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海省西宁市2022届高三历史一模试题(Word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青海西宁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1.《尚书,康诰》中记载周公认“殷罚有伦”:《荀子.正名》中荀子有“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之言。由此可知A.周朝行的是礼乐制度B.商法影响了周之刑法C周朝完全承袭了商法D.商周王权与神权结合【1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尚书》中记载,周公认为商代刑法能使社会秩序有理有序,甚至到了战国时期,荀子在《正名》一文中,仍建议国家的刑法名称应依从商朝,反映出商法影响了周代刑法,B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周朝行的是礼乐制度,排除A项;周朝“完全”承袭了商法的说法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商周时期王权与神权结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2.宋代商业政策实现了“以税代利”,即由重视专卖榷利向注重征收商税转变。其透露了这样一种信息:国家承认和保护私有商业,商人只要按章纳税,就可以自由经商。此外,皇帝还经常下达禁止乱征杂税和乱推杂役的诏令。宋代此举A.改善了商业的经营环境B.改变了士农工商旧格局C.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繁荣D.推动了抑商政策的废止【2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政府“以税代利”,国家承认和保护守法经营的私有商业,并经常下达禁止乱征杂税和乱推杂役的诏令,说明宋代对商业活动的监管有所放松,商业经营环境有所改善,A项正确;宋代的商业政策并未改变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传统格局,排除B项;“以税代利”等商业政策不只适用于海外贸易,排除C项;抑商政策的废止是在近代,并非宋朝“以税代利”等商业政 策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A项。3.在二十四史记载的我国古代有籍贯可考的一千多位宰相中,河南籍、陕西籍、山东籍、河北籍宰相总数占全国宰相总数一半以上,每10位宰相中至少有两个河南人、一个陕西人、一个山东人、一个河北人。在宰相人数居前10位的10省中,北方豫、陕、冀、鲁、晋五省占666人,南方苏、浙、皖、赣、鄂五省占225人。这说明了我国古代A.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B.经济重心南移速度的缓慢C.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D.黄河流域的文明优势地位【3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我国古代的宰相籍贯多为陕西、山东、河北等黄河流域诸省份,籍贯为苏、浙、皖等南方省份的宰相相对较少,说明黄河流域在我国古代文明中居优势地位,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速度的缓慢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不能正确解释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北多南少,排除C项。故选D项。4.下表反映了不论在封建社会还是在半封建杜会,中国劳动人民的主要诉求是A.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土地专有制B.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田和贫富均等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和土地分封制,实行土地国有制度D.追求人人饱暖的大同理想,实现绝对平均、男女平等【4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观察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同盟会纲领及 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等,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主要诉求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田和贫富均等,B项正确;农民阶级土地专有制并非中国“劳动人民”的主要诉求,排除A项;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是资产阶级同盟会纲领,并非农民阶级的愿望,排除C项;太平天国追求人人饱暖的大同理想,但不主张男女平等,排除D项。故选B项。5.1903年清政府颁行的“癸卯学制”基本上照搬了当时的日本学制,只是将学科名称作了改换,如将“理科”改称“格致科”,“古文书学”改称“金石文字学”,“经济学”改称“理财学”等等。这反映了晚清政府是在A.借鉴日本学制,复兴传统教育B坚守传统教育,抗拒制度变革C.回应改革诉求,兼顾文化尊严D.顺应世界潮流,追求全盘西化【5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基本采用日本学制,并用格致、金石、理财等传统概念命名新学科,反映了晚清政府在回应社会改革诉求的同时,兼顾文化尊严,C项正确;复兴传统教育与“照搬了当时的日本学制”不符,排除A项;“癸卯学制”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坚守”,清末“新政”整体上是对形势的顺应,“预备立宪”等体现的是回应潮流并非抗拒制度变革,排除B项;追求全盘西化与“将学科名称作了改换”,设立“金石文字学”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6.1927年时,中共党员中工人出身、农民出身的党员分别占50.8%、18.7%:在1928-1930年,中共党员中工人出身、农民出身的党员分别占23.4%、76.6%。数据变化说明了A.中共在探索新的革命道路B.苏区反“围剿”斗争取得胜利C.工人阶级失去了领导地位D.苏区政府是农民民主政权【6题答案】【答案】A【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从1927年至1930年,工人阶级出身的党员所占比例从50.8%下降至23.4%,而农民出身的党员所占比例从18.7%上升至76.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城市工人运动处于低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逐渐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重心转移至农村,从而导致了工人出身的党员比例下降,农民出身的党员比例上升,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区反“围剿”的前几次斗争取得胜利,但与题干中工人出身的党员比例下降,农民出身的党员比例上升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工人阶级没有失去领导地位,排除C项;苏区政府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侧重强调苏区政府的性质,排除D项。故选A项。7.中共太岳区党委的机关报《太岳日报》(创办于1940年),曾先后发表了《边区文化建设决定》《和川:取消牙行,实行交易员制》等报道,以及《为实现民主而斗争》《把“二流子”动员到生产中去》等文章。这些报道和文章A.是为了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全面提升了根据地群众的政治地位C.为根据地建设作了积极的宣传服务D.体现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空前壮大【7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太岳区党委通过《边区文化建设决定》等文章,积极宣传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政策,有利于根据地建设的展开,C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在1937年9月已经建立,排除A项;“全面”提升群众的政治地位与《太岳日报》突出宣传边区党委的政治、文化、经济政策不符,排除B项;材料选取的文章与体现敌后抗日根据地“空前壮大”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8.下表是新中国农业发展部分数据。表中数据反映出这一时期 A.十一届三中全会激发了生产活力B.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取得较大成就C.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生产力进步【8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机耕面积、机电灌溉面积和农村小型水电站都迅速增长,说明这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取得较大的成就,B项正确;根据材料数据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至1978年期间的成就,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12月底,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我国在20世纪50-70年代期间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没有涉及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并且这时期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9.1685年,法王路易十四撤销了“南特赦令”,大肆迫害主张反对国王专政胡格诺教派(基督教新教加尔文教派在法国的称谓)的教徒,导致大批信奉新教的工匠、富商带着资金和技术来到荷兰,受到了荷兰政府精神和政策上的优待。这一史实促使荷兰A.发展成“世界工厂”B.成为“海上马车夫”C.殖民体系逐步瓦解D.资本主义得到发展【9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法国迫害胡格诺教派不同,荷兰政府优待新教徒,吸引大批工匠、富商带着资金和技术来到荷兰,有利于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正确;发展成“世界 工厂”的并非荷兰,而是19世纪中期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排除A项;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凭借的是强大的商船队而非工匠和富商,排除B项;导致荷兰殖民体系逐步瓦解的是英荷战争的失败,排除C项。故选D项。10.图1、图2所示为俄国十月革命时期的两幅海报,图1中文字为“临时革命政府万岁”;图2中横幅上的文字为“土地自由”“民主与共和国”等。两幅海报反映了俄国革命A.队伍的迅速壮大B.目标的不相一致C.发展的阶段特征D.结果的事与愿违【10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观察两幅图及其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进程中,士兵们从二月革命时拥护“临时政府”,发展到逐渐看清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真面目,继续为争取“土地自由”“民主与共和国”而斗争,反映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阶段特征,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革命队伍在“迅速壮大”,排除A项;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体现的是俄国革命的发展而非前后目标不一致,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革命形势的发展并非革命结果的“事与愿违,排除D项。故选C项。11.卢梭不仅是哲学家、文学家,也是一位广闻博识的植物学家。伏尔泰在文学、哲学启蒙著作外,还在研究牛顿物理学新成果基础上写下了科学著作《牛顿哲学原理》。康德在46岁之前的主要著述都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这说明了A.启蒙思想与自然科学息息相通B.大思想家都是文理两科兼修的 C.科学思想是启蒙思想的大前提D.自然科学推动了欧洲社会进步【11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卢梭、伏尔泰、康德等启蒙哲学家,多数在自然科学方面造诣非凡,说明了启蒙思想与自然科学互相促进,息息相通,A项正确;大思想家都是文理两科兼修的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科学思想对启蒙思想影响,排除C项;自然科学推动了“欧洲社会进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2.在美国的推动下,美国的“国球”棒球被列入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比赛项目。美国国务院还组织来自美国棒球大联盟和美国棒球“名人堂”的球星,赴墨西哥城及其他一些国家(地区)向当地年轻人传授棒球经验。美国此举本质上是要A.推动棒球运动的发展B.增进跨地区体育交流C.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D.增强自身霸权软实力【12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美国的‘国球’棒球被列入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比赛项目”“美国国务院还组织……赴墨西哥城及其他一些国家(地区)向当地年轻人传授棒球经验”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朝着“一超多强”的方向发展,美国为了加强其霸主地位,通过提高美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来增强自身的文化“软实力”,D项正确;材料所述美国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影响,而不是为推动棒球运动的发展,排除A项;增进跨地区体育交流不是材料所述美国举措的本质目的,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最终解体,因此这时期“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的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阅读上图,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13题答案】【答案】观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根植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论证: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工业化起步较早。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无产阶级力量随之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北京、上海等地近代教育发展较快,东京、巴黎等地留学生数量较多。新型知识分子在这些地区相对集中,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骨干力量,一战后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爆发于北京,后来中心转移到上海,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先进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干部基础。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这些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组织基础。小结:从长时段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根据“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中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需要具备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干部基础、组织基础等条件,而这些条件是在近代中国逐步形成的,因此可拟定观点为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根植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然后结合依据图示中的地点和所学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思想基础以及组织阶级进行阐释,即从上海、广州、武汉等地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北京、上海等地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干部基础;北京、上海、长沙等地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组织基础等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升华得出结论是从长时段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可从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组织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等角度提炼观点,然后结合相关知识进行阐释,最后得出结论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目前世界124个国家的宪法典中,有97个国家宪法规定了宣誓制度(以下简称宪宣制度)。现代意义上宪宣制度的单形可追溯至英国1215年的《大宪章》,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宪宣日制度借鉴了英国《大宪章》的立法思想。无论是英美法系或是大陆法系,国家新以立法的形式对完宣制度子以明确。例如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在就职前必须宣誓忠诚履职,捍卫宪法。德国宪法中包含“附加宗教宣誓”的相关规定。西方宪宣程序严格,彰显出宪法宣誓的庄严性、仪式化和宪法文化的传承性。——摘编自林然,王蠢蚕《西方宪法宣警制度给我国的启示》等资料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政权机关中实行就职宣誓,始于苏维埃时期,政府委员曾在工农兵代大会上进行就职宣誓。延安时期,党在局部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在其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和人民民主政权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中,实行新当选领导人员就积宣警制度。《解放日报》曾对英、美、苏、南斯拉夫等国的就积宣誓进行报道。冀鲁豫边区政府行政委员就职典礼上,曾这样宣誓:“忠实为人民服务,如有违反,愿受人民严厉制裁。”新中国自2014年开始设主国家宪法日,2018年新修订的宪法宣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宁、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努力奋斗!”——据贺永泰等《延安时期行政机关的就职宣誓及其价值意蕴》和官媒资料综合摘编(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国家宪法宣誓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实行就职宣誓的历史条件和主要目的。(3)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和新订宣暂词所蕴含的现实意义。【14题答案】【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注重传承与借鉴;体现法律至上;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注重严格的程序和仪式;具有传递宪法文化的功能。(2)历史条件:苏维埃时期的经验积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局部政权的建立,边区抗日政权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外经验的借鉴。主要目的:增强责任意识。(3)意义:宣誓是人事任命的重要环节,象征着人民政府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宣誓意味着政府要为人民服务和受人民监督。【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现代意义上宪宣制度的单形可追溯至英国1215年的《大宪章》”可知,现代意义上的宣誓制度可追溯到13世纪,说明宣誓制度历史悠久;根据材料“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宪宣日制度借鉴了英国《大宪章》的立法思想”可得出注重传承与借鉴;根据材料“无论是英美法系或是大陆法系,国家新以立法的形式对完宣制度子以明确”可知,西方国家以法律形式明确宣誓制度,说明宣誓制度强调法律至上的原则;根据材料“德国宪法中包含‘附加宗教宣誓’的相关规定”可得出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根据材料“西方宪宣程序严格,彰显出宪法宣誓的庄严性、仪式化和宪法文化的传承性”可得出宣誓制度注重严格的程序和仪式,并且具有传递宪法文化的功能。【小问2详解】历史条件,根据 材料“中国共产党在政权机关中实行就职宣誓,始于苏维埃时期”可得出苏维埃时期的经验积累;根据材料“延安时期,党在局部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在其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和人民民主政权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中”等信息可得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局部政权的建立,边区抗日政权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根据材料“《解放日报》曾对英、美、苏、南斯拉夫等国的就积宣誓进行报道”可得出国外经验的借鉴。主要目的,根据材料“忠实为人民服务,如有违反,愿受人民严厉制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就职宣誓制度的实行有利于增强官员的责任意识,加强官员对人民的服务。【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宁、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努力奋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和新订宣暂词,增强官员的公仆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且宣誓是人事任命的重要环节,象征着人民政府权力来源的合法性;根据材料“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任国势力奋斗!”可得出宣誓意味着政府要为人民服务和受人民监督。16.[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下表所列为清末新政期间军事制度改革的部分举措(据[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下册>)整理)时间举措1901年命令各省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各省创办武备学堂。1903年设立练兵处为招募和训练斯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把新军建成三十六镇,为常备军,归练兵处控制;派遣学生到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建立军事学堂制度,为新军培养军官。1906年后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统帅全部陆军。1907年将张之洞和袁世凯调至中央,使他们不再直接统兵。1910年北洋六镇军队全部被置于陆军部直接统驭之下;建立海军处。1911年设军谘府,摄政王以两位弟弟分别为海军大臣和军谘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军事制度改革的背景和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军事制度改革。【16题答案】【答案】(1)背景:中国武器装备和军事制度的落后;西方军事技术的引进;列强入侵的刺激和中国惨败的教训;镇压人民和维护清王朝专制统治的需要。 特点:中央军事机构专职化和制度化;政府主导;向西方学习;具有近代化色彩。(2)为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新军成为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的重要力量;采用西洋的技术装备和军事制度,创办新式军事学校和培养军事人才加速了中国军事近代化建设的进程。清末军事改革没有达到维护专制统治的目的;袁世凯势力乘机崛起,后来发展成北洋军阀集团;新军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01年”和所学知识等信息可知,关于清末军事制度改革的背景,可从中国武器装备和军事制度的落后;西方军事技术的引进;列强入侵的刺激和中国惨败的教训;镇压人民和维护清王朝专制统治的需要。关于特点:根据材料二“设立练兵处为招募和训练斯军的中央机构”、“建立海军处”“设军谘府”等信息可知中央军事机构专职化和制度化;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向西方学习、政府主导、具有近代化色彩等方面分析作答。【小问2详解】关于简评清末军事制度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新军成为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的重要力量;采用西洋的技术装备和军事制度,创办新式军事学校和培养军事人才加速了中国军事近代化建设的进程。清末军事改革没有达到维护专制统治的目的;袁世凯势力乘机崛起,后来发展成北洋军阀集团;新军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18.[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朝鲜战争中,美车实施“绞杀战”一再受挫后,于1952年1月开始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秘密进行大规模的细菌战。美军将毒菌经过人工培殖,附着在动物、食品、用品上,制成细菌弹,由飞机投机或由火炮发射。面对美军的细菌战,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迅速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领导级织军民进行各种类型的反细菌战斗争。志愿军普遍实施了防疫及注射,同时帮助、指导驻地居民共同开展反细菌战斗争。朝鲜和中国政府相继发表声明,并搜集美国细菌战罪证,组织和接受国际专家入朝鉴定,举办细菌战罪证展览。在世界人民正义声援下,中朝军民粉碎了美国发动的细菌战。——摘编自张瑞、瓶小平《杭美接朝战争反细菌战的胜利及其启示》材料二 据报道,美国在世界30个国家开设了多达336个生物实验室。位子美国马里兰州的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从1943年到1969年,一直是美国进攻性和防御性生物战研究中心。199年,尼克松总统签署行政令,禁止进行进攻性生物武器研究,但“防御性”研究是被允许的。二战后,美国军方聘请臭名昭著的“731”细菌部队负责人石井四郎为德堡高级质问。1951年石井四师燕达朝鲜,第二年朝鲜战场上就出现了细葡式器。德堡基地研发的生化武器筒多次用于战争。比如越战期间,美图空军就使用了该基地研发的“橙剂“,导致越南生态通到不可逆的伤害和出现大量畸形儿童。在2022年2月下们开始的使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功中,俄军发现乌境内有美国防部资助的30个生物尖验室,其中留存有大量违反《禁止生物式器公约》的危险病毒样本。——根据央视、环球网主流媒体新闻综合摘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在朝鲜实施细菌战的背景和细萦战失败的原因。(2)阅读材料二,简评美国广建生物实验室并进行生化武器研究的行为。【18题答案】【答案】(1)关于背景:美苏冷战;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利用日本细菌战犯及其技术;美国在朝鲜战场初期的失利。原因:违背了国际道义;中国军民紧密配合、正确抗疫;中国进行多种形式的斗争;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正义人民的声援。(2)美国广建生物实验室,危害世界人民的安全和健康;研制大量的生物武器,并发动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生物武器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杀伤范围大、作用持续时间长,且难防难治。因此,制止生物武器在全球的扩散一直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但美国一直对此予以拒绝,也是唯一一个迄今仍在独家阻挡重启公约核查议定书谈判的国家。美国企图通过在生物技术和生物武器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来维护自身霸权。【解析】【小问1详解】关于背景:根据材料一“朝鲜战争中,美车实施‘绞杀战’一再受挫后,于1952年1月开始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秘密进行大规模的细菌战。”和所学知识可从美苏冷战、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利用日本细菌战犯及其技术、美国在朝鲜战场初期的失利等方面分析作答。关于原因: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违背了国际道义;根据材料一“迅速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领导级织军民进行各种类型的反细菌战斗争”得出中国军民紧密配合、正确抗疫;根据材料一“帮助、指导驻地居民共同开展反细菌战斗争”“并搜集美国细菌战罪证,组织和接受国际专家入朝鉴定,举办细菌战罪证展览”得出中国进行多种形式的斗争;根据材料一“志愿军普遍实施了防疫及注射”得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材料一“在世界人民正义声援下,中朝军民粉碎了美国发动的细菌战。”得出世界正义人民的声援。【小问2详解】 关于简评美国广建生物实验室并进行生化武器研究的行为,根据材料二“国在世界30个国家开设了多达336个生物实验室。”“美国军方聘请臭名昭著的‘731’细菌部队负责人石井四郎为德堡高级质问。”得出美国广建生物实验室,危害世界人民的安全和健康;根据材料二“第二年朝鲜战场上就出现了细葡式器”“越战期间,美图空军就使用了该基地研发的‘橙剂’”得出研制大量的生物武器,并发动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物武器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杀伤范围大、作用持续时间长,且难防难治。因此,制止生物武器在全球的扩散一直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但美国一直对此予以拒绝,也是唯一一个迄今仍在独家阻挡重启公约核查议定书谈判的国家。美国企图通过在生物技术和生物武器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来维护自身霸权。20.[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成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载。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爵公使伯于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黜退昏官晋升清官)。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监狱)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魏香]曹操《对酒》材料二《曹瞒传》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魏书》曰:太祖自统御海内,芟夷(shunyi,铲除)群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断书从事。…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主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收守者,不可胜数。是以胁(音义同创)造大业,文武并施,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韩绣,待卿履不二来…攻城拔邑,得美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曹瞞传》曰: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然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余。评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终能总御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摘编自[东晋、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曹操《蒿里行》,概括曹操心日中的理想社会。(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曹操各作两点“好评”和“差评”,并指出裴松之的评价立场。 【20题答案】【答案】(1)理想社会:政治清明,君圣臣贤,吏不扰民;社会稳定,民风淳朴,讼狱不兴;国富民足,五谷丰登,人人皆得寿终。(2)好评:军事才能卓越;善于用人;勤奋好学;生活节俭;能论功行赏;是杰出的政治家。差评:为人轻佻,生活奢靡;嫉妒贤能;贪残虐烈。立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地主阶级史学家。【解析】【详解】(1)理想社会:根据材料一中“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可知,天下太平,君圣臣贤,吏不扰民,即政治清明;根据“民无所争讼”“囹圄(监狱)空虚”“路无拾遗之私”可知,百姓和睦,风俗淳朴,讼狱不兴,社会稳定;根据“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人耄耋,皆得以寿终”可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人皆得寿终,国富民足。(2)好评:根据材料二中“(行军用师)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可知,军事才能卓越;根据“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主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收守者,不可胜数”可知,善于用人;根据“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可知,勤奋好学;根据“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韩绣,待卿履不二来”可知,生活节俭;根据“攻城拔邑,得美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可知,不贪不占,论功行赏;根据“统御海内,芟夷群丑”“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总御万机,克成洪业”可知,曹操是出色的政治家。差评:根据“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可知,为人轻佻,生活奢靡;根据“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可知,嫉妒贤能;根据“故人旧怨,亦皆无余”可知,贪残虐烈。立场:综合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裴松之通过对比史料《曹瞞传》《魏书》,肯定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体现了其维护正常封建统治秩序的地主阶级立场。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5-10 16:50:04 页数:15
价格:¥3 大小:1.30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