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试题(Word版带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试题(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沈阳二中22届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测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取决于各种产业特别是工业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受到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和劳动供给的约束。从需求角度看,尽管人口将长期处于负增长,但到2050年人口规模仍然可以保持在14亿左右。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购买力将会增强。由此可见,我国未来仍然具有超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空间,足可以容纳多样化、大规模的产业发展,也可以允许新兴产业发生、成长。从劳动要素供给来看,到2035年将拥有9亿人,而且低龄老年人(65~75岁人口)也会成为劳动力资源的补充。如此大规模的劳动年龄人口与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在不断的技术进步中可以保障基本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为产业成长、新产业发生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从人力资本规模和创新资源看,到2030年之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人口规模将分别占到2亿~3亿和0.6亿~0.8亿。这表明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将会有充足的人力资本和创新资源。同时,尽管未来人口处于负增长,但每年出生人口仍然能够达到1000万以上的规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高端人力资本和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提供创新资源。此外,中国有着幅员辽阔的地理空间,由34个省级行政区、334个地级区划组成,有着完善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目前拥有19个不同层次的城市群和若干个中心城市。而且,我国各地区各城市群都拥有规模庞大的人口,我国人口规模排在倒数第2位的省份为青海,其人口总数比新加坡总人口数还要多39万。广袤的国土空间、不断完善的城市体系和各地区拥有的规模可观的人口,可以保障产业“雁阵”转移在国内区域间进行,每个产业都有足够的劳动力投入做支撑,即便在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依然有充足的人口规模保障产业种类不会减少,这造就了我国地区间产业的分布与产业体系的完整。同时,可以为承载产业的升级、分工和转移提供足够的回旋空间。从人口流动来看,2017年流动人口总数达到2.44亿。未来伴随城镇化、区域异质性的发展,人口流动迁移仍然会保持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人口流动和迁移影响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劳动力在地区间重新配置能够更好地促进产业在地域间的转移与升级,为经济实现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面对人口持续老龄化、老年人口增长和劳动力负担加重,只要充分利用各个年龄人口和人力资源依然巨大的优势,通过社会化、专业化和分工深化,加以周旋调节,就能够满足养老服务所需求的资源,而不影响经济发展中生产领域的劳动供给。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人口回旋空间会得到进一步扩展,将有利于抵消养老负担加重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总之,巨大的人口规模具有分工细化与专业化的天然优势,在技术进步上具有更大空间。丰厚的人力资本和巨大人口规模所形成的市场需求将促进产业裂变成长和分工升级,并在消费者、技术研发者和生产者的共同塑造下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体系的完整扩展,这些最终将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同时,广袤的国土空间、不断完善的城市体系和各地区拥有的规模可观的人口为产业的升级、分工和转移提供了足够的回旋空间。人口流动和集聚可以优化人力资本与资源禀赋的配置。充分利用人口回旋空间,能够抵消老龄化的消极影响,扩大积极作用。因此,应该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抱有充足的信心,在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我国经济一定13/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会实现持续高质量中高速的发展。(摘编自王金营、刘艳华《经济发展中的人口回旋空间:存在性和理论架构》)材料二(摘编自蔡昉《阻断“递减曲线”应对老龄化挑战》)材料三人口数量红利的开始与消失都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由于人口数量红利难以实现永续,因此促进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化,最大限度释放人口质量红利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提升人口质量红利有以下两个途径。一是提高人口质量。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实现人口质量红利的必要条件,因而要加大对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人口质量的改善一方面要重视人口健康问题,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口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要在打造具有专业知识素养的教师团队,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的同时,落实好企业职工在职培训,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二是要努力解决人力资本错配问题。人力资本的低利用率会导致人力资本的浪费,进而阻碍人口质量红利的释放,要通过教育制度改革、优化区域间产业结构、引导劳动力资源在行业部门之间合理配置以及平等性别观念等手段扭转人力资本在教育、地区、行业和性别层面的错配现状,以实现人口资本的有效配置,进而更好地释放人口质量红利。(摘编自詹韵秋、王军《人口质量红利: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充分利用人口回旋空间,拉动经济增长引擎,人口持续老龄化、老年人口增长的消极影响就会被抵消。B.中国有着广袤的地理空间,不仅可以保障产业种类不会减少,也可以承载产业的升级、分工和转移。C.我国未来尽管人口将处于负增长,但劳动力以及高端人力资本仍然充足,可以保障基本产业的发展。D.提升人口质量红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打造具有专业知识素养的教师团队,提升学校教育质量。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城镇化、区域异质性的发展,将会带来人力资源在地区间重新配置,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13/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B.我国人口规模大,国内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空间也就大,并可以提供大量促进产业发展的劳动力。C.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发达国家更相近,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这说明我国人口数量红利正在减退。D.无论人口正增长还是负增长,加大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化的力度,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3.下列选项中,与提升人口质量红利的途径相符合的一项是( )(3分)A.数据显示,科技创新行业平均工资为金融行业的76.87%,制造业平均工资为金融行业的46.59%,国有企业为主的金融业吸纳了大量人才。B.2021年,国家开放三孩生育政策,并就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等问题作出规定。C.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性别歧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认同传统性别分工模式和性别不平等观念的人数有一定程度的回升。D.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2019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超8万亿元,到2030年将达16万亿。4.材料一中数据使用较多,这些数据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例具体阐释。(4分)5.有人认为,中国虽然面临老龄化挑战,人口红利仍然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底气。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最重要的羊粪(节选)李娟①我们这里的人,形容一件事情处理起来难度大,总是说:“跟啃奶疙瘩一样!”奶疙瘩就是酸奶煮沸后沥制的奶酪,很硬。尤其是完全脱脂的陈年奶酪,硬得简直不近人情!任你牙口再好,也只能在上面留下几溜白牙印。吃这种硬奶酪,得先在火炉上烤软了,或在滚烫的奶茶里泡软了,才啃得动。加玛的一块奶疙瘩会啃三四道茶,从头一天泡到第二天,每道茶喝饱了就捞出奶疙瘩揣回口袋,到了下一道茶继续再泡。做这件事时,她不但有耐心,而且有乐趣。总之,奶疙瘩实在太难啃了。②其实我主要想说的是:清理羊圈的工作太难了,就跟啃奶疙瘩一样。③我们到了。冬牧场广阔而单调,黄沙漫漫,白雪斑驳。但我们生活的这一小块沙丘间的凹地却漆黑、深暗。这就是羊的功劳。羊在这个沙窝子里生活过许多个冬天,羊粪一年年堆积,粉化,把这块弹丸之地反复涂抹成了黑色。④尤其羊圈里更是堆积了又厚又结实的粪层。居麻说,这些粪层每个月都会增厚半尺,一个冬天得清理好几次呢。其中初冬刚到达时的第一次清理和离开前的最后一次清理最为重要,劳动量也最大。第一次主要是为了挖出最底层的干粪层。最后一次是趁春日暖和,把最表面那层厚厚的软粪层铲起,砌在羊圈周围晾晒。这些粪块又黑又纯,一块块大小适中,是冬天里最好的燃料。⑤最底层的粪层因靠近地表,沙土多,又硬又结实。加之又平摊着晾了一个夏天,撬起时跟预制板一样整齐。这些结实的粪板虽不能用做燃料,却是荒野里最重要的建筑材料。用这种粪板围筑起来的羊圈整齐又结实。否则的话,又能用什么来盖呢?野地空旷,一棵树也没有,一把泥土也没有,一块石头也没有,只有低矮脆弱的枯草稀稀拉拉地扎在松软的沙子地上。⑥就连我们人的饮食起居之处——地窝子,也多亏了羊粪这个好东西。地窝子是大地上挖13/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出的一个深两米左右的大坑,沙漠地带嘛,坑壁四周不垒上羊粪块的话,容易塌方。然后在这个羊粪坑上架几根椽木,铺上干草,压上羊粪渣,便成了“屋顶”。最后修一条倾斜的通道伸向这个封闭的洞穴。当然了,通道两壁还得砌上粪块挡一挡。连我们的睡榻也是用粪块砌起的,我们根本就生活在羊粪堆里嘛。⑦“生活在羊粪堆里”——听起来很难接受,事实上羊粪实在是个好东西。它不但是我们在沙漠中唯一的建筑材料,更是难以替代的建筑材料——在寒冷漫长的冬天里,再没有什么能像动物粪便那样,神奇地、源源不断地散发热量。——最深刻的体会是在那些赶羊入圈的夜里,北风呼啸,冻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脸像被揍过一拳似的疼。但一靠近羊圈厚厚的羊粪墙,寒意立刻止步,和平的暖意围裹上来。⑧刚到这里的第一天,傍晚时分风雪交加,根本没工夫好好整理。很快夜深了,大家非常疲惫,于是和衣躺在几乎什么都没铺的粪堆上凑合着睡了一宿。大家的脑袋统统抵着粪墙,翻个身,羊粪渣子就簌簌掉得满脸满脖子。要是有咧着嘴睡觉的习惯就惨了!不过即使是闭着嘴睡觉,第二天,还是……⑨好在经过休息,第二天大家都精神焕发,开始大力规整。垮塌的粪墙被重新砌起,裸露的粪墙上挂满了壁毯和绣毡(最麻烦的事是往这样的“墙”上敲钉子,哪能敲得紧呢……),到了下午,地窝子终于焕然一新,体面极了!羊粪块们被挡得结结实实,统统退居到幕后。⑩原先的羊圈只有居麻一家使用。现在与新什别克家合牧,陡然多了两百只羊,羊圈必须得扩张。居麻用十字镐把羊圈坚硬的粪地砸开,新什别克和小伙子胡尔马西(新什别克的弟弟)用尖头锨用力撬起粪板,加玛用方头锨把碎粪渣抛到墙外,我和新什别克的老婆萨依娜则徒手抱起大块的粪层递给嫂子,嫂子砌新墙。墙砌好后,多余的粪块都得运出去,我们几个女人用塑料编织袋一袋一袋地往圈外扛。干了整整一天。那个累啊!而且粪尘漫天,呛得满鼻子满嘴都是。大家不停咳嗽。脖子里也全是粪渣。这次清理,至少往下挖了一尺半深。⑪虽然劳动辛苦,值得安慰的是,这两天的伙食开得特好!每天都有肉吃!还有肉汤熬的麦子粥喝,而且麦子粥里还拌了酸奶糊……还有土豆白菜炖的风干肉,而且肉是用羊油煎的……还有一顿焖了肉块的抓饭。最重要的是,这几天的所有茶水里都煮了黑胡椒和丁香粒!哎哟——香喷喷!⑫羊粪地板是撬完了,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却是羊的“褥子”太薄了,地气太寒,体弱的羊可能过不了冬。于是加玛、胡尔马西和我在接下来的两个晴朗有风的日子里干了整整两个下午,把沙窝地附近风化散碎的羊粪土收集了几十麻袋,拖进羊圈垫高了一些。这仍然不是最后。此后的每一天,当羊群出发后,留在家里的人,都得把羊圈里墙根背阴处潮湿的粪土层翻起、铲开,堆在阳光下晾晒,晚上再摊平。并且每过几天,就要拖几袋干粪土垫进羊圈。[注]本文选自李娟的散文集《冬牧场》,2010年冬天她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经历了三个月冬季放牧生活,李娟的《冬牧场》获得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中的“非虚构作品奖”。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啃奶疙瘩的难体现了生活的艰苦和些微的乐趣,为全文奠定苦中作乐的精神基调。B.作者笔下的阿勒泰地区环境艰苦,生活艰辛,而哈萨克牧民游牧生活的种种,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乐观地面对生活的艰难等精神。C.作者身为一个汉族人,亲自加入哈萨克家庭进行劳作,与哈萨克牧民一起对抗艰苦困难的生活,体现出质朴、朴素、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D.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呼吁人们远离喧嚣的现代社会,追求质朴天然、自给自足的诗性生活。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以“吃奶疙瘩”起笔,与清理羊圈形成对比,引出下文对清理羊圈的叙述,这样13/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的开头新鲜有趣,轻松愉快,很容易吸引读者。B.第⑧段“不过即使是闭着嘴睡觉,第二天,还是……”省略号的使用很是巧妙,可以引起读者的想象,语言风趣幽默,不说比说效果更好。C.第⑨段“统统退居到幕后”用拟人的手法写羊粪块被遮住后的作者内心的满足感,写出了人们在贫瘠生活中仍然创造性地美化生活的愉悦。D.作品提示我们写作从真实的、有深厚体验的生活出发,用饱蘸深情的笔触向我们表现了浮躁喧嚣的现代文明外,还有另一种源于心灵的寂静之声。8.结合上下文,赏析第⑦段划线句子。(4分)9.《冬牧场》是李娟“非虚构写作”的代表作品之一,“非虚构写作”的突出特点之一是选材真实可信。请结合选文内容加以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听雨堂记明代袁中道【注1】乙未,中郎令吴,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隐,散于四方,乃取子瞻怀子由之意,扁其退居之堂曰“听雨”【注2】。十月,予往吴省之,见而叹曰:“吾观子瞻居宦途四十余年,即颠沛流离之际,室家妻子潇然不在念,而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夜床风雨之感无日无之,乃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嗟乎!宋自仁宗以后,皆非治朝也。子瞻之肮脏好尽,子由之狷介寡合,皆山林之骨,非希世取功名之人也。古之君子,有一人知之,则可以隐。夫孰有子瞻与子由两相知者?以两相知之兄弟,而偕隐于山林,讲究性命之理,弹琴乐道,而著书瑞草、何村之间,恐亦不大寂寞也;而乃违性乖质,以战于功名之途,卒为世所忌,几至于死。彼黄州之行已矣,元祐初,既得放归阳羡,当此时,富贵功名之味,亦既尝之矣;世路风波之苦,亦既历之矣;己之为人,足以招尤而取忌,亦大可见矣,肱已九折矣。或招子由至常,或移家至许,或相携而归,使不得遂其乐于中年者,庶几得遂于晚岁,亦奚不可。胡为乎招即来,麾即去,八年荣华,所得几何?而飘零桄榔之下,寂寞蜒岛之中,濒海相逢,遂不得与子由再见,此吾之所不晓于子瞻者也。夫人贵自照。陶潜之可仕而不物,以其性刚耳。子瞻渡海以后乃欲学陶夫不学之于少而学之于老是贼去而弯弓也。今吾兄弟三人,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子瞻无兄,子由无弟,其乐尚减于吾辈。然吾命薄,或可以免于功名。独吾观两兄道根深,世缘浅,终亦非功名之品。而中郎内宽而外激,心和而迹孤,尤与山林相宜。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岂有鉴于子瞻之覆辙,彼所欲老而学之者,中郎欲少而学之乎?如是则听雨之乐,不待老而可遂也,请归以俟。【注1】袁中道,字小修,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公安派”领袖之一,与兄长袁宗道、袁宏道称“三袁”。【注2】苏辙在《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中写道:“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瞻渡海/以后乃欲学陶/夫不学之于少/而学之于老/是贼/去而弯弓也B.子瞻渡海以后/乃欲学陶/夫不学之于少/而学之于老/是贼去而弯弓也C.子瞻渡海/以后乃欲学陶夫/不学之于少/而学之于老/是贼/去而弯弓也13/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D.子瞻渡海以后/乃欲学陶夫/不学之于少/而学之于老/是贼去而弯弓也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令,官名,这里指县令。依据原文语境,应活用为动词,担任县令。B.治朝,指古代天子诸侯三朝之一;又指政治清明的时代,本文意思是后者。C.不物,意思是不为外物主宰,指陶潜不被功名、官场拖累。D.道根,指治道的根本。汉代荀悦有言:“恕者,仁之术也;正者,义之要也。至哉,此谓道根!”其意思与此文中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交代了“听雨堂”的名字由来,对苏轼为官四十多年、颠沛流离之时只念弟弟、不想妻儿的行为很不理解。B.作者认为,苏轼性格高亢耿直,苏辙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在宋仁宗以后的宋代,他们两个都不适合在当时做官。C.作者认为人贵在了解自己。苏轼本来有机会与苏辙一起回到家乡,享受团聚的喜悦,可惜都错过了。D.文章题目虽为“听雨堂记”,文字处处以兄弟之情着笔,感情真挚。既为苏氏两兄弟未能“相约早退”而遗憾,又庆幸自己与兄长志同道合,共享听雨之乐指日可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每小题4分)(1)而乃违性乖质,以战于功名之途,卒为世所忌,几至于死。(2)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14.文章结尾说袁氏三兄弟的“听雨之乐”不待老年就可实现。根据文意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注】此诗当是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句先写登楼的所见所感。“接大荒”写眼之所见,“海天”“茫茫”是虚写。B.三四句写的是近处所见,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芙蓉与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C.五六句写远景。重重绵亘的叠嶂层林,江流的蜿蜒盘旋,对偶中兼具沉郁与豪放之致,意境深远。D.全诗展现了一副情景交融的动人图画,境界开阔,沉郁顿挫。16.结合全诗,说说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礼记礼运》中对选取领导人和与临国交往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2)在表现怀人主题的古代诗歌中,13/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诗人经常采用“对写”手法,从对方着笔,委婉含蓄地表达情感,可谓“此处思念,彼处着墨”如“________,________”。(3)《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经典句子。从此之后,将“王孙”与青草一起吟咏,成了古典诗词中表现隐逸、离别等情感的一个传统,如“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花椒起源于中国,早在先秦时期,花椒的地位就非常高。《楚辞》有载:“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屈原以申椒、菌桂、蕙(佩兰)、蓝(白芷)等多种香草指代贤达,其中的申椒便是花椒。后来,随着花椒栽培的普及以及香草在女子熏香中的应用,( )。如《旧唐书·列女传序》“聊播椒兰,以贻闺壶”正是此意。《诗经·唐风》中亦有一篇《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全诗以花椒馨香多籽,寄寓先民们多子多福,宗嗣不绝的美好愿望。魏晋以前,花椒多是作为香料、象征物、殉葬品使用。魏晋以后,花椒的饮食调味功能逐渐被开发。清代以前,花椒主要与其他调味品一起使用。清末,花椒开始独立入味。花椒辛香独特的味道赋予了川菜别具一格的特点,与辣椒搭配形成了川菜麻辣兼备的格局。花椒的利用推动了川菜的发展,麻味这种源于中国的特有风味,是中国关于世界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已成为一种食品的基本味。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所谓的“椒兰之德”,即是椒与兰逐渐从赞誉女子的贤良淑德演变为对能人贤士的称谓。B.椒与兰逐渐从对能人贤士的称谓演变为对女子贤良淑德的赞誉,即所谓的“椒兰之德”。C.所谓的“椒兰之德”,即是椒与兰逐渐从称谓能人贤士演变为赞誉女子的贤良淑德。D.椒与兰逐渐从对女子贤良淑德的赞誉演变为对能人贤士的称谓,即所谓的“椒兰之德”。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句子中存在的修辞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D.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20.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和词语错误,下列修改最恰当、准确的一项是()(3分)A.麻味这种源于中国的特有风味,已成为食品的一种基本味,是中国关于世界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B.麻味这种源于中国的特有风味,是中国对于世界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已成为食品的一种基本味。C.麻味这种源于中国的特有风味,已成为一种食品的基本味,是中国对于世界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D.麻味这种源于中国的特有风味,已成为食品的一种基本味,是中国对于世界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甄士隐与贾雨村是作为“对立幻象”存在于《红楼梦》全书的叙事之中的。甄士隐是人世间与太虚幻境的连接点,贾雨村是人世间与贾府的交汇处,他们两人又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印证了太虚幻境与贾府是虚实相映的。看似虚幻莫测,实则真实可感,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真实感与情感体验。而作为“对立”呈现的形象,他们又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物,一种是以甄士隐为代表的超然出世的人物,一种是以贾雨村为代表的热衷名利的人物。后者在前者的眼里是虚13/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无,前者在后者的眼里是疯癫,二人最后在觉迷渡口相遇,如同开头在葫芦庙比邻而居的情况一般。二人所经历过的世间纷扰都像是南柯一梦,梦醒之后的再次相遇则暗示着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原点:甄士隐已悟道成仙,冷眼旁观世间百态;贾雨村却因贪赃枉法,终被削籍为民。这时已然超脱的甄士隐以“老仙长”的身份出现,并作为精神导师来对贾雨村进行点化,体悟人生真谛,从而使得二者又在对立中回归了统一。21.下图是根据上文第二段制作的内容结构图,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7个字。(5分)22.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②“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③“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运用对比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同中迥异”的人物。上述三段话中都有“妹妹”,请分别说出三句话分别出自谁人之口,并简要分析说话人的典型性格。(6分)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张艺谋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说,他导演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表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浪漫,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戴建业教授讲唐诗时说,盛唐一代的诗人展现出极其浪漫的精神风貌,只有在盛世才会有唐诗的浪漫;在普通人看来,人幸福了安居乐业了才懂得浪漫。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13/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沈阳二中22届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卷参考答案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原文是“有利于抵消”,与“就会被抵消”程度上有差异。B.“可以承载产业的升级、分工和转移”错,从原文“广袤的国土空间、不断完善的城市体系和各地区拥有的规模可观的人口……提供足够的回旋空间”看,地理空间至多只是一个因素,不可以保障产业种类和承载产业的升级、分工和转移。D.“关键”错,只是重要因素之一,不能说是“关键”。故选C。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我国人口规模大,国内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空间也就大,并可以提供大量促进产业发展的劳动力”错,国内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空间还受购买力制约,劳动力供给还受劳动年龄人口的影响。故选B。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说明人力资源在行业之间配置错位,不利于释放人口质量红利;B.是释放人口数量红利的措施;C.性别歧视可能带来人力资源在性别层面错配,不利于释放人口质量红利。故选D。4.①列举数据,直观而准确反映实际情况。(1分)如“到2030年之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人口规模将分别占到2亿~3亿和0.6亿~0.8亿”,说明到2030年之后,我国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人口规模大;(1分)②用作论据,强化论证,使观点更具说服力。(1分)如“到2030年之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人口规模将分别占到2亿~3亿和0.6亿~0.8亿”,证明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将会有充足的人力资本和创新资源”这一观点。(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中的数据主要有两类,一是“到2050年人口规模仍然可以保持在14亿左右”“到2035年将拥有9亿人”“34个省级行政区、334个地级区划”“2017年流动人口总数达到2.44亿”,这些数据能够直观地反映实际情况,使语言更详实、准确。二是“到2030年之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人口规模将分别占到2亿~3亿和0.6亿~0.8亿”,这类数据列举确凿、充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5.①人口数量红利并未消失(2分):中国人口规模仍大,可以提供大量劳动力;低龄老年人(65~75岁人口)也会成为劳动力资源的补充。(1分)②人口质量红利加速释放(2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将会有充足的人力资本和创新资源;国家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提高人口质量并努力解决人力资本错配问题,就会加速产生“质量红利”。(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结合材料一“从劳动要素供给来看,到2035年将拥有9亿人,而且低龄老年人(65~75岁人口)也会成为劳动力资源的补充。如此大规模的劳动年龄人口与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在不断的技术进步中可以保障基本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为产业成长、新产业发生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概括出:中国人口规模仍大,可以提供大量劳动力;低龄老年人(65~75岁人口)也会成为劳动力资源的补充,可见人口数量红利并未消失。结合材料一“从人力资本规模和创新资源看,到2030年之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人口规模将分别占到2亿~3亿和0.6亿~0.8亿。这表明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将会有充足的人力资本和创新资源”和材料三“由于人口数量红利难以实现永续,因此促进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化,最大限度释放人口质量红利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提高13/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人口质量”“二是要努力解决人力资本错配问题”“以实现人口资本的有效配置,进而更好地释放人口质量红利”概括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将会有充足的人力资本和创新资源;国家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提高人口质量并努力解决人力资本错配问题,就会加速产生“质量红利”,从而使人口质量红利加速释放。6.D.错误解读。应该是“引人思考这种远离喧嚣社会的质朴又苦中带乐的生活和心灵,反思我们自己的生活。”并无“呼吁远离现代社会”之意。7.A.“对比”错,“吃奶疙瘩”和“清理羊圈”一样难,是类比。8.①“我们”居住的屋子是用羊粪砌成的,连睡榻也是羊粪块砌起的,所以说是“生活在羊粪堆里〞。②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生活在羊粪堆里听起来很难受,却告诉我们生活中很多不那么招人喜欢的东西,有时却是真正有价值的。(看似艰苦而令人作呕的生活,其实也充满温暖和快乐)③语言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答对2点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生活场景真实:作者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经历了三个月冬季放牧生活,硬奶酪、羊圈、粪墙等,都在为人们展示一个艰苦而又充满乐观情趣的真实生活场景,写出了草原人的辛苦劳作和简朴的生活。②具有真实的地域特色:如第①段吃硬奶酪的描写,很真实地突出了奶酪的“硬”,写出了地方特色。③劳动过程真实:作者跟随着这些牧民一起在冬季清理羊圈,学着充分利用羊粪劳作,亲身体会了草原牧民原始、艰苦的劳作生活,真实再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劳动过程。(如第⑩⑫段劳作场景的描写)(也可以举其他例子,例子和作用要能对应,言之成理即可。有理有据,每点2分)10.B11.D两者意思不同,荀悦所说的是儒家的治道的根本,文中的意思是道家修道的慧根、根底。12.A13.⑴可是他却违背本性,在功名仕途上努力,最终被世人嫉妒,几乎处于死地。(乃,竟然或却、反而。乖,违背。卒,最终)⑵现在在吴县担任县令,政令清简,全然不见繁忙,但是他的心中常常好像不快乐。(令,担任县令。了,完全,全然。其中,心中。)14.⑴袁氏三兄弟的感情不亚于苏轼苏辙,⑵作者没有仕途之累,⑶两位兄弟也不是追求功名之人,⑷对苏轼苏辙的覆辙有所借鉴。(一点一分,答出三点即可)《听雨堂记》译文乙未年(万历二十二年),中郎做吴县县令,念及我们兄弟三人有的出仕、有的隐居,分散在四方(不能相见),就取苏轼思念苏辙之意,为自己的休息闲坐之所题写匾额“听雨”。这一年的十月,我去吴县探望他,见到听雨堂后(不由)感叹道:“我看苏轼为官四十多年,在颠沛流离之时,家室妻子全然不顾念,却唯独没有一刻能忘记苏辙,对儿时两人风雨对床的人生乐趣的感念,没有一天没有的,可是最终他也没能和苏辙相聚。唉!宋朝自宋仁宗以后,都不是安定太平的时代。苏轼高亢耿直,无所保留地进谏忠言,苏辙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他俩都有隐居山林的风骨气度,(本质上)不是迎合世俗谋取功名之人。古代的君子,有一个人了解他,就可以隐居了。何况苏轼、苏辙两人互为知己?两个互为知己的兄弟,一起隐居山林,讲究性命之理,弹琴论道,在瑞草桥、何村中著书,恐怕也不会太寂寞吧。可是他竟然违背本性,在功名仕途上努力,最终被世人嫉妒,几乎处13/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于死地。那黄州之行也就罢了,元祐初年得以回到阳羡,在那时,富贵功名的滋味已经尝过了;世路坎坷的苦楚,也经历过了;自己的为人,足以招致怨恨和忌妒,也大约可见了,可谓历经磨练而富有经验了。或者招苏辙到常州,或者搬家到许昌,或者兄弟二人一起回到故乡,让不能在中年实现的乐趣,在晚年实现,也不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八年之间,荣华富贵得到了多少呢?结果是被贬谪惠州、儋州,飘零寂寞,最终不能与苏辙相见。这是我不理解子瞻的地方。人贵在自我了解。陶潜可以做到出仕却不为外物所役(而辞官),是因为他性情刚毅啊。子瞻被贬到海南以后才想学陶渊明,他不在年轻的时候学,却在老年的时候学,这和贼逃走了以后才想要弯弓射箭是一样的。现在我们兄弟三人,相亲相爱的程度不亚于子瞻和子由。子瞻没有哥哥,子由没有弟弟,他们的快乐要比我们兄弟三人少。然而我福薄,或许可以免于功名。只是我看两个哥哥修道的根基深,俗世的缘分浅,终究不是功名之人。而且中郎心胸宽广而外显激切,心态平和而行迹孤傲,尤其适宜隐居。现在在吴县担任县令,政令清简,全然不见繁忙,但是他的心中常常好像不快乐。莫非从子瞻的覆辙中有所鉴戒,子瞻想在年老的时候学陶渊明,而中郎想要在年轻的时候学陶渊明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兄弟对床听雨的快乐,不用等到老年就可以实现了,请让我回去等待这一天。15.A(“海天茫茫”应是比喻、夸张)16.(1)共同遭贬的悲愤失意。诗人和四位友人因永贞革新失败而一同被贬,流放偏远,内心愤懑不平。(2)生活维艰的困窘凄凉。从“百越文身地”可知所贬之所蒙昧荒僻、断发文身,加之自然环境恶劣、水土不服,生活艰难可想而知。(3)对友人的思念关切。友人被贬天各一方,音书断绝,无法得知友人近况,更显惆怅。诗歌注释:柳州:今属广西。漳州、汀州:今属福建。封州、连州:今属广东。刺史:州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后世的知府。接:连接。一说,目接,看到。大荒: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海天愁思:如海如天的愁思。惊风:急风;狂风。乱飐(zhǎn):吹动。芙蓉:指荷花。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重遮:层层遮住。千里目:这里指远眺的视线。江:指柳江。九回肠:愁肠九转,形容愁绪缠结难解。共来:指和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文:通“纹”,用作动词。犹自:仍然是。音书:音信。滞:阻隔。诗歌译文:登上高楼,极目所见的是一派荒凉冷清的茫茫沙野,如海似天的愁绪油然生起。13/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暴雨来袭,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了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就如同我百结的愁肠。我们一起来到这边远的蛮荒之地,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17.(1)选贤以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18.B前文陈述的主体是“花椒”,依据承前原则应以“椒与兰”为主语,排除AC;后文写《旧唐书·列女传序》中的内容,依据启后原则,排除D。19.C(“花椒馨香多籽,寄寓先民们多子多福”是源自语言的“谐音”现象。A.比拟B.借喻C.谐音双关,“晴”和“情”谐音D.通感)20.D(A“关于”改为“对于”B后两句话颠倒顺序C“已成为一种食品的基本味”应改为“已成为食品的一种基本味”。)21.①葫芦庙比邻而居②看他疯癫③超然出世④觉迷渡口相遇⑤悟道成仙22.①林黛玉。“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用语尖刻,而其中“姐姐”“妹妹”明显充满吃醋的意味,可以看出林黛玉说话尖刻、猜忌多疑的特点。②贾宝玉。“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明显不合常礼,应该是一个人不正常时的话语,是贾宝玉的“痴情霸道语”。宝玉对林黛玉一往情深,时时说出痴语,可以看出宝玉温柔多情,一往情深的特点。③王熙凤。“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是王熙凤的“奉承语”,既体现了对林黛玉的奉承,也表达了对林黛玉的关心,还照顾了贾母的面子,可见王熙凤逢场作戏、八面玲珑、善于逢迎的性格特点。23.作文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围绕“浪漫”这一关键词,展现了三种对于浪漫的不同思考。普通人对于浪漫的思考,着重体现在浪漫的产生条件。他们认为浪漫作为一种形而上的精神体验,必须依靠基本的生理条件或物质条件满足才能产生。一个人若是为艰苦所困、为基本的衣食住行而担忧,他就无法浪漫。由此可推知,本次冬奥的浪漫,体现的是我国人民的安居乐业。戴建业所讲的盛唐诗人的浪漫,不仅仅是讲浪漫主义这一种诗歌风格,更在于展现盛唐诗人那种昂扬、自信、放达的精神气质。而“只有在盛世才会有唐诗的浪漫”这一论断,更是从侧面反映了在冬奥中展现中国式浪漫的当下,亦是一个盛世中华的时代。而张艺谋导演对于浪漫的论述,则从民族文化的角度说明,本次“中国式浪漫”,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由此可知,本次材料所讲述的,并非仅仅是浪漫思想或精神,而是要求思考“浪漫”之精神与现实中的人民生活、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写作时,可以由本次冬奥盛会展现的浪漫出发,展现中华民族的独特浪漫。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浪漫与现实、浪漫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具体的人和事解读浪漫的内涵意义。当然,写作时,也应该结合本次冬奥会的“中国式浪漫”热点,延申拓展到更广阔领域的中国浪漫,展现我国在浪漫中展现的大国气象和文化自信。立意:1.中国的浪漫是中华文化与国人气质相融的完美体现。13/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2.中华文化尽显中国浪漫。3.以中华文化为音符,谱中国浪漫之曲。【答案】例文:在冬奥盛会中读懂“中国式浪漫”随着全国多地先后换上了银装素裹的“节日套装”,壬寅虎年的味道越发浓郁,北京冬奥的氛围感也一下子被拉满。当冬奥与春节相遇,当竞技与文化共舞,一个热词开始频繁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之中,那就是“中国式浪漫”。浪漫,一个自带意境的词语,不仅有玫瑰里的爱意与深情,更有千古诗词里的风骨与气魄,和民族复兴的壮志与豪情,中国人的骨子里向来都不缺乏浪漫气息。其实,浪漫无关于物质的丰富,更在于心灵的充盈。即使有情人相隔两地无缘得见,中国人亦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浪漫;即使深陷困顿,中国人亦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自我浪漫;即使朝不保夕,中国人亦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爱浪漫。这份浪漫源自于坚定的文化自信。这次冬奥会,当首钢滑雪大跳台与敦煌“飞天”的飘带“齐飞”,当冬奥制服与多彩的千里江山图“共色”……多层次文化盛宴正在徐徐打开。一身冰雪蓝的“瑞雪迎春”号冬奥列车载着5G超高清直播演播室一路驰骋;“凤舞九天”的太子城站直达冬奥会比赛核心区,成为新一代“打卡盛地”……让美感和科技相得益彰,在独具匠心的设计之中,中国优秀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珠联璧合,这样的呈现方式令人叫绝,这样的文化自信令人动容。这份浪漫映衬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如果说优秀文化是浪漫之本,那么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奋进精神就是浪漫之根。从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到首次在太空过年的神舟十三号“出差三人组”;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到感动中国的张桂梅的“赠人间以芬芳”;还有“双奥之城”北京用最美的中国姿态再燃奥运圣火……前进路上的每一处细节、每一次感动都承载着满满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正滋养出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奋进力量。这份浪漫展现了从容的大国担当。从自立自强的“争气路”到集大成者的智能化,冬奥中的京张高铁再现高光时刻;“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也为未来奥运会的举办提供了良好借鉴……中国始终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着世界。北京冬奥的举办,又将是一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诠释。这份蕴含着中国人勇敢与担当的“浪漫主义”,也正在为世界发展提供着切实有效的智慧方案。中国人的浪漫,从不是虚浮的风花雪月,而是深深刻在每个中国人的骨血里,在历久弥新的传承里,在勇于超越的信念里,在“一起向未来”的力量里。13/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辽宁省沈阳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试题(Word解析版)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Word解析版)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模拟试题(Word版带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政治第四次模拟试题(Word版带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物理第四次模拟试题(Word版带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英语第四次模拟试题(Word版带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带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5-27 08:24:43
页数:13
价格:¥3
大小:147.5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