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三历史一、选择题1.观察下列出土在同一时代的青铜器,可以推断A.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有文化交流B.各地文明独立发展体现多元性特征C.商周时期各地区之间交流十分频繁D.中原文明经丝绸之路传到巴蜀地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知,在同一时代,四川、湖南和河南地区都出土了青铜器,说明这些地方的文明成就存在相似之处,因此位于长江流域的四川、湖南和位于黄河流域的河南之间可能存在文化交流,A项正确;各地之间可能存在文化交流,“独立发展”的说法不够准确,排除B项;“交流十分频繁”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中原与巴蜀之间不必经过丝绸之路,排除D项。故选A项。2.对于战争的看法,孟子提出“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墨子认为“春则废民耕稼数艺,秋则废民获敛”。由此可知两者A.对战争持反对的态度B.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C.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D.继承和发展仁的思想【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并结合所学可知,孟子认为是否吞并燕国取决于燕国人民是否高兴。根据材料“\n春则废民耕稼数艺,秋则废民获敛”,并结合所学可知,墨子认为军队不可以在春天和秋天出征,春天会荒废百姓的耕作种植,秋天会荒废百姓的收获。由此可知,孟子和墨子的主张都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战与不战要符合民意,未体现对战争持反对的态度,排除A项;孟子的主张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排除B项;“继承和发展仁的思想”只与孟子有关,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3.五铢钱自汉武帝推行以来长期使用,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曾下达法令“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但魏明帝时又重新铸造五铢钱发行,史载“至晋用之,不闻有所改创”。五铢钱的存废A.源于货币制度的惯性B.体现长期战乱的危害C.促成世家大族的兴起D.反映商品经济的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体现,根据材料中各个时期对五铢钱的态度的不同,再结合汉武帝时、三国时、魏明帝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可得出五铢钱的存与废体现了各个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各个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导致货币的使用情况不同,没有体现货币制度的惯性如何,排除A项;如果长期战乱,商品经济无从发展,不可能出现货币的大量使用,排除B项;材料只是反映了各个时期五铢钱的使用情况,没有体现对世家大族的影响如何,排除C项。故选D项。4.元朝在中央设立会同馆,为远道而来朝见皇帝的四夷宾客、外国使臣、归附人、诸王、驸马提供便利条件。会同馆设立专门官员,管理海内外远道而来的宾客,并设立译使和通事,供四夷宾客、外国使臣翻译之用。这些举措A.摆脱了传统的夷夏观念B.巩固了全国的大统一局面C.推动了外交体制近代化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元朝设置相应的机构接待来到中国的外国人,这就促进了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项正确;这些举措是为了接待外国人,但并不一定摆脱传统的夷夏观念,和巩固全国大统一局面无关,排除AB项;“近代化”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n5.招商局成立之后,承运漕粮成为招商局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抢夺此笔生意,1875年,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表示,情愿将漕粮运费从招商局的每担6钱左右降至1钱。《申报》惊呼:“此事惊闻之下,未免太觉其减价。”因李鸿章和招商局坚决抵制,才未成行。据此可知,当时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漕运成为中外争夺焦点C.民族企业生存环境恶劣D.大众媒介关注政治变革【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招商局成立之后,承运漕粮成为招商局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抢夺此笔生意,1875年,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表示,情愿将漕粮运费从招商局的每担6钱左右降至1钱”可知,材料反映民族企业发展遭到帝国主义的压迫,生存环境恶劣,C项正确;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漕运成为中外争夺焦点,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大众媒介关注政治变革,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6.武昌起义爆发后,列强控制的海关不仅趁机攫取了海关税款保管权,甚至控制了公债基金的保管和出纳大权。这表明A.列强攫取了海关税款B.中国财税主权进一步丧失C.西方借关税支持革命D.清廷公债基金不断地扩容【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列强控制的海关不仅趁机攫取了海关税款保管权,甚至控制了公债基金的保管和出纳大权”可知列强对中国主权的控制范围不断扩大,说明中国的财税主权进一步丧失,B项正确;列强不仅仅是攫取了中国的海关税款,排除A项;材料内容无法说说明列强支持革命和清廷公债基金不断扩容,排除CD项。故选B项。7.司马迁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诞不经,摒弃不用;近代学者王国维则结合甲骨文研究,认为《山海经》所载商人先祖事迹确有其实。据此可知A.随着时间推移历史真相终将显现B.历史真实与否根源于史学争鸣C.近代史学工作者素质较古人更高D.研究方法的拓展推动史学发展【答案】D【解析】\n【详解】从材料可知,近代学者王国维则结合甲骨文研究,对《山海经》有了新的认识,说明文献史料及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D项正确;AB项太绝对,排除AB项;材料没有对二人进行比较,排除C项。故选D项。8.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綦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政治主张的提出说明了A.救国救民道路新思想萌发B.农民问题成为革命重心C.城市中心论从此无人问津D.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可得出毛泽东当时已经萌发了走农村道路的新思想,说明救国救民道路新思想萌发,A项正确;当时农村并不是革命的中心,排除B项;C项太绝对,排除C项;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标志国民革命的失败,排除D项。故选A项。9.1951年7月,政务院规定学生每日体育、娱乐活动或生产劳动时间,除体育课及晨操或课间活动外,以一小时至一个半小时为原则。此规定旨在A.发展学生核心素养B.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C.树立劳动光荣理念D.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规定学生每日体育、娱乐活动或生产劳动时间,除体育课及晨操或课间活动外,以一小时至一个半小时为原则”可知,反映了建国初期国家和政府对学生健康和学校体育的重视,结合所学可知,其目的是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建国初期国家和政府对学生健康和学校体育的重视,没有涉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建国初期国家和政府对学生健康和学校体育的重视,不能体现出“劳动光荣理念”,排除C项;新中国的工业化开始于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主要物资国家统一分配的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当时我国钢材煤炭木材水泥\n1980年74.3%57.9%80.9%35%1987年47.1%47.2%27.6%15.6%A.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B.市场对物资的调节作用增强C.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D.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削弱【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和数据可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物资由国家统一分配的比重显著下降,说明的是市场对物资的调节作用增强,B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A项;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C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不可动摇,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1.14世纪,西欧一些城市成立了城市同盟并制定了同盟法律,于是出现了一个所谓“法律圈”现象,如德意志地区莱茵河畔法兰克福的法律为49个城市所采用。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C.基督教会实力的削弱D.欧洲大陆法系的形成【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西欧成立城市同盟和制定同盟法律,主要是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此时西欧属于邦国林立的时期,尚没有出现国家统一趋势,排除B项;16世纪的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使教会实力的削弱,排除C项;欧洲大陆法系指包括欧州大陆大部分国家从19世纪初以罗马法为基础建立起来,还包括《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为代表的法律制度以及其它国家或地区仿效这种制度而建立的法律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2.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nA.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B.教皇控制下的宗教神权国家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开始,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的君主专制加强,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此时的“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D项正确;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是“新君主国”的形式,而不是本质,排除A项;教皇控制下的宗教神权国家指的是教皇国,排除B项;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指的是近代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13.依据如表数据,可推知当时英国1700-1831年英国工商业年增长率(%每年)年份工业商业1700-17600.710.691760-17801510.711780-18012.111.321801-18313.012.13A.工业化已经完成B.社会福利大幅改善C.商业化停滞不前D.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数据可得出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工商业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剧烈变化,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人群增加,社会转型回忆,D项正确;材料不能看出工业化完成,排除A项;材料与社会福利无关,排除B项;从材料可得出商业也在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14.1917年亲历俄国革命的美国记者约翰·里德说,布尔什维克党的胜利,是由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普通而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构建起新制度的框架。该观点\nA.强调民主革命影响B.揭示了俄国革命的显著特征C.认同列宁主义的思想D.指出了新旧社会制度的差异【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约翰·里德认为布尔什维克党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因为它满足了最基层百姓的要求,这是揭示了俄国革命的显著特征,B项正确;俄国革命的显著特征是满足了基层百姓的要求,并不是强调民主革命的影响和指出新旧社会制度的差异,排除AD项;约翰·里德是美国记者,他不一定认同列宁主义思想,排除C项。故选B项。15.下图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D.援助顿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是指援助的对象主要分布在西欧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意识形态也就成为了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意识形态成为提供援助的前提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n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陕甘宁边区高度重视救济及扶贫工作,在开展扶贫工作过程中,一方面开展直接救济,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生产创造条件,开展以工代赈,为人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强化对人民的思想改造,使人民树立起积极参加生产、努力脱贫的意识。——摘编自谭忠艳《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扶贫工作历史及启示》材料三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但少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凸现。1986年,政府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为此成立了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培育。1994年,中央政府专项安排了“贫困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资金,运用“造血式”扶贫手段,大幅度提高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此外,还建立了东部沿海地区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协作机制,推行了最低生活救助、劳动力转移、科技扶贫等多元化扶贫措施。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206元增加到1993年的483.7元;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4.8%下降到8.7%.——摘编自《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扶贫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陕甘宁边区扶贫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6-1994年中国改革农村扶贫机制的影响。【答案】(1)特点:政府主导与民间力量相结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扶持相结合;政治手段与经济手段并举。(2)措施:开展直接救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产;以工代赈;强化思想改造。(3)影响: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收入,有利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促进落后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为世界其他地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借鉴。\n【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依据材料“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可以得出政府主导与民间力量相结合;依据“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可以得出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扶持相结合;依据“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设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可以得出政治手段与经济手段并举。【小问2详解】措施:依据材料“一方面开展直接救济”可以得出开展直接救济;依据“另一方面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生产创造条件”可以得出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产;依据“开展以工代赈”可以得出以工代赈;依据“强化对人民的思想改造”可以得出强化思想改造。【小问3详解】影响:依据材料“政府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为此成立了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培育”可分析得出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收入,有利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依据“中央政府专项安排了‘贫困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资金,运用‘造血式’扶贫手段,大幅度提高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可分析得出促进落后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依据“推行了最低生活救助、劳动力转移、科技扶贫等多元化扶贫措施”可分析得出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结合所学从为世界其他地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借鉴角度进行补充。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通史(现代蕃)》材料二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n地区国家主要事件印度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亚洲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埃及在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埃塞俄比亚坚持游击战争,抗击意大利法西斯侵略者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带领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撒出墨西哥卡德纳斯总统进行民主改革,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材料三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族民主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摘编自王春良主编《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1)根据材料一,概述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多样性特征。(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意义。【答案】(1)特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这些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新觉醒;帝国主义势力的削弱,力量对比的变化使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2)任选一个角度说明。角度一领导阶级的不同:中国在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大部分国家仍是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争取独立、建立民主政府。\n角度二斗争形式的不同:印度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策略;墨西哥进行民主改革:中国、埃塞俄比亚等国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角度三斗争内容的不同:主要是争取或捍卫独立主权并反对本国封建主义;个别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交织在一起;有的则引向现代化发展道路。(3)意义:促使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推动人类历史进步;有利于第三世界崛起;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有利于世界民主与和平进程。【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这些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根据“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得出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新觉醒;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得出帝国主义势力的削弱,力量对比的变化使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不同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阶级的不同,其中中国在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大部分国家仍是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争取独立、建立民主政府。不同国家的斗争形式的不同,印度采取的是非暴力不合作的策略;墨西哥进行民主改革:中国、埃塞俄比亚等国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斗争内容不同,主要是争取或捍卫独立主权并反对本国封建主义;个别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交织在一起;有的则引向现代化发展道路。(3)意义根据“以民族民主革命为主要内容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促使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推动人类历史进步;有利于第三世界崛起;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有利于世界民主与和平进程。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坚持党\n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以上十个方面,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党的宝贵历史经验中的一条加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中国共产党注重立足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论述: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更加注重中国的国情,立足实际。【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的革命纲领内容进行比较可知,中国共产党注重立足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制定的党的任务的内容进行比较展开阐述即可。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进行论述,言之有理亦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6-05 17:24:59 页数:12
价格:¥3 大小:608.5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