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度下期高中2020级期中联考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元代各民族之间的异质文化交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原农业文化的交融。农业文化注重稳定和秩序,游牧文化则注重迁徙和扩张。被农业文化所制约的文学表达多带有理性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压抑和扭曲真实的感受,需要读者回到特定的语境中去才能理解。感性的表达,则反映了创作者与接受者真实心声的共鸣,曾经被深深压制在民间话语深处的感性元素,在元代前期一度被统治阶层所鼓励与宽容。元代文网宽松,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没有文字狱的时代,这为戏曲家的创作提供了一种自由的氛围。元代固然有一些明确的刑罚加之于戏曲的传播,但这些政令的目的仅是出于谨防“不惟引惹斗讼,又恐别生事端”的现实考虑,并没有上纲上线的意识。《元史·刑法三》云:“诸妄撰词曲、诬人以犯上恶言者,处死。”《刑法四》云:“诸乱制词曲,为讥议者流。”这两条有一定的文化禁制意识,但并没有民族文化压迫的意味。从元代立法上看,当局对戏剧题材也有所控制。但是相比明代来说,这里所限制的只不过是对宗教的过分亵渎,并无对帝王将相题材的敏感。由此可见,元代对于戏曲作品和作家还是优容的,这有利于元杂剧多元文化主题的传播。礼制的松弛,为元杂剧创作提供了新的素材。元代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郭英德说:“元曲产生并鼎盛于由女真族和蒙古族统治的朝代,仅仅这一事实就足以说明,元曲与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我们可以从丧葬文化的戏剧化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由于忠孝思想是各族之间文化交流中比较容易沟通的中介,所以蒙古族的丧葬习俗迅速接受汉化。同时,汉族传统最为重视的丧葬习俗也不断被瓦解。反映在艺术上,就是丧葬礼俗与戏曲情节之间的结合,自金代起,丧葬文化的元素在戏剧创作中开始加强。以《西厢记》为例,唐代《会真记》中崔氏母女停留在普救寺并无追悼崔父之意,而到了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追奠崔相国的法事成了张生追求崔莺莺的良机。等到了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则直以“张君瑞闹道场”为第二折第一本的名目。元代有着文化的一元化态势,这主要体现在历史题材与观念的表达上华夷一家观念的发展。有胡人血统的唐太宗曾经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这已经开了元代各民族关系不断发展的先声。元代宫廷经常上演杂剧。这一点从一些剧本的结末文字中看到端倪:“显见得皇恩不滥,同瞻仰天日非遥”(《赚蒯通》)。在宫廷演剧中,传统题材很受欢迎。“初调音律是关卿,《伊尹扶汤》杂剧呈,传入禁垣宫里悦,一时闲听唱新声”。《伊尹扶汤》剧情如何已不得而知,但其中蕴含的忠节信念打破了民族文化的隔阂,实现了异质文化之间的率先传播。(摘编自杜丽萍《论元杂剧传播中的异质文化交融》)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农业文化注重稳定和秩序,这决定了其文学表达不具备感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压抑和扭曲真实的感受,不容易被人理解。B.在戏剧传播方面,元代虽然有一些明确的刑罚,但并没有上纲上线的意识,只是谨防“不惟引惹斗讼,又恐别生事端”的现实。C.元代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其文化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相比礼制松弛。D.元代华夷一家的观念在历史题材与观念的表达上得到发展,这决定了元代文化一元化发展的态势,及各民族之间的不断融合。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由元代文化融合问题引入,分析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不同,进而指出元代统治阶级对文化的态度。B.文章主体部分从法令制度、礼制及文化发展态势三个角度进行论述。为了使说理更具说服力,作者采用了多种论证方式。C.为了生动形象地证明元代文网宽松的特点,作者采用横向对比论证的方式,深入剖析元代与明代在题材立法方面的差异。D.文中作者引用郭英德的话和《西厢记》中丧葬礼俗的例子,都是为了证明元曲与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学作品特点的形成可能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业文化可能对文学产生不同影响。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B.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没有文字狱的时代,这有利于元杂剧的创作和传播,但对于和统治者有关的题材还是会明令禁止。C.由于元代文化的交流融合,汉族传统最为重视的丧葬习俗也不断被瓦解,这导致以丧葬为背景或者元素的戏剧表达开始出现。D.元代宫廷经常上演杂剧,特别是传统题材很受欢迎,这些说明杂剧蕴含的忠节信念打破民族隔阂,成为异质文化传播的先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病毒由两种基本成分组成:基因物质RNA或DNA,以及保护基因的蛋白质外壳。病毒自身缺乏生长或繁殖机制,所以依靠所感染的细胞存活。实际上,为了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病毒不得不去感染细胞生物。但病毒并不一定总扮演起着破坏作用的有害性角色,病毒在维持全球生态平衡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虽然该领域的研究甚少,但人们大体上认为,病毒在任何生态系统里都扮演着“反垄断能手”的角色-有助于确保没有一种细菌物种能够称王称霸,因而促进了物种多样化。病毒如何选择扩散时机,我们知之甚少,但它们肯定对所处环境变量进行了监测,并以此为决策依据。很多感染上单纯性疱疹的成年人知道压力可引发此病,一些人也能举出例子,说明怀孕似乎容易引起活动性感染。虽然还是猜测,但如果病毒在栖息的人体环境中,捕捉到严重的压力或是怀孕这样的线索,由此激活自身也并不奇怪。因为一方面,严重的压力显示有死亡的可能性,宿主的死亡也意味着病毒的死亡。这也许是病毒传播的最后机会。另一方面,怀孕为病毒传播提供机会:或者通过母亲分娩时身体与婴儿接触传染病毒,或者在婴儿出生后无法避免的亲吻中传染病毒。一个极小的微生物有改变宿主肉体和行为的潜力,体现了一个运筹上的巨大成就。科学家对不同物种进行的基因组测序,令我们了解到让这些生物体发挥机能的基因蓝图的相对规模,使我们感受到微生物的成就有多么巨大。很多细胞生物的基因组规模数量数值以数十亿来计算,比如人类大约有30亿组碱基对。某些像人类免疫缺陷和埃博拉病毒这样使用RNA而不是DNA作为基因信息的病毒,平均只有1万组碱基对就能存活。生物的极简程度令人惊叹:它们如何用如此少的基因信息进行复制,甚至做出改变宿主行为这类相当复杂的事情?这真是令人困惑。病毒能以如此少的基因发挥功效,靠的是用多种“计谋”来使微小基因组的影响力最大化,其中最高超的“计谋”之一是重叠读框现象。有重叠读框能力的病毒,可以利用相同的碱基对串编码出3种不同的蛋白质,这种不可思议的基因组效率,令小小的基因组产生了巨大威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重叠读框现象仅仅是病毒适应所处世界的众多招数之一。也许对病毒来说更重要的,是它们产生新基因的能力。病毒拥有一个用于变身的“百宝箱”,最基本的变身是简单突变。没有生物体会世代保持一成不变的稳定性。一旦一个人体细胞或者一个细菌分裂生成子细胞,或者一个病毒在一个宿主细胞里复制,就会产生突变。这意味着哪怕是缺乏有性生殖的基因混合,子代也不会和亲代一模一样。但是,病毒将突变带到一个全新的水平。病毒是已知生物体中突变率最高的。一些像RNA病毒这样的病毒群落,因突变率很高而设有一个阈值,任何超过阈值的突变都会令其崩溃,因为突变造成了关键机能的损失。尽管很多突变对新病毒不利,但由于亲代病毒制造了大量子代病毒,使得一些基因突变成功的概率,以及个体性状胜过亲代病毒的概率增加了。当两种不同的病毒感染了同一个宿主时,它们时常会感染同一个细胞,为基因交换提供基础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病毒有时制造镶嵌体子代病毒,一部分基因来自其中一种病毒,而完全不同的那部分基因则来自另一种病毒。在基因重配的情况下,子代病毒所有基因都由不同种类亲代病毒互换构成。和突变一样,新的子代病毒拥有了新的结构,偶尔可以帮它们存活下来并向外传播。(摘编自内森·沃尔夫《病毒来袭》)4.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病毒缺乏独立存活的能力,为了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它们必须依靠所感染的细胞存活,这是因为其自身缺乏生长或繁殖机制。B.虽然我们对病毒选择扩散的时机知之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对所处环境变量进行了监测,并以此为决策依据。C.病毒由基因物质和蛋白质构成,而某些病毒依靠相对较少的基因就能存活。但它们却有着改变宿主肉体和行为的巨大潜力。D.很多突变对新病毒不利,因为突变造成了关键机能的损失,进而导致病毒群落崩溃。因此,现存病毒应是完全保留了亲代的性状。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A.病毒被称为“反垄断能手”,是因为它们有助于确保没有一种细菌物种能够称王称霸,在促进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B.作者采用“大体上认为”“知之甚少”“令人困惑”等短语,既让我们了解到在病毒研究中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也鼓励我们投身于对它们的研究。C.作者用成年人感染上单纯性疱疹和怀孕似乎容易引起活动性感染的例子,说明病毒一遇到机会就会激活自己并在宿主间进行传播。D.以RNA作为基因信息的病毒平均只有1万组碱基对就能存活,与很多生物动辄几十亿的碱基对相比,可知RNA.的基因效率更高。6.作者认为病毒靠“计谋”来使微小基因组的影响力最大化。请结合文章,概括并简要说明病毒有哪些“计谋”。(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聆听井冈山素素井冈山,盈眼皆为绿色。我就想,如果绿色是井冈山的盖头,那么我们此行的目的,可能就是撩开它梢上的绿,去寻觅它蕊里的红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接下来的日子,果然就是这样。我们一路走过无数个地方,无论山上、水边,还是村镇之畔,无处不踩着潮湿的绿意。属于井冈山的红,一部分陈列在各类博物馆或纪念馆里,一部分涂写在小村或古镇的墙壁上。我尤其注意到了写在井冈山墙壁上的红;它其实是红军当年留下的标语。数量极其可观,不只是一条两条,而是成百上千条;颜色斑驳而多样,或是红漆,或是白粉,或是黑墨汁;字迹也隐显各异,有的清晰可念,有的模糊难辨,有的影影绰绰。像一支支从不同方向赶来的队伍,个个张大了嘴巴,以默片的姿态呼喊着,而这一条条光影斑驳的拷贝,就悬浮在露天的墙壁上,眩晕了我的眼睛。尽管有人告诉我,墙壁上写有标语的村镇,就是红军当年的驻地。我仍无法想象,大敌当前,战争残酷,在少有的那么一点空隙里,竟有人一笔一画地往墙壁上写出这么多大字。我去过的地方叫宁冈,叫东固,不论是街巷、祠堂,还是照壁、屋前,一切可以书写的地方,几乎被标语给密集地覆盖了。也就是说,在那段特殊的日子,出自红军之手的标语,把整个井冈山都染红了。革命需要鼓动。红军当年要不断地吸收新战士,井冈山人管这叫“扩红”,当然离不开标语和口号。革命需要打胜仗。红军与白军发生过的战斗不胜其数,光是大规模的反围剿就有五次,要打垮围追堵截的白军,也离不开标语和口号。革命需要农民的支持。红军战士大多是农民出身,他们正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参加了红军,要动员一贫如洗的百姓拥护红军,更是离不开标语和口号。毛泽东曾说:中国这个国家,离开农民休想干出什么事情来。这应该是他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摩尔说过的话,应算是一种站在世界高度的评断:在中国,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俄国,他们为最终摧毁旧秩序提供了炸药。伟人和学者的话,纯朴中透着真理。井冈山不只是标语红,山歌也红。它是革命的摇篮,也是山歌的摇篮。山歌大概可算歌谣的一种,故井冈山的山歌,也被称为红色歌谣。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代表作是《我的名字叫红》,他以此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我曾经想模仿一下帕慕克,取“井冈山的名字叫红”。我写的是井冈山的红色标语,我写的是井冈山的红色歌谣。可是,我没有明目张胆地去抄袭帕慕克,还是决定以聆听的姿态,向我心目中的井冈山致意。在此之前,与井冈山有关的歌曲,我最熟悉的是《映山红》和《红星照我去战斗》。一支是悠长的女声,一支是明快的男声,虽然都很抒情,却不能说是原汁原味的山歌。可他们的嗓音就有这样的魔力,只要听到了这两支歌,心就随之飞往那片开满杜鹃花的山冈上,飞往那只顺江流而下的竹排上。在井冈山采风,听山歌是一个重要内容。记得,在那天的见面会上,有一个女子竟唱着山歌从后排走上前台。唱山歌的女子叫江满凤。人长得并不漂亮,也可以说很老土,.虽只三十多岁,中年妇女的疲惫和操劳,满满地写在了那张被晒黑了的脸上。然而,就在我用都市的眼光打量她的时候,她的歌声就把我那点说不出口的优越给镇住了:啊呀嘞,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小心路上就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指头,疼在老妹的心哪头…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歌没听完,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后来知道,江满凤的爷爷就是井冈山的红军,搜集整理了许多红军歌谣。他的牺牲地在井冈山的下庄村,留给家里唯一的遗物,就是一个记录了30多首红军歌谣的本子。很小很小的江满凤,就跟着父亲学唱这些歌谣。于是,她唱出的山歌,带有很浓的客家味。这别具一格的山歌却成全了她,有一天,她正唱着《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被电视剧《井冈山》主创者无意中听到了,立刻就决定让她带着这支歌去北京,给他们在片中唱插曲。《井冈山》热播之后,江满凤和她的山歌出了大名,不少地方都来要她去工作,还给她更体面的活儿干。她却哪里也不想去,就喜欢在山上给游客“打山歌”。别人问她,你为什么喜欢唱山歌?她说,她想让更多的人记住井冈山,记住红军先烈。仔细思量,这绝非是冠冕堂皇的套话。井冈山的山歌再多,也没有在井冈山牺牲的先烈多。不论在露天的陵园,,还是在纪念馆的墙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数字,曾让我不忍举目端看。记得,解说员曾反复地强调说:在井冈山牺牲的烈士太多了,光是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多少多少……说是成千上万,其实何止是成千上万啊。红军走远了,井冈山还在。井冈山在,红军就在。因为我听见了,他们都在。不信,你也侧耳去听-—(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点出“盈眼皆为绿色”,突出井冈山无处不在的绿意,巧妙地引出了井冈山满山的红。B.文中引用伟人和学者的话,突出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同时交代井冈山标语口号的来源。C.江满凤作为老红军的后人,不图名利,为让更多的人记住井冈山和革命先烈,坚持在山上给游客“打山歌”,确实难能可贵。D.文章强调在井冈山牺牲的烈士之多,不仅表明了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更是在警示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8.作者在文中说要“去寻觅它蕊里的红”,请结合全文解释“红”的深层含意,并分析其在谋篇布局上的作用。(6分)9.本文第二段在语言表达上富有特色,请结合文本从词语、句式、修辞格等角度简要赏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自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迨至楚境上,关吏絷之。尊卢沙曰:“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大夫置馆之,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瑕客之,问之如大夫。尊卢沙愈怒,欲辞去。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及见,长揖不拜,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且投璧祭河,欲渡。王尚得奠枕而寝耶?”楚王起问计。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空言白也。”王曰:“然。”即命为卿。居三月,无异者。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尊卢沙瞠目视,不对。迫之言,乃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王怒,囚之三年,劓而纵之。尊卢沙谓人曰:“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君子曰: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盖往往藉是以谋利禄。尊卢沙,亦其一人也。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者也。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宜也。(选自《四库全书》本《宋文宪集》)10.下列文中对画波浪线部分的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B.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C.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D.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夫,古代职官的级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之称。B.拜,旧时的一种敬礼,有“九拜”之说,即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等九拜,其中“顿首”比“稽首”隆重。C.郊,上古时代国都外百里以内的地区称“郊”,周时距离国都五十里的地方叫近郊,百里的地方叫远郊。“荒郊野外”的“郊”有此意。D.牲,主要指家畜,包括牲口、牲灵、牲畜等。“牺牲玉帛”中的“牺牲”,特指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其中有太牢、少牢之分。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一开始就点明尊卢沙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而他自己却不觉得,还自信满满地说要向楚王陈说统治国家的方法。B.面对楚大夫的提问,尊卢沙非常生气,认为他的想法不应该是楚大夫能知道的,面对上卿瑕的不同问题时,他更生气了。C.楚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听到上卿瑕的汇报后,楚王催促赶快与尊卢沙见面。即使面对尊卢沙的各种无礼行为,楚王仍然重用了他。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D.作者认为,尊卢沙被割掉鼻子,并非是不幸,而是应当的,因为作者追溯历史发现弄虚作假欺骗他人的人,都没有好结局。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尊卢沙曰:“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2)尊卢沙谓人曰:“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①,白发谁家翁媪②。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注】①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②翁媪(ǎo):老翁、老妇。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阙一、二句,点明了环境和地点。写了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的小溪。B.上阙三、四两句,看似写得平淡,却形象地再现一对老年夫妻,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的和谐、温暖、惬意的幸福生活的场景。C.词作描写了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既表达了词人对这样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也可以看出词人对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已经消失。D.全词紧紧围绕着小溪,描写景物和人物。词中连用的三个“溪”字,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使得画面的布局紧凑。15.这首词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请联系词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1)在《醉翁亭记》中,用判断句式、比喻手法点明醉翁亭形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用“______,______”两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以修辞的手法,凸显了赤壁的壮观雄奇。(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用“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琼剧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我国璀璨的戏剧天空中一颗闪耀的星星,它的成长、成熟是与历史的发展_______的。人类世界的生活______,戏剧艺术所____的生活也是五彩斑斓,正所谓“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在戏剧艺术的世界里,我们能够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够看到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它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华民族史。在戏剧的大观园中,因地域不同所产生的地方剧种也.会有不同,()。琼剧就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去容纳各类艺术的,它包括绘画、建筑、歌舞等等艺术门类,戏剧艺术与这些被包容进来的艺术一起去构筑一个更加美好的艺术世界,在观众面前展现多元的艺术元素,让观众对戏剧艺术______。我们在琼剧乃至整个戏剧世界里看到的那些曾经存在而后来又流失的文化现象,其实就是缺乏“传播”。如果戏剧文化没有传播、那么不仅它是一种缺失,会是一种“死文化”,而且还会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变得不健全。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相伴而行万紫千红演变侧目而视B.相伴而行丰富多彩演绎刮目相看C.相向而行万紫千红演绎刮目相看D.相向而行丰富多彩演变侧目而视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各个地方剧种代表的是各种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地方文化B.各种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以及社会文化是各个地方剧种的代表C.各个地方剧种代表的是各种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以及社会文化D.各种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地方文化是各个地方剧种的代表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果戏剧文化没有传播,那么它不仅将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变得不健全,会成为一种缺失,而且还会是一种“死文化”。B.戏剧文化如果没有传播,那么它不仅将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变得不健全,会成为一种缺失,而且还会是一种“死文化”。C.戏剧文化如果没有传播,那么它不仅将是一种“死文化”,而且还会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变得不健全,会成为一种缺失。D.如果戏剧文化没有传播,那么它不仅将是一种“死文化”,而且还会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变得不健全,会成为一种缺失。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大多数人对数据可视化的第一印象,____①____比如Excel图表模块中的柱状图、条形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等等。其实这只是数据可视化的具体体现。数据可视化不是简单的视觉映射,____②_____也就是说,这个过程是以数据流向为主线的一个完整的可视化过程。可视化主流程的各模块之间,既存在着单纯的线性联系,____③____。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例如,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变换、可视化编码和人机交互方式等不同层面的联系,都会产生新的可视化结果,用户通过对新的可视化结果的感知,从而又会有新的知识和灵感的产生。21.根据下面提供的句子,给“算法推荐技术”下定义。可适当增删文字,字数不超过75字。(5分)①算法推荐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技术。②最终实现用户与信息的快速精确匹配。③它能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④这种技术主要的方式是个性化推送、排序精选、检索过滤等。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作为序曲的二十四节气,将中国传统和现代美学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世界感受了“中国式浪漫”。从公元前七世纪夏.至的确立至今,二十四节气已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数千年,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网友却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随着时代的进步,它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今天没有必要再被提及和重视。读了以上的材料,关于二十四节气,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文体清晰,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5-19 09:09:36 页数:10
价格:¥5 大小:43.21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