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贵州省毕节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红色主题美术作品的体裁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个艺术门类,内容涉及新时代抗震救灾英雄、抗疫白衣天使等多个宏大主题。广大美术工作者用优秀红色主题美术作品传承红色基因、解码时代精神,以此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凝聚社会民心。进入新时代,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是在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上聚焦、聚力,如《风雨同舟》《飞天圆梦》《龙腾大湾》《彝家新村》等。它们讴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具有相当的思想高度、情感温度和艺术深度,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紧扣时代脉搏、聚拢民心所向的社会作用,同时也反映出新时代中国美术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态势。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作品蕴含象征意蕴,彰显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在新时代同样塑造了如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宝贵的红色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新的精神丰碑。如青年艺术家邱敏君“以艺抗疫”,创作了水彩画《“疫”线党旗扬》。该作品定格的是一幅抗疫前线温暖人心的图景:一顶帐篷、一张桌子、一个临时设立的“党员先锋岗”,为群众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安全防线。这类作品简单明了地表达一种立场、营造一种氛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作品引领社会风尚,提升思想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优秀的红色主题美术作品,一方面追求艺术上的品格、意境,一方面追求思想上的纯洁、高雅,形成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因而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的共鸣。在信息驳杂、思潮繁复的背景下,红色主题美术作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使人们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美化,对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艺术修养等大有裨益。人们在欣赏作品、接受美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了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和热爱。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摘编自韩波《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创作大有可为》)材料二:主题性美术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能以艺术的形式塑造国家光辉形象,弘杨时代英雄人物精神,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来说,意义重大。主题性美术的社会功能的实现要建立在对该类艺术应有的“当下性”的充分认知上。“当下性”首先具有时间意味,需立足于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关注绝大多数人生活方式的重要变化,选取有重要价值的社会事件,将其作为美术作品的题材,以此出发去确定主题并钻研技法,从而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2016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实施了“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涌现出相当一部分优秀作品,如《辽宁号航母》《南海明珠》《最美太湖水》《幸福的菜篮子》《脊梁—汶川救援感怀》等,充分展现中国政治制度上的优越性、经济上的伟大腾飞,以及人民生活世界的美好变化。比起时间意义上的“当下性”,文化意义上的“当下性”是主题性美术更加复杂的特性。主题性美术的欣赏者不是逝去的生命,而是当时当下的生命个体。只有以作品为纽带,让一种艺术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的生命个体身上发生,主题性美术的意义才能通过欣赏者的审美理解不断生成,并且获得永恒的意义。而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存在不仅是自然性的,具有感官、神经、肌肉等的自然的身体,还是文化性的,是意识形态、经济制度、民族习俗等构成的整体文化系统中的社会性存在与精神性存在。认知到人的文化性存在,是理解主题性美术应有的文化意义上的“当下性”的首要前提。主题性美术作为一种特定的艺术,不论其题材多么宏大、立意多么高远,最终都要以诉诸感官的美术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从感性上作用于特定时代的公众,推动其构建起自身作为个体的身心和谐,从而达到实现社会整体和谐的最终目的。这种审美意义包含伦理的意味与认知的内涵,但后两者都必须以审美为第一要义,因为缺失了审美性的艺术作品就失去了艺术的本质。因此,审美意义上的形式风格本身一直都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的课题之一。主题性美术的创作是要常变常新的,不论是从时间维度上关注题材范围的变化,还是从文化意义上不断赋予各类题材以当代人所能认同的喻像内容,又或者从形式与风格上打破旧有的桎梏,都需要创作者有鲜明的创新意识和脚踏实地的钻研精神。(摘编自庞勇《论主题性美术的“当下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色主题美术作品涉及体裁门类众多,内容广博宏大,在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文艺创新等方面意义重大。B.水彩画《“疫“线党旗扬》定格抗疫图景,画面温馨,体现了我党新时代的红色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新的精神丰碑。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主题性美术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弘扬时代人物精神等有正向推动作用,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意义重大。D.只要主题性美术作品实现了创作者和众多当时当下的生命个体之间艺术体验的互动,作品的永恒意义就随即得以产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题性和现实题材是新时代中国美术创作的聚焦点,《风雨同舟》等有思想、有情感的作品被推出。B.优秀的红色主题美术作品,能够净化人们的精神,提高其艺术修养,坚定其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和热爱。C.优秀的主题性美术作品应立足于当下,选取有重要价值的社会事件作为题材,并通过一定的技法进行创作。D.审美意义上的形式风格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的重要内容,所以无论怎样理解,审美都应放在第一位。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撑“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凝聚社会民心”观点的一项是()A.山东画院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以跨越半个世纪的多幅作品,展示党的光辉历程和新中国建设的辉煌篇章。B.云南民族大学举办“丹青绘党史·百年铸辉煌”红色美术作品展,展出的美术作品包括油画、国画、雕塑、书法、剪纸、扎染等多种类型。C.参观完海南省的主题美术展,昌江中学学生代表说:“《开训练兵·南海蛟龙》这幅画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因为我也想将来做祖国的卫士。”D.年轻艺术家崔景哲通过红衣少女这一形象展开了以“中国红”为主题的系列工笔画创作,以这种特殊形式为每一个人讲解中国文化的美。4.材料二主体部分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请简要分析。5.复兴中学学生会要举办“新时代·新青年·新风尚”美术作品展。假如你是这次展览的主办人,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简要说明作品入围标准。【答案】1.D2.D3.A4.①层进式论证结构。②首先论证了“当下性”在时间意义上决定了主题性美术作品题材的选择,其次论证了“当下性”在文化内涵层面上使主题性美术更加复杂,最后进一步论证了审美意义上的形式风格(形式风格的“当下性”)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的课题之一。5.①作品要立足于当代青年尤其是中学生的生活,具有时代气息。②作品要蕴含象征意蕴,表达当代青年的文化意识,彰显时代精神。③作品要纯洁高雅,富有审美性,能够净化青年学生的精神,美化他们的心灵。④作品要能从不同的层面体现出当代青年鲜明的创新意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D.“只要……就……”错误,选项混淆关系,原文“主题性美术的意义才能通过欣赏者的审美理解不断生成,并且获得永恒的意义”可看出,文中是必要条件,选项变成充分条件。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D.“……所以……”因果倒置,文中说的是“这种审美意义包含有伦理的意味与认知的内涵,但后两者都必须以审美为第一要义……因此,审美意义上的形式风格本身一直都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的课题之一”,可见“审美意义上的形式风格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结果。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展示党的光辉历程和新中国建设的辉煌篇章”,体现了“紧扣时代脉搏,凝聚社会民心”,所以能支撑“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凝聚社会民心”观点。B.介绍的是其美术作品类型,没有体现“紧扣时代脉搏,凝聚社会民心”的主题。C.这是学生的观后感,并不能支撑观点。D.讲的是年轻艺术家崔景哲对中国文化中传统美的传承,不能支撑观点。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二共五段文字,由材料出处《论主题性美术的“当下性”》可知,材料二论证的话题是“主题性美术的‘当下性’”,第一段引出“当下性”这一话题,第二、三、四段具体论证,第五段“不论是从时间维度上关注题材范围的变化,还是从文化意义上不断赋予各类题材以当代人所能认同的喻像内容,又或者从形式与风格上打破旧有的桎梏,都需要创作者有鲜明的创新意识和脚踏实地的钻研精神”是对上文的总结,所以主体部分是二、三、四段。由第二段开头“‘当下性’首先具有时间意味,需立足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关注绝大多数人生活方式的重要变化,选取有重要价值的社会事件,将其作为美术作品的题材……”可知,这一段是论证“当下性”在时间意义上决定了主题性美术作品题材的选择;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由第三段开头“比起时间意义上的‘当下性’,文化意义上的‘当下性’是主题性美术更加复杂的特性”可知,这一段是论证“当下性”在文化内涵层面上使主题性美术更加复杂;由第四段最后一句“因此,审美意义上的形式风格本身一直都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的课题之一”可知,这而是论证审美意义上的形式风格(形式风格的“当下性”)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的课题之一。而由第三段中“比起……文化意义上的‘当下性’是……更加复杂的特性”可知,这比第二段更进一步,所以主体部分采用的是层进式论证结构。【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材料一第二段“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凝聚社会民心”可知,入选作品要有时代气息,再结合举办方“复兴中学学生会”以及主题“新时代·新青年·新风尚”可知,要立足青年学生的生活。由材料一第三段“时代红色主题美术作品蕴含象征意蕴,彰显时代精神”可知,入选作品要蕴含象征意蕴,要能彰显时代精神,同时结合主题可知,要表达当代青年的文化意识。由材料一第四段“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作品引领社会风尚,提升思想境界”“一方面追求艺术上的品格、意境,一方面追求思想上的纯洁、高雅,……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使人们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美化”可知,入选作品要有高雅纯洁,要能净化青年学生的精神,美好他们的心灵。由材料二最后一段“主题性美术的创作是要常变常新的,不论是从时间维度上关注题材范围的变化,还是从文化意义上不断赋予各类题材以当代人所能认同的喻像内容”可知,入选作品要能体现当代青年的创新意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江南的冬景郁达夫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柏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日子,将在明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感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喜欢徒步旅行的日本人、德国人,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有删改)6.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北国,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过冬天,可以躲在屋里过两三个月的蛰居生活,老年人很乐意,小孩子有点待不住。B.冬至过后,江南的树叶还没有落尽,寒风至多也不过冷了一两天,老翁小孩又出门谈天。表明江南的冬天气候温和。C.在江南的冬天,在风和日暖的午后,人们在冬郊感受不到岁时的肃杀,而能感受到一种含蓄在那里的生气。D.江南的冬天有时没有雨和雪,乡下人将这样的冬天叫作旱冬。旱得久了,白喉等疾病容易上身,但有人喜欢晴和的天气。7.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天气的变化,灰云散去,晨霜净白。B.微雨,寒村,河流,三五人家,小村,长桥,乌篷小船,月晕等实写景物,构成了一幅“寒村微雨图”,真实自然,意境悠远。C.在江南的冬日,人们依旧可以去寒郊散步,这是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恩惠。作者由此联想到了德国的冬天和很多作家的写作。D.作者描绘了不同天气下的江南的冬天和冬景,行文自然有致,笔随意转,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江南的冬天和冬景的情感。8.有评论认为“《江南的冬景》是在多重比较中写江南的冬天和冬景的,突出了江南的冬天和冬景的特点”,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评论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9.文章在写江南冬天的雪景时,多次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6.A7.B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将北国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进行比较。北国的冬天是“躲在屋里过活”,江南的冬天则可享受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②将江南的秋天与江南的冬天进行比较。秋天是读书、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③将闽粤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进行比较。闽粤的冬天只是“春或秋的延长”,没有冬景可言;江南的冬天“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江南的冬景含有生气。9.①作者没有运用直接描写,而是巧妙地引用前人的诗句来写江南冬天从日暮到早晨不同时段的雪景,古今融通,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突出了江南冬天雪景的淡雅高洁和优美宁静。②营造了围炉对酒、雪中红梅等古典诗词的意境,引人入胜,达到了以少胜多、意味无穷的效果。【解析】【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A.“小孩子有点待不住”理解错误,属曲解文意,原文是“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散文艺术特色的能力。B.“……乌篷小船,月晕等实写的景物,构成了一幅……,真实自然”分析不当,原文是“你试想想”“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可见乌篷小船、月晕等是想象的,是虚写。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散文写作技巧的能力。题干要求理解“《江南的冬景》是在多重比较中写江南的冬天和冬景的,突出了江南的冬天和冬景的特点”。由文中“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可以概括出将北国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进行比较。北国的冬天是“躲在屋里过活”,江南的冬天则可享受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由文中“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可以归纳出将江南的秋天与江南的冬天进行比较。秋天是读书、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由文中“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可以看出,将闽粤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进行比较。闽粤的冬天只是“春或秋的延长”,没有冬景可言;江南的冬天“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江南的冬景含有生气。因此,《江南的冬景》是在多重比较中写江南的冬天和冬景的,突出了江南的冬天和冬景的特点。【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散文艺术手法,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题干要求回答,文章在写江南冬天的雪景时,多次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由原文“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可见是写雪前,“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是写雪中,“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可以归纳出作者没有运用直接描写,而是巧妙地引用前人的诗句来写江南冬天从日暮到早晨不同时段的雪景,古今融通,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由文中“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可见,引用诗句突出了江南冬天雪景的淡雅高洁和优美宁静。综合起来,作者引用诗句,营造了围炉对酒、雪中红梅等古典诗词的意境,引人入胜,达到了以少胜多、意味无穷的效果。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宝绘堂记苏轼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此留意之祸也。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注]王君晋与:王诜,字晋卿,太原人,徙居开封(今属河南)。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B.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C.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D.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1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法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B.五音,指中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C.驸马都尉,原为陪奉皇帝乘车之近臣,后用来称帝婿,简称“驸马”。D.熙宁,年号,中国古代用来纪年的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提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观点,然后用历史人物及个人经历加以佐证。B.老子认为: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丧失本心,但圣人暂且用来寄托心意,不会因此废除这四样东西。C.作者认为,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被人拿走了就把它当作烟云从眼前闪过,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过,这样喜欢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就是快乐而不是祸害了。D.文章交代了作者的写作缘由,即王君晋卿建了一座用来储藏全部书画的宝绘堂,要作者写一篇文章来记录这件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2)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14.文章为什么说“不可以留意于物”?请简要分析说明。【答案】10.D11.A12.B13.(1)然而到了那把心意留滞在书画上而放不下的程度,那么它的祸害就说不完了。(2)所以用这篇文章告诫他,希望可以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4.“留意于物”会带来祸害,带走快乐,伤害身体。【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原来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家里所有的都担心失去,别人所有的又担心不给我。“始吾少时”,作时间状语,单独成句,后面断开,排除AB;“惟恐其不吾予也”的“其”为兼语,作前面“惟恐”的宾语后面“不吾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法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错误,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老子认为:……但圣人暂且用来寄托心意,不会因此废除这四样东西”错误,原文为“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可知“但圣人暂且用来寄托心意,不会因此废除这四样东西”是作者的观点,而不是老子的看法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留意”,把心意留滞;“不释”,放不下;“不可胜言”,说不完。(2)得分点:“以是”,用这篇文章;“庶几”,希望;“病”,祸害。【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害其国凶此身。此留意之祸也”可知,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特异的事物也不会感到快乐;把心意留滞在书画上而放不下……害了他们的国家,害了他们的身体。故“留意于物”会带来祸害,带走快乐,伤害身体。参考译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滞于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把它看作是快乐的事情,即使事物特异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特异的事物也不会感到快乐。老子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但是圣人并没有因此而废除这四样东西,也是暂且用来寄托心意罢了。刘备有雄才大略.却性喜织毛物。嵇康恬静寡欲,却喜爱打铁。阮孚狂放不羁,却喜爱蜡制的鞋子。这难道有什么音乐美色和香气吗?但他们终生喜欢而不厌弃。事物之中最可喜而且足以取悦于人而不足以移动人心的,莫过于书和画了。然而到了那把心意留滞在书画上而放不下的程度,那么它的祸害就说不完了。钟繇发展到因此吐血盗墓,宋孝武帝和王僧虔发展到因此互相猜忌,桓玄发展到打仗时还把书画装在船上带在身边,王涯发展到把书画藏在夹墙内,都是由于小孩子玩的把戏害了他们的国家,害了他们的身体。这就是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带来的祸害。原来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家里所有的都担心失去,别人所有的又担心不给我。不久就自我嘲笑说:我看轻富贵而看重书画,看轻生死而看重书画,岂不也是厚薄轻重颠倒错误,丧失自己的本心吗?从这以后就不再那样喜好了。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也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就像烟云从眼前闪过,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过,为什么不愉快地接受它,等到消失之后就不再记挂它了呢?于是书画二物就常常带给我快乐而不会成为祸害。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牢记并遵循礼义,学习《诗》《书》,经常与贫寒的读书人比赛。平日里也排斥精美的食品,弃绝远离歌舞和女色,却专心在书画方面,又建了宝绘堂在私宅的东边,用来储蓄全部的书画,并要求我写文章来记录这件事。我担心他弄不好会像我年少时的爱好,所以用这篇文章告诫他,希望可以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熙宁十年七月二十日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戏题牡丹韩愈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凌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写牡丹花开之时,枝叶繁茂,姿态美好,它们竞相展示着自己的美。B.诗中使用“同”“俱”“何须”“并”“偏”等虚词,照应了标题中的“戏题”二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诗的颈联写双燕飞过,蜜蜂采蜜,描绘了牡丹花开之后燕舞蜂忙的嬉闹场面。D.整首诗展示了牡丹的风采,却暗含了诗人消极的情绪,诗人萌生归隐之意。16.本诗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方面表现了牡丹之美,请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诗的前两联对牡丹进行正面描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牡丹竞相开放,身姿轻盈,凌晨的牡丹犹如新妆的面庞--样,对着赏花的宾客羞怯不语,表现出牡丹含蓄朦胧、清新柔美的特点。②诗的后两联对牡丹进行侧面描写,通过描写牡丹花开之后双燕拂掠、游蜂采蜜以及诗人赏花之时的喜悦心情,侧面衬托出牡丹之美。【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D.“暗含了诗人消极的情绪,诗人萌生归隐之意”错误,整首诗应该是表现了诗人欣赏牡丹之时,忘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以及景物形象的能力。由题干来看,考生需要到诗中找到正面描写牡丹之美和侧面烘托牡丹之美的内容。如首联是描写牡丹花开之时的状态,诗句意思是“很庆幸这些牡丹花开时,枝叶俱茂,所以花朵隐约依稀,它们也毋须互相依倚着争奇斗艳,以轻盈相比”,本是写牡丹的开放,却以“斗”字赋予其人的特点,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凸显其轻盈之态;如颔联进一步对牡丹的神态进行描绘,诗句意思是“清晨到来时一朵朵花儿都像新妆的面庞一样,对着赏花的宾客偏偏都含着羞怯不语的深情”,以“偏含不语情”让牡丹变成了含羞带怯的人,由此可见,首联和颔联是对牡丹的正面描写,“斗轻盈”就已经具有人格意识,“新妆面,不语情”就更强化了这种意识,这都是从牡丹本体出发,自然显现,借助拟人的手法展现牡丹的美。如颈联“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意思是“没有心机的双燕时时从花上掠过,多情的游蜂却正在花间盘旋采蜜”,前一句写“双燕”,后一句写“游蜂”,双燕、游蜂作为牡丹的身外之物频频关照、时时拂掠、苦苦经营,这是侧面烘托牡丹之美;如尾联“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意思是“多年来我已懒于过问世事,令天在栏边看到这些牡丹,禁不住眼光暂时明亮起来”,这是写作者见牡丹而心喜,忘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借助作者赏花的心情来表达牡丹之美。这两联都是侧面展现。(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漂荡在浩渺的江面上。(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与《老子》中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相近。(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揭示全诗主旨,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纵一苇之所如②.凌万顷之茫然③.故不积跬步④.无以至千里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⑥.使我不得开心颜【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苇、茫、跬、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商品而言,包装起着包裹、装饰的作用。历史上,包装材料一般取材于自然界。随着生产力大幅提升,包装材料逐渐向纸、塑料、玻璃等转变。如今,不仅包装的制作设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商品价值,还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特别是在网购大量兴起的情况下,包装成为快递运输_________的环节,在保护商品、避免损耗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近年来,随着电商快速发展,消费需求日益多元,过度包装现象“反复发作”,而且花样不断翻新。从长期来看,过度包装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过度包装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困扰,也成为事关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且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一方面,过度包装_________大量材料带来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包装材料产生的垃圾难处理、难降解,很可能对水、土壤、空气造成长期污染。但是,解决过度包装问题难以________。监管部门、商家、消费者还需携手努力,不弃微末、___________,从源头减少过度包装,才能让“轻包装”、简包装、包装循环利用成为社会新风尚。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不可或缺消耗一蹴而就久久为功B.不可或缺损耗一挥而就积土成山C.无可非议损耗一蹴而就积土成山D.无可非议消耗一挥而就久久为功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今,包装的设计制作水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商品价值,还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如今,不仅包装的设计制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商品价值,还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C.如今,不仅包装的设计制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商品价值,还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D.如今,包装的设计制作水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商品价值,还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为比喻句,并简要分析改写后的表达效果。【答案】18.A19.D20.①改写:特别是在网购浪潮滔滔不止的情况下。②将网购比喻为滔滔不止的浪潮,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网购已成为人们购物的大趋势的特征。【解析】分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空:“不可或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本句话是说在网购大量兴起的情况下,包装也就成为快递运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选用“不可或缺”。第二空:“消耗”,因使用或受损失而逐渐减少;“损耗”,损失消耗一般指不做功的消耗。包装成为快递行业非常重要的环节,但过度包装的话就会使大量材料受到所失而造成资源浪费,所以选用“消耗”。第三空:“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挥而就”,一挥笔就完成了,形容才思敏捷,很快就完成了。本处的陈述对象为解决过度包装的问题,所以选用“一蹴而就”。第四空:“久久为功”,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常指美好的品行离不开长期的坚守;“积土成山”,堆积的土多了可以成为山,比喻事业成功由点滴积累而来,积少成多,聚小成大。根据语境,本处指监管部门、商家、消费者还需携手努力,要持之以恒地减少过度包装或对过度包装进行治理,所以选用“久久为功”。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本语句有三处错误:一,“包装的制作设计水平”语序不当,应改为“包装的设计制作水平”;二,“不仅包装的制作设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商品价值”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应改为“包装的设计制作水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商品价值”,排除BC;三,结构混乱,递进分句中“商品价值”与“消费者的购买”句式结构照应不周,词性尽量一致,排除A。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D项。故选D。【20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将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比喻句,本体为“网购”,喻体可以为“滔滔不止的浪潮”。本句话中的本体网购具有大量兴起的特点,而喻体浪潮具有滔滔不止的特征,所以二者具有相似点,运用比喻能够更生动形象地突出网购已成为人们购物的大趋势,属于当下人们的消费特征,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烧炭后,热量由地砖下面向屋内扩散,该方向的火道被称为主烟道;主烟道两侧还有若千宽度较小的烟道,方向与其垂直,这些宽度较小的烟道①。上述主、支烟道的分布方式犹如娱蚣,因而又俗称为“蜈蚣道”。需要说明的是,②,因而火源位置位于室内最低点,而主烟道从火源位置向室内延伸时,其底部高度逐渐增加,烟道剖面呈斜坡上升状。这样一来,热量就可以较为迅速地由窗底向室内扩散。一般而言,();支烟道截面尺寸小,盖板为扣瓦。主、次烟道的盖板之上再架空铺设地面砖,其架空方式为:在各烟道之间的夯土层之上立多个砖制支墩,地面砖搭在支墩上,面砖之间接缝用灰浆抹严实。③:一方面地砖层可均匀受热,且温度不过高;另一方面如有烟尘渗出烟道时,其仍然会限制在地砖以下传递,并从出烟口排出。21.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尺寸较大的是主烟道截面,其上部盖板由砖砌筑而成B.主烟道截面的上部盖板由砖砌筑而成,截面尺寸较大C.由砖砌筑而成的是主烟道截面上部盖板,截面尺寸较大D.主烟道截面尺寸较大,其上部盖板由砖砌筑而成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1.D22.①被称为支烟道②由于热量是由下往上传递③这种做法科学性在于【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先根据后文“支烟道截面尺寸小,盖板为扣瓦”,可推断应以“主烟道截面”作为叙述对象,排除AC。再根据前后句式一致的原则,本句应和后句一样先说截面尺寸再说材料,排除B。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根据前一分句“该方向的火道被称为主烟道”可见,此处要给“这些宽度较小的烟道”一个定义,再从下文“上述主、支烟道”可见,这些小烟道“被称为支烟道”。②根据后句“因而火源位置位于室内最低点”可知,此处要写其原因,从前文搜寻,可找到“烧炭后,热量由地砖下面向屋内扩散”的内容,由此可见,导致“火源位置位于室内最低点”的原因是“热量由下往上传递/扩散”,加上表因果的关联词即可。③根据后文“一方面……另一方面……”,写这么做的好处,故该空填写为“这种做法的科学性(优点/好处)在于”之类的句子。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史铁生曾说过:“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命运对我们是公平的。人生起伏本是常态,我们要学会面对人生困苦,如果不经历一些人生困苦,就不会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就会一直囿于个人狭隘的世界。凡遇一次困苦,学会超越,我们必将有所收获。上述材料能给正在逐梦的高一学生以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史铁生曾言:“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人们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中,困苦灾难似乎如影随形。我们生于非典,考于新冠,长于地震泥石流等极端天气与恶劣的自然灾害中;现实生活,浮沉剐蹭,渡尽劫波。但真正的智者用实际行动诠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拜伦曾说:“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而灾难恰恰是人生的第一课。当“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人类就是在斗争中变得坚强,懂得了生活的意义。人的第一声啼哭,就预示着这个世界充满着苦难。不过,纵使苦难重重,一次次学步中的跌倒站立,让我们锻炼得坚强有力。苦难是动物的第一课,妈妈告诉刚出生的小羚羊:你若想活着,就必须学会奔跑,这是丛林法则。人生亦是如此:先摔个头破血流,才能在苦难中坚强起来。因此,灾难和苦难启示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卡耐基曾说:“人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既然苦难不可避免,如何面对苦难?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课题。在我看来:逆境无需多想,勇敢迎上去,触摸自己能力的边界。人可以忍受不幸,因为拥有着惊人潜力,只有励志发挥它,才能渡过难关。高尔基从小失去了亲人,当童工做苦力,受尽欺凌,他勇敢地面对残酷欺凌,不断摸索生存的方法。正因如此,他写下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自传三部曲。他热情讴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吧!”在坚强者心中,苦难是一笔财富,凭借毅力可让自己变得富有。俾斯麦说:“在人们的一生中有许多的苦难,我们需要面对苦难时激励自己,如果人生的路途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是啊,横尸遍野的东汉末年,正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曹操、刘备、孙权等豪杰都想在逆风中扭转时局,结束苦难,于是逐鹿中原,英雄辈出。苦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建功立业,“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上演了建安时代的慷慨悲凉。可见,多难兴邦,殷忧启圣。我们不爱阴雨却又难耐燥热;我们不愿经历苦难可苦难偏偏来临;我们知道幸福与知足,但苦难的考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只有磨砺自己,砥砺前行,熬过苦难,继续攀登人生珠峰,才配拥有幸福人生。时间在流逝,我们在长大,心中少了几株嫩芽,多了几分牵挂;终有一天,我们要踏上远行的黄沙,纵横天下,纵享苦难后的风华;玉汝于成,向着理想攀爬;高考之后一代骄子们拥抱的是幸福之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属于言论型材料。材料的关键词主要有“超越自身局限”“面对人生困苦”“能力边界”等。史铁生的这段话正是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他的一生充满困苦,却学会面对人生困苦,在遭遇困境时能够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然后不断超越,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这也给高一的学生很大的启示,高一的学生刚进入高中,即将要面对更大的挑战,遇到困难时也要学会认清边界,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学会超越,必将有所收获。考生在写作时,要审读材料,整体领悟。围绕材料的关键词及其相互内在联系,结合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体验进行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比如可以写人生困苦的价值。然后通过三个层次来论证,如写直面挫折,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走向成功;在失败中提升认识,学会超越,赢得更广阔的天地;把失败作为成功的垫脚石,敢于突破,成就硬核人生。立意:1.直面挫折,提升自我。2.挑战困苦,探索边界。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突破困境,赢得成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3-01 22:15:12 页数:19
价格:¥5 大小:58.53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