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新高考部分校2022届高三历史5月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三历史考生注意:l.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汉书》记载,武帝时曾发生太子叛乱,司直田仁不闭城门,致太子得出。丞相刘屈氂欲斩田仁,御史大夫谓丞相曰:“司直,吏二千石,当先请,奈何擅斩之?”丞相释田仁。这表明汉代的御史大夫A.依典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B.职责是监察诸侯王和高官C.执法深受黄老思想的影响D.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治理2.北魏在均田制的实施过程中,荫附户问题突出。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冲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应效法古制,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年无过失者则升一等”。多数农民拥护新制度,“于是海内安之”。据此推断,三长制的推行A.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B.得到北魏各阶层的广泛支持C.加速了北方的民族交融趋势D.有利于农民摆脱豪强的控制3.《唐六典》载:京兆,河南、太原牧及都督、刺史“宣布德化”,“敦谕五教”,每岁一巡属县,“内有笃学异能闻于乡闾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悌、悖礼乱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绳之。”对于孝悌、节义,力田者,亦具实申奏,表其门闾。另外,京畿及天下诸县令之职,“皆掌导扬风化”“抚黎氓”。这反映出唐代A.选官制度的嬗变B.儒学地位受到冲击C.域外文化的传播D.社会教化趋于规范4.宋代的清明节,是一年中重要的节日。在长达一周的节日期间,人们不管是呼朋唤友、携妻带子的踏青郊游,还是万鼓雷动,碧波荡漾的游船竞渡,抑或是乱花飞舞、人人半空的秋\n千之戏,皆是用自己的快乐来弥补故人逝去的伤痛,在各种仪式和群体活动中寻求自我意义上的精神满足。这从侧面反映出宋代A.传统经济政策松动B.商品经济日趋繁荣C.社会风气走向衰颓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5.《古谣谚·湖广谚》记载:“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言土地广沃,而长江转输便易,非他省比。”这种情况自明朝中后期出现直到清代前期,就一直没有改变过。下图描绘的可能是明清时期湖广地区A.玉米的传播方向B.茶叶贩运的方向C.粮食运销方向D.人口迁移的方向6.1860年11月18日,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驱容闳来到天京访问,他向干王洪仁玕提出组织良好军队、设立武备学校及海军学校、建立有效能的政府、颁定教育制度等建议,深受洪仁玕的欢迎和认同。主要是因为其建议A.有利于根除天国的积弊B.宣传民主共和的建国理念C.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D.与《资政新篇》主张相契合7.严复认为达尔文进化论在欧洲起到了“更革心思”的作用,因此他把进化论的产生看作哥白尼式的革命,“自有哥白尼而后天学明,亦自有达尔文而后生理确也”,并运用这一理论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变论”和循环史观。这反映出严复A.敲响了民族救亡图存的警钟B.为中国社会进步提供新的世界观\nC.思想上出现转向革命倾向D.认识到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弊端8.下图反映了1912~1925年日本出口中国的机纱数量及其平均纱支(注:纱线的粗细程度,支数越高纱线越细,均匀度越好)的变化情况。这一时期日本机纱出口中国数量不断下跌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不安B.中国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C.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强侵略D.日本机纱质量低劣不如中国土纱9.1935年1月,日本蓄谋挑起华北事变。中共中央面对这一形势,认为只有通过抗日去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蒋介石集团的投降政策,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红军战士完成长征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动员长征途中的各阶层人民支持红军长征。这说明华北事变A.加剧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矛盾B.成为加速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催化剂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刺激了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野心10.下表是1977~1980年召开的有关教育工作会议。这些会议时间会议内容(部分)1977年8月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邓小平:“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批准北京景山学校3名小学教师为中国首批“特级教师”1980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A.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践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D.具有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时代特色\n11.有学者说:“如果说公元前5世纪,民主政治生活活跃于城市,那么到了公元前4世纪……政治就不再是人们的自觉意识,犹如战争成为一种特殊人群的职业一样,政治也逐渐成为了诸如德莫斯梯尼等职业演讲家所关心的事情,而城邦公民的政治事务也逐渐被其个人事务所代替。”这反映出当时雅典A.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了政治腐败B.公民群体流行和平主义思想C.公民为基础的城邦制度走向衰落D.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根深蒂固1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所强调的“人”,是理想化的“完整的人”“完全的人”或“完美的人”,所强调的“人的经验”,也是人的“完整的”“完全的”或“完美的”经验。于是就有了关于“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有了科学的复兴和文艺的复兴的说法。这体现出文艺复兴运动A.过分强调人的权威和尊严B.是理性精神与感性思想的融合C.导致了人文主义思想泛滥D.使人获得了宗教信仰的自主权13.从16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几乎所有的实用知识学校都开设了与欧洲大陆科学成果相关的课程,一些在医学、解剖学、天文学、航海学中最重要的发现以及全部的数学都来源于学校教育。学校的教学后来又延伸到了机械业、技工行业与全国的制造者,这就导致工业革命中的发明者大都来自于经济社会旋涡之中的实践者。这说明A.教育缩小了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B.工业革命改善了民众的教育环境C.教育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群众基础D.工业革命奠定了英国的强国地位14.1922年4月16日,苏俄代表契切林和德国代表拉特瑙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订拉巴洛条约,两国政府决定自订约之日起在法律上相互承认,“外交和领事关系立即恢复”,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发展彼此的经贸关系,并以彼此亲善的精神进行合作,以满足两国的经济需要。这反映出A.苏俄对和平共处外交的成功探索B.德国仍然受到凡尔赛体系的束缚C.德国努力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影响D.苏俄集中力量解决国际干涉问题15.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推动下,拉美国家在金融、经济领域放松了国家的管理和控制。下图为20世纪90年代拉美企业500强外企占比变化情况。这反映出拉美地区\nA.经济结构发生巨变B.沉重债务压垮经济C.经济主权受到挑战D.跨国企业助推发展16.20世纪60年代,美国爵士乐出现新的特点:不照本宣科、不重复叠句和变化不定的进行速度,常夹杂着人声的哭号,小喇叭或萨克斯风的乐器悲鸣;演奏者可以大胆、自由、随心所欲地发挥,原有的节拍、对称性被统统打乱。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A.现代艺术冲击传统文化B.经济危机导致社会动荡C贫富差距影响艺术发展D.艺术发展影响社会流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古代中国民本思想材料一从政治层面来看,周初统治者对商代天命神学观进行改造,宣称天命并不是永远眷顾商族,天只眷顾有德的统治者。……老子与孔子的重民思想开始体现在具体的为政措施上,《孟子》“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强调一切行动都要以民意为基础。……在孔子的眼里德是君主仁厚,在孟子的眼里德是君主要行仁政,但德都不过是对君主的一种人格要求。然而周朝的政治实践表明,人民对于君主德的要求往往只是一厢情愿,因此不少思想家对于君民关系、甚至政治制度进行反思,孟子认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荀子指出“汤武非取天下也”,“桀纣非去天下也”,君在这里实际上是一个代天治理人民的代理人而已。正是基于这些思想,人民通过非常措施,把君主推下台,另立新的君主就是正当的行为。《左传》“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便是这些思想的反映。——摘编自侯荣华《从政治角度看先秦民本思想的发展》材料二儒家民本思想在理论上最致命的一条是以“治权在君”作为最基本的政治价值,以“贵贱有等”作为最基本的制度原理,从来没有明确提出过“治权在民”的思想。用今人的尺度衡量,这种坚守等级法则的“以民为本”,即使原原本本地得到落实,也不成其\n为名副其实的“以民为本”。儒家民本思想所设计的理想政治模式属于现代政治学意义上的“专制政体”范畴,其根本特征是将最高权力归属于一位大公无私的王者,这种理想化的王者在人世间无处寻觅。儒家民本思想以规范性思维作为其显著特征,并以调整政治关系为其主要功能,而各种规范性,限定性、制约性的因素通常会与当权者的切身利益发生冲突,因此当权者背离民本思想的现象可谓司空见惯。民本思想是封建时代公认的政治准则,在发生政治危机时,这类现象尤为显著。那些欲保帝位的人总是以“敬天畏民,与民更始”为修饰,那些谋夺帝位的人总是以“顺天应人,吊民伐罪”为口实,那些夺得帝位的人总是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为标榜。——摘编自张分田《关于儒家民本思想历史价值的三个基本判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民本思想在政治层面上的体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不能得到全面实现的原因。19.近、现代武汉城市的发展材料我们研究城市,要用大历史的眼光,研究影响城市发展的大历史因素。何谓大历史因素?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而深远影响的生态环境因素、社会结构因素,如政治形势、经济地理等。分析大历史因素,就可以在更为宽广宏大的历史场景中,描述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揭示城市发展的“历史逻辑”。比如武汉,一般会描述它为“九省通衢之地”,但是用大历史的眼光去看,武汉“因武而昌”,长江的地缘战略价值是武汉城市之兴的历史契机,也是武汉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武汉“因商而盛”,唐代安史之乱后,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兴起和发展,助推汉口横空出世,走上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武汉必将再担历史大任,为支撑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起到重要作用……但2020年春节前后发生在武汉的新冠疫情暴露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治理短板,特别是当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乃至战争时,所引发的危机值得我们深思。——摘编自周德均《江流浩荡天地阔——长江与武汉城市发展的长时段考察》根据材料,以大历史的视角,就武汉城市的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20.古代罗马法材料一公元212年,罗马统治者授予帝国境内所有自由民以罗马公民权,自此拉丁人、异邦人与罗马人的身份差别不复存在,除奴隶外,在自由民之间已经实现了平等。罗马外事裁判官在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时,首先从罗马法与外国法中寻找共同规则,当没有这种共同规则时,“则尽可能地从各种不同的规范和制度中提取比较简单的内容,去掉各民族特有的\n成分”,两者共同构成了万民法的内容。受希腊哲学和自然法思想影响,罗马法不仅在微观上为未成年人、妇女、被收养人等提供了具体保护,而且在宏观上形成了一些影响后世的法律制度,比如监护制度、优先权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等,彰显了法律对实质正义的追求。——摘编自吕岩峰等《罗马法之国际私法论纲:“适当——和谐论”的维度》材料二11~13世纪被称为中世纪盛期,其典型特征是因人口的增长和商业的复苏而带来城市生活的繁华。在此基础之上,国家政权也开始逐渐从封建化的过程中摆脱出来,朝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方向发展。面对这一新形势,欧洲各地此前一直都在使用的适应农业社会需要的地方习惯法,逐渐不敷使用。与习惯法不同,罗马法原本就是一部城市法典,是适应城市生活而指定的,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有关商业的立法,因而可以直接为欧洲各地新兴的城市所借鉴和使用。而且,对于新发展起来的王权来说,罗马法中所具备的皇帝谕令也有助于推动中央集权的发展,因而罗马法的推广也得到了他们的积极鼓励。——摘编自陈勇《查士丁尼法典评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罗马立法所体现出的基本原则。(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马法在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得到推广的原因。22.现代中国外交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明确提出,工业化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资金。“苏联的经验表明,这主要不能够依靠旁的来源,而必须依靠国民经济内部首先是工业内部的积累。”而苏联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国家政策对工业的倾斜,为工业发展积累资本。为了尽快解决所有制问题,中国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进行的策略。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等。——摘编自王春宁《中苏关系的演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949~1964)》材料二1996年4月,俄总统叶利钦访华,与中国政府发表《中俄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决心发展平等与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中俄关系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经过多年的发展,中俄双方已经建立起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定期会晤和磋商机制,两国议会间也加强了往来。中俄经贸合作不断发展,双方经贸呈政府间,地区间和企业间多层次发展态势。经贸合作已从边贸和一般性贸易扩展到农业、能源、交通、和平利用核能、航空航天、金融及军事技术等广泛领域。此外,中俄两国对国际形势和国际问题有着越来越多的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双方认为,世界多极化进程符合所有国家的根本利益,不赞成单极世界。中俄在伊拉克和科索沃等国际问题上积极磋商,加强沟通,为\n切实合理地贯彻联合国有关协议进行了不懈努力。——摘编自韩景云《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发展及其战略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思想的转变,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结束后中俄关系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战略意义。\n高三历史考生注意:l.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n【答案】B【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C【16题答案】【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体现:提出有德之天的思想;出现为政重民的思想;儒家提出德治和民贵君轻的主张;反对专制的思想倾向;认为人民有革命的权利。(任答三点即可)(2)原因:存在着根本性的理论缺陷,即以“治权在君”“贵贱有等”作为最基本的政治价值和制度原理;本质上是--种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政治理论;儒家的民本思想政治模式过于依赖当权者的道德素质,不能切实保证其约束、监督和制衡最高权力的有效性;民本思想或准则常沦为个人或团体谋私利的工具。【18题答案】【答案】论题:长江的地缘位置决定了武汉的城市地位。阐述:武汉兴起于东汉末三国时期,当时群雄并起、南北争雄。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成为分隔南北两大社会政治空间的地缘分界线。在这条横贯东西、绵延数千里阻隔北方、屏障东南的“天堑”上,武汉占据了“九省通衢”的重要位置。所以武汉“因武而昌”,长江的地缘战略价值是武汉城市之兴的历史契机,也是武汉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历史上北方政权\n渡江而南的统一战争,多以进军夏口(今汉阳)为历次行动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夏口方向”成为北方势力向南用兵的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一直到近代的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武汉战略位置之重,都得到充分显现。“浩荡江流贯西东,鸿沟天堑竞豪雄”,武汉随长江走上历史大舞台,华中重镇、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推动武汉开启了城市发展的壮阔历程。(“示例”仅作参考,学生还可从武汉城市发展的历史定位、近代武汉发展的因素、现代武汉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等角度回答。)【19题答案】【答案】(1)平等原则;法律协调的原则;保护弱者利益的原则。(2)原因:欧洲人口增长,商业和城市趋向繁荣;欧洲传统的习惯法不能适应新兴商业社会发展的需要;罗马法有利于推动欧洲众多民族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罗马法特别是其中发达的私法体系适应了欧洲商业社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其反封建统治,维护自身经济、政治利益的重要武器。(任答三点即可)【20题答案】【答案】(1)转变:由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原因:中国建国初期的国情;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与教训;中苏关系由友好走向恶化。(任答两点即可)(2)表现: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经贸关系得到特别重视;双方在国际领域的磋商与合作明显加强。(任答两点即可)战略意义: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中俄两国的国际战略地位;有利于促进世界力量平衡,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为冷战后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提供了范例,推动了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任答两点即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5-30 16:31:15 页数:11
价格:¥3 大小:294.2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