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等四校2022届高三历史模拟联考(三)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三)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据记载,春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出奔(逃出原居住地或本国)”现象,因君位争夺导致的“出奔”总计70起,92人次,因族长争立导致的“出奔”总计4起,12人次。这一现象反映了()A.诸侯国间战乱不断B.宗法制度走向崩溃C.贵族统治出现危机D.平民势力开始兴起2.表1所示为部分汉魏乐府民歌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说明汉代()表1作品内容《陌上桑》“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缃绮(丝)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羽林郎》“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A.丝质衣物较为常见B.手工制品技艺精湛C.丝帛贸易日益繁荣D.家庭分工较为明确3.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得压制。而此前的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和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官僚政治逐步形成B.宗族关系仍受重视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D.选官不受身份限制4.为纪念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时首次发行的第一张邮票——“海关大龙”,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大龙票小型张(局部),邮票上方标有“CHINA(中国)”,下方标有“CANDARIN(S)(海关关平银分银)”字样。据此可知()A.海关大龙发行时邮政业务尚未独立B.小型张发行时中国正进行入世谈判C.海关大龙改变了邮政事业落后状态D.近代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5.清朝政府文件不但用满文、汉文,而且也常用卡尔梅克文(即西蒙古文,古称瓦剌语)、阿拉伯文、藏文等书写。官府还出版了一些多语词典,并继承了明初用四夷馆编纂《华夷译语》的传统。上述举措()A.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B.放松了对文化的管制\nC.普及了多民族的语言D.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6.民国初年,日常用品、饮食材料,事无大小巨细皆崇尚西式,西式酒品纷纷涌入中国市场。1914年《大公报》曾刊登一篇文章,借灶神的口吻称,民国共和,改用阳历,以后供奉本神之酒,“规定为香槟、勃兰地、惠司克三种”。这反映出当时()A.民族工业发展呈现萎缩局面B.追求西式生活成为国民共识C.传统祭祀文化已经发生改变D.报刊舆论对民国现实的不满7.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肯定农民群众在反奸、清算、减息、减租等斗争中已经使用的集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的方式,且要求绝不可侵犯中农利益和一般不变动富农的土地。这一指示()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B.贯彻了新民主主义原则C.阐述了土地革命的思想D.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倾向8.“歌能证史”,红歌会是某学校开展党史学习的重要载体。以下都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传唱甚广的歌曲歌词,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②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③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④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9.1986年,邓小平同志指出:“开始的时候广东提出搞特区,我同意了他们的意见,我说名字叫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邓小平旨在强调对外开放必须()A.充分解放人们的思想B.走中国特色的道路C.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10.《民主的故事》中有这样的评价:“对新贵的认可等于奖励智慧而非出身……在物质与精神上为雅典黄金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这评价的是()A.城邦的独立自主B.梭伦的财产等级制C.克利斯提尼的贡献D.伯利克里的津贴制11.“文艺复兴之父”彼特拉克收藏了大量古典作家的书信、手稿,他从发现的西塞罗信札中认识了生活中和学术上的西塞罗,也了解了罗马共和国晚期政治和文化原貌。彼特拉克未完成的《西塞罗传记》仍被视为“新史学第一项重大的成就”。彼特拉克意在()A.恢复古典文明面貌B.设计理想社会蓝图C.弘扬科学革命精神D.弘扬古代人文理念12.“他们面临着双重使命:既要把人从禁欲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又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既要正视古典美德共同体一去不复返,又要展示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民嘉年华’的年代”。“他们”的代表是()A.普罗塔哥拉B.但丁C.马丁·路德D.孟德斯鸠13.18世纪下半期,巴黎三分之二的房屋开始有了孩子单独的卧室,七分之一的房屋有专用的餐厅;1789年,法国革命政府终止了各种形式的司法酷刑;1792年,法国首次采用断头台,减少罪犯痛苦,因为即使死刑犯“亦是血肉之躯”。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A.人文主义深入到家庭内部B.思想解放影响社会关系C.革命体现启蒙思想的原则D.民主政治得到快速发展14.表2是19世纪20年代到19世纪末美国关税平均税率表,其税率状况反映了()表21821—1824年1825—1832年1833—1857年1864—1866年1897年\n44.62%50.92%35.1%48.3%57.00%A.美国经济竞争力相对不足B.西方主流贸易政策的变化C.美国经济的发展后劲乏力D.美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15.1965年,勃列日涅夫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这一变化,说明苏联改革()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桎梏B.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理念C.加强了企业经营的独立性D.否定了赫鲁晓夫改革成果16.1993年克林顿脱口而出说:“我想念冷战”。随后,有一位美国人也发出这样的感叹:“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才能使它团结起来。”以上材料表明()A.美国的综合国力还有待提高B.冷战客观上产生了积极作用C.战争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团结D.美苏争霸美国处于优势地位二、非选择题17.[中国古代的货币经济](14分)材料一与宋朝有经济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在60个以上,遍及东亚,东南亚、南亚,红海沿岸,频繁的海外贸易刺激了货币需求,“中国铜钱热”由此兴起。两宋铜钱制作精良、币值稳定,适应了香料、象牙等零散土货的交易需要,因而蕃商“非铜钱不售”。宋廷秉承“薄来厚往”的原则,慷慨地向外国贡使回赐铜钱。海外诸国多通用铜钱,交趾“下令其国,(铜钱)许入不许出”,日本则将宋钱定为法定货币。各国海商“蕃舶巨艘,形若山岳,乘风驾浪”,来华贸易常夹带海量铜钱,以为镇国之宝”,导致“福建之钱聚而泄于泉之蕃舶”的局面。——摘編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材料二明代中期以后“福建、广东近海之地,多行使洋钱”,西班牙“双柱”、墨西哥“鹰洋”、荷兰“马剑”、英国“站洋”等流通最广。有学者估测,明代输入福建的西方白银数额5152.26万两,清代输入9347.74万两。由于计数简单、样式精美、便于捐带,官民交易、完粮纳税、商业记账等多以外国银币结算。明末以来,福建商民乃至地方官府依外洋形制、重量、成色,仿铸银元。随着银币大量流入,民间融资日益便利,私营瓷窑、民营制糖作坊等蓬勃发展,农副手工业产品“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明中期漳州府6县仅有11个市镇,明末则发展为10县,69个市镇,“里巷衣冠,必曰京式。器御酒果,非吴下不珍。”——据叶伟奇《钱从海上来一从海上丝绸之路流入福建的外国银币》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外诸国“中国铜钱热”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明清时期福建外国银钱的特点,分析外国银钱流入的积极影响。(8分)18.[全球化与贸易保护](12分)材料一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形成了“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斯大林语)。显然,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误入了歧途,充其量也只能称其为“半球化”。——摘自李扬《“一带一路”将成全球化新引擎》材料二二战后,美国实施以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基础的贸易自由化策略,但贸易保护主义却从未消失。除关税外,还有各种非关税壁垒,例如资源出口约束、进口产品配额、产品保护和补贴。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欧共体和日本采取了多种贸易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数控机床和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崛起,里根政府通过惩罚性关税、汇率、进口限制等多维手段打击对手。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在寻求国际多边合作基础上,运\n用单边主义对本国产业实施强制保护。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时期,中国逐渐成为美国保护政策的矛头所向。特朗普上任后,将贸易战枪口对准中国,企图通过多种贸易保护手段遏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例如,针对中兴通讯的禁令试图以技术封锁打击中国5G产业的崛起。——摘编自陈树志《美国贸易保护政策促进经济崛起的历史经验与启示》(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被称为“半球化”的表现?并指出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和影响。(8分)19.[中国苏南地区和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4分)材料一17世纪,英国失地农民的数量还比较有限。1536年,法令规定:所有健康的人,一旦被发现乞食,要被剥光衣服,绑在马车后游街示众,同时鞭打至流血,然后遣返原籍。随着圈地规模的扩大,英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农民进城流浪的问题是社会转型带来的。1572年,法令规定:对贫民要进行救济,要求治安法官给每个教区的贫民登记造册,将他们遣返回乡,由当地安置。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失业问题成为比流民更为严重的问题。1629年,法令明确指出:要尽一切可能“为贫民提供资金和原材料,安排他们就业”。随着工业革命的逐步开展,工业化地区需要更多的劳动力。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贫困者必须进入济贫院,参加劳动,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能靠劳动谋生。——摘编自刘书增《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材料二尽管苏南地区近代工商业有长足的发展,而且也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但其本身发展并不充分,容量也有限。据1933年的调查,苏南地区工厂工人为337222人,其中苏南籍的农民工人总数仅在20万人左右。伴随近代化的步伐,一些近代城市相继兴盛起来,城市人口的大幅增加刺激了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因而,这些城市近郊逐渐兴起了一批以种植蔬菜、花卉和水果以及养殖奶牛、蜜蜂为业的农户或新式农场。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了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植棉业、蚕桑业、园艺和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使农业内部吸纳的农村劳动力达70%。——摘编自周中建《近代苏南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其积极影响。(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我国苏南地区和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同之处,并分析近代苏南地区出现这些不同的原因。(6分)20.[中国的兴衰](12分)材料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曾经说,讨论帝国的衰落,往往有不同的途径。如果把道义颓废、政治腐败作为帝国灭亡的原因,是道德史观;把阶级斗争激化,统治阶级应对错误看成帝国灭亡的原因,是阶级史观或革命史观,若将经济萧条,人民穷困作为帝国衰落的原因,是经济史观。当然,说到十八世纪的帝国衰落,还有一种是归咎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这是现代反帝反封建的民族史观。不过,我们讨论全球史背景下的十八世纪中国的衰落,其实,可能需要更复杂的历史背景分析。\n——摘编自葛兆光《“漫长的十八世纪”与“盛世背后的危机”》运用唯物史观并结合具体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需基于材料概括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三)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BACADDBBDBDDBACB1.B【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瓦解。材料“因君位争夺导致的‘出奔’总计70起,92人次,因族长争立”反映了春秋时期宗法等级秩序受严重冲击,说明宗法制度走向崩溃,故B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诸侯国间战乱不断,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贵族统治出现危机,而是说明宗法等级秩序受冲击,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平民势力,故D排除。2.A【解析】根据材料了解汉魏乐府民歌中丝质衣物常见,故选A项;通过材料无法得知手工制品的技术水平,排除B项;材料与丝帛贸易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家庭分工,排除D项。故选A项。3.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唐朝时期的士子可以凭借“牒"的身份证明参加考试,这相对两汉和魏晋时期的举荐行为,明显体现的是当时的人才选拔渐趋开放,C项正确;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显著标志,排除A项;材料与宗族关系无关,排除B项;唐朝时期的选官仍然有一定的身份限制,排除D项。故选C项。4.A【解析】根据材料中“海关试办邮政”“海关关平银分银”等信息可知,大龙票发行时邮政业务是由海关代理的,尚未独立,A项正确;小型张发行于1988年,世贸组织尚未成立,B项错误;仅仅发行一张邮票,不能改变落后状态,C项错误;物质生活包括衣食住行,材料仅体现了一种形式,不能说“丰富”,D项错误。5.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出版多语词典、组织编纂民族史书等均有利于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统治,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清政府的民族平等关系,排除A项;“放松了对文化的管制”和“普及了多民族的语言”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C项。故选D项。6.D【解析】1914\n年《大公报》刊登文章,讽刺西式酒品充斥中国市场和崇洋风俗,反映出当时报刊舆论对民国现实的不满,D项正确;1914年正值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的春天”,A项错误;追求西式生活成为国民共识与材料中《大公报》刊登的文章及其口吻不符,B项错误;材料借灶神口吻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不能说明当时传统祭祀文化已经发生了改变,C项错误。7.B【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共出台土地政策时,维护农民利益的同时,也注重保护部分中农和富农的利益。结合解放战争即将爆发的时代背景可知,中共的上述政策贯彻了新民主主义原则,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力量支撑,有利于民主革命发展,故选B;即将爆发的解放战争是国共内战,而不是民族战争,故排除A;材料只是对解放战争时期土地革命的指示和准备,并未系统阐述土地革命思想,故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等信息,无法体现社会主义倾向,故排除D。8.B【解析】据歌词的内容,联系所学,①是《十送红军》,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历史;②是《国民革命歌》,反映的是北伐战争时期历史;③是《解放区的天》,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历史;④是《南泥湾》,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历史。故选B。9.D【解析】经济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如享有特殊的经济政策,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等,但没有政治上的不同,也不允许有政治上的不同。邓小平认为“名字叫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其意在强调对外开放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之下的对外开放,故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所以都不符合题意。10.B【解析】梭伦改革按公民拥有财产的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公民权利,这就承认了雅典工商业者等“新贵”的政治地位,“为雅典黄金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据材料“非出身”和“奠定基础”可知,此次为梭伦改革,故选B。A,C,D与材料无关。11.D【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他从发现的西赛罗信札中认识了生活中和学术上的西塞罗,也了解了罗马共和国晚期政治和文化原貌”说明他重视人文精神,意在弘扬古代人文理念,D正确;文艺复兴披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外衣,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未设计理想社会蓝图,启蒙运动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题目反映的是文学而非科学革命精神,故C项排除。12.D【解析】材料“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民嘉年华'的年代”体现对新社会的设想,符合启蒙运动,卢梭是其中的代表,D项正确;普罗塔哥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排除A项;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排除B项;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代表,排除C项。故选D项。13.B【解析】18世纪后期,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巴黎多数房屋有了适合个人活动的功能分区,各种司法酷刑被废止等,体现了社会生活中讲究人文精神,说明思想解放影响了社会关系,B项正确;人文主义深入到家庭内部,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与法国大革命体现启蒙思想的原则无关,排除C项;民主政治得到快速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4.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从19世纪20年代到19\n世纪末美国关税平均税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主要是为了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即美国经济竞争力相对不足,A正确;当时西方主流的贸易政策是自由主义,B排除;美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15.C【解析】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是利用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社会主义,1965年的改革没有利用资本主义因素,且题干也无此内容,故B项排除;依据题干中“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及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的改革,政府的计划管理大大减少了,从而加强了企业经营的独立性,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无关,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6.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克林顿和另一个美国人,都表达了对“冷战”的思念和肯定,因为外在的压力,可以促进内部的团结和发展,B项正确;美国综合国力是否提高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冷战不是战争,C项错误;1993年美苏争霸已结束,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7.(14分)(1)原因:①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的推动;②中国铜钱制作精良,币值稳定;③宋朝经济发达,统治者慷慨回赐;④海外诸国统治者的支持;⑤航海技术的进步。(6分,任答3点即可)(2)特点:种类繁多(涉及国家多);流通规模大;使用方便;获得广泛认可。(4分,任答2点即可)影响:①刺激了商品经济发展;②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③加速了农副产品商品化;④促使了工商业市镇兴起并繁荣;⑤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带动了国内其他地区发展;⑥扩大了中外贸易规模,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⑦推动了白银货币化进程,有利于明清社会转型;⑧增进了国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⑨助推了明末清初“工商皆本”的进步思潮的出现。(4分,任答2点即可)18.(12分)(1)半球化:二战后存在以美苏为首的两个经济体系,影响了全球化的发展。(2分)原因:二战后冷战局面的出现,产生以美国和苏联为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2分)(2)背景:国际产业分工深化,美国制造业衰退;欧、日、中国等经济体崛起(经济多极化趋势);日本和中国等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美国的优先政策。(4分,任答2点即可)影响:限制了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出口,有利于美国提高产业竞争力;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容易遭到其他国家反制,从而影响美国的出口贸易和世界经济霸权;容易引发贸易战,破坏世界经济发展秩序,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4分,任答2点即可)19.(14分)(1)变化:从以惩罚为主过渡到以救济为主,继而发展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2分)积极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就业联系起来,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英国社会的转型。(6分,1点2分)(2)\n不同之处: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流入城市和工业,苏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则主要是在农业产业内流动;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国家政策引导关系密切,苏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则主要是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4分,1点2分)原因:中国工业化缺乏有效市场基础,城市化程度低;传统耕织结构的影响;政府经济职能的欠缺。(2分,1点2分)20.(12分)观点:我认同材料中18世纪中国的衰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结果的观点论证:18世纪中国正处于清朝中期,虽然出现了康乾盛世的鼎盛局面,但从内部已经暴露了危机,如:政治上,统治者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君主专制制度逐渐达到顶峰;经济上,人口迅速膨胀,贫富矛盾累计,重农抑商政策阻碍新的生产关系发展;文化上,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频繁制造文字狱;外交上,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另一方面,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政治上,英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代议制初步确立;经济上,工业革命已经在欧洲开展,生产力获得飞跃发展;文化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科技革命。结论:通过东西方对比可以看出,新兴工业文明正逐渐取代传统农业文明,并已成为大势所趋。18世纪的中国固步自封,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10—12分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紧密,材料充分,论证严谨,表述准确7—9分观点比较明确,史论结合比较紧密,材料比较充分,论证比较严谨,表述比较准确4—6分观点不够明确,史论结合不够紧密,材料不够充分,论证不够严谨,表述不够准确0—3分观点不明确,史论结合不紧窑,材料不充分,论证不严谨,表述不准确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5-30 16:30:03 页数:8
价格:¥3 大小:2.03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