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1
2
/21
剩余1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六安一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未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生态美学兴起于20世纪初,中国生态美学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引进介绍西方环境美学为其开端。但从21世纪初起,中国学者就开始关注中国本土传统生态审美智慧,并开始与西方对话,即进入跨文化研究。生态美学以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学为其重要理论支撑,反对人类中心论,力主生态整体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家园。由工业革命时期人类为自然立法发展到生态文明时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共生。中西之所以在生态美学领域能够形成跨文化研究,是因为两者具有共同性。共同性之一是生态问题是中西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西方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国际环境会议之后,已经将生态环境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而中国是一个资源紧缺型国家,人口众多,人均可耕地、淡水与森林等资源偏少,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也日渐严重,保护自然环境成为紧迫的社会问题。另一个共同性就是中西生态美学都具有某种反思性与融合性,即对传统工业革命人类中心论的反思与超越,并且倡导一种人与自然的融合性,中国21世纪初已经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其次,是相异性。相异性使得跨文化对话具有足够的空间,也使得中国生态美学得以发展。总之,中西生态美学在相同性前提下具有明显的相异性。其一,中西方存在“生态”与“环境”之辩。西方学者特别是英美学者力倡环境美学,并且对于“生态”一词多有异议。美国著名环境批评家劳伦斯·布依尔认为,生态批评是一种知识浅薄的自然崇拜者的俱乐部,而环境更能概括研究对象,体现文学与环境研究的跨学科性。中国学者则认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之争涉及人类中心与生态整体两种不同的哲学理念。中国学者从三个方面论证“生态”一词优于“环境”。字义上,“环境”具有“包围、围绕、围绕物”之意,是外在于人的二元对立,“生态”则具有“生态的、家庭的、经济的”之意,是对于主客二分的解构;内涵上,“环境”一词具有人类中心论的内涵,而“生态”则是一种生态整体论;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生态”一词更切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模式,而环境美学则与中国传统文化不相接轨。其二,从生态文化的发生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化是一种原生性文化或叫做“族群原初性文化”,是在原始形态农耕文化中形成的亲和自然的文化形态,而在西方文化中,生态文化是一种反思的后生性文化。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强调“天人合一”,因而生态文化是中国古代的原生性文化,中国哲学以“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天人相和”为其文化模式,中国古代艺术基本上就是一种自然生态的艺术,山水画自魏晋以后成为画之正宗,山水诗文甚为发达。而西方古代是一种科技文化,强调科学的、比例对称的“和谐之美”,它的生态文化是20世纪产生的反思的后生性文化,是对工业革命破坏自然进行反思的产物。它也借鉴了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东方传统文化。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引用《论语》中的“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作为其亲和自然之依据。其三,中西方生态美学的话语也有差异。审美是人的一种特定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人的审美具有共通性也具有民族的相异性。西方人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中国人则称“生生为美”。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生态美学话语。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主要使用“阐释学”的方法与话语,英美环境美学主要使用科学的“分析”的方法与话语,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智慧则使用“生生”的古典形态的特殊话语。生态美学引发了艺术观念的生态转型。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美学理论的核心问题,艺术曾经长期占据美学研究的中心地位,黑格尔甚至将美学视为艺术哲学,同时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现代美学从其主体性思路出发,通常高扬艺术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用表现论来解释艺术现象,将艺术视为艺术家表达情感世界的自由创造。根据这种艺术哲学,自然仅仅是艺术家用来创造艺术品的原材料,其逻辑与现代工业生产完全一致:自然事物可以由人类随意加工和改造。与此相反,生态艺术美学则认为,自然自身有着远为人类所不及的巨大活力与创造力,天才的艺术家无非是自然之子,其艺术创造活动无非是一个“代自然立言”的过程,无言的自然通过艺术家的“代言”活动而表达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与内在目的。国内外生态美学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理论成果。生态美学以生态学为理论范式,将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审美互动作为理论基点,将人类的审美偏好及其生态后果作为重要的理论命题,站在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之稳定与平衡的高度,探讨审美价值、审美满足与生态健康之间的矛盾及其化解之道,其核心主张是承认自然的优先性,努力将审美愉悦与生态关怀统一起来。这种形态的美学理论不但有助于反思和批判现代美学的根本缺陷,而且有助于引导人们逐步形成一种有利于生态健康的生态审美观,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摘自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中西差异》,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西学者都关心自己所处环境的生态问题,因此,他们在生态美学领域能够进行跨文化研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B.无论是使用“阐释学”“分析”的方法与话语,还是使用“生生”的古典形态的特殊话语,都取决于各民族的审美方式。C.对“生态”与“环境”的理解不同,引发了中西学者的论争。前者认为“生态”比“环境”好,后者则倡导环境美学。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生态美学以生态学为理论范式,重视生态系统稳定与平衡,探讨审美与生态健康之间的矛盾,以发现化解之道。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西生态美学的差异性,给跨文化对话提供空间。要想发展生态美学,就应该研究中西生态美学的差别。B.从生态艺术美学角度来说,自然具有人类难以企及巨大活力与创造力,艺术家也只是“代自然立言”。C.西方生态文化是一种反思的后生性文化,是对工业革命破坏自然进行反思的产物,也借鉴了东方传统文化。D.通过对比中西学者关于“生态”与“环境”的阐释,可以看出中国学者比较理性,分析得更加客观。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中国生态美学原则的一项是()A.《病梅馆记》:“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卖、出售)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B.杜甫《题桃树》:“高秋总馈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C.陶渊明有首诗说:“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D.《世说新语》:“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yì,遮蔽的东西),太傅叹以为佳。”【答案】1.C2.D3.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中西学者都关心自己所处环境的生态问题,因此……”错误。以偏概全,“中西学者都关心自己所处环境的生态问题”只是原因之一,原文为“是因为两者具有共同性。共同性之一……另一个共同性就……”。B.“都取决于各民族的审美方式”错误。说法绝对,使用什么审美方法和话语不仅仅取决于审美方式,还有思维方式等。D.“以发现化解之道”错误。混淆关系,原文说“探讨审美价值、审美满足与生态健康之间的矛盾及其化解之道”,可知“探讨”的既有“矛盾”,也有“化解之道”;“探讨”“矛盾”并不直接是为了寻找“化解之道”。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中国学者比较理性,分析得更加客观”于文无据。原文材料一“西方学者特别是英美学者力倡环境美学”“中国学者则认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之争涉及人类中心与生态整体两种不同的哲学理念”只是强调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中西方存在“生态”与“环境”之辩。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根据原文内容,中国生态美学强调“天人合一”,而将梅“斫”“删”“夭”“锄”遏”是对自然的破坏,不属于“中国生态美学”的范畴。故选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提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思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是在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概念或事物的基础上主观能动地转化成为前所未有的、客观能够认可的概念或事物;“创新”,是在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地发展成为超出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模式、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因此,中医药创新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固本”原则。创新以传承为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医药学的创新不是毁古弃旧、标新立异,更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的必然产物。二是“强基”原则。创新以需求为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要做真正有益于学科发展、人民需求的创造与发明,脱离了实际需求的创新就是毫无应用价值的“屠龙术”。三是“守恒”原则。创新,是“知行合一”的持久战。“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责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科学研究、继承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创新就必须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创新最需要的是“恒心”,要像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那样抓住研习中医药典籍获得的灵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研究工作,有着百折不挠、深掘精研、不断创造、创新、提升的意志与精神。四是“出新”原则。创新以创举为功,“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要特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严要求、细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虽然创新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功,但每一个致力创新的中医人都应明志笃行,以创新高度为追求,开拓进取,填补空白,实现有品质、有价值、有成就的成功创新。(摘编自孙光荣《创新:知行合一持久战》)材料二: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四诊望、闻、问、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诊断常见疾病诊断及证候诊断;症状鉴别;病案书写(摘编自《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材料三: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催生下,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可见,从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4.下列内容不符合中医药创新所坚持的原则的一项是()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B.“上善若水,处下不争,大道至简,淳朴自然。”C.“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D.“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习总书记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提示的总思路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中医药创新应坚持四大原则。B.中医诊断学以四诊、八纲、辨证和诊断为基础,讲究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结合“八纲”对病人进行分析“辨证”从而做出诊断。C.国家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中医”是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5个“非遗代表作”项目的首选项。D.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6.请结合材料,分析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答案】4.B5.D6.①具有代表性: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②具有实际贡献: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巨大贡献,现在仍然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③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由材料一第二段的“一是‘固本’原则。创新以传承为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可知,选项符合“固本”原则。B.原句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指善行、处世、自然简朴,不是中医药创新所坚持的“创新以传承为本”“创新以需求为基”“创新,是‘知行合一’的持久战”“创新以创举为功”原则。C.由材料一第五段的“四是‘出新’原则。创新以创举为功,‘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可知,选项符合“出新”原则。D.“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惟精惟一”表达的专一的意思,与文中的“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躁者涉猎”内涵一致,符合中医药创新的“守恒”原则;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概括有误,材料三的表述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所以并不仅仅是“委员会”,还有“专家组”和“办公室”。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从材料三“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可看出,中医药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国际上都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学科门类。从材料三“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看出,中医药无论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都具有实际贡献,它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从材料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中可看出,中医药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要保护好并传承下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碑孙犁赵庄村南有三间土坯房,一圈篱笆墙,面临着滹沱河,那是赵老金的家。自从敌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楼,老人整天到河边去,有鱼没鱼,就在这里呆一天。看看天边的山影,看看滹沱河从天的边缘那里白茫茫地流下来,像一条银带,在赵庄的村南曲敛了一下,就又奔到远远的东方去了。“五一”以后,这里一向是常住八路军和工作人员的。这些日子,每逢赵老金睡下了,母亲和女儿小菊到了东间,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一盏小小的菜油灯挂在机子的栏杆上,女儿登上机子,母亲就纺起线来。现在是九月底的天气,夜深了,河滩上起了风,听见沙子飞扬的声音,窗户也呼打呼打的响。屋里是纺车嗡嗡和机子挺拍挺拍的合奏。母亲忽然听见窗户上啪啪地响了两下,她停了一下纺车,以为是风吹的,就又纺起来。立时又是“啪啪啪”的三下,这回是这么清楚,连机子上的女儿也听见了,转眼望着这里。母亲把耳朵贴到窗纸上去,外面就有这么一声非常清楚、熟悉又亲热的声音:“大娘!”“咳呀!李连长来了!”母亲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女儿又惊又喜地把机子停止,两手接着柱板,嘱咐着母亲:“你看你,小心点。”母亲摘下灯来,到外间去开了门,老李一闪进来,随手又关了门,说:“大伯在家吗?”“在家里。干什么呀,这么急?”“我们有十几个人要过河,河里涨了水,天气又凉不好浮。看见河边有一只小船,我们又不会驶,叫起大伯来帮帮忙。”小菊听着,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了。“十几个人?他们哩?”大娘问。“在外边。我是跳墙进来的。”老李说。“那你就快点吧!”大娘向着西间喊了一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来了。走吧,同志。”老金已经穿好衣服,在外间等候了。大娘掩好门,回到屋里,和女儿坐在炕上。她听着,河滩里的风更大了,什么声音也听不见。风杀了,一股寒气从窗子里透进来。老金回来,他的胡子和鬓角上挂着一层霜雪。他很忧愁地说:“变天了,赶上了这么个坏天气!要是今黑间封了河,他们就不好过来了。”一家三口,惦记着那十几个人,放心不下。早晨,天没亮,大娘就去开了门。满天满地霜雪,草垛上,树枝上全挂满了。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当大娘正要转身回到屋里的时候,在河南边响起一梭机枪。这是一个信号,平原上的一次残酷战斗开始了。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中间是清脆沉着的步枪声。一家人三步两步跑到堤埝上,朝南望着。赵老金忘记了那飞蝗一样的子弹,探着身子望着河那边。他看见那一小队人退到了河边。当他们一看出河里已经结了冰,中间的水又是那么凶的时候,微微踌躇了一下。但是立刻就又转过身去了,他们用河岸作掩护,开始向三面的敌人疯狂地射击。②老金看见就在那烟火里面,这一小队人钻了出来,先后跳到河里去了。他们跳进结冰的河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木,心脏一收缩,他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老金他们冒着那么大的危险跑到河边,也只能救回来两个战士。他们那被水湿透的衣裳,叫冷风一吹,立时就结成了冰。“你们昨晚上过去了多少人?”“二十个。就剩我们两个人了!”战士们说。“老李呢?”“李连长死在河里了。”这样过了两天,天气又暖和了些。太阳很好,赵老金吃过午饭,一句话也不说,就到河边去了。他把网放在一边,坐在沙滩上抽一袋烟。河边的冰,叫太阳一照,乒乓地响,反射着太阳光,射得人眼花。老金往河那边望过去,小麦地直展到看不清楚的远地方,才是一抹黑色的树林,一个村庄,村庄边上露出黄色的炮楼。老金把眼光收回来。他好像又看见那一小队人从这铺满小麦的田地里渡过来,纵身到这奔流不息的水里。他站立起来,站到自己修好的一个小坝上去。他记得很清楚,那两个战士是从这个地方爬上岸来的。他撒下网去,他一网又一网地撒下去,慢慢地拉上来,每次都是叹一口气。他在心里祝告着,能把老李他们的尸首打捞上来就好了,哪怕打捞上一支枪来呢!几天来只打上一只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军鞋和一条空的子弹袋。就这点东西吧,他也很珍重地把它们铺展开晒在河滩上。这些日子,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小菊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那来往穿送的梭转。她用力踏着蹬板,用力卷着布。有时她到河岸上去叫爹吃饭,在傍晚的阳光里,她望着水发一会呆,她觉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老头固执得要命,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撒网。一直到冬天,要封河了,他还是每天早展携带一把长柄的木锤,把那个小鱼场砸开,“你在别处结冰可以,这地方得开着!”于是,在冰底下憋闷一夜的水,一下就冒了上来,然后就又听见那奔腾号叫的流水的声音了。这声音使老人的心平静一些。他轻轻地撒着网。他不是打鱼,他是打捞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那浑黄的水,那卷走白沙又铺下肥土的河,长年不息地流,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一九四六年春于冀中(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在构思和表达上都有“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比如李连长只出场一次,他与赵老金一家的亲厚已然传递出来。B.母女俩夜间纺线前“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母亲“把耳朵贴到窗纸上”等细节照应上文“敌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楼”,暗示形势紧张。C.小说运用了部分方言词语,比如“出溜”“风杀了”“黑间”“立时”等等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D.小说写到多种声音,“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中间是清脆沉着的步枪声”表明两军力量悬殊,揭示八路军此次战败的必然性。8.同为表现战士牺牲后群众的悲情,描写小菊悲情的语句能不能用在大娘身上,为什么?请结合小说具体分析。9.有评论认为,《碑》是孙犁小说中具有艺术个性的一篇,它不同于以《荷花淀》为代表的清新明快的审美特征,而展现出一种符合战争残酷性的凝重悲壮的艺术风格。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结合文本和下面《荷花淀》中节选文字说明理由。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答案】7.D8.不能。①小菊是个矜持内敛的姑娘,在前文听出李连长到来,“又惊又喜”,没有直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接表达;战士牺牲后,作者用了精准的动作描写如“织布”“用力”,神态描写“发呆”和心理描写“心里一股东西流走了”含蓄传达了小菊深藏的悲愤和痛楚,符合她的形象和性格。②大娘是一个热情爽利的人,在前文她听出李连长声音时“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在得知李连长的人马需要帮忙渡河时她大声催促老金;得知战士牺牲后,神态描写“哭得两只眼睛通红”不掩饰内心的悲情,符合她直率的性格。所以描写小菊悲情的句子不能用在大娘身上。9.认同。《荷花淀》由对与斗场而的描写加“枪声清脆……”显得轻松明快,重在描写战士们打捞战利品的情景,并未凸显战斗的残酷。《碑》中战斗场面描写得惊心动魄,如“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那飞蝗一样的子弹;多次写到天气恶劣、河水结冰、作战环境不利,如“赶上了这么个坏天气!”“满天满地霜雪”;并重点刻画了战士们的牺牲以及老金一家的悲痛,渲染、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氛围,呈现出沉重壮烈的风格。【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揭示八路军此次战败的必然性”错误。“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中间是清脆沉着的步枪声”,“机枪”和“步枪”表明敌军和八路军装备优劣有别;“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表明敌人火力猛烈,但此时步枪声仍“清脆沉着”;虽然后文八路军遭到围堵,大多牺牲,但“揭示八路军此次战败的必然性”太过绝对。而且,八路军的撤退不利很大程度上也是天气原因造成的。另外,八路军此次战斗的既定目标文本未作交代,严格地说,仅以人员伤亡很难判定一次战斗失败与否。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根据小说中的描写,战士牺牲前,小菊“又惊又喜地把机子停止,两手接着柱板,嘱咐着母亲:‘你看你,小心点’”,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可见她是一个矜持含蓄的姑娘。战士牺牲后,她“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那来往穿送的梭转。她用力踏着蹬板,用力卷着布”“她望着水发一会儿呆,她觉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作者用了精准的动作描写如“推送”“转”“踏着”“卷着”,神态描写“发呆”和心理描写“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含蓄地传达了小菊深藏的悲愤和痛楚,符合她的形象和性格。小说中的大娘在听出李连长的声音时,“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在得知李连长的人马需要帮忙渡河时她大声催促赵老金“‘那你就快点吧!’大娘向着西间喊了一声”;这些都可以看出大娘的性格热情爽快、干脆直率。在战士牺牲后,她“哭得两只眼睛通红”,毫不掩饰心中的悲痛,也很符合她直率的性格。因此,描写小菊悲情的句子不能用在大娘身上。【9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由题干来看,本题可以有两个角度,一是认同二者风格迥异,二是不认同意。同意,要找出二者的不同之处。文中作者在描写战斗场面时,借助“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那飞蝗一样的子弹”等内容,调动感官,使用修辞,将战斗场面描写得惊心动魄;环境描写上,如“赶上了这么个坏天气”“满天满地霜雪”,多次写到天气恶劣、河水结冰、作战环境不利,以此来烘托战争的残酷氛围;由“他们跳进结冰的河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木,心脏一收缩,他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老金他们冒着那么大的危险跑到河边,也只能救回来两个战士”和“这些日子,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小菊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那来往穿送的梭转。她用力踏着蹬板,用力卷着布。有时她到河岸上去叫爹吃饭,在傍晚的阳光里,她望着水发一会呆,她觉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老头固执得要命,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撒网”可知,得知战士牺牲后,大娘一家非常悲痛,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的神态直接表达了悲伤,小菊用力织布、发呆等动作神态,含蓄地传达了她深藏的悲愤和痛楚,这些内容渲染、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氛围,呈现出沉重壮烈的风格。《荷花淀》中,作者在描写战斗场面时,借助“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语言简洁,节奏轻快,描写的重点不在如何作战,而是战后打捞战利品,如“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作战刚刚结束,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这里凸显了战士们的乐观,并未凸显战斗的残酷。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①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扼塞②,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镇抚渝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群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祖曰:“诸君知猎乎?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承受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于是乃令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节选《史记·萧相国世家》)[注]①律令:法令。图书:实为图籍文书的省称。②扼塞:险要难行的军事要地。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B.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C.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D.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11.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稷,分言之,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B.布衣,指麻布衣服,借指平民百姓,黔首、庶民、黎庶、黎元、氓等也是百姓的称谓。C.昆弟,就是兄弟的意思,同昆仲,指兄和弟。从弟则是堂弟的意思。D.顿首,古代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称为“叩头”。其形式略同稽首。后来引申为书信语的开头或结尾,其意思如同现代书信语的“向您问好”“致敬”等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何深得刘邦宠信。淮阴侯被杀后,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为保护萧何安全,命令安排五百名士兵由一名都尉率领充任相国的卫队。B.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C.萧何是谋士、战略家。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狩猎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都不敢再说什么。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萧何眼光远大,深谋远虑。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后,将领们忙于争分金帛财物,而萧何却首先收取秦王朝文献档案,将其珍藏,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2)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疑君心矣。【答案】10.C11.A12.A13.(1)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2)皇上在外作战风餐露宿,而您留守京城,并不需要冒着矢石去冲锋陷阵,但皇上却要给您加封食邑、设置卫队,这是因为皇上对您也起了疑心。【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汉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群臣争功”为主谓短语,其前断开,排除AD;“岁余”作“功不决”的状语,“岁余”前断开,排除B。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A.“社为谷神,稷为土神”错,社为土神,稷为谷神。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为保护萧何安全”错,刘邦在提防萧何反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汗马之劳”,征战的劳苦,也指战功;“徒”,只,只不过;“顾”,表转折,却。(2)“暴露”,风餐露宿;“中”,京城;“被”,遭受;“益”,增加。参考译文:相国萧何是沛县丰邑人。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汉王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萧何向汉王推荐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汉王带兵东出,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汉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他制定各种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汉王在战场上多次损失军队逃走,萧何经常征发关中的士卒,随时补充汉王军队的损失。汉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于是便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恩许他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汉十一年,陈豨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到达邯郸。战事还没有结束,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侯。高祖听说淮阴侯已经被杀的消息后,就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命令安排五百名士兵由一名都尉率领充任相国的卫队。召平对相国说:“大祸临头了。皇上在外作战风餐露宿,而您留守京城,并不需要冒着矢石去冲锋陷阵,但皇上却要给您加封食邑、设置卫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队,这是因为淮阴侯刚刚在关中谋反,皇上对您也起了疑心。设置卫队来保护您,这不是宠信您的表示。希望您辞让封赏不予接受,再把自己的全部家财私产拿出来赞助军需,这样皇上心里就会高兴了。”相国听从了召平的计策,高祖果然大为高兴。萧何向来与曹参不和,到萧何病重时,孝惠帝亲自去探望相国的病情,顺便问他:“您百岁之后,谁可以继代您的职位?”萧何回答说:“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孝惠帝接着问:“曹参这个人怎么样?”萧何叩头说:“皇上您找到合适的人了!我死而无憾了!”孝惠帝二年,相国萧何去世,谥为文终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梦天①李贺老兔寒蟾②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③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④,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⑤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注释】①这是李贺为梦境或纯因艺术幻想而创作的诗篇。梦天:梦游天上。②老兔寒蟾:月中的白兔和蟾蜍。④鸾佩:雕刻着鸾凤的玉佩。此代指仙女。④“黄尘清水”:换句常见的话就是“沧海桑田”。“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这里指东海上的三座山。⑤齐州:中州,即中国。《尚书·禹贡》言中国有九州。14.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在月宫看人世的感觉;后四句写在月宫之所见。B.首联是说天色凄清,老兔寒蟾正低声呜咽,月光斜照,半开的云楼粉壁惨白。C.“鸾佩”句是说在月宫中“我”在桂花飘香的路上遇见仙女。D.尾联是说俯瞰中国,九州小得就像九个模糊的小点,而大海小得就像一杯水。15.简要分析《梦天》这首诗的表现手法。【答案】14.A15.①想象奇特。诗人梦中上天,下望人间,呈现出色彩纷呈奇诡变幻浪漫艺术特色。②对比。将天上人间作了鲜明的对照。③运用比喻、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月亮比作“玉轮”,以“鸾佩”代指仙女,大海小如一杯水。【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能力。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前四句写在月宫看人世的感觉;后四句写在月宫之所见”理解颠倒,应该为“前四句写在月宫之所见;后四句写在月宫看人世的感觉”。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第一句写到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来一阵冻雨,仿佛是月里玉兔寒蟾在哭泣似的。第二句忽然云层变幻,月亮的清白色的光斜穿过云隙,仿佛是房屋楼阁。第三句写到下雨以后,水气未散,天空充满了很小的水点子。玉轮似的月亮在水汽上面辗过,它所发出的一团光都给打湿了。第四句中“鸾佩”是雕着鸾凤的玉佩,这里代指仙女。这句是说:诗人幻想在桂花飘香的月宫小路上和一群仙女遇上了。这四句想象非常的奇特。诗歌的五、六句写到诗人同仙女的谈话。最后两句是诗人“回头下望人寰处”所见的景色。所以整首诗天上人间浑然一体,通过写梦游月供,描写天上仙境,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现实生活的苦闷,呈现出色彩纷陈奇诡变幻的浪漫艺术特色。七、八句诗人遥望人间,感觉大地上的九州有如九点“烟尘”,东海如同被打翻了的一杯水,将天上人间作了鲜明的对照,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感觉大地上的九州有如九点“烟尘”,东海如同被打翻了的一杯水,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出了人间与天上相比渺小的特点。“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将月亮比作“玉轮”,以“鸾佩”代指仙女,运用比喻、借代的手法,使诗歌意境优美奇幻。(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16.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声写声,表现出乐声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形写声,渲染了乐声的美妙动听。(2)《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登上帝位,用严酷的刑罚统治天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燕歌行》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昆山玉碎凤凰叫②.芙蓉泣露香兰笑③.履至尊而制六合④.执敲扑而鞭笞天下⑤.战士军前半死生⑥.美人帐下犹歌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履”“笞”“犹”。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整条东街蜿蜒曲折,街上青砖黛瓦,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上层住人,下层作店,清一色的木板门,以利坐店经商。南来北往的商人,___17___的街房,农机厂、粮站以及各种特色小吃店,让东街呈现一派___18___的繁华景象,成为南川城一颗璀璨的明珠。西大街不太热闹,但这里有当时享誉川东的交易大楼。叠上交易大楼俯瞰,弯弯大楼的结构其实是三角形。楼房有三道拱门可以进出,随便选--道拱门进去;里面都豁然开朗。南川建设新城,改造旧城,打造全方位重庆都市后花园,“九高四铁一机场”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慢慢实现。而今,整座城市拥有的六纵八横的宽阔街道将城市空间布局不断拓展延伸。西大街曾经的标志性建筑弯弯大楼不见了,___19___的是新兴的商业经济圈。傍晚时分的西大街___20___,观景灯次第点亮,微风徐徐,满河尽是波光粼粼、灯火闪耀。在这里,景城大道与金佛山景区相互映衬,体现了山与城的互动、人文与历史的交融。夏季的早晨和黄昏,宽阔的花山广场灯光闪烁,音乐袅袅,喷泉跃动,人们在广场上载歌载舞,怡然自乐。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鳞次栉比欣欣向荣取而代之游人如织B.星罗棋布欣欣向荣改头换面游人如织C.星罗棋布方兴未艾取而代之人满为患D.鳞次栉比方兴未艾改头换面人满为患18.下列各项中,和加点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B.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C.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南川改造旧城,建设新城,打造重庆都市全方位后花园,“九高四铁一机场”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实现。B.南川改造旧城,建设新城,打造重庆都市全方位后花园,“九高四铁一机场”的宏伟蓝图正在慢慢逐步实现。C.南川改造旧城,建设新城,全方位打造重庆都市后花园,“九高四铁一机场”的宏伟蓝图正在慢慢逐步实现。D.南川改造旧城,建设新城,全方位打造重庆都市后花园,“九高四铁一机场”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实现。【答案】17.A18.B19.C【解析】【分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星罗棋布”,指的是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第一空形容房屋,只有数量多之意,没有分布的意思,应用“鳞次栉比”。②“欣欣向荣”,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根据所填词语语境“农机厂、粮站以及各种特色小吃店,让东街呈现一派的繁华景象”分析可知,此处语意强调“蓬勃发展,兴旺昌盛”,故应填“欣欣向荣”。③“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多用于人或事。“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用作贬义。根据语境,第三空想表达曾经的弯弯大楼被新兴的商业圈取代,强调“取代”,没有贬义含义,故应填“取而代之”。④“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第四空所需词语强调人多,没有因人多造成困难之意,应用“游人如织”。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原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东街比作南川城一颗璀璨的明珠。A.“引”“衔”属于人的动作,作者将之赋予给“雁”“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选项和加点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水面比作明镜。选项和加点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C.“三万里河”“五千仞岳”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体现出河之长、山之高。选项和加点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D.“绿肥红瘦”属于借代,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选项和加点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序不当,成分赘余。“改造旧城”应在前,“建设新城”应在后;“全方位”应放在“打造”之前;“慢慢”与“逐步”表意相同,构成重复。应改为“南川改造旧城,建设新城,全方位打造重庆都市后花园,‘九高四铁一机场’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实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语序不当,“全方位”应放在“打造”之前。B.语序不当,成分赘余。“全方位”应放在“打造”之前;“慢慢”与“逐步”表意相同,构成重复。D.成分赘余,“慢慢”与“逐步”表意相同,构成重复。去掉“慢慢”。故选C。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啄木鸟一直被人们誉为森林医生,是益鸟。但近日,一篇宣称啄木鸟的啄木行为破坏树木、加速树木死亡的自媒体文章广泛传播,称啄木鸟绝非益鸟。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鸟本无好坏之分。____,还是其他鸟,都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往往按照是否有利于农林业生产经营、是否造成经济损失等,____。然而,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看,____。正是多样的生物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稳定,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答案】①.无论是啄木鸟②.将鸟划分为益鸟和害鸟③.所有鸟类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补写语句的能力。第一空处,由下句“还是其他鸟,都是人类的朋友”中的“还是”可知,此句应该也是在说鸟,再结合上文中的所讲的“啄木鸟”,可知,此处应该是在说“啄木鸟”,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无论是啄木鸟”。第二空处,由上句“人类往往按照是否有利于农林业生产经营、是否造成经济损失等”可知,按照是否有利于农林业生产经营、是否造成经济损失等是在划分鸟,按照这个标准可以把鸟划分为“益鸟和害鸟”,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将鸟划分为益鸟和害鸟”。第三空处,由下句“正是多样的生物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稳定,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知,是生物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稳定,再结合“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看”,说明“鸟类”也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所有鸟类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21.阅读下面的环保宣传图片,请说出其构图要素(不包含图中文字)和寓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构图要素:图片主体部分是一只砍掉了三根指头的手,剩余的两根手指构成一个“胜利”的标志;寓意:乱砍滥伐、危害环境不是人类的胜利。【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的能力。分析图片的要素和寓意,就要找准其中的要素,理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主体要素及其象征意义,最后准确揭示画面的主题。题目所给环保宣传图片由一只被砍掉了三根指头的手、荒芜的土地、远处的工厂、污染的天空四个要素组成。其中“手”是主体要素,只剩余两根手指,构成一个“胜利”的标志;“手”上长出了小树丫,象征着被砍伐后的森林。由此可以得出寓意,砍伐后的“胜利”标志并不是人类所追求的真正意义的胜利,乱砍滥伐,危害环境,反而会危及人类。综上分析作答即可。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①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②怀疑有如草木之芽,从真理之根萌生。——但丁③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柏拉图以上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全面理解材料,结合自身发展,联系社会生活,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明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略【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为三句名言,苏霍姆林斯基是说人们在心灵深处,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但丁的话启示人们应该以怀疑精神追求真理;柏拉图的话是从反面假设的角度强调,人们应该具有批判精神,否则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综合三则材料不难发现,三则名言均是强调要勇于质疑,勇于探究,求真知,求真理。“怀疑”和“求真”是统一的,我们应有“怀疑”的习惯,我们要有自己有判断力,不畏权威,不盲目听信权威。考生写作时可采用内涵深入法,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意义是什么”;也可以先亮明观点,然后从“勇于质疑”的重要性角度设置分论点进行论述;还可以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从“质疑”的重要性和“盲从”的危害性两方面进行论述。立意:1.敢于质疑,勇于探究。2.批判质疑,崇尚真知。3.质疑是通往科学真理殿堂的途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九江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六安市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六安市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湖南省邵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2-11 22:26:59
页数:21
价格:¥5
大小:1.07 M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