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毫无疑问,手机和网络打破了知识垄断,让“博学”走下神坛,对普罗大众来说,获取知识变得更加便利。但同时需要警惕的是大脑对碎片化的“上瘾”。毕竟,1分钟就能获取一个信息增量,那又何必花3小时去研究呢?慢慢地,大脑就会对碎片化的信息“上瘾”。对碎片化信息上瘾是人类大脑的“绝症”。“瘾”从何而来?首先就是对快感中枢的刺激。碎片化信息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体验到最大的快感。它会高频地刺激大脑的快感中枢,让多巴胺疯狂释放。而狂轰滥炸的多巴胺,正是成瘾的生理基础。除了快感中枢的刺激以外,社交目的也不容忽视。研究发现,刷剧的最大动力之一,就是与周围人讨论剧情和角色。而倍速看剧、热搜看剧,都能帮我们高效地完成这一社交目标。于是,为了社交,我们不得不对碎片化信息上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数据营造的信息茧房。下面这种情况你一定也遇到过:刚刚在微信上和朋友讨论某某,淘宝立马弹出对应的链接;下午刚刚停留了半分钟的健身视频,晚上就堆满了推荐页。大数据时代,我们的喜好被不断计算,相应的信息编织成一个个大网。而我们被困在这些“网络舒适区”内,无处可逃。我们的注意力被碎片化信息切碎了。或许有人会觉得,在舒适区待着又有何不可?至少我很开心啊。的确,“开心”本身从来都没有错,但同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沉浸在碎片化的信息里久了,我们宝贵的注意力资源会被切碎。对此,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的,是接受者的注意力。简言之,就是加工新信息必然要勾出一部分注意力。因此信息爆炸必然带来注意力匮乏。微软曾经开展过一项研究,发现现代人的专注时间从12秒降低到了8秒。也就是说,当我们投入一项活动,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8秒后就可能开始分心。神经学家亚伯拉罕·赞根通过实验发现:相比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智能手机的重度使用者,在注意力缺陷障碍测试中的得分高了5%-10%。这种改变,甚至会体现在我们的大脑结构中。毕竟,相比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某事上,处理仅需8秒的碎片信息,显然更容易。慢慢地,大脑也学会了“走捷径”。而捷径走多了。往就忘了正常的路该怎么走。这一切都是我们的错吗?不尽然。心理学博士亚当·奥尔特在《欲罢不能》中写道:任何人都会成为瘾君子,商业公司为了让你在科技产品、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布下了一个个裹在诱饵中的钩子。普通人或许很难想象,在这个流量即是金钱的时代,其实每一个让我们上戏的产品背后,都有专业人士通宵达旦地工作。例如,某手机游戏的排位赛会在关键局中,自动匹配到胜率较低的队友。为了赢,玩家只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同时,又会在你连败时,“恰好”让你抱到大神的大腿,以此来让你继续战斗。而各大互联网公司,也会共享用户的个人信息,从而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被精准满足的我们,自然就会对此越发上瘾。这些产品分析着我们的心理,解构着我们的注意力,也毁坏着我们的自律。但其实,我们每个人仍旧有保护自己注意力的权利。注意力被切碎的反面,是做某件事 时全神贯注、投入忘我。不妨利用那些原本来打算刷抖音的时间,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来尝试一下主动娱乐。技术会一直进步,即使不是手机、游戏、短视频,也会有其他事物让人沉迷。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碎片化的信息”,而在于我们自己,让我们一起打响注意力保卫战。(摘编自衮衮《对低级快乐的上瘾正在毁掉成年人》)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对碎片化信息上瘾是目前难以克服的问题,而信息爆炸必定带来注意力的匮乏。B.我们倍速看剧、热搜看剧的最大动力源于可以借此与周围人讨论相关的剧情和角色。C.亚伯拉罕·赞根的实验说明,智能手机的使用者较其他人更容易有注意力缺陷障碍。D.各大互联网公司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从而共享用户的信息并精准满足用户的需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现象出发,从生理心理两个角度分析原因论危害,最后提出解决“上瘾”问题的办法。B.文章善于运用比喻论证,“绝症”“茧房”“大网”“保卫战”等用语增加了说理的生动性。C.文章引用经济学神经学心理学诸多领域专家的论述,以增强论证的可信度与说服力。D.文章通过重点论证碎片化信息切碎注意力的问题,意在说明人们保卫注意力的艰难程度。3.下列不属于“对碎片化信息上瘾”原因分析的一项是(3分)A.碎片化信息对快感中枢有很强的刺激,能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体验到最大的快感。B.了解碎片化信息有助于我们轻松加入热门话题的讨论,从而高效达到社交的目的。C.我们被大数据营造的数据茧房困在“网络舒适区”内,无处可逃,抑或乐此不疲。D.当我们开始投入一项活动,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8秒后就可能开始分心。(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材料一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王向豫表示.北京冬奥会火炬的设计需秉持绿色.可持续理念。采用氢作为燃料就是火炬“飞扬”的科技亮点之一,既能达到环保要求,也符合冬奥会火炬接力在低温环境进行的现实要求。“氢能是一种完全零排放的能源,燃烧时,它的燃烧产物只有水,没有二氧化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工程师韩宗捷表示,但这个选择也带来了不少难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火焰的颜色问题,“氢气的火焰在日光下是不可见的,因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可以调节氢气火焰颜色的配方,让它在日光下具有可见的火焰颜色”。其次,火焰的稳定性也会遇到现实挑战,“特别是在冬奥会火炬的传递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高速运动场景,或者会遇到大风环境,所以经过研制,终于实现了在100公里每小时的大风状态下火炬的火焰能稳定燃烧这一设想”。此外,手持火炬的内部空间狭小,高压储氢也是遇到的现实问题,“我们研制了一款轻量化、小型化的氢气减压装置,对高压氢气进行了减压”。火炬“飞扬”的另一大技术亮点,则是火炬外壳采用了重量轻、耐高温的碳纤维材料,火炬燃烧罐也以碳纤维材质为主。碳纤维专家黄翔宇介绍,“轻、固、美”正是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的外壳所呈现出的特点。“轻”,是指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相同体积的铝合金相比轻了20%以上;“固”,是指这一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耐紫外线辐射等特点;“美”,则是指应用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三维立体编织成型技术,将高性能纤维编织成目前这样具有复杂形状的优美造型。(摘编自梁璇《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背后的故事》,《中国青年报》2021年21月19日)材料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季运动与训练比赛高性能服装研发关键技 技术”项目总负责人刘莉表示,针对冬奥会训练和比赛的复杂环境条件,基于“人体—服装—环境”系统,他们研发了适应中国运动员体型特征与生理特性的比赛服装,创新开发了适用于冬季项目训练与比赛的减阻、防护、舒适性强的高性能服装。针对短道速滑、高山滑雪等竞速类项目比赛服的综合减阻问题,根据中国运动员体型、技战术特点,着重在“快”上设计,解决多参数耦合条件下冬季运动竞速类比赛服装跨尺度协同减阻问题。在训练比赛过程中,服装设备还有“护”的性能。由于冬季运动项目速度高.环境复杂,运动员损伤风险较大。为攻坚这一课题,研究人员研发了新的比赛装备,如在高山滑雪训练防护服中,采用了新型柱状阵列式抗冲击结构和新型吸能缓震材料,有效保护了高山滑雪运动员穿越旗门时的抽打伤害。短道速滑比赛服则整体使用防切割面料,全面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同时考虑肌肉压缩服装减阻功能。另外,通过提升纤维保暖率和主动加热技术,把电能量转化为热能,以满足“暖”的普遍需求。体验过比赛服的运动员纷纷表示,“目前的比赛服装设计调研更充分,剪裁上更能展示中国选手的体型,符合技战术特点,设计也更精致,并且蕴含着东方文化底蕴”。(摘编自华凌《“快护、暖、美”!揭秘冬奥备战服黑科技》,《科技日报》2021年3月3日)材料三北京冬奥会在场馆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始终秉持科技冬奥的理念,处处彰显中国智慧。北京冬奥会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内,在冬日暖阳下显得格外亮丽。这座场馆由22条晶莹的“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环绕,因此又被亲切地称为“冰丝带”。“冰丝带”的外墙由3360块曲面玻璃拼装而成,首次应用了20450米国产高钒密闭索。“冰丝带”还首次应用了世界上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该技术可使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按照国际滑联的要求,场馆冰面温差不能超过1.5摄氏度),不会出现各个部位温度不一、冰面硬度不均勾的情况。该技术采用环保性和安全性最佳的自然冷媒——无异味、不可燃的二氧化碳制冷剂。与传统制冷技术相比,该技术可提升能效20%以上。“冰丝带”暗藏的“黑科技”不止于此,场馆内的多功能超大冰面亚临界、跨临界多工况并行二氧化碳直接蒸发制冰集中式制冷系统等应用,均属国际首次。(取材于刘垠等的《多项“奥运首创”背后的技术支撑》,《光明网》2021年3月22日)材料四 (摘编自汪海波《奥运会上的科技运用:历届回顾和2022年展望》)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专家的介绍,使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了“飞扬”火炬的火焰可视性、燃烧稳定性、材料的耐高温性及外形轻巧美观的特点。B.基于“人体—服装—环境”系统研制的冬奥会高性能冬季训练比赛服,可满足各国运动员保暖,防护、舒适、美观等多方面的需要。C.因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环绕得名的“冰丝带”,不仅外观漂亮,而且首次应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制冰等多项国际先进技术。D.历届冬奥会采用的新科技,涵盖了火炬制作、场馆建设、辅助裁判、服装器具、拍摄工具、数据统计、赛况转播等多个方面。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材料一可知,氢气火焰在日光下无颜色、遇到大风环境不稳定易熄灭、火炬的内部空间小都是“飞扬”火炬在设计时遇到的困难。B.材料二介绍冬奥服装设计的科技创新,这些黑科技使冬奥战服既满足技战术要求,又针对中国运动员特点,还富有东方文化底蕴。C.通过材料三的介绍可知,“冰丝带”的成功建设,不仅彰显了中国智慧,更体现了世界先进技术在中国冬奥场馆建设中的融合应用。D.通过对材料四图表的分析可以发现,多届冬秀奥运会中,都有新科技的应用,有些其至是首秀,这突显了冬奥会的科技感和时代感。6.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今世界,科技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022北京冬奥会的科技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读书之乐(节选)(法)阿兰读书与做梦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有时候我们感觉做梦是愉快的,于是几乎就不去读书。而当做梦的可能性被某种原因破坏时,读书便成了补救的良药。当年,我的父亲由于债务累累,心中烦闷,于是便一头钻进书堆里以寻求解脱,嗜书如命,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他的行为使我受到了感染,这“感染”如今看来使得我比那些一味苦学的书呆子们有出息得多。对我来说,如果我有意想学些什么,那一定是什么也学不进去的。即便是数学题,也只有等我像读小说一样地去理会它的时候,才能悟出其中的名堂。总之,读是最重要的。不过,像这样懒洋洋地读书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而且手头也得有书才行。我所谓“手头有书”是说那书的位置一定要近在咫尺,如果隔了两米远,我也就不会想起去读它了。所以也难怪图书馆对我毫无裨:益,它毕竟不属于我呀!我于是拼命通读手头的书,而且做了不少笔记,尽管事后从不去翻检。对我来说,了解荷马意味着手头得有荷马的书。眼下我手头就有几本斯宾诺莎的书。过去我一向不知世界上还有梅恩.德.比兰,直到有一天一位相识将他的全集抱来放在我的案头,我这才晓得梅恩。德。比兰是何许人。而且,说句实话,我发现读他的书真好比啜饮琼浆玉液,百读不厌。我对孔德的了解也是通过同样的途径,很久以前我就已将他的十卷代表作买来放在案头了。我读孔德似乎同读巴尔扎克一样,从不去追究书中的道理。不过,我更喜欢巴尔扎克,而且也只满足于做巴尔扎克不倦的读者而已。什么叫读书呢?读书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书上的字。当然也还要约略琢磨一下整体的,也就是一页当中的内容。这不是我个人的经验。我发现有不少读者跟我一样,读前一页的时候总要附带地偷眼看一看下一页讲的什么,甚至也顺便浏览一下后边的情节,好像饥饿的乞丐觊觎一块馅饼。我想大概可以这样断言——不过也许为时过早——读者的想象力恰似笼中鸟,永远无法摆脱书中字词以及作品原义的束缚。当然,熟练的读者用不着咬文嚼字,不过我还做不到这一步,我虽然不至于嚼字,句子总还须咂一咂的。我读书就好像腾一匹马,时而纵马狂奔,时而拨马回头,不敢神驰遐想,唯恐偏离作者指出的道路。有趣的是,我仅以这种方式去读体面的出版物。至于日记之类,我以为价值不大,不必认真去读。手稿就更不必说,它总使人觉得不可靠,因为它只不过是书的雏形而已,可以随意增删改动。一本书的分量就不同了,特别是巴尔扎克的小说就更不允许你去怀疑。甚至可以说,巴尔扎克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禁锢你的想象力。真的,读他的书谁也不用胡思乱想、为所欲为,只有规规矩矩,按他的路子走……这便是优秀叙述体小说的风格:作者预设圈套让读者去钻。巴尔扎克历来如此。这就是反复阅读比只读一遍收获更大的原因。由于我对自己的经验十分自信,所以很想在这方面做些探讨。你熟悉翻动书页时所发出的声音吗?如果你无法从中辨析出命运的颤音和结局的征兆,这说明你还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要知道,一场音乐会一场戏或一段朗诵是不能任意中断的,它促使我们随着作者一道在共同的情感领域里尽情漫步,观赏珍奇。但作为读者有这个自由。只不过读者往往不是利用这种自由去回味读过的内容,或臆测未来的情节,而是中断小说情节的发展,以腾出时间来咀嚼自己的人生经历。我就有这样的感觉,每当我重新回到作品中来的时候总是要略微复习一遍前面的内容,仿佛想要再度积蓄起自己的兴致。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觉得若有所失,觉得失掉了前面的内容。的确,优秀小说是不容许随意抽取片段的,不论手段多么巧妙,即便是配以分析也总不能被人接受。不是吗?优秀小说本身就杜绝了任何形式的简化或综述。相反,劣等小说却恰恰像被阁割过似的,只剩下事件和线索的罗列,一切似乎是为了向读者解释,唯恐读者理解不了下文。其实,我读书的目的倒并不是为了理解,而是为了追索。 (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从比较读书与做梦的不同切入,引出作者关于读书是补救人生困境的良药的观点。B.作者认为自己比“一味苦学的书呆子们有出息得多”,是因为他不是为功利目的而有意读书。C.优秀的叙述体小说会设置圈套,禁锢读者的想象力,从而引领读者进入自己创造的艺术天地。D.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通过对比,突出优秀小说是完整的艺术品,不容简化概括。8.本文标题是“读书之乐”,作者认为读书之乐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9.王佐良的散文《上图书馆》叙述了“上图书馆之乐”,他写道“在这方面,我是有愉快的回忆的”;本文作者却认为“图书馆对我毫无裨益”,请结合文本及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0-13题。神宗万历二十年五月,倭首平秀古注寇朝鲜。时朝鲜王李昖湎于酒,弛备。吉分遣其渠行长、清正等,率舟师数百艘,逼釜山镇。五月、陷丰、德诸郡。请援之使,络绎于路,廷议以朝鲜属国,为我藩篱,必争之地,遣行人薛潘谕其王以匡复大义,扬言大兵十万,已擐甲至。贼抵平壤,朝鲜君臣势益急,出避爱州。七月,游击史儒等师至平壤,不谙地利,战死。副总兵祖承训统兵三千余,渡鸭绿江援之,仅以身免。八月,倭入丰、德等郡,我兵稍集。十二月,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先是,士马刍粮征调未集,而大将军李如松甫平西夏,亦未至军。前所羽檄征兵七万余,至者半,乃置三军:以副将李如柏将左,张世爵将右,杨元将中军,趋辽阳。至是,如松始至军。二十五日,誓师东渡。二十一年正月初四日,我师抵肃宁。六日抵平壤倭悉登陴拒守如松度地形东南并临江西枕山陡立惟北牡丹台高耸最要。倭列拒马以待。遣南兵试其锋,佯退。是夜,倭袭李如柏营,击却之。如松因部勒诸将,谕无割级,攻围止缺东面。属游击吴惟忠攻牡丹峰。以倭易高丽兵,令祖承训等诡高丽装,潜伏。八日黎明,鼓行抵城下,攻其东南。倭炮矢如雨,军稍却。如松手斩先退者以徇,募死士援梯而上,倭悉力拒守。倭方轻南面为高丽兵,承训等乃卸装露明甲。倭急分兵拒堵,如松已督杨元等从小西门先登,李如柏等亦从大西门入。火药并发,毒烟蔽空。方战时,吴惟忠中铅洞胸,犹奋呼督战,而如松坐骑毙于炮,易马驰,麾兵愈进。我师无不一当百。夜半,行长兵渡大同江;遁还龙山。是役凡得级千二百八十五,余死于火,及从城东跳溺无算。裨将李宁、查大受等率精兵三千,潜伏江东僻路,获级三百六十二,生擒三倭,乘胜追袭。十九日,李如柏进复开城,得倭级百六十五。朝鲜郡县,如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四道并复平,归平壤。注:平秀吉即丰臣秀吉。(选自《明史纪事本末.援朝鲜》,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两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日/抵平壤倭悉登陴/拒守/如松度地形/东南并临/江西枕山陡立/惟北牡丹台高耸/最要B.六日/抵平壤倭悉登陴/拒守/如松度地形/东南并临江西枕山能立/他北牡丹台高耸/最要 C.六日/抵平壤/倭悉登陴拒守/如松度地形/东南并临江/西比山陡文/惟北牡丹台高耸/最要D.六日/抵平壤/倭悉登陴拒守/如松度地形/东南并临/江西枕山陡立/惟北牡丹台高耸/最要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属国,作为宗主国的藩属的国家。中国历代王朝很少干预属国内政,却无偿为其提供保护。B.羽檄,又称羽书,是一种插有鸟羽、要求迅速传递的军事文书,一般表示有紧急军情。C.誓师,指军队出征前或在作战后,统帅向将士宣示作战意义,以激励军队的战斗意志。D.拒马,是一种可以移动的木制障碍物,用以阻止和迟滞敌人军马的行动,并可杀伤敌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明朝政府闻讯后果断出兵援朝。但因不熟悉地形,史儒出师不利,战死沙场,救援的祖承训也全军覆没,只有自己得以逃脱。B.李如松担任援朝的明军主帅后,将部队分为左中右三支,分别派遣将领率兵。十二月底,明军主力进入朝鲜;十余天后,抵达朝鲜平壤,准备攻城。C.游击将军吴惟忠受命攻打平壤战略要地牡丹峰,祖承训穿上朝鲜军队的服装潜伏以迷惑敌人,倭寇果然上当,等明白眼前是明军时已来不及应对。D.平壤战役中,主帅李如松身先士卒,明军各路部队表现英勇,涌现出吴惟忠、李宁、在大受等优秀将领,他们以一敌百,大胜倭寇,将其赶出平壤。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遣行人薛潘谕其王以匡复大义,扬言大兵十万,已擐甲至。(5分)(2)如松手斩先退者以徇,募死土援梯而上,倭悉力拒守。(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14~15题。百字令朱锡鬯过访不值怅然有寄①清曹贞吉春风吹面,又匆匆过了,传柑佳节②。羸马敝裘何处去,一刺③怀中磨灭。日跳如丸,臣饥似朔④,那得名心热。思君一话,瞥然鸿爪留雪。记得昨夕灯前,流连蕃锦,无缝仙衣接。白石小山门径在⑤,天半峨嵋幽绝。火树连宵,歌钟匝地,夺我冰肠洁。因风寄与,重来同醉烟月。【注】①朱锡鬯(chàng),即朱彝尊,字锡鬯,清朝词人、学者、藏书家。曹贞吉,清代著名诗词家。②传柑佳节,即元宵节。③刺:名片。④臣饥似朔,《汉书·东方朔传》:“侏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侏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⑤白石,即姜夔,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他少年孤贫,多才多艺,超凡脱俗,飘然不群,屡试不第,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小山,即晏几道,号小山,北宋词人,性孤傲。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前三句以一个“又”字写时光流逝之快,又暗含自己年华老去功业难成的悲愁。B.“羸马敝裘何处去”一句形象地道出自己穷困潦倒的处境,表现对前途的迷茫之感。C.下阕描写元宵节的热闹场面,为全词带来温馨美好之感,一改上阀的凄冷悲凉基调。D.本词除题目外并未直接提及朱林尊前来拜访不遇一事,通篇抒发自己的“怅然”情怀。15.同时期人曾评价本词“含亳邈然”,即为文深沉委婉。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孟子文章长于思辨,论证逻辑严密,如《鱼我所欲也》中第一处假设论证即语势笃定,不容辩驳:“,”。(2)《离骚》中批评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语句是:“,”。(3)古人常以简练的文字表达对秋的独到观察和感受,如杜甫《登高》中描写秋叶飘飞的千古名句“”;而欧阳修《醉翁亭记》更以“”四字概括秋景,堪称妙绝。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11分)细节决定成败。“尽精微”才能消除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确保工作取得实效。有人曾计算,假设火箭有5万个零部件,若要使整体安全系数达到99.9%,那每个零部件的安全系数则要达到99.99999%。正是因为有中国航天人对每个工作细节的、对每个零部件质量的,才有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400余次成功发射的成果。如果仅仅对工作、对事业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一般化,结果只会事与愿违,把问题掩盖。多些_____的执着,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方能积小胜为大胜,达到既定目标。古人讲,“尽小者大,慎微者著”,道理也正在于此。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有一段文字谈及“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形象生动而又意蕴深刻,“我们既要大处着眼,学习曹冲称象,善于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这头‘象’,置于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全局这条‘大船’上来定位和谋划”,“同时,又要小处着手,学习庖丁解牛,善于从具体的现象中把握客观规律,以有效抓手之‘无厚’,入关键环节之‘有间’,拿出具体的工作措施,抓好落实”。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既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又落细落实、,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坚毅前行。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丝不苟一毛不拔吹毛求疵积微成著B.谨小慎微锱铢必较精益求精见微知著C.谨小慎微一毛不拔吹毛求疵见微知著D.一丝不苟锱铢必较精益求精积微成著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果仅仅对工作、对事业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一般化,结果就只会把问题掩盖,事与愿违。B.对工作、对事业如果仅仅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一般化,就只会掩盖问题,让结果事与愿违。C.如果仅仅对工作、对事业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一般化,就只会掩盖问题,让结果事与愿违。D.对工作、对事业如果仅仅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一般化,结果就只会把问题掩盖,事与愿违。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9分)无人农场,是指在人工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或通过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自主作业,完成所有农场生产、管理任务的一种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无人农场的兴起,是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 缩影。一方面,种管收全过程的少人化和无人化,不仅有助于节约人力成本,还能吸引更多年轻技术人才从事农业生产,培育新型农民。另一方面,智慧农业系统能为农作物管护提供数据支持,调控农作物生长环境,更好地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全流程机械化还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增收减损。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我国粮食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现代农业装备和技术的运用功不可没。可见,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当然,无人农场建设从全国范围来看仍处于探索阶段。专家也提出无人农场大范围推广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农田基础设施要好,农田的水网、路网、电网、通信信号等都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二是土地宜机化水平要高,面积太小、零散分布的土地需要有效整合。加快无人农场的布局应用,离不开良好基础设施的支撑,也需要因地制宜开展土地宜机化改造。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论起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保陈国家粮食安全,还是推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力量的支撑。B.无论是需要科技创新力量的支撑、助力农业生产规质增收,还是推动乡村脱兴跑出“加速度”,都需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C.无论起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推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还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力量的支撑。D.无论是推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是科技创新力量的支撑,都更加能够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21.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条件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植物在茫茫的阿尔卑斯群山生存了千百万年,在冰雪封山、黑暗严寒的冬季,在能接受阳光照耀的短暂日子里,它们分享为数不多的珍贵资源。一些高海拔植物,进化出对抗严酷环境的策略:为确保自己的地位,在领地四周形成垄断,扼杀一切对手生存的空间,如佛甲草紧紧缠绕着附近植物的根部,汲取它的汁液补充营养,山柳菊属植物会释放毒液毒死邻居。当然,为了保护其他植物,守林人会定期对它们进行清理。而高耸入云的峰巅之上,生命却展现出一种最令人惊叹的景象。那里土地贫瘠,几乎寸草不生,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无茎蝇子草内部的温度比外面高10摄氏度,从而形成一种微气候,以便其他一些物种在其中找到生存空间;而且它们的每朵小花都紧紧挨着邻居,不是为了杀死对方,而是为了保存和分享水分与热量。上述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它又给当代青年怎样的启示呢?请结合历史和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5-18 10:00:47 页数:13
价格:¥3 大小:4.4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