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7

2/27

剩余2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河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一、选择题1.豌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紫花(A)对白花(a)为显性。孟德尔选用纯种白花豌豆植株和纯种紫花豌豆植株做了以下实验,白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F1自交,F2单株种植得到F3,关于F3叙述不正确的是()A.F2白花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全部为白花B.后代全为紫花的亲代基因型为AAC.F2紫花植株自花传粉,1/4的后代全部为紫花D.F2紫花植株自花传粉,2/3的后代紫花:白花=3: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亲本白花为aa,紫花为AA,F1为紫花Aa,其自交F2出现紫花1AA:2Aa:白花aa,其自交得F3。【详解】A、F2白花植株aa自花传粉,后代全部为白花aa,A正确;B、后代全为紫花的亲代基因型为AA,B正确;C、F2紫花植株(1/3AA、2/3Aa)自花传粉,1/3的后代全部为紫花,C错误;D、F2紫花植株(1/3AA、2/3Aa)自花传粉,2/3的后代紫花:白花=3:1,D正确。故选C。2.现有某作物的两个纯合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如果要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获得具有抗病矮秆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在杂交育种前,需要正确的预测杂交结果。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下列相关叙述哪个不属于其中的条件()A.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D.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答案】D\n【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即相关的等位基因应该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此,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与题意不符,A错误;B、根据A项分析,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也是满足杂交育种的条件之一,与题意不符,B错误;C、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是杂交育种的条件之一,与题意不符,C错误;D、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则这两对等位基因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不符合杂交育种的条件,与题意相符,D正确。故选D。3.北极狐的毛皮在冬天几乎全为白色,在夏天同一只北极狐的毛皮逐渐变深,直至成红褐色;一对单眼皮的夫妇生出了一个双眼皮的孩子,已知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关于上述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现象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B.北极狐毛皮白色和红褐色分别由不同的基因型控制C.眼皮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D.两种现象的出现显示出了遗传的复杂性【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详解】A、同一只北极狐的毛皮在夏天和冬天不同,说明表现型是环境作用的结果,而单眼皮的夫妇生出了双眼皮的后代,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后者不能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错误;B、北极狐的毛皮在冬天几乎全为白色,在夏天同一只北极狐的毛皮逐渐变深,直至成红褐色,\n说明毛皮白色和红褐色是由相同的基因型控制,表现型不一样是受到环境的影响,B错误;C、眼皮的遗传中等位基因分离,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C错误;D、两种现象的出现显示出了遗传的复杂性,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D正确。故选D。4.孟德尔能够发现遗传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用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计算方法.比如一个家庭男孩和女孩的出生概率均为1/2.分别用p和q表示,则一个家庭中生两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概率为3p2q,计算方法如下表,根据这样的计算方法,一对均携带白化病基因的正常夫妇,生了三个孩子,两个正常一个白化的概率是()家庭组成出生顺序计算概率3个男孩bbbp×p×pp32个男孩1个女孩bbgp×p×qbfbp×q×pgbbqpp1个男孩2个女孩ggbq×q×pgbgq×p×qbggp×q×q3个女孩gggq×q×qq3注:b表示男孩g表示女孩A.9/16B.1/4C.9/64D.27/64【答案】D【解析】【分析】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携带者可用Aa表示。【详解】该夫妇生患白化病孩子aa的概率为1/4,正常孩子的概率为3/4。故该对夫妇生两个正常一个白化的概率为3×(3/4)2×1/4=27/64。ABC错误,D正确。故选D。5.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下列哪项不利于他发现分离定律()\nA.选择观察子叶的颜色或种子的形状B.高茎和矮茎的杂交后代茎高均与高茎亲本基本相同C.同时观察茎的高度和种子子叶的颜色D.花色实验中的杂种种子后代时常出现两种花色【答案】C【解析】【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选择观察子叶的颜色或种子的形状,在种子阶段就可以观察到子代的性状,有利于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A错误;B、高茎和矮茎的杂交后代茎高均与高茎亲本基本相同,后代高茎为杂合子,自交会出现3∶1的分离比,利于发现分离定律,B错误;C、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等位基因是控制同种性状的基因,因此同时观察茎的高度和种子子叶的颜色,不利于发现分离定律,C正确;D、花色实验中的杂种种子后代时常出现两种花色,分离比为3∶1,实质是等位基因的分离造成的,有利于发现分离定律,D错误。故选C。6.科研人员调查某家系耳聋的遗传方式和发病原因并绘制了家系图,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耳聋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Ⅲ-3的基因型与Ⅱ-6相同的概率为100%C.Ⅱ-6与Ⅱ-7再生育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是1/4D.若Ⅲ-3与患病女性结婚则后代不一定患病\n【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题图分析,Ⅱ-6与Ⅱ-7均患病,却生出了正常的女儿,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Ⅱ-6与Ⅱ-7的基因型均为Aa。【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该耳聋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B、Ⅱ-6与Ⅱ-7的基因型均为Aa,则Ⅲ-3的基因型为1/3AA、2/3Aa,显然,Ⅲ-3的基因型与Ⅱ-6相同的概率为2/3,B错误;C、Ⅱ-6与Ⅱ-7的基因型均为Aa,二者再生育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是1/2×1/4=1/8,C错误;D、Ⅲ-3的基因型可表示为1/3AA、2/3Aa,与患病女性(A_)结婚,则可能生出正常的孩子,即后代不一定患病,D正确。故选D。7.摩尔根在培养果蝇时发现了突变体白眼果蝇,经过两代杂交实验,为了解释如图结果,做了“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Y染色体没有其等位基因”的假设,为了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设计测交实验证明.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测交实验指F1红眼雌蝇与突变型白眼雄蝇杂交B.测交实验指F1红眼雄蝇与突变型白眼雌蝇杂交C.B选项中白眼雌蝇可以通过A选项实验结果中得到D.A、B选项实验均可为支持假设提供充分的证据【答案】D\n【解析】【分析】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由题图可以看出,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详解】AB、测交是和隐性纯合子杂交,白眼为隐性性状,所以可以选择F1红眼雌性和白眼雄性交配,或者选择F1红眼雄性和白眼雌果蝇杂交,AB正确;C、B选项中白眼雌蝇XwXw可以通过A选项XWXw×XwY实验结果中得到,C正确;D、A选项中,F1红眼雌蝇与突变型白眼雄蝇杂交,不管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在X染色体上,子代中都是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雌:白眼雄=1:1:1:1,所以不能为支持假设提供充分的证据,D错误。故选D。8.摩尔根在证明果蝇的白眼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之后,又发现了果蝇体色的黄色等突变性状。他发现果蝇的体色灰色(A)对黄色(a)为显性,之后开展了一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群体的性别比例为1:1,因为含X和Y的配子比例为1:1B.该对等位基因有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C.判断B是否正确可设计一次杂交实验,亲本为黄色雌性和灰色雄性D.图示亲本中,灰色果蝇为杂合子【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灰色对黄色为显性,当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则灰色个体基因型为AA或Aa,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a,当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时,则灰色个体基因型为XAXA或XAXA或XAY,黄色个体基因型为XaXa或XaY。结合题给信息,当亲本基因型为AaXX和aaXY,子一代基因型分别为AaXX:AaXY:aaXX:aaXY=1:1:1:1,符合;当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子一代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XaXa:XaY=1:1:1:1,符合。【详解】A、该群体的性别比例为1:1,是因为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中含X和Y的比例为\n1:1,而不是群体中的X和Y配子比,含X的配子包括含X的雌配子和含X的雄配子,含Y的配子为雄配子,所以含X的配子多于含Y的配子,A错误;B、根据分析,当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子一代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XaXa:XaY=1:1:1:1,符合,B正确;C、通过正反交可以判断等位基因所处染色体座位,当正反交结果一致时,则位于常染色体,当正反交结果不一致时,则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D、根据分析可知,无论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亲本灰色果蝇为杂合子,D正确。故选A。9.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B和b是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雌雄个体再相互交配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问F3灰身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A.1/2B.5/6C.8/9D.9/10【答案】A【解析】【分析】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纯种灰身果蝇(BB)与黑身果蝇(bb)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Bb,F1雌雄个体再相互交配产生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去除F2中所有黑身果蝇,则剩余果蝇中,BB占1/3、Bb占2/3,雌雄灰身果蝇产生的雌雄配子以及比例都是B:b=2:1,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F3中BB所占的比例为2/3×2/3=4/9,Bb占2×2/3×1/3=49,故F3灰身果蝇中BB:Bb=1:1,所以F3灰身果蝇中纯合子占1/2。故选A。10.果蝇的红眼与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杂合红眼雌果蝇,其卵原细胞进行正常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若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当细胞内存在两条X染色体,两个白眼基因时,细胞的名称和其他结构的变化为()A.初级卵母细胞,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B.次级卵母细胞,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C.初级卵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两极各包含两个中心体D.次级卵母细胞,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着丝粒连接在一条染色体上【答案】B\n【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题意分析,果蝇的红眼与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杂合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详解】A、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经过分裂间期发生的染色体的复制,其基因型为XBXBXbXb,其初级卵母细胞(即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可以存着两条X染色体,两个白眼基因,但该细胞中不会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的现象,该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B、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经过分裂间期发生的染色体的复制,其基因型为XBXBXbX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分裂后,形成的2个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Xb,因此当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开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可以含有两条X染色体,两个白眼基因,也就是说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可以存着两条X染色体、两个白眼基因,B正确;C、细胞中的中心体在间期复制形成2个中心体,初级卵母细胞中可以存着两条X染色体,两个白眼基因,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两极各包含一个中心体,C错误;D、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可能存在两条X染色体,两个白眼基因,但在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着丝粒连接在一条染色体上的时候不会存在两条X染色体,D错误。故选B。11.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是单基因遗传病,此病会造成患者全身肌肉退化,包括骨骼肌和心肌等,一般在3~5岁时开始发病,20~30岁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患者童童由其表姐带领到医院就诊,接待医生通过遗传咨询绘制了部分家庭成员家系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nA.该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家系中表姐不一定是致病基因携带者C.确定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只需要与正常人比较D.胎儿出生后不患该病的概率可能为10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家系图分析可得,正常男女后代中存在患病情况,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男性患者概率大于女性患者,则大概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根据家系图分析可得,正常男女后代中存在患病情况,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男性患者概率大于女性患者,则大概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假设该致病基因为a,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表姐父母的基因型为Aa和Aa,则表姐基因型为AA或Aa,如果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表姐父母的基因型为XAY和XAXa,则表姐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所以表姐不一定是致病基因携带者,B正确;C、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正常人也可能是携带者,故要通过基因检测进行判断,C错误;D、当表姐基因型和表姐丈夫基因型都是显性纯和,则胎儿100%不会患病,D正确。故选C。12.某闭花受粉植物,花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基因A或a所在的染色体上有一条带有致死基因(该致死基因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导致受精卵致死),一株紫花植株的后代出现了白花植株,且紫花:白花=2:1,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紫花植株后代为紫花:白花=2:1的原因是花色基因显性纯合致死B.紫花植株后代为紫花:白花=2:1说明致死基因为隐性基因C.紫花植株后代为紫花:白花=2:1说明致死基因位于A所在染色体上D.紫花植株后代为紫花:白花=2:1说明a和致死基因没有重新组合\n【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若该植株的花色基因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的现象,则该紫花植株后代为紫花∶白花=2∶1,但题目中没有显示该信息,且该结论也忽视了致死基因的作用,A错误;B、若致死基因为隐性基因,且致死基因与A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则紫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纯合的紫花个体中相应的隐性致死基因发挥作用导致纯合子的紫花致死,进而出现紫花∶白花=2∶1,B正确;C、若致死基因位于A所在染色体上,则随着紫花植株自交致死基因在纯合的情况下使受精卵致死,因此后代出现紫花∶白花=2∶1的性状分离比,C正确;D、若致死基因位于A所在染色体上,且a和致死基因没有重新组合的情况下,紫花植株自交后代为紫花∶白花=2∶1,若发生a和致死基因的重新组合,则不会出现该比例,D正确。故选A。13.如图是水稻(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短线表示5微米,据图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A、B、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图D、E、F为减数第二次分裂B.图E中所有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水稻体细胞的一半C.图C细胞中有12个四分体48条姐妹染色单体\nD.图D中染色体数、核DNA数与花粉母细胞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分析图形:A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细胞为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时期,C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D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E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F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图A到D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图E和F为减数第二分裂图像,A错误;B、E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水稻体细胞的一半,所有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水稻体细胞相同,B错误;C、C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48条染色单体,而不是48条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D、D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这时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和花粉母细胞相同,其核DNA数与花粉母细胞也相同,D正确。故选D。14.如图是某种高等动物有性生殖中重要的生理过程,图示细胞①的基因型为AaBb,据图分析,正确的是()\nA.图中细胞③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B.据细胞①的基因型可知,则细胞⑥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四种C.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发生着丝粒分裂的是细胞②D.若⑦的基因型为aY,则⑨和⑩性别相同的概率为1/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左侧产生一大三小四个细胞,说明是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右侧产生四个大小相同的细胞,并变形,说明是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详解】A、图示左侧产生一大三小四个细胞,说明是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图中细胞③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随后分裂为卵细胞和一个极体,故为次级卵母细胞,A错误;B、由于细胞①的基因型为AaBb,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产生的卵细胞有四种可能,分别为AB、Ab、Ab、ab,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产生的卵细胞也四种可能,分别为AB、Ab、Ab、ab,B正确;C、减数分裂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C错误;D、若⑦的基因型为aY,则⑧为X,⑨为雄性、⑩为雌性,性别相同的概率为0,D错误。故选B。15.下图是玉米(2n=20)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①~⑤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代表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①为初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nB.图中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相同C.图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仅有①②③D.若①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分配异常,则花粉粒均不正常【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①图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且有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⑤染色单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由分析可知,细胞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植物的性别为雄性,因此图中①为初级精母细胞,A正确;B、图中④细胞染色单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相同,B正确;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故图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仅有①,C错误;D、若①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分配异常,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异常,故形成的花粉粒(染色体数目)均不正常,D正确。故选C。16.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已知某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自然条件下,其后代的基因型一般不可能是()A.AaBbB.aaBbC.AABbD.AaBB【答案】B【解析】【分析】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可进行自交,也可进行杂交。【详解】A、某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自然条件下,与aabb的个体进行杂交,可以出现AaBb的后代,A不符合题意;B、自然状态下不管自交还是杂交,都不会出现aa的基因型,B符合题意;C、AABB与AAbb杂交,可以出现AABb的后代,C不符合题意;D、AABB与aaBB杂交,可以出现AaBB的后代,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小麦的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一株杂合子高茎小麦在自然状态下生长,下列有关子代结果形成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若后代高茎:矮茎=2:1,可能是显性纯合个体致死造成的\nB.若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2:2:1,可能是隐性个体50%死亡造成的C.若后代基因型及比例DD:Dd:dd=2:3:1,可能是含隐性基因的花粉50%死亡造成的D.若后代基因型及比例DD:Dd:dd=4:4:1,可能是含隐性基因的配子50%死亡造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一株杂合子高茎小麦(Dd)在自然状态下生长会严格自交,其后代应为高茎(1DD+2Dd):矮茎(1dd)=3:1,若后代高茎:矮茎=2:1,可能是显性纯合个体致死造成的,A正确;B、若隐性个体(dd)50%死亡,则Dd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2:4:1,B错误;C、若含隐性基因的花粉50%死亡,则Dd产生雌配子为1/2D、1/2d,产生雄配子为2/3D、1/3d,根据配子法,后代基因型及比例DD:Dd:dd=2:3:1,C正确;D、若含隐性基因的配子50%死亡,则Dd产生雌配子为2/3D、1/3d,产生雄配子为2/3D、1/3d,根据配子法,后代基因型及比例DD:Dd:dd=4:4:1,D正确。故选B。18.某同学用小球模拟性状分离实验,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雌雄配子,该同学在两桶中随机各抓取一个小球表示为合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A.两个小桶中的小球数量必须一样多B.抓取小球后分别放回原来的小桶C.每个小桶中两种类型的小球可以不一样多\nD.重复次数与概率统计的准确程度无关【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Ⅰ和Ⅱ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和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详解】A、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球数代表雌雄配子,两个小桶中的小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原则上雄配子多才更符合要求,A错误;B、抓球后放回原来的小桶,以保证每次抓球的概率是相同的,B正确;C、小桶中两种类型的球分别代表显、隐性配子,必须一样多,C错误;D、重复次数越多,越接近真实值,D错误。故选B。19.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岛上没有其他菜豆存在,连续淘汰白花个体,三年后有色花菜豆和白色花菜豆的比例是()A.6:1B.10:1C.8:1D.9: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基因Cc的杂合子自交,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详解】自交F1的基因型为CC、Cc、cc,比例为1:2:1,淘汰cc,含1/3CC,2/3Cc。子一代自交,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CC:Cc:cc=(1/3+2/3×1/4):(2/3×1/2):(2/3×1/4)=3:2:1,由于cc被淘汰,故CC占3/5,Cc占2/5。F2自交产生F3中含白花cc为2/5×1/4=1/10,有色花为1-1/10=9/10。故有色花:白色花=9:1,D正确。故选D。20.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体细胞中有54条常染色体,蚕茧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黄色基因A对白色基因a为显性。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基因A的表达而使蚕茧为白色,而b基因不会抑制基因A的表达。皮肤正常与皮肤透明分别由位于Z染色体\n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测定家蚕的基因组序列时需测29条染色体.雌蚕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有56条染色体B.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家蚕相互交配,后代结茧情况及比例是白茧:黄茧=13:3C.基因型为AaBbZDZd和AaBBZDW的个体交配,后代中的基因型有12种D.若在幼龄阶段能区分雌雄个体.应选择杂交的亲本为皮肤正常雄蚕和皮肤透明雌蚕【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体细胞中有54条常染色体,因此,测定家蚕的基因组序列时需测29条染色体,即27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雌蚕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有28条或56条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B、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家蚕相互交配,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后代结茧情况及比例是9A_B_白茧、3A_bb黄茧、3aaB_白茧、1aabb白茧,即白茧∶黄茧=13∶3,B正确;C、基因型为AaBbZDZd和AaBBZDW的个体交配,后代中的基因型有3×2×4=24种,C错误;D、若在幼龄阶段能区分雌雄个体,应选择杂交的亲本为皮肤透明的雄蚕(ZdZd)和皮肤正常雌蚕(ZDW),二者之间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为ZdW(皮肤透明)、ZDZd(皮肤正常),D错误。故选B。2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探索历程中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等位基因的概念B.豌豆的红花和白花杂交后代出现粉红花支持了融合遗传C.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分子的电子显微镜图像D.艾弗里在R型细菌的培养基上加入S型细菌细胞提取物【答案】D【解析】【分析】融合遗传是早期的一种遗传理论,与颗粒遗传相对。融合遗传是1868年由达尔文提出的。它主张两亲代的相对性状在杂种后代中融合而成为新的性状而出现,也即子代的性状是亲代性状的平均结果,且杂合子后代中没有一定的分离比例。融合遗传方式是杂交后代的\n性状介于两亲本之间,若杂交后代自交,性状不会分离;若测交再次介于两者的状态之间。【详解】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没有提出等位基因的概念,A错误;B、豌豆的红花和白花杂交后代出现粉红花,但是粉红花自交后代还是出现了红花与白花,因此豌豆花色的遗传不支持融合遗传,B错误;C、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衍射图谱及有关数据,C错误;D、艾弗里进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时,在含有R型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S型菌的提取物,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22.某DNA含有四种碱基x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y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y占该段DNA碱基总数的比例小于1/2B.该DNA中氢键个数为3x-yC.该DNA片段有四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y值越小DNA结构越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各种碱基总数的1/2,对于含有四种碱基的DNA分子来说,其中任一个嘌呤碱基或嘧啶碱基在DNA分子中所占的比例均小于1/2,A正确;B、该DNA中A-T碱基对由y各,G-C碱基对(x-y)个,因此该DNA中的氢键个数为3(x-y)+2y=3x-y,B正确;C、该DNA片段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错误;D、y值越小说明其中含有的A-T碱基对越少,而G-C碱基对越多,则DNA分子中氢键数目越多,则DNA结构越稳定,D正确。故选C。23.如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有关数据曲线,据图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nA.图中“被侵染细菌”曲线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细菌没有裂解B.图中细胞外32P还有接近20%的原因与培养时间无关C.比较图中35S和32P的曲线,可以证明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D.本实验证明,在病毒的亲子代之间起重要遗传作用的是DNA【答案】B【解析】【分析】1、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噬菌体在细菌内繁殖的过程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2、分析曲线图:细菌的感染率为100%;上清液35S先增大后保持在80%,说明有20%的噬菌体没有与细菌脱离,仍然附着在细菌外面,离心后随细菌一起沉淀了;上清液中32P先增大后保持在30%左右,说明有30%的噬菌体没有侵染细菌,离心后位于上清液。【详解】A、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100%,说明细菌没有裂解,可作为对照组,A正确;B、图中细胞外32P还有接近20%的原因主要是培养时间太短,导致还有部分噬菌体没有侵入细菌,B错误;CD、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离心所得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可以证明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同时也证明了在病毒的亲子代之间起重要遗传作用的是DNA,CD正确。故选B。\n24.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后续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M13丝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的D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碱基对B.M13的蛋白质外壳在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C.M13的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D.可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M13以标记蛋白质外壳【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M13丝状噬菌体是一种病毒,无细胞结构,其遗传物质是单链闭合的环状DNA,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详解】A、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磷酸-脱氧核糖-磷酸,A错误;B、M13侵入细菌后利用细菌氨基酸在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自身蛋白质外壳,B正确;C、M13的DNA是单链闭合的环状DNA,嘌呤数一般不等于嘧啶数,C错误;D、不能用培养基培养病毒,其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D错误。故选B。25.为了观察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研究人员用四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对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标记,每个基因都会出现一个亮点,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的分裂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在细胞中出现四种颜色八个亮点,则细胞一定处于减数分裂B.若细胞中出现两种颜色四个亮点,则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C.若细胞一极出现三种颜色四个亮点,则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D.若细胞一极出现两种颜色四个亮点,则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n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若在细胞中出现四种颜色八个亮点,则细胞一定经过了间期DNA复制过程,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能处于有丝分裂过程,A错误;B、若细中出现两种颜色四个亮点,则细胞一定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为其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即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B正确;C、若细胞一极出现三种颜色四个亮点,则该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且发生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C正确;D、若细胞一极出现两种颜色四个亮点,则细胞一定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26.真核生物的染色体数是恒定的.可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实现体细胞的增殖和生殖细胞的形成,下图为染色体结构模式图和联会复合体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主要由____________组成,储存在____________结构中。(2)根据图1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与____________结合,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研究发现,次缢痕部位发生缺失的细胞,核糖体的形成受到阻碍,试推测次缢痕可能与____________的形成有关。(3)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形成联会复合体如图2所示,该图出现时期是_____________,每个联会复合体含有____________个DNA分子。(4)中体和侧体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该结构可能与____________生理过程有关,该结构消\n失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答案】(1)①.DNA和蛋白质②.细胞核(2)①.着丝粒②.核仁(3)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4(4)①.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②.该结构形成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消失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③.该结构与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建有关。【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小问1详解】染色体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储存在细胞核中。由于D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小问2详解】根据图1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与着丝粒结合,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研究发现,次缢痕部位发生缺失的细胞,核糖体的形成受到阻碍,这说明次缢痕可能与核仁的形成有关。【小问3详解】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形成联会复合体如图2所示,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因此该图出现的时期应该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每个联会复合体含有4个DNA分子。【小问4详解】中体和侧体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该结构可能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有关,该结构形成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消失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原因是该结构与\n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建有关。【点睛】熟知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示的染色体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前提,能根据染色体行为变化突破相关结构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必备能力。27.克鲁综合征是一组由多发性颅部骨缝和面部骨缝早闭引起的颅部和面部复合畸形的症候群,如图是某家族的克鲁综合征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图分析,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其中I-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2)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第二代3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其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经检测发现第二代2号个体携带致病基因,但没有发病,说明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答案】(1)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②.aa(2)①.Aa②.1/4③.性状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分析】结合题意和题图分析:Ⅱ-1和Ⅱ-2都正常,生出了患病的女儿Ⅲ-2和儿子Ⅲ-3,说明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且Ⅱ-1和Ⅱ-2的基因型都为Aa。【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结合图中I-2患病,可知其基因型为aa。【小问2详解】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第二代3号个体表现患病(基因型为A_),结合其父亲I-1正常(基因型为aa),则第二代3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其与正常女性aa婚配,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2×1/2=1/4。经检测发现第二代2号个体携带致病基因,即基因型为Aa,但没有发病,说明性状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型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n28.紫苏在我国栽培极广,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其株高、叶色,抗病性状分别受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让一批基因型相同的高秆绿叶抗病植株进行相互交配,统计后代表型如下:高秆绿叶抗病:高秆绿叶感病:矮秆紫叶抗病:矮秆紫叶感病=9:3:3:1。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三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2)请用图示的方式画出亲本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竖线代表染色体,短横线代表相应的基因)(3)某同学在用另一批与上述基因型相同高秆绿叶抗病植株进行自交实验中,统计足够数量的后代发现没有矮秆紫叶感病植株,试分析可能原因____________;随后留下子代的高秆绿叶抗病植株自交,预计下一代植株中矮秆绿叶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答案】(1)①.高茎、绿叶、抗病②.自交后代高茎:矮茎=3:1,绿叶:紫叶=3:1,抗病:感病=3:1(2)(3)①.该批植株中矮杆与绿叶,高杆与紫叶基因连锁,即A和b,a和B连锁,导致无aabb出现②.1/24【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让一批基因型相同的高秆绿叶抗病植株进行相互交配,统计后代表型如下:高秆绿叶抗病:高秆绿叶感病:矮秆紫叶抗病:矮秆紫叶感病=9:3:3:1可知,自交后代高茎:矮茎=3:1,绿叶:紫叶=3:1,抗病:感病=3:1,说明高茎、绿叶、抗病为显性,同时根据题中比例可看出高杆和绿叶基因连锁。【小问1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自交后代高茎:矮茎=3:1,绿叶:紫叶=3:1,抗病:感病=3:1\n,说明高茎、绿叶、抗病为显性。【小问2详解】根据题中比例可看出高杆和绿叶基因连锁,故亲本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小问3详解】由题意可知,题中高秆绿叶抗病植株为AaBbDd,自交后代中无矮秆紫叶感病aabbdd,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批植株中矮杆与绿叶基因,即A和b连锁,导致无aabb出现。则随后留下子代的高秆绿叶抗病植株只有1/3AaBbDD,2/3AaBbDd自交,由于A和b连锁,故矮秆绿叶感病aaB-dd概率为1/4×2/3×1/4=1/2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互换规律,要求考生理解9:3:3:1的变式,结合题干进行分析答题。29.1910年5月,摩尔根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让该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部是红眼果蝇,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果蝇中有2470个红眼的,782个白眼,且这些白眼的都为雄蝇,回答下列问题;(1)白眼果蝇的性状为_____________(填“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且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_。(2)用子代果蝇进行测交验证,测交实验的交配方式为____________;如果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也可以解释以上现象,请你设计实验探究该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还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科学家设计了实验思路如下:让子二代白眼雌蝇与野生型的红眼雄蝇进行交配。请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用特定的被荧光标记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特定基因结合,通过荧光显示,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试分析特定的被荧光标记的分子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它能与染色体上特定基因结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案】(1)①.隐性性状②.F2白眼性状只存在于雄果蝇,眼色遗传与性别相关(2)①.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②.若只位于X\n染色体上,则实验结果为: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若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实验结果为:后代雌雄都是红眼(3)①.单链DNA(与特定基因能互补配对的DNA单链片段)②.被荧光标记的片段与特定基因的一条链相同,能与特定基因结合,使得染色体被荧光标记【解析】【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或性环连。许多生物都有伴性遗传现象。人类了解最清楚的是红绿色盲和血友病的伴性遗传。它们的遗传方式与果蝇的白眼的伴X显性遗传(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等)、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红绿色盲和血友病)和Y染色体遗传(如:鸭蹼病、外耳道多毛)都属于伴性遗传。【小问1详解】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部是红眼果蝇,说明白眼为隐性性状;F2中白眼都是雄果蝇,雌果蝇没有白眼,白眼的出现与性别相关联,位于性染色体上。【小问2详解】测交是与隐性的个体进行杂交,由于现在白眼只有雄性出现,因此测交的方式为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野生型果蝇均为纯合红眼,让子二代白眼雌蝇与野生型的红眼雄蝇杂交,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则白眼雌蝇(XbXb)与野生型的红眼雄蝇(XBY)杂交,后代雌果蝇均为红眼(XBXb)、雄果蝇均为白眼(XbY);若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白眼雌蝇(XbXb)与野生型的红眼雄蝇(XBYB)杂交,后代雌果蝇(XBXb)、雄果蝇(XbYB)均为红眼。【小问3详解】用特定的被荧光标记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特定基因结合,原理是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则特定的被荧光标记的分子是脱氧核苷酸单链;它与特定基因的一条链的序列相同,能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杂交,从而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30.研究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这一事实经过了科学界很多人的努力。(1)艾弗里(Avery)等人利用肺炎双球菌的酶解实验进行了如下处理:对S型菌株分别进行DNA,RNA、蛋白质的降解处理,然后与R型菌株混合培养,检测R型菌株转化为S\n型菌株的能力,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从而推测S菌株的____________掺入到了R菌株的遗传物质中,并且可以稳定遗传,从而证明了____________。后续转化实验在果蝇、家蚕等真核生物中也取得了成功。(2)随着病毒研究的进展,许多病毒仅含有RNA和蛋白质,如TMV(烟草花叶病毒),其物质和结构组成是94%的蛋白质包裹住6%的RNA,欲验证其遗传物质为RNA,请利用TMV、正常的烟草植株、水和苯酚混合物(能够分离RNA和蛋白质)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上述(2)实验组基础上统计其感染率,发现远低于TMV感染组,试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生物界中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与其双螺旋结构有关,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只有加入S型菌的DNA组才会使R型转变为S型②.DNA③.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2)实验思路:将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别提取出来,分别观察各自的遗传效应。将长势一致的烟草随机均分为三组,第一组用提取到的RNA处理,第二组用提取到的蛋白质处理,第三组用烟草花叶病毒处理,观察烟草叶片是否出现病斑实验结果:处理组和烟草花叶病毒处理组烟草叶片均出现病斑,蛋白质处理组不出现病斑(3)缺少蛋白质的帮助,RNA侵染效率远低于完整的TMV(4)①反向平行;②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③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解析】【分析】DNA携带有合成RNA和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信息,是生物体发育和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DNA分子结构中,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酸链在螺旋结构的外面,碱基朝向里面。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反向互补,通过碱基间的氢键形成的碱基配对相连,形成相当稳定的组合。【小问1详解】艾弗里(Avery)等人将S型菌株的DNA,RNA、蛋白质分别与R型菌株混合培养,结果是只有加S型菌DNA那组出现了S型菌的菌落,即只有加入S型的DNA才能将R型转变为S\n型;从而推测S菌株的DNA掺入到了R型的遗传物质中,控制其性状,使得其表现为S型;也即证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小问2详解】RNA病毒仅含有RNA和蛋白质,要验证其遗传物质为RNA,可以将R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即实验可设计为:用水和苯酚混合物将TMV降解分离成RNA和蛋白质,分组编号:①TMV的RNA+烟草,②TMV的蛋白质+烟草,③TMV+烟草;实验结果:只有①③会使烟草出现病斑,而②不会使烟草出现病斑。【小问3详解】上述(2)实验组中出现感染的是RNA组,未出现感染的是蛋白质组,由于单独的RNA侵染时缺少蛋白质的协助,因此感染率原低于完整的TMV引起的感染率。【小问4详解】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并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物质的探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实验设计的能力。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2-05-25 10:58:46 页数:27
价格:¥3 大小:1.29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