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2022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6
2
/26
剩余2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石景山区2022年高三统一练习语文本试卷共11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1年,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登上舞台,用舞蹈语汇创造性转化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以中国传统美学意蕴征服了观众,唤醒了观众心中的传统文化基因。全剧采用时空交错的结构叙事,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历程的故事。青绿,是《千里江山图》最典型的视觉标识,也是全剧贯穿始终的意象,在剧中被设计为连接展卷人和王希孟的符号性角色。编导以“静”为出发点,以宋代绘画的内敛基调,设计了“静待”“险峰”“卧石”等造型动作。舞动起来的“青绿”们动作端雅沉静,气息下沉内敛,以一派淡泊之感传递出青绿色彩特有的冷静、空寂况味,队形变化起伏中又营造出高远、深远、平远兼具的视觉美。舞蹈设计化山为人,以人作山,是古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呈现。青绿色彩也是全剧舞美设计的重要元素。如篆刻人的服装为深沉的花青色,点缀朱砂红,与其动作稳健而具有顿挫感相匹配;织绢人从水色氤氲的画卷中徐徐走来,带着春天的气息,服装选用淡淡的艾绿。又如舞台布景,七个篇章的背景颜色从清淡过渡到浓重,逐渐形成青绿色彩,打造出“于缤纷浓色,见空寂之美”的境界。“远黛秀娥,只此青绿”,“青绿”这一中国传统色的大量运用,让人徜徉在淡泊、清雅、闲静的宋代美学意趣之中。《只此青绿》大获成功,是一种必然。(取材于刘森、应杰、韩真、周莉亚等的文章)材料二《千里江山图》卷是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是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在设色和笔法上,《千里江山图》继承了隋唐以来的“青绿山水”画法,石青、石绿是主色调,主要用来敷染山头和山体;赭石、墨是次要颜色,用来皴染山脚和阴面。画卷颜色有丰富层次,远山及天空上部用淡青绿颜色蘸淡墨刷染而成,既拉开了与近、中景山峰在视觉空间上的距离,也衬托了近、中景山峰颜色明亮的程度。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历经千年而未衰,即使在幽暗环境中依然泛着宝石的光芒。整幅画物象凝重庄严,层次感强,堂皇之气盎然,以明丽璀璨的青绿山水表达了国泰民安的美好希冀。在构图上,《千里江山图》采用散点透视法,大致分成六段,各段均以绵延的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贯通,形成了“景随步移”的艺术效果,高远、深远、平远多种构图方式的使用更使画面富有韵律感。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壮丽恢弘;山水间有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又有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的人物活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宋人郭熙《林泉高致》有言:“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此卷正给人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感,体现了宋人山水画的审美理想。(取材于马季戈、王中旭、林玮等的文章)材料三中华民族对青色认识和运用的历史悠久。青色是中国传统“五正色”之一,青瓷是富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工艺品,传统绘画艺术以“丹青”为名,山水田园诗中更随处可见青绿的光影。青色是民族审美心理的重要表现符号。为什么中华民族如此偏爱青色?生理基础对色彩选择有一定制约作用。研究证实,不同瞳孔颜色对其辨色有明显影响,褐色、灰色、碧蓝色瞳孔辨别光谱中蓝——绿暗色端较为困难,而黑色瞳孔具有理想的调节外来光线的功能。生产方式对民族色彩审美起最终决定作用。中华民族最迟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采集和农耕的生产方式,生存环境中最主要的色彩便是青色,包括头顶的青天和身边的碧水,更有植物的绿色。我们的感受力和想象力直接受到青色濡染,青色已经历史地积淀于民族意识中。因此才会有“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细腻体验和“池塘生春草”的欣喜情感,也才会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的亲昵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和谐。青色更易激活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使我们产生心有灵犀的体验,形成对青色的认同感、亲切感。民族文化传统也决定了色彩审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各家都从“天人合一”思维方式出发,倡导以虚静的主观态度对待万物,重视静坐凝心,妙悟万物之美、大道之真。现代研究证明:青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都比较适中,给人以明净、澄洁的感觉;人在青绿色的环境中,皮肤温度可降低1~2℃,心跳每分钟可减少4~8次,呼吸变缓,精神放松。主虚静的文化传统塑造了淡泊、克制、含蓄的民族性格,由此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与具有宁静内敛效应的青绿色异质同构,文化价值契合,情感体验相通。(取材于宋凤娣等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全剧的主要内容是再现《千里江山图》的壮丽景象。B.青绿意象是指剧中女性舞者们丰富的舞蹈造型动作。C.舞者具有端雅沉静淡泊之美,传递出宋代美学意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剧中服装、布景等均采用青绿色彩,呈现缤纷浓色。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千里江山图》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画作的青绿主色调是舞剧中青绿意象的创作基础。B.设色和笔法的灵活多样,赋予画作丰富的层次感。C.画作多种构图方式之美在舞剧中得到形象化表达。D.壮丽恢弘的山水传递出“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3.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色被广泛运用说明它在中华民族审美心理中有重要地位。B.形成偏爱青色的色彩审美是由中华民族的生理优势决定的。C.大量山水田园诗的产生与农耕文明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相关。D.青绿色审美偏好与主虚静的文化传统相通,具有科学依据。4.根据三则材料,结合你的学习积累,判断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从“青青”的衣领颜色感受到读书人的清雅气质,体味到其中蕴含着的曹操对贤才的深切渴望。B.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我从“青冥”想象到天空之青苍深远、明净澄洁,仿佛看到了李白想象中神仙世界的辉煌灿烂。C.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青崖”是青青的山崖,引发了我对青绿山水的美好想象,让我读懂了李白失意后徜徉山水的愿望。D.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青青写出荠麦青翠茂盛的景象,让我感受到与“池塘生春草”“青萝拂行衣”相通的情感体验。5.为什么说《只此青绿》“唤醒了观众心中的传统文化基因”?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分析。【1~5题答案】【答案】1.C2.D3.B4.D5.《只此青绿》用舞蹈演绎了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让观众感受到宋代青绿山水杰作的独特风格和传统文化意蕴,比如“天人合一”意境、“可游可居”审美理想等。《只此青绿》以“青绿”意象贯穿全剧,青绿色的冷静空寂况味让观众领略到清雅闲静的宋代美学意趣;青色是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重要表现符号,与“主虚静”文化传统、恬淡含蓄民族性格与审美心理等内在相通,观众对青色容易产生认同感、亲切感。【解析】【1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再现”错误,第一段说的是“用舞蹈语汇创造性转化”。B.“丰富的舞蹈造型动作”错误,由第三段“舞动起来的‘青绿’们”可知,青绿意象是指剧中舞者。D.“剧中服装、布景等均采用青绿色彩”错误,倒数第二段说“点缀朱砂红”。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推断文章内容的能力。D.“壮丽恢弘的山水传递出‘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错误,材料二说的是“此卷正给人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感”,是《千里江山图》画卷给人“可游可居”的感觉,而非“山水”。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以及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B.“生理优势决定”错误,材料三第三段说的是“生理基础对色彩选择有一定制约作用”,生理基础只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第四段说“生产方式对民族色彩审美起最终决定作用”,除此之外,第五段还提到“民族文化传统也决定了色彩审美”,选项以偏概全。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涵,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的能力。D.“让我感受到与‘池塘生春草’‘青萝拂行衣’相通的情感体验”错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这里青翠茂盛的荠麦体现的是扬州遭受战乱后的荒废景象,“过春风十里”同“尽荠麦青青”对举,体现的是“黍离之悲”;而“池塘生春草”“青萝拂行衣”体现的生机勃勃,情感体验不同。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首先理解句子含义。“唤醒了观众心中的传统文化基因”是说《只此青绿》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意趣。然后到材料中筛选相关信息,并进行概括。由材料一第三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以一派淡泊之感传递出青绿色彩特有的冷静、空寂况味,队形变化起伏中又营造出高远、深远、平远兼具的视觉美。舞蹈设计化山为人,以人作山,是古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呈现”和材料二“山水间有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又有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的人物活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给人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感”可知,《只此青绿》演绎的《千里江山图》让观众感受到作品中传递出的“天人合一”的意境以及“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由材料一第三段“青绿,是《千里江山图》最典型视觉标识,也是全剧贯穿始终的意象,在剧中被设计为连接展卷人和王希孟的符号性角色”“以一派淡泊之感传递出青绿色彩特有的冷静、空寂况味”和最后一段“‘青绿’这一中国传统色的大量运用,让人徜徉在淡泊、清雅、闲静的宋代美学意趣之中”可知,《只此青绿》借助“青绿色”的空寂况味让观众领略到宋代美学清雅闲静的美学意趣。由材料三“青色是民族审美心理的重要表现符号”“青色更易激活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使我们产生心有灵犀的体验,形成对青色的认同感、亲切感”“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各家都……倡导以虚静的主观态度对待万物,重视静坐凝心,妙悟万物之美、大道之真”“主虚静的文化传统塑造了淡泊、克制、含蓄的民族性格,由此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与具有宁静内敛效应的青绿色异质同构,文化价值契合,情感体验相通”可知,《只此青绿》所用青色和“主虚静”的文化传统以及民族性格、审美心理内在相通,观众能够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征。水之寒也,火之热也,金石之坚刚也,此数物未尝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著乎其体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数物,而谁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怒人之不信也,犹教人执鬼缚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谁谓华、岱之不高,江、汉之不长与?君子修德,亦高而长之,将何患矣?故求己而不求诸人,非自强也,见其所存之富耳。怨人之谓壅,怒己之谓通;通也知所悔,壅也遂所误。遂所误也,亲戚离之;知所悔也,疏远附之。疏远附也,常安乐;亲戚离也,常危惧。自生民以来,未有不然者也。殷纣为天子而称独夫,仲尼为匹夫而称素王,尽此类也。人情也莫不恶谤,而卒不免乎谤。谤之为名也,逃之而愈至,距之而愈来,讼之而愈多。明乎此,则君子不足为也,暗乎此,则小人不足得也。帝舜屡省,禹拜昌言,明乎此者也;厉王【1】蒙戮,吴起【2】刺之,暗乎此者也。夫人也,皆书名前策,著形列图,或为世法,或为世戒,可不慎之?曾子曰:“或言予之善,予惟恐其闻;或言予之不善,惟恐过而见予之鄙色焉。”故君子服过也,非徒饰其辞而已,诚发乎中心,形乎容貌;其爱之也深,其更之也速,如追兔惟恐不逮;故有进业无退功。夫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失体、丧心之人,祸乱之所及也,君子舍之焉。《周书》有言:人毋鉴于水,鉴于人也。”鉴也者,可以察形;言也者,可以知德。小人耻其面之不及子都【3】也,君子耻其行之不如尧舜也。故小人尚明鉴,君子尚至言。至言也,非贤友则无取之,故君子必求贤友也。夫贤者,言足听,貌足象,行足法,加乎善奖人之美,而好摄人之过,其不隐也如影,其不讳也如响。故我之惮之,若严君在堂而神明处室矣,虽欲为不善,其敢乎?故求益者之居游也,必近所畏而远所易。(取材于徐幹《中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注释:【1】厉王,西周天子。奢侈暴虐,派人杀害谤者,后被放逐。【2】吴起:战国时人,少年时游仕不遂,乡人们议论他,被他杀死。【3】子都:古代美男子名。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言莫弃乎无征征:证明②信著乎其体也著:显现③壅也遂所误遂:放任④讼之而愈多讼:诉讼⑤禹拜昌言昌:善,正当⑥鉴也者,可以察形鉴:鉴别⑦君子尚至言尚:注重⑧而好摄人之过摄:指出A.①⑤B.②⑦C.③⑧D.④⑥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谁其疑我哉/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仲尼为匹夫而称素王/源不深而望流之远C.故我之惮之/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D.谤之为名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不信吾所行如今不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B.非自强也,见其所存之富耳并不是看重自己,而是发现自己可供修德的地方很多罢了C故君子服过也,非徒饰其辞而已所以君子承认自己的过错,不是修饰他的言辞罢了D.言足听,貌足象,行足法言论足够听到,容貌足够相似,行为足够效法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殷纣和孔子的例子说明,君子修德应当像华、岱之高那样有目共睹。B.舜、禹与厉王等人对谤言的态度截然相反,引出的结果也迥然不同。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曾子看重发自内心的自我修养,对赞扬与批评都怀有怵惕戒惧之心。D.作者认为贤友也是畏友,因为贤友具有不隐人善、不讳人过的秉性。10.文章开篇提出人应当追求“信著乎其体”。如何达到这样的境界?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6~10题答案】【答案】6.D7.B8.D9.A10.总原则:完善自身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具体做法:修徳求己;勿惮谤言;真诚改过;鉴于贤友。【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④句意:越是辩解,它却越来越多。“讼”,辩解。⑥句意:镜子,可以察看形体。“鉴”,名词,镜子。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又有谁会怀疑我呢?“其”,副词,表反问语气。/句意: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其”,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B.句意:孔子身为匹夫而被誉为“素王”。“而”,连词,表转折,却。/句意: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而”,连词,表转折,却。C.句意:所以我畏惧他。“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之”,代词,指天下。D.句意:诽谤别人为了谋取名声。“为”,介词,为了。/句意: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为”,介词,表被动。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D.句意:言论值得听从,仪态值得模仿,行为值得效法。“足”应解释为“值得”。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遂所误也,亲戚离之;知所悔也,疏远附之。疏远附也,常安乐;亲戚离也,常危惧。自生民以来,未有不然者也。殷纣为天子而称独夫,仲尼为匹夫而称素王,尽此类也”可知,殷纣和孔子的例子说明“遂所误也,亲戚离之;知所悔也,疏远附之”的道理。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根据第一段“信著乎其体”之后“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数物,而谁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怒人之不信也,犹教人执鬼缚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的论述可知,作者从“假如我所推行的诚信能像这几样东西”“如今不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两个角度假设论证,论证了从自身做起,完善自身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是“信著乎其体”的总体原则。根据第一段“君子修德,亦高而长之,将何患矣”可知,具体做法是应从自身做起,修徳求己。根据第二段“人情也莫不恶谤,而卒不免乎谤。谤之为名也,逃之而愈至,距之而愈来,讼之而愈多。明乎此,则君子不足为也,暗乎此,则小人不足得也”可知,应不要谤言,因为批评非议这东西,越是逃避,它却越是来到;越是推拒,它却越是要降临;越是辩解,它却越来越多,君子不会害怕诽谤,把自己做好就可以了。文章第三段引用曾子的话,明确“故君子服过也,非徒饰其辞而已”,因此可知,有了过错应真诚改过,才能让人信服。第四段引用《周书》,论证了借鉴的重要性,作者得出结论是“故求益者之居游也,必近所畏而远所易”,即要求上进的人与人相处往来,一定要与他所畏惧的人在一起而远离平易和悦的人,要鉴于贤友才能修养自己的良好德行。参考译文:事情没有比有验证更值得宝贵的,言论没有比无证明更应当抛弃的。水的冰冷,火的灼热,金属岩石的坚硬,它们并没有说什么,人们却没有不知道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已把冷、热、坚硬的性状令人可信地显现在形体之中了。假如我所推行的诚信能像这几样东西,又有谁会怀疑我呢?如今不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而埋怨人家不相信自己,就好比是让人捕捉妖魅鬼怪而埋怨人家抓不到,也太迷惑了吧!谁会说华山、泰山不高峻,谁会说长江、汉水不长远?君子修治道德,也是使它高峻而且长远,又害怕什么呢?所以,要求自己而不要求别人,并不是自己看重自己,而是发现自己可供修德的地方很多罢了。埋怨他人的叫做壅,责备自己的叫做通;通达的就知道后悔,壅塞的却放任错误。放任错误,父母亲人都会抛弃他;知道后悔,疏远之人也来归附他。疏远之人归附,就可确保长久平安快乐;父母亲人抛弃,就难免经常危险恐惧。自古及今,没有不这样的。商纣王贵为天子而被称为“独夫”,孔子身为匹夫而被誉为“素王”,都属于这种情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人心没有不讨厌批评非议的,却终究免不了被人批评非议。诽谤别人为了谋取名声,越是逃避,它却越是来到;越是推拒,它却越是要降临;越是辩解,它却越来越多。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君子就不可能这样做了;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小人就不可能有所得了。虞舜多次反省,大禹拜受善言,这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周厉王蒙受耻辱,吴起刺杀谤者,这都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的。这些人都记载在从前的书策上,画其形而绘其图,有的为后世所效法,有的则为后世所鉴戒,怎么可以不谨慎呢?曾子说:“别人说我好,我唯恐它传扬出去;有人说我不好,又害怕他经过时会看到我鄙薄的神态。”所以,君子承认自己的过错,不只是修饰他的言辞罢了,而是确实发自内心而表现于容貌,他非常欢迎人们为他指出过错,他能迅速地改正存在的缺点,就像是追逐野兔,唯恐赶不上。因此,君子有不断上进的事业而没有退步的事功。听说了自己的过错而不改正,叫做丧心;想到了自己的过错而不改正,叫做失体。失体、丧心的人,是祸患动乱降临的对象,君子是不会这么做的。《周书》里有这样的话:“人不要以水为镜子,而要以人为镜子。”镜子,可以察看形体;言语,可以了解品德。小人以他的面容比不上子都而感到耻辱,君子则以他的德行比不上尧、舜而感到耻辱。所以,小人看重明亮的镜子,君子则崇尚真实的话语。真实的话语,不是贤明的朋友就无从取得,因此,君子一定寻求贤明的朋友。那些贤明的人,言论值得听从,仪态值得模仿,行为值得效法,再加上善于赞美他人的优点,愿意指出他人的过错,他们时时赞美他人像影子与身体时刻相随,他们及时指出他人错误似声音发出就有回响。所以,我畏惧他,就像父亲坐在厅堂上,神祇处在房屋中,即使想做恶事,难道还敢吗?因此,要求上进的人与人相处往来,一定要与他所畏惧的人在一起而远离平易和悦的人。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1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1】辛弃疾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春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看使君,于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2】。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注释:【1】这首词作于辛弃疾被罢官后闲居带湖之际。【2】凤凰衔:古人以“凤凰衔书”谓帝王使者持送诏书。11.“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可以帮助诗人丰富而含蓄地表情达意,根据本词与下面的典故资料,下列对相关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刀剑化耕蚕:《汉书·龚遂传》记载,龚遂被任命为渤海太守,到任后见“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含蓄提醒友人到任后鼓励农桑,教化百姓,改变民风。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奋髯抵几堂上:《汉书·朱博传》记载,朱博调任琅琊太守之初,当地官员都称病在家,“博愤髯抵几曰:‘观齐几欲以此为俗邪!’……皆罢斥诸病吏”。——勉励郑厚卿到任后整顿吏治,赞美其刚强豪放的性格。C.但使民歌五袴:《后汉书·廉范传》记载,廉范任蜀郡太守后,撤销禁止夜间劳作以防火灾的旧制,只严令储水防火,百姓作《五袴》歌颂扬他。——期待友人效法古之良吏,兴利除弊,造福一方百姓。D.明月影成三: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面对即将离别友人,词人仰望皎洁的明月,触景生情。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离别场景,又以“记我旧停骖”怀想自己曾停驻衡阳,语带感慨。B.“襟以”三句化用“襟三江而带五湖”句意,以动衬静,写出风景之幽美。C.“看使君”三句承上启下,“定不凡”蕴含着对郑厚卿政事才干的称颂之情。D.全词融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以文入词,不拘绳墨,体现豪放特色。13.清人陈廷焯评说:“稼轩词极英雄之气。”请结合本词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内容,从诗人形象、情感寄托、艺术风格等角度中选择两个,说说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11~13题答案】【答案】11.D12.B13.诗人形象:才能出众,果敢坚毅,勇于任事。情感寄托:心怀家国天下,有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有磊落不平、慷慨悲愤之气。艺术风格:气象恢弘阔大,笔力雄健清峻。(语言、意象、意境、用典等)【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D.“面对即将离别的友人”错,“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朋友走后再饮酒时,就只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渲染了一种孤独感,表现了与朋友情意的深厚、真挚。故选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以动衬静”错,“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春草,紫盖屹西南”是说衡阳以潇湘之水、香花岭为襟,以洞庭、青草湖为带,地势险要而风景十分佳丽。潇湘、桂岭、洞庭、青草、紫盖五个地名串起诗句,语势连贯,写出了衡州山川之壮美,没有“以动衬静”。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人形象:结合本词“看使君,于此事,定不凡”“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可知,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发挥才干、建立功勋,可见诗人自己是一个才能出众的人,有理想抱负,渴望建功立业。而《永遇乐》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助对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的景仰,塑造了诗人渴望为国立功的形象。情感寄托:本词赞扬郑厚卿卓尔不群的才能和刚强豪放的性格,勉励他在衡州发挥才干、建立政绩,朝廷定会予以拔擢,并委以重任。《永遇乐》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由此可见,诗人心怀家国天下,有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有磊落不平、慷慨悲愤之气。艺术风格:本词“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春草,紫盖屹西南”潇湘、桂岭、洞庭、青草、紫盖五个地名串起诗句,语势连贯,笔力雄健,写出了衡州山川之壮美;“刀剑化耕蚕”“奋髯抵几堂上”“但使民歌五袴”“明月影成三”连用四个典故,含蓄蕴藉;全词融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以文入词,不拘绳墨,体现豪放特色。《永遇乐》怀古抒情,语言苍凉中透露悲壮、豪迈,在艺术手法上的主要特色是,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古代士人关注现实,具有担当精神。魏征忧心于唐太宗因功业日隆而逐渐奢靡,及时规谏他“居安思危,①______”,“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②______”,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韩愈痛心于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大声疾呼“③______,无长无少,④______,师之所存也”,以改善风气为己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古人写山水,往往妙用比喻,摹形拟态,简洁传神。王安石写长江:“⑤______,翠峰如簇。”苏轼写长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⑥______。”张孝祥写洞庭:“⑦_______,着我扁舟一叶。”姚鼐写泰山:“汶水、徂徠如画,而⑧______。”【14题答案】【答案】①.戒奢以俭②.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③.(是故)无贵无贱④.道之所存⑤.千里澄江似练⑥.卷起千堆雪⑦.玉鉴琼田三万顷⑧.半山居雾若带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奢”“澄”“鉴”“琼”“顷”。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有这样的场景: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一时众人来了。……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1)上面描写的场景发生于小说哪个重大事件中?这一事件引发了哪些后果?请简要概括这一事件,并举一例说明后果。(2)上面的场景表现出探春哪些特点?请写出两点。(3)你写出的探春特点在小说其他哪些情节中也有表现?请任选一个特点,举出一处情节,简要解说。【15~17题答案】【答案】(1)事件:抄检大观园后果:司棋私情被发现,被逐出大观园。(入画保存兄长钱物被发现,被惜春强行赶走。惜春与尤氏因入画事争吵,姑嫂反目。宝钗借故搬出大观园)(2)特点:有政治家般的远见和忧患意识,观察事物敏锐深刻,意识到抄检是昏眼之举,是家族日渐败落的征兆;有胆魄,敢于公开批评、反抗昏聩的家长意志;有强烈自尊,不容许任何人侵犯尊严,义正词严地维护自己和身边人的尊严;有辩才,表达立场时有理有据。(3)累金凤事件中,探春敏锐发现迎春被恶仆纠缠,于是召来平儿,严辞责问,借以威慑恶仆,巧妙利落地为迎春解围,维护府内尊卑秩序。【解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材料中明确说明“《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有这样的场景”,可见选段出自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再结合“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可知,这一场景反映的是《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这一事件。再看事件的后果:如在惜春房中的入画箱中“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来,约共三四十个,又有一副玉带板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这些是“珍大爷赏我哥哥的。因我们老子娘都在南方,如今只跟着叔叔过日子。我叔叔婶子只要吃酒赌钱,我哥哥怕交给他们又花了,所以每常得了,悄悄的烦了老妈妈带进来叫我收着的”,最终入画被惜春强行赶走;之后在赶走入画一事上,尤氏和惜春产生争执,姑嫂关系闹僵;如在迎春房中的司棋那里“掣出一双男子的锦带袜并一双缎鞋来。又有一个小包袱,打开看时,里面有一个同心如意并一个字帖儿”,发现了司棋的私情,最终司棋被赶出大观园;之后宝钗说“只因今日我们奶奶身上不自在,家里两个女人也都因时症未起炕,别的靠不得,我今儿要出去伴着老人家夜里作伴儿”,借这一由头搬出大观园。【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名著中人物特点的能力。面对超检,探春说“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不许搜自己的丫鬟,维护身边人的尊严,表现出强烈的自尊。由眼前的抄检想到家族的问题,认为“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探春意识到抄检是家族败落的征兆,表现出政治家的远见,具有忧患意识。抄检大观园一事是王夫人要求的,王夫人是探春嫡母,面对嫡母的命令,探春说“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并且认为这一行为是昏眼之举,敢于公开批评家长的行为,表现出过人的胆魄。由“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甄家为例,又引古人之语佐证,有理有据,可见有辩才。【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名著情节,把握人物特点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如在维护身边人的尊严方面,当迎春的奶妈把迎春攒丝累金凤拿去典当之后,迎春准备息事宁人,不加追问,而探春可不像迎春这么好欺负,她一边告诉王住儿媳妇:“……如今你们奶奶已得了不是,趁此求求二奶奶把方才的钱尚未散人的,拿出来写赎取了就完了,比不得没闹出来,大家都藏着、留脸面,如今既是没了脸,趁此纵有十个罪,也只一人受罚,没有砍两颗头的理……在这里大声小气如何使得”,并召来平儿,当面责问,故意说给王住儿媳妇听,威慑了下人,帮迎春解了围,维护了尊卑的秩序。如在“辱亲女愚妾争闲气”一章,探春刚登上“议事厅”座位,就碰上了她舅舅赵国基的丧事,围绕丧事赏银问题,她先是揭穿了吴新登家的存心刁难,使这个藐视她的女人“满面通红”,羞愧而出;接着,她又顶住了她母亲赵姨娘的软硬纠缠,决不徇私违例;继而又拒绝了凤姐给她便宜行事的方便,坚持依例开发赏银,而且就势作法开端,蠲免了宝玉、贾环、贾兰学里使用的银钱。表现出她的才辩和胆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山地马日隆是四姑娘山下的一个小镇。在小饭馆里喝酥油茶的时候,我从窗口看见了山的顶峰,在一道站满了金黄色桦树的山脊背后,庄重地升起一个银白色的塔尖,那样洁净的光芒,那样不可思议地明亮着。我知道,那就是山的主峰了。相信此时此地,只有我一个人在注视着它。而那座雪峰也已渡过蓝空,到我胸中来了。顷刻后,我们站在山前,远远看到将要驮我们上山的马,我的心跳一下就加快了。马,我已经有两年多没有跨上过马背了。现在,一看到它们的影子出没在金色桦树掩映的路上,潜伏在身上的全部关于这种善于驰骋的动物的感觉一下子就复活了。那种强健动物才有的腥膻味,蹄声在寂静中震荡,波浪一般起伏,和大地一起扑面而来的风,这一切就是马。可那是一群什么样的马呀!在我的经验里,马不是这样的。我们要牛羊产仔产奶,形象问题可以在所不计。但对马,我们是计较的:骨架、步态、毛色,甚至头脸是否方正都不会有一点马虎。如果不中意,那就宁愿没有。而眼前是些什么样的马呀:矮小,毛色驳杂,了无生气,叫人担心它们的骨头随时会刺破皮子。我问马队主人刚才把马叫作什么?他说,牲口。这个回答使我高兴。在我胯下的不是马,而是牲口。马和牲口,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马”,低沉,庄重,有尊敬的意味;“牲口”,天哪!你念念看,是多么轻描淡写,从一种可以忽略的存在上一掠而过。不过带着一点失望的心情在路上实在是件好事。如果胯下是一匹好马,会叫我只享受马,从而忽略了眼前的风景。而现在,我可以好好看风景,因为是在一头牲口的背上。看够了一片风景,思绪又到了马的身上。马之所以是马,就是在食物方面也有自己的讲究。它们总是要寻找最鲜嫩的草和最洁净的水,所以总是在黎明时出现在牧场上。我们在一块草地上下了马,吃干粮。这些牲口松了缰绳也不走开去寻找自由和水草,而是一下就把那长长的脸伸到你面前,鼻翼翕动着,呼呼地往你身上喷着热气,那样的驯顺,就是为了吃一点机器制造出来的东西:饼干、巧克力,甚至还有肉罐头。我的那一匹,伸出舌头来,就从我手上把一包方便面、一个夹肉面包卷到口里去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吃过干粮再上路,我没有再骑牲口。走在一片柏树林里,阳光星星点点透过树梢落在脚前,大地要在上冻前最后一次散发醉人的气息,小动物们在树上来回跳跃,寻找最后的一些果实,带回窝里做过冬的食物。夕阳西下,整个山谷,整个人就落在阴影里了。寒气从溪边,从石缝里泛起,步行三四个小时,人也很累了。听到那些牲口脖子上的铜铃在前面的林中回荡,这时,不管是牲口还是马,都想坐在它的背上了。晚饭的时候,我的那头牲口得到了比别的牲口多一倍的赏赐,我甚至想给它喝一口酒。在云杉的衣冠下拉上睡袋拉链时,牲口们已经不在了。我什么也来不及想,就酣然入睡。半夜里醒来,先是看见星星,然后是流到高崖上突然断裂的一道冰川,那齐齐的断口在那里闪着幽幽的寒光。月光照在地上,那些马一匹匹站在月光下。因为我是躺着的,所以,它们的身躯在我眼里显得很高大。月光恰好掩去了眼前物体上容易叫人挑剔的细节,只剩下一个粗略的轮廓。牲口重新成了法国人布封在书中赞誉过的,符合我们的经验与期望的马了。布封说:“它们只是豪迈而狂野。”在这样一个寒夜里,它们的行走是那么轻捷,轻轻一跃,就上了春天的融雪水冲刷出的那些堤岸,而林子里任何一点细小的响动,都会立即叫它们的耳朵和尾巴陡然一下竖立起来。我的那匹马向着我走了过来。它的鼻子喷着热气,咻咻地在睡袋外面寻找。我把手从被子里拿出来,说,可是我没有盐巴。它也并没有走开,仍然咻咻地把温暖的鼻息喷在我的手上。它内在的禀性仍然是一匹马:渴望和自己的驭手建立情感。它舔我的左手,又去舔右手。我抚摸着它那张长脸上的额头中央。这样的抚摸会使一匹好马懂得,它的骑手不是冷漠的家伙。看来,这次登山将要扩展我关于马的概念。过去我所知的马是黄河上游草原上的河曲名马。那些马总是引起我歌唱的欲望。今天,一匹山地马和它的一群同伴也引起了我的这种欲望。第二天骑涉过一个海子,同行的朋友把这个过程完整地拍了下来。休息的时候,我从监视器里看那个长长的镜头。一到画面里,那马在外形上就成为一匹真正的马了。我看见它驮着我涉入湖水,越来越深,最后在水中浮起来,慢慢地到了对岸。然后扬起前蹄,身子一纵,上了半人高的湖岸。录像没有伴音,但我还是禁不住身子颤动一下,听到了蹄子叩在岩石上的声音。我看见自己用缰绳抽了它一下,于是,它就驮着我在弯曲的湖岸上飞跑起来。它从一段枯木上跃过时,是那么轻捷;而当其急速转弯避开前面突兀的岩石时,又是那么灵敏。于是,我在它的背上所有的感觉都复活了。这匹马这样懂得来自骑手的暗示:轻轻一提缰绳,它就从一丛小叶杜鹃或一团伏地柏上飞跃而过;两腿在肋上轻轻一压,它就甩开四蹄,跑到这个下午的深处去了。一场大雪下来,不要说再继续上山,就是下山的路也完全看不见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顶着刺眼的阳光,我们给马备上鞍子,再在鞍子上捆好带来的东西。这一来,它又不像是马,而像是牲口了。它们短小的四肢都深深地没入雪里,它们窄窄的胸膛推开积雪,开出了一条道路。就是这样,我们的双脚还是深深地没入积雪。不到半天工夫,我那专门为了这次上山而买的运动鞋就报废了,所以不得不爬到马背上。倒是马队的主人说,没什么,牲口就是叫人骑的。我说,这么深的雪,它怕是不行吧。主人说,它们又不是金贵的马,那些马在这样的大雪里,不是跌残就是摔死了;而这些牲口,命贱,像是使不坏的东西。我说,其实就是另一种马嘛。他说,是,山地马。这些马,在这样的路上走得多么快啊,雪越来越薄,最后雪没有了,道路又变成了深深的泥泞。这时已经到了我们上山第一天过夜的地方,马队的主人要在这里跟我们分手,他说,到了山下只要卸下鞍具寄放在镇子上,牲口们会自己回家的。到这个时候,他才露出一点感情说,牲口们累了大半年,该过一个安闲的冬天了。他扬起手,对着他的牲口叫一声“走”,这些矮小、坚忍的山地马,又摇响了脖子上的铃铛,驮着我们上路了。风吹着它们的脖子,铜铃声在黄昏中回荡。寒气四起,我抬起头,看到晚霞又一次燃红了雪山之巅。(取材于阿来的同名散文)1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重地升起一个银白色的塔尖——以动写静,表达作者看到圣洁明亮的雪峰时油然而生的庄严肃穆之感。B.你念念看,是多么轻描淡写——以第二人称引发关注,提醒读者体味“牲口”称谓中蕴含的淡漠态度。C.那马在外形上就成为一匹真正的马了——在镜头中,山地马善于奔跑腾跃的自然、真实的状态完整地显现出来。D.跑到这个下午的深处去了——写山地马轻捷灵敏地奔跑的景象,突出它脚力轻健、奔跑有力的特点。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从山地马非常熟练地吃方便面等食物可以看出,它已经习惯了机器制造的食物。B.作者对山地马的认识发生变化,来自寒夜里的朦胧月色和视角变化造成的错觉。C.文中山地马以胸膛推开积雪的细节,为后文马主人对其表达关爱之情埋下伏笔。D.结尾段写到作者再次眺望雪山之巅,说明作者对于未能登顶雪峰依然心存遗憾。18.作者对山地马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19.作者曾说文学创作“来源于对人类自身的质疑”。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自身怎样的质疑?其中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16~19题答案】【答案】16.D17.A18.(1)山地马外形不佳,对食物不讲究,作者感到失望,心生嫌弃。(2)山地马成为作者登山的重要助手,作者与其渐渐熟络,产生依赖。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山地马在自然中展现出自然天性、生命活力,让作者亲近、喜爱、尊重。(4)山地马在严酷环境中表现出坚忍的品性,让作者认同、感佩。19.质疑:对漠视平凡生命的傲慢态度的质疑:生命的价值应当如何判定?对人类把自然工具化的质疑:人应如何看待、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态度:每一个生命都拥有尊严与灵性,都值得尊重;人类应重新思考、界定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合作共生,和谐相处。【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D.“……突出它脚力轻健、奔跑有力的特点”错误,结合“这匹马这样懂得来自骑手的暗示:轻轻一提缰绳,它就从一丛小叶杜鹃或一团伏地柏上飞跃而过;两腿在肋上轻轻一压,它就甩开四蹄……”可知,这句话是要突出马通晓人意这一特点。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作者对山地马的认识发生变化,来自寒夜里的朦胧月色和视角变化造成的错觉”错误,认识的变化不是因为“错觉”,而是山地马展现出的天性和活力。C.“文中山地马以胸膛推开积雪的细节,为后文马主人对其表达关爱之情埋下伏笔”错误,由“马队的主人说,没什么,牲口就是叫人骑的”可知,马主人认为这些是山地马该做的事情,并无“关爱”,且前后不存在关联。D.“说明作者对于未能登顶雪峰依然心存遗憾”错误,结合文中“风吹着它们的脖子,铜铃声在黄昏中回荡。寒气四起,我抬起头,看到晚霞又一次燃红了雪山之巅”可知,应是对生命尊严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由“可那是一群什么样的马呀”“在我的经验里,马不是这样的”“而眼前是些什么样的马呀:矮小,毛色驳杂,了无生气,叫人担心它们的骨头随时会刺破皮子”“我问马队主人刚才把马叫作什么?他说,牲口。这个回答使我高兴。在我胯下的不是马,而是牲口”可知,刚看到山地马的时候,“我”对它的外形是不满意的,是失望嫌弃的,觉得马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并为马队主人称呼“马”为“牲口”而高兴。由“我的那一匹,伸出舌头来,就从我手上把一包方便面、一个夹肉面包卷到口里去了”“晚饭的时候,我的那头牲口得到了比别的牲口多一倍的赏赐,我甚至想给它喝一口酒”“它舔我的左手,又去舔右手。我抚摸着它那张长脸上的额头中央。这样的抚摸会使一匹好马懂得,它的骑手不是冷漠的家伙”可知,在一路同行的过程中“我”和山地马开始熟悉,并产生依赖。由“今天,一匹山地马和它的一群同伴也引起了我的这种欲望”“我看见它驮着我涉入湖水,越来越深,最后在水中浮起来,慢慢地到了对岸。然后扬起前蹄,身子一纵,上了半人高的湖岸。……但我还是禁不住身子颤动一下,听到了蹄子叩在岩石上的声音。我看见自己用缰绳抽了它一下,于是,它就驮着我在弯曲的湖岸上飞跑起来。它从一段枯木上跃过时,是那么轻捷;而当其急速转弯避开前面突兀的岩石时,又是那么灵敏。于是,我在它的背上所有的感觉都复活了。这匹马这样懂得来自骑手的暗示……”可知,山地马展现出的活力让“我”喜爱、亲近它。由“它们短小的四肢都深深地没入雪里,它们窄窄的胸膛推开积雪,开出了一条道路”“这些矮小、坚忍的山地马,又摇响了脖子上的铃铛,驮着我们上路了”可知,山地马在雪地的坚忍让“我”心生感佩。【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首先分析作者对“人类自身”的质疑。从文中来看,主要应把握“我”和“马队主人”对山地马的态度。如“我”刚看到山地马的时候,“那是一群什么样的马呀”,“我”计较马的形态,一开始“我”是以外形评定这些山地马,认为它们不符合自己对“马”的认知,否定山地马的价值;而后文就是这些矮小的山地马载着我们在雪地前行,用自己的胸膛推开雪堆,它们的坚忍让“我”认识到山地马的价值,所以第一个质疑是对平凡生命的漠视,即该如何判定生命的价值。如马队主人把“马”喊为“牲口”,在极难行走的雪地上,认为“没什么,牲口就是叫人骑的”“它们又不是金贵的马,那些马在这样的大雪里,不是跌残就是摔死了;而这些牲口,命贱,像是使不坏的东西”,在马队主人的眼中,他只是把山地马当作工具,所以第二个质疑是对该如何看待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然后分析作者隐含其中的态度。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由“我抚摸着它那张长脸上的额头中央。这样的抚摸会使一匹好马懂得,它的骑手不是冷漠的家伙”“今天,一匹山地马和它的一群同伴也引起了我的这种欲望”,“我”的举动展现出“我”对千里马的温情;当马主人说“这些牲口,命贱,像是使不坏的东西”,“我”说“其实就是另一种马嘛”,“我”用“马”称之,展现出“我”对山地马的尊重;“这些矮小、坚忍的山地马,又摇响了脖子上的铃铛,驮着我们上路了”以“坚忍”表达对山地马的赞美。通过这些文字可以看出作者是以尊重的态度来看待自然中的生灵,在作者眼中,这些生灵都有自己的尊严和灵性,在作者的心中,人类应该把自然当作平等的对象,和其和谐共生,而非仅仅把其当作工具。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20.语言基础运用。①“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从国家战略、技术发展等方面出发,启动的一项国家级算力资源跨越调配战略工程。②这一工程首次将算力资源提升到水、电等基础资源的高度,统筹建设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助力全面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化。【甲】③《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乙】④其中,当一个国家的计算力指数达到40分以上时,指数每提升1点,对于GDP增长的拉动将提高到1.5倍;当计算力指数达到60分以上时,对GDP的拉动将进一步提升至2.9倍。【丙】⑤“东数西算”工程有助于解决我国东西部算力资源供需不均衡的现状,对我国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1)根据文意,下面语句应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中的________处。可见,算力正成为我国在新发展格局下衡量经济状况的“晴雨表”。(2)第⑤句画线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要求:保留原有信息,将修改后的语句写在答题卡上。【20~21题答案】【答案】(1)丙(2)“东数西算”工程有助于改变我国东西部算力资源供需不均衡的现状。或:“东数西算”工程有助于解决我国东西部算力资源供需不均衡的问题。【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首先分析句子本身的意思。“可见”意思是“可以想见、推论”,是由上文推知出的结果;“算力正成为我国在新发展格局下衡量经济状况的‘晴雨表’”是说“算力”可以衡量经济的状况。然后分析语境。第二段共四句话,第一句是说提升算力资源的高度;第二句和第三句是报告显示的结果,即“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其中,当一个国家的计算力指数达到……对于GDP增长的拉动将提高到……;当计算力指数达到……,对GDP的拉动将……”,由此可知,算力指数与经济状况有关;第四句是说“东数四算”工程的意义。据此可知,“可见,算力正成为我国在新发展格局下衡量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应放在二、三句后面,是由二、三句报告显示内容得出的结果,即放在【丙】处。【小问2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中“解决……现状”搭配不当,可以改为“解决……问题”或者“改变……现状”。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1.阿来说文学创作“来源于对人类自身的质疑”。其实,很多作品都隐含着作家对社会、人生的质疑与思考。请选择你读过的一部文学名著,说说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质疑与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150字左右。【21题答案】【答案】鲁迅作品集《呐喊》里对国民性的批判谈得最多的一是“看客”,二是“奴性”,其中“奴性”也是鲁迅认为国民性中最严重的病态。鲁迅声称他“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蔽常取类型”,这对于凡事都比较讲面子、讲中庸的传统社会心理来说,的确不合,又特别有悖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但作为一个清醒而深刻的文学家,一个以其批判性而为社会与文明发展提供清醒思想参照的知识分子,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我们民族更新改造的苦口良药。因此,我们重要的是理解鲁迅的用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题干先通过阿来的名言“来源于对人类自身的质疑”提示考生写作的视角为对人类自身的“质疑”,可以通过换近义词法加深对质疑一词的理解,比如“反思”“批判”“鞭挞”“揭露”等等,再结合名句后的提示语进一步分析,写作的话题或内容就很明确了,即品读隐含在作品里的对社会或人生的“质疑与思考”,要求结合读过的一部文学名著而谈,注意观点明确,言之有据,150字左右。提到质疑与思考我们该首先想到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古今中外不乏名家名著。而对于考生而言恐怕最熟悉的当属鲁迅先生,作品便是他的匕首投枪,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很多篇目都具有这种特性,比如鲁迅的小说中,将儿子的命运寄寓在人血馒头上的懦弱的华老栓(《药》)、一心想跻身于长衫客行列的落魄的孔乙己(《孔乙己》)、因丢了辫子被女人当众辱骂的忧愁的七斤(《风波》)、在多子、饥荒、苛税等压榨下苦得像个木偶人的闰土(《故乡》),《阿Q正传》里惯用精神胜利法自欺欺人的阿Q……都是乡土社会中的卑怯者,他们对身受的压迫忍辱受屈、逆来顺受,作者借这些经典形象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如果承认鲁迅的批评是出于新文化运动启蒙主义的目的,而启蒙又是我们民族进入现代化必经的“凤凰涅槃”的需要,那么就不会再担心国民性批判会丧失民族的自尊,相反会认为这种批判正是难能可贵的民族自省,是文化转型的前提和动力。鲁迅为何那么执着地批判国民性?这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现实的深刻认识有关。在鲁迅那里,“人的个体精神自由”是“做人”还是“为奴”的最后一条线。鲁迅对精神胜利法等国民劣根性进行批判,目的并不是直接指向经济和政治操作,而是指向个体人格的现代化,即“个人”的自觉、自主与自决,也就是说,鲁迅想要解决的,是一个古老民族的现代生存方式和精神基础问题。鲁迅的作品是富于批判性的,是民族的自我批判,是刮骨疗疮,很痛苦的。我们看鲁迅的作品,有时候会觉得很闷、很沉重、很难受。他写的那些沉重悲哀的东西,老是缠绕着你,让你不得安宁。读鲁迅如果有了这种感觉,就是读懂了一些,慢慢接近了鲁迅。写作时首先要明确作品,然后指出其对人生或社会的质疑或思考性的体现,进而感悟思考这种质疑的进步性或者对于人类生活的深远意义和价值。除了鲁迅的作品,曹禺的《雷雨》,关汉卿的《窦娥冤》,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等也名著也体现了对人生、社会的质疑与思考。22.今天是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如果请你设计一张校园宣传海报,来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你将怎样设计呢?请加以说明。要求:紧扣“安全教育”主题,说清海报内容(文字、色彩、图案等)。150字左右。【22题答案】【答案】海报最上面标注眉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使用醒目的红色或黄色;下起一行注明安全教育的意义——“全社会共同努力,呵护中小学生安全”。海报正文部分分为几个版块:如“遇到危险要远离,听从指挥有序撤”“发现坏人要报告,保护自己不莽撞”;如“见欺凌要举报,不做沉默旁观者”,“被欺凌莫慌张,老师家长来帮忙”,“防欺凌,促和谐,合力保平安”。每个版块中插入与内容相关图片。【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写作类型:说明类微写作。写作要求:要求设计校园宣传海报,海报的主题是“安全教育”,那么首先要明确校园安全包括哪些,如校园日常安全,包括课间活动伤害,体育运动伤害,校园暴力;如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泥石流,雷击等;如消防安全,包括如何防火,火灾自救措施,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消防图标识别等;如交通安全,包括步行、乘车、骑车等注意事项,交通图标识别的知识;如网络安全,包括正确认识互联网,网瘾的危害,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等。然后要明确海报设计的目的,即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所以海报上应介绍相关的安全知识以及遇到这些问题时的应对措施。最后还要注意设计的时候要说清海报的内容,如文字、色彩、图案等。写作思路:可以按照海报版面的构成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依次说明海报内容,分为几个版块,包括哪些内容,安插什么图片,使用使用颜色,等等。23.请以“拥抱”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形象鲜明,语言生动,150字左右。【23题答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示例:拥抱穿过春的凉寒,悄无声息,来到了夏天。岁月如歌,似水流年,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一瞬间。不想给时间留遗憾,做一个静雅的人,徜徉在书里边,淬炼心智,冰清如水。携一缕明媚的阳光,在文字里书写自己的臆想;听一曲优美的旋律,在音乐的海洋里徜徉;品一杯淡淡的茗茶,回味岁月里的温润;携一颗修行的心,做一个善良的人。捻一指清风,于红尘陌上,潇洒从容。给自己一个轻轻的拥抱,还自己一个开心的微笑,生命真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本题属于抒情类微写作。写作要求:要求用“拥抱”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拥抱”本是一个动作,是为表示亲爱而相抱,但在这里不仅仅是实指,应还有“迎接”“接受”“感受”等意思。考生需要思考如下问题:“拥抱什么”,从“拥抱”中感受到什么。“拥抱”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如“妈妈”,如“故乡”,如“春天”,如“成功”“失败”,等等;“拥抱人物”可以感受温情,“拥抱梦想”,我们可以开创人生的辉煌,“拥抱阳光”,我们会感悟快乐的真谛,“拥抱春天”,我们会领略自然的美好。写作思路:可以先由“拥抱”是什么开篇,接着用一系列的排比句做出回答,如“拥抱是一阵春雨,让人感受生命的力量;拥抱是一缕夏日的阳光,让人感受爱的真挚;拥抱是一缕秋风,让人感受秋天的凉爽”。参考立意:1.拥抱自然,放飞心情。2.拥抱阳光,感受温暖。3.拥抱青春,放飞梦想。作文(50分)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4.作文。明清之际一批思想家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认为学问必须有益于解决社会问题;李白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千古名句。庄子却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有现代学者认为:“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对于“有用”与“无用”的内涵与关系,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4题答案】【答案】例文:“有用”与“无用”庄子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溯其根源,便令人生疑:何者谓之有用,何者谓之无用。若为之积累,无用之物亦可成为有用之物。网络中兴起的装修新风,用生活中的小物品,点缀出新花样。当粉色的公主屋成为糖果纸点缀的梦,当积木大厦成为扑克牌造就的现实,不禁令人惊异:微小如糖果纸,寻常如扑克牌,无用的积聚,竟可以是美好。若予以时间,无用之物亦可成为宝藏。古之海,是天涯,是望断,是一别两茫茫,是失去音信的代言词。而如今,海水是无数化工人眼中最大的资源,海洋元素溴、氯碱工业的雄起,是时间的演变使其发光。若给以创新,无用有用便在一念之间。镁光灯下的无暇,时装台上的耀眼,无不是高光衬托的效果。而高光,却是由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云母制成。一念之间,为弃之之石,一念之间,为灯下明珠。何谓有用,何谓无用,此本应运相生。有用为对人能产生所期盼方向的促进,无用为不能被人所利用。聚焦无用与有用,其实质为围绕人而产生的物的经济效益。以此定义,则文学与科学两者之用,高低立见:科技能够带来最大的用处,文学则是人情感的衍生品。但此论显然有悖于常理。再仔细品味,便会发现:有用与无用是一个瞬时的概念,也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它为人所定义,为人主观的判断,更为人瞬时的判断。那么,有用与无用之间绝对的界限便突破了。有用之物本为无用,无用之物亦可为有用。如此观之,单为某物某事下定义这是无用的便显得可笑。这无疑是捏紧了时代盛行的功利主义的咽候:大叫读书是有用的考研是有用的,却单单不喊学习是有用的,显然是肤浅的;大叫人情要做好面子要卖台阶要给人家下,却单单不喊真心要交好,显然是功利的。人们太过于重视什么是有用的,却不曾注意什么是有可能用的。当人类在讨论有用和无用这个话题时,便已经站在自己的、群体的人类利益和发展进步这个立场上。为什么要发展文学?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天才灵感的汇萃,是命运闪光的奇迹。有了文学,人类才能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为发展科技寻找前方,破开人类前进的道路。为什么要有哲学?这不仅仅是几个言之无物的问题,而是对人本体存在的探讨。了解人类存在的意义,才能更好开发人类新的意义。有用和无用这个框定,是用于界定人类已知的世界和未知的世界的,而决不是用于限定人的思想和外界的沟通的。如果用有用和无用这个套子锁住了人类的思想,那么别说天空能浮起高楼大厦,就是连鲁班发明的锯子、用于烤制食物的火都不会有。而人类利益与发展进步就成了可笑的泡影。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因此,当谈起有用和无用时,请默默地在心中加上“暂时的”三个字,不要让框定已知与未知的架子阻碍思想的飘散,有用与无用转换的大门要随时打开。唯有这样,才能让有用与无用真正成为有用之物,而不是无用之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关键词是“有用”与“无用”。材料给出四句话:明清思想家提出的“经世致用”,指学问有益于国事;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意思是上天生下我,一定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庄子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意思是没有用的用处,才是最大的用处;现代学者们的话,意思是有些书,有些事,有些时间,眼前看似读着、做着、花着没有什么用,但却可以由量变到质变,最后都变成有用的付出,成为提升自我的有价值的东西。“无用”和“有用”是相对的,材料中所说的“无用”并非真的“无用”,而是告诫人们要耐得住寂寞,多方积淀,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无用”就变成了“有用”,在不经意间也许就超越了自己。“有用”与“无用”通常是人对外物的价值评判,而评判标准就是外物对人的功用,人们在评价外物的价值时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有用”,一般是指具有较高的价值,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相反,“无用”,一般是指价值相对较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常用或根本不用的东西。用辩证的观点来看,“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情境下,可以相互转化,“有用”也许“无用”,“无用”却最为“有用”。文体是议论文,考生要阐述清楚“有用”与“无用”的关系,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二者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情境下,可以相互转化。观点要明确,脉络要清晰。立意:1.“无用”实则“有用”,成功往往垂青于有准备之人。2.“厚积”才能“薄发”,多方积淀方能助你成功。3.切勿急功近利,超越自己往往是在不经意间。25.请以“奔赴”为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25题答案】【答案】例文:奔赴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青春之梦,理想之花。”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里,我们的生活总与理想挂钩。一方天地里,我们奔跑在自身理想的地图上;大千世界中,我们奔赴于复兴理想的版图上。理想之于我们,青年之于理想,在这场延续千年的追求中,我们青年如何登场亮相?精弓备矢,潜心矫思修自我。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机遇与挑战并存。更加多元化、面貌多彩的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正所谓“花花世界迷人眼”,这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加强修养,端正思想,以科学人文素养为桥梁,攀上顶峰;以大局观、世界观做望远镜,眺望全局。唯有以更强大的自身能力,更辽远的目光伫于浪口,立于山巅,才能在时代风波中弄潮搏浪,勇做弄潮儿;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推创新世界。立义为的,志当万里赴家国。我们这一代,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临机遇又暗含诸多挑战,国家与个人的命运从未如此紧密相连。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当代青年不仅要做好生活中的“我”,更要做好组成时代中的“我”。“大义”与“小我”绝非对立,相反,扎根生长于这片土地上,汲取民族精魂,身负时代担当而长成,每个野蛮生长的我们都想以身躯铸成城墙,散枝叶形成阴凉,有如雪山下清澈的爱,正如稻田里的禾下乘凉。于我,关注每一次航天动向,学习每一个零件的精妙,都助力我生长,枝叶延伸汇聚,终将上九天揽月,拥宇宙入怀。青年志,当万里。奠而后奋,奋发力行铸理想。任何空想,都不会无端变成现实。沉睡雄狮的苏醒,必将掀起时风巨浪,青年必将投身于时代的呼唤中,用实际行动在理想版图上画下自己的青春之色。时代所赋予青年的时代使命,不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我们同时代共前进、与祖国同频共振,定能以奋斗换取辉煌。回溯五千年历史,纵横之下,是一个又一个追梦史。从“在街头放飞理想的有志青年”到“口嫌体正直的打工人”,时代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追求理想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追求理想的步伐。青年有理想,国家有力量,奔赴人间理想,吾辈立义修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命题只有“奔赴”两个字,限定了作文中的行动——奔赴。而,从“某一处”到“另一处”的变化,就是“奔赴”的内涵所在。而本次命题的开放之处,就在于“奔赴”的目的与对象,可以是奔赴所爱,如亲情、友情等,也可以是奔赴自己的责任,使自己明白应该怎么努力,更可以是奔赴自己的理想,让自己知道应该为何而生、为何而努力。写作时,可以写成记叙文,描述自己那一次“奔赴”的经历,写作中应着重阐述奔赴过程中的变化,包括行动的变化、位置的变化,以及在表象运动中所产生的心态变化。也可以写成议论文的形式,思考我们应该为何而奔赴,奔赴向何方,奔赴的意义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走好“奔赴”的路程。立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奔赴挚爱亲情。2.奔赴理想的山海。3.奔赴我的抗疫责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2022届重庆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2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山西省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4-08 16:16:24
页数:26
价格:¥5
大小:73.09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