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福建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试卷说明:本卷共八大题,22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一、背默(9分,每空1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侍坐》中子路设想千乘之国,夹在大国之间,有军队来攻打,而且____________,治理三年,可使有勇,且知道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2)《侍坐》中曾皙描绘的社会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指出,在满足百姓生计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4)成语“游刃有余”源于《庖丁解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用时间的短暂来突出晋国变化之快,表现晋国不守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1题答案】【答案】①.因之以饥馑②.浴乎沂③.风乎舞雩④.咏而归⑤.谨庠序之教⑥.申之以孝悌之义⑦.以无厚入有间⑧.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⑨.朝济而夕设版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书写:馑、沂、雩、庠、悌、恢、济、版。二、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2.下列各选项中的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挑衅(xìn)汗涔涔(cén)窸窣(suì)前合后偃B.褊(piān)小嫁奁(lián)湮(yān)没得鱼忘荃C.飨(xiǎng)食寒喧(xuān)肆疟(nüè)喟然长叹D.戮(lù)力罪愆(qiān)杯杓(sháo)铿锵有力【2题答案】【答案】D【解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A.“窸窣(suì)”应为窸窣(sū);B.“褊(piān)小”应为“褊(biǎn)小”;C.“寒喧(xuān)”应为“寒暄”;故选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牛羊何择焉:选择彼节者有间:空隙唯君图之:表希望B.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莅临族庖月更刀:一般的何辞为:因为C.舍瑟而作:起身,站起来沛公军霸上:驻军吾其还:表祈使D.彼恶知之:怎么、哪里如五方十:至于窃为大王不取也:谦辞,私意【3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B.“何辞为”的“为”,语气助词,与“何”构成“何……为”的固定句式,可译为“呢”。句意:还告辞干什么呢?C.“吾其还”的“其”,语气助词,表示婉商,译为“还是”。句意:我们还是回去吧。D.“如五方十”的“如”,选择关系连词,“或者”。句意:或者方圆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故选A。4.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词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臣活之②吾得兄事之③既东封郑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⑤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⑥籍吏民,封府库⑦若不阙秦⑧良庖岁更刀⑨范增数目项王⑩夜缒而出A.①③⑦/②⑧⑩/④/⑤⑥⑨B.①③④⑦/②⑧⑩/⑤⑥/⑨C.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⑩D.①③⑦/②⑧/④⑤⑥/⑨⑩【4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辨析词类活用类型的能力。①使动用法,使……存活。句意:我让他活了下来。②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句意:我能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③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界”。句意:已经在东方让郑国成为它的边界。④意动用法,感到诧异。句意:大王不要对百姓认为您吝啬而感到诧异。⑤名词作动词,种植。句意:五亩大的宅子,把桑树种上。⑥名词作动词,登记。句意:登记官吏和百姓,封存府库。⑦使动用法,使……受损。句意:如果不使秦国的利益受损。⑧名词作状语,每年。句意:好厨子一年换一把刀。⑨名词作动词,使眼色。句意: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⑩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句意:在夜里有人用绳子拴着烛之武缒下城墙。①③⑦为使动用法,②⑧⑩为名词作状语,④为意动用法;⑤⑥⑨为名词作动词。故选A。5.下列文言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夫子之谓也②异乎三子者之馔③沛公安在④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⑤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⑥具告以事⑦若属皆且为所虏⑧百姓之不见保⑨臣未之闻也A.①④/②⑤⑥/③⑨/⑦⑧B.①③⑨/②⑤⑥/④/⑦⑧C.①③⑨/②⑥/④⑧/⑤⑦D.①④/②⑥/③⑨⑧/⑤⑦【5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并辨析文言句式的能力。①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谓夫子也”,句意:说的就是夫子啊!②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乎三子者之馔异”,句意:和他们三个人的才能不同。③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沛公在安”,句意:沛公在哪里?④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为“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句意:百姓认为我吝啬也是应该的啊。⑤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而刀刃若于硎新发”,句意:刀刃锋利得仿佛刚在磨刀石上磨过。⑥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具以事告”,句意:详细地把事情告诉了他。⑦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他所俘虏。⑧被动句,“见”字表被动,句意:百姓不被爱护。⑨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臣未闻之也”,句意:我还没听过这样的事。①③⑨为宾语前置,②⑤⑥为介词结构后置,④为主谓倒装,⑦⑧为被动句。故选B。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三、《红楼梦》整本书阅读(12分)6.判断题(1)甄士隐在中秋夜晚,仰望明月,诗性大发,吟出诗句“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2)《红楼梦》中,第三回,描写薛宝钗的容貌“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3)《红楼梦》中“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句判词暗示了主人公林黛玉虽然才华出众却终被埋没的悲惨命运。()(4)大观园的一处,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宝玉题名为“有凤来仪”,贾元春归省,赐名为“潇湘馆”。()(5)《红楼梦》三十一回,从回目“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可知本回故事情节涉及的人物是晴雯、宝钗。()(6)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李纨建议宝玉用旧号“绛洞花主”,宝钗打趣给他取“无事忙”三字,送他号“富贵闲人”。()(7)刘姥姥进大观园,要木头的杯喝酒,凤姐先拿出十个黄杨根整抠的杯来,后又拿来了竹根十个大套杯。()(8)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贾政三次流泪,既有后继无人的悲哀,也有对贾珠早逝的痛心,以及做法得不到支持和理解的委屈。()【6题答案】【答案】①.错②.错③.错④.对⑤.错⑥.对⑦.错⑧.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1)“甄士隐……吟出诗句‘时逢三五便团圆……’”错,吟出这诗句的是贾雨村。(2)“《红楼梦》中,第三回,描写薛宝钗的容貌‘肌肤微丰……’”错,“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描写的是迎春。(3)“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句判词,前半句“玉带林中挂”暗示了林黛玉的结局是在树林中用玉带自缢而死,后半句“金簪雪里埋”暗示了薛宝钗的结局是葬身在下雪天,被大雪掩埋而无人问。(5)“《红楼梦》三十一回……本回故事情节涉及的人物是晴雯、宝钗”错,故事情节主要是晴雯撕扇和湘云麒麟配对,所以涉及的人物是晴雯和史湘云。(7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凤姐先拿出十个黄杨根整抠的杯来,后又拿来了竹根十个大套杯”错误,原文是说凤姐本想命丰儿去取来十个竹根套杯,丰儿才要去,鸳鸯就说把黄杨根整抠的十个大套杯拿来。所以最后拿来的是黄杨根整抠的十个大套杯。7.简答题。请简要说明林黛玉创作《葬花词》的原因。【7题答案】【答案】创作《葬花词》的原因:以花自比,看到落花想起自己的身世,葬花是想给落花一个好归宿,创作《葬花词》是想表达自己对落花的怜惜和自己有一个好去处的希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根据《红楼梦》相关情节,林黛玉看着满天飘落的花,感伤不已。创作《葬花词》不仅仅是为了花之凋零,更是为了感叹自己的身世和命运。林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创作《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把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比喻为污淖,她不甘沉灭,又无力摆脱封建恶势力,怜花就是怜自己,当她看到鲜花的凋零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所以她就把花埋了希望花有一个好归宿。其实,她也是在说自己,不希望自己被外界的污垢所玷污,希望死后有一个好的去处。四、(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营。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郤,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心矣。是日微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项羽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成有功,益食八百户。楚王韩信反,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候,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以将军从高祖攻反韩王信于代。自霍人以往至云中,与绛侯共定之,益食千五百户。因击陈豨与曼丘臣军,战襄国,破柏人,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县,残东垣,迁左丞相。哙以吕后女弟吕媭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孝惠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曾、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厨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B.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C.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D.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9.下列对文本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刘邦庙号。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B.剖符,汉朝封功臣时,将作为信物的符节,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作为凭证。C.禁中,也称“禁内”“宫禁”等,古时帝王居住的皇宫之内,禁卫森严,由此称。D.谥,古人死后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给出的具评价意义的称号。武侯为私谥。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樊哙和刘邦是同乡,一开始依靠屠狗谋生,后高祖为沛公,樊哙为其舍人。曾跟从沛公去赴项羽设下的鸿门宴,他守在营外,以备不测。B.樊哙对刘邦忠心耿耿,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凭借战功,多次增加封邑,又官至左丞相,因此和其他的将领相比,他和皇帝的关系最亲近。C.卢绾造反,高帝让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兵攻打。却又听信樊哙与吕后勾结的传言,非常生气,想要在军中杀了樊哙,后幸得吕后释放。D.《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樊哙闯帐一节,较本文增加了樊绘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在樊哙这一人物形象塑造上更加生动。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日微樊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2)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12.樊哙勇猛善战,是勇士,也是粗中有细的谋士,请概括本文中其谋士形象的情节。【8~12题答案】【答案】8.C9.D10.B11.(1)这天如果没有樊哙闯入营帐谴责项羽,沛公的事业几乎失败了。(2)当初陛下与我们在丰沛起兵,平定天下,是多么地壮烈呀!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2.①鸿门宴上,听说情况危急,守在营帐外的樊哙持铁盾闯营,一番言辞,打消了项羽诛杀刘邦的想法。②高祖病重,不见大臣,樊哙打开宫门径直闯入,流泪哭诉,为君为国担忧。【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这时高帝病得很重,有人说樊哙和吕氏勾结,假如皇上有一日驾崩,那么樊哙就会率领军队全部杀尽戚夫人和赵王这些人。“党于吕氏”指“与吕氏勾结”,“哙”做该句主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B。“尽”修饰“诛”,中间不应断开,排除D。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武侯为私谥”错误,私谥之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属、朋友或门人给予的谥号。而樊哙的谥号是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属于官谥。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原文内容的能力。B.“因此和其他的将领相比,他和皇帝的关系最亲近”错误,根据原文“哙以吕后女弟吕媭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可见,他与皇帝的关系最亲近的原因是他取了吕后的妹妹为妻子,和皇帝是连襟亲戚关系。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是日”,固定结构,这一天;“微”,(如果)没有;“谯让”,责备;“殆”,危险。(2)“始”,起初,刚开始;“起丰沛”,介词结构后置,“(于)丰沛起”;“何其”,多么;“壮”,壮烈。【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情节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原文第一段鸿门宴的情节“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营……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郤,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心矣”,可概括出鸿门宴中,樊哙英勇闯帐,当面斥责项羽背信弃义的行为,打消了项羽诛杀刘邦的想法,为刘邦解除危机。根据第二段“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可概括出,高祖病重不见大臣,樊哙排闼直入,流着眼泪哭诉,话语中既有为君担忧之情,又有为国考虑之以,令高帝重新恢复精神。参考译文:舞阳侯樊哙,沛县人。以屠狗为职业,为了避祸,曾经和高祖一起隐藏。最初樊哙跟随高祖在丰邑起兵,攻下沛县,高祖做了沛公,以樊哙为舍人。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戏下一带,打算进攻沛公。沛公带领一百多个骑兵通过项伯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没有不让项羽入关的意图。喝酒喝到似醉非醉的时候,亚父范增企图谋杀沛公。樊哙在营门外听说事情紧急,就带剑持盾闯入营帐。项羽说:“壮士!”就赐给他一杯酒和一条猪腿。樊哙喝完了酒,就拔剑切肉,把一条猪腿都吃光了。项羽说:“能再喝吗?”樊哙说:“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一碗酒吗?况且我们沛公首先进入并平定咸阳,露宿霸上,以此来等待您的到来。大王您今天一到这里,就听信了小人的胡言乱语,跟沛公有了隔阂,我担心天下从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们都怀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项羽于是就此作罢,没有杀掉沛公的心了。那天如果不是樊哙闯入营帐责备项羽,沛公的事情几乎危险了。项羽死后,汉王做皇帝,因为樊哙作战有功,加封食邑八百户。楚王韩信谋反,樊哙跟从汉高祖到陈地,攻打韩信,平定了楚地。汉高祖改赐樊哙列侯爵位,并剖符定封,世代相传,赐给舞阳作食邑。以将军的身份跟从高祖到代地攻打韩信。从霍人以往到云中,与绛侯共同安定了这些地方,增加封邑到一千五百户。趁机攻击陈豨与曼丘臣军,在襄国作战,攻破柏人,稳定清河、常山总共二十七个县,摧毁了东垣,升为左丞相。樊哙娶吕后的妹妹吕媭为妻子,所以和其他的将领相比他和皇帝的关系最亲近。起初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曾经病得很严重,讨厌见人,躺在宫中,给守门的太监下诏不能让群臣进宫。群臣都不敢进入。十多天后,樊哙于是打开宫门径直闯入,大臣跟随他一起进入。皇上独自枕着一个宦官躺着。樊哙流着泪说:“起初陛下与我们在丰沛起兵,安定天下,是多么地壮烈呀!如今天下已定,又是多么地衰颓呀!况且陛下病得很重,大臣都很震惊害怕,您不接见我们谋划国事,难道要独自一人和一个宦官一起过到最后吗?况且陛下难道看不见赵高的事情吗?”高帝笑着坐了起来。后来卢绾反叛,高帝让樊哙以相国的身份攻击燕国。这时高帝病得很重,有人说樊哙和吕氏勾结,假如皇上有一日驾崩,那么樊哙就会率领军队全部杀尽戚夫人和赵王这些人。高帝听说了以后非常生气,于是就让陈平载着绛侯前去代替樊哙,到军中斩杀了樊哙。陈平畏惧吕后,抓捕樊哙到了长安。到了以后高祖却已经驾崩,吕后释放了樊哙,让樊哙恢复了官爵与封邑。孝惠六年,樊哙去逝,谥号是武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大史公说:“我到丰、沛两县访问经历世变的老人,观看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的故居,了解他们平素的为人,真是闻所未闻啊。当他们执刀杀狗、贩卖丝绸的时候,哪里会想到通过依附别人使自己名垂汉廷、德惠施于子孙呢?”五、(9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蟾宫曲·京口怀古·镇江卢挚①道南宅②岂识楼桑③,何许英雄,惊倒孙郎。汉鼎才分,流延晋宋,弹指萧梁。昭代车书四方,北溟鱼浮海吞江。临眺苍茫,醉传歌鬟,吟断寒窗。【注】①卢挚: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目睹元朝黑暗、暴虐统治,写下很多著名散曲。②道南宅:周瑜曾将自己的道南大宅让给孙权居住,此处即用“道南宅”指代周瑜。③楼桑:即楼桑里,在今河北涿县,相传为刘备故里,此处借以指代刘备。13.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曲词开篇以“道南宅”指周瑜,“楼桑”指刘备,用“岂识”和“惊倒”正面表现作者对刘备的钦佩之情。B.“汉鼎才分”一句中,作者以“弹指”一词写出了神州大地从统一到分裂、朝代更替变化的速度之快。C.“昭代”一句写出四方车书滚滚而来,北溟之鱼化了大鹏,表现了在政治清明时代英雄人物的气魄胸襟。D.“临眺苍茫”作者凭栏远眺,在京口回望历史的沧桑,透露出当时现实之下文人的典型心理状态。14.请结合曲词,分析概括此曲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3~14题答案】【答案】13.A14.①此曲中作者通过回顾刘备、周瑜与孙权的历史旧事,表达对历史变迁的唏嘘感叹。②“北溟鱼”这样怀有雄才大略的人,永远都不甘沉寂,表达作者的奋发、昂扬、积极,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③作者借古讽今,面对元朝统治的昏聩,只能饮酒作乐,寻求解脱,表达出深深的无奈与痛苦。【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A.“正面表现作者对刘备的钦佩之情”错误,家住道南大宅的周瑜不认识陋居楼桑的刘备,但刘备却惊倒了孙郎,这是侧面写出了对刘备的敬重之情。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汉鼎才分,流延晋宋,弹指萧梁”意思是,汉家的九鼎江山刚刚才分崩离析,就流传到了晋代与宋朝,又弹指间传到了南朝的萧梁两帝。写出汉朝至南朝从统一到分裂、朝代更替变化,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叹。“昭代车书四方,北溟鱼浮海吞江”,清平的年代四方车书滚滚而来,北溟之鱼化了大鹏,海水也吞没了大江。北溟之鱼化为大鹏鸟展翅高飞,比喻怀有雄才大略的人,永远都不甘沉寂,表达作者的奋发向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临眺苍茫,醉倚歌鬟,吟断寒窗”,在苍茫的黄昏眺望着,摇船缓缓驶在江中,诗人喝醉了,听歌女唱歌,倚靠在桌上,心中的悲情化成了脚下翻滚的浪花,只可叹那声声的诗歌吟断了寒窗。联系时代背景,面对元朝统治的昏聩,作者只能饮酒作乐,希望能解脱苦闷的心情,表达出深深的无奈与痛苦。六、(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智斗【胡传魁、刁德一、刁小三上。四个伪军从山坡上走过。】胡传魁嘿,阿庆嫂!阿庆嫂(回身迎上)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胡传魁你好哇?阿庆嫂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胡传魁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阿庆嫂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胡传魁哈哈哈……阿庆嫂胡司令,您这边请坐。胡传魁好好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的参谋长,姓刁,是本镇财主刁老太爷的公子,刁德一。【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阿庆嫂(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参谋长,我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胡传魁是啊,你还真得多照应着点。刁德一好说好说。阿庆嫂参谋长,您坐!胡传魁阿庆嫂,我上回大难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地谢谢你呀!阿庆嫂那是您本身的造化。哟,您瞧我,净顾了说话了,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去泡茶去,您坐,您坐!(进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刁德一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胡传魁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阿庆嫂提壶拿杯,细心地听着,发现敌人看见了自己,就若无其事地从屋里走出。】胡传魁(接唱)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转向阿庆嫂)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阿庆嫂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那我也是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阿庆嫂一面倒茶,一面观察。)阿庆嫂参谋长,您吃茶!(忽然想起)哟,香烟忘了,我去拿烟去。(进屋)刁德一(看着阿庆嫂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胡传魁人家夫妻“八·一三”以后才来这儿开茶馆,那时候你还在日本留学,你怎么会认识她哪?刁德一哎!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胡传魁怎么,你对她还有什么怀疑吗?刁德一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胡传魁你这个人哪!刁德一嘿嘿嘿……【阿庆嫂取香烟、火柴,提铜壶从屋内走出。】阿庆嫂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刁德一接过阿庆嫂送上的烟。阿庆嫂欲为点烟,刁德一谢绝,自己用打火机,点着。)阿庆嫂胡司令,抽一支!(胡传魁接烟。阿庆嫂给胡点烟。)刁德一(望着阿庆嫂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阿庆嫂(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胡传魁(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阿庆嫂(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刁德一(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阿庆嫂摇手拒绝。)胡传魁人家不会,你这是干什么啊!刁德一(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阿庆嫂(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胡传魁(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阿庆嫂(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刁德一(唱)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阿庆嫂(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阿庆嫂欲进屋。刁德一从她的身后叫住。)刁德一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阿庆嫂(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刁德一(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阿庆嫂(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一惊。)阿庆嫂(接唱)有什么周详不周详!胡传魁哈哈哈……刁德一嘿嘿嘿……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佩服!佩服!(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有删改)【注】《沙家浜》讲的是:1939年秋,在沙家浜秘密疗伤的新四军战士,面对日伪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坚持抗日的故事。阿庆嫂是春来茶馆的老板娘,中共地下工作者;刁德一是沙家浜镇地主刁老财的儿子,是与日寇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参谋长,积极为日本人卖力,大肆搜捕新四军伤病员,后被新四军镇压;胡传魁是其司令,在剧里是花脸的角色,用花脸可以表现出他的江湖气,以及仗义、豪爽,缺少心机的特点。胡传魁是个“草包”,是一个反面人物,却有他的可爱之处。15.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胡传魁和阿庆嫂再次相逢后,阿庆嫂只寒暄了一句就问胡传魁“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意在询问胡传魁此次回到沙家浜的真实目的。B.“我借贵方一块宝地”点明阿庆嫂是个外乡人,“参谋长树大根深”是阿庆嫂向刁德一表明自己知道他在本地是很有势力的。C.刁德一的应答“好说好说”,仅是对阿庆嫂的寒暄应付,他对阿庆嫂自始至终是持怀疑态度的。D.划横线的文字中“人一走,茶就凉”软中带硬,“有什么周详不周详”一句话中有话,巧妙地把刁德一的刁难顶了回去。16.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1)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2)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17.剧本为什么把本场戏命名为“智斗”?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15~17题答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答案】15.D16.(1)“上下打量”这个细节体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怀疑,表现了他的阴险、多疑。(2)泼茶的动作是阿庆嫂对对手的有力回击,体现她对刁德一的不满,表现了她的机智果敢。17.①这是一场尖锐而激烈的敌我矛盾冲突;②刁德一设置圈套,步步紧逼,企图找出对手言谈中的漏洞;③阿庆嫂则巧用与胡传魁的关系,察言观色,反击对手,保护自己。【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D.“‘人一走,茶就凉’软中带硬,‘有什么周详不周详’一句话中有话”错误。应该是“人一走,茶就凉”话中有话,“有什么周详不周详”一句软中带硬。阿庆嫂的这段唱词是说:自己只是开茶馆做生意,不管客人是什么身份。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1)此处舞台说明是刁德一初次见到阿庆嫂时的表现。从情节内容的角度看,刁德一初次见到阿庆嫂,就认为阿庆嫂不一般,对阿庆嫂起了疑心;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上下打量”这一细节正是刁德一起了疑心的具体表现,也表现了刁德一的阴险、多疑的性格特征;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为下文的矛盾冲突做了铺垫。(2)是阿庆嫂在回答了刁德一试探性的询问之后的反应。刁德一怀疑阿庆嫂与新四军有关系,故意试探,阿庆嫂有力回击,并泼去了刁德一杯中的残茶,表现出阿庆嫂的不满与机智。【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这场戏名为“智斗”,斗的双方应是阿庆嫂和刁德一。阿庆嫂作为一名抗日战士,在不明刁德一身份的情况下,要探明对方身份;在明确对方身份后,又要巧妙地应对刁德一的盘问;而刁德一怀疑阿庆嫂的身份,狡猾的他耍尽花样想要探出对方的真实情况,这就难免有一场“智斗”了,可见,这是一场尖锐而激烈的敌我矛盾冲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剧本中并没有出现真刀实枪的斗争,但刁德一对阿庆嫂产生怀疑,不断用言语来试探阿庆嫂,企图找寻对手言谈中的漏洞,如“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等。刁德一是“旁敲侧击将她访”,阿庆嫂是“察言观色把他防”。刁德一“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阿庆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可见,刁德一设置圈套,步步紧逼,企图找出对手言谈中的漏洞。而阿庆嫂则一眼看破刁德一的性情,并巧妙地利用胡传魁“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来作为自己的盾牌,并用泼茶和唱词来反击了刁德一的试探,保护了自己,也保住了新四军的秘密。阿庆嫂则巧用与胡传魁的关系,察言观色,反击对手,保护自己。七、语言运用(15分)(一)(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可以____________。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__________”,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________”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________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由不类为类,愈能显示精湛的作者艺术。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等量齐观起死回生一贫如洗恰到好处B.一视同仁妙手回春一贫如洗绰绰有余C.一视同仁起死回生一文不名恰到好处D.等量齐观妙手回春一文不名绰绰有余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愈能把不类为类,也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B.愈能显示精湛的作者艺术,愈能把不类为类。C.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D.愈能由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精湛。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不为大众欣赏,也不愿它成为流行的东西。”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18~20题答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答案】18.A19.C20.比较改句,原句表达效果更好。因为①(从修辞手法看)原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滞销的奢侈品”“畅销的牙膏”作为喻体,直接代入语句;更突出表明“新诗人们带有贵族气质”的艺术追求。②(从语言表达看)原句表意更准确。改句会让人误解为新诗人们为了追求“贵族气质”而有意“曲高和寡”。原句是想表达为了实现艺术追求,为了作品能够经得起欣赏,不会如牙膏般转瞬必吐,新诗人们宁可自己的作品一时不为大众接受。③(从句式看)原句用词更加生动、形象,表达更富形象性与感染力。细致具体地展开描写牙膏是“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更能强调新诗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与追求,也形象地说明了他们极力避免的“畅销的牙膏”般的作品是不具欣赏价值的。【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二者都指同样看待,但“等量齐观”多用于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一视同仁”则多用于人。根据语境中的修饰对象“艺术品”可知,应选用“等量齐观”。第二空:“起死回生”,使死人复活,多形容医术或技术高明,也比喻把处于毁灭境地的事物挽救过来。“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语境强调诗人将文言的作用又发挥出来,应选用“起死回生”。第三空:“一贫如洗”,形容穷得一无所有,就像被水冲洗过一样。“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与上文的“纯净”相对应,应选用“一贫如洗”。第四空:“恰到好处”,(说话、办事等)正好达到适当的地步。“绰绰有余”,形容很宽裕,用不完。语境强调距离的适当,应选用“恰到好处”。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由不类为类”搭配不当,可以改为“以不类为类”。二是语序不当,“精湛的作者艺术”应改为“作者艺术的精湛”。选项AB“把…………”句式杂糅,应改为“把……作为……”或“以……为……”。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C项。故选C。【20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的能力。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从修辞角度看:原文“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用喻体“滞销的奢侈品”代替“不为大众欣赏”的作品,用喻体“畅销的牙膏”代替“流行的作品”,结合“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可知更突出表明“新诗人们带有贵族气质”的艺术追求,运用借喻,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从语言表达看:原句表意更准确。改句“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不为大众欣赏,也不愿它成为流行的东西”虽然简洁,但是会让人误解为新诗人们为了追求“贵族气质”而有意“曲高和寡”。原句“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是想表达为了实现艺术追求,为了作品能够经得起欣赏,不会如牙膏般转瞬必吐,新诗人们宁可自己的作品一时不为大众接受。从句式看:原句用词更加生动、形象,表达更富形象性与感染力。“滞销的奢侈品”,突出作品虽一时不被接受,但品质高。“畅销的牙膏”,特点是流行但价值相对低。“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那些虽流行但是不具备欣赏价值的作品,这是新诗人们极力避免的,他们不会为了作品的畅销而降低作品的品质,相反,即使一时不被大众接受,他们也会追求作品的品质,突出了新诗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与追求。(二)(3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疫灾的发生,①,也受自然规律的制约。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疫灾不仅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②,疫灾发生得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③,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题答案】【答案】①既受社会规律制约②寒冷期气候变化大③具有明显的地方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①根据后文“也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可推测,前文要写的是“既受……的制约”;与“自然规律”相对的,是“社会规律”,故可填写“既受社会规律制约”。②该空与后句的规律特点相反,从后句“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可以推测,“疫灾发生得相对频繁”的自然特征应该是“寒冷期”“气候变化大”。③从后文“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的句式特征和“也”字,可推测“如鼠疫、血吸虫病等”前要填写的是“具有地方性”,故填写为“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八、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一议论文,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2题答案】【答案】例文:成功需要时间的积累“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经过长时间的追寻与积累之后,终于取得了成功。很多时候,成功看起来是一种偶然,是一种幸运,但是我认为,成功其实是一种积累的必然,尤其是时间积累的必然。在我们走向成功的路上,经常是布满坎坷与艰难,这种时候,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坚持,通过不懈的努力,经过长时间的艰苦积累,才能取得成功。苏轼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他的父亲苏洵便是这样。苏洵27岁才发奋读书,把自己关在书斋里苦读六经、百家之说,日日夜夜这样十几年,再出来时已年逾不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十几年如一的刻苦学识积淀让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被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垂青,终成唐宋八大家之一。曹雪芹,历经十九年的寒暑的积累,完成了流芳百世的《红楼梦》,把自己的名字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上,让世界记住了他。他在苦难中不断地前行,用十九年的积累谱写下成功的篇章,他的成功在于时间的积累。没有人可以不经过积累就拥抱美好到未来,世人皆看到了比尔盖茨的富可敌国,但却没有曾看见他在一间狭小的地下室中多年的积累,没有看到他一次次从失败中积累养分,最终才开创了微软的雏形。坚持有时不一定成功,但成功一定经过持续的时间积累,这是成功的基础,也是成功道路上的必经之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时间的积累需要恒心与毅力,在寂寞与黑暗中长时间的积累,在不断的前行,总不那么一帆风顺,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有彷徨和犹豫,我们应在积累中不断地在前行,在积累中是自己不断地完善。而现在的我们的成绩不论是好是坏,都是我们自己不断积累,不停努力的结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积累就没有收获,我们在看到别人优异的成绩时,应该想到我比他少付出了什么,我应该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时间的积累来完善自己,让自己在积累中不断前行,让自己做的更好更优异。没有任何成功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所以只有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与努力之下,才能取得人生的辉煌与成功。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不断地用时间去积累,用心去努力,在积累中取得成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本题的审题难度不大,应该很容易看出是积累与成功的关系,但是取胜的关键是考生能否深入思考、多项立意,将作文写出深度与新意。考生在审题时可抓住“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涌出地面”“鲜有关注”“众人瞩目”等词语分析材料内容。“蓄积”与“喷涌”的关系虽然简单明了,却有着多向立意的可能,比如:“积累与成功”“耕耘与收获”“过程与结果”“积累与成功”“准备与机遇”“位置与价值”等,都属于正确的立意。而“众人瞩目”与“鲜有关注”的鲜明对照,则可能促使考生展开“现象与本质”“片面与全面”“局部与整体”“孤立与联系”“静止与发展”“感性与理性”“眼前与长远”等的思辨。参考立意: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机遇。3.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寂寞的磨练和承受。参考素材:1.古代着名的军事家孔明,身怀雄才大略,却甘心躬耕南阳,他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蓄积着力量。终于,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走出南阳,他巧借东风,舌战群儒,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成就了自己一生的风采,更帮助刘备和孙权,曹操形成三国鼎立之势。2.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是一个必然规律,有准备才有机会,没有准备就没有机会。很多人都幻想用机会改变命运,于是做着与机会偶然相遇的白日梦,幻想它像魔法棒一样改变你的世界。其实,这是很不靠谱的一件事。因为如果机会真的有一天与你相遇,并帮你实现了愿望,那前提条件肯定是你要有充分的准备。因为机会只光顾有准备的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一条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靠的是坚持不懈地一步一步的挖掘;展翅大鹏,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靠的是始终如一的一下一下的翅膀的挥动。正如西方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的:“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踏踏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努力积淀,终会汇成成功的江海。4.苏轼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他的父亲苏洵便是这样。苏洵27岁才发奋读书,把自己关在书斋里苦读六经、百家之说,日日夜夜这样十几年,再出来时已年逾不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十几年如一的刻苦学识积淀让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被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垂青,终成唐宋八大家之一。结构层次:作文开篇亮明观点:成功其实是一种积累的必然,尤其是时间积累的必然。之后用苏轼、曹雪芹、比尔盖茨等人的事例加以论证。接着强调观点:坚持有时不一定成功,但成功一定经过持续的时间积累,这是成功的基础,也是成功道路上的必经之路。并引起下文对“时间的积累需要恒心与毅力”的阐释。之后联系实际的学习生活,引人深思。结尾再次强调:没有任何成功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所以只有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与努力之下,才能取得人生的辉煌与成功。并呼吁大家: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不断地用时间去积累,用心去努力,在积累中取得成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5-19 09:10:20 页数:19
价格:¥5 大小:60.42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