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遂宁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高二地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的岛国汤加发生剧烈的火山喷发,喷发出的火山灰最高冲至约30千米高空。澳大利亚15日称,观测到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出现1.2米高的海啸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对于此次汤加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火山灰最高只能达到对流层顶B.火山灰可能导致当地气温升高C.参与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D.很难对其他地区气候产生影响2.澳大利亚观测到汤加首都附近出现海啸波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答案】1.C2.D【解析】【1题详解】汤加位于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约为17—18千米,则火山灰最高可达平流层中,A错;火山灰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导致气温降低,B错;火山灰可能会随降水降至地表,从而参与水循环,或直接沉降至地表,随地表径流参与水循环,在地势低洼处沉积,再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从而参与岩石圈物质循环,C正确;火山灰会随大气运动到达其他地区的上空,从而会对其他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D错,所以答案选C【2题详解】遥感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澳大利亚观测到汤加首都附近出现海啸波主要依靠遥感技术,D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定位、导航、测速、测高程等;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A、B、C均错,所以答案选D。【点睛】地理信息技术即“3S”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其中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数据分析,遥感用于监测,全球定位系统用于定位和导航。位于宁夏境内的乌玛高速公路,穿越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公路沿线的流动沙丘对其建设\n和安全运营带来极大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者提出“六带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导致高速公路两侧防护体系设置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形状况B.沙丘类型C.盛行风向D.投资金额4.该防护体系常绿灌木林带中可种植沙冬青,推测该植物()①属本地特有种,由自然演化形成②耐旱、耐寒、耐高温③由我国南方引种,叶面宽阔④根系发达,需水量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图中砾石带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下渗B.固沙阻沙C.隔离防火D.生态景观【答案】3.C4.A5.C【解析】【3题详解】根据图示可知,高速公路两侧防护体系设置差异主要是高立式阻沙栅栏和高立式大风格沙障\n和生态景观林带的宽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阻沙和固沙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差异,在该地冬季风(西北风)强劲,且西部是腾格里沙漠,西部沙源丰富。西北风影响下的风沙活动多,需要严密防范;夏季风力较弱,东部防护带稍窄,导致两侧防护体系设置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盛行风向。C正确;两侧的地形状况、沙丘类型没有明显差别,AB错误;投资金额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4题详解】该地地处我国西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较大,生态环境恶劣,该公路穿越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冬青应属本地特有种,由自然演化形成,而且具有耐旱、耐寒、耐高温的特征,否则很难生长,①②正确;我国南方气候湿润,该地引种南方树种适应不了当地干旱环境,叶面宽阔蒸腾作用强,会导致严重缺水;根系发达,可以从很广很深的地下吸收水分,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所种植物应该需水量少,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5题详解】图中砾石带的主要作用是隔离防火,该地夏季高温干燥,路面升温快,尤其白天温度高,车辆在白天行驶过程中与路面摩擦温度更高,砾石带将林带与路面隔开,防止枯枝落叶飘到路面上,引发火灾,C正确;该地降水少,不是考虑增加下渗,A错误;起到固沙阻沙作用的主要是沙障和林带,B错误;生态景观林起到生态景观作用,D错误。故选C。【点睛】荒漠化的防治的主要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5)控制人口增长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到2013年结束,已经开展了八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20世纪80年代,由于受到木材开放政策的影响,南方林区森林资源被大量地消耗,出现“森林赤字”现象;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各地纷纷开展科学造林行动,并强化了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森林资源逐渐得到恢复。下图为这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我国不同林种面积所占比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n6.下列关于我国不同森林资源变化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材林面积所占比重逐年减少B.特用林的面积先增加后减少C.薪炭林在第二次清查时比重最高D.防护林变化趋势与用材林大致相反7.20世纪80年代,南方林区受“森林赤字”的影响,最有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A.酸雨B.土地沙化C.红漠化D.土壤盐碱化8.导致近年来我国用材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有()①自然保护区的建设②大规模的砍伐③自然灾害的破坏④被调整为防护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6.D7.C8.B【解析】【分析】【6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八次普查结果显示用材林面积所占比重不断减少,但是无法判断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其用材林比重的变化情况,无法得出逐年减少的结论,A错误;特用林的面积一直呈增加趋势,B错误;薪炭林的比重最高为第三次普查,C错误;防护林成增加趋势,而用材林呈减少趋势,两者变化大致相反,D正确。故选D。【7题详解】“森林赤字”表明森林覆盖率减少,南方林区主要位于东南丘陵,该地区以红色砂岩为主,森林减少会导致红漠化,C正确。酸雨是因为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与森林多少无关,A错误;土地沙化主要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南方地区降水丰富,不会出现土地沙化问题,B错误;土壤盐碱化与森林覆盖率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n【8题详解】自然保护区建设,部分用材林被划入防护林范围内,①④对;近年来森林保护力度加大,用材林也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砍伐,②错;自然灾害会对用材林产生一定的破坏,但是并不是其主要原因,③错。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森林保护措施1.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2.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林给予经济扶持或者长期贷款;3.提倡木材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木材,鼓励开发、利用木材代用品;4.征收育林费,专门用于造林育林;5.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产量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6.建立林业基金制度。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设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C.光照较强,昼夜温差较大D.风力较大,气温较低\n10.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A增加生物多样性B.减轻风沙危害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D.减缓气候变暖趋势【答案】9.A10.B【解析】【分析】【9题详解】材料“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说明塞罕坝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再结合图示位置可知,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处于阳坡,光照较强,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不利于林木城成活,A正确;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土层较薄,砾石较多,是南北坡共有的不利条件,B错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不属于不利条件,C错误;北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塞罕坝林区位于京津地区的北部,削弱冬春季节风力,减少风沙活动对京津地区的影响,因此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减轻风沙危害,B正确。不能使京津地区增加生物多样性,A错误。涵养水源,是水源林主要作用,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地主要功能,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美化环境没有作用,C错误。减缓变暖趋势是全球性作用,不是对京津地区主要作用,D错误。故选B。【点睛】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气水净美物尘沙”: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尘:吸烟除尘。沙:防风固沙。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光,耐低温、盐碱、干旱,种子可食、可榨油。读“某国向日葵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n11.影响甲国向日葵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水源C.热量D.土壤12.下列与图中沼泽的形成无关的是()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河流有凌汛现象,容易泛滥C.纬度较高,蒸发较弱D.距北冰洋近,降水丰富【答案】11.C12.D【解析】【分析】该题考查了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和湿地的形成原因,认真阅读所给的资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作答。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区是俄罗斯,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故影响该国向日葵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热量。俄罗斯纬度高,气候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降水较少。【11题详解】甲国为俄罗斯。读图可知,向日葵分布在俄罗斯的南部地区,这里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据此分析选C。12题详解】图中沼泽分布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虽然距北冰洋较近,但由于北冰洋气温低,蒸发较弱,输送到该地区的水汽并不多,降水较少。故D选项内容与图中沼泽的形成无关,选D。【点睛】沼泽的形成可以用“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来的多,去得少”来概括,“上天无路”指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下地无门”指土壤粘重或冻土的存在,难以下渗;“来的多”指降水多或江河来水量大;“去得少”指地势低平(洼),排水不畅。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上升到9.6,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n13.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有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量减小 ③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上升⑤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⑥湖区周边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②④D.②⑤⑥14.关于保护红碱淖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利于调节气候 ②利于防风固沙 ③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13.A14.D【解析】【13题详解】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是红碱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故①对;人为原因是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水量减小,故②对,以及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等,故③对。红碱淖位于沙漠地区,湖区周边没有成片森林存在,故⑥错;湖区生态环境恶化、湖水pH上升、水质下降与水位下降无关,故④⑤错。因此正确答案是A。【14题详解】红碱淖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湖泊属于湿地范畴,湿地对环境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尤其对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D对。故选D。\n金沙江是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124亿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达8891万千瓦,年发电量5041亿千瓦时,富集程度居世界之最。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金沙江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是()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②上游植被茂密,水土流失轻③该河段河道弯曲,蓄水量大④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6.金沙江河段水能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有()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②可能加剧洪涝灾害③该区能源需求量小④当地基础设施较差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15.D16.D【解析】【分析】【15题详解】依据相关知识可知,金沙江河段流经亚热带湿润地区,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①④正确;植被茂密,水土流失轻,与水能资源丰富无关,②错;水能丰富一般与降水量大、地势落差大、水流急等因素有关,河道弯曲,水流会减缓,③错。综合上述分析,①④正确,故本题排除ABC三项,选D。【16题详解】\n金沙江河段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①符合题意;水能开发需要修建大型水库,可以缓解洪涝灾害,②错;当地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较差,建设成本高,人烟稀少,对能源需求量小,③④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①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排除ABC三项,选D。【点睛】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能资源越丰富(流域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资源越丰富(地势起伏较大,落差大)。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特征明显,下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17.甲农业带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A.柑橘、水稻B.苹果、小麦C.甘蔗、玉米D.葡萄、土豆18.图示农业带内实行地区专门化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A.国家政策B.粮食危机C.人口稠密D.经济效益【答案】17.A18.D【解析】【分析】【17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甲农业带为亚热带作物带,适宜种植亚热带作物,柑橘、葡萄和水稻属于亚热带作物,因此甲农业带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柑橘、水稻、葡萄,A正确。苹果、小麦、玉米、土豆是温带作物,甘蔗是热带作物,BCD错误。故选A。【18题详解】读图分析,甲农业带为亚热带作物带,该农业带作物产量大,实行地区专门化生产能够提高经济效益,D正确。国家政策和人口稠密是辅助性因素,并不是决定性因素,AC错误。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并没有出现粮食危机,B错误。故选D。\n【点睛】农作物种植的地理位置(农业区位),主要考虑两个方面: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度、降水、光照)、地形、土壤、水源(远近、是否充足)等;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远近,大小)、交通、政策、劳动力、科学技术等。日积雪量大于1cm时记为一个积雪日数,当某日地面积雪深度≥5cm时称为大雪或暴雪天气,各积雪日积雪深度的累加为累计积雪深度。下图示意东北地区多年平均月内积雪日数和月内累计积雪深度的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读图分析,下列月份中出现大雪或暴雪天气概率最大的可能是()A.2月B.3月C.11月D.12月20.下列因素中,使1月份月内累计积雪深度值为全年最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光照B.气温C.降雪D.风速21.据所学知识和图文资料推测,东北地区()A.1月降水量达到全年最大值B.冬季一半以上的日期有积雪C.春季的积雪日数为全年最少D.9月河流开始出现凌汛现象【答案】19.A20.C21.B【解析】【分析】【19题详解】根据材料,“当地面积雪深度等于或大于5cm时称为大雪或暴雪”,可知月内累计积雪深度可以反映降雪的强度。然后,结合图上信息,可知2月份的累计积雪深度远大于3月、11月和12月,即2月是出现大雪或暴雪天气概率最大的月份,A对,B、C、D错。,故选A。【20题详解】根据材料“日积雪量大于1cm时记为一个积雪日数”、“各积雪日积雪深度的累加为累计积雪深度”,说明影响累计积雪深度的主要因素是降雪。降雪多,累计积雪深度值大,反之则小。因此,1月份月内积雪日数和月内累计积雪深度均是最大值是由于降雪多所致,C对;光\n照、气温、风速主要是影响降雪后的积雪量,不是月内积雪日数和月内累计积雪深度的主导因素,A、B、D错。故选C。【21题详解】东北地区7、8月降水量达到全年最大值,而1月降雪达到全年最大值,A错;东北地区纬度高,读图可知,12、1、2月内积雪日数和月内累计积雪深度值大,说明冬季一半以上的日期有积雪,B对;夏季的积雪日数为全年最少,C错;9月属于秋季(秋初),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都较小,平均气温较高(应高于0℃),河流无凌汛现象,D错。故选B。【点睛】河流凌汛现象:一是有冰才有凌,也就是说要有结冰期;二是有汛才有凌汛,凌汛多发生于河流某河段从较低纬地区流向较高纬地区,主要是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幼发拉底河主要流经沙漠气候区,其上游受西风影响。下图示意两河流域大型水坝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幼发拉底河流量最大的季节是()A.冬季和春季B.夏季和秋季C.秋季和冬季D.春季和夏季23.幼发拉底河上众多水坝的作用主要是()A.发电B.航运C.供水D.旅游24.水坝修建后,幼发拉底河入海口处海岸线向陆地方向退缩,主要原因是()A.海水侵蚀增强B.入海径流增加C.入海泥沙减少D.流量季节变化增大【答案】22.A23.C24.C【解析】【分析】\n【22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幼发拉底河主要流经沙漠气候区,河流水量主要来自上游,上游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降雪)较多,由于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形成积雪;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故水量最大的季节为冬季和春季,A正确,BCD错误,故选A。【23题详解】由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主要是沙漠气候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修建水坝主要目的是为农业灌溉和生活提供用水,C正确,地势平坦,水量少,不适合发电,水坝多,不利航运,旅游价值不大,ABD错误,故选C。【24题详解】水坝修建后,拦截泥沙作用明显,河流携带的入海泥沙减少,泥沙淤积小于海水侵蚀,使海岸线向陆地方向退缩,C正确,水坝修建后,海水侵蚀不变,入海径流会减少,流量径流变化减小,ABD错误,故选C。【点睛】幼发拉底河是中东名河,发源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和亚美尼亚高原山区,流经叙利亚和伊拉克,大体上流向东南,最后与位于其东面的底格里斯河合流成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为西南亚最大河流。其与底格里斯河共同界定美索不达米亚。幼发拉底河全长约2800千米。资源诅咒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越大,资源遭受诅咒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程度越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5.广东省资源诅咒系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资源利用率高B.资源丰富C.人口过多D.气候湿润\n26.为改变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高的现状,下列措施可行的是()①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注重资源的综合开发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扩大资源的开发和输出,促进经济发展④转变资源输出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7.推测下列省区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是()A.贵州B.上海C.内蒙古D.青海【答案】25.A26.B27.B【解析】【分析】【25题详解】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东省资源分布较少,故B错;由于科技较发达,因此资源利用率高,故A正确;人口众多,不是影响资源诅咒系数的主要原因,故C错;气候湿润属于气候资源,与材料中显示的诅咒系数关系不大,故D错误。答案选A。【26题详解】根据题意,改变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高的现状,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注重资源的综合开发是很有必要的,故①正确;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节约成本,扩大经济效益,故②正确;单纯扩大资源的开发和输出,无法带动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会降低资源诅咒系数,故③错误;转变资源输出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有效的带来环境效益,降低系数,故④正确。因此①②④正确,答案选B。【27题详解】阅读图文材料,指数越大,资源遭受诅咒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程度越高,反之高速发展的程度越低。上海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各种矿产资源最少,所以是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省区,故B正确;其他三省区矿产资源都比上海丰富,但是经济却欠发达,科技水平也较低,故A、C、D错。答案选B。【点睛】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经济却是东部区域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中西部区域经济较落后。森林土壤呼吸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自然来源。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树木死亡在\n林冠层形成的空隙。林窗的产生通常会导致局部区域小气候的改变,进而对土壤呼吸产生重要影响。下图示意海南省尖峰岭山地雨林林窗内外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从1月到4月,热量条件改善,但林内土壤呼吸速率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A.光照增强B.湿度减小C.森林降温D.枯落物减少29.根据土壤呼吸速率判断,与林内相比,林窗()A.土壤温度更高B.微生物更多C.土壤湿度更大D.枯落物更多30.形成尖峰岭林窗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干旱B.洪涝C.台风D.动物破坏【答案】28.B29.A30.C【解析】【分析】本题以海南省尖峰岭山地雨林林窗内外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森林的环境效益、林窗的成因、森林内部差异性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学科素养。【28题详解】光照增强能够提高地温,使土壤呼吸速率加快,A错误。从1月到4月气温升高,雨季尚未到来,蒸发加剧,湿度减小,抑制林内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林内土壤呼吸速率变化不大,B正确。森林具有一定的遮阴降温作用,但作用有限,该区域整体气温上升,林内土壤温度也会上升,只是上升幅度不大。C错误。该地位于海南,为常绿阔叶林,常绿林春季落叶较多,D错误。故选B。【29题详解】由图可知,与林内相比,林窗土壤呼吸速率较高,可能是由于土壤直接受太阳辐射照射,温\n度更高,A正确。林窗枯落物较少,且荫蔽较少,不适合微生物滋生,B错误。由材料“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树木死亡在林冠层形成的空隙”可知,林窗受阳光照射的机率更大,蒸发更加旺盛,土壤湿度更小,C错误。林窗缺乏枯落物来源,温度高,枯落物分解快,D错误,故选A。【30题详解】海南省地处湿润区,整体而言气候湿润,没有达到形成林窗的干旱程度,A错误。尖峰岭所在位置海拔较高,难以形成洪涝,B错误。海南岛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大型野生动物少,D错误。海南多台风登陆,短时期内导致森林破坏,形成林窗,C正确。故选C。【点睛】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森林能够调节温度,使气温不至于太高,也不至于太低。当地面被森林销盖着的时候,就可抵抗太阳的暴晒,而且森林会蒸腾出大量的水分,同时吸收周围的热量,更可降低气溫。森林还像一把巨大的遮阳伞,荫护着下面的空地,使森林里的热量不会很快散发到空中去而迅速降温,所森林中夜间总是比无林区要暖和。森林还能够起到天然的蓄水和保持水士的作用。森林能防止地面受到强烈的风吹水冲,保持水士,使其不易流失。防护林带能够大大减弱风的力度;暴雨碰到了森林.力量也大为削弱,雨水在树干的导流作用下,慢慢地流到地上,被枯枝败叶、树皮所堵截.就容易往地下渗透。在雨水较少的季节里,这些存在地下的水,一部分汇成清流,流出林地,灌概农田,一部分被树根吸收、树叶蒸腾后,回到空中,又积云变雨,再落下来。二、综合题(40分)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阿根廷的内格罗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东坡,全长约1120千米,注入大西洋。该流域年降水量50一250毫米,农业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当地面临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下图示意阿根廷内格罗河流域。\n(1)简述内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2)分析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3)请对该地区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措施。【答案】(1)该流域地处安第斯山脉东侧,地形以高原为主;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气候干早降水少: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汛期集中在夏季:河流补给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2)过度放牧;过度农垦;不合理引水灌溉;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中不注意环保。(3)根据草原载畜量,合理放牧;适当限制农业规模;增加技术投入,发展节水农业,采取滴灌、喷灌技术:上下游合理分配水资源。【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阿根廷的内格罗河为背景材料,涉及内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内格罗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方面展开。读图可知,该流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地处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较高;位于安第\n斯山脉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地带性植被是温带草原;河流流量小,河流补给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集中在夏季,水量季节变化大。【小问2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荒漠化加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带来的物质需求不断增加,进而人们进行的不合理活动,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城镇建设中不注意环保等行为破坏了地表植被、土壤性状、水循环等,从而使加剧土地荒漠化。【小问3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地区面临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问题。针对土地荒漠化问题该地区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措施有: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根据草原载畜量,合理放牧;针对当地水资源现状,适当限制农业规模;增加技术投入,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采取滴灌、喷灌;河流上下游合理分配水资源,实现全流域的协调发展。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及灾害等影响,2021年全球大约十分之一的人口面临食物不足的困境。有资料表明,非洲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未开垦土地占全球将近一半,可再生水资源的使用率不足2%,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现实产量与可挖掘潜力之间的差距高达60%~80%,且谷物收获后损失率高达15%至20%。专家指出:如果能改善基础设施,非洲农民和涉农产业到2030年有望创造一个万亿美元规模的粮食市场。近年来我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等活动,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储备应急管理、建设现代粮食流通体系、维护非洲乃至世界粮食安全等方面,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非洲万亿美元规模粮食市场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下图为非洲地理位置示意图。\n(1)分析非洲创造“万亿美元规模粮食市场”的区位优势。(2)推测非洲创造“万亿美元规模粮食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3)分析我国参与非洲“万亿美元规模粮食市场”建设的意义。【答案】(1)非洲地理位置优越.距欧洲消费市场近;以热带气候为主,粮食复种指数高(或粮食生产可一年多熟);非洲潜在可开垦耕地面积大;非洲水资源可挖掘潜力大;非洲人口增长快,粮食消费市场潜力巨大。(2)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生产增长困难;经济落后,发展农业的资金不足;政治分裂,部分地区政局不稳定,影响粮食正常生产;交通设施不足,粮食运输困难。(3)促进我国农业生产资料出口;扩大我国农业技术输出;提升我国在粮食生产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开拓新的粮食进口渠道;缓解我国农业资源短缺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非洲的粮食生产为材料背景设置试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地理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非洲创造“万亿美元规模粮食市场”的区位优势,可以转化为非洲发展种植业的区位优势这一问题来思考,则主要从自然因素(耕地、灌溉水源、热量条件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条件等)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其潜在的发展优势。首先,从自然条件看,非洲以热带气候为主,积温高,粮食复种指数高;非洲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未开垦土地占全\n球将近一半,潜在可开垦耕地面积大;非洲可再生水资源的使用率不足2%,水资源可挖掘潜力大。其次,分析社会经济条件看,非洲地理位置优越,距欧洲消费市场近;2021年全球大约十分之一的人口面临食物不足的困境,非洲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粮食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小问2详解】非洲创造“万亿美元规模粮食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转化为非洲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进而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自然条件方面,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面积广布,灌溉水资源不足是主要问题;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农业基础设施落实,耕种、育种以及机械化等科技水平低,农业单产低,增产困难;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落后,支持资金不足;交通运输条件不便,没有形成成体系的交通运输网络;此外,部分地区政局不稳定,存在内乱,影响粮食正常生产。【小问3详解】我国参与非洲“万亿美元规模粮食市场”建设的意义可以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析。就国内而言,可以开拓新的粮食进口渠道,缓解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的问题,进一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就国外而言,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生产资料、技术的出口,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参与非洲建设,可以提升我国在粮食生产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可以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乌干达最热月平均气温23.5℃,最冷月平均气温21.4℃,一年有6个月的雨季,降雨丰富,河湖众多,但水电开发落后,电力不足。伊辛巴水电站位于首都坎帕拉东北方向约90千米的白尼罗河上,是中国某公司在乌干达承建的第一个项目。水电站由中国该公司以“设计、采购、施工”的方式承建,“绿色水电”的理念贯穿工程施工的始终。材料二:下图为乌干达伊辛巴水电站位置示意图。\n(1)评价伊辛巴水电站的区位优势。(2)分析气候条件对伊辛巴水电站工程建设的有利和不利影响。(3)从中乌两国任选一方,分析伊辛巴水电站建设的意义。【答案】(1)乌干达能源不足,电力市场广阔;邻近首都,距离消费市场近,输电成本低;上游有维多利亚湖,流量稳定,发电量稳定;雨季长,降水多,流量大。(2)有利影响:四季如春,没有酷暑和严寒。不利影响:雨季长,不便于施工;旱季时,阳光暴晒。(3)对中国:应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的发展;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增加公司收入;有助于中国产品走出国门,增大国际影响力。对乌干达:保障电量的供应,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协作。促进经济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以乌干达伊辛巴水电站为材料,设置了三个小题,涉及到水电站区位优势、气候条件对水电站工程建设的影响、水电站建设的意义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小问1详解】水电站建设主要从水量、落差、工程量、市场等角度分析。该地位于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雨季较长,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较大。由图上可知,河流上游流经维多利亚湖,受湖泊补给的影响,流量较为稳定;材料中提到该地水电开发落后,电力不足”,说明电力市场广、开发潜力大;且距离首都等消费市场较近,输电成本较低等。【小问2详解】\n有利影响:该地位于东非高原,海拔高,夏季较为凉爽,利于连续施工;不利影响:热带草原气候,干湿两季,干季降水少、晴天多,太阳射较强;湿季降水较多,持时间较长,影响工程进度。【小问3详解】对中方的影响:一方面为中国电力公司在乌干达,甚至是在整个非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扩大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另一方面,促进了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往来,利于加强经贸联系,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外汇收入。对乌干达的影响:水电站的建设为乌干达早日实现工业化提供强大的助力;为当地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电力;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还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和实践,为乌干达培养出了大批技术人オ,促进其工业的发展。同时,中国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当地捐助重建小学,修建道路、改善交通环境等,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点睛】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2-06-12 17:50:17 页数:22
价格:¥3 大小:1.5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