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六校联盟2022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届六校第四次联考试题语文(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美”作为某种与“真”、“善”不同的价值,是古人早就体会到了的。但审美价值有两个层次,需要作些分辨。其较浅显的层次,是审美对象能产生一种别于实用的特殊效果,如诗文的辞藻和声律之美,虽无当于实用,却自为一种价值;其较深的层次,是审美作为人类意识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与知识的方式取径不同而归极不二。从历史上看,审美价值的前一个层次,是容易被人们感知,故而更早为人们所论述了的。汉魏六朝时代,诗赋大兴,文集从经子史书中独立出来,“文笔”说、“声律”说流行,都说明时人已经把审美效果作为独立的价值来追求。然而,仅此还无以回答保守者的责问:毕竟这有什么用处?于是,有人把“立身”与“作文”判为二途,说“作文”华艳放荡并不妨碍其“立身”的朴实端严。这也不过消极地讲声律翰藻的追求无伤大雅,却不能积极地为审美价值作出令人信服的辩护。而且,仅就翰藻纷披、宫徵靡曼论审美,是不能把“美”论述为与“真”、“善”同等之价值的,它至多是一种无伤于“真”和“善”的良性赘瘤,存之即便无碍,去了倒也干净。所以,声律翰藻的追求固是审美意识觉醒的表现,但若停留于这一层次,那么马上就会有人把这良性赘瘤当作恶性肿瘤来攻击的。要在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中为审美价值确立其合理地位,还有待于审美观念的进展。我们可以注意一下六朝文论中的一个矛盾:一方面,声律辞藻越来越被认为是诗文的根本属性,另一方面,声律过于复杂、辞藻过于繁富,却也一般要被反对。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所谓“文质彬彬”之说,即要求声辞方面的一定程度的讲究能与内容相适配。然而,在“文质”论的一般形态中,“文”与“质”其实属于两种不同的价值,“文”的价值在审美方面,“质”的价值却在政治、道德诸方面,两者的适配虽非不可能,但颇有“牛体马用”的味道。与此相应的是,在对于诗文风格的品评上,南朝人经常赞赏的风格是“清”,到唐代犹是如此。所谓“清”,其实是对声律辞藻的运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讲究声律辞藻,又不能让它障蔽意义(“所诠”)。然而即便如此,声辞在这里依然是第二位的,文之大义另有所在,此与把声辞认作诗文根本属性的观念仍相矛盾。 时至宋代,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关注重心从“能诠”全面地转向“所诠”,诗文“写什么”远比“怎么写”显得重要,故文学批评中屡屡出现表示文义的“理趣”一词,使用者大都强调它高于字面功夫的意义。这固然使一部分内容“当乎义理”却缺乏审美特征的作品获得了过高的评价,但也带来审美观念的深入。从苏轼的“反常合道”之“奇趣”到陈师道作诗“不犯正位”,都已超越声律辞藻等字面效果,而在诗文的意义层次探求作品的审美价值。我们之所以重视“反常合道”一语,就在它实际上有见于审美价值的第二个层次,即某种特殊的观照、把握世界之方式。而所谓“诗以奇趣为宗”,就是说,对世界的审美把握是诗的精神、诗的主旨。如此,则声律辞藻等字面审美效果的追求,也就不再与内容相异趣。所以,我们认为“理趣”说的形成,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获得了深入发展的一个标志。(改编自朱刚《“理趣”说探源》)材料二:所谓宋诗的“议论化”,是指诗的艺术表现形式,即它以议论的概括方式进行诗歌创作;而“理趣化”,则是指诗歌内容方面的哲理和奇趣,它以表现人生哲见和生活理趣的内涵为旨归。不过,宋诗这种议论化、散文化的新诗风,究竟是功是过?却历来评价不一。南宋最早批评宋诗者是“贵含蓄”的张戒,他首先指责“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又专以补缀奇字……诗人之意扫地矣”,他说苏、黄及其后人“不知咏物之工、言志之为本也。”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宋诗的议论化和“尚理”呢?艺术创作就是要为审美内涵提供相应的形式外观和载体,凡是一切能够体现人类心灵中美好、珍贵东西的艺术形式或载体,都是艺术本质的需求。而人的审美精神由于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它也会逐步随之变化而发展,这就决定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多维性。宋诗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运用议论化的词句方式恰当地表达了宋人心灵中“尚理”的审美内蕴,不仅是符合诗歌创作的艺术本质的,而且还是一个独特性的创造和开拓,是对盛唐成就的一种超越。这样说来,张戒诸公,其论点的片面性和偏颇性,也就一目了然了。再进一步看,诗歌可以以性情为其本质特征,但并不排斥理性观念,因为人的精神世界是个有机的整体,情性与理性虽然分属为两个不同的领域,却又存在着一定的沟通,当诗歌进行深刻的理念活动进程时,它可对审美情感发生必要的引导和哲念的升华,从而促进审美情感活动的有利发展和内涵的丰富。虽然,理念并不能完全脱离开审美情感而孤立存在,还要“议论须带情韵以行”——即理念必须由审美情感来加以浸透,否则就容易使诗歌堕入肤浅粗疏的泥沼。所以,苏轼在他进行其“以议论为诗”时,提出了“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的命题,即把“理”与“趣”结合起来,使“趣”与“奇”相追逐。所以盛唐的“情景交融”,与宋诗的“情理交融”,应该说二者都有其独特性的创造,都有其存在的正当理由。因此,张戒把“情”与“理”对立起来,企图用盛唐的“性情”这一块印章盖满诗史中的全部作品,不仅是徒劳的,而这本身就走进了取消艺术独创性的死胡同。(改编自朱靖华《略说宋诗议论化理趣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保守者从功用的角度质疑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审美方式,认为其对于社会没有什么用处。B.“文质”论在解决诗文声辞与内容之间的矛盾时,很好地适配了两种异质形态的价值。C.直至宋代,审美价值的较深层次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认识,推动了传统审美观念的深入发展。D.苏轼提出“诗以奇趣为宗”,是出于诗歌中的理念可以对审美情感发生必要的引导的原因。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作者以“良性赘瘤”为喻,其意在于论证审美价值在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不高。 B.苏轼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语言入诗,体现了宋诗“理趣化”的特点。C.南宋张戒批评指责苏轼“以议论作诗”的新诗风,这与他对诗歌本质的认识有密切关联。D.陆游咏梅,赞其“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明他重视诗歌的深层审美价值。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萧统《文选序》)B.“诗不能离理,而贵有理趣。”(沈德潜《清诗别裁》)C.“万趣会文,不离辞情。”(刘勰《文心雕龙》)D.“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诗品序》)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针对诗歌说理,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尊唐而抑宋,认为诗歌趣味只在于“吟咏性情”,而与“理”无关。请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匪师文/相裕亭土匪,贼寇也。何师之有?不然,行有行规,匪有匪道。土匪,自有其为匪的学问。但是,土匪好做,匪师难求。穷极了眼的爷儿们,抄起家伙,打家劫舍,一夜之间,便可称匪。可匪师何来?除非你本身就是土匪,传授其为匪之道。可,那又称不上匪师,顶上天,算个匪首、草头王而已。真正的匪师,要有文化、有涵养,要注重为人师表,还要甘愿在土匪窝里教匪。这样的人选,哪里找?民国十几年,盐河入海口处,盘踞在太阳山上的匪首钱三爷,偏偏就弄来那样一位温文尔雅的匪师。此人姓赵,名广德,白净净、矮胖胖的一个小老头,挂一副绣琅镜,留几根稀如冬草似的山羊胡子。他原为盐区一家私塾学堂里的教书先生。一日傍黑,赵广德连同他教的几个学生娃,一同被匪徒们押上太阳山。打开眼罩以后,赵广德首先看到了一双鹰一样阴郁的眼睛,正直丁丁地盯住他。当下,赵广德就猜到他被土匪绑架了,并意识到眼前这位鹰一样眼神的大胡子匪首,就是那个恶贯满盈的钱三爷。“干什么的?”钱三爷冷冷地问。“教书的。”钱三爷眉头一皱,半天无话。想毕,他已经意识到,盐区连年战乱,民贫如洗!有数的几家大户,如同秃子头上蓖虱子,全被他手下的弟兄们一而再、再而三袭击过了。否则,今儿怎么会弄个教书的先生来呢。可就在这时,旁边一间耳房里,忽而传来一阵娃娃的哭泣声!钱三爷拧眉一声高吼:“什么人!?”旁边一个小匪徒,立马上前一步,禀报道:“回三爷,是赵先生的学生。”这时,赵广德才知道,土匪们绑架他的同时,连他教的几个学生娃也一起带上山了。赵广德想,这下完了,他无法向那几个学生家长交待了。可钱三爷听到娃声后,如获至宝。他当即让人放出那几个学生娃,并立马变了个人似的,装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蹲到那几个孩子跟前,指着满脸儒雅之气的赵广德,问孩子们: “他可是你们的先生?”几个七、八岁的孩子,一齐抹着泪眼,说:“是!”钱三爷默默地点点头,起身走到赵广德身边,轻拍赵广德肩膀一下,说:“你可以回去了!”但,钱三爷随之伸出右手,张开五指,在赵广德眼前左右晃了晃,恶狠狠地说:“你回去报信吧,每家拿五十块现大洋来赎孩子。否则,就别怪我钱三爷不讲情面了!”说完,钱三爷转身欲走,赵广德却大声哀求道:“三爷留步,我有话要说。”钱三爷驻足停步,背后扔过一个字:“讲!”赵广德说:“三爷,你把孩子放了。”钱三爷转过脸来,问:“为什么?”赵广德说:“我教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言外之意,他们中谁家也拿不出五十块现大洋。钱三爷抬手一记耳光,“叭”的一声,打在赵广德的脸上,骂道:“奶奶的,你懂不懂山寨的规矩?”赵广德眼含热泪,说:“三爷,实不相瞒,我不是什么正规的教书先生。”也就是说,他赵广德没有中过什么举人、秀才,他仅仅是乡间一个没有功名的教书匠。赵广德还告诉钱三爷,说盐区真正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全都送到城里大学堂里读书去了。他所教的那几个学生娃,个个都是穷人家的孩子。钱三爷冷冷地盯住赵广德,原本是铜铃一般的一对大眼睛,瞬间眯成了一道韭菜叶宽的缝儿,他威逼赵广德,道:“这么说,今天弟兄请你上山来,是白忙乎一趟了喽?”赵广德说:“不,我身为一介书生,虽然不懂你们山寨的规矩,但我不想坏了你们的规矩。这样吧,你们把孩子们放了,我留下。”钱三爷冷笑一声,说:“你说得轻巧。留下你,顶个屁用,你有现大洋?”赵广德脖子一挺,说:“有!”赵广德告诉钱三爷,他平时教学生时攒下的洋钱,一分都没舍得动,他想写封家书,让孩子们带回去,叫他儿子把钱送来。钱三爷大拇指一伸,说:“有种,就按你说得办!”随后,钱三爷吩咐左右:“纸墨伺候!”赵广德挥笔写下了一封声声泪、字字血的家书,让他的儿子:见信后,务必把家中现存的洋钱,统统送上太阳山。可数日过后,仍不见赵广德的儿子送钱来。钱三爷料定其中有诈,拿刀抵住赵广德的脖子,质问道:“你儿子送来的钱呢?”赵广德额下触刀,一时间,如同一只被勒紧长脖的鸭子,两臂垂落,一副束手就擒的模样,吱唔道:“三爷,我儿不孝。那王八糕子,一定是见钱忘父了,求你杀了我吧,三爷!”钱三爷说:“我杀你,不如杀条狗!”随即一脚把赵广德踢开,大声吼道:“老子要的是钱,不要你的狗命。拿钱来!”赵广德“扑嗵”一下,给钱三爷跪下了,且声泪俱下地跟钱三爷说:“三爷不想杀我,我儿又不孝顺,肯请三爷收我入伙吧!”赵广德向钱三爷自荐说,把我留在山上,可教弟兄们认些常见的字儿,将来他们下山打家劫舍时,没准还能用得上。钱三爷想想,这主意倒也不错。于是,就把赵广德留在山上,做起了土匪们的老师。赵广德教书认真,教起土匪来同样认真!他从“天、地、人、和”开始教他们认字儿,慢慢地教他们背诵《百家姓》、《三字经》。等到赵广德跟土匪们讲“人之初,性本善……”的含意时,他已经开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告诉土匪们一些简单的为人之道了。土匪们,大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听到动情处,常常是一片雅雀无声……忽一夜,雷电交加。天亮后,雨过天晴,山寨里匪去窟空。弟兄们听了赵广德的说教,全都趁雨夜逃跑了。 (摘自相裕亭《盐河旧事》)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匪徒禀报钱三爷,说娃娃是“赵先生的学生”,称赵广德是“赵先生”,可见匪徒对赵广德还是尊敬的。B.赵广德发现土匪还绑架了他教的几个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无法向学生家长交代,体现了他为人师的责任感。C.手下的弟兄们一而再、再而三袭击有数的几家大户,说明了当时不仅普通老百姓日子难熬,土匪的日子也不好过。D.赵广德提议留在匪山当老师,不仅教土匪认字,还情理并俱教导匪徒做人,这都体现了他的睿智。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的标题《匪师》既交代了小说主人公的身份,又设置了悬念,达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目的。B.小说通过第三人称有限视角,以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示了社会环境:民国初年盐区连年战乱、民贫如洗。C.小说人物对话符合各自身份性格。如“老子要的是钱,不是你的狗命。拿钱来!”表现出钱三爷的凶狠暴躁贪财。D.“天亮后,雨过天晴,山寨里匪去窟空”,这里的“雨过天晴”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寓示了正胜于邪的美好结局。8.请结合小说开头第一自然段,简要赏析相裕亭小说的语言特点。(4分)9.关于相裕亭的小说,有人认为他让“笔下人物成为人性集中的观照物,又没抛弃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技法的精髓”,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魏章击之。三年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 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也。(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B.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C.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D.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将军,武官名。春秋时诸侯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战国以后转为武官之名,后加号极繁,如汉以后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B.折节,指降低自己身份或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如苏轼《方山子传》:“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中的折节,与文中折节意思相同。C.广袤,土地东西长度叫“广”,南北长度叫“袤”。也可用来形容天空、草原、湖泊等面积广阔。D.列侯,古代爵位名,始见于战国。秦时称彻侯,西汉沿置,后来为避汉武帝刘彻讳而改称列侯,又称通侯。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的阴谋,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B.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把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C.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敌、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D.孟子认为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张仪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达到分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4分)(2)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4分) 14.张仪说服楚王,楚国“群臣皆贺,陈轸独吊”。面对楚王的质问,陈轸是如何解释和建议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9分)远游①杜甫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尘沙连越雟②,风雨暗荆蛮。雁矫衔芦③内,猿啼失木④间。弊裘苏季子⑤,历国未知还。[注]①诗人晚年出夔州至潭州,此诗写于其间。②越雟(xī),古郡名,在四川西昌东南;“安史之乱”后,吐蕃不断进扰河陇诸州及安西、北庭诸地。③衔芦,指雁衔芦草以自卫。猿啼失木,指猿因失去栖息地而哀鸣。⑤弊裘苏子,指苏秦游说未果、敝裘而归。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所见之景,画面富有层次,由近及远,以云衬托出陡峭壁立的高山之高。B.颔联描写了越雟与荆蛮的气候现象,沙尘飞扬,风雨交加,意在表现当地气候恶劣。C.颈联写雁与猿,颇具暗示性,雁衔芦草,独猿失木,暗指诗人漂泊无依的现实处境。D.全诗写山水,写边境,写雁猿,运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用典等艺术手法表达复杂情感。16.后人多用“沉郁顿挫”评价杜甫的诗风,清人吴瞻泰认为“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请结合吴瞻泰的观点简要分析这首诗如何体现杜甫的“沉郁顿挫”之风?(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大江的景象,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一句,则用比喻手法描写出了江水的汹涌。(2)杜牧在《阿房官赋》中用“,?”两句表现秦人搜刮钱财时斤斤计较,但使用时却随意挥霍的状态。(3)古代衣服因为原料质地,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置于石上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或“砧声”来表现妇人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征人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A——()的文物,躺在展柜柔和的灯光里,迎接着八方来客近观远望、打量端详。这种静态展示中的文物,其实是中国故事被动的讲述者。①,就得让文物B“开口说话”,即借助于科技、产业甚至艺术的赋能,将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C、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主动()出来、呈现出来。②。《王者荣耀》中的长城和敦煌,《QQ飞车》中的司马台长城赛道,《天涯明月刀》中的云冈石窟等等D……越来越多的网络游戏为玩家()了了解文物和历史的桥梁。2020年我国自主研发的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达154.5亿美元,不仅在美、日、英、德等主流市场(),在沙特、土耳其、印尼、巴西等新兴市场也表现良好。讲好中国故事,文物不仅要“开口讲中国话”,③,即做好文物的海外传播工作。近年来,很多自带中国文物元素的国产游戏已成功“出海”。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琳琅满目挖掘架起站稳脚跟B.金碧辉煌挖掘铺起坚如磐石C.琳琅满目发掘架起坚如磐石D.金碧辉煌发掘铺起站稳脚跟19.上面语段A、B、C、D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B.“”C.、D.……20.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科技赋能冬奥医疗。①发现伤情、快速查体、转运救护、出具报告,冰球场上运动员从受伤到完成诊疗,时间不超过10分钟左右。②这得益于智能移动方舱的应用与研发。③不足20平方米的方舱室内,实现了颌面创伤CT扫描、冻伤产热复温、心肺诊疗监测3项功能的集成。④救援时间的高效压缩源自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⑤该项目基于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诊疗平台,有效压缩了疾病诊治的稳定性和反应时间,从而提高了冬奥会的现场救治水平;⑥基于5G网络和语音智能提示技术的专家远程审核网络平台,响应时间短,诊疗决策准确,保证了救治的高效与专业。21.上面文段有三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出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3分)22.依据上文,请概括“智能移动方舱”的特点,并据此为其写一句宣传语,助力“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宣传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 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各种权衡取舍,请结合自身的体验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届六校第四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C(A项“质疑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审美方式”错误,应是质疑浅显层次的“审美效果”。“两者的适配虽非不可能,但颇有“牛体马用”的味道”可知B项“很好地适配”错误。D项“是出于诗歌中的理念可以对审美情感发生必要的引导的原因”错误,应是“理念并不能完全脱离开审美情感而孤立存在,还要‘议论须带情韵以行’”“否则就容易使诗歌堕入肤浅粗疏的泥沼。”)2.D(错误在于其诗歌只是托物言志,而非“诗歌的深层审美价值”。)3.B(A项强调“瀚藻”,C项强调“辞情”,D项批评“理”。)①首先提出诗文审美价值的深浅两层意义,并指出后者更易被感知,前者被忽略。②再分析浅层审美价值在传统价值体系中难以确立合理地位。③接着以六朝文论及唐代批评为例,说明诗文审美价值的深浅两层难以得到统一。④最后通过举例、引用,论证宋“理趣”说带来审美观念的发展,深层价值得到认识。(每点1分,共4分)①理趣是诗人把握世界的方式,是诗歌审美价值的深层次体现。诗歌创作并非与“理”无关。②诗歌可以以性情为其本质特征,但并不排斥理性观念,它可对审美情感发生必要的引导和哲念的升华。诗歌趣味并非只在于“吟咏性情”,不能忽略理性。③宋诗理趣化表达了宋人“尚理”的审美内蕴。这不仅是符合诗歌创作的艺术本质,而且是对唐诗成就的创造和超越。(每点2分,共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A(称赵广德为赵先生,是因为他的身份是老师,并非尊称)7.B(小说的叙述视角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并非有限视角)8.①文白相杂。在现代汉语的叙述中夹杂着“何师之有”这样的文言句式,使语言凝练又通俗易懂。②方言口语化。如“穷极了眼”“抄起家伙”“顶个天”体现了民初苏北盐区的地方特色,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与小说整体风格和谐统一。③多用短句。如“土匪好做,匪师难求”使语言通俗易懂、活泼自然,有市井烟火之气。 ④整散结合。整句使语言凝练优美,散句使语言自然流动,整散结合相得益彰。(以上每点2分,其中概括1分,解说1分;答对任意两点可得4分。其他答案也可酌情给分,如答修辞多用设问,符合首段特点,但不符合全文特点,给1分)9.(1)“笔下人物成为人性集中的观照物”指小说的人物深刻地揭示了人性。如小说主人公赵广德身上体现的仁德智勇等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性之美,钱三爷身上体现了冷酷残暴的人性之恶。(2)“又没抛弃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技法的精髓”是指小说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技法。如:①设置悬念:开头第一段谈到真正的匪师难寻的种种原因,设置悬念,引出赵广德当匪师的故事。②结尾出人意料:悍匪以打家劫舍生存,但经赵广德的教化,山寨匪去窟空。(凡是传统小说技法,能结合文本解说均可)(人性、技法两方面各3分,解释说明1分,结合文本举例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C11.B(“折节读书”中的折节,意为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与文中折节意思不同)12.D(从文中可知,孟子认为大丈夫当居正位,行正道,张仪欺楚不是大丈夫所为。认为张仪是“大丈夫”的,是“或谓”,即“有的人认为”。)(1)(我)替大王考虑,不如暗中与齐国保持友好而只在表面上断交,派人随张仪(到秦国去)。(计,考虑,1分。阴,暗中,1分,阳,表面上,1分。大意1分。)攻打秦国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去贿赂它,与秦国合兵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因,趁机,1分。名都,大城,1分,并,合,1分。大意1分。)①楚国如果与齐国断交就会孤立,那么秦国不会给楚国六百里土地。②齐国、秦国也会联合起来攻打楚国。③建议楚王和齐国表面断交,暗中保持友好关系,并派人随张仪到秦国,随机应变。(每点1分)【参考译文】秦王想发兵攻打齐国,又顾虑齐国与楚国有合纵盟约,便派张仪出使楚国。张仪游说楚王说:“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与齐国断绝往来、废除盟约,我愿意向楚国献上商於的六百里土地,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的婢妾。秦、楚两国互通婚嫁,长久结为兄弟之邦。”楚王十分高兴,答应了张仪的要求。群臣都来祝贺,只有陈轸表示哀痛。楚王恼怒地说:“我一兵未发而得到六百里土地,你为什么哀痛?”陈轸回答:“事情恐怕不是这样的。在我看来,商於的土地不会得到而齐国、秦国却会联合起来,齐、秦 联合,楚国即将祸事临门了。”楚王问:“你有什么解释吗?”陈轸回答:“秦国重视楚国,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如今我们如果与齐国断交毁约,楚国便孤立了,秦国又怎么会偏爱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送商於六百里土地呢!张仪回到秦国后,一定会背弃对您的许诺。这样大王在北面与齐国断交,在西面与秦国生出怨仇,两国的军队必定都会来攻打楚国。我替大王考虑,不如暗中与齐国保持友好而只在表面上断交,派人随张仪到秦国去。如果秦国真的割让土地给我们,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楚王斥责道:“请陈先生闭上嘴巴,不要再说了,等着看我收到大片土地吧!”于是把国相大印授予张仪,又重重赏赐他。随后下令与齐国断交毁约,派一名将军同张仪前往秦国收取土地。张仪回国后,假装从车上跌下,三个月不上朝。楚王听说后,道:“张仪是不是觉得我与齐国断交做得还不够?”便派勇士宋遗借了宋国的符节,北上齐国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屈尊去结交秦国,齐国、秦国建立友好邦交后,张仪才去上朝,见到楚国使者,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何还不去接受土地?从某处到某处,纵横六里。”使者非常愤怒,回国报告楚王,楚王勃然大怒,想发兵攻打秦国。陈轸说:“我可以开口说话吗?攻打秦国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去贿赂它,与秦国合兵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现在您已经与齐国断交,又去责问秦国的欺骗行为,这样会促使齐国、秦国联合并招来天下的军队,楚国一定会遭受大的损失!”楚王不听他的劝告,派屈匄率军队讨伐秦国,秦国也发兵派庶长魏章迎击楚国。周赧王延三年春,秦、楚两国军队在丹阳大战,楚军大败,八万甲士被杀,主帅屈匄及列侯、执珪等官员七十余人被俘。秦军乘势夺取了汉中地。楚王又征发国内全部兵力再次袭击秦国,与秦军在蓝田决战,楚军再次大败。韩、魏等国听闻楚国危困,也向南袭击楚国,攻到邓地。楚国听到消息,只好率军回救,割让两座城来向秦国求和。有人说:张仪、公孙衍,他们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们一怒就可以让各国恐惧,安居时又能使天下兵火熄灭。孟轲说:这样哪里能称得上大丈夫!君子处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带领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洁身自好独行正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说的才是大丈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B(解析:“意在表现当地气候恶劣”错误。诗的颔联描写越雟与荆蛮的尘沙风雨,意在表达诗人对动荡时局、战乱社会的忧虑。)16.①诗歌内容深广。本诗既借“弊裘苏季子”写出自己流离失所的现状,也用“尘沙”“风雨”写出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2分)②诗歌情感深沉。本诗既抒发了个人的漂泊之苦,也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2分)③诗句含义有转折。首联写壮景,颔联由景入情,写到对国家的忧思,颈联和尾联写百姓和自己的悲 苦现状。(2分)④抒情方式回旋纡折。本诗以壮景言愁情,形成回旋激荡的文势;利用双关词、典故抒情,使情感蕴藉其中。(2分)(总分6分,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给满分。学生答“意境雄浑”“表达方式回旋纡折”“词句、声调有停顿、转折”也可酌情给分)【诗歌参考译文】广阔的江面上浮现高高的楼阁,云朵聚在陡峭壁立的高山上。越雟、荆蛮之地,沙尘飞扬,风雨交加,犹如当下动荡不安的时局。大雁衔芦自卫奋力飞翔,猿猴失去栖息地哀鸣不已,犹如悲苦的百姓。苏秦游说未果,敝裘而归,而我亦是奔波劳碌、无家可依。(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1)白露横江卷起千堆雪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示例一: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示例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示例三: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18.A(琳琅满目:比喻面前美好的东西很多。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金碧:金黄青绿的颜色。第一处语义侧重点在于“多”。挖掘:向下挖以发掘。发掘:发现隐藏、埋没的事物。第二处语义侧重点在于“深入探究”。“架起”和“铺起”,前者与“桥梁”搭配合理。站稳脚跟:脚跟,脚的后部(站得稳,不动摇),也作脚根。指在一地站稳或指占有一席之地。坚如磐石:像大石头一样坚固。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磐石:大石头。第四处语义侧重点在于“站稳”。)(3分)19.D.……,省略号与“等等”重复,应删去省略号或者“等等”。(3分)20.①要想让文物成为中国故事的主动讲述者②网络游戏与文物结缘较早③还要学会“讲外国话”(每点2分,共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①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不超过”与“左右”矛盾。 ②并列词语逻辑错误,研发与应用。⑤“压缩”与“稳定性”和“反应时间”不搭配,改为“有效提高了疾病诊治的稳定性,压缩了疾病诊治的反应时间”。(3分,每处指出并改正1分)“智能移动方舱”的特点:占地空间小,科技含量高,救援高效专业。(每点1分)宣传语示例(2分):科技赋能冬奥医疗,智能提升生命时速。智能移动方舱——冰雪赛场上的“应急大夫”。四、写作(60分)略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4-11 11:09:04 页数:14
价格:¥3 大小:50.4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