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莆田一中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的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即知识拥有者将知识进行筛选和系统整理之后,通过平台向受众传播,而知识接收者则通过支付资金获得知识。作为适应文化市场需要而出现的文化现象,知识付费更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的模式,是媒介技术的发展、用户的知识焦虑、资本对新领域的寻找等“多方合力”的结果。知识付费在当前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中营造了全民学习的氛围,一个知识共同体正在形成。知识传授可转化为市场行为并按市场逻辑进行交易,很显然,这种功利色彩的运作有悖于传统知识生产、传播、接受的逻辑。就碎片化的知识传授、分享模式来说,也很难与传统模式相媲美。从本质上说,知识付费就是消费社会中资本操弄的一种商业现象。它成功地吸引了传统出版机构、新媒体、各大网络平台纷纷涌入这片红海,激烈厮杀。知识需求市场的形成,早已远离了传统知识分享的公益性。(摘编自陈龙《作为文化奇观的知识付费》)材料二: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一些人在报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参加培训、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料、音像制品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因此,付费下载论文、付费参加线下和线上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实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现实经验。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一旦这样,那么媒体的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在这股对于知识付费现象讨论中,最为卖力、最有热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诉求。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摘编自《“知识付费”命题背后的营销焦虑》,有删改。原载《光明日报》)材料三: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知识收费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结构改变的现实。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本质上,是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业;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一起。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举例来说,下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如果通过服务附加价值,比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多的服务费。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摘编自《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有改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知识付费迎合了市场需求,传播手段的进步及用户的知识焦虑,则使其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B.知识付费是一种商业现象,它通过一些渠道把知识变成可以进行市场交易的产品,以实现商业价值。C.早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因此,今天说“知识付费时代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当前知识付费和知识免费同时存在,但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这是由其本质特点决定的。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行为,知识付费时代可能带来知识传授的碎片化。B.有些新媒体混淆概念,将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事物来宣传,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C.如果公众付费购买的信息真的更加可靠,那么媒体从业人员就有可能违背了最基本的职业规范。D.“靠软件卖钱,赚的钱越来越少;软件不收钱靠服务收钱,赚的钱越来越多”可作材料三的论据。3.下列符合材料三中关于“知识服务业态”的论述的一项是()A.微信公众号文章的付费阅读、知乎提供付费解锁的后续内容以及百度文库提供的文章付费下载。B.小陈在喜马拉雅FM上兼职做主播,通过有偿分享课程、付费回答问题、制作付费节目获取报酬。C.某软件在其官网提供免费下载,用户可以付费加入聊天群获取该软件的素材、教程、后续升级服务。D.2021年,一些网络剧火爆热播,为了满足观众的追剧热情,视频网站开启“超前点播”付费模式。4.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指出下面几篇流行于某些新媒体的文章的危害:《月薪3K达到30K的快速进阶秘籍》《你用微信聊天抢红包,他用微信选牛股年入百万》《我如何通过朋友圈月入5万》《普通人如何用3个月时间逆袭》。5.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及应对知识付费时代?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答案】1.B2.B3.C4.①这类文章故意制造噱头(炒作话题)来吸引受众,博取关注,违背了最基本的职业规范,将会使受众的知情权丧失(或崩塌)。②这类文章诱导缺乏理性与思考意识的受众一味相信媒介,形成错误的人生观、成功观。③这类文章充斥网络,助推了浮躁、急功近利社会氛围的形成。5.①知识付费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我们要认可知识付费现象。②我们要培养独立思考意识,理性对待媒介提供的资讯,不跟风、不盲从。③我们要充分利用知识免费与付费的各自优势,利用知识,享受服务。④知识付费时代可能带来知识传授的碎片化,我们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模式。【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理解分析内容的能力。A.“知识付费迎合了市场需求,传播手段的进步及用户的知识焦虑”错,原因不全面。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作为适应文化市场需要而出现的文化现象,知识付费更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的模式,是媒介技术的发展、用户的知识焦虑、资本对新领域的寻找等‘多方合力’的结果”可知,知识付费产生的原因为多方合力。新媒体想在眼球经济时代获取利益,显然违背了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规范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早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错,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可知,孔子收费不代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选项以偏概全。D.“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错,根据原文材料三第二段“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第三段“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可以得出选项结论表述绝对。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辨析材料中信息能力。B.“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错,由材料二第三段“在新媒体崭露头角时代……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可知,这样做是因为部分新媒体为了获得关注而通过这种方式制造噱头、迎合受众,不能据此推断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C.属于知识产品免费而后续服务收费的做法,符合材料三关于获取知识的更高阶段,即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的说法。而其他三项属于知识产品付费。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态度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推断的能力。由“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显然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一旦这样,那么媒体的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在这股对于知识付费现象讨论中,最为卖力、最有热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诉求”得出答案①这类文章故意制造噱头(炒作话题)来吸引受众,博取关注,违背了最基本的职业规范,将会使受众的知情权丧失(或崩塌)。由“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得出答案②这类文章诱导缺乏理性与思考意识的受众一味相信媒介,形成错误的人生观、成功观。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由“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③这类文章充斥网络,助推了浮躁、急功近利社会氛围的形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归纳概括文中内容要点能力。根据材料一“知识传授可转化为市场行为并按市场逻辑进行交易,很显然,这种功利色彩的运作有悖于传统知识生产、传播、接受的逻辑。就碎片化的知识传授、分享模式来说,也很难与传统模式相媲美”概括出知识付费时代可能带来知识传授的碎片化,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模式;根据材料一“为适应文化市场需要而出现文化现象,知识付费更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的模式,是媒介技术的发展、用户的知识焦虑、资本对新领域的寻找等‘多方合力’的结果。知识付费在当前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中营造了全民学习的氛围,一个知识共同体正在形成”概括出认清社会发展方向,一定程度上认可知识付费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根据材料二“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概括出培养独立思考意识,理性对待媒介提供的资讯,不跟风、不盲从;根据材料三“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一起”概括出充分利用知识免费与付费的各自优势,利用知识,享受服务。(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克拉拉与太阳(节选)[英]石黑一雄这时经理的声音再度响起,语调中有了某种刚才没有的东西。“不好意思,小姐,您该不是在寻找某个特别的AF吧?某个您之前在这里见过的AF?”“是的,太太。你们前一阵子还把她放在橱窗里的。她真的好可爱,真的好聪明,看上去就像法国人,知道吗?短发,颜色很深,全身的衣服也都是深色的,她还有一双最最善良的眼睛,而且她是那么的聪明。”“我想我或许知道您指的是谁。”经理说,“如果您愿意跟我来,小姐,我们马上就能揭晓答案了。”直到这时,我才终于动身走到了一个她们能看见我的地方。一整个上午我都置身太阳的图案之外,但现在我跨入了两个明亮的、彼此相交的长方形中,就在这时经理来到了拱门跟前,乔西紧随其后。乔西看到我时,她的脸上满是喜悦,脚下的步子也随即加快了。“你还在这儿!”她比上回更瘦了。她迈着她那没有把握的步子不断地靠近,直视着我的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噢,天啊!我真的以为你已经走了!”“我为什么要走呢?”我平静地说,“我们约好了的。”“是啊,”乔西说,“是啊,我想我们是约好了的。我想都是我弄砸了,我是说,过了这么久。”我对她露出微笑,她则回头喊道:“老妈!就是她!就是我一直在找的那一个!”母亲缓缓地朝拱门走来,然后停住了。有那么一刻,三个人全都看着我:乔西在最前面,一脸灿烂的笑容;经理就在她身后,同样在微笑,但神情中却透着一丝谨慎,我把这看作是她想要传递的一个重要信号;最后是母亲,两眼眯缝着,就像人行道上的路人努力想看清一辆出租车是空车还是有客时的模样。我一见到她还有她看我的眼神,那种恐惧——刚才乔西喊出“你还在这儿”时几乎已经烟消云散的恐惧——又回到了我的头脑中。“我不是存心要等那么久的,”乔西还在说话,“可我生了点小病,不过现在好了。”说完她又回头喊道:“老妈,我们能不能直接把她买了?赶在别人进来把她领走之前?”房间里沉默了一阵子,然后母亲平静地说:“这个不是B3吧,我猜。”“克拉拉是一台B2,”经理说道,“第四代——有人说,这一代从未被超越。”“老妈,克拉拉就是我想要的那一个,别的我都不要。”“稍等一会儿,乔西。”说完她又问经理道,“每一个人朋友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吧?”“一点不错,太太,尤其是这一级别的人工朋友。”“那么,这一台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这个……克拉拉?”“克拉拉有着许多独特的品质,真要说起来,我们可以说一上午呢。不过,如果要我突出强调的一个特质,那我一定要说她对观察和学习的热爱。她能够接受并且融合她所看到的身边的一切,这种能力真是让人称奇。因此,在这家店里的所有AF当中——包括B3在内——她的理解力目前是最为成熟的。”“是吗?”母亲又一次眯起眼睛看着我。接着她朝我走近三步。“你不介意我问她几个问题吧?”“您请。”“老妈,拜托……”“不好意思,乔西。我和克拉拉谈话的时候,你就在那边站一会儿。”这下就只剩母亲和我了。尽管我努力保持着脸上的笑容,但那并不容易。甚至,我或许还让脑海中的恐惧表露了出来。“克拉拉,”母亲说,“我要你别朝乔西那边张望。现在,告诉我,不要看,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灰色的,太太。”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很好。乔西,我要你保持绝对的静默。现在,克拉拉,我女儿的声音,你刚刚听到她说话了,你说说,她的音高是怎样的?”“她说话时的音高介于中央C之上的降A音和高八度C音之间。”“是吗?”又阵沉默过后,母亲说道,“最后一个问题,克拉拉,你有没有注意到我女儿走路的方式?”“她的左髋部或许有问题。还有,她的右肩可能会痛,所以乔西会以一种让右肩避免突然性动作或非必要冲击的方式走路。”母亲思考着我的话。接着地又说:“好吧,克拉拉。看来你懂得挺多。那么能不能请你为我重现乔西的步态?你愿意吗?就现在?我女儿的步态?”于是我迈开了脚步。我意识到,非但是母亲——当然还有乔西——整间商店此刻都在注视着,倾听着。我走到拱门下面,走入太阳铺陈在地板上的图案。然后我走向商店中区的那几个B3,还有玻璃展品推车。我竭尽全力地重现我所看到的乔西的步态——第一回是在她走下出租车后,那时罗莎和我都在橱窗里。接着是四天后,母亲刚一抽回按住她肩膀的那只手,她便冲着橱窗走来。最后就是我刚刚看到她的样子,迫不及待地走向我,眼中满是欣慰与快乐。我走到玻璃展品推车前,动身绕开它,一边尽力不去碰到站在推车旁的那个男孩B3,一边还要小心翼翼地保持乔西的步态特征。可就在我要原路返回的时候,我抬眼一瞥,正好看到母亲,而我所看到的某样东西让我停住了脚步。她依然在用心地看着我,但她的目光似乎径直穿透了我,在我的身后聚焦,似乎我是一块窗玻璃,而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玻璃后面很远的地方的某样东西。我就站在玻璃展品推车边上不动了,一只脚悬空,脚跟离地。商店笼罩在一片奇怪的静默中。这时,经理说话了:“如您所见,克拉拉拥有超乎寻常的观察力。我从未见过有谁像她这样。”“老妈。”这一回乔西的声音很轻,“老妈,拜托了。”“很好。我们要她了。”【注】克拉拉是一个专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太阳能人智能机器人(AF)。乔西由于提升(基因改造)的副作用经常生病,而害怕女儿去世的母亲买下克拉拉,寄希望于在乔西死后让克拉拉成为乔西的复制品。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详细叙述了一位母亲带着患病的女儿乔西精心购买能够陪伴女儿的太阳能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具体过程。B.乔西和“我”共见了三次面,第三次见面她很兴奋,因为她没想到“我”没被别人选走,仍然在橱窗里等着她。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从情节来看,选文重点描述了母亲对克拉拉的智能能力的考察,是为了突出母亲谨慎而又多疑的性格特征。D.母亲在经理的竭力推介下,经过对“我”的观察力和模仿力等的考查之后,非常慎重地听从了女儿乔西的意见。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为具体丰满,栩栩如生,如在刻画“我”时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B.选文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并推动其发展,既直接反映了母亲、乔西等人的性格特征,丰富了人物形象,又能引起读者共鸣。C.乔西说“可我生了点小病”与前文“我”发现“她比上回更瘦了”的情节相呼应,凸显了智能机器人克拉拉具有很强的观察力和鉴别力。D.面对克拉拉这一聪明可爱的智能机器人,乔西激动欣喜,母亲冷静沉着,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凸显小孩的幼稚无知和成人的理智成熟。8.文中画线语句体现了“母亲”复杂的内心活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有人评价说:“在这部小说里,石黑一雄通过一位令人难忘的叙述者的视角,观察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叙述视角及其作用。【答案】6.C7.D8.①克拉拉模仿乔西的动作那么逼真,使母亲想到乔西的病体,既感到悲伤又有一点欣慰。②母亲想到万一乔西死去,克拉拉真的能替代乔西吗?内心感到痛苦和隐忧。9.(1)本文采用了智能机器人这一有限视角叙事。(2)作用:①増添小说情节的现场感和真实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②便于直接表现智能机器人非凡的观察力、思考力等,更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机器人的智能化和先进性;③利于读者反思人类自身的种种表现,从而表现小说主题。【解析】【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C.“是为了突出母亲……多疑的性格特征”错误,由注释可知,母亲买克拉拉是希望这个机器人能够在女儿去世后成为女儿乔西的复制品,所以对克拉拉进行智能的考查,这突出母亲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以及其谨慎的性格。故选C。【7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D.“凸显小孩的幼稚无知和成人的理智成熟”错误,于文无据。由“噢,天啊!我真的以为你已经走了!”“我们约好了的”可知,乔西激动是因为她没想到“我”没被别人选走,仍然在橱窗里等着她;而母亲冷静沉着则是因为母亲看重这件事,她需要知道克拉拉是否真的能够成为乔西的复制品。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首先找到划线句。“她依然在用心地看着我,但她的目光似乎径直穿透了我,在我的身后聚焦,似乎我是一块窗玻璃,而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玻璃后面很远的地方的某样东西”,这段话是对母亲的动作和神态描写,重点在“看着我,但她的目光似乎径直穿透了我,在我的身后聚焦,……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玻璃后面很远的地方的某样东西”。然后结合语境分析母亲动作和神态中流露出的心理活动。结合上文可知,上文母亲向机器人克拉拉询问女儿乔西的有关事情,并让克拉拉模仿乔西走路的姿势,母亲的动作和神态说明克拉拉模仿乔西非常逼真,再结合注释“乔西由于提升(基因改造)的副作用经常生病,而害怕女儿去世的母亲买下克拉拉,寄希望于在乔西死后让克拉拉成为乔西的复制品”可知,母亲一边看着克拉拉却目光似乎穿透了克拉拉,这说明母亲看到克拉拉的模仿而想到女儿乔西的病体,内心悲伤,却又想到克拉拉模仿如此之像,可以在女儿去世后成为复制品聊以慰藉,又感到一点欣慰;但同时母亲又想到克拉拉是否真的能替代乔西而感到痛苦,心中存有隐忧。【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视角的能力。由题干“通过一位令人难忘的叙述者的视角,观察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可知,首先要找到这一叙述者的视角。从文中来看,文章使用“我”这一人称视角,这是第一人称视角,也是有限视角。这一视角有如下作用: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便于直接抒情。然后分析本文“我”这一视角的独特性以及作用。从文中可知,“我”是一位智能机器人,通过智能机器人的视角来叙写人类以及展现机器人的特点,这一视角很新颖,增加小说的真实感;文章通过“我”的视角讲述了一位母亲带着患病的女儿乔西精心购买能够陪伴女儿的太阳能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具体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她比上回更瘦了”,同时“我”注意到乔西说“可我生了点小病”,这些都直接凸显了智能机器人克拉拉具有很强的观察力、鉴别力以及思考力,而在母亲的要求下,“我”的回答以及模仿也都直接展现了机器人的智能化和先进性;最后从主题的角度来看,作者写的是机器人克拉拉,实际上还是反映人类的行为,通过机器人的视角可以客观呈现人类的表现,更便于读者反思人类的表现,凸显小说的主旨。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陈元字长孙,苍梧广信人也。父钦,习《左氏春秋》,事黎阳贾护,与刘歆同时而别自名家。王莽从钦受左氏学,以钦为猒难将军。元少传父业,为之训诂,锐精覃思,至不与乡里通。以父任为郎。建武初,元与桓谭、杜林、郑兴俱为学者所宗。时议欲立《左氏传》博士,范升奏以为《左氏》浅末,不宜立。元闻之,乃诣阙上疏曰陛下拨乱反正文武并用深愍经艺谬杂真伪错乱每临朝日辄延群臣讲论圣道。知丘明至贤,亲受孔子,而《公羊》《谷梁》传闻于后世,故诏立《左氏》,博询可否,示不专已,尽之群下也。今论者沉溺所习,玩守旧闻,固执虚言传受之辞,以非亲见实事之道。《左氏》孤学少与,遂为异家之所覆冒。夫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血。仲尼圣德而不容于世,况于竹帛余文,其为雷同者所排,固其宜也。非陛下至明,孰能察之!往者,孝武皇帝好《公羊》,卫太子好《谷梁》,有诏诏太子受《公羊》,不得受《谷梁》。孝宣皇帝在人间时,闻卫太子好《谷梁》,于是独学之。及即位,为石渠论而《谷梁氏》兴,至今与《公羊》并存。此先帝后帝各有所立,不必其相因也。臣元愚鄙,尝传师言。如得以褐衣召见,俯伏庭下,诵孔氏之正道,理丘明之宿冤。若辞不合经,事不稽古,退就重诛,虽死之日,生之年也。书奏,下其议,范升复与元相辩难,凡十余上。帝卒立《左氏》学,太常选博士四人,元为第一。帝以元新忿争,乃用其次司隶从事李封,于是诸儒以《左氏》之立,论议讙哗,自公卿以下,数廷争之。会封病卒,《左氏》复废。元以才高著名,辟司空李通府。李通罢,元后复辟司徒欧阳歙府,数陈当世便事、郊庙之礼,帝不能用。以病去,年老,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陈元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乃诣阙上疏曰/陛下拨乱反正/文武并用/深愍经艺/谬杂真伪错乱/每临朝日辄延/群臣讲论圣道B.乃诣阙上疏曰/陛下拨乱反/正文武/并用深愍经艺/谬杂真伪错乱/每临朝日/辄延群臣讲论圣道C.乃诣阙上疏曰/陛下拨乱反/正文武/并用深愍经艺谬杂/真伪错乱/每临朝日辄延/群臣讲论圣道D.乃诣阙上疏曰/陛下拨乱反正/文武并用/深愍经艺谬杂/真伪错乱/每临朝日/辄延群臣讲论圣道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士,始于战国,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文中是指学官名。B.太子,指被现任皇帝依法定程序确立的皇位继承人,事实上嫡长子默认为太子。C.褐衣,褐是用麻或毛捻成线编织的粗衣,衣服重且不保暖,褐衣是平民的标志。D.郊庙,指帝王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在郊庙献祭时礼仪非常烦琐严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元家学渊博,学术地位显著。他的父亲陈钦,师从黎阳贾护学《左氏春秋》,后另师承名家;陈元继承父亲事业,曾与桓谭等被学者尊崇。B.陈元旁征博引,奏疏清晰雄辩。他听说范升上奏称《左氏春秋》浅显,不宜设立博士,于是据理力争,以先帝做法举例,为《左氏》学正名。C.陈元平心持正,坚持心中道义。他冒着冲撞君王之威的风险,用上书奏疏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与范升多次辩论,已经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D.陈元才高于世,敢于直言己见。他因有才华而著名,成为一代学者;他不仅促成《左氏》学的地位,而且陈述的当世事务和郊庙之礼均被采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仲尼圣德而不容于世,况于竹帛余文,其雷同者所排,固其宜也。(2)若辞不合经,事不稽古,退就重诛,虽死之日,生之年也。14.陈元上奏疏驳斥范升观点,论说确立《左氏》学重要地位的缘由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答案】10.D11.B12.D13.(1)仲尼圣贤明德,但不被世人所容纳接受,何况是竹简丝帛上记录的剩余的文字,他们被雷同者所排斥,本来就是应该的。(2)如果言辞不符合经义,事实没有古史为证,我便退下来接受严厉的处置,即使是死的那天,也当作是出生之日。14.①论者:以范升为代表的论者沉溺旧日所学且固执己见,非难诬陷且不能接纳左氏的学说;②帝王:先帝后帝因自身缘由分别推崇《公羊》《谷梁》学说,让其各有所立,二者并存;③道义:丘明至贤,亲受孔子,其学说彰明孔氏正道,陈元坚守道义并为其申明过去冤屈。【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陈元就到朝廷上书说:“陛下治理乱世,使之恢复正常,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对儒家经书错误杂乱真假混淆的问题很是痛心烦恼,每次到上朝的时候,总是请大臣们讲解辩论圣贤之道。“拨乱反正”是固定成语,并列结构,之间不可断开,“反”为使动用法,“正”作宾语,“正”后断开。排除BC。“深愍”的宾语是“经艺谬杂”“真伪错乱”,均为四字短语,对称结构,“杂”“乱”后断开;“延”的宾语是“群臣”,同时“群臣”又作“讲论圣道”的主语,“辄延群臣讲论圣道”属于兼语短语作谓语的句子,“辄”为状语。排除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事实上嫡长子默认为太子”错,嫡长子不一定是太子。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而且陈述的当世事务和郊庙之礼均被采用”错,根据“数陈当世便事、郊庙之礼,帝不能用”可知,未被采用。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不容于世”“其为雷同者所排”,被动句;“固其宜也”,判断句;“固”,本来;“宜”,应该。(2)“若”,如果;“合经”,符合经义;“稽”,考核;“重诛”,严重的惩罚,一般指极刑,死刑;“虽”,即使。【14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由“今论者沉溺所习,玩守旧闻,固执虚言传受之辞,以非亲见实事之道。《左氏》孤学少与,遂为异家之所覆冒。夫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血。仲尼圣德而不容于世,况于竹帛余文,其为雷同者所排,固其宜也。非陛下至明,孰能察之!”可概括出答案①;“往者,孝武皇帝好《公羊》,卫太子好《谷梁》,有诏诏太子受《公羊》,不得受《谷梁》。孝宣皇帝在人间时,闻卫太子好《谷梁》,于是独学之。及即位,为石渠论而《谷梁氏》兴,至今与《公羊》并存。此先帝后帝各有所立,不必其相因也”,可概括出答案②;由“臣元愚鄙,尝传师言。如得以褐衣召见,俯伏庭下,诵孔氏之正道,理丘明之宿冤。若辞不合经,事不稽古,退就重诛,虽死之日,生之年也”可概括出答案③。参考译文:陈元字长孙,苍梧广信人,父亲陈钦,学习《左氏春秋》,侍奉黎阳贾护,与刘歆同时期而另外自成一家。王莽曾跟从陈钦习学《左氏》学,封陈钦为猒难将军。陈元年少时继承父亲的事业,为《左氏》作注解,集中精力深思,甚至不与同乡往来。因父亲的关系而担任郎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建武初年,陈元与桓谭、杜林、郑兴都被当时学者所尊崇。当时(有人)讨论想设立《左氏传》博士,范升上奏认为《左氏》浅显,不该立(博士)。陈元听说这件事,就到朝廷上书说:“陛下治理乱世,使之恢复正常,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对儒家经书错误杂乱真假混淆的问题很是痛心烦恼,每次上朝,总是请大臣们讲解辩论圣贤之道。知道左丘明是极贤能的人,亲自受孔子教导,而《公羊传》《谷梁传》在后世传播,所以下诏设立《左氏》学,广泛征询可否(设立的)意见,表示不擅自专权,(广开言路,)全都采纳群众的建议。现在讨论的人沉溺于自己所学习的学问,研习已有的旧知识,固执地坚持口耳相传的言论,以此非难亲眼所见事实的学说。《左氏》为孤立的学派,少有人赞同,于是被其他的学术流派所诬陷。最好的音乐不符合众人听觉,所以伯牙绝弦;最好的宝石不和众人所喜爱的(样子)相同,所以卞和泣血。孔子圣人之德,而不被当世所容。何况是竹简和白绢上遗存下来的文字,被随声附和的人所排斥,本是当然的啊!不是陛下至明,谁能觉察出来!过去,孝武皇帝喜爱《公羊》,卫太子喜爱《谷梁》,有诏书命令太子习学《公羊》,不得习学《谷梁》。孝宣皇帝在世时,听说卫太子喜爱《谷梁》,于是独自学习《谷梁》。等到孝宣皇帝即位,因为石渠阁论而《谷梁》之学兴起,至今与《公羊》学并存。这就是先帝后帝各有所成就,不必相承。臣陈元愚昧浅陋,曾经得到老师的传授。如果能以平民的身份被您召见,俯伏在朝廷之下,述说孔氏的正道,按条分述左丘明长久的冤屈。如果言辞与经传不符合,典故与古人不一致,退下来甘受重刑,即使死了,也等于活着。”书奏上去,皇上批示交下边议论,范升又与陈元辩论起来,共十多次。皇上最后设立了《左氏》学,太常选出博士四人,陈元是第一。皇上因为陈元刚参加争论,就用他作司隶李封的从事,于是众多儒士因《左氏》学的设立,议论纷纷,从公卿以下,几次在朝堂上争论。正逢李封病故,《左氏》学又废止了。陈元因文才高出名,被征召到司空李通的官属。李通被罢官后,陈元又被征召到司徒欧阳歙的官属,几次陈述当世事务、郊庙之礼,皇帝没有采用。因病离职,年老,在家中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夏夜宿表兄话旧【唐】窦叔向①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注】①窦叔向:约729—780年,字遗直,扶风平陵人,代宗时官左拾遗、内供奉,后出为溧水令。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作者从嗅觉的角度描写夜合花,夜合花夏季开放,朝开暮合,入夜后香气更浓。B.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中间两联即话旧,与表兄久别重逢,叙说的内容很多,既含有纷乱的时代特征,又含有凄凉的人生际遇。C.尾联中的“又”字,简单朴实中包含着复杂的情感,这样漂泊的生活是人生常态。D.本诗通过与表兄的话旧,委婉含蓄地道出人生悲苦,真实感人,容易引起读者的同感共鸣。16.本诗首联和尾联中“酒”包含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5.D16.不相同。①首联中他与表兄久别重逢,夜宿表兄家,痛饮畅叙,自不免一醉方休,这“酒”是快酒,是欢饮的,内心是愉悦的。②尾联中的“酒”是饯别之酒,是苦酒,含有不尽的惜别之情,又包含着坎坷的人生感慨,内心是苦涩的。【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委婉含蓄”错,此诗主题为怀旧与惜别,“凄凉”“别”“愁”等词直接抒发不尽的离别的伤感。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首联“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久别重逢,又是中表至亲,自不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等到深宵酒醒的时候,微雨萧疏,花气袭人,显得格外宁静。白天初见时由于诸多烦扰,未及细述衷曲,现在夜深人静,正好翦烛西窗,畅聊往事。首联的酒是欢快的,表达诗人与表兄相逢的喜悦之情。尾联“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两句,是想象明朝分别的情景。“又是孤舟别”,一个“又”字,表达了诗人对动荡生活的厌倦。今日相晤,亲情无极,明朝一别,孤舟飘零,想到此,真令人惆怅万分。尾联中的“酒”是明朝饯别的苦酒,饱含了不尽的惜别之情。(三)课内古诗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13分)17.名句名篇默写。(1)《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作者不再抱有幻想、逃于酒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典,借美好缥缈的梦境来表达亦真亦幻的人生态度。(3)《书愤》中,诗人之“愤”多重交织,其中用典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之叹,以愤无人领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一个原因是“怨生”,而导致屈原“怨生”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屈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过秦论》中,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以统治王朝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秦始皇派遣精锐的士兵盘问过往行人以守天下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古来圣贤皆寂寞②.惟有饮者留其名③.庄生晓梦迷蝴蝶④.千载谁堪伯仲间⑤.信而见疑⑥.忠而被谤⑦.执敲扑而鞭笞天下⑧.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寂寞、惟、载、堪、谤、鞭笞、卒。18.课内文言字词(1)稍迁至栘中厩监稍:_________(2)虞常果引张胜引:_______(3)抑本其成败之迹本:_________(4)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因:________(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_________【答案】①.稍:渐渐②.引:牵扯③.本:考察,探究④.因:凭借⑤.从容:委婉得体【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义的能力。(1)句意为“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稍”,古今异义,“不久,逐渐”的意思。(2)句意为“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引”,牵连、攀供。(3)句意为“或许探究他的成败的根源”。“本”,探究、追溯。(4)句意为“倚靠着华山来做城墙,凭借着黄河来做护城河”,指固若金汤。“因”,凭借。(5)句意为“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得体的一面”。“从容”,委婉得体。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月8日,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上传来令人_____的消息:武术成为达喀尔2022年青奥会新增正式比赛项目,这是武术第一次成为奥林匹克系列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武术入青奥,是武术多年来国际推广持续发展、_____的结果。199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成立,2002年得到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目前已拥有五大洲的洲际联合会和155个会员协会,全球有1.2亿武术爱好者。世界武术锦标赛、世界杯太极拳锦标赛等历经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规范完善的赛事体系。武术也已成为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国际综合性赛事的正式比赛项目。多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术协会、国际武联的共同推动下,武术运动深耕海外,武术之花遍开五洲。()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议实现“力争武术项目早日进入奥运会”。加入青奥会,为武术运动进一步普及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青奥会_____了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优秀运动员,在他们的成长中加添武术的印记,也是为武术运动的未来播撒种子。在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中,武术具有重要的价值,承载着独特使命,也必将_____。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A振奋水到渠成汇集不负厚望B.震颤水到渠成凝结不孚众望C.震颤水滴石穿凝结不负厚望D.振奋水滴石穿汇集不孚众望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议“力争武术项目早日进入奥运会”。B.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力争武术项目早日进入奥运会”。C.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建议实现“力争武术项目早日进入奥运会”。D.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实现“力争武术项目早日进入奥运会”。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武术迈开了与奥林匹克运动接轨的步伐。B.武术入青奥,扩大了中华传统文明走出去的渠道。C.武术入青奥,是迈向更广阔发展天地的关键一步。D.武术入青奥,是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手段。【答案】19.A20.B21.C【解析】【分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振奋:指振作精神,奋发努力。震颤:颤动;使颤动。语境指传来的消息让人精神振作,应使用“振奋”,排除两项B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空:水到渠成: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会成功,即功到自然成。水滴石穿: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成就难能的功劳。结合下文语境从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到“形成了规范完善的赛事体系”等情况可以看出,使具备条件后自然会成功的结果,而不在于“集细微的力量”,应使用“水到渠成”,排除D;第三空:汇集:指“连在一起、聚集”;凝结: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语境对象为“青少年优秀运动员”,应使用“汇集”;第四空:不负厚望:不辜负深深的期望。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结合语境武术承载着独特的使命,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应使用“不负厚望”。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成分赘余,“力争武术项目早日进入奥运会”是《建设纲要》中的一项任务目标,依据语境“为武术运动进一步普及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此时只是“提出”而不是“实现”,此处“实现”多余,删掉即可,排除CD;搭配不当,“提议”,指提出意见。“提出”,揭示;提请考虑、讨论、接受或采纳。结合上文《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是国务院办公厅已印发的,应是让人接受、采纳,而不是“意见”,应使用“提出”,排除A。故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由下文语境“力争武术项目早日进入奥运会”可知,武术还未与“与奥林匹克运动接轨”,排除A;结合下文“加入青奥会,为武术运动进一步普及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等语境可知,文段谈论的是“武术入青奥”的发展空间扩大,而未谈及“中华传统文明”“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等内容,排除BD。故选C。(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各题。针对地球冰川的研究发现,当冰川之下的火山开始喷发后,会快速产生蒸汽流,爆炸式穿透冰层,释放灰烬进入高空,并且产生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质。日前人们发现,在火星表面的一些圆形平顶山丘也探测到这些矿物质,并且广泛而大量地存在。因此,人们推测火星早期是覆盖着冰原的,那里曾有过较多的火山活动。22.要得到人们推测的关于火星的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近日火星侦察影像频谱仪发现,火星南极存在火山。B.火星地质活动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分形成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C.沸石、硫化物和黏土这三类物质是仅在冰川下的火山活动后才会产生的独特物质。D.在火星平顶山丘的岩石中发现了某种远古细菌,说明这里很可能曾经有水源。23.下列语言表达中不存在逻辑错误的一项是()A.一年来,这个问题无时无刻不在缠绕着我,让我痛苦不堪,只有在非常繁忙的时候,我才会暂时忘记它。B.这座桥梁的垮塌,既不是设计方的问题,也不是施工方的,那一定是客观原因造成的。C.阅读名著不一定能让我们的语文成绩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提高,但对我们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会有积淀的积极作用。D.司机质疑执法人员乱罚款,执法人员说:“罚款本身不是目的,严格执法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答案】22.C23.C【解析】【分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逻辑推理的能力。由原文看,其论据为:在火星表面一些圆形平顶山丘也探测到地球冰川下的火山喷发产生的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质。要想补充前提,必须在论点与论据之间搭桥,即证明火山活动与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质之间有联系,所以需要补充的前提是“沸石、硫化物和黏土这三类物质是仅在冰川下的火山活动后才会产生的独特物质”。故选C。【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A.违背了不矛盾律。“无时无刻不在缠绕着我”,就不可能“暂时忘记它”,二者不会同时成立。B.违背充足理由律。并未将“人为因素”列举完备,比如,桥上通过的车辆严重超载等,所以结论不完全成立。C.逻辑严密,没有逻辑错误。D.违背了同一律。司机质疑的是“乱罚款”,执法人员回复的是“罚款”,两者含义不同。故选C。四、写作(60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西方国家中有一名少女爆红。她在社交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430万粉丝,很多人视她为偶像、环保斗士。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侃侃而谈,面斥各国领导人。虽然她今年才16岁,却已经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她就是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材料二:我国浙江小伙沈钧亮代表“蚂蚁森林”公益项目到联合国总部领取最高环保荣誉奖“地球卫士奖”。“蚂蚁森林”通过日常绿色出行、在线支付水电费等低碳行动积攒“绿色能量”,以种植真树,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真树,其中超4成能量由95后青年贡献。以上两则关于环保的新闻事件在励志中学引发热议,有同学为瑞典少女敢于为环境保护呐喊而钦佩不已,有的同学则认为中国青年默默地为地球种树的行动更有价值。那么,是呐喊比行动重要,还是行动比呐喊重要呢?请你选定一个观点,写一篇发言稿,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并驳斥对方的观点。要求:自拟标题,自选立场,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呐喊与行动谁更重要”的问题。90后小伙沈钧亮三年减去110斤体重的同时,在“蚂蚁森林”通过绿色出行攒能量转化为种植真树,还代表此公益项目领取“地球卫士奖”,其毅力确实令人钦佩。然而,16岁的瑞典少女深感应对气候变化迫在眉睫,在联合国大会上大声疾呼,其忧患意识和胆识更是令人赞叹,更让我们看到青年对全球和未来的担当,她是青年的榜样,也让大人们深思甚至惭愧。我认为: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开宗明义,定义先行。呐喊,大声呼喊,是振臂高呼,是摇旗助威,是鼓舞士气,不仅让自己听到,更要振聋发聩,通过揭示问题、展望前景、提出策略,为行动指明方向。行动是指在某种理念、思想和态度导引下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只有呐喊在先,行动才不会是在黑暗中摸索。我认为“呐喊再响不如行动有效”,将从呐喊唤醒意识、呐喊交流信息、呐喊鼓舞斗志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于沉睡者,呐喊能唤醒意识。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以铁屋子为喻,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如果沉默,熟睡的人们固然没有就死的悲哀,然而逃不出闷死的结局。大声呐喊,会让人感到苦楚,“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电影《海王》中海啸把垃圾冲回海岸返还人类是呐喊,《国家地理》封面触目惊心的“塑料冰山”是呐喊,柴静进行的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是呐喊……只有通过呐喊,才能揭示危机,引起疗救的注意。第二,于清醒者,呐喊能交流信息。托马斯·刘易斯在《作为生物的社会》说,探索(explore)起源于在探索时发出的声音,其语源拉丁语explorare有“喊出”之意。在工作中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各类与环保相关的峰会,不正是给像格蕾塔这样的呐喊者一个交流信息的平台吗?面对环境保护问题,中国有大国担当,青年一代要呐喊出自己的声音。第三,于先驱者,呐喊能鼓舞斗志。鲁迅先生“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蚂蚁森林”派出沈钧亮作为代表,联合国给沈钧亮颁发最高环保荣誉奖,不正是呐喊以壮声威,让他保持对低碳绿色生活方式的热情,不至于“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陷入无边的寂寞,失却前行的勇气。永远都不要为了目的忘了初衷,就像给风命名的,不是它要去的方向,而是它来时的方向。呐喊,时时提醒我们不忘初心。因此我认为,呐喊比行动更重要。谢谢大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第一则材料主要介绍了瑞典女孩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侃侃而谈,面斥各国领导人,是环保卫士。第二则材料介绍了浙江小伙沈钧亮,以行动践行环境理念。根据两个材料内容,“环保”应成为写作的起点,文章不能脱离此内容指令。必须围绕“呐喊和行动谁更重要”这一论题进行写作,且必须选择其中一方(不可写两者皆重要)。体式指令:写一篇发言稿,并驳斥对方的观点,那么就必须在文中体现“驳论”。示例1: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呐喊,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一种意在唤醒他人,激浊扬清的力量。①环境保护意义非凡,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不是所有人都拥有环境保护的自觉与能力。人们钦佩瑞典少女的敢于呐喊,为何钦佩,应该是源于生活中少有“针对全球生态问题”敢于发声的人,因为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也因此现实生活中少有注意保护环境、讲究绿色生活的人,这就证明“呐喊”本身就是一种号召、一种唤醒,它可以让更多的人懂得其中的要害,从而使更多的人行动起来。这远比一个人默默地为地球种树所带来的实际效应更大。②“呐喊”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经过唤醒而觉醒的人们会拥有不去破坏环境与环境保护的自觉,而这无疑是更高意义上的环境治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③对于环保事业,没有呐喊,就难以形成统一、自觉且持之以恒的行动。呐喊并不代表我们不行动,而是我们要推动规模更大的行动。④呐喊的本质,是思想的传递,而思想,指导了我们的行动。示例2:行动比呐喊更重要。俗话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呐喊”固然重要,但是最终衡量全球生态是否有所好转,还是要看有多少人在“行动”。由此可知,“呐喊”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①相比于呐喊,行动对于问题的解决更为直接有效。无论呐喊拥有怎样的意义,环保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通过实际行动予以实现。只有行动方可使人类走出生态破坏、环境恶劣的“围城”。呐喊唤醒的是更多人的行动,而不是少数人的呐喊。②行动是成为合格呐喊者的前提。没有行动支撑的呐喊是无法真正拥有唤醒的力量的。③相比于呐喊,依赖行动本身所带来的唤醒作用更为直观更有感染力。立意:1.行动比呐喊更重要。2.呐喊比行动更重要。3.扯开嗓子不如甩开膀子。4.声震四方勇于行。5.深知此事要躬行。6.做行动的巨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3-01 22:15:24 页数:21
价格:¥5 大小:113.45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