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语文
>
重庆市清华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重庆市清华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清华中学高2023届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今天,某些作家以为只要自己写的是现实题材,就一定是货真价实的现实主义作品。这让人不得不存疑:写现实题材的作品就是现实主义文学吗?答曰:非也。在我看来,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与现实题材的结合无疑更能显示出写实的重量和深度,二者是相得益彰的,但并非写现实题材的作品就是现实主义文学。正如鲁迅当年批评“革命文学”时所言:“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鲁迅的现实主义不同于茅盾的现实主义,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不同于卡夫卡的现实主义。可见,最重要的不是写什么样的现实、而是作家如何理解现实,又如何表达现实,由此决定了现实主义的“真”与“伪”。埃德加·莫林和安娜布里吉特·凯恩在《地球·祖国》一书中区别了两种不同的现实主义:一种是不对抗现实,并且去适应它;一种是重视现实,以便改变它。对现实妥协、屈服,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伪现实主义”往往只是对现实的低级的模仿,丧失了作家的意志,丢失了文学的价值。“重视现实,以便改变它”,我以为才是我们现实题材文艺创作应当坚持的“真现实主义”。借用罗兰·巴尔特的话来说,现实生活在人那里一直都呈现着三重面貌:真实的、意象的和书写的,小说作为某种特殊的书写形式,它要书写的并非“真实的生活”,而是“意象的生活”。现实主义不能仅仅当作一种描写现实、接近真实的创作方法,不应仅仅满足于对现实的逼真摹写,更不应该因此而成为某些低俗、庸俗、恶俗的所谓“现实主义写作”的借口,而应该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态度和立场。文学应该有一种对现实的批判和超越精神,也就是说,真正的现实主义既要对黑暗给予揭露和批判,同时也要关注人性的探究、人性的含量、人性的传达,要展示一种理想价值和人文情怀。进而言之,“真现实主义”要求作家对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进行揭示和批判,从而凸现出作家自身的价值标尺和对现实的是非判断。这样的作家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家,这样的文学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现实主义文学。第13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现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现实主义。现实永远是流动的,文学也永远是流动的,文学永远不是简单地模仿现实、反映现实,而是发现现实,甚至创造现实,这种发现和创造很大程度上体现于作家对艺术形式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而这恰恰是那些迷信内容的“题材决定论者”所忽略的。很显然,就叙述效果而言,它们因过分追求对现实的模仿而遵从于生活本身的线性逻辑,显得过于沉稳和僵化,缺少与现代人的喜乐愁怨相匹配的开放和灵动,也难以与当下多元变动的社会生活和读者的阅读心理相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现实主义,不仅呈现在作品内容的批判性和人文性上,也必然要求在形式上充满探索性和当代性。总之,写现实题材的作品并不一定就是现实主义文学。(摘编自江飞《现实主义的“真”与“伪”》)材料二:现实主义作品关键是要有现实主义精神。现实主义精神是我们在作品中体现出的对人的一种高度关注,对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以及命运的关注。因为关注人的现状,人的发展,所以会对环绕着人的环境的一些问题进行揭露或者批判,所以现实主义精神里一定包含着批判性,抗辩性。真现实主义创作要始终把人民真的放在心中。当然,在文学写作中,我们写的都是具体的人,你可能写的是一个干部,一个职员,或者是一个小人物,其实都没关系,心里装着人民,把每一个小人物都当大人物对待,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我觉得严格意义上讲,文学作品中没有绝对的小人物。如陈彦的长篇《装台》出版之后评价很高,原因就是他写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是给舞台装置背景的,灯光、布景、假山、造型等等。这群人很能吃苦,爬高登低,既是力气活但不懂艺术也不行。他写他们的含辛茹苦,也写了他们力尽所能地相互温暖和帮助他人。这个作品里的主人公顺子,先后跟三个女人好,但爱情在其中起的作用并不很大,这三个女人都是没有着落,需要帮助的人。他悉心地爱护照顾每一个女人,让她们体面地生活。他自己过得已经很艰难了,但尽其所能领着一帮小兄弟干活装台,以便他们养家糊口。作品写出了小人物难以言说的苦处,更写出了一个小人物的担当,小人物不光像萤火虫一样带着光亮照亮自己,同时也温暖别人。这个作品在怎么样写小人物和处理小人物方面确实有他的新意。所以我认为好的作品中没有小人物,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把每一个小人物都当大人物,写出他的灵魂,写出他的神性,这样人物自然就栩栩如生。所以在文学作品中,精心对待每一个人物,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物,其实也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一个方面。(摘编自白烨《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主张内容“题材决定论者”,反对作家对艺术形式的再发现和再创造,所以其所创作的作品无法切合当下读者的阅读心理。B.作者认为,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相结合创作出来的作品,更能够显示出写实的重量和深度,二者是相得益彰的。C.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要求写出具体人物的灵魂与神性,应当体现出对人物生存境况的关注,揭露或批判人物的生存环境。D.真正的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态度和立场,反映在作品形式上充满探索性和当代性,内容上具有批判性和人文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引鲁迅当年批评“革命文学”的话,是用类比来阐明要写出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家必须先做真正理解现实表达现实的人。B.真现实主义创作要求把人民真的放在心中,作品有时代观,塑造三观正确的人物,不刻画有争议人物,弘扬社会主义文艺核心价值观。C.第13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为凸现作家自身的价值标尺和对现实的是非判断,真现实主义要求作家必须对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进行揭示和批判以使之发生改变。D.陈彦的长篇小说《装台》对小人物顺子的描写,展示了一种理想价值和人文情怀,是现实主义对人性探究、人性含量、人性传达的关注。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A.《祝福》B.《装在套子里的人》C.《平凡的世界》D.《百年孤独》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分)5.如何理解“写现实题材的作品并不一定就是现实主义文学”,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分析。(4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范家门的“妆容”王剑冰出郑州一直往南,中岳嵯峨向碧空,千峰万仞走苍龙,龙眼上一个小村子,是远近闻名的范家门。进了范家门,像进到一个特色独具的山寨,奇峰险壁飞瀑溅雪,野树杂花绿草如茵。上去一个高崖,顺脚一条滑道,弯转腾挪,林幽壑深,只闻长啸声,不见长啸人。下来一片竹林,林边涧水激荡,荡出一汪清潭。往上有空中栈道,更有高峡断谷,隔开了杏花岭与凤凰岭,谷间一座300米长玻璃桥,个别胆大的人走上去,到半途却吓得趴在上面爬行。对面怕不能回,就有溜索等你,斜刺里一条“过江龙”,闭眼时已到人间。回头再看,就只见云遮雾障的峻极峰。且不算完,村中还藏有一宝,倒三角的小洞口,怎么都不会想到里面是一方神府洞天,可真是怪石嶙峋,鬼斧神工,诉不尽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嵩山被称为“自然地理博物馆”,这古洞或是其中一个展厅。眼前一片油菜黄花闹嚷,接着见山间群鸟纷飞。杏花桃花先后登场,而后槐花扑棱柳絮喧腾。站在一个崖口,满谷树花忽白忽青,仔细看了,却是栗树叶子随风。远处的桐花氲成紫烟,紫烟下雾海迷蒙。范家门是嵩山海拔最高的小村,常常下面是云雾,上面出太阳。小路长满了草,草向两边歪,边上有酸枣棵子。沿着摇曳小路走过簸箕泉和木吊桥,会看到芬芳中宁静的老屋。老屋被阳光涂抹着,一些陷入暗影,一些从暗影中移出。如打开的书,写着山村的几多春秋。斜燕似书签,夹进熟读的页面。看到了大缸大盆、鸡窝鸭舍、带辘轳的老井,还有石桌石凳、石磨石臼,春联红在门边,有的门上着锁,有的却能轻轻推开,敞给你一个丰富内涵。一些老屋在向阳的沟里,沟中有云气团上来,团上来的还有悠扬婉转的豫剧老腔: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碰到一位满面风霜的老者,出口竟是:回来啦?问起年岁,九十挂零。一群鸡在屋前咯哒,老人在闹嚷间走上崖来,崖上一个土制蜂箱,蜜蜂们正忙。听说,天心洼那里有好多八九十岁的老人。看到蓬勃了百年的皂角树,硬性了千年的核桃王。皂角曾是山里人洗头浆布的工具,核桃熟了,也会大家同享。第13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这片被山野包裹的地方,让人找到从前的感觉,或许就是老家的感觉。看那些来自八方的游人,进进出出,不时发出大呼小叫,还有人在墙根听老人讲二郎担山赶太阳的传说,有人推着碾子大喘气,有人说要住下不走。尘嚣中待久了,到这里都随了性子。是啊,范家门不一样的气质,让你玩起来自由,沉下来安静。你后来想明白,你就是一个回家的孩子,你来过,或者从未离开。看到一堵由沟底高垒的石墙,上面是一块地,地并不大,往上还是墙。层层叠叠的田和老屋,构成层层叠叠的生活气场。现在地里长满蒿草和野树,现出一种天然版画的效果。多少年,太阳一次次地升起又落下,山里的日子稀稀稠稠过不完。多少年后,你会发现那些生活中的平常与微小,竟泛着高贵的金光。村民说,比起过去,像再生了一回。以前村子可称得上是荒山秃岭,所有山石、树木都成了赚钱的工具,哪怕不高的荆条,也割下来编了荆篱。因为失去才有苦痛,知道好赖才会奋争。亏得领头人,亏得人心齐,让这荒山沟子有了今天。范家门给自己铺了一条通往幸福的路。山上的土地、房屋,都进入合作社,土地不仅退耕还林,还种植经济作物,所有项目年终决算分红。现在,那些个懒懒散散的时光不见了,凡有景点的地方,都可见到热情的年轻人,他们不再往外跑,而是带着满足与自豪,在家门口为自己打工。谁说不是上天的眷顾?范家门人不再乱采滥伐,而是保山护水,植树种林,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旅游,并且发现藏在山中的宝贝:开始只是一个小洞口,里面也不大,试着挖挖看,想不到越挖越深,先是几个人干,后来变成几十人,再后来男女老少都来了,日夜轮换不停气儿,越挖越来劲,越挖越惊喜,最后竟然挖出来一个超级大溶洞,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现在的范家门可是坐在青山绿水的福窝里,而且认识到,尽管有的老屋不再用于居住,但历史会赋予它们文物与文化价值。范家门既打造了现代,又保留了传统,二者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得天独厚的范家门。当地的朋友向我展示着山村的未来。我看到航拍影像中的范家门像只腾飞的大鸟,鸟身上层层叠叠的红,那是范家门秋天的妆容。(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笔下的范家门独具特色: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幽林深壑,滑道溜索,奇峰险壁,高峡断谷相映成趣。所有一切如同人间仙境。B.文章倾向与视觉景观的描写。油菜黄花闹嚷,山间群鸟纷飞,杏花桃花登场,槐花柳絮喧腾,又把栗叶误当树花。所有的一切呈现出花团锦簇的形象。C.文章写范家门的重生,从乱采滥伐到发展旅游,走上了一条幸福路,又落笔村里挖掘出溶洞,从而与第三段所写的古洞展厅珠联璧合。D.文章写老屋的丰富内涵,听随着云气团上来的豫剧老腔,老人一声“回来啦”,让人找回老家的感觉,充满了融入乡愁的人文气息。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为一篇“写景散文”,本文突破写景状物的传统,用浓墨重彩叙述村中生活和开发场景,更用鞭辟入里的议论为文本注入丰富内涵。B.第三段以“且不算完”来承接上文写特色的内容,旨在引出下文写村中的一个倒三角小洞口,寥寥数语就揭示出其在自然地理上的广博优势。C.文中写“多少年,太阳一次次地升起又落下”,由实入虚,从原生态的生活气场发散,透视出生活中的不变与变,使感性与理性完美融合。D.文章以“范家门的‘妆容’”为题,巧妙地把范家门比作一位美丽的女子,全篇围绕外在景象,思考其内在底蕴,行文自如,不拘一格。8.本文的语言描写颇具艺术特色,请举例加以说明。(6分)第13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9.作者行文缘情入理、理中含情,以“情思”与“理趣”的巧妙融合贯穿全文,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时西夏首领二人来降,但补借奉职。弼言当厚赏以劝来者。事下中书,宰相初不知也。弼叹曰:“此岂小事,而宰相不知邪!”更极论之,于是从弼言。帝锐以太平责成宰辅,数下诏督弼与范仲淹等,又开天章阁,给笔札,使书其所欲为者;且命仲淹主西事,弼主北事。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葬之,目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 日 不 得 粥 而 仆 名 为 救 之 而 实 杀 之 自 弼 立 法 简 便 周尽,天下传以为式。至和二年,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制之日,士大夫相庆于朝。帝微觇知之,以语学士欧阳修曰:“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修顿首贺。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遂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元丰六年八月,薨,年八十。(选自《宋史·富粥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B.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C.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第13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D.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制科,古代由皇帝亲自下诏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目。B.粟,五谷之一,即高粱,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C.公,古代贵族五等爵位中的头等,爵位一般由嫡长子孙世袭。D.薨,死的一种说法,例如周代诸侯、唐代二品以上官员之死。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富弼目光敏锐,见识卓越。他认为给予归降之人的封赏过于微薄,不利于规劝其他人降服,并对宰相不知表示不满。B.富弼尽职尽责,勇于革新。宋仁宗渴望天下太平,多次下诏书进行督促,富弼顺势进言,力图革故鼎新,因此得罪了一些人。C.富弼敢于担当,解民危困。河朔发生水灾,富弼完善前人的救灾方案,合理安置灾民,其方法简便周到,天下以之为样板。D.富弼才能卓著,百官推崇。他被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士大夫互相庆贺。富弼人气之高,令仁宗心生嫌隙。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2)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14.在今天看来,富弼的救灾方案仍有颇多启示意义,请分条概括其救灾之法。(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送梓州李使君①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②,巴人讼芋田。文翁③翻教授,不敢倚先贤。【注】①梓州:唐代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②橦布:橦树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③文翁:汉景帝时为蜀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培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联连接紧凑,描绘了一幅富于立体感的山水画,把读者带入一个清新、明快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第13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B.首联互文见义,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气象阔大,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令人应接不暇。C.颔联描绘了深山夜雨及山间飞泉悬空而下的景象,远远地望去,远处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D.颈联写蜀中民情,“汉女”“巴人”“橦布”“芋田”紧扣蜀地特点以及李使君要掌管的职事,非常贴切。16.结合全诗,谈谈诗歌是如何表现作者丰富的情感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黄庭坚《登快阁》中的“,”两句,营造了阔远澄清的意境,流露出黄庭坚了却公事后登阁远眺、暂得放松的喜悦之情。(2)《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表面上写诗人作书、品茶的闲适恬静生活,在这背后,却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3)《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4)《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对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没有美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一朵云在大人眼中可能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可能幻化成大象、城堡乃至一个奇异世界。美育就是要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让美的元素进入孩子的世界,在中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过去一段时间里,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部分学被认为音乐、美术等课程可有可无,“艺考加分”等功利思想催生了校外艺考培试机构的,但其教学存在着重应试轻素养的倾向。要纠正这些现象,还需要重新审视美育的内涵。从细处说,();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美育关乎孩子的成长和民族的未来,其根本目的旨在养成健全人格、涵养美丽心灵,其意义重大,需要大家高度重视不可。我们应通过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潜移默化毋庸讳言蓬勃发展春风化雨B.耳闻目睹毋庸置疑方兴未艾如坐春风C.潜移默化毋庸讳言方兴未艾如坐春风D.耳闻目睹毋庸置疑蓬勃发展春风化雨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美的精神就是美育。B.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美的精神。C.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迫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第13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D.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迫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就是美育。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美育关乎孩子的成长和民族的未来,其根本目的旨在养成健全人格、涵养美丽心灵,其意义重大,需要大家高度重视。B.美育关乎孩子的成长和民族的未来,其根本目的在于养成健全人格、涵养美丽心灵,其意义重大,需要大家高度重视。C.美育关乎孩子的成长和民族的未来,其根本目的旨在养成健全人格、涵养美丽心灵,其意义重大,大家非高度重视不可。D.美育关乎孩子的成长和民族的未来,其根本目的在于养成健全人格、涵养美丽心灵,其意义重大,需要大家高度重视不可。(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与“冰立方”“冰之帆”同属①“冰”家族的国家速滑馆②“冰丝带”,其外立面透明的玻璃体上装饰着宛如冰晶的白色花纹,将冬奥体育文化与③“谁持彩练当空舞”的中华之美融为一体。“冰丝带”在奥运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这不仅是目前世界上甲,碳排放趋近于零;还是最先进的制冰技术,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其主体建筑的设计灵感源于中国的传统吉祥饰物“如意”。从跳台环形顶端,再到剖面线形和底部看台,与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的S形曲线完美融合,因此,乙。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独特的悬挑遮阳棚设计采用了中华文化图腾④“龙”的创意,俯瞰下去正如一条游龙盘踞在山脊之上,因此,被称为“雪游龙”。这里承办的雪车雪橇项目是冬奥会中速度最快的项目,被誉为⑤“雪上F1”。它专业性强,危险性高,因此,丙,最终只有小海坨山南坡的选址符合场地要求。21.对文中五处引号的作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④/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⑤/③/②④D.①④/③/②⑤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历经万险,达到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2020第13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年底,“脱贫攻坚”历时八年,披荆斩棘,圆满完成目标。路是走出来的,每条路都有一个终点。二十一世纪,中国人以“丝绸之路”为新起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连通世界。2021年,中国开启“乡村振兴”新计划。每个人都在路上,每条路都有一个起点。上述材料,给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前行中的终点与起点”为主题,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清华中学高2023届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AA.“反对作家对艺术形式的再发现和再创造”错,原文“这种发现和创造很大程度上体现于作家对艺术形式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而这恰恰是那些迷信内容的‘题材决定论者’所忽略的”是说“忽略”,而不是“反对”。“无法切合当下读者的阅读心理”错,原文“也难以与当下多元变动的社会生活和读者的阅读心理相一致”是“难以……”,强调有难度。2.CC.“为凸现作家自身的价值标尺和对现实的是非判断……”逻辑错误,原文“‘真现实主义’要求作家对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进行揭示和批判,从而凸现出作家自身的价值标尺和对现实的是非判断”指出,凸现出作家自身的价值标尺和对现实的是非判断是结果,而不是目的。3.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观点是“现实主义作品关键是要有现实主义精神”。D.《百年孤独》是意识流小说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不是现实主义作品。4.(1)先破后立。第一段“某些作家以为只要自己写的是现实题材……写现实题材的作品就是现实主义文学吗?答曰:非也”先否定题材决定论,第二段“在我看来,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与现实题材的结合无疑更能显示出写实的重量和深度,二者是相得益彰的,但并非写现实题材的作品就是现实主义文学”提出真现实主义文学的观点。(2)结构严谨,逐层深入。材料一共有6段,第1至3段,先否定伪现实主义;第4、5段“‘重视现实,以便改变它’,我以为才是我们现实题材文艺创作应当坚持的‘真现实主义’”提出真现实主义观点,并分析原因,阐明其内涵与特点;第6段“总之,写现实题材的作品并不一定就是现实主义文学”结尾重申观点。第13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文章重说理。“正如鲁迅当年批评‘革命文学’时所言……”引鲁迅当年批评“革命文学”的话,是用类比来阐明要写出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家必须先做真正理解现实表达现实的人;“两种不同的现实主义:一种是不对抗现实,并且去适应它;一种是重视现实,以便改变它”“它们因过分追求对现实的模仿而遵从于生活本身的线性逻辑,显得过于沉稳和僵化……真正的现实主义,不仅呈现在作品内容的批判性和人文性上,也必然要求在形式上充满探索性和当代性”把两种现实主义作对比论证,以突出真现实主义的内涵。(4)文章语言平实,思辨色彩鲜明,如“最重要的不是写什么样的现实、而是作家如何理解现实,又如何表达现实”“‘伪现实主义’往往只是对现实的低级的模仿,丧失了作家的意志,丢失了文学的价值”对真伪现实主义的辨析充分体现了文章语言严谨、逻辑清晰。5.(1)写现实题材作品的作者不一定是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家。(2)写现实题材作品的主题存在伪现实主义现象。(3)写现实题材作品的内容可能缺乏批判性和人文性,形式上缺乏探索性和当代性。(4)写现实题材作品刻画的人物可能无法体现现实主义精神里的批判性、抗辨性,故其不一定就是现实主义文学。6.C“与第三段所写的古洞展厅珠联璧合”表述有误,这两处写的是同一景观,属于前后呼应。7.A“用浓墨重彩叙述村中生活和开发场景”,这一判断是错误的。文中关于村中生活和开发场景的片段叙述,在文本中的比重并不大,算不上“浓墨重彩”。8.用词、句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角度。①语言风格,如“问起年岁,九十挂零。一群鸡在屋前咯哒”,用语浅近,自然平实。②整句与散句和谐组合。如“中岳嵯峨向碧空,千峰万仞走苍龙,龙眼上一个小村子,是远近闻名的范家门”对仗句与简洁明了的散句自然契合,读来颇有韵味。③穿插运用修辞手法。如“眼前一片油菜黄花闹嚷”运用拟人,“远处的桐花氲成紫烟”运用比喻,从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范家门的精致“妆容”。9.①情思:文章以“范家门的妆容”为视角,移步换景,层层渲染,借以表达对这一方土地的热情礼赞。②理趣:通过对范家门的历史与现实的趣味性审美观照,揭示平常中的高贵、可持续发展、文物与文化传统等事理。③情理交融,浑然天成。在看似散漫的笔触中,融情入理,抒情与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不着痕迹地提示了改革给乡村带来翻天覆地变化这一潜在主旨。二、古诗文阅读10.B【解析】“前此”是时间状语,应单独成句,排除A、C两项;“仆”是“或”的谓语,两者之间不可断开,排除D项。11.11.B【解析】B项,“粟……即高粱”错误,粟是指小米。12.12.D【解析】D项,“令仁宗心生嫌隙”错误,“帝微觇知之,以语学士欧阳修曰:‘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中,宋仁宗所说之语,是指富弼人心所向,比“梦卜”更为可靠。也就是说富弼人气之高,令宋仁宗都为之喜出望外,而不是心生嫌隙。13.13.(1)富弱上奏当世的事务十余条,大致以进纳贤才斥退无能之人、阻止侥幸之徒、革除过去的积弊为根本。(译出大意给1分;“大略”“不肖”“宿”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第13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0.(2)富弱当宰相,遵守典章制度,按照旧例行事,并参考公众议论,其中不掺杂私心。(译出大意给1分;“典故”“傅”“容”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11.【关键点拨】(1)大略:大致。不肖:无能之人。宿:旧有的。(2)典故:典章制度。傅:参考。容:掺杂。12.14.一是保障民众基本生存需要。二是有效动员官员。三是鼓励民众自救。四是采取措施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每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13.【参考译文】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年轻时好学习,气量大度,范仲淹见到他后十分惊奇,说:“是帝王的辅佐之才。”将他所写的文章拿给王曾、晏殊看,晏殊将女儿嫁给他。仁宗恢复制科,范仲淹对富弱说:“你应当通过这种途径进入仕途。”推举他为茂才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这时西夏有二位首领前来归降,朝廷对他们只是补借奉职。富弱说应当给他们丰厚的赏赐以便规劝人前来降服。事情下到中书,宰相起初不知此事。富弼叹息说:“这难道是一件小事吗?而宰相却不知道!”更加极力论说此事,这样就听从了富弼的建议。仁宗急切地用天下太平来督责宰相辅臣们,多次下诏督促富弼与范仲淹等,又打开天章阁,给予笔和纸,让他们写下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并且任命范仲淹主管西部边境之事,富弼主管北部边境之事。富弼上奏当世的事务十余条,大致以进纳贤才斥退无能之人、阻止侥幸之徒、革除过去的积弊为根本。富弼打算逐步更换监司中没有才能的人,让监司裁减所属各部的官吏,这样小人就开始不高兴了。河朔发生大水,老百姓到处流浪讨饭。富弼规劝治区内的老百姓拿出粮食,加以官仓的粮食,获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处,分散让人居住,以便供给柴薪和饮水。官吏中前资、待缺、寄居的都给予俸禄,让他们到老百姓聚集的地方,挑选老病衰弱者给予粮食,并记下这些官吏的功劳,约定到时候替他们上奏请求赏赐。富弼一般每隔五天,就派人拿着酒肉饭菜进行慰问,出于最大的诚心,人人都愿为之尽力。山林池塘之出产有利于老百姓生活的,都听任流民自行获取。死去的人用大坑合葬,将它叫作“丛冢”。第二年,麦子成熟,老百姓依路的远近领取粮食回家,共救治五十余万人,招募为兵的流民达万人。在此之前,救灾者把老百姓聚集在城中,煮粥供食,结果导致疾病,以及互相践踏,有的等待进食却几天都不能吃到粥而饿倒,名义上是救济灾民,实际上是杀死灾民。自从富弼立法简便周到详尽,天下相传来作为样板。至和二年,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制那天,士大夫在朝廷互相庆贺。仁宗暗中观察知道此事,对学士欧阳修说:“古人任命宰相,有的得之于做梦和占卜,哪里像现在人心如此呢?”欧阳修叩头致贺。富弼当宰相,遵守典章制度,按照旧例行事,并参考公众议论,其中不掺杂私心。这个时候,百官各自任职,天下太平无事。于是富弼请求告老回乡,加拜司空,遂封韩国公辞官归居。元丰六年八月,去世,终年八十岁。15.A【解析】A项,“清新、明快”的说法错误。“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令人应接不暇。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生动地表现出远处景物互相重叠的错觉。诗人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运用绘法,将三维空间的景物叠合于平面画幅的二维空间,就像将最远处、高处的泉瀑画在稍近、稍低的树梢上。所以这两句应是把读者带入“一个雄奇、壮阔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第13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6.①借景抒情。描绘巴蜀雄秀的山川风光,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使君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②叙事抒情。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任重道远。③用典抒情。勉励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并表达了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每点2分)17.(1)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2)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三、语言文字运用18.(3分)A(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等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到。毋庸讳言: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蓬勃发展:发展的势态很迅速,很积极,很向上。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19.(3分)C(根据后句,“美育”为本句的主语更好,排除AD项;“让……”前后句式一致,排除B项)20.(3分)B(“根本目的旨在”语义重复,可只保留其中一词。“需要大家高度重视不可”结构混乱,可改为“需要大家高度重视”或“大家非高度重视不可”。综合来看,B项修改正确)21.D[解析]①④处的引号表强调,③处的引号表引用,②⑤处的引号表特定称谓。22.甲:最环保的制冰技术乙:被称为“雪如意”丙:对场地要求极为严苛(或“对场地要求很高”,或“选址很严格”)【评分标准】6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第13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3.思辨分析:材料请以“前行中的终点与起点”为主题,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前行中的终点与起点”是一个关系型的主题,包含着两个层次的逻辑关系。语文第一个层次是“起点”与“终点”的关系。考生需首先理清“终点”与“起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阐述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终点”是指“一段行程结束之处”,结合材料,可理解为结果或成就。“起点”是指“开始的地点”,结合材料,可理解为出发点或基础。“终点”与“起点”之间存在有机关联,富有哲理意义。“终点”可以是结果或成就,但“终点”并不是终止、结束,有可能是新的征程的“起点”;“起点”是出发点、基础,但并不是“从零开始”,它可能是上一征途的“终点”。结合材料,把“终点”与“起点”放到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轴上理解,可阐述为:我们曾历经万险,披荆斩棘,开拓道路,抵达某个“终点”;传承薪火,以前人的“终点”为面向未来的“新起点”,必将抵达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终点”。“终点”与“起点”二者是相互接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当然,有机关联还包含统合、因果、条件、并列等形式的关系,考生若能从其它方面理解,也是可以的。第二个层次是“前行中”和“终点与起点”之间的关系。“前行中”照应了材料中的“路”,可理解为“前行(道路)中”。“前行”之路,既可实指材料中的“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也可虚指身为当代青年的写作者的青春之路、人生之路,还可以上升到乡村振兴之路、中华复兴、民族崛起之路的层面。“前行中”既是对“起点”“终点”的限制,也是对“起点”“终点”的阐释;而选好“起点”,明确“终点”,都是为了不断“前行”,或者说,才能更好地“前行”。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要结合材料,阐述主题所提示的这一系列辩证关系。第13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重庆市丰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重庆市朝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4-03 23:32:18
页数:13
价格:¥5
大小:56.14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