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十次月考试题(5月)(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三第十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因此教育之重,首要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首先要塑造人格,做一个“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一个人值得称赞的不是他的技能,而是他的人格,完善人格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其意义要重于技能的培养。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成人”“成德”上,并始终贯穿这一目标。②孔子认为,技能培养必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人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格,那么即使他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却仅仅用来为自己谋事、谋食的话,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若缺乏完善的人格,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愈高,就愈有力量危害人群。这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可以清晰地看出。比如他认为以“言语”著称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对同样以“言语”著称的宰我,孔子更是因其不行三年之丧而斥之“不仁”。冉有精于“政事”但他帮助季氏搜括钱财,孔子号召弟子群起而攻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子夏以“文学”著称,孔子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说明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其某方面的技能而对人格缺陷姑息迁就。孔子把培养学生人格作为教育首要目标,强调以完善人格为目标,重视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而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③孔子不仅把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提出了完整的人格体系理论。“圣人”是孔子的人格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但圣人的境界即便尧舜也做不到,遑论普通人。但孔子依然提出圣人的目标,意在使人始终具有提升的目标。但这种几乎达不到的要求可能会使人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放弃提升努力,甚至连较低的人格层次也达不到。因此孔子提出了比较现实的人格层次——君子——作为现实的目标:“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④君子是相对比较现实的理想人格,是实践礼乐文明和体现仁义价值的精英。具体来讲,“君子之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是具有通过修身努力培养仁、智、勇品格的人。君子还有四道,有九思,君子还须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等。概言之,君子的品格可分为两方面:不仅要对己能“修己”,还要对人能“安人”。作为普通民众的先进分子甚至领袖,君子应担当领导人们实现“仁”的责任。所以孔子努力培养学生树立君子风范来引导社会形成良好风气,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与小人泾渭分明:在做人上,“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在个人胸襟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是政治文化的承传者,在社会上起到榜样的作用,对普通百姓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摘编自杜以向、王雪梅《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必须有广阔胸怀,不是靠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追求。B.孔子认为人格的培养是基础,技能的培养是次要的,仅有技能是无法为社会做贡献的。C.人格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终极目的,君子这种高尚人格则是人格教育的终极追求。D.君子有“修己”和“安人”两方面品格,是孔子人格教育体系中体现仁义价值的精英。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三段首句有重要的作用,既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思想。B.文章结尾以君子和小人构成对比,论证了君子是比较客观现实的理想人格层次目标。C.文章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人格教育的体系”两方面展开论证,逻辑上成递进结构。D.文章大量引用孔子名言为论据,让整篇文章既显得论证充分,也显得文采飞扬。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nA.孔子对弟子的评价极其重视人格层面,因此我们能看到他批评子贡、宰我、子夏,甚至否认冉有是自己的徒弟。B.孔子既确立了教育的“理想目标”,又建立了教育的“现实目标”并阐释了具体要求,对现代教育具有启示作用。C.君子是政治文化的承传者,是社会的榜样,对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孔子把弟子努力往君子方向培养。D.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能只是凭借自己掌握的技能为自己谋事、谋食,更要努力修君子之德,去为社会做出贡献。(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近期浙江省杭州市税务部门,经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网络主播黄薇(网名薇娅)涉嫌偷逃税款。经查,黄薇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隐匿个人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等方式偷逃税款6.43亿元,其他少缴税款0.6亿元。相关部门对黄薇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网红主播雪梨和林珊珊偷逃税被处罚,还在舆论场中“发酵”。与雪梨和林珊珊相比,薇娅偷逃税数额更惊人,性质也更恶劣。薇娅被重罚,一方面是她偷逃税数额巨大,且持续时间长;另一方面,她是明知故犯,“经税务机关多次提醒督促仍整改不彻底”。在这种情况下,薇娅被重罚,可谓“求锤得锤”。国家对新业态一直持“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绝不是管死,也不是不管不问,而是严格拿捏尺度。此次对薇娅的查处,不仅不会影响新业态的发展,还会推动新业态等经济形式迈上更合法、更有序的健康发展轨道。薇娅全网被封意义深远:既警示网红个体需节制贪欲,又有效遏制乃至防范出现类似偷逃税现象。既需要直播平台严格把关,落实责任;也需要相关行业强化自律,加强内部约束。多管齐下,各尽其责,网络带货才能迎来发展的春天,新业态才能更为良性发展。(摘编自秦川《薇娅偷逃税款被重罚,为谁敲响警钟》,“人民网”2021年12月)材料二俭德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提倡勤劳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一再警示全党和全国人民不能丢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国家层面,儒家认为不节俭是奢侈、僭越。孔子提出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强调唯有“俭者不夺人”,以节俭实现“财不可胜用”的治国目标。荀子则指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强本而节用”,则可富国富民。在家族层面,儒家认为“俭”,不着意突出个体,而是体现群体,强调个人对家族和民族国家的责任。所谓“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在后世浩如烟海的家训中,大都把“俭”放在突出位置,告诫治家要修养节俭之德,勿染骄奢之风。如北宋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训诫家人“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清末名臣曾国藩更是躬行节俭,在其传世的“曾氏家书”中指出:“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在个人层面,儒家认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上至精英、下至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行为准则。孟子要求人“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荀子对于“欲”的态度较孟子宽容,但也提出了“节欲”,谓“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摘编自周秋光、黄召凤《儒家节约思想的当代价值》,《湖南日报》2021年1月)材料三古人以“敛”释俭,如“俭者,敛也”。因能直观展示出个体的节俭力度和决心而较易得到外界的关注和赞誉,个体由此获得的强烈认同感和愉悦感,又推动其在后续行为中坚持和强化节俭这种行为。久之,就会形成对物欲的良好管理,使之处于一个合理范围,有效防止物欲泛滥。俭德的最低标准就是不浪费,其实质是对劳动果实的爱惜和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首先,对劳动果实的爱惜,就包含着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理解、认可与尊重。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可直接观察到“稼穑之艰难”以及劳动果实之不足,从而更易于生发和强化对劳动果实的珍视情感;而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劳动产品日益丰富,劳动形\n式也发生转变,故有些人对劳动艰辛的认知以及对劳动果实的珍惜开始弱化,客观.上造成了毫不在意的浪费。其次,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物质储备,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对自然资源不节制使用,即使数量充足最后也会枯竭。俭德并不追求无限节俭,而是主张量入为出。即根据自身实际经济能力规划开支,反对超出能力的消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拥有巨额金钱就可以追逐奢华,肆意消费。一方面,个体金钱虽有明确归属权,但是通过金钱消耗的资源则属于所有人;另一方面,对资源的过度消耗,本身就与节俭要求相背离。因此,人们赞誉那些贵而持俭、富而居俭的典范,这些人虽身居高位或家境富足或受万众瞩目,但都崇俭戒奢。(摘编自王颖《俭德的意义》,《光明日报》2020年11月)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网络带货要良性发展,不仅需要网红个体节制贪欲,也需要平台自律以及法律约束。B.消费的节俭既能使个体受到外界赞誉,又能推动其后续行为的强化,有效防止物欲泛滥。C.荀子认为欲望虽然不可去掉,但可以对它加以节制,他的节欲比孟子的寡欲相对宽容。D.传统儒家文化认为“俭”,不只是突出个体,更强调个体对家族和民族国家的责任。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斧斤以时人山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这些说法体现出人们对劳动果实的珍视与保护。B.作者在阐述俭德的实质时,将古代与现代的生产力进行对比,论述了现代社会浪费产生的客观原因。C.国家一改“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对薇娅等直播平台主播重罚,使新业态的发展更健康、完善、合法。D.“俭德”认为即使现在拥有充足的资源,也反对超出能力的消费和对资源的消耗,这与荀子的节欲观一致。6.综合三则材料内容,简述“俭德"的现实意义。(6分)(三)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催粮差赵树理催粮的差人叫崔九孩。有一次南乡的催粮差事派到他头上,他觉得油水少,不想去,就雇了个人。这人一到村里,闯入二先生家,不知深浅,挨了二先生一耳光。拘票也被扣下了。崔九孩只得亲自出马,先到二先生家,赔礼说好话,把票要了出来。见票上有个叫孙二则的农民,打听知道是个种山地的,住在红沙岭,就决定去。到了庄上一问,才知孙二则早就去世了,有个孙子叫甲午。孙甲午被找来,崔九孩二话不说,掏出小铁绳套在孙甲午的脖子上,用小铜锁“崩”的一声锁住。甲午和刘老汉都吃了一惊。甲午老婆和女儿黑女都哭着跑来。甲午老婆向刘老汉哭通:“大伯!黑女他爹闯下什么祸了?”刘老汉道:“没有什么祸,粮缴得迟了。”甲午老婆也不懂粮缴得迟了犯什么罪,只歪着头看甲午脖子上那把铜锁。崔九孩把票折好包起来,就牵住铁绳向刘老汉道:“老邻长,你在吧!我把他带走了!”又把绳一拉向甲午道:“走吧!”说着就向门外走。甲午老婆和黑女都急了,“哇”一声一齐哭出来。刘老汉总还算有点经验,便抢了几步到门外拦住道:“人我保住,要说到一点什么小意思啦,也不要紧,总要打发你喜喜欢欢地起身啦!”刘老汉又向九孩道:“老头,我保住他,你暂且把他放开吧,他是一手人,借个钱跑个路都得他亲自去。”九孩见这老汉还能说几句,要是叫他保住,他随便给弄个块儿八毛的,又把人弄个不见面,难道真能把他这保人带走?便道:“人是不能放呀!住一夜倒可以。”刘老汉道:“不放也不要紧。你也累了,到炕上顺便歇歇,响们慢慢商量!”九孩便把甲午拴到桌腿上,躺到炕上休息。刘老汉见他躺下了便问他道:“你且躺一下,我给你看饭去!”刘老汉到了甲午家,天也累了,庄上人也都回来了,都挤在甲午家里话弄这件事。刘老汉一进去,大家都围着他问情形。\n刘老汉说:“不怕!他不过想吃几个线,祭送祭送就没事了。”甲午老婆问:“不知道得几个钱?”刘老汉道:“你们不要多到他跟前哭闹,只要三两个人来回跑跑路,里外商量商量,要叫他看见咱不十分着急,才能省个钱。”大家又选了两个会说话的人跟刘老汉一同去,都向刘老汉说:“大伯的见识高,这会儿全凭你啦!”九孩吃过饭,刘老汉他们背地咬着甲午的耳朵给他出了些主意。又问了他一个数目,有个青年去借了一块现洋递给刘老汉。刘老汉拿着钱向九孩道:“本来想给老头多借几个盘货,不过甲午这小家人,手头实在不宽裕,送老头这一块茶线吧!”那时候,一块线可以买两斗米,数目也不算小,可是住衙门的这些人,到了山庄上,就看不起这个来了。崔九孩说:“小家人叫他省个钱吧!不用!我也不在乎这块儿八毛。带他到县里也没有多大要紧,不过多住几天。”庄稼人最怕叫他在农忙时候误几天工,不说甲午,别人也替他着急了。那个青年又跟甲午咬着耳朵说了一会儿话,又去借了两块钱,九孩还不愿意。一直熬到半夜多,钱已经借来五块了,九孩仍不接,甲午看见五块钱摆在桌上,有点眼红了,便说:“大伯!你们大家也不要作难了,借人家那么些钱我指什么还人家啦?我的事还是只苦我吧!不要叫大家跟着我受罪。把钱都还了人家吧!明天我去就算了!”九孩接着道:“对!人家甲午有种!不怕事!你们大家管人家作甚?”说了又躺下自言自语道:“怕你小伙子硬笨啦?罪也是难受着啦!一进去还不是先挨一顿板子?”甲午道:“那有什么法?没钱人还不是由人家摆弄啦?”刘老汉也趁势推道:“实在不行也只好由你们!”把桌子上的几块钱一收拾,捏在自己手里向那个借钱的青年一伸。青年伸手去接,刘老汉可没有立刻递给他,顺便扭头轻轻问九孩道:“老头!真不行吗?”九孩看见再要不答应,五块现洋“当啷”一声就掉在那个青年手里跑了,就赶紧改口道:“要不是看在你老邻长面子上的话,可真是不行”刘老汉见他改了口,又把钱转递到他手里道:“要你被屈了!”九孩接住钱又笑回道:“这我可爱财了!”九孩把手往衣袋里一塞,装进了大洋,掏出钥匙来,开了锁,解了铁绳,把甲午放出。第二天早上,崔九孩又到别处催粮,孙甲午到集上去粜米。1946年(有删改)文本二中国古代小说在叙事时间上基本采用连贯叙述,在叙事角度上基本采用全知视角,在叙事结构上基本以情节为结构中心。在20世纪初,外来小说形式的积极移植与传统文学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共同促成了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现代中国小说采用连贯叙述、倒装叙述、交错叙述等多种叙事时间;全知叙事、限知叙事、纯客观叙事等多种叙事角度;以情节为中心、以背景为中心等多种叙事结构。赵树理小说则绕过了大多数人走的这条路,顽强地继承了中国白话小说脱胎而来的叙事传统。如果按西方叙事学的话语类型理论划分,赵树理的小说当属于叙述性的话语类型。在这种叙述性的话语类型的作品中,深厚的民间文化积累、民间故事的因素,以及自己的倾向性都非常便利地被赵树理贯穿在叙述中。当年创作时为了“提出问题”甚至“解决问题”,并且以叙述性为话语类型的《催粮差》,在今天何以能够让读者产生有趣味和愉悦的审美经验?这是值得研究的。(摘编自刘俐俐《今天怎样阅读赵树理的小说——赵树理<催粮差>的文本分析》)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甲午被锁住时,刘老汉说的话体现了他作为老邻长敢于担当的品格,以及他对崔九孩锁拿孙甲午真实目的的洞察。B.文本二介绍了中国古代小说和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模式特征的区别,而《催粮差》在叙事模式上更偏重于后者。C.小说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不仅交代了崔九孩和孙甲午的去处,而且说明了苛政酷吏对农民的剥削和农民生活的困苦。D.文本一使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来推进故事情节,且人物语言富有地域特色,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身临其境的阅读氛围。8.文本一中画线部分连用了五个动词来描写崔九孩放孙甲午时的动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n9.《催粮差》是怎样体现赵树理独特的叙事特点的?请结合文本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三方面简要叙述。(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征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令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太宗读《刘聪传》,谓侍臣曰:“聪将为刘后起凤仪殿,廷尉陈元达切谏,聪大怒,命斩之。刘后手疏启请,辞情甚切,聪怒乃解,而甚愧之。人之读书,欲广闻见以自益耳,朕见此事,可以为深诫。比者欲造一殿,仍构重阁,今于蓝田采木,并已备具,远想聪事,斯作遂止。”太宗尝诏曰:“侈者可以为戒,节俭者可以为师矣。朕居四海之尊,承百王之弊,未明思化,中宵战惕。”户部尚书戴胄卒,太宗以其居宅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之造庙。温彦博为尚书右仆射,家贫无正寝,及薨,殡于旁室。太宗闻而嗟叹,遽命所司为造,当厚加赙赠。魏征宅内,先无正堂。及遇疾,太宗时欲造小殿,而辍其材为征营构,五日而就。遣中使赍素褥布被而赐之,以遂其所尚。(节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俭约》)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B.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C.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D.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B.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C.疏,分条陈述,是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策、制、檄等。D.赙赠,古代丧葬礼极为隆重,耗财力很多,届时死者的上司及亲戚朋友,常拿财物助丧家办理丧事,这一习俗,称之为赙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认为,帝王不应为了一己私欲而劳师动众,将劳苦疲累的事情强加给百姓,而要怜爱百姓,经常做到自我节制,顺应民情。B.魏征认为,隋炀帝亡国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C.唐太宗读了《刘聪传》,对书中故事很有感触,本来已经从蓝田采办了木料,但遥想起刘聪这件事,就把这项营建工程停止了。D.唐太宗体恤节俭的臣下,见臣子居所简陋,下令为过世的戴胄和温彦博修祭拜之庙,又用准备建造小宫殿的木材为病中的魏征造正堂。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5分)(2)人之读书,欲广闻见以自益耳,朕见此事,可以为深诫。(5分)\n(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水调歌头·题剑阁崔与之①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蒲涧②清泉白石,梅岭③绿阴青子,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注:①崔与之,南宋广州人,出任成都知府兼成都府路安抚使时,曾登临剑阁,写下这首词。②蒲涧:在广州白云山上,作者曾隐居于此。③梅岭:即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万里”,写地域之远;“云间”,写地势之高。起句气势雄伟,奠定全词豪迈的基调。B.“人苦”二句概括了宋自南渡以来中原人民的悲惨遭遇,把战乱之苦描写得淋漓尽致。C.“对青灯”“漏声残”渲染冷清的环境氛围,“搔白首”的细节表现词人内心的焦灼。D.“蒲涧”三句拟人,写清泉梅子对“我”的责备,委婉表达了归隐田园追求闲逸之志。15.“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中的“妨却”二字含义丰富,请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水石相击的自然奇景最震撼人心,如描写蜀道上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惊险场景的“         ,         ”(李白《蜀道难》),描写黄州赤壁旁汹涌澎湃水势的“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诗句无不跨越千年的风尘,铭刻在无数国人的心头。(2)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忘初心,方能在困境中收获内心的平静。对此,中国的传统经典多有表现,如颜回“在陋巷”却能“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又如面对锦衣玉食的“同舍生”,宋濂“         ,         ”(《送东阳马生序》)。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甲】《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乙】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北方寒冷干燥,北方人于是魁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湿润潮湿,南方人于是温柔细腻,机灵敏捷。黄河以北以狩猎游牧见长,黄河以南则以旱作粗放种植为主,到了长江两岸,水稻的精耕细作______。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使中国的地域性既鲜明又丰富驳杂,______大有别于世界的其它文明古国。【丙】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_______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丁】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但在今天,无论怎么强调地域性对于文学的意义都不为过。一方面,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另一方面,若是发掘文学中带有的普遍性意义,人们也一定需要借助地域特征去作表达和阐释。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的时代,既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更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蔚为大观从而水到渠成归根结底B蔚然成风因而水到渠成追本溯源B.蔚然成风从而顺理成章归根结底D蔚为大观因而顺理成章追本溯源\n18.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丁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B.乙C.丙D.丁19: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的时代,这既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更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B.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C.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既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更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D.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空间站是载人空间站的简称,它在距离地面400~500千米高度的近地轨道上长期运行,可供人居住,和载人飞船都属于载人航天器。既然载人飞船可以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人类的飞天梦,①?首先,载人飞船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被设计成了一种体积小、运行时间较短、一次性使用的返回式载人航天器。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②,在这种环境中能够生产出新材料、新产品,培育出地球上没有的新物种。为了利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资源,科学家们研制出了新的航天器——空间站。③,能够携带较大的试验设备,而且其太阳能电池翼更大,电力系统能够满足大型设备及大规模空间实验的需要。同时,空间站支持长期太空飞行,允许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长时间的空间实验,探索更多未知。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文字,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1.根据文段的内容,用单句的形式为“空间站”下个定义,不超过65个字。(5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王少华漫画作品,有改动)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自身发展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第十次月考语文答题卡请将客观题答案填入下面表格:(每小题3分,共39分)题号12345710111214171819\n答案6.(6分)8.(6分)9.(6分)13.(1)(5分)(2)(5分)15.(6分)\n16.(6分)(1)(2)(3)20.(6分)(每处不超过15字)①②③21.(5分)6622.作文(60分)\n800\n     高三第十次月考参考答案1.DA.“不是靠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追求”以偏概全,文本第1段中“‘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强调的是“不能仅满足于”“实现个人物质追求”,此处概括片面。B.“技能培养是次要的”说法错误,“无法为社会做贡献”说法过于绝对。文本第2段没有说“技能培养是次要的”,只是强调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说成“无法为社会做贡献”太绝对。C.“君子这种高尚人格则是人格教育的终极追求”说法错误。第3段中“君子”不是“终极追求”,而是“人格教育”中的“圣人”。2.BB.“论证了君子是比较客观现实的理想人格层次目标”说法错误。文章末段阐述了君子与小人三方面区别,不是“论证了君子是比较客观现实的理想人格层次目标”,而是强调树立君子风范对社会形成良好风气有重要的引导作用。3.AA.“因此我们能看到他批评子贡、子夏”属于无中生有,文章未见“对子贡和子夏的批评”。文本第2段阐述了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弟子某方面的技能而对其人格缺陷姑息迁就。4D5B7.B“偏重于后者”错,结合文本二“赵树理小说则绕过了大多数人走的这条路,顽强地继承了中国白话小说脱胎而来的叙事传统”可知,《催粮差》在叙事模式上更偏重于前者。)8.①“塞”“装”“掏”“开”“解”动作连贯,一气呵成,体现了崔九孩动作的熟练,说明崔九孩经常做这个工作;②刻画出崔九孩鱼肉乡里、敲诈勒索农民的丑恶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崔九孩这类人的厌恶和批判。(一点3分)9.\n①采用连贯叙述。《催粮差》按照时间顺序叙事,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行文。②采用全知视角。《催粮差》采用第三人称讲述故事,读者能够纵观事件全貌,洞察所有人物的心理。③以情节为结构中心。《催粮差》按照传统小说的以情节为中心的模式叙述故事:先是交代崔九孩锁拿孙甲午,接着叙说刘老汉等人筹借钱款,最后写崔九孩拿走钱款。(一点2分)10.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本句意为:正因为他无道,所以上天才让陛下来取代他。陛下如果认为已满足欲望,那么今天就不仅仅是满足了,如果认为不满足,再超过现在万倍也不会满足。“为其无道”与“故天命陛下代之”是因果关系,“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与“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的主语是“陛下”,同时也是对称结构。(本题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就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11.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制、诏、策(册)、戒、敕、旨、谕。它们是封建皇帝在政务活动中颁发的各种公文的名称。制书是皇帝用于颁布重大制度时所用的文书;诏书多用于对官僚的训示、答复臣僚的上奏、皇帝即位的布告;策书是用于封赠或罢免大臣的命令性文书;戒书是皇帝对臣下进行训诫所用的文书;日常政务活动中所用的命令性文书称敕书,即民间称谓的“圣旨”,明代则称敕谕。疏、奏、章、表、议。它们是文武百官向皇帝上奏的文书形式。疏,分条陈述,是奏议文体的一种。奏是封建时代官僚向皇帝言事的主要公文形式;章多用于庆典时向皇帝致敬,官员就任新职,依例须撰写谢章感恩,同类的公文还有表、笺;议是臣僚向皇帝表达不同意见的文书。启、移、谘、关、札、状、檄、露布。它们是政府衙署相互往来或个人与官署交往的文书。启是官府往来的书信或下级给上级个人的书信;移是同级衙署互相送达的文书;谘是两个衙署相互商量事情;关是此衙署通知彼衙署有关事情的文书;札是上级官员给属员的文书;状是百姓向官府申诉的文书;檄与露布是指军事行动中讨伐性文告。12.B【解析】“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不当,由原文“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可知,魏征认为,隋炀帝喜欢奢侈,他为了奢侈而滥施刑罚,导致亡国,并非从“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13.(1)主管部门的官员每次在伺候供养、兴建土木的事情上,稍微有不符合他的心意,就会被加以重罚和酷刑。(“所司”“供奉”“小”“称意”各1分,语句通顺1分)【解析】“所司”意为主管部门的官员,侧重于“官员”一词,译作“有关部门”、“有关官员”均可给分,但译作“属下”“部下”不给分。“供奉”意为“供养”。“小”意为稍稍,稍微,侧重于细小的意义,译作“一点儿”“一点点”均可给分。“不称意”意为不符合心意,译作“不如意”可以给分。(2)人们读书,都是要增长见识,使自己获得好处,我看这件事,可以作为借鉴。(“广闻见”“自益”“诫”各1分,语句通顺2分)【解析】①“广闻见”译出“增长见识”或“增长见闻”之意就可以给分。②“自益”可以译作“使自己获得好处”“使自己受益”。③“诫”可以译为“借鉴”。【参考译文】贞观四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宫室殿宇盖得宏伟装饰得华丽,游览玩赏水池楼台,是帝王所希望的,是百姓所不希望的;帝王之所以希望这样,是为了放纵逸乐,百姓之所以不希望,是因为劳苦疲累。孔子说:‘\n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那就是恕吧!自己所不愿做的,切记不要强加给别人。’劳苦疲累的事情,实在不该强加给百姓。我被尊为帝王,富有四海,什么事情都凭我一句话,我确实能自我节制,如果百姓不想那么做,就一定顺应民情。”魏征说:“陛下本来爱怜百姓,经常节制自己而顺应民情。我听说过:‘拿自己的欲望顺应民情的就会昌盛,靠百姓来博取自己欢乐的就会灭亡。’隋炀帝一心贪得无厌,专门喜欢奢侈,主管部门的官员每次在伺候供养、兴建土木的事情上,稍微有不符合他的心意,就会被加以重罚和酷刑。上边有所喜好,下边必然做得厉害,大家争相无限制地放纵淫逸,很快就会导致灭亡。这不是书上写的,而是陛下所亲眼目睹的事实。正因为他无道,所以上天才让陛下来取代他。陛下如果认为已满足欲望,那么今天就不仅仅是满足了,如果认为不满足,再超过现在万倍也不会满足。”太宗说:“你的奏对很好!不是你,我怎能听到这些话呢?”唐太宗读《刘聪传》,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书中说刘聪准备给他的刘皇后建造华丽的宫殿,廷尉陈元达对此痛切地陈词,竭力劝谏刘聪不要这样做,刘聪听后大怒,命令把陈元达斩首。后来,刘皇后亲手写了奏疏替陈元达求情,在文辞和道理上都很恳切,刘聪的怒气这才平息下来,而且内心感到很惭愧。人们读书,都是要增长见识,使自己获得好处,我看这件事,可以作为借鉴。近来我想营建一座宫殿,并加造层楼,现在从蓝田采办的木料,都已齐备。但遥想起刘聪这件事,我就把这项营建工程停止了。”唐太宗曾经下令说:“奢侈的人可以作为我们的警戒,节俭的人可以为人师。我位居四海之尊,承接百王之弊,如果不明白如何教化百姓,睡到半夜都会为之恐惧忧虑。”户部尚书戴胄去世后,唐太宗见他的居所很简陋,没有地方祭拜吊唁,于是下令有关部门专门为他营造祭拜之庙。温彦博官居尚书右仆射,但是家中贫困没有正室,他死后,只有在旁屋祭奠。唐太宗知道后叹息不已,立即下令有关部门为他营造祭庙,又馈赠给他的家人丰厚的物资。魏征的住宅开始时没有正堂。一次他生病,唐太宗当时正要营造小型的宫殿,于是停下工,用这些材料为魏征营造正堂,五天就完工了,唐太宗还派使者赠送给魏征喜欢的素布被褥,以成全他节俭的志向。(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D15.①“妨却”是妨碍之意,意思是老来功业未就,妨碍了自己归老林泉、安享清闲的愿望。②“妨却”表现诗人功成身退、归乡赋闲的心愿。词人想念家乡的清泉、青梅,在烽火暂息的夜晚,归梦绕家山,表现出强烈的归乡之情。③“妨却”表现诗人以国家为重的爱国情怀。面对生灵涂炭、山河陷落的现实,亲写奏章,留守四川,诗人貌似闲适,思归心切,但内里却跳动着报国丹心。(每点2分,大意相同即可给分)16.(6分)(1)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17、选C。“蔚为大观”意为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良好风气。“从而”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因而”表示结果,更强调前后有明显的因果关系。“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顺理成章”指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指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归根结底”\n指归结到根本上,“追本溯源”指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17、选A。A项对应的【甲】句冒号使用错误。18、选B。文段中的语句存在以下问题:“抹平并且遮蔽”与“地域”搭配不当,根据语意,应搭配“地域特征”;“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在句首作状语时缺介词,应该在句首加上介词“在”;整个句子缺主语;“既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更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递进关系的语序不当。根据以上问题,修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项。20.①为什么还要研制空间站呢;②太空的微重力环境资源很有价值;③空间站不仅体积更大。21.空间站,是指在距离地面400〜500千米高度的近地轨道上长期运行,可供航天员在太空中居住并进行长时间空间实验的载人航天器。          22.一:题目解析漫画原作中,提示语是:“窗子和镜子的区别是:一个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一个只能看到自己。”漫画寓意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而命题者做了改动,提示语变更为:“窗子——看到外面的世界;镜子——看到自己。”这一提示语对窗子与镜子都没有明确的肯定或否定,因而题目具有了“一题多解”、“一事多写”的开放性。题目能引导考生突破单一思维定势,多视角、多维度、多方位地看待问题,从而使写作思维更主动、更活跃、更有新意、更具创造力。相对一些考查线性思维甚至不需要思维能力的作文题,这道题是难得的考查开放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题目。我们再来看窗子和镜子的内涵,也有其丰富性。窗子的作用是“看世界”,是一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等沟通的渠道。“外面的世界”可以包括人际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人通过“窗子”,了解他人,观察社会,亲近自然,接触外界的事、景、物、情、理,从而超越自我,拥有开阔的视野(知识视野、心灵视野、国际视野、文化视野),走出个人狭小的天地,给人带来心灵感悟和境界提升。“镜子”的作用是“照”人,是一个人由表及里认识自己的工具,既通过镜子看自己的外表美丑,也进一步观照、认识、反思、省察、剖析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进而勇于提升自我,不断完善自我。林清玄《心无挂碍,无有恐惧》一书中,也有过对窗子和镜子的阐释:“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能看见自己的污点。其实,窗子或镜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你的心如窗,就看见了世界;你的心如镜,就观照了自我。”注意题目中“追求自身发展的当代青年”的身份意识,应谈出青年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独特思考。二:立意角度综上,此题的立意可以是开放的。①可以谈当代青年要有“窗子”也要有“镜子”,既要看到外面的世界,也要正确认识、反思自己;②可以谈当代青年要拥有“窗子”而不只是“镜子”\n,要多了解外面的世界,而不是只顾着看自己,封闭自己;③还可以谈当代青年不要只看到“窗子”而忽略“镜子”,不能只看到并轻信、盲从于外面的世界,而忽略自我,缺乏对自我的认识和关注。(参考命题者提供的解题指导)三:拟题示例以窗观世,以镜照“我”/窗子镜子,不可或缺/认识世界,认识你自己观览世界,读懂“自己”/了解自我,走向世界/开窗与照镜,学习和反省向外开“窗”,向内照“镜”/以窗联通世界,以镜观照自己开窗看世界,对镜照心灵/在窗和镜中找到平衡少照镜,多开窗/比开窗更重要的是照镜开窗看人,对镜观己/莫重窗子以外,莫轻镜子之内四:范文打开窗子,擦亮镜子有句话说:人之一生,当向外求,向内修。若要转述为更形象的比喻,就是:人需要透过窗子,远眺外面的世界,需要擦亮镜子,观照自己的内心。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可能看似对立,却并非割裂的,而往往矛盾统一。少了窗子,人触摸的世界就局促,人就活成了信息茧房里的蚕;少了镜子,人会慢慢失去自我,又成了四处乱窜的苍蝇。有窗又有镜,人的外和内,才能联通,不至阻滞,人生才是充实的,也才可能是完满的。所以,打开窗子看世界,擦亮镜子照自己,都很重要。标题:标题化用苏轼诗句,标题融入材料关键词——“窗”和“镜”,也表明观点,“两相宜”即二者都需要,适宜适度就好。第①段:开门见山,引出话题,两句话简明扼要,概述窗和镜的用处。“妍媸”和“盈虚”,用词简练精致。第②段:先从辩证法角度阐释两者关联,再从“少了”的反面角度切入,点明两者均不可缺失。第③段:窗和镜,外与内,两相统一,照应标题。\n你会发现,能抵达一定业界高度的人士,往往能在窗和镜之间游刃有余。就拿文学创作来说,文学陕军的三驾马车之一陈忠实也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也罢,他们都善于“开窗”,把视野打开,充分汲取好的创作理念,比如借鉴《百年孤独》,学习模仿,而不是墨守成规,沿袭老一套。他们也不断对“镜”反思,自己之前的作品成功吗?我真的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吗?我坚持了自己的文学初衷吗?他们的《白鹿原》《蛙》都一洗文坛积习,又承继优良传统,成为了足以载入中国文学史的经典。往大一点说,治理社会和国家,也要悟透有关窗子和镜子的道理。第④段:从个人角度提出分论点一。注意过渡衔接,以“而且”开篇,承接上文,自然而然引出相关观点。第⑤段:列举陈忠实和莫言的例子,融合窗和镜的功用,佐证观点。第⑥段:从社会和国家角度提出分论点二。注意过渡,以“再往大一点说”引起,不刻意追求分论点的整饬对仗,避免文章结构的板滞。当今的中国,不会也不能再怀着“天朝上国”的观念,闭关自守。全球化的进程,其势汹汹,不可阻遏,坚持对外开放,就如打开一扇大窗,打开了我们开眼看世界的通道。通过“窗子”,我们惊诧于强国的科技实力,瞠目于芯片时代的精深玄妙。与此同时,我们不是目迷五色,而是退回国内,也照照镜子,反躬自省,既拷问也质询“我\n是谁”“我能做什么”“我该怎么做”。然后我们引进来,又不失去自我。当然,经常打开窗子,不是要你每天思绪翻飞,魂不守舍,不是只羡慕“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而不忘照照镜子,也不是躲在角落里,避开阳光,孤芳自赏。找到窗子和镜子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是一种智者的眼光,是一种强者的法则。第⑦段: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如何开窗、如何照镜,不分割两者,而是融合来谈。第⑧段:一分为二,辩证思考,指出开窗和照镜的适度原则,引用流行歌曲《外面的世界》歌词,语言生动活泼,比较接地气。愿年轻的你,有一扇开阔通亮的窗子,也有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愿你开窗远眺有山重水复,照镜观心能柳暗花明。愿你一生,能向外走,也向内收,愿你去得了远方,也回得到原乡。第⑨段:承接上文,做个小结。第⑩⑪段:末两段不刻意拔高主题,而是以赠言寄语的形式,语言精致,收束全文,回扣材料。鲜素材总评:写这个题目,很多考生缺乏统领材料的意识,要么单写“窗子”或“镜子”,要么平分篇幅,先写一部分“窗子”,再写一部分“镜子”,中间过渡一下,结构比较单一。而本文能将“窗子”和“镜子”的功能融合,无论是阐释道理还是列举实例,都能兼顾两者。且贴近生活,取譬设喻,而不失理性,没有动辄心怀苍生、家国情怀的学生腔。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01 09:45:29 页数:17
价格:¥3 大小:167.5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