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延边州2022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本试卷共四大题22小题,共8页,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兴的文学形式和当代文学的重要形态,中国网络文学不仅在国内广受喜爱,国际传播力也在增强。截至2020年,我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万余部,其中,实体书授权超4000部,上线翻译作品3000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逾1亿,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中国网络文学之所以能穿透语言和文化的隔膜,实现较好的国际传播效果,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不仅是中国的文学,也是网络的文学,是带有“网络性”的、属于全体“网络人”的文学。中国网络文学能被海外读者顺畅接受并主动翻译,因为使用的是能为他们理解的“新语法”。中国网络文学不仅在“语法”上与全世界网络一脉相通,具体内容也有相当部分是全体“网络人”共享的知识。自孕育之日起,它就受到世界流行文艺的滋养和塑造。中国最早的一批网络作家大都受到欧美日韩的流行文艺影响,吸取了流行文学、游戏、影视、动漫、综艺的养分。中国网络文学中最早流行的奇幻小说,就是从模仿《魔戒》等西方奇幻作品开始,并在借鉴《魔兽世界》等流行全球的电子游戏的过程中成长。在10余年的消化发展和本土创新后,中国网络文学开始反哺曾经滋养过自身的世界流行文艺。网络文学的“中国性”往往是藏在幕后,而非直接站在台前——例如,读者可以从修仙小说进入中国传统文化,并认识到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文化渊源和思考方式。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动态是从文本翻译升级为模式传播。2017年5月,阅文集团上线海外平台起点国际,成为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的新力量。2019年前后,起点国际以其在国内运行10余年的模式为基础,将中国网络文学的付费阅读机制、读者推荐系统和作家培养体系移植海外,打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起点国际模式”,吸引了数十万海外读者成为原创作者。这一模式传播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只体现在生产机制,更深入到创作模式和写作风格方面。虽然,中国网络文学的“走出去”目前虽已小有成绩,但仍需小心呵护。而维护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的良好势头,重要的是让它自然生长,在补足短板的同时发扬它已有的长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要“补短板”,增强国际传播的社会效益。可以通过设立文学交流基金的方式,帮助部分因译介和传播问题而未能出海的优秀作品更好地进行国际传播,彰显网络文学的中国风格。同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应当更加注意发挥海外原创作者的作用,邀请因网络文学而与中国结缘的作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培养文化交流的“网络使者”。要“扬长处”,应当保持民间性和市场化。我们要让已经成为海外读者文学生活一部分的中国网络文学继续“从民间来,到民间去”,也要让市场始终在国际传播中起基础性作用。只有这样,网络文学才能为更好地沟通世界与中国提供新渠道和新动能,并以文学之可爱展示一个可爱的中国。(摘编自吉云飞《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枝叶长青”》,《人民日报》2022年1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势头迅猛,国际传播力不断增强,到2020年止,中国网络文学已经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万多部。B.中国网络文学兼具中国性和网络性的特点,所以它能够穿透语言和文化的隔膜,实现较好的国际传播效果。C.要想维护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良好势头,让它自然生长很重要,既要补足它的短板,也要发扬它现有的长处。D.中国网络文学在孕育与发展的过程中,消化吸收世界流行文艺的滋养,结合本土特色进行创新,现在开始反哺滋养过自己的世界流行文艺。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阐释了中国网络文学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积极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措施。B.本文善于运用事实论证增强说服力,如列举数字论证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力增强,举例子论证中国早期网络文学受世界流行文艺影响。C.文章第五段作者用阅文集团打造出“起点国际模式”的成功案例,证明中国网络文学出海方式己经从文本翻译升级为模式传播。D.在文章结尾部分,作者从“补短板”“扬长处”两个方面,就如何维护我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的良好势头提出了具体建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欧美日韩的流行文艺对中国最早的一批网络作家产生重大影响,他们从流行文学、游戏、影视动漫、综艺中吸取养分创作了奇幻小说。B.读者可以从修仙小说进入中国传统文化,并认识到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文化渊源和思考方式,这正是网络文学的“中国性”特征的体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在“补短板”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帮助未能出海的优秀作品进行国际传播,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培养文化交流的“网络使者”。D.我们要保持中国网络文学的民间性和市场化,这样网络文学就能为更好地沟通世界与中国提供新渠道和新功能。【1~3题答案】【答案】1.B2.A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以偏概全,原文“中国网络文学之所以能穿透语言和文化的隔膜,实现较好的国际传播效果,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不仅是中国的文学,也是网络的文学,是带有‘网络性’的”,重要原因,不是唯一原因。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中国网络文学创作”偷换概念,文章谈论的核心是“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问题,而不是“中国网络文学创作”问题;无中生有,文章中没有阐释“存在的问题”。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对中国最早的一批网络作家产生重大影响”扩大范围,原文是“他们大都受到影响”;“创作了奇幻小说”缩小范围,他们创作的不只是奇幻小说;B.曲解文意,原文说“网络文学的‘中国性’往往是藏在幕后,而非直接站在台前——例如,读者可以从修仙小说进入中国传统文化,并认识到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文化渊源和思考方式”的体现,可见,这不是网络文学“中国性”的体现;D.“就能”绝对化,原文是“只有这样,网络文学才能……”,不是“就能”。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栖息地保护修复,有效保护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类型、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与此同时,我国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已建成国家公园试点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海洋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海域面积的4.1%。同时,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等,全面保护修复生态系统,改善扩大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使种群得到休养生息。特别是加快实施湿地网络建设,湿地保护率超过50%,64处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此外,我国不断加强执法监管,开展了“绿剑”“网剑”“清风”“昆仑”“国门”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摘编自《我国野生动植物种群持续恢复》,《光明日报》2021年5月22日)材料二:2015年在日本爱知县举行的第10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2020目标”,被称之为“爱知目标”。但遗憾的是,其中的多数目标并没有实现,不少国家口惠而实不至,做了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涉及多部门管理,牵扯到多主体利益。我国为此专门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加强顶层设计。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已被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修复和国土空间管控的总体布局;同时加大中央资金投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建立自然保护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等种种创新举措,构建了系统的保护政策体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的背后,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助力。定期汇编《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中国成为世界首个每年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建立了多个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监测网络或平台,积累了大量科学监测数据。(摘编自《生物多样性建设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04期)材料三: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领导人峰会上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讲话,站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深刻阐释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大主张,郑重宣布我国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举措,充分体现了大国领袖的世界视野和天下情怀,充分彰显了我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积极作为和历史担当。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习近平主席还引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万物各得其知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提醒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摘编自《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求是网》2021年11月10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显著,植被类型、陆地生态系统类型、高等植物群落和野生动物种群均得到了比较有效的保护。B.加快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一项举措,目前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到1.18万处。C.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需要经济、生态、国土等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合作,构建系统的保护体系。D.中国成为世界首个每年汇编《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并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对生物物种的科学统计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不断加强执法监管,开展了一系列打击涉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B.“联合国生物多样性2020目标”中的多数目标并没有实现,是因为不少国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只有口头承诺,缺乏系统规划。C.中国传统文化中“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生态理念对当前转变生产和消费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作用。D.材料一和材料二属于新闻报道,侧重谈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采取的方法及取得的成效;材料三属于新闻评论,侧重谈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意义。6.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4~6题答案】【答案】4.D5.C6.①国家进行顶层设计。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修复和国土空间管控的总体布局。②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开展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③完善体制建设。加大中央资金投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构建系统的保护政策体系。(或:开展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重大工程。)④借助科学技术。定期汇编生物物种名录,建立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监测网络或平台,积累科学的监测数据。【解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中国成为世界首个每年汇编《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并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曲解文意。材料二说“定期汇编”,但并没有说我国“每年”汇编《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A.“开展了……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错误,原文是“加快实施湿地网络建设,……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此外,我国不断加强执法监管,开展了……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只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其中的一个原因。B.“是因为不少国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缺乏系统的规划”原因分析错误,文中“不少国家口惠而实不至,做了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是指没有付诸行动。D.“材料一和材料二属于新闻报道”“材料三属于新闻评论”错误,材料一和材料三属于新闻报道,侧重于新闻事实;材料二属于新闻评论,侧重于对新闻事实和重大问题的评价分析,从文章的内容和出处(《中国科学院院刊》)可以看出。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二“我国为此专门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加强顶层设计。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已被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修复和国土空间管控的总体布局”可知第一点答案。根据材料一“此外,我国不断加强执法监管,开展了……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可知第二点答案。根据材料二“加大中央资金投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建立自然保护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等种种创新举措,构建了系统的保护政策体系”,材料一“我国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全面保护修复生态系统”可知第三点答案。根据“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的背后,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助力。定期汇编《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中国成为世界首个每年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建立了多个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监测网络或平台,积累了大量科学监测数据”可知第四点答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碑(节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孙犁树枝开始摇动,霜雪大块地往下落。风来了,雾也渐渐稀薄。枪声响到河南岸,人们全掩藏到堤后面去了……雾腾起,河流显出来,河两边水浅的地方,已经结了冰,中间的水流却更浑浊汹涌了。他们渐渐看见一小队,黑衣服的战士,冲着这里跑来。战士们弯着身子飞跑,跑一阵就又转回身去伏在地上射击。他们分成了三组,显然是一组对付着一面的敌人。敌人也近了,敌人从三个方向包围上来,形成了一个弓背。这一小队,黑衣服的战士就是这个弓的弦,是这弦牵动着那个弓背,三面的敌人迅速地逼近他们。“那穿黑衣裳的是我们八路军!夜里才过去的。”小菊兴奋又担心地,大声告诉她身边的人。这一小队人马,在平原上且战且走。他们每个人单独作战,又连结成了一个整体,自己留神是为的保护别人。在平原上初冬清晨的霜雾里,他们找到每一个可以掩蔽自己的东西:小壕沟、地边树、坟头和碑座、大窑疙瘩和小树林。他们在那涂满霜雪的小麦地里滚过来了。这自然是撤退,是突围。他们一个人抵挡着那么些个敌人。三面的敌人像一团旋转的黄蜂,他们飞上飞下,迫害着地面上的一条蜈蚣。蜈蚣受伤,并且颤抖了一下,但就是受伤的颤抖,也在观战人的心里形成了悲壮的感觉。人们面前的土地是这样的平整和无边际。一小队人滚动在上面,就像一排灿烂的流星撞击在深夜的天空里,每一丝的光都在人们的心上划过了。战争已经靠近河岸。子弹从观战人们的头顶上吱吱地飞过去。人们低下头来,感到一种绝望的悲哀。他们能渡过这条河吗?能过来可就平安了。赵老金忘记了那飞蝗一样的子弹,探着身子望着河那边。他看见那一小队人退到了河边。当他们一看出河里已经结了冰,中间的水又是那么凶的时候,微微踌躇了一下。但是立刻就又转过身去了,他们用河岸作掩护,开始向三面的敌人疯狂地射击。敌人一扑面子压过来,炮火落到河岸上,尘土和泥块,掩盖了那一小队人。老金看见就在那烟火里面,这一小队人钻了出来,先后跳到河里去了。他们在炮火里出来,身子像火一样热,心和肺全要爆炸了。他们跳进结冰的河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木,心脏一收缩,他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老金他们冒着那么大的危险跑到河边,也只能救回来两个战士。他们那被水湿透的衣裳,叫冷风一吹,立时就结成了冰。他们万分艰难地走到老金的家里。村北里也响起枪来,村里大乱了。母女两个强拉硬扯地给他们脱下冻在身上的衣服,小菊又忙着把家人过冬的棉衣服叫他们穿上,抱出他们的湿衣服去,埋在土里。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大娘含着两眼热泪说:“你们不能待着,还得走,敌人进村了!”她送他们到村西的小交通沟里,叫他们到李庄去。到那里再暖身子吃饭吧。她流着泪问:“同志!你们昨晚上过去了多少人?”“二十个。就剩我们两个人了!”战士们说。“老李呢?”“李连长死在河里了。”这样过了两天,天气又暖和了些。太阳很好,赵老金吃过午饭,一句话也不说,就到河边去了。他把网放在一边,坐在沙滩上抽一袋烟。河边的冰,叫太阳一照,乒乓地响,反射着太阳光,射得人眼花。老金往河那边望过去,小麦地直展到看不清楚的远地方,才是一抹黑色的树林,一个村庄,村庄边上露出黄色的炮楼。老金把眼收回来。他好像又看见那一小队人从这铺满小麦的田地里滚过来,纵身到这奔流不息的水里。他撒下网去,他一网又一网地撒下去,慢慢地拉上来。他在心里祝告着,能把老李他们的尸首打捞上来就好了,哪怕打捞上一支枪来呢!几天来只打上一只军鞋和一条空的子弹袋。就这点东西吧,他也很珍重地把它们铺展开晒在河滩上。老头固执得要命,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撒网。一直到冬天,要封河了,他还是每天早晨携带一把长柄的木锤,把那个小鱼场砸开,“你在别处结冰可以,这地方得开着!”于是,在冰底下憋闷一夜的水就冒了上来,然后就又听见那奔腾号叫的流水的声音了。这声音使老人的心平静一些。他轻轻地撒着网。他不是打鱼,他是打捞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那浑黄的水,那卷走白沙又铺下肥土的河,长年不息地流,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赵老金这一旁观者视角生动地描述了八路军战士与敌人交锋、撤退突围、渡河牺牲等战斗场面,激烈紧张,让人感到惊心动魄。B.小说通过小菊把家里的棉衣都拿出来给冻僵的战士、大娘含泪送别战士、赵老金救助打捞战士等情节,体现了百姓与八路军之间的军民鱼水情。C.小说中多次写到河,“河”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开头写河水结冰为后文战士殒身冰河做铺垫,也与结尾处赵老金在冰河里打捞英雄相照应。D.小说后四段在刻画赵老金时,主要是通过动作描写、心理的描写和环境的烘托来表现他内心的悲痛沉重,含蓄蕴藉却又感人至深。8.小说中的八路军战士虽然不是主人公,但是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谈谈作者是如何成功地塑造这一群像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9.孙犁曾经说过“战时的英雄文学需要‘悲壮’‘而不是悲哀’”。结合全文的内容,分析《碑》这篇小说“悲壮”的特点。【7~9题答案】【答案】7.A8.(1)正面描写(或动作描写):文中描写了战士们在战斗中奔跑、隐蔽、钻出烟火、跳进河里、敲打冰面等一系列动作,展现出他们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形象。(2)侧面衬托:文中通过写群众对战斗中的战士们安危的担心牵挂、赵老金一家对战士们的关怀帮助,侧面表现战士们情系百姓、保家卫民的形象。(3)环境衬托:文章开头描写风摇树动、霜飘雾腾、枪声密集、河水汹涌,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表现战士的英勇无畏、顽强不屈。(4)场面描写:文中描写了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严峻形势下,八路军战士与敌人交锋、撤退突围、渡河牺牲等战斗场面,表现战士的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形象。9.(1)战斗时的悲壮:八路军小队与敌军力量悬殊,敌人像黄蜂一样从三面包围,战士们像一条蜈蚣,虽受到敌人重创,依然顽强不屈、英勇战斗,非常悲壮。(2)牺牲时的悲壮:八路军从炮火中冲出后,被迫跳进冰河,冰冷的河水使他们失去知觉,悲壮地牺牲。(3)打捞时的悲壮:赵老金在战士们牺牲的河边固执地打捞英雄,百折不回,以一种无声的方式纪念牺牲的英雄,这种行为很悲壮。(4)情感沉重悲壮:作者含蓄地描述在残酷的反围剿斗争中八路军战士的负伤与死亡的情景,重点表现战士们的牺牲以及赵老金一家的悲痛,渲染、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氛围,蕴含着沉重悲壮的感情。【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赵老金这一旁观者视角”错误。小说中群众、小菊、赵老金都是旁观者。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文学形象塑造方法的把握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由原文“战士们弯着身子飞跑,跑一阵就又转回身去伏在地上射击”“在平原上初冬清晨的霜雾里,他们找到每一个可以掩蔽自己的东西:小壕沟、地边树、坟头和碑座、大窑疙瘩和小树林。他们在那涂满霜雪的小麦地里滚过来了”“这一小队人钻了出来,先后跳到河里去了”“他们跳进结冰的河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木,心脏一收缩,他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可知,文中描写了战士们在战斗中奔跑、隐蔽、钻出烟火、跳进河里、敲打冰面等一系列动作,展现出他们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形象。运用了正面描写或者是动作描写的方法。由原文“‘那穿黑衣裳的是我们八路军!夜里才过去的。’小菊兴奋又担心地,大声告诉她身边的人”“一小队人滚动在上面,就像一排灿烂的流星撞击在深夜的天空里,每一丝的光都在人们的心上划过了”“人们低下头来,感到一种绝望的悲哀。他们能渡过这条河吗?能过来可就平安了”“老金他们冒着那么大的危险跑到河边,也只能救回来两个战士”“母女两个强拉硬扯地给他们脱下冻在身上的衣服,小菊又忙着把家人过冬的棉衣服叫他们穿上,抱出他们的湿衣服去,埋在土里”可知,文中通过写群众对战斗中的战士们安危的担心牵挂、赵老金一家对战士们的关怀帮助,侧面表现战士们情系百姓、保家卫民的形象。这些属于侧面描写。由原文“树枝开始摇动,霜雪大块地往下落。风来了,雾也渐渐稀薄”“雾腾起,河流显出来,河两边水浅的地方,已经结了冰,中间的水流却更浑浊汹涌了”可知,文章开头描写风摇树动、霜飘雾腾、枪声密集、河水汹涌,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表现战士的英勇无畏、顽强不屈。由原文“他们渐渐看见一小队,黑衣服的战士,冲着这里跑来。战士们弯着身子飞跑,跑一阵就又转回身去伏在地上射击。他们分成了三组,显然是一组对付着一面的敌人。敌人也近了,敌人从三个方向包围上来,形成了一个弓背。这一小队,黑衣服的战士就是这个弓的弦,是这弦牵动着那个弓背,三面的敌人迅速地逼近他们”可知,文中描写了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严峻形势下,八路军战士与敌人交锋、撤退突围、渡河牺牲等战斗场面,表现战士的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形象。这属于场面描写。【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写作特色的能力。由原文“战士们弯着身子飞跑,跑一阵就又转回身去伏在地上射击。他们分成了三组,显然是一组对付着一面的敌人。敌人也近了,敌人从三个方向包围上来,形成了一个弓背。这一小队,黑衣服的战士就是这个弓的弦,是这弦牵动着那个弓背,三面的敌人迅速地逼近他们”“三面的敌人像一团旋转的黄蜂,他们飞上飞下,迫害着地面上的一条蜈蚣。蜈蚣受伤,并且颤抖了一下,但就是受伤的颤抖,也在观战人的心里形成了悲壮的感觉”可知,八路军小队与敌军力量悬殊,敌人像黄蜂一样从三面包围,战士们像一条蜈蚣,虽受到敌人重创,依然顽强不屈、英勇战斗,非常悲壮,所以战士们作战时非常地悲壮。由原文“老金看见就在那烟火里面,这一小队人钻了出来,先后跳到河里去了”“他们在炮火里出来,身子像火一样热,心和肺全要爆炸了。他们跳进结冰的河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木,心脏一收缩,他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可知,八路军从炮火中冲出后,被迫跳进冰河,冰冷的河水使他们失去知觉,悲壮地牺牲。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由原文“他撒下网去,他一网又一网地撒下去,慢慢地拉上来。他在心里祝告着,能把老李他们的尸首打捞上来就好了,哪怕打捞上一支枪来呢!几天来只打上一只军鞋和一条空的子弹袋。就这点东西吧,他也很珍重地把它们铺展开晒在河滩上”“老头固执得要命,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撒网。一直到冬天,要封河了,他还是每天早晨携带一把长柄的木锤,把那个小鱼场砸开”可知,赵老金在战士们牺牲的河边固执地打捞英雄,百折不回,以一种无声的方式纪念牺牲的英雄,这种行为很悲壮。本文生动地描述了八路军战士与敌人交锋、撤退突围、渡河牺牲等战斗场面,同时也写了赵老金等群众对八路军的救助和赵老金在冰河里打捞英雄,表现了战士们的牺牲以及赵老金一家的悲痛,渲染、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氛围,蕴含着沉重悲壮的感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十九年春二月庚戌,上自将诸军发洛阳,以特进萧瑀为洛阳宫留守。乙卯,诏“朕发定州后,宜令皇太子监国。”开府仪同三司致仕尉迟敬德上言:“陛下亲征辽东太子在定州长安洛阳心腹空虚恐有玄感之变且边隅小夷不足以勤万乘愿遣偏师征之指期可殄。”上不从,以敬德为左一马军总管,使从行。癸亥,上至邺,自为文祭魏太祖,曰:“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是月,李世勣军至幽州。三月丁丑,车驾至定州。丁亥,上谓侍臣曰:“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余力以取之。朕自发洛阳,惟啖肉饭,虽春蔬亦不之进,惧其烦扰故也。”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计,皆曰:“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上不许。上将发,太子悲泣数日,上曰:“今留汝镇守,辅以俊贤,欲使天下识汝风采。夫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至公无私。汝当努力行此,悲泣何为。”命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摄太子太傅,与刘洎、马周、少詹事张行成、右庶子高季辅同掌机务,辅太子。长孙无忌、岑文本与吏部尚书杨师道从行。壬辰,车驾发定州,亲佩弓矢,手结雨衣于鞍后。命长孙无忌摄侍中,杨师道摄中书令。夏四月戊戌朔,世勣自通定济辽水,至玄菟。高丽大骇,城邑皆闭门自守。壬寅,营州都督张俭将胡兵为前锋,进渡辽水,趋建安城,破高丽兵,斩首数千级。(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唐平辽东》)10.下列对文字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陛下亲征/辽东太子在/定州/长安/洛阳心腹空虚/恐有玄感之变/且边隅小夷不足/以勤万乘/愿遣偏师/征之指期可殄B.陛下亲征辽东/太子在定州/长安/洛阳心腹空虚/恐有玄感之变/且边隅小夷不足/以勤万乘/愿遣偏师/征之指期可殄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陛下亲征辽东/太子在定州/长安/洛阳心腹空虚/恐有玄感之变/且边隅小夷/不足以勤万乘/愿遣偏师征之/指期可殄D.陛下亲征/辽东太子在/定州/长安/洛阳心腹空虚/恐有玄感之变/且边隅小夷/不足以勤万乘/愿遣偏师征之/指期可殄11.下列对文字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庚戌,为干支之一。干支历,是一种用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的古老历法,本文中出现的干支都是用来纪日的。B.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或亲王留守京城,谓之“京城留守”。其陪京和行都也常设留守,多以地方长官兼任。C.车驾,特指帝王所乘的马车,古人认为帝王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车驾”代指帝王。类似的称呼还有“乘舆”“冠盖”。D.摄,代理官职。古代对于官职的授予、升降、调动、兼代等都有不同的说法,表示代理官职的还有“假”“署”“权”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宗到达邺县时,亲自撰文祭奠魏太祖,对他做出了中肯的评价,认为他作为将领智慧有余,而作为帝王才干不足。B.尉迟敬德担心皇帝和太子都不在京城,京城空虚会发生叛乱,所以进谏太宗不要亲自东征辽东,太宗没有采纳。C.辽东本来就属于中原土地,当时除辽东之外,四方边境大都已经平定,太宗想乘着自己尚有精力,完成收复辽东的夙愿。D.太宗东征前,对太子提出了要求,让他努力践行,并安排众多俊彥贤才辅佐太子,希望展现他的治国理政的才干。13.把文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朕自发洛阳,惟啖肉饭,虽春蔬亦不之进,惧其烦扰故也。(2)夫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至公无私。【10~13题答案】【答案】10.C11.C12.B13.(1)朕从洛阳出发以来,只吃肉和饭,即使是早春蔬菜也不吃,这是担心会烦扰百姓缘故。(2)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在于提拔任用贤才贬退(或弃用)没有才德的人,赏赐善举惩罚恶行,最公正无私(或大公无私)。【解析】【10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陛下亲自征伐辽东,皇太子在定州,长安、洛阳两地内部空虚,恐怕会发生象杨玄感那样的变乱。而且高丽是个地处边陲的小国,不足以由皇上去辛苦操劳,希望陛下派主力军以外的部队征伐,不久就可以消灭。“辽东”作“亲征”的宾语,“辽东”后停顿,排除AD;“小夷”形容“边隅”,“不足以”是一个短语,不能分开,“愿遣偏师征之”是完整的意思,“征之”后停顿,排除B。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冠盖,泛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可以代指官吏。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以偏概全,尉迟敬德不主张皇帝东征,除了因为京城空虚之外,还因为高丽是边陲小国,不需要皇帝亲自操劳。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啖”,吃;“虽”,即使;“不之进”,宾语前置,应为“不进之”;“故”,原因。(2)得分点:“为”,治理;“贤”,贤才;“不肖”,没有才德的人;“善”,善举;“恶”,恶行。参考译文:十九年春二月庚戌(十二日),太宗亲自统率各路大军从洛阳出发东征,任命特进萧为洛阳皇宫的留守。乙卯(十七日),太宗下诏:“朕从定州发兵后,便由皇太子管理国事。”开府仪同三司致仕(此时已致仕,故言)尉迟敬德上书言道:“陛下亲自征伐辽东,皇太子在定州,长安、洛阳两地内部空虚,恐怕会发生象杨玄感那样的变乱。而且高丽是个地处边陲的小国,不足以由皇上去辛苦操劳,希望陛下派主力军以外的部队征伐,不久就可以消灭。”太宗不听从。任命尉迟敬德为左一马军总管,让他随行。癸亥(二十五日),太宗到达邺县,亲自撰文祭奠魏太祖,评价道:“临危处理急变,料敌设置奇兵,作为一位将领智慧有余,作为帝王则才智不足。”这个月,李世勣的军队到了幽州。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三月,丁丑(初八),太宗车驾到达定州。丁亥(十八日),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辽东本来就属于中原王朝的地域,隋朝四次派兵出征而不能取胜;如今朕亲自东征,是想要为中原人的子弟报杀害父兄之仇,为高丽百姓洗雪国王被杀的耻辱。而且四方边境大都已经平定,只有这一块小地方没有平定,所以乘朕还没有衰老,用士大夫们的余力打败他们。朕从洛阳出发以来,只吃肉和饭,即使是早春蔬菜也不吃,这是担心会烦扰百姓的缘故。”太宗看见有病的士兵,便把他们召到御榻前亲予慰问,交给州县妥加治疗,士兵们没有不感动喜悦的。有人没有被登入东征部队的名簿中,自愿带着私人装备跟从军队,动辄一千多人,都说:“我们不求得到皇上的赐予功勋和奖赏,只愿为陛下效忠,战死在辽东。”太宗不应允。太宗将要出发,太子一连哭泣几天,太宗说:“如今留下你镇守,加上俊彥贤才辅佐,正是想让天下人认识你的风度才能。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在于提拔任用贤才贬退没有才德的人,赏赐善举惩罚恶行,最公正无私。你应当努力做到这些,有什么好悲泣的?”命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代理太子太傅,与刘洎、马周、少詹事张行成、右庶子高季辅一同执掌机要事务,辅佐太子。长孙无忌、岑文本与吏部尚书杨师道与太宗同行。壬辰(二十四日),车驾从定州出发,太宗亲自装备弓箭,亲手在马鞍后系上雨披。命长孙无忌代理侍中,杨师道暂代中书令。夏季,四月,戊戌朔(初一),李世勣从通定渡过辽水,到达玄菟。高丽人大为惊骇,各城都关闭城门坚守。壬寅(初五),营州都督张俭率领胡族士兵做为前锋,渡过辽水,直奔建安城,大败高丽兵,斩首几千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金陵怀古刘禹锡潮满冶城①渚,日斜征虏亭②。蔡洲新草绿,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注:①冶城,东吴当年冶铸之地。②征虏亭,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冶城潮水汹涌,征虏亭斜晖脉脉,昔日的冶铸名城、贵族饯别之地,而今已是一派萧条荒凉的景象。B.颔联对仗工整严谨,“新”与“旧”相对,不仅写出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的景象,也蕴含着“变”与“不变”的辩证思考。C.颈联诗人以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缘由:国家的兴亡取决于人事,而不取决于山川地形。诗人的看法具有警世的作用。D.诗人以《玉树后庭花》尚在流行,直接指斥当时唐代统治者,讽刺他们未能以史为鉴,依旧凭借山河之险纵情享乐,荒误国事。15.《贞一斋诗说》说:“咏史诗不必凿凿指事实。”此诗即有这一特点,请结合全诗赏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4~15题答案】【答案】14.D15.(1)全诗无一处对具体史实进行叙写,却明确表达出作者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的意图。(2)前两联写景,描写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景象,为下文的感慨做铺垫,暗示千古兴亡之所由。(3)后两联则通过议论和用典体现主旨:通过议论揭示六朝兴亡不在于山川形势、而在于人事的道理;化用典故,讽谏唐朝当时的统治者要以史为鉴。【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直接指斥当时唐代统治者”错误。诗人化用《玉树后庭花》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规讽之意,意味深长。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联从题前摇曳而来,尾联从题后迤逦而去。前两联只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以暗示千古兴亡之所由,而不是为了追怀一朝、一帝、一事、一物。至后两联则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揭示出全诗主旨。全诗无一处对具体史实进行叙写,却明确表达出作者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的意图。首联写的是晨景和晚景。诗人为寻访东吴当年冶铸之地——冶城的遗迹来到江边,正逢早潮上涨,水天空阔,满川风涛。冶城这一以冶制吴刀、吴钩著名的古迹在何处,诗人徘徊寻觅,却四顾茫然。只有那江涛的拍岸声和江边一片荒凉的景象。诗在开头两句巧妙地把盛衰对比从景语中道出,使诗歌一落笔就紧扣题意,自然流露出吊古伤今之情。颔联两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此处写的景,则不仅是对历史陈迹的凭吊,而且以雄伟美丽的山川为见证以抒怀,借以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某一历史问题的识见。山川风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并没有变异,诗人看到的仍是: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这一联熔古今事与眼前景为一体,“新草绿”、“旧烟青”六字下得醒豁鲜明,情景交融,并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  颈联承上两联转入议论。诗人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并示警当世:六朝的繁华哪里去了?当时的权贵而今安在?险要的山川形势并没有为他们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国家兴亡,原当取决于人事!在这一联里,诗人思接千里,自铸伟词,提出了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险”的卓越见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尾联“《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六朝帝王凭恃天险、纵情享乐而国亡,历史的教训并没有被后世记取。诗人以《玉树后庭花》尚在流行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关中百二山河之险,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玉树后庭花》是公认的亡国之音。化用典故,含蓄地把鉴戒亡国之意寄寓于一种音乐现象之中,可谓意味深长。(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作者先指出了蚯蚓的身体特点,然后话锋一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蚯蚓为达到目标做出的努力。(2)《离骚》中,在投机取巧、违背准绳的世俗面前,屈原烦闷失意、走投无路,但他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不以中正之性为邪淫之态的决心。(3)边塞诗常用典型物象渲染氛围,比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都用了“旗帜”这一物象。【16题答案】【答案】①.上食埃土②.下饮黄泉③.宁溘死以流亡兮④.余不忍为此态也⑤.风掣红旗冻不翻⑥.半卷红旗临易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溘”“掣”“冻”。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梁启超说:“吾党近好言诗界革命。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革命”一词充满了政治色彩,同时又是当时古典文学突破传统、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晚清__________之际,面对_________的西学之风,以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为首的诗界革命派诗人积极地传播西学。他们设想用西方的体制彻底改造旧中国,俨然已经超越“中体西用”的“知本”范畴。在诗学方面,他们在形式和内容上,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了一番_________的“改造”:形式上主张文言合一,内容上强调人性解放。在接受西学的过程中,善于自觉自醒的诗界革命派诗人,开始积极地用民主、自由的思想来改变旧的文化体制。他们关注民间文化,号召用“新语句”入“古风格”,努力建立新的诗学秩序;提倡在保持中国艺术特质的同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否则,会如闻一多先生所言,改来改去,只能是________,对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没有丝毫益处。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风云变色扑面而来大张旗鼓面目全非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B.风云跌宕扑面而来大刀阔斧面目全非C.风云变色迎面而来大刀阔斧改头换面D.风云跌宕迎面而来大张旗鼓改头换面18.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善于自觉自醒的诗界革命派诗人,在接受西学的过程中,开始积极地用民主、自由的思想来改造旧的文化体制。B.在接受西学的过程中,善于自觉自醒的诗界革命派诗人,开始积极地用民主、自由的思想来改变旧的文化体制。C.善于自觉自醒的诗界革命派诗人,在接受西学的过程中,开始用民主、自由的思想来积极地改造旧的文化体制。D.在接受西学的过程中,善于自觉自醒的诗界革命派诗人,开始用民主、自由的思想来积极地改变旧的文化体制。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的艺术精华必须传承,但当改者必须改之。B.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华必须传承,而且当改者改之。C.而且当改者改之,中国传统的艺术精华必须传承。D.当改者改之,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华必须传承。【17~19题答案】【答案】17.B18.C19.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风云变色”,比喻权势极其盛大,可以使风云为之改变颜色。“风云跌宕”,形容社会动荡,不稳定。此处可以根据适用对象判断,要表现的是晚清时代的特点,用“风云跌宕”更合适。第二空“扑面而来”,适用对象可以是清风、香味、某种熟悉的气息等具体事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迎面而来”,适用对象一般指人。此处使用对象不是人,应选“扑面而来”。第三空:“大张旗鼓”,比喻壮大声势和规模去做某件事。“大刀阔斧”,比喻办事干净利落,果断有魄力。此处强调改造的态度和结果,而不是强调声势和规模大,用“大刀阔斧”。第四空:“面目全非”,形容事物变化很大,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多为贬义。“改头换面”,多比喻只改变外表和形式,不改变内容实质。此处用“面目全非”更强调上文“改来改去”的结果,“改头换面”更侧重强调过程、做法或手段,故用“面目全非”。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有三处错误。一处是“在接受西学的过程中,善于自觉自醒的诗界革命派诗人……”语序不当,这里强调的是“善于自觉自醒的诗界革命派诗人”,不是“接受西学的过程”,应改为:善于自觉自醒的诗界革命派诗人,在接受西学的过程中。另两处是“开始积极地用民主、自由的思想来改变旧的文化体制”语序以及搭配不当,“积极”应用来修饰“改造”;“改造”“旧体制”搭配更恰当,应改为:开始用民主、自由的思想来积极地改造旧的文化体制。只有C项修改正确。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结合前文“号召用‘新语句’入‘古风格’,努力建立新的诗学秩序”“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可知“当改者改之”与前文联系更紧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华必须传承”与下文“否则,会如闻一多先生所言,改来改去,只能是面目全非,对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没有丝毫益处”呼应,“中国传统的艺术精华必须传承”与后文衔接更紧密,排除AB。“中国传统的艺术精华必须传承”,与“当改者改之”形成转折关系,“中国传统的艺术精华必须传承”前面用“但”字表转折,排除C。故选D。(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_______?据说是理发行业先开始,然后像病毒一样传染的。济南人见谁都叫“捞丝儿”,那是孔孟之乡尊师重教的体现,但其他地方见谁都叫老师,透着的是称呼的失语,是称呼推敲上的偷懒,是社交关系的虚伪化。不经大脑,见人就叫老师,互称某老师,这个原先带着尊重的称呼已经在泛化的日常征用中完全被虚伪、庸俗和戏仿所殖民,含义被抽空,意义被消解。就像见谁都叫美女,②______:这是个女的。“老师”这一称呼也仅仅意味着,哦,这是个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从社会学意义来说,③_____。比如,称先生,体现着礼仪;称教授,体现着尊重;称职务,体现着从属;称亲爱的,体现着亲密;直呼其名,体现着熟悉。“老师”之类单一万能称呼的泛滥,体现着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换下社交关系的失范,不知道称呼什么,就叫老师吧。见人就叫老师,是个女人就称美女,称呼单一且混乱,也见证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式微,传统中那么多优雅的称呼,今天还有几个人能叫得出来。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请简要概括文段的主要观点,要求使用并列关系的复句,不得超过50个字。【20~21题答案】【答案】20.①“老师”这个称呼是如何泛滥的或“老师”这个称呼是何时泛化(或泛滥)的?②已经让这个词仅成为性别的代指或使这个称呼仅作为性别的代称③称呼体现着双方亲疏远近的关系或称呼体现着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或不同的称呼有着不同的意义。21.示例1:称呼的单一泛化,不仅体现着社交关系的虚伪化,也见证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式微。示例2:称呼的单一万能,既体现着社交关系的失范,也见证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式微。示例3:称呼的单一万能,既体现着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换下社交关系的失范,也见证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式微。【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景补写的能力。第①空,本句位于篇首,属于总领句;根据句后“据说是理发行业先开始,然后像病毒一样传染的。济南人见谁都叫‘捞丝儿’,那是孔孟之乡尊师重教的体现,但其他地方见谁都叫老师,透着的是称呼的失语,是称呼推敲上的偷懒,是社交关系的虚伪化”推断,应是讲述“老师”这个称呼的源起及在当下泛滥的现象,再结合句末的问号,故可填写“‘老师’这个称呼是如何泛滥的或‘老师’这个称呼是何时泛化(或泛滥)的”之类的句子。第②空,根据句后的冒号以及“这是个女的”的可知,美女已经不再指美丽的女子,而是一种性别的代指,故可填写“已经让这个词仅成为性别的代指或使这个称呼仅作为性别的代称”之类的句子。第③空,“比如”是举例时的发端语,是对前一内容的具体诠释,故句前的内容具有概括性;根据“比如,称先生,体现着礼仪;称教授,体现着尊重;称职务,体现着从属;称亲爱的,体现着亲密;直呼其名,体现着熟悉”分析可知,不同的称呼意味着关系的亲疏,故可填写“称呼体现着双方亲疏远近的关系或称呼体现着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称呼体现着双方亲疏远近的关系或不同的称呼有着不同的意义”之类的句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首先确定文段的观点,由“‘老师’之类单一万能称呼的泛滥,体现着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换下社交关系的失范,不知道称呼什么,就叫老师吧。见人就叫老师,是个女人就称美女,称呼单一且混乱,也见证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式微”可知,文段的主要观点是:“老师”这一称呼的泛滥,体现了社交关系的虚伪化,见证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式微。然后再结合题干要求,“使用并列关系复句”,可以用“既要……也要……”,“一方面……,另一方面……”等关联词进行组织答案。最后注意字数限制。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北京大学郝平校长在2021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其中提到“读懂中国、读懂世界、读懂时代、读懂自己”。要读懂中国,在中国新的时期学习历史,坚定信念,传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把学习和科研融入到建设国家的远大理想和实践中去。要读懂世界,读懂和而不同、复杂纷呈的世界,培养国际视野,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个领域的国际交流中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要读懂时代,读懂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巨变,既要始终保有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又要注意专与博的统一,努力探索前沿、激活思想。要读懂自己,在新的环境中脚踏实地、健康成长,既要正确认识自己,又要努力完善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国家的时代新人。作为当代青年,你认为读懂什么最为重要?请结合上述材料带给你的启示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权衡、比较和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2题答案】【答案】例文: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材料中的四个“读懂”里,读懂中国,既要读懂中国的过于、当下与未来。百年前蔡元培老校长所强调的“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因此,“读懂中国”就是要我们读懂中国的历史和现在,培养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读懂中国的未来明白我们的祖国将怎样发展。读懂世界,既是要明白我们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也是要我们培养国际视野,读懂和而不同、复杂纷呈的世界,在学习研究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展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的思想资源,解答中国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实践课题。读懂时代,就是要读懂当下时代的发展情况,让我们在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时,仍然葆有足够的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而读懂自己,就要求我们在新的环境中脚踏实地、健康成长,明白自己是什么样,明白自己可以怎么做。试题要求回答“作为当代青年,你认为读懂什么最为重要?”在写作中,可以择其一进行阐发。如选择“读懂中国”,就可从爱国主义的精神、情感出发,阐述我们新时代青少年对于建设祖国的任务;选择“读懂世界”,则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出发,讨论中国与世界、融合与碰撞的问题,并展示“一起向未来”的美好畅想;选择“读懂时代”,可从培养青少年的时代使命感出发进行写作;讨论“读懂自己”,则指出我们必须把自己和国家、民族、世界、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成物”中“成己”。立意:1.读懂中国的骄傲。2.读懂人类命运共同体。3.读懂我的时代使命。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5-19 09:08:31 页数:21
价格:¥5 大小:60.19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