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夏银川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卷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自己保留。一、基础知识课内基础选择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D.南取百越之地【1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名词作状语,像云彩一样。句意:天下人如同云彩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B.形容词作名词,圣人。句意: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C.名词作状语,在北方。句意:于是(秦始皇)便派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来守卫国家。D.名词作状语,向南。句意:向南攻取百越之地。故选B。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因河为池    山东豪俊并起B.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申之以孝悌之义C.弃甲曳兵而走养生丧死无憾D.小学而大遗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题答案】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因河为池”翻译为:把黄河作为护城河。“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山东豪俊并起”翻译为: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一齐起来。“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B.“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翻译为: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藩篱”,古今同义,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申之以孝悌之义”翻译为:反复把孝敬父母、友爱兄长的道义讲给百姓听。“孝悌”,古今同义,孝敬父母、友爱兄长。C.“弃甲曳兵而走”翻译为: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养生丧死无憾”翻译为: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D.“小学而大遗”翻译为: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放弃。“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小学学校教育。“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翻译为: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惑的。“所以”,古义,①用来……的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②……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故选B。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3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行伍之间蹑足,而(于)阡陌之中倔起。句意:他跻身 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A.状语后置句,“树之以桑”正常语序为:以桑树之。句意:五亩大的住宅场地,把桑树种植在它的上面,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用丝织品做的衣服了。B.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利爪牙,强筋骨。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C.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不知句读,不解惑。句意:不知道句子停顿,不能解决疑惑。D.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罐做窗户、用草绳作门轴的贫家子弟,是底层一类的人,是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兵卒。故选A。4.下列选项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孝公既没/合从缔交B.或师焉或不焉/官盛则近谀C.涂有饿殍/则无望民之多D.以为轮/君子生非异也【4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没,通“殁”,死亡,句意:孝公死了以后;从,通“纵”,合纵,句意:(东方六国)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B.不,通“否”,句意: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C.涂,通“途”,道路,句意:道路上有饿死的人;无,通“毋”,不要,句意:路上有饿死的人。D.,通“煣”,使弯曲,句意:用火烤使弯曲把它作为轮子;生,通“性”,禀赋、资质,句意: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有B项不全含有通假字。故选B。二、现代文阅读(一)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非典中最艰苦的一场遭遇战就发生在北京市人民医院。从四月五号开始,陆续有222人感染,包括93名医护人员,有将近一半的科室被污染。门诊大楼北侧的急诊科是当时疫情最 重的地方。我不明白这家医院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感染,但我知道应该跟上次拍转运的那二十九个盖白布的病人有关系,我得知道这是为什么。没人要我做这个节目,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能不能播。但我不管那么多,心里就剩了一个念头,我必须知道。急诊科主任朱继红带我去看了留观室改成的SARS病房。我只看到几间普通的病房,迟疑地问他:“你们的清洁区、污染区呢?”他指了指地上:“只能在这儿画一根线。”我不能相信,问了一句:“那你们怎么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朱继红沉默了一会儿,慢慢举起手,在胸口指了一下:“在这儿。”我问:“你们靠什么防护?”他面无表情,说:“我们靠精神防护。”一直到四月二十二日我们来拍摄时,病人才开始转运到有隔离条件的医院。当时病人连输液的地方都没有了,只能在空地上输。他带着我去看,所有的椅子还在,输液瓶挂在树杈上,或者开车过来,挂在车的后视镜上,椅子不够了还有小板凳。一个卫生系统的官员在这里感染,回家传给了妻子儿子,想尽办法只能找到一个医院床位,夫妇俩让儿子住了进去。两口子发烧得浑身透湿,站不住,只能颤抖着坐在小板凳上输液。再后来连板凳都坐不住了。孩子痊愈的时候,父母已经去世。这是二〇〇三年,春夏之交。九年之后,人们还会说我“是进非典病房的记者”,我常觉羞惭。当从头到脚盖着白布的病人从我身边推过的时候,还有媒体的信息是“市民可以不用戴口罩上街”。我只不过隐约感到怪异,仅此而已。我没有接到指令,这不是我节目的任务,我觉得转过头很快就会忘记——然后我就忘掉了。我做的节目播出后,有同行说:“你们在制造恐慌。”当时我身边坐着时任《财经》杂志主编的胡舒立,她说:“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摘编自新闻记者柴静传记集《看见》)材料二:非典报道经历了从瞒报到高度透明化的历程,这表明新闻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从“如何包”转到了“如何报”,从内容控制转到了方向调控。在传统机制下,一些新闻主管部门认为消极信息容易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和社会动荡,因而媒体在信息流通中实行严格的把关制度,侧重于“包”不重“报”。中国传媒对于危机报道的典型做法是在保守的方针下,采取低调而务实的报道模式。应该说这一传统是在建国之初就形成的。当时中国面临国内外的险恶局势和政治、经济的双重危机,需要以正面宣传为主,稳定社会秩序,因而实行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封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其前提是资讯手段的不发达,信息渠道 的单一。这一做法延续到今天则并不合适:一方面当前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公众的信息需求扩大,对知情权的要求日趋强烈;另一方面通讯技术不断发展,使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传播学认为,流言的流传程度=事件的重要性x证据的暖昧性。如果媒体继续采取沉默的态度,既达不到封锁信息的目的,又缺乏权威的消息。社会舆论主体缺位,必然纵容了流言的传播而破坏社会稳定。从管理学上看,传统新闻管理侧重微观的内容管理,而非方向性引导,而由于内容管理的庞杂,必然导致信息传送的滞后,造成舆论主导真空,流言乘虚而入,反而容易引起恐慌。此次“非典”事件前期的抢购风波验证了这一点。(摘编自俞熙娜、沈爱国学术论文《“非典”事件对新闻改革的影响》)材料三:“非典”时的政府扣押信息、“媒体集体失语”等观点,与事实不符,是站不住脚的。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第23条规定,在暴发严重疫情时,媒体在对外通报前须征得卫生部的同意。我们需要强调,记者应当依法报道。由此可见,所谓非典期间“媒体失语”的主要原因,在于作为第一个环节的卫生部门出现了“故障”。事实也的确如此。“神仙打仗,凡人遭殃。”这句俚语,可以非常形象地形容2003年3月和4月中上旬中国社会的特殊状态。在医学界,北京的洪涛院士最先认定“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为衣原体”,而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南方专家却坚持认为是冠状病毒。双方对SARS病原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从科学研究角度看,这是非常正常的。然而,从当时SARS迅速蔓延的紧迫形势看,人民群众急切地想要知道非典的病原信息。对此,当时的媒体都没有报道。不是媒体不能报道,也不是什么力量控制媒体不准报道,而是所有人,包括媒体和卫生部,都必须等待专家们的最终判断。由此可见,由于SARS复杂病因引发的医学争论,才是造成所谓当时“媒体集体失语”的真正原因。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SARS的病原体。洪涛院士随即也改变了原有的观点。至此,争论结束。4月20日,国家卫生部门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非典”疫情。接着,新闻媒体也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急切盼望信息的广大受众。(摘编自尹韵公研讨会主题发言稿《对非典时期新闻传播的再反思》)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记者柴静对“媒体失语”的反思与材料三的立场有根本上的差异,柴静更强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闻记者面向社会民众的主体责任。 B.柴静调查发现,人民医院严重的院内感染很可能与该院防疫设施不完善有关。而该期节目的顺利播出,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非典后新闻传播的改变。C.材料三认为政府和媒体在“集体失语与缺位”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是由SARS复杂病因所引起的医学界异乎寻常的争执与矛盾。D.世卫组织佐证了钟南山观点,有力推动了政府的部署安排。但材料三为政府和媒体所作的申辩,其实并没有全面解答柴静在采访中暗示的所有问题。6.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促进安定团结。”B.“在那没有报纸政府和没有政府的报纸之间,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C.“由于公共危机涉及到公众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公众会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有关公众危机的信息。”D.“通过制度化可以赋予媒体相应的自由并规定其合法活动的范围,改善政府不确定、难持续、不对称的社会控制。”7.面对近期国外依旧严峻的新型冠状肺炎防治形势,在新闻传播方面,我们可以从非典事件中得到哪些经验教训?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7题答案】【答案】5.C6.D7.①及时发布疫情预警信息;②提升记者面向社会的责任担当;③新闻主管部门应占据社会舆论主导地位,加强方向调控;④记者应依法报道。【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C项,“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错,根据材料三最后一段可知,在世卫组织明确病原之后,政府与媒体迅速行动起来,化被动为主动;“异乎寻常”与原文材料三中“从科学研究角度看,这是非常正常的”不符。故选C。【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段结构,把握文段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段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段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政府新闻管理部门应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形势,调整管理方式,从内容控制向方向调控转变”。材料二并不反对政府对新闻媒体的调控,也不单单强调政府对新闻媒体内容管控的社会责任,选项A过度强调政府对新闻媒体的调控,不符合材料二的观点;B项,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政府新闻管理部门应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形势,调整管理方式,从内容控制向方向调控转变”。材料二并不反对政府对新闻媒体的调控,也不单纯只强调新闻自由的重要性,选项B过度强调新闻自由,不符合材料二的观点;C项,材料二主要针对的主体是政府,而本选项讨论的是公众在公共危机中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与材料二中强调的政府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与新媒体的技术特性无关,所以排除选项C。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结合文中相关信息进行概括,根据题干要求,回到原文中筛选关键信息,分点概括作答即可。结合“还有媒体的信息是‘市民可以不用戴口罩上街’.我只不过隐约感到怪异,仅此而已”“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公众的信息需求扩大,对知情权的要求日趋强烈”分析,需要及时发布疫情预警信息;结合“没人要我做这个节目,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能不能播。但我不管那么多,心里就剩了一个念头,我必须知道”等分析,提升记者面向社会的责任担当;结合“非典报道经历了从瞒报到高度透明化的历程,这表明新闻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从‘如何包’转到了‘如何报’,从内容控制转到了方向调控”“这一做法延续到今天则并不合适:一方面当前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公众的信息需求扩大,对知情权的要求日趋强烈;另一方面通讯技术不断发展,使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传播学认为,流言的流传程度=事件的重要性x证据的暖昧性。如果媒体继续采取沉默的态度,既达不到封锁信息的目的,又缺乏权威的消息。社会舆论主体缺位,必然纵容了流言的传播而破坏社会稳定”等分析,新闻主管部门应占据社会舆论主导地位,加强方向调控;结合“‘非典’时政府扣押信息、‘媒体集体失语’等观点,与事实不符,是站不住脚 的”“在暴发严重疫情时,媒体在对外通报前须征得卫生部的同意。我们需要强调,记者应当依法报道。由此可见,所谓非典期间‘媒体失语’的主要原因,在于作为第一个环节的卫生部门出现了‘故障’”等分析,记者应依法报道。【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凤姐见还有几个妯娌陪着女亲,自己便辞了众人,带了宝玉,秦钟往水月庵来。……净虚带领智善,智能两个徒弟出来迎接,大家见过。凤姐也略坐片时,便回至净室歇息,老尼相送。此时众婆娘媳妇见无事,都陆续散了,自去歇息,跟前不过几个心腹常侍小婢,老尼便趁机说道:“我正有一事,要到府里求太太,先请奶奶一个示下。”凤姐因问何事。老尼道:“阿弥陀佛!只因当日我先在长安县内善才庵内出家的时节,那时有个施主姓张,是大财主。他有个女儿小名金哥,那年都往我庙里来进香,不想遇见了长安府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那李衙内一心看上,要娶金哥,打发人来求亲,不想金哥已受了原任长安守备的公子的聘定。张家若退亲,又怕守备不依,因此说已有了人家。谁知李公子执意不依,定要娶他女儿,张家正无计策,两处为难。不想守备家听了此言,也不管青红皂白,便来作践辱骂,说一个女儿许几家,偏不许退定礼,就打官司告状起来。那张家急了,只得着人上京来寻门路,赌气偏要退定礼。我想如今长安节度云老爷与府上最契,可以求太太与老爷说声,打发一封书去,求云老爷和那守备说一声,不怕那守备不依。若是肯行,张家连倾家孝顺也都情愿。”凤姐听了笑道:“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老尼道:“太太不管,奶奶也可以主张了。”凤姐听说笑道:“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净虚听了,打去妄想,半晌叹道:“虽如此说,张家已知我来求府里,如今不管这事,张家不知道没工夫管这事,不希罕他的谢礼,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 凤姐听了这话,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老尼听说,喜不自禁,忙说:“有,有!这个不难。”凤姐又道:“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牵的图银子。这三千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作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我一个钱也不要他的。便是三万两,我此刻也拿的出来。”老尼连忙答应,又说道:“既如此,奶奶明日就开恩也罢了。”凤姐道:“你瞧瞧我忙的,那一处少了我?既应了你,自然快快的了结。”老尼道:“这点子事,在别人的跟前就忙的不知怎么样,若是奶奶的跟前,再添上些也不够奶奶一发挥的。只是俗语说的,‘能者多劳’,太太因大小事见奶奶妥贴,越性都推给奶奶了,奶奶也要保重金体才是。”一路话奉承的凤姐越发受用,也不顾劳乏,更攀谈起来。……一宿无话。至次日一早,便有贾母王夫人打发了人来看宝玉,又命多穿两件衣服,无事宁可回去。宝玉那里肯回去,又有秦钟恋着智能,调唆宝玉求凤姐再住一天。凤姐想了一想:凡丧仪大事虽妥,还有一半点小事未曾安插,可以指此再住一日,岂不又在贾珍跟前送了满情,二则又可以完净虚那事,三则顺了宝玉的心,贾母听见,岂不欢喜?因有此三益,便向宝玉道:“我的事都完了,你要在这里逛,少不得越性辛苦一日罢了,明儿可是定要走的了。”宝玉听说,千姐姐万姐姐的央求:“只住一日,明儿必回去的。”于是又住了一夜。凤姐便命悄悄将昨日老尼之事,说与来旺儿。来旺儿心中俱已明白,急忙进城找着主文的相公,假托贾琏所嘱,修书一封,连夜往长安县来,不过百里路程,两日工夫俱已妥协。那节度使名唤云光,久悬贾府之情,这点小事,岂有不允之理,给了回书,旺儿回来。且不在话下。却说凤姐等又过一日,次日方别了老尼,着他三日后往府里去讨信。……那凤姐儿已是得了云光的回信,俱已妥协。老尼达知张家,果然那守备忍气吞声的受了前聘之物。谁知那个张财主虽如此爱势贪财,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闻得父母退了前夫,他便一条麻绳,悄悄的自缢了。那守备之子闻得金哥自尽,他也是个极多情的,遂也投河而死,不负妻义。张李两家没趣,真是人财两空。这里凤姐却坐享了三千两,王夫人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选编自红楼梦第十五回、十六回)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月庵的出家老尼竟通过贾府做包揽诉讼的事,她想通过王夫人的关系托贾政修书长安节度使,却先找王熙凤以探口风,可见她跟王熙凤的关系不一般。 B.王熙凤说:“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既表明了过去王夫人也曾经插手过类似的事情,同时也引出下文老尼转而求她的情节。C.远离尘世的尼姑插手世间的纠纷,簪缨之家的女子包揽诉讼,地方军政长官徇情枉法,作者通过这些情节,暴露了封建社会的恶浊。D.王熙凤说自己“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表明了她不惧鬼神、独断专横的性格特点。9.小说节选部分表现了王熙凤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10.凤姐“因有此三益”,便决定在水月庵“再住一日”,表现了王熙凤圆滑世故、八面玲珑的性格特点。在高中教材《林黛玉进贾府》中,也有类似的人物特点描写情节。请比较一下两处对王熙凤的描写,分析其表现手法的不同。【8~10题答案】【答案】8.D9.(1)争强好胜。对老尼的请托,王熙凤本来说不管的,但是当听到老尼说“如今不管这事,张家不知道没工夫管这事,不希罕他的谢礼,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便发了兴头”,当场答应“替他出这口气”。(2)贪婪狠毒。王熙凤向老尼提出来“叫他拿三千银子来”,然后便包揽了诉讼,间接害死了两条人命。(3)目无法纪。王熙凤对老尼说:“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这一番话以及她借贾家权势勾结节度使,包揽诉讼的行为,都是她目无法纪的表现。10.(1)本文主要采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写王熙凤算计卖人情给贾珍,讨好宝玉、贾母,借机完成净虚所托包揽诉讼等事的心理过程,是王熙凤“圆滑世故、八面玲珑”特点的揭示;(2)在《林黛玉进贾府》中,通过对王熙凤“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的语言描写,言谈间既夸黛玉,又赞三春,更逢迎贾母,从而显示出她“圆滑世故、八面玲珑”的人物特点。【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情节、结构思路、人物分析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 项,“表明了她不惧鬼神、独断专横的性格特点”错误,文中“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写出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特点,表明了其目无法纪、胆大妄为的性格特点。【9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文本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本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先总体概括人物形象,然后逐点结合文章分析。“凤姐听说笑道:‘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净虚听了,打去妄想,半晌叹道:‘虽如此说,张家已知我来求府里,如今不管这事,张家不知道没工夫管这事,不希罕他的谢礼,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突出她的争强好胜,爱出风头。“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这里凤姐却坐享了三千两,王夫人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突出其贪婪狠毒,目无法纪,胆大妄为。“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突出她的目无法纪,胆大妄为。“凤姐想了一想:凡丧仪大事虽妥,还有一半点小事未曾安插,可以指此再住一日,岂不又在贾珍跟前送了满情,二则又可以完净虚那事,三则顺了宝玉的心,贾母听见,岂不欢喜?”,突出她的圆滑世故,八面玲珑。【10题详解】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主旨及个性化阅读探究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文本中的环境描写、人物情感、文本主旨等角度来探究。答题时,可结合着文本中的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的命运遭遇、故事结局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这篇文章主要是采用了一种心理描写的手法,文中“凤姐想了一想:凡丧仪大事虽妥,还有一半点小事未曾安插,可以指此再住一日,岂不又在贾珍跟前送了满情,二则又可以完净虚那事,三则顺了宝玉的心,贾母听见,岂不欢喜?”通过对王熙凤算计人卖人情给贾珍的这样的一个事件的叙述,“这里凤姐却坐享了三千两,王夫人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极其鲜明地展现出王熙凤讨好贾宝玉、贾母,自己又占便宜的这样的一种心理过程,凸显出其圆滑世故,八面玲珑的性格特点。在高中课本中也有类似于这样的一些片段,将王熙凤这样的一种性格特征形象地予以描绘,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有一段典型的语言描写,通过对林黛玉的具体描绘,“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些典型的内容, 言谈之间夸的是林黛玉,又夸赞了贾府三姐妹,巴结逢迎了贾母,可见王熙凤的圆滑世故、八面玲珑的特点在整部《红楼梦》小说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点睛】做小说探究题的注意事项:1.明确任务。即审明探究任务,把握探究的指向。探究题题干表述有区别,注意审清题干。有的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等等。2.明确观点。即要做到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考生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根据题目要求,能够提出有探究意味的观点。在答题的开始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开门见山,直接入题。3.明确结构。即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做合理分析,一般采用“述”和“评”相结合的形式。4.明确文本意识。即贴近文本,尊重文本。强调个性阅读,并不是能够脱离文本而随意地天马行空,一味地陈述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应该是紧扣文本,从文本中引述论据,结合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做分析论述,阐明自己的见解。三、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裴冕,字章甫,河中河东人,本冠族仕家,以荫再调渭南尉。王鉷为京畿采访使,表署判官,历殿中侍御史。冕少学术,然明锐,果于事,众呈称职,鉷雅任之。及鉷得罪,有诏廷辨,冕位甚下,而抗言其诬。鉷死,独冕为敛葬,由是浸知名。玄宗入蜀,诏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拜冕御史中丞兼左庶子副之。裴冕与杜鸿渐、崔漪同辞进曰:“主上厌于勤,且南狩蜀,宗社神器,要须有归。今天意人事,属在殿下,宜正位号。有如逡巡,失亿兆心。”太子曰:“我平寇逆,奉迎乘舆还京师,退居凉贰,公等何言之过!”对曰殿下所从将士皆关辅人日夜思归大众一骚不可复集不如因而抚之以就大功臣等昧死请。太子固让,凡五请,卒见听。太子即位,进冕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肃宗至凤翔,罢冕政事,拜尚书右仆射。两京平,封冀国公,实封五百户,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复为右仆射,待制集贤院。俄充山陵使。于是,中书舍人刘烜为李辅国所昵,冕表为判官。烜抵法,坐降施州刺史,徙澧州。大历中,郭子仪言于代宗曰:“冕首佐先帝,驰驱灵武,有社稷勋,程元振忌其贤,遂加诬构,海内冤之。陛下宜还冕于朝,复俾辅相,必能致治成化。”时元载秉政,冕早所甄 引,载德之,又贪其衰瘵,且下己,遂拜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见,拜不能兴,载自扶之,代为赞谢。俄兼河南江淮副元帅、东都留守。不逾月卒,有诏赠太尉。始,肃宗庙惟苗晋卿配享,冕卒后二十馀年,有苏正元者奏言:“肃宗为元帅时,师才一旅,冕于草创中,甄大义以劝进,收募骁勇几十馀万。既逾月,房琯来;又一年,而晋卿至。今晋卿从祀,而冕乃不与。”有诏冕配享肃宗庙。(节选自《新唐书·裴冕传》)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对曰/殿下所从将士皆关辅人/日夜思归/大众一骚/不可复集/不如因而抚之/以就大/功臣等昧死请B.对曰/殿下所从将士皆关辅/人日夜思归/大众一骚/不可复集/不如因而抚之/以就大/功臣等昧死请C.对曰/殿下所从将士皆关辅/人日夜思归/大众一骚/不可复集/不如因而抚之/以就大功/臣等昧死请D.对曰/殿下所从将士皆关辅人/日夜思归/大众一骚/不可复集/不如因而抚之/以就大功/臣等昧死请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冠族,古代称显贵的豪门世族。晋书《张方传》中有“颙参军毕垣,河间冠族,为方所侮”。B.京畿,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汉代潘勖《册魏公九锡文》中有“遂建许都,造我京畿”。C.殿下,对帝后、帝妃及太子、公主、诸亲王、大臣的敬称。晋王羲之《与会稽王笺》中有“殿下德冠宇内”。D.实封,唐朝食邑制度封户有虚实之别,一般封国无疆土,封户是虚名,加实封者,方得封户租税。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裴冕仗义执言,知恩图报。王鉷曾经推荐过裴冕,王鉷获罪,裴冕参与庭辩,直言申明王鉷的冤屈;王鉷死时,惟独裴冕为王鉷入殓下葬。B.裴冕彰明大义,拥立新君。安史之乱时,玄宗避难西南,太子受命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裴冕等人建议太子登基,以安抚军心,凝聚民心。C.裴冕遭人诬陷,终平冤屈。程元振嫉妒裴冕的贤能,加以诬陷,海内为他喊冤;后来郭子仪建议代宗恢裴冕的职位,裴冕得以起用。D.裴冕功劳显著,配享肃宗。唐肃宗创立大业的过程中裴冕竭力辅佐,他帮助肃宗招募骁勇 将士几十万,死后就获得了配享肃宗庙庭的荣宠。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课外翻译:冕少学术,然明锐,果于事,众呈称职,鉷雅任之。(2)课内翻译: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1~14题答案】【答案】11.D12.C13.D14.(1)裴冕缺少学问,但是聪明敏锐,处事果断,大家认为他很称职,王鉷一向信任他。(2)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回答说:“殿下带领的将士都是关辅人,日夜思归,众人一旦骚乱,就不能重新聚集了,不如趁此安抚他们,以成就大功。我们冒死请求。”“关辅人”为偏正短语,“关辅”作“人”的定语,之间不能断开,排除BC。“大功”是偏正结构的词语,“大”为“功”的定语,之间不可断开;“臣等昧死请”,句意:“臣等”作主语,“昧死请”作谓语,故应在“臣”前停顿,排除A。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殿下,对……大臣的敬称”错误,“大臣”不称为“殿下”。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D.“死后就获得了配享肃宗庙庭的荣宠”错,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冕卒后二十馀年……有诏冕配享肃宗庙”,意思是“裴冕死后二十多年……皇帝下诏裴冕在肃宗庙庭立位配享”,可见并非是“死后就获得”。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1)“果于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事果”,在处事上非常果断;“雅”,一向;“呈”,推荐、认为。(2)“不齿”,不屑与之为伍;“乃”,竟然;“及”,比得上;“其……欤”,不是……吗。参考译文:裴冕,字章甫,河中河东人,本为世族官宦人家,以门荫两次调任渭南尉。王鉷为京畿采访使,上表任用他为判官,历任殿中侍御史。裴冕缺少学问,但是聪明敏锐,处事果断,大家认为他很称职,王鉷一向信任他。到王鉷获罪后,下诏当廷辩论,裴冕地位很低,却直言申明王鉷的冤屈。王鉷死去时,惟独裴冕为王鉷入殓下葬,由此逐渐知名。玄宗入蜀,下诏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授任裴冕御史中丞兼左庶子为副元帅。裴冕与杜鸿渐、崔漪一同进言说:“主上厌倦政事,并且南到蜀地,国家君位必须有所归属。如今天意人事,注目于殿下,应当端正位号,假如迟疑徘徊,失去万民之心。”太子说:“我平定逆寇,奉迎皇上返回京城,退居太子位,你们怎么会说得这样过分!”裴冕等回答说:“殿下带领的将士都是关辅人,日夜思归,众人一旦骚乱,就不能重新聚集了,不如趁此安抚他们,以成就大功。臣等冒死请求。”太子坚持辞让,一共请求了五次,终于听从。太子即位,升任裴冕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肃宗到凤翔,罢免裴冕宰相之职,授任尚书右仆射。两京平定,封冀国公,实封五百户,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再次任右仆射,待制集贤院。不久充任山陵使。当时,李辅国亲近中书舍人刘烜,裴冕上表推荐刘烜,让他担任判官。刘烜犯法,裴冕获罪降为施州刺史,又调到澧州。大历年间,郭子仪告诉代宗说:“裴冕最先辅佐先帝,奔赴灵武,有建立国家的功勋,程元振忌妒他的贤能,便加以诬陷,海内为他喊冤。陛下应当召他回朝,再使他任宰相,必然能达到治理促成教化。”当时元载当权,裴冕早年选拔推荐过元载,元载对他感恩戴德,又想到他衰老有病,并且能够委屈顺从自己,于是授任裴冕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裴冕入朝拜见皇帝,跪拜不能站起来,元载亲自搀扶他,代他唱赞谢恩。不久裴冕兼任河南江淮副元帅、东都留守。不到一个月去世,下诏追赠太尉。开始,肃宗庙庭只有苗晋卿立位配享,裴冕死后二十多年,有个叫苏正元的人上奏说:“肃宗为元帅时,军队人数才有一个旅,裴冕在创建期间,彰明大义劝说肃宗即皇帝位,招募骁勇将士几十万。过了一个月,房琯才来;又过了一年,苗晋卿才到。如今有苗晋卿陪祭,而裴冕却不能。”皇帝下诏裴冕在肃宗庙庭立位配享。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传说春秋时代有楚国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③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15.下列对这首诗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老莱衣的典故紧扣题意“觐省”,而“万事非”则表明人间万事都已变化,战争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破坏。B.颔联对仗工整,从自己的“无家寻弟妹”,引出对方的“何处访庭闱”,宾主分明,有一气流贯之妙。C.颈联“静”字突显滩声汨汨,以静衬动;下句想象江上暮霭渐浓,寒风使疏朗的树影在水边摇曳。D.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犹恐”隐隐流露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与诗歌第二句前后呼应。16.本诗不写寻常送别的凄切缠绵而重在体现诗人丰富深沉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诗句对此具体分析。【15~16题答案】【答案】15.C16.(1)首联诗人深感世间万事颠倒,满眼是动荡与灾难,表现了诗人深厚的忧国优民的情感。(2)颔联诗人送友人探亲,思绪不禁转到对亲人的怀念之上,时值乱世,又表达了对韩十四此行的关切。(3)颈联诗人情感由对友人的关切转到别后的不舍、怅惘和思念上。别绪随船而去,道出不舍之情:寒风吹来,树影摇曳,凄凉之景象更添怅惘与思念。(4)尾联勉励友人鼓励自己,又在深沉的别情中流露出忧心国难的情感。 【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下句想象……”错,颈联前句“黄牛峡静滩声转”是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后句“白马江寒树影稀”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首联,“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意思是烽火四起,干戈满地,我已看不到像春秋隐士老莱子那种彩衣娱亲的人了,不由感叹人世沧桑、世事多变。诗人深感世间万事颠倒,满眼是动荡与灾难,表现了诗人对战乱导致生灵涂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颔联,“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意思是战乱不休,流落他乡的我已好久没有和弟妹联系了,如今更无处可寻他们了。你离家多日,此次去江东探亲,而那一带现在又不大太平,你去何处寻访家人呢?诗人送友人探亲,思绪不禁转到对亲人的怀念之,时值乱世,既表现了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又表达了对韩十四此行的关切。颈联,“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意思是我仿佛听到你途经幽静的黄牛峡时,滩上汹涌的江水发出不绝的回声,而眼前白马江畔寒风吹骨、树影稀疏。诗人情感由对友人的关切转到别后的不舍、怅惘和思念上。别绪随船而去,道出不舍之情:寒风吹来,树影摇曳,凄凉之景象更添怅惘与思念。(4)尾联,“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意思是此次一别,我们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可惜我们不能实现同返故里的愿望。前句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后句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三)名句名篇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极言山之高峻险拔,让人感到惶悚。(2)《师说》中体现韩愈平等、民主的师生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劝学》中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4)《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题答案】【答案】①.扪参历井仰胁息②.以手抚膺坐长叹③.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④.师不必贤于弟子⑤.知明而行无过⑥.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⑦.银瓶乍破水浆迸⑧.铁骑突出刀枪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有:扪,胁,膺,博,参,浆。四、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这些年,教育大有被绑架、被异化之势,典型表现就是“补习+报班”_________________,“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等问题非常严重。市面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_________________,大大加剧了社会的教育焦虑,衍生出一系列教育乱象。这些机构大多培训名目繁多,广告推介_________________,但教育的含金量却十分有限,多只在营销上极尽所能,拿夸张的话语制造焦虑。()。而且教培市场的畸形膨胀也滋生出_________________、无序竞争等问题,“退费难”“卷钱跑路”等现象时有发生。此次“双减”,既有明确具体的政策指向,又有清晰可感的操作路径,让各方充分感知到了国家“减负”的决心。人为制造的教育焦虑少了,孩子和家长高度紧绷的神经就能慢慢松弛下来,全社会的教育心态也会更加平和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实“双减”,不是给孩子书包减重,更是对高度焦虑化的社会教育心态采取的必要校正。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越俎代庖比比皆是无孔不入鱼目混珠B.喧宾夺主比比皆是铺天盖地鱼龙混杂C.喧宾夺主遍地开花铺天盖地鱼目混珠D.越俎代庖遍地开花无孔不入鱼龙混杂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焦虑—报班—更焦虑”的反复循环中,家庭和社会资源被严重错配乃至虚耗B.在“焦虑—报班—更焦虑”的螺旋上升中,家庭和社会资源被严重错配乃至虚耗C.在“焦虑—报班—更焦虑”的螺旋上升中,家庭和社会资源被严重错配以致虚耗 D.在“焦虑—报班—更焦虑”的反复循环中,家庭和社会资源被严重错配以致虚耗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实“双减”,不是给孩子书包减重,而是对高度焦虑化的社会教育心态进行的必要校正。B.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实“双减”,不仅是给孩子书包减重,更是对高度焦虑化的社会教育心态采取的必要校正。C.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实“双减”,不仅是给孩子书包减重,更是对高度焦虑化的社会教育心态的必要校正。D.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实“双减”,不是给孩子书包减重,而是对高度焦虑化的社会教育心态的必要校正。【18~20题答案】【答案】18.B19.B20.C【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组,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喧宾夺主:比喻客人占据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来的、主要的事物的位置。此处强调的是教培机构影响了教育形态原有的主次之分,故“喧宾夺主”更恰当。第二组,遍地开花:比喻好事情到处涌现,或新事物、好经验得以普遍实行。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此处主要是强调市面上培训机构众多,故“比比皆是”更恰当。第三组,无孔不入:比喻有空子就钴。铺天盖地:形容来势猛,声势大,到处都是。此处强调的是教培机构广告的泛滥,故“铺天盖地”更恰当。第四组,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冒充真的。鱼龙混杂:形容好和坏混在一起。此处是为了强调教培机构的良莠不齐、无序发展,故“鱼龙混杂”更恰当。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语段指出教培机构加剧了社会的教育焦虑,故表述为“在‘焦虑—报班—更焦虑’的螺旋上升中”更能表现社会教育焦虑不断加深的过程,排除AD; 同时,家庭和社会资源的“错配”与“虚耗”为递进关系,此处表述为“家庭和社会资源被严重错配乃至虚耗”更好,排除C。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错误:一是词语使用不当,“不是……更是……”关联词误用,可改为“不仅是……更是……”,排除AD;二是搭配不当,“采取必要校正”,搭配不当,应删除“釆取”,排除B。故选C。21.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产销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450万辆,占全球50%以上。然而,在买与不买的选择中,续航难题还是难倒了不少人。①_________,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充换电是新能源汽车的两种补能模式。随着充电桩建设的不断提速,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得到局部缓解,目前全国各类充电桩保有量已超过130万个。不过私人充电桩安装率偏低,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不高,充电桩的使用体验也不佳。既要“装得上”,②________,充电模式改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③_________,换电模式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只不过,由于换电站建站成本不菲、维护成本太高,再加上电池型号不统一、不兼容等因素,推广普及换电模式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21题答案】【答案】①.只有解决续航难题②.也要“用得好”③.相比于充电模式【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前面提到新能源汽车出现续航问题,“在买与不买的选择中,续航难题还是难倒了不少人”,后面说“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说明解决了续航问题才有这个结果,因此可以写“只有解决续航难题”。第二空,前面提到充电桩的一些问题,数量有了,但是“私人充电桩安装率偏低,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不高,充电桩的使用体验也不佳”,然后说“既要“装得上”,说明后面要接“也要‘用得好’”。 第三空,后面说的“换电模式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是相对于上文的“充电模式”而言的,因此可以写“相比于充电模式”。22.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导演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修改。首先,热烈欢迎您的惠顾。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导演,作品广为流传,在影视圈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就看过他的不少电影,至今还能记得其中的情节。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敬谢不敏。【22题答案】【答案】①“惠顾”改为“光临”或“到来”;②“家父”改为“令尊”;③“小有名气”改为“很有影响”;④“犬子”改为“儿子”;⑤“敬谢不敏”改为“表示感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①“惠顾”,指光临,惠临,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应改为“光临”或“到来”。②“家父”是谦辞,不能用于别人,改成“您父亲”或“令尊”。③“小有名气”,稍微有点名声、名望。用作自称时通常有谦虚之意,此处用于说著名导演,不恰当,改为“很有影响”。④“犬子”是谦辞,说自己的儿子,不能用于别人,改成“儿子”。⑤“敬谢不敏”用以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此处没有“推辞”的意思,是表示感谢,所以应改为“表示感谢”。五、写作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有个四五岁男孩,平时总爱翻着面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23题答案】【答案】范文坚持自我人生是一场注定孤独的远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哪怕遍体鳞伤也要坚持自我,活的漂亮。坚持自我,为世间带来一片清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寥寥数字,却让我仿佛看到了陶渊明衣衫飞扬,超凡脱俗的身影。连绵起伏的群山,遍地的似锦雏菊以及微微的野风。陶渊明,这样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就生活在这一片独好的风景里。可是,他却是在放弃了荣华富贵,坚持自我才过上了如此恬静的生活。坚持自我,弹响史家之绝唱。司马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正是他那海棠般的“容颜”,弹响史家之绝唱!谁,能幽愁发奋,吟出无韵之《离骚》?他以海的大度包容了内心之苦、世人之讽,他以山的刚毅正直书写了两千年的沧海桑田。他坚持自我,忘却荣辱,使他撼天动地,彪炳历史。坚持自我,终能飞向梦想。无臂钢琴王子刘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刘伟认为钢琴不是只能用手来弹的。若刘伟在失去双臂后,无法对自己怀有信心、无法坚持自我,刻苦努力,又怎能让我们看到这么一个钢琴奇迹、又怎会听到那魔幻般的琴音。坚持自我,不是无所不为的勇气,也不是一味盲目的向前。它是冒险家孤注一掷的投机,更不是赌徒押宝时所下的最后的决心。只要是对的,就要坚持自我。当李白在仕途受阻时毅然决定以写诗为生,是他选择了坚持自我,成就了他“诗仙”的美誉;当陶渊明离开官场回归田园时,是他选择了坚持自我,成就了《桃花源记》等著作……的确,只有选择坚持自我,才能收获精彩人生。我们正值青春路上,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坚持自我我们就可以实现梦想,但是坚持自我,不要为路上美丽的风景所迷惑而停滞不前。坚持自我,不要怕路上的质疑与嘲笑,方能到达梦想的彼岸。【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 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审题】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话题作文,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所给的材料叙述类材料,讲的是儿子喜欢反着穿袜子,父亲不认同他的做法,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写作要求:上面的材料引发了怎样的思考,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1.儿子角度:(关键词:自知、适合自己、坚持自己的做法、亲身体验)与儿子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这应该是本次作文立意的关键句。审题的核心要素是如何看待自我行为,“自己”一词为立意的关键点。当然,对于表现出不健康思想的文章,即使紧扣“自己”这一角度,教师也要从严扣分。从另一个角度看,材料还有一个如何看待他人与外物的角度,这就给学生留下了辩证思维的空间。2.父亲角度:(关键词:别人的感受、合乎习惯常规、站在孩子的角度)。与父亲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父亲想引导孩子照常规穿袜,孩子却不听从,父亲生气也是人之常情。但父亲也不能不尊重孩子感受,不能一味要求孩子按惯例做事。毕竟,孩子的做法是建立在真实感受上的,看似违反常规,却不违反常理,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作为父亲有必要予以尊重,这对培养孩子的个性很重要。孩子的童真不应该被扼杀,只要孩子的举动不违背常理,只要适合其成长轨迹都应该被理解、尊重、甚至引导、鼓励。因此,面对孩子的另类表现,家长怎样处理就是一门门成长教育的高深学问。【立意】儿子的角度:(1)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下);(2)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3)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4)只要适合自己,就应该被尊重;(5)坚持符合自己发展的做法;(6)人生如人穿袜子,苦乐自知;(7)别人只是观众;(8)快乐的感受因人而异;(9)实践出真知,行不行要靠亲身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0)人要根据需要去控制物,而不能成为物的奴隶(物的价值在为人所用,而非为了好看);父亲的角度:(1)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因势利导;(2)人要努力适应、遵守社会规范(我们的行为举止要合乎习惯,顺乎常规);(3)要多考虑他人感受。3.综合角度:人既要保有本真,尊重自我;又要努力适应社会规范。【素材】不要羡慕别人的成就,因为他们背后可能付出是我们没有看见的。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我们不可能独善其身。很多人可能会回忆从前的时候总会感觉到失落,因为我们所做的一些决定都是为了在意别人的感受,做出的一些改变只是为了讨别人的喜欢。明明知道是自己的人生,便要百般顾及别人的感受。因为我们不能为自己而去活着,所以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人这一辈子都是在为自己活着,我们应该学着喜欢自己,我们应该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活着别人说怎么想我。很简单,别人是如何去衡量你,也全部在于你自己如何去衡量自己。有的人就是懒惰,这样的人我们不应该施助,也不应该同情他们,不然狗皮膏药是很难从身上撕下来的。我们应该视情况跟自身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做不到就要拒绝,我们应该为自己而活,这并不是自私。人只有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去照顾别人。但我们不要为了自己的利器去侵犯别人的利益。【结构】开头明确提出观点:哪怕遍体鳞伤也要坚持自我,活的漂亮。接着采用三段排比段写出坚持自我的好处。陶渊明坚持自我才过上了如此恬静的生活。司马迁坚持自我,忘却荣辱,使他撼天动地,彪炳历史。这两个例子采用正面阐述。接着写无臂钢琴王子刘伟,用假设分析法,若刘伟在失去双臂后,无法对自己怀有信心、无法坚持自我,刻苦努力,又怎能让我们看到这么一个钢琴奇迹、又怎会听到那魔幻般的琴音。然后写道坚持自我并不是一味的盲目,而是要坚持对的。列举。李白在仕途受阻时毅然决定以写诗为生,成就了他“诗仙”的美誉和当陶渊明离开官场回归田园时,是他选择了坚持自我,成就了《桃花源记》等著作的例子证明,只要是对的,就应该坚持。最后再一次强调只要坚持自我我们就可以实现梦想,但是坚持自我,不要为路上美丽的风景所迷惑而停滞不前。整篇作文采用首先提出观点,然后证明观点的正确性,接着提出解决措施的层进式的作文结构。【点睛】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必须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几个方面或层次。另外,材料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 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另外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在动笔前,还要对所得到的观点进行适当的筛选。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5-18 10:01:45 页数:25
价格:¥3 大小:53.6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