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新高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湖北省新高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古诗词与中国画,分属文学与艺术两大门类,二者之间的跨界融合,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开始。这种交融不仅有力促进了古诗词和文人画的蓬勃发展,还使二者各自取得了新成就——山水诗和山水画成为古代文学史和绘画史上的艺术典范。诗画合璧的中国画,逐步发展为东方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文化形态和艺术样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在中国文化中,书画亦写心志。这是诗书画印能够结合的内因。由此亦可反观中西文化的异同。按照18世纪西方美学家对于诗画差别的论述来看,绘画主要运用线条和色彩来描绘空间中并列的物体,故与建筑、雕刻等统称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而诗歌主要运用声音和语言来叙述在时间中持续的动作,故与舞蹈、音乐等统称为音律艺术或时间艺术。西方绘画注重对客观自然的再现和真实记录,吸收了大量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强化艺术的造型功能。正因为这种泾渭分明的认知,在西方文化史中基本没有形成诗画合一的局面。在中国,诗画融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可以说,魏晋之前,我国早期的诗歌与绘画在艺术功能、表现方式和审美追求上,也分别具备上述“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特征,各尽其职,各自发展。唐代,随着诗词创作的兴盛,特别是唐诗取得的灿烂成果,让画家得以在诗境的涵泳中,获得更多创作的主题和灵感。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不仅以人与自然的对话,把诗从玄理中解放出来,强化了诗的画面感和表现力,更通过对山水和田园的审美观照和抒情表达,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同时,一些诗人在欣赏绘画时引发诗情,并开始尝试创作题画诗。只是,此时的题画诗大多没有题于画面之上,但是诗与画彼此启发的萌芽慢慢显现出来。到了宋代,苏轼用“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对王维的诗画艺术进行总结和高度评价,从精神境界上将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共通之处讲得更加透彻,推动了中国画“以诗入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创作潮流。这个时期也涌现出许多探讨诗画关系的重要理论成果。随着文人水墨画的发展和兴盛,元代画家不仅自觉地在绘画创作中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还流行用书法将题画诗跋写于绘画作品的空白处,并钤盖上自己设计镌刻的印章,形成了中国画“诗书画印”一体的独特艺术面貌,传承至今伴随文化历史类电视网络节目的热播,诗词与绘画的结合也以新形式出现在荧屏上,人们从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传统诗词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探寻并传承中华美学精神,从“诗画关系”入手思考中国画的当代发展,无疑更具启发性和现实意义。艺以载道,文以化人。重新思考并践行“诗画传统”,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的重要力量,将有助于实现中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摘编自孟繁玮《开拓“诗画合璧”的艺术新境》)材料二: 诗歌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诗以时间为幅度,画以空间为前提,诗的材料是语言、文字,画是点、线、面、色彩。莱辛在《拉奥孔》中对诗画的区别问题曾作过详细的论述。他认为绘画凭借线条和色彩,描绘那些同时并列于空间的物体,所以绘画不宜于处理事物的运动、变化与情节;而诗歌通过语言和声音,叙述那些持续于时间的动作,所以诗歌不宜于充分地逼真地描写静止的物体。因此,绘画作为造型艺术只能描写完成了的人物性格,概括其基本特征;而诗歌则能描写在形成发展中的人物性格和反映出它所具有的矛盾。莱辛的理论主要说明诗画各有各的面貌,是“绝不争风吃醋的姐妹”。总之,诗与画的根本不同点在于,诗是语言艺术,画是造型艺术。中国画家自古崇尚自然,重“神韵”,讲“意境”。魏晋六朝时期,画家宗炳对自然山水有着深厚的钦慕与向往,他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了绘画的艺术宗旨:“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像。”游山水之象与道相通,其道为圣人精神所在。他认为,画山水者,眼所见,心所画,画山水之灵气,观者心旷神怡,“畅神”也。诗有诗情,画有画意,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境界”。唐代被称为“诗家天子”的王昌龄认为“搜求于象,心入于境”;孟郊也认为“天地入胸臆……物象由我裁”。所谓“象”即一般形象,后来延伸为物象、意象、想象等等。“圣人立象以尽意”,借景抒情,其景为象,其情为诗。唐王维的诗清逸、闲雅,意境深远,尤其是山水田园诗,高者似禅,卑者似僧。诗与画各有所长,两者的共同点在于艺术的精神相通,这就产生了诗画合璧的空间,相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艺术追求,必然产生相通的艺术,两者融和,相互映辉,使诗情画意给人以东方美的感受,于是诗画合璧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便成了中国美学史上一大特征。(摘编自顾平《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诗画合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诗词与中国画虽然分属不同门类,但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跨界融合,在东方艺术中独树一帜。B.西方美学家认为绘画、建筑和雕刻用线条色彩描绘物体,诗歌、舞蹈和音乐用声音语言叙述动作。C.唐代山水田园诗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些诗人也受绘画的启发,开始尝试创作题画诗。D.画家崇尚自然,重神韵,讲意境;诗歌则以景为象,借景抒情,以情为诗,诗情画意的共同点在于境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绘画注重实录、讲究科技和强化造型的认知,是西方文化中不能形成诗画合一局面的根本原因。B.宋元时期,诗画融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元代画家还造就了中国画“诗书画印”一体的独特艺术风貌。C.运用各种视听手段将诗与画结合并呈现于荧屏之上,可以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传统诗词的永恒魅力。D.诗有诗情,画有画意,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共同的艺术追求,促使二者融合映辉,给人以东方美的感受。3.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宋代的邵雍说:“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B.晋代大画家顾恺之,根据嵇康所作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诗句绘画时,曾经慨叹道:“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C.沈括评王维画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如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D.王维在《山水论》中说:“夫画道之中,山水为最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把山水置于最高的地位。4.如何理解莱辛所说的诗画是“绝不争风吃醋的姐妹”?请联系材料简要概括。(4分)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979年的鸡邢庆杰故事发生在1979年的春天。一大早,吴二嫂就到处找那只棕黄色的老母鸡。可是,她找遍了院里院外,房前屋后,也没见到这只鸡的影子。吴二嫂一个多月没见到这只老母鸡下蛋了,每次见了它就骂“宰了你这不着调的玩意儿”,难道它听得懂,跑了?今儿是城里大集,吴二嫂早就打好了谱,今天一早就把这只鸡抓了,拎到集上换成钱,给男人抓药。男人病了五六天了,村里的先生也开好了药方,一直没钱抓药。鸡没找到,这集也没赶成,自然也没法给男人抓药。吴二嫂一整天都闷闷的。吃过晚饭,她一个人出了门,想到支书那里借点钱,明天去把药抓了,男人今天咳得特别厉害,这病经不起拖了。吴二嫂走在月光里,周围的景致看得一清二楚。快到支书家时,她忽然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儿,她吸了吸鼻子,竟是炖鸡的味道。这不过年不过节的,谁家舍得炖鸡?她联想到自家失踪的母鸡,忽然警惕起来。她顺着鸡肉的香味儿,一直寻到一个大门口,仔细闻了闻,香味儿就是从这个院里传出来的。这个院子是村里的知青点,以前住了十几个知青,最近,知青们陆续回城了,只有小杜和小陈两个小伙子还留在这里。吴二嫂悄悄地进了院子,来到屋门前。借着亮如白昼的月光,她清晰地看到屋门外的台阶下,有一堆棕黄色的鸡毛在夜风中瑟瑟抖动。她一时热血上涌,一脚踹开屋门,冲了进去!两个年轻男人正对坐在八仙桌子前喝酒,惊得赶紧站了起来。吴二嫂先指了指小杜,又指了指小陈,嘴唇哆嗦着说:“你、你们——也老大不小了,怎么能干这种事?”两人面面相觑,同时看着吴二嫂,问:“怎么了?”吴二嫂指着桌子上的那盆鸡肉说:“你们偷了我的老母鸡,鸡毛还在门外呢,还想不承认?”小陈一听急了:“吴二嫂,你可不能乱说呀!今天是小杜生日,这是他从集上买来的鸡……”见他们不承认,吴二嫂又急又气,浑身直抖,她声泪俱下地说:“你们真下得去手呀!俺还指望用这只鸡换钱,给孩子他爹抓药呢,没想到让你们偷吃了……”她越说越激动,竟然瘫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小杜赶紧上前来扶她:“吴二嫂,别着急,你是说,你家吴二哥病了?”吴二嫂甩开小杜的手说:“你别碰俺,你赔俺的鸡,你们这两个挨千刀的……” 小杜急匆匆进了里屋,一会儿,他拿着一张十元的钞票出来,递到吴二嫂的手里说:“吴二嫂,你别生气,是我不对,不知道你家里有病人,这钱你拿去给二哥治病吧!”小陈大喊:“小杜,你……”小杜用手势制止住他说:“你别管,这鸡是我捉来的,和你没关系。”看着手里的十元“大钞”,吴二嫂止住了哭声,抽泣着说:“俺现在可没钱找给你。”小杜说:“不用找了,多余的钱当我给二嫂赔罪了。”吴二嫂说:“那可不行,该咋着咋着,俺到明天找开钱就还你。”第二天,吴二嫂早饭后就进城了。她到药材门市部抓了药,就匆匆赶了回来。她顾不上回家,直接奔向知青点。在路上,她盘算过了,她家的这只鸡比较肥,足有四斤重,算五块钱应该不贵。她恰好剩了五块钱,正够还给小杜。没想到,她来到知青点时,屋里已经空荡荡的了。去问了村支书,才知道小杜他们昨天就接到了回城的通知,今天一早就走了。这一下吴二嫂懵了,知青一旦回了城,很可能就不回来了。而且小杜回的这个“城”,不是她上午去的县城,是几百里之外的大城市。他这一走,去哪儿找他?欠人家的钱可怎么办呢?吴二嫂这时又想起了小杜的种种好处。他是知青队的队长,在生产队,脏活累活都是他带头干。吴二嫂家男人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她家的猪圈,每年都是小杜下了工,用晚上的时间给出圈,干这么重的活,却一顿饭也没吃过她的……唉,那只鸡,他吃了就吃了吧,干嘛还要让他赔呢?都怪自个当时太冲动了……吴二嫂纠结了好几天。半个多月后,吴二嫂纠结的心情刚刚平静下来,那只棕红色的老母鸡奇迹般出现在院子里,身边还围着十几只“叽叽喳喳”的小鸡。吴二嫂又惊又喜,她忽然之间全明白了:这只母鸡把蛋下到外面的一个隐秘之处,自己躲到那里去孵小鸡了。自己冤枉了小杜,小杜真是个好人,明明自己没有偷鸡,却把事儿承担了下来,现在不但欠他的钱,还欠人家一个道歉呢。吴二嫂又去问了支书,问了村里好多人,但没人知道小杜在城里的地址。这件事在吴二嫂的心里打了一个结,久久不能释怀……日子一晃,四十年就过去了。2019年春天的一个上午,吴二嫂正在院子里晒日头,老支书从门外边喊边走了进来:“吴二嫂,有人来看你了。”老支书背后跟进来一个穿着整洁的男子,大约有三十多岁。已经年近七十的吴二嫂缓缓从躺椅上站起来,茫然地看着眼前的男子,越看越面熟,却怎么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老支书笑着说:“我给你介绍一下吧,这是市委派驻咱们村的第一书记,杜书记,就是当年的知青小杜的儿子!”一句话,打开了吴二嫂尘封多年的记忆,刹那间,仿佛时光倒流,多年前的那个小杜又站在了面前。吴二嫂上前紧紧抓住杜书记的手说:“小杜,你总算回来了,这些年,你让二嫂念叨得好苦。”两行热泪顺着满是皱纹的脸颊流淌下来。(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1年第8期,有删节)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吴二嫂每次见了母鸡就骂它不下蛋要宰了它,既表现出吴二嫂的泼辣性格,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B.这个发生在1979年的故事有着真实的时代背景,小说通过吴二嫂寻鸡的经历凸显出当时农村百姓生活普遍艰辛。C.吴二嫂因为误解了小杜,欠了小杜十块钱,也欠小杜一个道歉,多方寻问小杜的地址而不得,四十年来未能释怀。D.虽然小杜之子是次要人物,但叙写四十年后他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来到村里的情节,可见小杜人品对儿子的影响。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顺叙,叙写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发生的故事,中间借吴二嫂的回忆,补叙小杜的“种种好处”,主要是为了丰富小杜的形象。B.小说最后一段运用心理描写,凸显了吴二嫂在见到小杜的儿子杜书记后复杂的心情:感激、愧疚、释然,还有一丝淡淡的抱怨。C.故事起于1979年的春天,终于2019年的春天,截取特殊的历史阶段,这样前后形成呼应,又使小说充满温暖气息,深化主旨。D.小说语言清新质朴,简洁流畅,人物话语切合各自的身份和特定情境,如对吴二嫂哭诉着并斥骂的描写,富有生活气息。8.情节的巧合能为小说增色,请结合文本,举两例并简要分析。(4分)9.小说标题为什么要突出“1979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如虞世基等谄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弑,世基等亦诛。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毋惜尽言!”上面定勋臣长孙无忌等爵邑,命陈叔达于殿下唱名示之,且曰:“朕叙卿等勋赏或未当,宜各自言。”于是诸将争功,纷纭不已。淮安王神通曰:“臣举兵关西,首应义旗,今房玄龄、杜如晦等专弄刀笔,功居臣上,臣窃不服。”上曰:“义旗初起,叔父虽首唱举兵,盖亦自营脱祸。及窦建德吞噬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合余烬,叔父望风奔北。玄龄等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固宜居叔父之先。叔父,国之至亲,朕诚无所爱,但不可以私恩滥与勋臣同赏耳!”诸将乃相谓曰:“陛下至公,虽淮安王尚无所私,吾侪何敢不安其分。”遂皆悦服。房玄龄尝言:“秦府旧人未迁官者,皆嗟怨曰:‘吾属奉事左右,几何年矣,今除官,乃出东宫、齐府人之后。’”上曰:“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之心。朕与卿辈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故设官分职,以为民也,当择贤才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必也新而贤,旧而不肖,安可舍新而取旧乎!今不论其贤不肖而直言嗟怨,岂为政之体乎!”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上与侍臣论周、秦修短,萧璃对曰:“纣为不道,武王征之。周及六国无罪,始皇灭之。得天下虽同,人心则异。”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此修短之所以殊也。盖取之或可以逆得,守之不可以不顺故也。”谢不及。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二卷》)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B.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C.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D.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用,“公”为封爵之首。文中泛指朝中的高官。B.炀帝,文中指杨广,“炀”为其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给予的褒扬性称号。C.山东,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称崤山以东为山东,北魏、隋、唐以后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D.六国,指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与秦国并称为战国七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让大臣勇于进谏,敢讲真话,唐太宗以镜子为喻说明忠臣进言对国君纠错的作用,还注意说话方式,改变“英毅”容貌。B.在给开国元勋评定爵位封邑时,唐太宗坚持“论功行赏”的原则,作风民主,他面定勋臣,唱名公示,并让当事人发表意见。C.唐太宗认为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就要认真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治天下应当顺应民心;君主大公无私,才能使天下人心服。D.唐太宗在与房玄龄、封德彝的交谈中,旗帜鲜明地阐明自己的用人观:任人唯贤,用人所长;反对任人唯亲、苛求“奇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属奉事左右,几何年矣,今除官,乃出东宫、齐府人之后。(2)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此修短之所以殊也。14.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唐太宗是如何说服淮安王李神通不要“争功”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沁园春辛弃疾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此心无有亲冤。况抱瓮年来自灌园。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注】宋孝宗淳熙十五年,辛弃疾因谗被劾落职已七年有余,邸报中突然出现其因病辞官的消息,词人百感交集,而作此词以自陈。“抖擞……神武门” ,《南史》载陶弘景身居要职但离群索居。后挂官服于神武门上,上表辞官。《庄子》载,子贡过汉阴,见到一个老人一次又一次抱着瓮灌溉田圃,用力多而收效少,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以“老子”自谓,既增添了词的口语化色彩,又突出了词人才高不羁的形象特点。B.这首词开篇即声明看透人间恩怨的态度,“笑尽”二字极写词人的潇洒意态,旷达豪放。C.“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三句用典,表明“早当勇退,不必待劾”之意。D.这首词语言婉转多姿,句式上呈现散文化的特点;运用比兴寄托的手法抒情,风格沉郁。16.下片描述了词人如今隐居的情状,其中蕴含了词人哪些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赤壁赋》中的“客”想象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点明诗歌主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电子书、纸质书的缠斗、争吵已经很多年了,按下不表。纸质书有它独特的魅力,尤其是看到手写的有温度的眉批,就像跋涉______得到一只漂流瓶。而在手机上用破碎的时间读书的奇特的感受是,无论你于何处、何时从哪一页开始读,都会发现你不是一个人在读,而是一支部队在读,有千军万马跟着你——一本书,有海量的眉批、评论,那是纸质书的留白处容不下的。读到某处细节,你______,手指划开批注,发现无数的脚印、声音在这里停留。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阅读方式,没有______。我在想,若干年后,电子书长什么样?我们会拥有更高科技的、可以保护视力的,看起来似纸非纸的“纸张”吗?我们可以像科幻电影里一样,戴着特质眼镜,“葛优躺”就能博览全书吗?……可无论图书怎样智能化,读书做学问都是一个需要能够______的精神之旅。奔腾的5G、6G、7G,都不如读书人一颗奔腾的大脑。与其说,读书行为这种方式变了,只能说,读书这件事根本就没有变。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千山万水心有戚戚焉孰高孰低 坐冷板凳B.汪洋大海心有千千结孰是孰非 坐冷板凳C.汪洋大海心有戚戚焉孰是孰非 坐思行忆D.千山万水心有千千结孰高孰低 坐思行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要么说,读书行为这种方式变了,要么说,读书这件事根本就没有变。B.可以说,读书这种行为方式变了,可以说,读书这件事就没有根本变。C.与其说,读书这种行为方式变了,不如说,读书这件事根本就没有变。D.不仅说,读书这种行为方式变了,而且说,读书这件事就没有根本变。2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自然地理上的岬角,也被称作“地角”,是陆地伸向海洋、河流、湖泊等的角状突出部,通常位于半岛的前端,如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等。      ?从平面上看,海湾——岬角海岸线曲折且曲率大,岬角向海突出,       。海湾数量多,但通常狭小,呈现各种奇特的形态。比如我国福建、浙江曲折岸线就是岬角岸段侵蚀、港湾岸段堆积的侵蚀——堆积相间的海岸地貌。在侵蚀岸段常发育有海蚀洞、海蚀崖和海蚀平台等多种多样的地貌形态。堆积岸段则发育有沙滩、湖、沙嘴、沙坝等地貌形态。当前,出于保护海岸的需求,       ,即人工建造的从岸边伸向海中的海岸防护建筑物。它可以模拟天然岬角的功能,( ),最大限度地减小沿岸输沙和海岸侵蚀,使岬湾内形成稳定的弧形岸线,从而保护海岸。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改变波浪传播形态,使波浪能接近于正向入射到达岬湾内各点B.波浪改变传播形态,能接近于正向入射到达岬湾内各点C.改变波浪传播形态,把波浪以接近于正向入射到达岬湾内各点D.使波浪改变传播形态,能接近于正向被入射到达岬湾内各点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柏拉图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蔡元培不言体育而空言道德,空言智识,言者暗矣,听者心厌矣,究于事实何裨之有?——恽代英读了上述文字,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又有什么感受?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将举办一次以“我看体育”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湖北省新高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A项,偷换概念,“在东方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是诗画合璧的中国画,而非“古诗词与中国画”;B项,篡改文意,原文有“绘画主要运用线条和色彩来描绘空间中并列的物体,故与建筑、雕刻等统称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而诗歌主要运用声音和语言来叙述在时间中持续的动作,故与舞蹈、音乐等统称为音律艺术或时间艺术”;D项,“画家……诗歌……”分析错误,扩大范围,原文是“中国画家自古……”,且“以景为象,借景抒情”的诗歌,仅仅是“古典诗歌”的一个部分,并非所有的“诗歌”都“以景为象,借景抒情”。)2.A(“是西方文化中不能形成诗画合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分析错误,原文有“在西方文化史中基本没有形成诗画合一的局面”,是“基本没有形成”,而非“不能形成”,且“根本原因”的说法于文无据。)3.D(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诗歌和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有长短,其艺术精神又相通,可以诗画合璧。A项突出了诗画各自的优长,B项强调了绘画的局限,即难以表现动态,C项强调了绘画的“神韵”,D项突出的是山水画的地位,与材料二论述内容无关,不能支撑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故选D项。)4.莱辛的话运用比喻,形象地表明诗歌与绘画都属于艺术形式,但各有各的特点。绘画凭借线条和色彩,描绘那些同时并列于空间的物体,只能描写完成了的人物性格,概括其基本特征,是空间艺术;诗歌通过语言和声音,叙述那些持续于时间的动作,可以描写形成发展中的人物性格,反映出它所具有的矛盾,是时间艺术;诗画的根本不同点在于,诗歌是语言艺术,绘画是造型艺术。(答出“都属于艺术形式”给1分;分别概述出绘画和诗歌的各自特点,再各给1分;指出两者的根本不同点,给1分;共4分,大意对即可)5.首先,提出我国诗画融合的历史非常悠久,并概述诗画交融的意义。(1分)接着,指出中国诗画融合的内因,并对比分析西方“美学家对诗画差别的不同认知。(1分)然后,从魏晋之前、唐代、宋代和元代等不同时代阐述我国诗画融合的漫长历史过程。(2分)最后,指出诗画融合的新形式以及思考并践行“诗画传统”的意义。(2分)(意对即可)6.C(A项,“埋下伏笔”的分析不准确,后文故事情节与吴二嫂骂母鸡没有关联。B项,“凸显出当时农村百姓生活普遍艰辛”的表述不准确,当时群众生活水平固然不高,但是“普遍艰辛”的定性不够恰当。D项,“可见小杜人品对儿子的影响”的表述没有文本依据,属于过度解读。)7.B(“心理描写”当为“细节描写”;“还有一丝淡淡的抱怨”的表述没有文本依据,也不符合有关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特征。)8.【答案示例】例一:吴二嫂丢了棕黄色母鸡,可巧知青小陈和小杜杀了只棕黄色的鸡正吃得香。这种“共时性”巧合能激发阅读兴趣,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例二:四十年前,知青小杜“赔”好鸡款后坦然离去,四十年后,其子来村里当第一书记。这种“延时性”巧合浓缩了时空,使小说结构更紧凑。(每例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酌情赋分)9.突出知青小杜在被吴二嫂误解后,没有为自己辩解,还违心认错并赔偿鸡款的义行和美德。表现吴二嫂知错能改、感念旧恩的质朴情怀。启发人们牢记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即使面对物质生活相对贫乏的困境,也要懂得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知恩必报。(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酌情赋分)10.D(原文标点: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11.B(B项中“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给予的褒扬性称号”的表述不准确,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去世后由朝延给予的“评定性称号”,而非只是“褒扬性称号”,“炀帝”就不是一个褒扬性的称号;另外,谥号自汉代以后也有民间的“私谥”,并非仅由“朝廷给予”。)12.A(A项中“注意说话方式”的表述不切合文意,“改变‘英毅’容貌”没有文本依据,也不合情理,两者均系对“假以辞色”理解的偏差;“假以辞色”在文中的意思是:“对他们和颜悦色”。)13.(1)我们这些人跟随侍奉陛下身边,也有许多年了,现今授予官职,却在(前)东宫、齐王府僚属的后面。(“几何”“除”“乃”,每个词语1分;语言顺畅,1分)(2)周朝取得天下后,更加修行仁义;秦朝取得天下后,更加崇尚欺诈、暴力:这就是两朝存续时间长短不同的原因。(“益”“修短”“所以”,每个词语1分;语言顺畅,1分)14.析之以事,对比李神通与房玄龄、杜如晦二人的功劳;动之以情,表明看重皇族至亲,愿意不吝赏赐的心愿;晓之以理,说明不能因私情无原则地封赏的原则立场。(每点1分,意对即可)文言文参考译文:太宗的神情、风采英武刚毅,大臣们进见他时,全都手足失措。太宗知道后,每次看见有人上朝奏事,都要对他们和颜悦色,希望听到规谏的话。他曾对公卿们说:“人想要看见自己的形体,一定要借助于镜子;君主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必然依靠忠正耿直的大臣。如果君主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大臣们逢迎谄媚,顺从 君主的意旨,君主就会失去国家,大臣又岂能独自保全!像虞世基等人对隋炀帝阿谀奉承以求保全富贵,炀帝被杀后,虞世基等人也被诛杀了。望你们以此为戒,每件事都有得失,希望无所保留畅所欲言!”唐太宗与群臣当面议定开国元勋长孙无忌等人的爵位和封邑,让陈叔达在宫殿下唱名公布,并说:“我评定你们的功劳,给予(相应的)赏赐,如有不当之处,可以各自申明。”于是各位将领纷纷争功,议论不休。淮安王李神通说:“我在关西起兵,首先响应义旗,现在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玩弄笔杆子,功劳却在我之上,我感到难以心服。”太宗说:“叔父虽然首先响应义旗举兵,其实也是自谋摆脱灾祸。等到窦建德侵吞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次纠集余部,叔父又望风脱逃。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论功行赏,功劳自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您是皇族至亲,朕对您确实(应该)毫不吝惜,只是不能因为私情没有原则地与有功之臣同等封赏。”众位将领于是相互议论道:“陛下如此公正,即使对淮安王也不徇私情,我们这些人怎么敢不安守本分呢。”于是大家都心悦诚服。房玄龄曾说:“秦王府未能升官的旧僚属,皆满腹怨言道:‘我们这些人跟随侍奉陛下身边,也有许多年了,现今授予官职,却在(前)东宫、齐王府僚属的后面。’”唐太宗说.“君主大公无私,因此能使天下人心服。我与你们平日的衣食,都取自百姓。因此设官吏定职守都是为了百姓,理应选择贤才加以任用,怎么能用新人旧人来作为选拔人才的先后顺序呢!如果新人贤能,故旧不才,怎么可以放弃新人而选用故旧呢!现在你们不论其是否贤能而只是怨声不断,这岂是为政之道!”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贤才,(封德彝)很长时间都没有选荐一个人。唐太宗质问其原因,(封德彝)回答道:“不是我不尽心竭力,而是现在没有奇才罢了!”唐太宗说:“君子用人如用器物,各取其长处。古时候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君主,难道是从别的时代去借用人才的吗?正应当怪自己不能识别人才,怎么能诬蔑整个时代的人呢!”封德彝羞惭地退下。唐太宗与大臣议论周朝、秦朝的政治得失,萧璃(回答)说:“商纣王无道,周武王征伐他。周朝及六国都没有罪过,秦始皇却分别灭掉他们。取得天下的方式虽然相同,人心所向却不一样。”太宗说:“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朝取得天下,更加修行仁义;秦朝取得天下,更加崇尚欺诈、暴力:这就是两朝存续时间长短不同的原因。(所以说)夺取天下也许可以凭借武力,治天下则不可以不顺应民心。”(萧璃)钦服不已。15.A(“突出了词人才高不羁的形象”分析不准确,古代诗词里的“老子”,多是自称老夫的意思,这里用以形容自己的老迈,而非突出“才高不羁的形象”。)16.心境澄澈,安于田园淳朴生活的平静。于凄寂之中生发的顾影自怜.感时伤世,于佛理中寻求命途多舛之因的抑郁不平。见邸报对虽已隐居多年仍有人恐其妨人仕进而搬弄是非的讽刺。请求同隐青山的友人再赋“招魂”,将他招回山林以排遣愁闷的解嘲。(每点2分,答出三点,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则酌情赋分)17.(1)宁盍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18.A(第一组词语,“千山万水”,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汪洋大海”,形容水势极其浩大;也比喻声势极其浩大。从句子成分搭配的角度看,第一处横线上如选填“汪洋大海”,不能与“跋涉”—词搭配,这就排除了B、C两项。第二组词语,“心有戚戚焉”,指深有感触;“心有千千结”,指心中有很多牵挂。第二处横线上应当选填“心有戚戚焉”。这就排除了B、D两项。第三组词语,“孰”是“谁”的意思,“孰高孰低”指谁高谁低,“孰是孰非”指谁对谁错。从语境分析,阅读方式有“高下”之分,而无“是非”之别,故第三组横线上选用“孰高孰低”。第四组词语,“坐冷板凳”比喻长期做寂寞清苦的工作;“坐思行忆”,走着坐着都在想,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结合文意,两相比较,第四处横线上选填“坐冷板凳”比较恰当。综上,本题选A项。)19.C(从语意和句间关系来看,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应该是一个“先舍后取”式选择关系的复句,而其使用的关联词语“与其……只能……”不能搭配,而A、B、D分别使用表示非确定性选择关系、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均不可取。同时,文中画波浪线句和A项将代词“这种”移至“行为”之后,语序不当;B、D两项用作状语的副词“根本”后移,修饰“变”,改变了句子的意思。综上,本题选C项。)20.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书中的海量眉批、评论比作千军万马。生动形象地凸显出手机阅读有着纸质阅读不可比拟的优势。(第点,3分;第点,2分;意对即可)21.A(从语脉和标点的使用推断,括号中所填语句重在介绍人工岬角保护岬角的“工作原理”,且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即“它”——人工岬角。B项的主语变成了“波浪”,与前面分句无法衔接。C项的第二分句采用了“把”字句,导致句意不通。D项第二分句采用被动句式,语言的连贯性大大减弱。综上,本题选A项。) 22.那岬角的地貌形态是怎样的呢海湾深入陆地人们还会修建人工岬角(每点2分,意对即可;字数超限每1字扣1分,扣完本得分点2分为止)23.【材料解读】材料选取了古今中外思想家、教育家和革命家关于体育与人生(生活)之间的关系的精辟论断。的确,体育不仅是竞技,更要融入生活。体育融入生活,可以缓解压力,带来快乐。歌德说:“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体育代表的不仅仅是运动本身,更是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体育活动作为磨砺吃苦精神和锻炼坚强意志的手段,可以把强健体魄、激励勇气、磨砺意志上升为人格重塑的首要前提。体育的作用在于能“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青年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可以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享受乐趣。正如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深刻地意识到的那样,必须“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方能刚毅有为。以“我看体育”为主题,意味着写作时要在吃透材料内涵的基础上,表达“我”——时代青年——对体育与生活(人生)重大意义的充分体认与努力践行,即表达我辈青年在上述富有感召力的话语的感染下,正确认识体育对生活的价值,走好人生之路的感受与思考。这是一个“小”题,可以“大”做;这又是一个“虚题”,应当实做。【立意角度】角度一:体育对于人生(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角度二:践行体育精神,努力丰富人生(生活);……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1-24 22:50:44 页数:12
价格:¥5 大小:72.0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