东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1分)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分)人才在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中至为关键,要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培养,使广东发展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1分)③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2分)广东在自主创新中要加强原始性创新,同时要注重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再创新。(1分)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树立创新意识。(2分)广东省率先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促进自主创新就是积极的尝试。(1分)【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本题有两小问,首先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指出“加减之间”蕴含的矛盾基本属性是什么,\n属于简答题。本题比较简单,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后一小问要求考生运用其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加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矛盾基本属性的辩证关系”,这一关系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斗争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未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斗争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然后考生结合着具体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即可。(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就广东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属于建议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辩证法”,然后考生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主要矛盾、内外因的辩证关系、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说明即可。考点: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特殊性、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内外因的辩证关系、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24.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习近平说:“直到今天,‘两个务必’的教育还远未结束,继续‘赶考’的任务也远未结束。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都要不断地接受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向人民和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永葆“赶考”的清醒,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带领人民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在一场场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不断“赶考”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1)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2)人生是一个不断“赶考”的过程。就青年如何在人生考试中交出合格答卷提出两点看法。【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②“赶考”意识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实践要求和人民期盼,是奋斗精神的体现。永葆“赶考”的清醒,才能应\n对新的风险和挑战,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才能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2)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能力本领;锤炼意志品质,涵养道德情操。【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务必”和进京“赶考”考点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人生价值的实现等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国共产党”,知识限定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知识,属于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进京“赶考”去。→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角度分析。有效信息②:习近平说:“直到今天,‘两个务必’的教育还远未结束,继续‘赶考’的任务也远未结束。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都要不断地接受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向人民和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可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角度分析。有效信息②:我们党永葆“赶考”的清醒,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带领人民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在一场场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角度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得分点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分点③:“赶考”意识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实践要求和人民期盼,永葆“赶考”的清醒,才能应对新的风险和挑战;才能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n本题要求考生就青年如何在人生考试中交出合格答卷提出两点看法。本题属于开放性命题,解答时,考生应结合材料与设问提取信息,围绕主题作答即可。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人生是一个不断“赶考”的过程”——可从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能力本领;锤炼意志品质,涵养道德情操等角度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本题答案不固定,考生只要能围绕主题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点睛】开放性命题答题技巧:(1)仔细审题,领会题意和题目指向。即一方面通过阅读理解,吃透题意;另一方面要通过思考推断,弄请题目指向。否则就会答非所问,偏离主题。(2)回归书本,提取基础知识。一般来说,试题所提供的答案在课本中可以找到存在依据,答案要从书本出发。脱离书本,答案就不会完整。因此,一定要抓住课本,提高课堂效率。(3)多角度思维,择优选择答案。回归书本不等于照搬书本。在解答开放性试题中,要正确运用发散性思维,就试题中的设问,灵活地进行语言表达。在确定好所用的知识点后,还要多方面地择优选择答案,做到多层次、全方位分析和回答问题。一定不要拘泥于课本,要走出课堂。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1-2022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带解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带解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带解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带答案)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带解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带解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带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2-06-12 18:29:25
页数:20
价格:¥3
大小:40.6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