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昆明市第三中学高2024届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历史学科能力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周代实行世官制,但是子孙在继承父祖职位时要经过周王册命,受命者也非常看重册命仪式,往往铸造青铜器(如鼎、簋、盘等)予以纪念。其主要原因是A.宗法观念的深刻影响B.周天子权威的削弱C.敬天保民思想的传播D.青铜铸造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子孙在继承父祖职位时要经过周王的册命,受命者也非常看重册命仪式”说明当时非常重视周王的册封,这是因为宗法观念的影响,A项正确;周天子权威的削弱,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宗法观念的影响,没有体现敬天保民思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宗法观念的影响,与青铜铸造业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汉代对地方的监察主要由各部刺史负责,他们依据《六条问事》行使监察权,其实际监察对象仅针对二千石以上长吏和地方豪强,低于二千石以下的地方官和“六条”以外的事项,均一概不问,而由地方长官去处理。这体现出汉代地方监察制度A.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B.庞杂且干涉地方政务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消除了干弱枝强局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汉代各部刺史依据《六条问事》行使监察权,其实际监察对象为二千石以上官员和豪强,“六条”以外的由地方官负责处理,可知汉代地方监察制度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汉代地方监察制度是防止地方威胁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无必然联系,A项错误;汉代地方监察制度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B项错误;刺史在西汉时期与推恩令等措施一起缓解了干弱枝强的局面,但地方割据的威胁并未消除,在东汉时刺史成为了地方行政长官,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D项错误。故选C项。3.隋唐初创时,以儒经作为考试内容,“儒学多门,章句繁杂”,李世民令颜师古订五经文,撰成《五经定本》,又令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作为儒学经典的正统解释。从此以后,经有定本,疏有正义。其主要目的在于A.确立儒家的社会地位B.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nC.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D.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李世民令颜师古订五经文,撰成《五经定本》,又令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作为儒学经典正统解释,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维护皇帝自己的统治,所以这是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维护政治上的统一,C正确;A不符合史实,儒学的社会地位早就在汉武帝时期就确立了;BD不是皇帝该做的,故与题意无关,排除。4.南宋遗民郑思肖认为,元朝的儒士处于社会底层,其地位仅高于乞丐;而当代学者张元则认为,元朝的儒士比一般的民众地位要高得多,仅次于贵族与官吏。造成两人认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占有史料的多寡B.研究者的立场C.生产力发展水平D.社会制度变革【答案】B【解析】【详解】元朝灭亡了南宋,因此南宋遗民郑思肖认为,元朝的儒士处于社会底层,其地位仅高于乞丐,而当代学者离元朝时代较远,是从研究者的角度看待,因此认为元朝的儒士比一般的民众地位要高得多,仅次于贵族与官吏,由此可知,造成两者认识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研究者的立场,B正确;南宋遗民郑思肖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主观情绪的判断,与史料占有量无关,排除A;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影响历史研究手段,但是仅就题干所列现象,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关联不大,排除C;当代距离元朝时代较远,制度变化并不会对元朝儒士地位的评价产生较大影响,因此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5.明清时期,思想家们对“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中,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认为天理和人欲是密不可分的,倡导“欲中求理”和“遂民之欢”。这反映出当时A.理学统治地位的丧失B.社会民众对个体价值的追求C.儒学世俗化的完成D.官方哲学受到新思想的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思想家们对“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再结合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批判传统儒学,故D项正确;理学仍然是明清时期的统治哲学,故A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没有体现社会民众的价值理念,故B排除;题干没有体现儒学世俗化的问题,排除C。6.近代以来,小麦、稻谷等精粮的种植区域范围和面积不断扩张;\n棉花、烟草、桐油等工业原料类经济作物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比重增加,畜牧生产由传统提供畜力为主转为产出毛皮、蛋、肉为主。这反映了A.农村经济多元化B.农村自然经济已完全解体C.农民生活水平正大幅提升D.农业经济发展受市场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精粮”种植面积和区域扩张、“经济作物”在农业种植结构中比重增加、畜牧生产由传统提供畜力转为产出毛皮、蛋、肉等商品,材料反映出近代农业经济发展受国内外市场影响,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农村经济“多元化”,A项错误;自然经济完全解体是在三大改造以后,B项错误;近代史上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大幅度提升,C项错误。7.1865年,两江总督曾国藩派人到各地召集机户复立江宁织造局。由熟练匠人充作“领机”向织局领取原料,雇工生产,机工工资按照工作量来计算。江宁知府还设立桑棉局,鼓励和资助贫民种桑。这些做法A.实现了分洋利和求富的初衷B.大力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C.有助于南京纺织业恢复发展D.壮大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南方大地兴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对南方经济产生了巨大破坏,因此这一时期曾国藩和江宁知府鼓励发展纺织业的做法有利于南京纺织业的恢复,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和洋人争利的问题,排除A项;小农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走向解体,伴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政府鼓励和资助贫民种桑,恰恰反映了小农经济遭到了破坏,排除B项;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8.就新文化运动后的情况来看,不民主或反民主、不科学或反科学的现象依然存在,政治上的专制独裁、思想上的封建迷信现象还较为严重。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A.在抨击专制上存在明显失误B.并未对中国民众产生切实影响C.忽视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D.对民主的推动具有循序渐进性【答案】C【解析】【详解】新文化运动后,不民主或反民主、政治上的专制独裁、思想上的封建迷信现象还较为严重,说明新文化运动侧重思想方面的启发,但是忽视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大力批判专制,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D项。故选C项。9.\n有学者认为,“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直到秋收起义后,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A.城市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B.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了阻扰C.农民运动的影响小于工人运动D.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直到秋收起义后,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可知该学者强调的是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D项正确;题意中没有强调城市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的内容,排除A项;虽然有人“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但并不能说明是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阻挠,排除B项;农民运动的影响小于工人运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0.为扩大红军的社会影响力,1936年8月—1937年2月,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发动参与长征的全军干部积极投稿,编制了一部关于长征的集体作品《两万五千里》。但该作品完成以后,并没有大量公开刊印,只是在党内高级干部中小范围传阅。这主要是因为()A.国内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B.西北地区印刷技术较为落后C.中国共产党的处境日益恶化D.红军致力于反“围剿”的斗争【答案】A【解析】【详解】长征的出现是国共两党对峙的表现。而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所以此时不再适宜宣言国共两党之间的阶级矛盾,因此没有大量公开刊印的原因是因为国内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A项正确;主要是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使得该作品没有大量公开刊印,而非印刷技术落后,排除B项;当时中共的处境并没有日益恶化,排除C项;原因是国内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而非红军致力于反“围剿”斗争,排除D项。故选A项。11.1954年6月,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完成参加选举的选民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6%。6月至8月,逐级召开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出出席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最后选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26人。这说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A.充分建立在直接民主的基础之上B.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C.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发扬了政治协商的优点【答案】B【解析】\n【详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经由全国大多数人民逐级选举选出,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排除B项;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时经过逐级选举选出来的,属于间接民主,而非直接民主,排除A项;标志着中国迈入社会主义的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C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是政治协商会议,排除D项。故选B项。12.1956年,中国国务院颁布工资改革方案,规定国营企业按行业和企业规模分别制定各类职工工资等级表,工人实行五等级或八等级工资制;职工的定级、升级都按照全国统一规定,地方和企业无权机动处置。这一规定A.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B.促进了“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C.不利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职工的定级、升级都按照全国统一规定,地方和企业无权机动处置”可知工资改革把职工的定级升级权力都收归中央,地方和企业无权,这样不利于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这不利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排除A项;“一五”计划已经完成,排除C项;这不利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不利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13.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由此可见时期外交理念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20世纪70年代对外关系重大发展,“冰释前嫌”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20世纪90年代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21世纪初“和谐世界”2012年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新中国外交意识形态色彩浓厚B.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截然不同C.新中国外交旨在反对霸权主义D.新中国外交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答案】D\n【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信息可以看出,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外交理念一脉相承,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色彩,排除A项;新中国外交政策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排除B项;C项与题无关,而且外交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排除C项。故选D项。14.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如果为了达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目的而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家庭经营的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B.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规模经营C.土地私有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D.推行土地整合违背了经济规律【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的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这说明中国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土地细碎化,没有强调规模经营,排除B项;土地细碎化并等于土地私有化,排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违背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没有体现出违背了经济规律,排除D项。故选A项。15.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B.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D.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时期,西亚地区率先发展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之后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不断发展并传播,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生产者,使得农业和手工业分离;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化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建立了国家机器,国家形成,D正确;A、B、C对于文明产生先后顺序描述有误,排除。16.\n英国某史家指出:当国家不断扩大,并开始统治大量人口之后,它们可以被称为帝国。在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些著名的帝国,如下图所示。它们都①曾拥有过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疆域②促进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③建立了完善的官僚体系和法律体系④控制了商路并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控制了商路并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是指奥斯曼帝国,④错误;罗马帝国有较完备的法律体系,③错误;①②都是这些帝的共同点,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17.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体制的建立A.与封建庄园的形成有密切联系B.仿效了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C.标志日本初步建立中央集权制D.结束将军与武士的主从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其经济基础是封建庄园,A正确;B是对大化改新的描述,排除;C是大化改新的结果,排除;幕府体制强化了将军与武士的主从关系,D排除。故选A。18.美洲位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远离欧亚大陆。印第安文明的发展长期处于独立形成、独立发展,与外界尤其是与文明发展较早的欧亚大陆缺乏交流的状况。美洲三大文明之间也几乎没有交流。这种状况导致的后果是A.印第安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B.不可避免地遭受外来的侵扰C.印第安人遭到了种族灭绝D.印第安文明发展相对缓慢【答案】D\n【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美洲的文明与其他大洲以及相互之间缺乏交流,这种情况导致印第安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交流较少,不能相互促进,从而发展较为缓慢,故选D;材料中的状况导致的后果是印第安文明发展相对缓慢,ABC都不符合这一主旨,排除。19.新航路开辟后,西欧人开始在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探寻通往亚洲的新航路。1497年,英国人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此大陆是A美洲大陆B.好望角C.纽芬兰岛D.和恩角【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7年,英国人卡伯特父子发现了纽芬兰岛,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20.1600年,西班牙社会出现“富人只能靠抵押财产来过活,而贫民则处在饿死的边缘”。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商品的流通量增加D.殖民掠夺金银涌入【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富人只能靠抵押财产来过活,而贫民则处在饿死的边缘”可知,反映的是1600年,西班牙百姓生活艰难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掠夺了大量黄金白银贵金属,导致黄金白银价格下降,物价上涨,百姓生活艰难,D项正确;材料现象是由于贵金属大量涌入所致,而不是贵族阶层的奢靡,排除A项;促进工商业发展是材料现象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B项;商品流通量增加与百姓生活艰难没有因果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21.15世纪,威尼斯人改进了制镜技术,阿尔伯蒂在《论绘画》中分析了数学、几何学与绘画的关系,推动了自画像写实风格的发展。艺术家们纷纷创作自画像,丢勒在自画像上写道:“我,丢勒,在28岁时用永不褪色的颜料画下了我自己。”这类作品的涌现A.体现出人文主义的内涵B.表达了个人反叛情绪的幻灭C.反映了宗教改革的深入D.折射了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n【详解】根据“我,丢勒,在28岁时用永不褪色的颜料画下了我自己。”可得出其强调人的主观作用与价值,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画作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排除A项;B项是现代主义风格,排除B项;材料与宗教改革无关,排除C项;材料折射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22.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波旁王朝复辟。长期流亡英国的路易十八回国登基时,极端君主派的著名思想家德·迈斯特尔伤感地说:“如果认为法国国王是重新登上他祖先的宝座,那就错了。他不过是重新登上了拿破仑的宝座。”这说明,当时法国A.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B.拿破仑仍控制政权C.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D.封建保守势力强大【答案】A【解析】【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大革命和拿破仑的统治,法国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所以流亡英国的路易十八回国登基时“不过是重新登上了拿破仑的宝座”,A项正确;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拿破仑不再控制政权,排除B项;法国到1875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时才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封建保守势力强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23.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演示文本。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B.“蒸汽时代”的到来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D.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不断扩大,而18世纪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迫切需要提高生产力,由此引发了一次技术革新—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市场不断扩大”“矛盾”“工场手工业”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蒸汽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材料主题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24.如图为1871年的漫画《一颗奇怪的行星》。画中一轮覆盖整个地平线的巨日下面写着“3月18日”,法夫尔和梯也尔(均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领导人)望着这一从未预料到的景象,在惊吓中变成了僵硬的石柱。该漫画反映了\nA.巴黎公社胜利的必然性B.作者对新兴力量的认可C.巴黎公社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D.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尝试【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1871年3月18日无产阶级建立巴黎公社,犹如地平线升起的巨日使得旧的政府领导人目瞪口呆,表明漫画作者见证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对新兴力量建立政权的歌颂与肯定,B项正确;巴黎公社最后失败了,排除A项;巴黎公社时期,资本主义还在上升期,资本主义发展是历史趋势和潮流,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巴黎公社的地位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察举制确立于西汉。察举制是科举制的前身和母体,但它与成熟的、典型的科举制相比仍有很大不同。察举制是一种推荐制度;科举制采取招考与投考的方式取人。察举制的取士标准是多样的,德行、经术、吏能等都可构成得举之资格。科举制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一决于程文之等第,考试成绩成为得官与否的关键。察举制下得举者固然有布衣,也有大量中央到地方的官员。察举既是入仕途径,也含有铨选、升迁和考课的成分。科举制下入仕和铨选有明显区别。科举制是一种入仕制度,入仕的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考试后,只获得仕官资格,此后需参加吏部铨选方能得官。——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魏氏……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摘编自《晋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察举制和科举制区别。\n(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演变趋势。(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演变中得到的认识。【答案】(1)区别:察举制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推荐官员,科举制采取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察举制选官的标准多样,科举制则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察举制不仅是入仕途径,也具有考核、升迁等职能,科举制只是入仕制度,职能单一;相比察举制,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更加客观、公正;察举制为乡举里选,而科举制下选官权利收归中央。(2)演变趋势:①选拔范围:由贵族扩大到平民。②选拔标准(依据)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演变为以才能、学识为选拔标准。③选拔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演变为考试。④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公开、公正、客观的原则。(3)认识:人才选拔必须体现公平、公正原则;选拔标准不能过于单一,通过综合指标确定人才的取舍;选拔人才的方式应多样化。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综合材料内容,可从选拔方式、选拔标准、制度职能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即察举制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推荐官员,科举制采取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察举制选官的标准多样,科举制则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察举制不仅是入仕途径,也具有考核、升迁等职能,科举制只是入仕制度,职能单一;相比察举制,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更加客观、公正;察举制为乡举里选,而科举制下选官权利收归中央。(2)根据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选拔标准和影响等方面可知,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演变趋势是选拔范围扩大、选拔标准客观、选拔方式发生变化,而且趋向制度化。(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人才选拔必须体现公平、公正原则;选拔标准不能过于单一,通过综合指标确定人才的取舍;选拔人才的方式应多样化。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古时期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政治统一的障碍。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教会的欺诈和无耻的掠夺,负担最终落到了广大劳动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在中古时期的西欧,称雄一方的封建领主掌握着城市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他们想方设法地加强对城市的榨取和勒索。如莱茵河上领主设置的关卡:12世纪末为19座,13世纪末增加到35座,15世纪末高达60\n座。西欧城市兴起后,很快便展开了反封建领主的斗争。在英王亨利二世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英国市民坚定地站在了国王一边。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古时期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势力抗衡。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大主教和封建贵族的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热那亚、威尼斯甚至在取得完全自治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共和国。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天主教会在西欧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后反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积极作用。【答案】(1)地位:天主教会为西欧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来源;天主教在西欧各国享有特权;拥有庞大的经济实力;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2)内容:采用与国王联合或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领主斗争;以武装起义的形式争取自治地位;以建立城市共和国的形式巩固自治;以赎买形式获得免税权。积极作用:冲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专制集权的加强;推动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市民阶层政治地位有所上升,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解析】【详解】(1)地位:根据材料“中古时期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可知,天主教会为西欧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来源;根据材料“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政治统一的障碍”可知,天主教在西欧各国享有特权;根据材料“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可知,拥有庞大的经济实力;根据材料“教会的欺诈和无耻的掠夺,负担最终落到了广大劳动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可知,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2)内容:根据材料“在英王亨利二世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英国市民坚定地站在了国王一边。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古时期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势力抗衡”可知,采用与国王联合或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领主斗争;根据材料“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大主教和封建贵族的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可知,以武装起义的形式争取自治地位;根据材料“热那亚、威尼斯甚至在取得完全自治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共和国。”可知,以建立城市共和国的形式巩固自治;根据材料“热那亚、威尼斯甚至在取得完全自治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共和国。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可知,以赎买形式获得免税权。积极作用:城市自治运动中王权加强,冲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专制集权的加强;王权加强推动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城市自治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在城市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市民阶层政治地位有所上升,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n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贸易是其重要表现之一。上面是14世纪以来的四幅国际贸易示意图,请任选其中相邻的两幅,谈谈有何变化,并对其作出简要说明。(要求:围绕所选图片和所学知识展开,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一:图一和图二变化: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贸易的范围从欧亚大陆扩展到美洲非洲等地区)说明:变化的原因:15世纪,传统商路受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黄金白银需求量增加,欧洲人渴望到达东方;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造船技术和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变化的影响:结束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各文明开始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使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给非洲美洲等地区带来深重灾难;客观上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示例二:图二和图三变化: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世界各地为英国提供原料,英国工业制成品行销各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可以答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转移到英国)说明:变化的原因: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衰落下去;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大力发展海军,通过数次殖民战争,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等殖民国家,占领了广阔的殖民地;最早进行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到19中后期处于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n变化的影响: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其“日不落大帝国”的地位;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不断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造成了东方从属西方的世界格局。【解析】【详解】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可任意选择图片与角度进行说明。根据所学及材料信息,可选择图一与图二的内容,其主题主要涉及的是新航路开辟,因此得出“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论述时,可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产生的影响等角度进行理解与概括。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6-05 17:11:29 页数:14
价格:¥3 大小:513.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