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威远中学校高2024届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2. 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4. 提醒:简答题注意分点作答。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共三小题9分,每小题3分)香草美人----中国文人的妾妇心理张秀敏①虽说王逸在其《楚辞章句·离骚序》中对“香草美人”进行了解析,但是对于“香草美人”的理解是众说纷纭。闻一多先生只用一句“男人说女人话”对“香草美人”进行了简单明了的解释,虽然这种说法不十分精确贴切,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种艺术手法所具有的特点。令人疑惑的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这种男人说女人话的现象并不只是个人行为,却是极为常见的,“香草美人”作为一种独特的比兴手法,继屈原之后备受文人喜爱。许多文人都进入屈原香草美人的话语系统,以女性的角度来进行诗词创作。②先秦文学中屈原的“香草美人”意象便以盛装的女性盼望男性的欢爱来隐喻对君王恩遇的期待,其核心便是弃妇衍生的闺怨情结。在《离骚》中“借男女以喻君臣”:“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在这里屈原自比为女子,因为佩戴香草而加罪,众多女流嫉妒自己美丽的双眉,而对自己造谣中伤。这些诗句,都是以女性口吻所作,即“男人说女人话”,从女子心理角度出发,自喻为女子,来抒发作者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③周乐诗曾列举屈原、宋玉、曹植、辛弃疾诗词中男人说女人话的许多例子,关于辛弃疾,他说:“即以豪放风格见长的辛弃疾也有如许忸怩的词章:‘长门事,准拟佳期误,娥眉曾有人妒’(《摸鱼儿》)”。周乐诗从理论上说明:“自拟闺中少妇娇媚幽怨的诗词,频频出现在男性作家的笔下,当我们进入封建等级社会秩序时可以发现,因为他们受到王权统治中心的压抑,这种压抑的处境使他们被贬入以女性作为象征的客体地位,因而男性作家被迫使用受压抑的女性话语。”④那么,在中国文学史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男人说女人话”的现象呢?这是与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伦理结构有关系的。父子、男女、君臣是维系家庭、家族和国家的基本社会关系。但父子之间是血缘关系,君臣、男女之间是非血缘关系,因而在主从关系上产生了相似性:男女是家庭的君臣,君臣是国中的男女。班昭在《女诫》中云:(女人)事夫如事天,与孝子事父、忠臣事君同也。这样,男性诗文中君臣之遇的关系,便与表现男女感情的各式主题形成对应意义:渴望报效----相思;怀才不遇——美人迟暮;为臣王重用——宠幸;受冷落——薄情;遭排挤打击——弃妇。男性作家在君臣关系中被统治受压抑的处境,与女性在夫妻关系中被统治受压抑的处境相同,所以易于通感。男性作家作为男性,在强大的社会秩序中,能找准的位置就只能是统治压抑之下的女性的位置。(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一种独特的比兴手法,“香草美人”屈原之后备受文人喜爱,但是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不尽相同。B.闻一多先生对“香草美人”的“男人说女人话”的解释比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序》中的解析更为准确。C.屈原香草美人的话语系统对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文人都借女性的角度来进行诗词创作。D.“男人说女人话”就是自喻为女子,来抒发作者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这实际就是一种弃妇闺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闻一多对“香草美人”的解释为“男人说女人话”,文章便是围绕着这一观点展开分析的。B.文章提出“男人说女人话”的观点后,分别选用了屈原《离骚》和辛弃疾《摸鱼儿》的例子加以佐证分析。C.中国文学史上出现这种“男人说女人话”现象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伦理结构。D.在作者看来“香草美人”既是带有特殊隐喻的意象,同时又是一种独特的比兴手法。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闻一多先生“男人说女人话”的解读,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但仅为一家之言,还值得商榷。B.屈原在《离骚》中自喻为女子,实际是“借男女以喻君臣”,抒发不得楚怀王恩遇的苦闷与无奈。C.男性作家被迫使用受压抑的女性话语,所以他们在社会秩序中只能对应女性位置,被贬入以女性作为象征的客体地位。D.男女与君臣的主仆关系非血缘关系,相似性源自君臣、夫妻等组成的二元对立的统治与被统治的等级压迫关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共三小题,12分)材料一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出,吸引21.5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一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10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期)材料二一场二胡直播吸引21.5万用户,一位古筝主播年收入超千万元——平日里许多传统艺术表演家想都不敢想的受关注度,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一些进军网络直播平台的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家身上。箜篌、古筝、琵琶……这些普通人在古诗词里读到,却没有什么机会看到的乐器,正由演奏者在直播平台上真实展现。平日里“冷门”的传统乐器,为什么放到网络直播平台上就“火”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互联网传播的助力。比如,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平时如果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最多的时候也不过2000人左右。这还是在文化资源和传统艺术爱好者集中的北京。但是,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观看。(摘自人民网2016年4月7日)材料三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田青表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田青委员坦言,在传统艺术保护问题上自己是“保守派”,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本质的东西,不能“转基因”。“转基因的结果就是迎合人,这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创造。”田青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让自己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非常重要。“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吗还要200个剧种,”田青表示,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摘自《中国日报》2015年3月3日)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材料一中,传统文化深邃与厚重,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神变变成了形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B.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材料二侧重谈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助力,使艺术传播突破时空障碍。C.从材料二可知,传统艺术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就会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观看。这种直播形式比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效果更好。D.材料三中,田青委员认为,“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嘛还要200个剧种”。可见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的第一段,仅以“中国诗词大会”、二胡直播为例,说明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B.材料一以季羡林的故事为例,来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像德国的“梵文”那样“阳春白雪”,需要亲近普通民众。C.材料二运用数字说明,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无论是观看人数还是经济收入,传统表演艺术家都可能得到体面的回报。D.材料三强调,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6.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共三小题15分)端午的阳光熊红久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犹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芭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人民日报》(2016年5月21)有删改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B.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性的作用。C.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D.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而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而感到不满。8.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9.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吕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三月,公围张绣于穰。公与荀彧书曰:“贼来追吾,虽日行数里,吾策之,到安众,破绣必矣。”到安众,绣与表兵合守险,公军前后受敌。公乃夜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会明,贼谓公为逃也,悉军来追。乃纵奇兵步骑夹攻,大破之。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绍初闻公之击琼,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公收绍书中,得军中人与绍书,皆焚之。(节选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至/废帝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B.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至/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C.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至/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D.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至/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是指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称呼。古人出生时取名,成年之后取字,古人一般称自己称字,称他人称名。B.孝廉,即“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是汉代以来朝廷一种自下而上的任用官员的方式。后来也成为明清两代对举人的雅称。C.崩,本意指山倒塌,在古代,人们对皇帝去世看得很重,皇帝去世,用山倒塌来形容。如《出师表》中“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即稍停。行礼时,因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问的敬礼。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曹操不贪恋官职。董卓想要重用他,他却改名换姓暗中离去。后被推举为义兵盟主,以奋武将军之名义率军讨伐。B.曹操重视人才。毕谌因亲人被挟持而离开,后他打败吕布,生擒毕谌,众人毕谌担忧,但他却让其担任鲁国相。C.曹操善于用兵。在穰围攻张绣,曹军夜晚开凿地道,运送军需物资,利用突袭部队和步兵骑兵夹击张绣,大胜。D.曹操用人不疑。在与袁绍的大战中,采纳降臣许攸的建议,斩杀淳于琼,大败袁绍,且烧毁军中官员给袁绍的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5分)(2)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共两小题9分)读《山海经》(其一)[东晋]陶渊明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14.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以朴素的语言开头,描绘出美丽清爽的环境:初夏时节,草木生长,绿树绕屋,浓荫满地。B.“众鸟欣有托”,一个“欣”字,用的是拟人手法,有“羁鸟恋旧林”的深意。C.“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两句,描写了风吹面不寒,雨润衣不湿,和风细雨令人神清气爽的情景。D.最后两句说诗人虽身在茅屋,但神思驰骋、浮想联翩,抒发了隐居读书的感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15.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的哪些乐趣?(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氓》中女主人公追叙自己早起晚睡,每日操劳的婚后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三、语言文字运用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电视剧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审美、娱乐、情感沟通等多重社会功能和人文价值,电视剧作品的艺术性越高,对观众________的影响也越大。“注水剧”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________。试想,一部正常收视率为2%的电视剧,收看人群就有2600多万人,一集电视剧45分钟,如果注水部分有10分钟,那浪费的时间就是2.6亿分钟,注水部分越长,被浪费的个人时间和公共资源就越多。对电视剧制作方和播出方来说,():提振一时,贻害无穷。长此以往,将形成恶性循环,让电视剧越来越难以黏住观众,电视整体收视情况必然________。国际上,减少剧集、保证单集精彩度已成为电视剧产业的共识。日剧的长度是10-12集,英剧更少,一般一年一季,一季3-9集。相比这两个国家,美剧的剧集往往较长,但由于竞争激烈,如果收视率不好,会立马遭遇“被砍”命运,这使得美剧制作追求________。我国电视剧产业环境有自己的特点,但说到底,产业的良性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好作品说话,要取得国产电视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就必须挤干“水分”,用“干货”和“硬货”扎扎实实赢得观众。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耳濡目染不容置疑日薄西山精雕细琢B.潜移默化不容忽视雪上加霜精益求精C.耳濡目染不容忽视日薄西山精益求精D.潜移默化不容置疑雪上加霜精雕细琢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注水剧”不啻是一剂鸦片,对总体收视状况本来已经令人苦恼的播出方来说,它会对双方的品牌和信誉造成危害B.对总体收视状况本来已经令人苦恼的播出方来说,“注水剧”会对双方的品牌和信誉造成危害,不啻是一剂鸦片C.“注水剧”会对双方的品牌和信誉造成危害,对总体收视状况本来已经令人苦恼的播出方来说,不啻是一剂鸦片D.“注水剧”会对双方的品牌和信誉造成危害,不啻是一剂鸦片,对总体收视状况本来已经令人苦恼的播出方来说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产业的良性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好作品说话,国产电视剧要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就必须挤干“水分”,用“干货”和“硬货”扎扎实实赢得观众。B.产业的良性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好作品说话,国产电视剧要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就必须挤干“水分”,扎扎实实用“干货”和“硬货”赢得观众。C.产业的良性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好作品说话,要取得国产电视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就必须挤干“水分”,扎扎实实用“干货”和“硬货”赢得观众。D.产业的良性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好作品说话,要取得国产电视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就必须挤干“水分”,用“干货”和“硬货”扎扎实实赢得观众。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尚俭作为一种美德,自公元前十六、十五世纪流传至今而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经济价值,①___________。最早明确指出“俭”有教育人的作用、把“俭”用于育人的,是诸葛亮。他提出的“俭以养德”的命题,把尚俭的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此之前,伊尹、周公、孔子等提出了尚俭的思想,在他们的倡导下,“俭”这一美德逐渐被人们接受,但是“俭”与“德”之间的关系没有被明确揭示出来。可以说前人②_________,而没有发现“俭”有更多的教育功能。但是伊尹、周公倡“俭”是为了维护政权统治,孔子倡“俭”是为了维护礼,只有诸葛亮不仅把“俭”视为美德,③___________。自此之后,历史上众多的家训中几乎都有倡“俭”的内容。21.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由于性格、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请你从以下几位作家和作品人物形象中,任选两位仿照示例各写一句话(一位作家一句,写两句),表达对生命的理解。要求符合人物特征,句式大致相同。(5分)人物:曹操苏轼陶渊明屈原刘兰芝示例:苏轼——生命就是一次风雨兼程的旅行,只有心胸旷达,才能笑到终点。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人的一生会有无数次“遇见”,也许遇见一本书,启迪你人生的方向;也许遇见一朵花,带给你沁人欢喜;也许遇见一只鸟,留给你莫名的难过;也许遇见一个人,带给你些许的温暖……遇见是一种阅历,遇见是一种缘分,遇见是一种幸福。请以“遇见你,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威远中学2021级高一下期第一学月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2022年4月)【答案】1.A2.C3.C【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B项,“更为准确”错,原文只是说“闻一多先生进行了简单明了的解释”,并未比较二者谁更准确,无中生有;C项,“后世文人都借女性的角度来进行诗词创作”错,原文为“许多文人”,扩大范围;D项,“这实际就是一种弃妇闺怨”错,闺怨情结不等同于闺怨,偷换概念。故选A。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C项,“原因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伦理结构”错,以偏概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和封建伦理结构有关,也与封建等级社会秩序中王权的压抑有关。故选C。【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C项,因果倒置。“男性作家被迫使用受压抑的女性话语”是结果的表现。故选C。【答案】4.B5.C6.①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现代的表达形式。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从深邃和厚重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内涵,获得智慧的启迪。③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保持传统文化的底色,不去迎合。(6分)【4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A项,“如果从神变变成了形变”的说法错误,原文,“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由此可见,原文是“从形变变成了神变”。C项,“比在音乐厅、剧场表演传统形式效果更好”错误,这一说法无中生有,文章并没有提及把传统艺术放到直播平台去表演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相关信息。D项,“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的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的意思理解,田青不是反对改变,而是反对为迎合而改变。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项,“以‘中国诗词大会’、二胡为例”理解错误,材料一说“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吸引21.5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由此可见,除了“中国诗词大会”、二胡,还有“故宫”。B项,“德国的‘梵文’”错误,张冠李戴,因为“梵文”不是德国的语言,而是印度语言。D项,“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理解错误,材料三是说“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所以,把原文的“迎合”曲解为“就去搞网络直播”。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一分析可知,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②由材料二分析可知,要从深邃和厚重方角度加强对传统文化内涵挖掘。③由材料三分析可知,要保持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不去迎合。材料一,“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概括为: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现代的表达形式。材料二,“一场二胡直播吸引21.5万用户,一位古筝主播年收入超千万元——平日里许多传统艺术表演家想都不敢想受关注度,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一些进军网络直播平台的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家身上。箜篌、古筝、琵琶……这些普通人在古诗词里读到,却没有什么机会看到的乐器,正由演奏者在直播平台上真实展现”,由此可见,从二胡直播和古筝直播受欢迎的情况来看,说明对传统文化的深邃和厚重力的挖掘,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多样。材料三,“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田青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让自己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非常重要”“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概括为: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保持传统文化的底色,不去迎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答案】7.B8.①写了屈原在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的事件,点明了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②内容上,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赞颂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③结构上,它照应了题目,引发了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6分)9.①它是公元前278年的五月端午的阳光,是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是历史的见证。②它是屈原的精神之光、品德之光。③它是端午节的文化之光。屈原的爱国、正直,屈原的纯洁、高贵,就像阳光一样映照进后人的内心。(6分)【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项,作者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谈名家名作与名胜之地的关系。C项,理解错误,“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与“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不一致。“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依据。D项,“‘渐愧”和“不满”说法错误,文章没有此意。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重要段落作用能力。分析把握文章段落作用,要根据段落所在的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把握分。本题,题干问的是“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是典型的考查段落的作用题。答题时,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先找到前三个自然段,仔细阅读,明确其内容上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然后再看这一内容与标题和下文的关系。前三个自然段主要了写了屈原在五月五日听闻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怀抱巨石自沉汨罗而死的事件,交代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这一内容表现了屈原的爱国精神;从结构上来看,照应了标题“端午的阳光”,引发下文有关端午节的感想。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标题作用能力。文章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本题,题干问的是“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题干已经明确“几重含义”,说明答案不止一点,同时应分点作答。“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由此可以知道“端午的阳光”表层意是指此时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见证了此刻的历史。“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端午的阳光”又指“屈原的精神光芒”。“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端午的阳光”更是指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对后人的影响。【点睛】解答段落作用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不同。材料所在段落的范围。这些都是答作用题首先要思考的。然后把握句段、材料的基本内容,以此作答,这是前提。内容上:是为了写什么或为了说明什么(主要内容或主题),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表现手法、用得比较生动的词句及其表达效果。接着抓住句段及材料在上下文中的关联作用。根据不同文本的内容安排,有时还要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这类手法的作用还有“对比”“衬托”等。比如本题所涉及的段落是文章“前三段”,属于开头的文字,所以对于结构上的作用,主要从与标题的照应和对下文的引出等方面作答。【答案】10.B11.A12.A13.(1)天下将大乱,不是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不能拯救,能使天下安定的,大概就是你吧。(2)不了解我就罢了吧,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的意思是大将军何进和袁绍合谋诛杀宦官。“大将军何进与袁绍”作主语,“谋诛”作谓语,“宦官”作宾语,所以该句中间不能停顿,应在“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的之后停顿,排除A、C、D项。“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中的“欲以胁太后”的主语是“董卓”,而不是“进”,所以应在“董卓”前停顿,这样B项停顿最合适。断句后,疏通语意为:大将军何进和袁绍合谋诛杀宦官,太后不肯听从,何进就召董卓进京,想以此胁迫太后,董卓到京后,废黜少帝为弘农王而另立汉献帝,京都发生大乱。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古人一般称自己称字,称他人称名”说法颠倒。正确的说法是:古人称自己称名,称别人称字。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A.“后被推举为义兵盟主”错,原文第二段说的是“推绍为盟主”,可见被推举为盟主的应该是袁绍。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1)题得分点:“非”,不是;“济”,拯救;“安”,使……安定;“其”,语气词,表猜测,大概。第(2)题得分点:“不吾知”,即“不知吾”,宾语前置;“亦已兮”,译为“也就算了啊”;“苟”’译为“只要”;“信”译为“确实”;“芳”译为“美好”参考译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宇孟德,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太祖年轻时机敏警觉,有谋略权术,但负气仗义而放纵不拘,不注意德行修养和学业的研习,所以当时没有人认为他不同寻常,惟有梁国人桥玄、南阳人何颙两人认为他与众不同。桥玄曾对太祖说:“天下将大乱,不是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不能拯救,能使天下安定的,大概就是你吧!”二十岁时,被推举为孝廉,做了郎官,后又授予洛阳北部尉一职,升任为顷丘县令,被召入朝廷做议郎。恰逢汉灵帝去世,太子继承帝位,太后当朝执政。大将军何进和袁绍合谋诛杀宦官,太后不肯听从,何进就召董卓进京,想以此胁迫太后,董卓到京后,废黜少帝为弘农王而另立汉献帝,京都发生大乱。董卓上表举荐太祖担任骁骑校尉,想和他共计国事。太祖改名换姓,从小路回到东面。董卓接着杀死太后和弘农王。太祖回到陈留,散发家中的财产,聚合义兵,准备讨伐董卓。初平元年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时起兵,各拥兵数万人,推举袁绍为盟主。太祖代理奋武将军。当初,太祖担任兖州牧,任命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发动叛乱后,张邈持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太祖打算打发他走,说:“您的老母亲在张邈那儿,您可以离去。”毕谌叩头表明自己没有二心,太祖赞赏他,并为他流下眼泪。毕谌出去后,就逃到了张邈那里。等到吕布被打败,毕谌被活捉了,大家都替毕谌担忧,太祖曹操说:“对自己父母孝顺的人,怎会不对君主忠诚呢!这正是我所需求的人啊。”于是任命毕谌担任鲁国相。三月,曹公在穰地围攻张绣。曹公写信给荀彧说:“贼军来追赶我,虽然我军每天只能行进几里地,但我预计,到了安众,打败张绣是肯定的。”到了安众,张绣和刘表的军队会合据守险要之地,曹公的军队前后受敌。曹公于是夜里在险要地带开凿地道,把军用物资全部运过去,设下突袭部队。这时正好天亮了,贼军以为曹公逃跑了,全军出动来追赶。曹公于是率领突袭部队和步兵、骑兵的夹攻,把张绣得大败。十月的冬天,袁绍又派车运粮食,命令淳于琼等五人带领一万多人护送。袁绍的谋士许攸贪财,袁绍不能满足他,便来投奔曹公,趁机劝说曹公派兵抄袭淳于琼等人。曹公左右的人对此感到怀疑,荀攸、贾诩劝说曹公采纳他的建议。曹公让曹洪留守大营,亲自率领五千人,连夜出发,正好天亮时赶到。淳于琼等看曹公的人少,就在营外摆开阵势,曹公迅猛出击,淳于琼退回营内固守,曹军于是攻打营寨。袁绍派骑兵救援淳于琼。身边有人说:“敌人骑兵逐渐逼近了,请分出兵力抵御他们。”曹公大怒说:“等敌人到了背后,再来报告。”曹军官兵都殊死奋战,把淳于琼等打得大败,把他们杀死。袁绍闻知曹公攻打淳于琼,便派张郃、高览攻打曹洪。张郃等人听说淳于琼被打败,就投降了曹公。袁绍的军队一败涂地。曹公在得到的袁绍的书信中,发现了许都的官员和自己军队里的人给袁绍的信件,立即全部烧掉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答案】14、答案 B解析 “众鸟欣有托”意为“鸟儿们为找到可以依托的地方而高兴”,“欣”字并没有“‘羁鸟恋旧林’的深意”,而是借鸟喻人,表达对当时生活的满足。15、答案 这首诗写了诗人四个方面的乐趣:①环境清幽,隐居田园,无尘世纷扰的乐趣;②亲自耕作,自食其力,顺乎自然的乐趣;③把酒言欢的乐趣;④纵情想象,沉醉书卷的乐趣。(每点2分,答对三点满分)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对全诗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出诗人的乐趣。具体作答时,可结合当时的环境、人物的活动、诗人的情感等来组织答案。[诗歌鉴赏]《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的13首组诗,本诗是第一首。诗的前六句写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中,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接下来描写处所的环境。诗人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他独自高兴地倒酒而饮,采摘园中的蔬菜而食。没有了人世间的喧闹和纷扰,诗人畅享自在与自得。初夏的阵阵和风伴着一场小雨从东而至,更使诗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惬意。诗的最后四句概述读书活动,抒发读书所感。本诗抒发了诗人崇尚自然、回归田园的情怀,诗人在物我交融的乡居体验中,以纯朴真诚的笔触,写出了人生乐趣,体现了诗人高远旷达的生命境界。16、【答案】(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寐”“靡”“忳”“郁邑”“侘傺”“韵”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答案】17.B18.C19.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耳濡目染”则是可见可闻的,“潜移默化”修饰的主体大多是物或事,而“耳濡目染”修饰的主体大多是人。题干中“电视剧作品的艺术性越高”侧重于对人的思想和习性的影响,应用“潜移默化”。第二处,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不容忽视:不能够被忽略。语境强调要重视“注水剧”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这一现象,应用“不容忽视”。第三处,日薄西山:意思是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更侧重表现人或事物的处境、情况。语境强调电视整体收视情况越来越糟,应用“雪上加霜”。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处,精雕细琢:精心细致地雕刻,多用于比喻,形容做事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语境形容美剧制作追求更好,应用“精益求精”。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能力。注意句子前后的语境,“对电视剧制作方和播出方来说”后面的句子要指出双方的关系,排除A、B;括号后的冒号及后面的话语是对“一剂鸦片”的解释,根据“提振一时,贻害无穷”的结果,承接“不啻是一剂鸦片”最恰当,排除D。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语序不当,“扎扎实实”修饰是“用”,不是修饰“赢”,应放在“用”的前面。C.主语缺乏,把“国产电视剧”放在“要取得”的前面;D.主语缺乏,把“国产电视剧”放在“要取得”的前面;语序不当,“扎扎实实”修饰的是“用”,不是修饰“赢”,应放在“用”的前面;故选B。20、【答案】①.还因为它有教育功能②.只认识到“俭”是美德③.还认为“俭”可以养“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能力。第一空根据上文语境“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经济价值”,确定横线处必然有关联词语“还(更、而且)因为”,再联系后文“最早明确指出“俭”有教育人的作用、把“俭”用于育人的,是诸葛亮”可见话题为“教育”,确定空处应该有“教育功能”,以便照应“经济价值”。第二空根据上文“但是‘俭'与‘德’之间的关系没有被明确揭示出来”确定“可以说前人”后面应该填入“只认识到‘俭’是美德”,以照应后文“而没有发现‘俭’有更多的教育功能”。第三空根据上文“只有诸葛亮不仅把‘俭’视为美德”首先确定横线处必然有关联词语“还”,在从上下文“自此之后,历史上众多的家训中几乎都有倡‘俭’的内容”的信息里确定空处应该有“认为俭可以养德”之类的内容,据以上信息确定答案即可。21、【答案】曹操——生命就是一场敢与做的征程,只有坚守本心,才能实现抱负。陶渊明——生命就是一场入仕与归隐的选择,只有坚守初心,才能守拙归园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仿写要追求“形似”和“神似”,前者要求句式、修辞一致,后者要求内容、主题、情感一致。示例扣住了苏东坡性格的核心——达观,对生命的内涵进行了哲理解读。句式上是“生命就是……,只有……才……”的形式,“就是”后是定中结构;再结合人物的经历、性格或其精神世界的核心对生命做出诠释。例如,曹操的生命内涵是实现抱负,因此可以仿写出曹操——生命就是一场敢与做的征程,只有坚守本心,才能实现抱负。其他人也可依次写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答案】例文:遇见你,遇见最美丽的自己风轻吻过枝头的枯黄,绽放出了旖旎的青涩,荒芜的风景何时搁浅,流年的沧桑几人欣赏,穿过时光微凉,所有回忆都已上线,所有情节不再忧伤。“灰卷压心心欲催”,模拟考的风暴总是如时袭来,只是本已胜券在握的分数飞流直下三千尺,毫不留情地涌出了及格线外。熟悉的化学课,耳边却是一团冗杂,头顶上的白炽灯疲倦的亮着,粉笔在黑板上摩擦发出轻微的噪音,试卷的油墨味在夏日燥热的空气中沉甸甸的浮动着。你讲试卷锐利的声音在空气中发出回声,震荡着整间教室。我揉了揉发酸的双眼,将试卷翻向新的一面,恍恍惚惚,早已无意听课。“xx,你来说一下。”耳边响起一个声音,我猛地一惊,茫然地站起身来,看着手上的试卷,手足无措。你似瞥见了我的慌张,示意我坐下。我将头深深地埋进臂弯,像沙漠中的鸵鸟卑微脆弱而又倔强。曾经所有酸碱溶液的美妙,此刻都已变成一团乌黑的混沌,像七月的洪水般向我涌来,心像是悬于半空,恐惧无助。下课铃声终于响起,正欲逃出教室,却被你拦住,只得慢吞吞地回到座位上,望着漆黑的桌面,呆滞而又孤立无援。你将我的卷子拿出,正欲说些什么,我的泪水却早已冲破了理智的堤坝,重重地滴在试卷上,渲染出一片浓重的深灰。你静静地放下笔,抚过我的肩膀,将我揽入怀中,轻轻道:“好了,别太伤心,我一直都相信你。”细细的耳语仿佛春日的微风,有着繁花的芬芳和无限温暖的力量。仰起头,朦胧中是您微笑怜惜的目光,像一树繁花。擦干泪水,我重新望向支离破碎的卷子,坚定执笔,伴随着你言语的细致入微,解题步骤如梅花般在纸上缓缓盛开。翌日,翻开作业,见下方一行认真的笔迹:别被一次考试影响了你的心情,精益求精,我期待看见盛开的你。心中仿佛有夏花开满枝头。后来,我找回了最佳的状态,所向披靡,难题巧算,总是迫不及待地向你说出答案。你亦微笑点头双眼弯成了一座桥,倒映出韶光的温润美好。曾经的年华,悲伤足以逆流成河,如今遇见你,你用一言一语,如一路花香,指引着迷途的小鹿,遇见最美丽的自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遇见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遇见”是动词,“你”是遇见的对象。写作时确定“相遇”的对象很重要,遇见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想象世界里的东西。这里的“遇见”并不是简单的接触,而是令“我”心灵受到感染、震动的接触。也就是说,“相遇”给我带来的影响巨大。因此补题的内容应该是自己的情感体验。文题要求可以写成记叙文,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通过深情回忆曾经发生过的与某人、某物难忘的“相遇”过程,表达內心的深刻感受。例如,写自己与某位老师的“遇见”,具体通过老师如何关心我学习和成长的事件的叙述,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表达“我”内心的感受。【立意】1.遇见你,真好;2.遇见你,让我大开眼界;3.遇见你,收获幸福;4.遇见你,感悟五彩人生;5.遇见你,了解大千世界。【素材】名家文章选段:1.相遇是一种美丽的缘份,正如张爱玲所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人的一生,遇见了爱情,也就抓住了幸福!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们所遇见的人是何等的不易,而遇上了又能让你心动就更难得了。街角,人潮涌动处,擦肩中,我遇见了你,遇见,开始了我一生的守候。作者:林清玄出处《名家散文》2.最美的遇见,不过初见。我们之所以愿意去记忆那些初遇的一颦一笑,只是因为这是两颗陌生而又神秘的心在相互碰撞。如春风吹着云,又如蜻蜓点着水,青涩而又温馨。有多少人曾怀念着往昔,怀念的第一次相逢,第一次微笑,因为在各自心里,那里承载的是心的起点。人生若只如初见,最美的画面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散殆尽,反而会因此愈念愈浓,直至如梦如画,直至永恒。作者:余秋雨出处《遇见》精彩片段型:1.在凄凉的绝境中,无论何时,都不会缺少另一扇门的希望。成败,只在于是否拥有一次美丽的遇见,鼓舞着我们,为我们扬起驶出苦海厄境的风帆。遇见或渺小或大至无边,却总会改变人的心境,给予我们精神的泉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