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届福建省龙岩市一中高三模拟训练(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6

2/26

剩余2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届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科模拟训练(三)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我们的朋友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颜色,感受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从此可知道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我们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捉,他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了意义。,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科学家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动偏重直觉。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作诗、画画、奏乐呢?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这是单就人说,就物说呢,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绝缘时就都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现出价值。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摘编自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材料二: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朱光潜所说的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它当然不是用科学、实用的眼光看待古松,但也不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古松,发现它如何美,如何符合形式美感,在这里,审美主体和客体都没有了,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宇宙。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用“活”的态度“看”世界的方式,或许“看”还容易引起与外在的观察混淆,称为一个“活”的“呈现”世界的方式也许更合适。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这个世界,中国美学将其称为“境”。第四种态度并不是为了获得美的知识,而是为了安顿心灵。王维《辛夷坞》诗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如果我们把它当作“山水诗”,或者“写景诗”,,其描写是如此简单,内容是如此单调,单调到只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山间有一些芙蓉花开了,又落了。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如“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等,写景显然更加细腻丰富。然而,王维的这些看起来内容单调的诗歌,并没有因此被人们漠视,而是传诵千古,谢灵运的诗句却少有人提及。其实,王维的这类诗歌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山水诗”“写景诗”,它的主旨不是描写外在的景物。“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山中芙蓉,是自在兴现,这里没有被观之景,也没有对景之心。“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也将人排除,关心起深林苔痕,表面看起来是不关心人,其实正是通过这一片天地写人的心境、人的感受。诗人不是对风景感兴趣,而是对自我生命的感受感兴趣,描写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呈现自己回到世界的愉悦,为自己心灵寻找一个安顿的地方。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慰藉,是贯穿此诗的核心。艺术家并不在意青苔和深林,而是其背后的高古和幽深。(摘编自朱良志《生命的态度——关于中国美学中的第四种态度的问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商、植物学家、画家感知的古松不同,反应态度也不一致,这说明古松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B.实用的态度关注事物对人的利害,人在环境中积累经验,获得实用的知觉,产生趋就或者逃避的意志和活动。C.科学的态度需要借助抽象的思考探寻事物的关系和条理,它排斥个人情感,具有理论性,与实用的态度相反。D.与其他三种态度不同,生命的态度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创造出没有审美主体、客体的独特生命境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木商和植物学家不能感知古松的美感,这是因为他们原有的心习无法改变,不能以美感的态度看古松。B.在美感的世界中,人可以摆脱环境的制约,主宰自己的心灵,事物在孤立绝缘的情况下依然具有意义。C.谢灵运的山水诗更加细腻丰富,但其传诵度却比不上王维诗歌,这说明生命的态度比诗歌内容更重要。,D.写景时排除人的情感因素的影响,才能更好地传达自我生命的感受,写出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慰藉。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生命的态度”的一项是()A.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B.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C.卢梅坡《雪梅·其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D.吴历《题画》:“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澹无人。”4.材料一的论证深入浅出,请简要分析。5.《红楼梦》第十八回元妃省亲中,林黛玉代贾宝玉写的《杏帘在望》被元妃大为赞赏。请结合材料论述的四种态度中的三种简要分析这首诗。杏帘在望林黛玉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1~5题答案】【答案】1.C2.B3.D4.①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阐明中国美学的三种态度,将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②语言通俗易懂,语气平易亲切,如“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作诗、画画、奏乐呢?”5.①实用态度:《杏帘在望》是以宝玉的身份应元妃之命而作,“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赞颂太平盛世,具有实用价值。②美感的态度:诗歌所写景物动静相间,色彩鲜明,富有美感。③生命的态度:菱荇、桑榆、春韭、稻花与鹅儿、燕子共同构成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呈现出心境的美好、愉悦。【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与实用的态度相反”错误,文中说“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的态度和实用的态度相反。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他们原有的心习无法改变”错误。原文为“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可知不是无法改变,是脱离不了。C.“说明生命的态度比诗歌内容更重要”于文无据。原文为“然而,王维的这些看起来内容单调的诗歌,并没有因此被人们漠视,而是传诵千古,谢灵运的诗句却少有人提及”,作者举王维和谢灵运诗歌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还有第四种态度即“生命的态度”,并没有说生命的态度比诗歌内容更重要。D.“写景时排除人的情感因素的影响,才能更好地……”说法错误,“也将人排除,关心起深林苔痕,表面看起来是不关心人,其实正是通过这一片天地写人的心境、人的感受。诗人不是对风景感兴趣,而是对自我生命的感受感兴趣,描写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呈现自己回到世界的愉悦,为自己心灵寻找一个安顿的地方。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慰藉,是贯穿此诗的核心”,可知“排除人的情感因素的影响”不是必要条件。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结合原文“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花”和“红药”是作者抒情的载体,没有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排除AB。结合原文“在这里,审美主体和客体都没有了,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宇宙”可知C中作者是审美主体,“梅”“雪”是作者的审美对象,有明显的主客体之别,排除C。D,.“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澹无人”,无人即是有人,落日山影,草亭空阔,与我心如如自在,没有分别,更无别虑,就是一个圆满的世界。最能体现“生命的态度”。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由第一段“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第四段“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第五段“先说实用的态度”第六段“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第七段“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可知作者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阐明中国美学的三种态度,将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由“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我们的朋友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颜色,感受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作诗、画画、奏乐呢”等可知作者的语言通俗易懂,语气平易亲切。【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这是林黛玉代贾宝玉作的一首五律,诗中所描绘的,是大观园“浣葛山庄”迷人的景致。诗题是由元妃指定的。“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句意为:开明盛世再也没有饥荒和冻馁,又何必为耕织整日里匆匆忙忙!以“颂圣”结束全诗,正所谓“曲终奏雅”。在颂圣中,诗人流露出对没有饥荒、没有冻馁的太平盛世的颂美之情,也难怪被元妃大为赞赏,体现了实用的态度,具有实用价值。“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句,一方面既传达出春风中杏红柳绿,酒旗飘扬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另一方面,又是对诗题中“杏帘”两字的巧妙绾合。“在望”句,写远远望去隐约可辨的田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式的农庄生活一片向往之情。中间四句从写景的角度看,诗人的笔法是相当细腻的:既注意动静相间,色味协调,又兼顾到点面的结合,尤其是“菱荇”两句,全由名词组成。这种特殊句法的运用,如果没有较高的驾驭语言的技巧,是很难获得成功的。体现了美感的态度。,“菱荇”以下四句,写客人眼中所见的山庄景色:这里,鹅儿在长满菱叶、飘着荇菜的清澈水面上自由自在地嬉戏玩耍,燕子更匆匆忙忙地从桑榆林中衔泥而去,到屋梁间构筑它们温暖的窝巢;而在弥望无际的田野上,一畦畦韭菜于春风中长得翠绿欲滴,一片片稻田飘溢着阵阵花粉的清香,好象在预告一个丰收的年成。在这片理想的“乐土”上,一切都生活得幸福而安谧。菱荇、桑榆、春韭、稻花与鹅儿、燕子共同构成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呈现出心境的美好、愉悦。这是生命的态度。(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天堂唢呐(节选)王祥夫从早上到现在,一阵又一阵、一阵又一阵的唢呐声就从没停过。从宝树站的这个地方可以看到山坡上的动静。父亲此刻正坐在那里抽烟,父亲的哥哥也就是那个瞎子在吹唢呐,背对着这边,所以只能看到他的背,有点儿驼,不知为什么瞎子的背都会有点儿驼。宝树对宝树媳妇说,我真的想不起他来了。宝树说还是很早很早的时候听父亲说过这件事。他们昨天还算了一下,真的都有五十多年了,这可不能算短,谁都不会想到他会突然回来。怎么说呢?这事让几乎是所有的人都觉得有那么点伤心,得到信儿的亲戚们都三三两两地赶过来了。人们差不多都快要想不起他来了,突然间,他回来了,就这么回事。不少人眼睛都红红的。站在宝树和宝树媳妇待的地方听唢呐声,一阵高一阵低,怎么听都像是在哭。真够可怜的,远天远地地赶回来却没见上。宝树媳妇说。我想他心里现在是要多难过就有多难过。宝树说。听说瞎子的耳朵都特别好使。宝树媳妇说。他是用唢呐在哭。宝树说,就让他哭吧。其实那会儿找个人就说是你奶奶哄哄他也好。宝树媳妇又说了,他离开家都五十年了,村里找个岁数大的老奶奶,反正他也看不到,拉拉手,说说话,就说是他的亲妈,他就不会这么伤心。再说,他也记不起小时候的事。唉。宝树叹了口气。你说的也许有道理,反正他也看不见。,山坡上边现在没有什么人了。上午的时候,人们都跟着上了山去了坟地,都以为会像往常那样很快就下来,但到了中午的时候,人们又都陆陆续续地下来了,而且都随便吃了一些东西,先垫补垫补。到了晚上,人们才会好好吃一顿庆祝一下。庆祝什么?庆祝宝树的瞎子伯伯从外边回来。因为宝树的这个瞎子伯伯,因为这个时隔五十年才从外边回来的人,村里要办一次大宴,杀了两头肥猪,蔬菜和鱼还有别的东西也都买了回来,当然还有酒。做饭的是本村的李本希,把东西差不多都已经做好了,不少女人在那里帮忙,香味已经传出好远。这顿饭是宝树父亲操办,宝树对父亲说这花不了多少钱,好好操办一下,这些钱我都出了。宝树说话的时候眼圈儿都红了,宝树父亲的眼圈儿也红了。你奶奶活着该有多好,她等啊等啊。宝树的父亲小声对宝树说。我奶奶真是应该多等几天。宝树也是想不起别的什么话了。真没几天,她就等不下去了。父亲说。鞋呢?宝树的父亲忽然想起那双鞋了,站起身忙去找鞋子了,这里翻翻,那里翻翻,那双鞋是宝树的奶奶给宝树的这个瞎子伯伯做的。鞋马上被宝树的父亲找到了,就放在柜子的顶上,用毛巾包着,鞋里放着一些枣。早上上山之前,宝树看着瞎子伯伯把那双鞋穿在脚上了,还正好。正好,妈做的鞋。宝树的父亲在一边说。正好,妈做的鞋。瞎子伯伯用手摸着鞋。宝树看见瞎子伯伯的眼里开始流泪,他不停地流泪,不停地用手摸鞋子。村子里现在是很少办这种大吃事了,村子里把这种全村人参加的宴叫作大吃事。桌子也从祠堂里搬了出来,这些桌子平时都放在祠堂里边,漆了明漆,办大事的时候才会被搬出来。现在它们又被搬出来了,被放在河里洗刷干净了,在村街上被摆成了一排。这就让村子里有了某种过节的气氛。不少人都从外边回来了,除了宝树家的亲戚,远远近近的乡邻们也都赶了回来,其实他们都刚刚离家才不久,因为春节刚刚过去。虽然忙,但他们都想回来看看五十年前被人贩子拐走的天堂。宝树的瞎子伯父名字叫天堂,这好像不是人的名字,但不少人还记着这个名字。天堂的名字是怎么起的呢?因为村子里原来有个教堂,天堂的名字是那个比利时神父给起的,比利时神父的坟还在教堂的后边,是个很大的土堆。不过教堂现在不在了,只有四堵高墙在那里立着。墙可真是太高了,上边平时总是落满了野鸽子。这个教堂的西边还有个石头砌的酒窖,神父的葡萄酒就放在里边。神父当年种的葡萄现在可是都没了,那片地荒着。不息的唢呐声从山坡那边传了过来。,这会儿,宝树的父亲还陪着他的哥哥天堂在上边,陪着他在父母的坟前吹唢呐。宝树的父亲不说话,一根接着一根抽烟;天堂也不说话,他在不停地吹,有时会停下来擦一下眼泪。包括宝树的父亲,人们都不知道天堂怎么会变成了个瞎子,人们知道他身上肯定会有不少故事,一个人在五十多年的工夫里没有故事才怪呢。人们都想知道这些,都想知道他被卖到了哪里?那家人待他好不好?那家人除了他之外还有些什么人?河南那边的人听说都很好。天堂待的那家人家是开响器班子的,所以天堂从小就学会了吹唢呐。还是在春节前,有人到家里来给宝树的奶奶采血,是两个公家人。宝树,还包括别的那些人都不知道公家人采血做什么,后来才知道是为了匹配。和什么人匹配呢?和当年被人贩子拐卖的一个人匹配。公家的人说,那个人有可能就是宝树父亲的哥哥天堂。公家的人这么一说,人们就再次想起了六岁上被人贩子拐走的天堂。但人们谁也想不到天堂过了春节竟然就突然回来了。人们去车站接他,一路上都发愁该怎么告诉天堂他娘刚刚去世的消息,谁也没主意,这太突然了,也让人太伤心了。宝树对宝树媳妇说,他肯定还以为奶奶还活着,所以才急着往回赶。当年,人们都知道天堂的父亲,也就是宝树的爷爷,为了寻找六岁上被拐走的天堂出了车祸,当时就没了命。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而宝树的奶奶是年前才去世的,采完血,人们告诉她,采血是为了找她六岁上被拐走的天堂,要是对,天堂马上就可以回来和家人团圆了。宝树的奶奶激动得当时就大声哭开了,并且开始着手打铺衬做那双布鞋。人们都说宝树的奶奶是不应该做那双鞋的,是累坏了,现在村子里谁还做鞋?而她执意要做那一双布鞋,做完鞋,她突然就去了,没病没灾也像是不难受,忽然就去了。鞋子就放在柜子的顶上,被一条干净毛巾包着,宝树还记着奶奶往鞋里放枣子的情景,奶奶一边往鞋子里放枣一边还说,放几个枣在鞋里,天堂就会早早地回来了。回来吧天堂,你给娘赶快回来吧。宝树的奶奶对着那双鞋说。(选自《中国作家》,2021年第6期)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标题既点明了人物、事件,也表达了身在天堂的宝树奶奶对儿子的思念。B.亲戚们和村里人并不同情天堂的遭遇,而是为母子分别多年却没能相见而伤心。C.村里人想好好吃一顿庆祝天堂回家,故宝树与父亲在办大宴这事上达成了一致。D.“公家人”是对公职人员的称呼,两个公家人的出现是为了采集血样做亲子鉴定。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多处写唢呐声,“从早上到现在”“从没停过”写出了唢呐声持续时间长,“一阵高阵低,怎么听都像是在哭”写出了天堂内心的悲痛。,B.小说中使用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塑造瞎子伯伯的形象,“正好,妈做的鞋”看似是重复,实际上蕴含着兄弟二人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C.宝树奶奶做的这双鞋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物象,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被拐卖的儿子,往鞋里放枣更是展现了母亲对儿子回家的期盼。D.小说采用平淡而忧伤的语调讲述了一个被拐卖的瞎子伯伯回家的故事,却能够将微妙的情绪传递给读者,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8.作者说:“好的小说要多多留有空白,一如书法中的飞白,线与线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气韵却在那里,所以才好看。”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的留白部分。9.小说在叙述故事时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6~9题答案】【答案】6.D7.B8.①天堂是如何被拐卖的。②天堂在河南养他的那户人家如何长大,如何学会了唢呐。③天堂的眼睛是怎么瞎的。④天堂的父亲是如何出的车祸。⑤天堂是如何寻亲,如何做血液匹配的。9.①小说主体采用顺叙的叙述顺序,中间插叙内容,使小说的叙述更加灵活丰富。②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以宝树、宝树媳妇的视角讲述故事,使叙述更加紧凑。③多用对话的形式,以宝树和宝树媳妇的对话、宝树和宝树父亲的对话、宝树父亲和宝树伯伯的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④以“唢呐声”为线索,展现了宝树伯伯天堂的心理世界,营造了小说悲伤的氛围。【解析】【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也表达了身在天堂的宝树奶奶对儿子的思念”错,小说标题“天堂唢呐”,“天堂”既是宝树瞎子伯伯的名字,也代表奶奶去了天堂;而“唢呐”是宝树伯伯吹给去世的奶奶的听的,应是表达瞎子伯伯天堂对在天堂的娘的思念。B.,“亲戚们和村里人并不同情天堂的遭遇”错,从“这事让几乎是所有的人都觉得有那么点伤心,得到信儿的亲戚们都三三两两地赶过来了”,人们为了迎接天堂回来办“大吃事”等可知,亲戚们和村里人都同情天堂的遭遇。C.“村里人想好好吃一顿庆祝天堂回家”与“宝树与父亲在办大宴这事上达成了一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心理描写”错,文中通过肖像描写“只能看到他的背,有点儿驼,不知为什么瞎子的背都会有点儿驼”、动作描写“他在不停地吹,有时会停下来擦一下眼泪”、语言描写“正好,妈做的鞋”塑造瞎子伯伯的形象,但没有心理描写。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表现手法及相关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所谓留白,是绘画中的概念,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这篇小说是作者追求好小说留白艺术的体现,小说中的留白部分就是没有写清楚,让读者去想象的地方,梳理这部分情节即可。如文中只交代天堂“六岁上被人贩子拐走”,天堂是如何被拐卖的,是留白;文中有“河南那边的人听说都很好。天堂待的那家人家是开响器班子的,所以天堂从小就学会了吹唢呐”,天堂在河南养他的那户人家如何长大,如何学会了唢呐,是留白;文中说天堂是“瞎子”,那么天堂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留白;文中写“天堂的父亲,也就是宝树的爷爷,为了寻找六岁上被拐走的天堂出了车祸”,天堂的父亲是如何出的车祸,是留白;文中写“还是在春节前,有人到家里来给宝树的奶奶采血,是两个公家人”,天堂是如何寻亲,如何做血液匹配的,是留白。【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常见的叙述方法涉及叙述顺序、人称、线索、表达方式等。阅读这篇小说可知,小说采用主体顺序、中间插叙的叙述顺序来写这个故事。文章开头就交代了宝树的伯父回来了,写人们对这件事的反应,写宝树与宝树媳妇的对话,写伯父在奶奶坟前吹唢呐等,这是按照时间顺序在写;而中间插叙了宝树伯父六岁时被人贩子拐走,宝树爷爷为了寻找儿子出了车祸,后来公家人来给奶奶采血寻亲,奶奶做鞋等。两种叙述方式的使用使小说的叙述更加灵活丰富。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文章是从宝树和宝树媳妇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如“站在宝树和宝树媳妇待的地方听唢呐声,一阵高一阵低,怎么听都像是在哭。真够可怜的,远天远地地赶回来却没见上。宝树媳妇说。我想他心里现在是要多难过就有多难过。宝树说”“宝树看见瞎子伯伯的眼里开始流泪,他不停地流泪,不停地用手摸鞋子”“宝树对宝树媳妇说,他肯定还以为奶奶还活着,所以才急着往回赶”等,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以宝树、宝树媳妇的视角讲述故事,使叙述更加紧凑。在叙述中多采用对话,如宝树与宝树媳妇的对话,“真够可怜的,远天远地地赶回来却没见上。宝树媳妇说。我想他心里现在是要多难过就有多难过。宝树说”;宝树与宝树父亲的对话,“你奶奶活着该有多好,她等啊等啊。宝树的父亲小声对宝树说。我奶奶真是应该多等几天。宝树也是想不起别的什么话了。真没几天,她就等不下去了。父亲说”;宝树父亲和宝树伯父的对话,“正好,妈做的鞋。宝树的父亲在一边说。正好,妈做的鞋。瞎子伯伯用手摸着鞋”。以宝树和宝树媳妇的对话、宝树和宝树父亲的对话、宝树父亲和宝树伯伯的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以“唢呐声”作为线索,如开头“从早上到现在,一阵又一阵、一阵又一阵的唢呐声就从没停过”“站在宝树和宝树媳妇待的地方听唢呐声,一阵高一阵低,怎么听都像是在哭”“他是用唢呐在哭。宝树说,就让他哭吧”“不息的唢呐声从山坡那边传了过来”,这“唢呐声”展现了宝树伯伯天堂的心理世界,营造了小说悲伤的氛围。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魏斯者,魏桓子之孙也,是为文侯。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于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B.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C.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D.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侯,“文”是魏斯的谥号。谥号是一种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用来称颂死者的功绩。B.三晋,指战国时期的韩、赵、魏,因为这三国是在瓜分晋国后建立的,故被称为“三晋”。C.阙门,古代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之间的位置,“阙门之外”就是朝堂之外的意思。D.千钟,指优厚的俸禄。钟是古代的一种称量单位,与前文中出现的“钟”意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文侯礼贤尊士,视卜子夏、田子方为师,即使经过段干木的家也要行礼,天下的很多贤士都前来归附,魏国由此成为三晋中的大国。B.魏文侯听出钟声不协调,而田子方认为君王不必精通音乐,应当注重选拔任用官员,担负起国君应有的职责,魏文侯对此表示认同。C.李克以自己地位卑疏为借口,不愿就宰相人选一事表明看法,但是在得到魏文侯的劝勉后,他提出了选人的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D.虽然翟璜对李克有举荐之恩,但是李克并没有因此偏袒翟璜,而是委婉地向魏文侯推荐魏成担任宰相,翟璜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愤怒。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2)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14.魏文侯在听取李克的建言之后,为什么会选择魏成担任宰相?【10~14题答案】【答案】10.D11.A12.A13(1)听说今天国君召见您来选择宰相,究竟谁担任宰相呢?(2)您所推荐的五个人,国君都把他们任用为臣子。您怎么能够与魏成相比呢!14.①因为魏成富贵时能结交贤才;②显达时能推荐国君都以之为师的人才;③与翟璜相比,更符合李克提出的宰相人选的标准。【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句意:韩国邀请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赵国也邀请魏国出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两国使者都怒气冲冲地离去。,“赵”指赵国,作前句“伐”的宾语,“文侯”指魏文侯,作下句“曰”的主语,“文侯”前“曰”后都应断开,排除ABC。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A.“用来称颂死者的功绩”错。谥号也可用来表示批评、贬斥或同情之意。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由此”错。魏国是在韩、赵两国前来朝拜之后,开始成为三晋中的大国的。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卜相”,选择宰相;“果”,究竟;“为”,担任。(2)“进”,推荐;“臣”,任用为臣子;“恶”,怎么。【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可知,因为魏成富贵时能结交贤才,显达时能推荐国君都以之为师的人才。结合“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可知,与翟璜相比,更符合李克提出的宰相人选的标准。参考译文:魏斯,是魏桓子的孙子,就是魏文侯。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国师,他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住宅,都要在车上用手抚轼行礼。四方的贤才德士很多前来归附他。韩国邀请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赵国也邀请魏国出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两国使者都怒气冲冲地离去。后来两国相互得知魏文侯对待自己讲的话,都前来朝拜魏国。魏国于是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不能和它争雄。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文侯说:“编钟的乐声不协调吗?左边高。”田子方笑了,魏文侯问:“你笑什么?”田子方说:“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说:“对。”魏文侯问李克:“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怎么样?”李克回答说:“下属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不过问亲戚的事。臣子我在朝外任职,不敢乱提建议。”魏文侯说:“先生不要临事推让!”李克说道:“(这是)国君您没有仔细观察的缘故呀!平常时看他所亲近的人,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人,显达时看他所推荐的人,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事,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东西。仅此五条,就足以去断定人,又何必等我指明呢!”魏文侯说:“先生请回府吧,我的国相已经选定了。”李克离去,遇到翟璜。翟璜问:“听说今天国君召您去选择谁担任宰相,究竟谁任宰相呢?”李克说:“魏成。”翟璜忿忿不平地变了脸色,说:“西河守令吴起,是我推荐的。国君担心内地的邺县,我推荐了西门豹。国君想征伐中山国,我推荐了乐羊。中山国攻克之后,没有人镇守,我推荐了先生您。国君的公子没有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凭耳闻目睹的这些事实,我哪里比魏成差!”李克说:“您把我推荐给你的国君,难道是为了结党以谋求高官吗?国君向我询问宰相的人选,我说了刚才那一番话。我之所以推断国君肯定会选中魏成为相,是因为魏成享有千钟的俸禄,十分之九都用在外面,十分之一留作家用,所以向东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国君都奉他们为老师。您所推荐的五个人,国君都把他们任用为臣子。您怎么能够与魏成相比呢!”翟璜徘徊不敢上前,拜了又拜说:“我是一个粗俗的人,失礼了,愿意终身做您的弟子!”(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喜雨曾巩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①忧。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②果满篝。【注】①长人:指居上位者,做百姓官长。②瓯窭(ōujù):狭小的高地。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说自己偶然处置了一个窃取朝廷俸禄的官员,便生出对官场的忧虑之情。B.农人有的编织竹匾供蚕结茧,有的挥镰收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喜悦之情。C.颈联的“更”字表明诗人对农人忙于农活是喜悦的,对响雷下雨更觉喜上加喜。D.尾联“祷”字透出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渴盼,“非虚”二字是说他的愿望终将实现。16.清初文学家褚人获评此诗曰:“忧喜之间,尽见儒者情怀。”请结合诗的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15~16题答案】【答案】15.A16.(1)诗人之忧,是忧百姓生计。诗人刚一做官便心忧天下百姓的生计,这种“忧”正是儒家积极入世、自觉担当的情怀;(2)诗人之喜,是丰收之喜。蚕结茧,麦已熟,丰收在望,好雨适时而至,可助菽粟生长,让诗人欣喜不已。这种“喜”正是儒家“富民”“足民”“制民之产”思想的体现;(3)诗人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始终心系苍生,以民为本,尽显儒者情怀。【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A.“偶然处置了一个窃取朝廷俸禄的官员,便生出对官场的忧虑之情”错误,“徇”是“谋求”之意,“偷禄”是尸位素餐之意,是诗人的自谦之辞,说自己偶然求得一官,便心忧百姓生计。,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到诗歌中找到诗人“忧喜”的内容,然后结合儒家情怀进行分析。先看“忧”的内容。由“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忧”可知,诗人一登官位就心怀百姓之忧,“长人忧”即“居上位者,做百姓官长,关心百姓生计”,而儒家提倡“有为”,爱民治国,积极入世,把百姓、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所以曾巩的“忧”体现的就是儒家的这种情怀。再看“喜”的内容。由颈联“更喜”可知,颔联“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也是喜的内容,“蚕初茧”“麦已秋”意味着丰收在望,这是一喜;颈联“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是喜雨之及时,让“菽粟非虚祷”,可以想见“瓯窭果满篝”,这是为百姓的丰收和即将带来的生活富足而喜;儒家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富民”“足民”“制民之产”,只有百姓富足,国家才能安定,曾巩的“喜”体现的就儒家的这一理念。综合来看,曾巩无论是“忧”还是“喜”,都是以民为本,都是与百姓相关,可以说“尽显儒者情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周敦颐《爱莲说》中借莲花对君子大加赞美,用“______________”来赞美君子可敬而不可侮慢,用“____________”来赞美君子美德远播。(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设问突出被贬之地的偏僻荒凉,表现了诗人苦闷的心情。(3)古诗词中的“东风”一般指春风,这在古诗词中出现频率很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用“东风”来指春风。【17题答案】【答案】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香远益清③.其间旦暮闻何物④.杜鹃啼血猿哀鸣⑤.示例一:相见时难别亦难⑥.东风无力百花残示例二: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字的书写:亵、焉、暮、猿。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书法________中国特有的艺术,不但能配合建筑与雕刻,而且能呼应文学与绘画;不但能美化生活的环境,而且能加强艺术的欣赏。无论是登高临水,或是俯仰古迹,只要有宏美的书法跃然于匾额、楹联或石碑之上,现场的情景便得以聚焦,怀古的气氛立刻就点醒了。所以面对名胜古迹,我常低回于历代的题咏之前,幻觉祖先的魂魄(①),(②),在顿挫转折的点捺之中向我手语,幻觉历史就躲在那后面隐隐地向我题词,有时是楷书的端庄,有时是行书的从容,而有时是草书的________。近年来,自己不擅书法,常在登临之余邀请我题词,我对于题什么词,倒不难。只是实在是难以下笔,因为拙腕管不住顽笔,轻毫控不了重墨,只要一落笔就满纸云烟,不,就乌烟瘴气了。看到书法家的朋友健笔淋漓,________,墨渖上纸,或驻或行,或舞或飞,或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或盘马弯弓、________,或轻舟出峡、顺流而下,看他们一管在握如挥魔杖,我总是艳羨之余,以指书空,摹拟那夭矫笔势。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不失为放纵挥洒自如一触即发B.不愧为狂放挥洒自如蓄势待发C.不愧为放纵洋洋洒洒一触即发D.不失为狂放洋洋洒洒蓄势待发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近年来,自己不擅书法,我常在登临之余,被邀请题词,题什么词,我倒难不了。,B.我自己不擅书法,近年来,常在登临之余,邀请我题词,对于题什么词,我倒不难。C.我自己不擅书法,近年来,常在登临之余,被邀请题词,题什么词,对于我来说倒不难。D.近年来,自己不擅书法,在登临之余,我常邀请题词,对我来说题什么词,倒难不了我。20.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选用下列材料中的词语,在文中括号①②处补写两句话,要求符合语境,前后衔接,句式整齐,逻辑严谨,语言通顺。材料:呐喊独白泄密诉说浓淡之中行楷之中俯仰之间篆隶之间流畅雅正横平竖直神秘难认诡异莫测【18~20题答案】【答案】18.B19.C20.①在神秘难认的篆隶之间向我泄密②在流畅雅正的行楷之中向我诉说【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不愧为”,当之无愧,当得起。“不失为”,还可以算得上。“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当之无愧,所以应选“不愧为”。第二空:“狂放”,指任性放荡。该词广泛用于文学艺术领域,尤其是在对一些人物性格及其作品的形容。“放纵”,指纵容、不加约束;不守规矩;没有礼貌。语境修饰“草书”,是艺术领域,用“狂放”更合适。第三空:“挥洒自如”,写文章、写字或绘画得心应手,随意运笔,不受拘束。“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语境为“看到书法家的朋友健笔淋漓”,对象是书法,用“挥洒自如”更恰当。,第四空:“蓄势待发”,指随时准备进攻。“一触即发”,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会立即爆发。语境为“盘马弯弓”,意思是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用“蓄势待发”更合适。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三处语病:(1)语序不当。“近年来,自己不擅书法”语序不当,“近年来”应该修饰后文“常在登临之余……”,不是修饰“自己不擅书法”,所以“近年来”应放在“常在登临之余……”的前面,即“自己不擅书法”的后面。又“自己不擅书法”的前面加上主语“我”语意更清晰,所以改为“我自己不擅书法,近年来”。(2)不合逻辑。“常在登临之余邀请我题词”主客颠倒,偷换主语,句子的主语是“我”,应该是“我”被邀请题词,所以改为应在“常在登临之余,被邀请题词”。(3)不合逻辑。“我对于题什么词,倒不难”主客颠倒,应该是“题什么词,对于我来说倒不难”。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C项。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仿写句式能力。我们将所给材料先分成一、二、三这样三组,“呐喊、独白、泄密、诉说”为第一组,“浓淡之中、行楷之中、俯仰之间、篆隶之间”为第二组,“流畅雅正、横平竖直、神秘难认、诡异莫测”为第三组。分析“在顿挫转折的点捺之中向我手语”可知,“顿挫转折”修饰“点捺之中”,那么第三组的词语需要修饰第二组的词语,篆书具有神秘难辨认的特点,“神秘难认”可以修饰“篆隶”,“流畅雅正”可以修饰“行楷”。再看第一组例句,既然是“神秘难认”,那么第一组的词语可以选“泄密”与之搭配。“流畅雅正”与“呐喊”“独白”搭配都不恰当,用“诉说”合适。所以“泄密”“篆隶之间”“神秘难认”为一组,故①中可以填入“在神秘难认的篆隶之间向我泄密”。“诉说”“行楷之中”“流畅雅正”为一组,故②中可以填入“在流畅雅正的行楷之中向我诉说”。,(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冰墩墩”的造型充满现代感和科技感,它简约墩实的身体线条和全身包裹的“透明冰壳”非常吸引眼球,也蕴涵着浓厚的中华文化气息。据主创团队成员曹雪介绍,“冰墩墩”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小吃“冰糖葫芦”,“冰糖葫芦”外壳能很好地凸显冬奥会冰雪主题,同时其冰壳看起来很像中国宇航员的航天服,也能体现北京冬奥会科技奥运的特色。虽然“冰糖葫芦”的创意广受好评,但“冰糖葫芦”还不足以代表中国形象。于是团队又反复尝试,将冰壳里的形象改为麋鹿、老虎、兔子等,各种创意和修改不断被提出又不断被推翻,最终大家还是认为国宝大熊猫最能被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和喜爱。为了让大熊猫形象看起来更加招人喜爱,设计团队专程赴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实地观察。()。设计团队便以幼年大熊猫形象为基础进行完善,于是有了今天人见人爱的“冰墩墩”。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们发现,成年大熊猫和幼年大熊猫头身比例不同,显得更加呆萌可爱B.他们发现显得更加呆萌可爱的幼年大熊猫和成年大熊猫头身的比例不同C.他们发现幼年大熊猫显得更加呆萌可爱,因头身比例和成年大熊猫不同D.他们发现,幼年大熊猫头身比例和成年大熊猫不同,显得更加呆萌可爱22.请从三个方面概述“冰墩墩”造型的创意和理由,不超过100字。【21~22题答案】【答案】21.D22.(1)以传统小吃“冰糖葫芦”为灵感来源,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2)以饱含科技感的“透明冰壳”凸显冰雪主题,体现科技奥运;(3)以最能代表中国形象的大熊猫为主体,突出中国特色。,【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由下文“设计团队便以幼年大熊猫形象为基础进行完善”可知,括号内所填句子最后应指明设计团队选择幼年大熊猫形象为基础的原因,即“更加呆萌可爱”,排除BC。A.“呆萌可爱”的是“成年大熊猫”,与下文语境不合,排除。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的能力。由题干可知,答案需要包括“冰墩墩”造型的创意和理由,且要从三个方面概述,而由语段第一句“‘冰墩墩’的造型充满现代感和科技感,它简约墩实的身体线条和全身包裹的‘透明冰壳’非常吸引眼球,也蕴涵着浓厚的中华文化气息”可知,这三个角度是现代感、科技感以及民族特色。由“‘冰墩墩’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小吃‘冰糖葫芦’”可知,“冰墩墩”灵感源自传统小吃,体现传统文化底蕴。由“‘冰糖葫芦’外壳能很好地凸显冬奥会冰雪主题,同时其冰壳看起来很像中国宇航员的航天服,也能体现北京冬奥会科技奥运的特色”可知,透明的外壳可以凸显冰雪主题,体现科技奥运。由“将冰壳里的形象改为……最终大家还是认为国宝大熊猫最能被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和喜爱”可知,以大熊猫为主体,突出中国的特色。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军:我们的船,奋力划桨能过江。宇航员:我们的船,轻按电键能航天。读了上面的天地之间的对话,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23题答案】【答案】【范文】发扬长征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美国女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写道,长征是革命战争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红军不仅完成了长征,而且参与了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如今,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辈青年手中,我们就要向老红军学习,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弘扬不畏艰险、勇于奋斗的精神,磨炼我们战胜困难的品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展现了当年长征路上先烈英雄们对救国救民正义之战必胜的信心,就是一种不畏艰险、勇于奋斗的红色精神。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美好的时代,再也不需要向革命前辈们那样面对危险的境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不需要战胜困难的品质。很多青少年怕苦怕累,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只要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社会上也出现了“巨婴”这一类人,甚至有的人已经成年,但仍然在“啃老”中。这告诫我们需要向当年的英雄们学习,练就战胜困难的勇气与智慧。弘扬浴血奋战、忘我牺牲的精神,培养顽强拼搏的品格。长征途中时刻面临危险,但革命前辈们毫无畏惧,用鲜血和生命去战斗,最终赢得了胜利。四渡赤水河战役中,红军在前有大河汹涌、后有追兵虎视,且双方兵力、武器装备极度悬殊的情况下,灵活发挥运动战的特长,5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歼敌20个团,毙伤俘敌5千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的一次胜利。这样的胜利来之不易,离不开英雄们的浴血奋战,我们也需要时刻铭记。进入新时代,我们依然会面对众多挑战和风险,我辈青年理当肩负时代使命,砥砺“风雨浸衣骨更硬”的顽强意志,激发“快马加鞭未下鞍”的奋进勇气。弘扬坚定信念、披荆斩棘的精神,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长征路上,革命前辈们打了380余次的恶仗,翻越了18座大山,跨过了24条大河,爬过了“千山鸟飞绝”的雪山、越过了荒无人烟的草地……他们之所以敢于面对如此多的困难,奋战直至胜利,更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当前,我国各领域都能赶上甚至走在世界前列,关键就在于拥有一批又一批有着崇高理想信念的建设者、探索者。尽管我们还没进入社会,尚未参与社会建设,但必须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行稳致远,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的我们,让我们铭记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践行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漫画材料,漫画由两大部分组成:下面是三位穿红军军服的战士驾着木筏,下面是波浪;上面是三位宇航员坐在写有“中国航天”字样的飞船上,周围是一片星空。红军战士正和宇航员们对话。标题是“天地对话”。下面注释了红军和宇航员的对话内容:“红军:我们的船,奋力划桨能过江。宇航员:我们的船,轻按电键能航天。”“奋力划桨能过江”强调齐心协力,艰辛创业,表现乐观精神;“轻按电键能航天”表现科技发展、国力强盛的自信自豪。反复出现的“船”成为连接画面的关键。,这幅漫画是想象中历史与现实时空交汇的对话,生动形象地揭示出现在国力强盛与过去艰辛创业的因果关系,蕴含长征精神和航天精神。考生阅读画面,借助“船”这一意象,可以回想国家强盛的原因,可以感慨时空交汇的变化,可以思考长征精神、航天精神、红船精神的时代意义,可以畅想美好的未来图景。任务要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求必须以青年为视角,思考青年人的责任和抱负。【立意】1.驾时代之船,扬青年理想。2.发扬奋斗精神,实现民族复兴。3.我们如此自豪,因为始终在船上。【素材】1.【典型事例】王顺友曾于2005年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事迹:孤独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投递员王顺友的一种生活常态。每送一次邮件需要半个月,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打交道,这种“孤独”,是让人尊敬的。正是凭着这种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20年来,王顺友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没有丢失过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为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作出了最好的诠释。2.【精彩片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慷慨就义的夏明翰、“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艰苦奋斗的“铁人”王进喜、绝壁开路带头“拔穷根”的“新愚公”毛相林、“国家需要我们去,我们必须今天就去”的钟南山院士……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忘我奉献、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甚至用自己的宝贵生命换来了革命的伟大胜利、祖国的山河无恙、社会的安定和谐、国家的繁荣进步。他们在壮美锦绣的神州大地上,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最艰苦、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3.【精彩片段】蛟龙入海,嫦娥奔月。从技术喜人的神舟五号到世界先进的北斗导航卫星;从自主组装的精密光学仪器到世界上最大的Fast射电望眼镜;从一条条交错纵横的公路网路到2万多公里的高铁线路,无论是歼系列的战斗机还是C919大飞机、马蹄形盾构机、AG6000在研最大水路两用机、华龙一号第三代核电技术核电站……这些喜人的成就都在向我们展示,中国人勇于开拓、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都在向我们展示,中华民族不惧困难、百折不挠的首创精神。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5-31 16:57:56 页数:26
价格:¥5 大小:465.0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