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十堰市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简称东风)的建设是当年三线建设中典型的成功范例,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汽车工业文化将东风人、十堰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见证岁月变迁的厂房、车间、机械、设备,和老一辈创业者们留下的“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共同构成了丰富厚重的汽车工业文化资源。马灯照亮东风人的创业路,回首20世纪50年代,藏在山沟里的十堰是一幅偏远落后的景象。据十堰市档案馆资料记载,当时的十堰镇中心地带只有百十户居民、几家小商铺,现代工业一片空白,被人们形象地戏称为“重工业是铁匠铺,轻工业是豆腐坊”。进入20世纪60年代,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在鄂西北的十堰拔地而起,经过了50多年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当年操着天南海北方言的数十万建设者们拥入这个曾经寂静的小山沟。从搭建芦席棚、点着马灯开始,再到干打垒建房,一锤一斧、一砖一瓦建立起了现代汽车城。艰苦创业、勇于创造、激情奉献是十堰的城市灵魂、基因血脉。一代代东风人奋发图强,克服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缺乏的重重困难,开创了“中国式的汽车工业发展道路”,创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奇迹,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历经50多年的发展,十堰从一个偏僻山区小镇成为年均生产销售各类汽车100多万辆、国内生产总值1000多亿元的现代化汽车城。“汽车城”成为十堰的三张靓丽名片之一。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三大精神”是十堰人的传家宝。建厂技术功臣支德瑜,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筚路蓝缕,擎起马灯,支德瑜带领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在国内率先使用珠光体球墨铸铁取代锻钢制造EQ140发动机曲轴,并在新材料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汽车材料国产化和2.5吨越野车、5吨民用车的量产作出卓著贡献。“中国悍马”——“猛士”的缔造者、曾任东风汽车公司产品总设计师的黄松,自2002年起带领团队攻坚6年,冲破国际技术壁垒,创断5项理论方法,应用19项新工艺新材料,掌握75项专利技术。在全部15项战技指标中,“猛士”有12项超过美军“悍马”,其中经济性、生存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对“三大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芦席棚、干打垒、马灯,这些承载着东风人早期艰苦创业回忆的词汇,演化成为“三大精神”——“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变成东风人的传家宝。二汽创业初期,领导和群众一起劳动,同一个食堂排队打饭,同一盏昏暗的马灯下工作奋战,在低矮的芦席棚里生活办公,用干打垒的方法建设厂房。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斗志昂扬,打下了汽车发展的基业。这种精神流传下来,经过提炼升华,概括为“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从铁匠铺、豆腐坊开始,到名扬中外的“东方底特律”,十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东风”的发展史,汽车工业遗产是城市的重要记忆,从这个角度看,第一代东风人留下来的“三大精神”,不仅是东风汽车公司的传家宝,也是十堰人的传家宝。汽车工业文化成为十堰城市的灵魂。在十堰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巨大体量的厂房、车间、机械、设备等丰厚物质的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三大精神”为代表的精神财富,共同构成了丰富厚重的汽车工业文化遗产资源。这种文化与十堰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形成了十堰城市的基因和灵魂,深深融入到十堰人的血脉之中。进入新时代,十堰在全市进一步宣传、传承和发扬“三大精神”,加大汽车工业文化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2016年6月,十堰市拉开了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序幕。市文体新广局还组织开展“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在行动”图片展览,全面展示了十堰市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和成果,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十堰人熟知。2020年7月,汽车工业文化被纳入首批十堰“历史文化活化工程”名单。(摘编自何利《历经50多年奋斗汽车文化融入十堰人的血脉》)材料二:为保留城市记忆,传承汽车文化,充分发掘、利用汽车工业文化遗产资源,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入3500万元,对东风小康老基地废弃的旧厂房进行改造,全力打造十堰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在现场,施工人员正对东风小康旧工厂原涂装车间的外墙墙面进行装饰装修。远处的外墙已用真石漆做成了红砖墙体,迅速把人带入七八十年代老工业厂区的氛围中。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项目负责人王涛介绍说:“改造建筑立面突出工业风格,以传统的红砖厂房为基础,采用玻璃、金属板、刚构架为主要改造材料,在原厂房的两端重点改造,增加厂房现代感和通透空间,以适应现代文创产业园的需要。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83亩,主要分两块:东侧以商业开发为主,用地约59亩,拟新建商业综合体、住宅,四星级酒店、市民服务中心及人防广场;西侧以引入投资建设汽车文化创意因为主,用地约124亩,主要对老厂房进行改造升级,通过艺术景观雕塑及打造汽车文化客厅,充分展现开发区深厚的汽车文化历史底蕴。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以“汽车工业文化”为主线来活化历史,保留城市记忆,传承汽车文化,通过汽车文化主题场景把工业老厂房和城市新商业有机串联;将打造一座商业餐饮、文化展示、公共停车场、企业创意孵化、政务服务、人防工程等多元融合的文化创意因。该项目将在最大限度保留原车间生产线设备的基础上,引进以汽车文化产业为主的文化创意投资项目,包括汽车创意雕塑、汽车文化博物馆及中小学生汽车文化校外实践基地等。据介绍,汽车文创国改造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将打造一座城市魅力独特、汽车文化浓郁的创意园,该项目现已开始对外招商,2021年有望对市民开放。(摘编自关前裕、刘爱理《十堰投资3500万元,打造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三线建设中,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的建设是一个成功范例,藏在山沟里的十堰因车而兴,变化巨大。B.二汽当年创业十分艰难,创业者从搭建芦席棚、点着马灯开始,还要克服资金、设备、技术和人才缺乏等重重困难。C.曾任东风产品总设计师的黄松带领团队攻坚,冲破国际技术壁垒,缔造的“猛士”的各项作战技术指标都超越了美军的“悍马”。D.十堰从一个偏僻山区小镇成为现代化汽车城,成为名扬中外的“东方底特律”。十堰的发展与东风的发展息息相关。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的成功建设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东风人培育了奋发图强等优良品质。B.十堰丰厚的汽车工业文化遗产、精神财富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形成了十堰城市的基因和灵魂,深深融入十堰人的血脉之中。C.十堰在打造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的过程中,对东风小康老基地废弃的旧厂房进行了改造,最主要的是增加厂房的现代感。D.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在引进汽车文化产业基础上,最大限度保留原车间生产线设备,保留城市记忆、传承汽车文化。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东风汽车工人“三大精神”的一项是()A.20世纪50年代,藏在山沟里的十堰偏远落后,人烟稀少,现代工业一片空白,当年操着天南海北方言的数十万建设者涌入这个寂静的小山沟。B.领导和群众一起劳动,在低矮的芦席棚里生活办公,用干打垒的方法建设厂房。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斗志昂扬,打下了十堰汽车发展的基业。C.支德瑜擎起马灯,带领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在国内率先使用珠光体球墨铸铁取代锻钢制造EQ140发动机曲轴,并在新材料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D.黄松带领团队攻坚6年,创新5项理论方法,应用19项新工艺新材料,掌握75项专利技术,使“猛士”的经济性、生存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传承和发展汽车工业文化中,十堰市做了哪些工作?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答案】1.C2.B3.A4.①进一步宣传好、传承好、发扬好“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②开展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宣传,将汽车工业文化纳入“历史文化活化工程”名单。③充分发掘、利用汽车工业文化遗产资源,全力打造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5.①首先指出东风汽车公司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厂房、车间、机械、设备与“三大精神”构成了十堰市丰富厚重的汽车工业文化资源。②然后回顾了东风汽车公司和十堰市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③最后叙写十堰在全市加大汽车工业文化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开展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缔造的‘猛士’的各项作战技术指标都超越了美军的‘悍马’”错误,原文是“在全部15项作战技术指标中,‘猛士’有12项超过美军‘悍马’,其中经济性、生存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错误,原文是“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简称东风)的建设是当年三线建设中一个典型的成功范例,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无法推断出“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最主要的是增加厂房的现代感”错误,原文是“远处的外墙已用真石漆做成了红砖墙体,迅速把人带入七八十年代老工业厂区的氛围中”“改造建筑立面突出工业风格,以传统的红砖厂房为基础,采用玻璃、金属板、刚构架为主要改造材料,在原厂房的两端重点改造,增加厂房现代感和通透空间,以适应现代文创产业园的需要”。D.“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在引进汽车文化产业的基础上……”错误,原文是“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以‘汽车工业文化’为主线来活化历史,保留城市记忆,传承汽车文化”“该项目将在最大限度保留原车间生产线设备的基础上,引进以汽车文化产业为主的文化创意投资项目”。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东风汽车工人的“三大精神”是“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A.主要内容是反映在“20世纪50年代,藏在山沟里的十堰偏远落后……”背景下,当年“数十万建设者”到这里投身建设的情况,不能体现“三大精神”。B.从“领导和群众一起劳动,在低矮的芦席棚里生活办公,用干打垒的方法建设厂房……”可知,体现的是“三大精神”。C.从“支德瑜擎起马灯,带领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可知,体现的是“三大精神”。D.从“黄松带领团队攻坚6年,创新5项理论方法……”可知,体现的是“三大精神”。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芦席棚、干打垒、马灯,这些承载着东风人早期艰苦创业回忆的词汇,演化成为‘三大精神’……变成东风人的传家宝”“进入新时代,十堰在全市进一步宣传、传承和发扬‘三大精神’,加大汽车工业文化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可知,十堰市进一步宣传好、传承好、发扬好“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从材料一“2016年6月,十堰市拉开了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序幕……2020年7月,汽车工业文化被纳入首批十堰‘历史文化活化工程’名单”可知,十堰市开展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宣传,将汽车工业文化纳入“历史文化活化工程”名单。从材料二“为保留城市记忆,传承汽车文化,充分发掘、利用汽车工业文化遗产资源,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入3500万元,对东风小康老基地废弃的旧厂房进行改造,全力打造十堰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可知,十堰市充分发掘、利用汽车工业文化遗产资源,全力打造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从材料一第一段“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见证岁月变迁的厂房、车间、机械、设备,和老一辈创业者们留下的‘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共同构成了丰富厚重的汽车工业文化资源”可知,材料一首先指出东风汽车公司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厂房、车间、机械、设备与“三大精神”构成了十堰市丰富厚重的汽车工业文化资源。从第二、三段“马灯照亮东风人的创业路,回首20世纪50年代……”“进入20世纪60年代……”可知,然后,回顾了东风汽车公司和十堰市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从第四段到第九段“‘三大精神’是十堰人的传家宝……进入新时代,十堰在全市进一步宣传、传承和发扬‘三大精神’,加大汽车工业文化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2016年6月,十堰市拉开了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序幕……”可知,最后,叙写十堰在全市加大汽车工业文化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开展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江南的冬景郁达夫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柏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日子,将在明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感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喜欢徒步旅行的日本人、德国人,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有删改)6.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在北国,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过冬天,可以躲在屋里过两三个月的蛰居生活,老年人很乐意,小孩子有点待不住。B.冬至过后,江南的树叶还没有落尽,寒风至多也不过冷了一两天,老翁小孩又出门谈天。表明江南的冬天气候温和。C.在江南的冬天,在风和日暖的午后,人们在冬郊感受不到岁时的肃杀,而能感受到一种含蓄在那里的生气。D.江南的冬天有时没有雨和雪,乡下人将这样的冬天叫作旱冬。旱得久了,白喉等疾病容易上身,但有人喜欢晴和的天气。7.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天气的变化,灰云散去,晨霜净白。B.微雨,寒村,河流,三五人家,小村,长桥,乌篷小船,月晕等实写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寒村微雨图”,真实自然,意境悠远。C.在江南的冬日,人们依旧可以去寒郊散步,这是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恩惠。作者由此联想到了德国的冬天和很多作家的写作。D.作者描绘了不同天气下的江南的冬天和冬景,行文自然有致,笔随意转,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江南的冬天和冬景的情感。8.有评论认为“《江南的冬景》是在多重比较中写江南的冬天和冬景的,突出了江南的冬天和冬景的特点”,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评论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9.文章在写江南冬天的雪景时,多次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6.A7.B8.①将北国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进行比较。北国的冬天是“躲在屋里过活”,江南的冬天则可享受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②将江南的秋天与江南的冬天进行比较。秋天是读书、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③将闽粤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进行比较。闽粤的冬天只是“春或秋的延长”,没有冬景可言;江南的冬天“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江南的冬景含有生气。9.①作者没有运用直接描写,而是巧妙地引用前人的诗句来写江南冬天从日暮到早晨不同时段的雪景,古今融通,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突出了江南冬天雪景的淡雅高洁和优美宁静。②营造了围炉对酒、雪中红梅等古典诗词的意境,引人入胜,达到了以少胜多、意味无穷的效果。【解析】【分析】【6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A.“小孩子有点待不住”理解错误,属曲解文意,原文是“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散文艺术特色的能力。B.“……乌篷小船,月晕等实写的景物,构成了一幅……,真实自然”分析不当,原文是“你试想想”“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可见乌篷小船、月晕等是想象的,是虚写。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散文写作技巧的能力。题干要求理解“《江南的冬景》是在多重比较中写江南的冬天和冬景的,突出了江南的冬天和冬景的特点”。由文中“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可以概括出将北国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进行比较。北国的冬天是“躲在屋里过活”,江南的冬天则可享受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由文中“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可以归纳出将江南的秋天与江南的冬天进行比较。秋天是读书、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由文中“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可以看出,将闽粤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进行比较。闽粤的冬天只是“春或秋的延长”,没有冬景可言;江南的冬天“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江南的冬景含有生气。因此,《江南的冬景》是在多重比较中写江南的冬天和冬景的,突出了江南的冬天和冬景的特点。【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散文艺术手法,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题干要求回答,文章在写江南冬天的雪景时,多次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由原文“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可见是写雪前,“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是写雪中,“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可以归纳出作者没有运用直接描写,而是巧妙地引用前人的诗句来写江南冬天从日暮到早晨不同时段的雪景,古今融通,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由文中“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可见,引用诗句突出了江南冬天雪景的淡雅高洁和优美宁静。综合起来,作者引用诗句,营造了围炉对酒、雪中红梅等古典诗词的意境,引人入胜,达到了以少胜多、意味无穷的效果。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节选自韩愈《师说》)(乙)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非谓班朝,布令,养老,恤孤,讯馘①,大师旅则会将士,大狱讼则期吏民,大祭祀则享始祖,行之自辟雍②也。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三代以下,天下之是非一出于朝廷。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擿以为非。簿书、期会、钱谷、戎狱,一切委之俗吏。时风众势之外,稍有人焉,便以为学校中无当于缓急之习气。而其所谓学校者,科举嚣争,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往自拔于草野之间,于学校初无与也。究竟养士一事亦失之矣。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伪学之禁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节选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注]①讯馘,战争结束后,计检战功。②辟雍,本指周天子所设的太学。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伪学之禁/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B.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伪学之禁/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C.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伪学之禁/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D.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伪学之禁/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11.下列对加点实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而耻学于师(羞耻)B.是故圣益圣(圣明)C.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最初)D.一切委之俗吏(把事情交给别人办)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说》节选部分运用对比针砭时弊,批判了当时人们“耻学于师”的风气。B.韩愈认为当时的士大夫这类人观念陈腐,批判了“士大夫之族”的错误心理。C.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要培养优秀人才,还应该提供治理天下的手段。D.黄宗羲认为朝廷上的官员相比民间百姓而言更应经受学校的教育。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14.黄宗羲为什么认为当时的学校连培养人才的作用也失去了?请简要分析。【答案】10.A11.D12.D13.(1)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2)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14.①社会风气使然,大家都认为学校跟天下要紧的事情不相关。②学校成了人们争名夺利之地,真正有才能的读书人来自乡野之间。【解析】【分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于是学校一变而为书院。书院中人认为不对的,朝廷一定会认为是对的并且加以表彰;书院中认为正确的,朝廷一定会认为是错的并且加以羞辱。或者禁止所谓“伪学”,或者禁毁天下书院,都是用朝廷的权力来与书院争胜。“有所非也”与“有所是也”结构对称,“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与“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结构对称,分别断开,排除BD;“伪学之禁”与“书院之毁”是并列结构,中间断开,排除C。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耻,意动用法,以……为耻。句意: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B.圣,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句意: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C.始,副词,才。句意:这样设置学校的意图才能得到完全实现。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朝廷上的官员相比民间百姓而言更应经受学校的教育”错误,原文是“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这句话是说无论朝廷之上,还是民间之中,人们都要经过学校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才能够有诗书中所蕴含的那种宽厚的气象。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1)句:“所以”,用来……的;“受”,同“授”,传授;“者……也”,判断句标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2)句:“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宾语前置,不解惑;“或”,有的(人);“小学”,小的方面要学习。【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概括特定内容的能力。根据原文“时风众势之外,稍有人焉,便以为学校中无当于缓急之习气”概括出:社会风气使然,大家都认为学校跟天下要紧的事情不相关。根据“而其所谓学校者,科举器争,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往自拔于草野之间,于学校初无与也”概括出:学校成了人们争名夺利之地,真正有才能的读书人来自乡野之间。参考译文:(甲)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育孩子;而对于他们自己,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的老师,教给他书本的文字,(帮助他)学习句读,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决疑惑的老师。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就成群聚在一起嘲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嘲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修养和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觉得是近乎谄媚。”唉!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士大夫这类人不与其同列,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真是奇怪啊!(乙)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校,是用来培养人才的。然而古代的圣王,设置学校的用意不只如此,他还要让治理天下的手段都出自学校,这样设置学校的意图才能得到完全实现。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指朝廷会议、发布政令、尊养老人、抚恤孤儿、计检战功,以及出兵征伐之时检阅将士、审理重要案件时召集吏民、举行重要祭祀之时祭奠始祖,这些事情自古都要在辟雍举行。因为无论朝廷之上,还是民间之中,人们都要经过学校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样的话没有人不会有诗书中所蕴含的那种宽厚的气象。天子认可的未必对,天子否定的未必错。天子于是也不敢以自己的态度来判断事情的是非对错,而应在学校公议事情的是非对错。所以培养士人固然是学校的职责之一,但是学校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士人而设置的。夏商周三代以后,天下事的是非对错完全由朝廷来判断。天子赞扬过的,大家就都群聚起来跟随着天子的意思认为是对的;天子贬抑的,大家就全都指摘是错的。文书、限期、赋税、司法等等,全都委派庸俗的胥吏去处理。在这种风气之外,偶尔有稍具才干的人出现,也会认为学校这种地方不与什么要紧的事情相符。其实他们所说的学校,不过是为了科举考试而喧嚣争夺,一心想争取功名富贵,所以他们才能利用朝廷掌握的权势和利益改变了学校的本来意义,而真正具有才能的、有学问的读书人,往往从民间自行崛起,与学校压根就没有什么关系。说到底学校就连培养人才这一点作用也失掉了。于是学校一变而为书院。书院中人认为不对的,朝廷一定会认为是对的并且加以表彰;书院中认为正确的,朝廷一定会认为是错的并且加以羞辱。或者禁止所谓“伪学”,或者禁毁天下书院,都是用朝廷的权力来与书院争胜。(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登古邺城岑参①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城隅南对望陵台②,漳水东流不复回。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注]①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②望陵台,又名铜雀台,建安十五年建筑,为曹操当年饮酒作乐的地方。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五七言并用,是一首近体诗,为岑参诗歌代表作之一。B.整首诗写了诗人登临邺城的所见所感,流露了怀古悲戚之情。C.“为谁来”照应“复何见”,两处疑问加深了凭吊叹惋的分量。D.全诗语言素淡自然,颇有汉魏古诗悲凉慷慨的风格。16.“空”字为诗眼,统领全篇。“空”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案】15.A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城空。邺都故址败落凄清,除“东风”“野火”外别无所见。②人空。武帝宫殿已变成废墟,人已去尽。③事业空。望陵台,为曹操当年饮酒作乐的地方,曾为曹操事业兴盛的标志,而如今高台空对,漳水依然东流,诗人借此感叹事业不常在。【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A.“近体诗,为岑参诗歌代表作之一”错,这首诗前面四句五个字,后四句七个字,押韵对仗都比较自由,是古体诗。也并非岑参的代表作品,岑参是典型的边塞诗人,以边塞诗见长。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诗眼”的能力。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大意;然后结合全诗,分析鉴赏“空”的内容和含意;最后分点概括作答。首句点题,次句一个“空”字,统领全篇。此“空”,既是对邺都故址败落凄清环境的概括,又是诗人身临其境所产生的茫然无着心情的流露,悲戚怀古之情寓于其中。“复何见”三字,以一设问,自然引出中间四句的具体描绘。东风,在古诗中尤为常见,暗示出春天已到来,呼应结句“春色”。飞云殿,从名称上可以使作者想见当年的气势。而今,在这样一个暮春的傍晚,却只有东风阵阵,野火飘飘,通过凄凉景象,写出“人去尽”。这两句侧重从人事方面写“空”。以下两句侧重从事业方面写“空”。望陵台,为曹操当年钦酒作乐的地方,曾为曹操事业兴盛的标志,而如今漳水依然东流,高台却只与曹操陵墓空对,城角的高台与城北的流水这种种形象之间的对照和映衬,便透露出事业付流水之意。上文说“城空”,本不该再有所见,但实际上,这四句所见更突出了“城空”,并且使“空”的内容更具体化。诗的最后两句用“人去尽”总承上面四句,再度强调“空”,回应诗的开头,使“空”字成为首尾贯串的线索。春色依然,人事全非,这两句又是对春色的感叹,实际是对古人不常在,事业不常在的感叹。开头说“复何见”,结尾说"“为谁来”,两处问句迢迢呼应,加深了这种感叹的分量,全诗遂在不尽的感叹中结束。这首诗以“空”为主线,通过总括、细描、抒慨三个层次的渲染烘托,写出古都邺城的“四空”,凭吊古迹,惋叹人生,寓情于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诗人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精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行路为喻,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3)《归园田居》,写诗人多年违逆本性奔波官场,其实是误入世俗之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②.使我不得开心颜③.故不积跬步④.无以至千里⑤.误落尘网中⑥.一去三十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事”“跬”“至”。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1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隆重推出的纪录片《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广受好评,观众,_______很是喜爱。本片系统地梳理了已有的中国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揭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武夷山、九寨沟和黄龙三处世界遗产地,都以绝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令人向往的武夷山丹霞地貌,层林尽染的九寨沟景观,_______的黄龙钙华池,宛若人间仙境,游者走在其间,_______。武夷山九曲溪上的竹排,划过了历史的长河;苏州园林的曲水修廊,阅尽了人间的沧桑;鼓浪屿上的琴声,飘散在夏日的海风中……这些都是文明的传承、活态的遗产,也是中华民族_______的历史见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交口称赞绚丽多彩怡然自得生生不息B.脍炙人口浓墨重彩泰然自若生生不息C.交口称赞浓墨重彩怡然自得历久弥新D.脍炙人口绚丽多彩泰然自若历久弥新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本片系统地梳理了已有中国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展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B.本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已有的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题,展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本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已有的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展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D.本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已有的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题,揭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20.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D.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答案】18.A19.B20.C【解析】【分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交口称赞:众人同声赞美。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喜爱和传诵。文中是说人们喜欢这部纪录片,它得到众人的赞誉,第一空应填“交口称赞”。第二空,绚丽多彩: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形容色彩华丽。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浓墨重彩多用于写作,这里是用来形容黄龙钙华池的色彩绚丽,第二空应填“绚丽多彩”。第三空,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根据语境,这里强调人们游玩得很高兴满足,故第三空应填“怡然自得”。第四空,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历久弥新:形容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根据语境,主语是“中华民族”,第四空应填“生生不息”。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错误。一是语序不当,“已有的中国”应改为“中国已有的”;二是句式杂糅,“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是“聚焦……”和“以……为主题”的句式杂糅,改为“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题”或“以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三是搭配不当,“揭示了……方面做出的努力”,将“揭示”改为“展示”。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B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苏州园林”赋予人的动作情感,说他“阅尽了”。A.运用了比喻,把“人生”比作“朝露”。B.运用了互文和借代,上下句语意互文,以“管弦”代“音乐”。D.运用了对偶。C.运用了拟人的修辞,“雁去无留意”,赋予雁人的情感。故选C。(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受天然珍珠母层状结构启发,该校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航天器外层防护材料。由于采用了独特的仿生设计,其力学性能和空间极端环境耐受性均得到显著提升。现在使用的防护材料虽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化学性,但这种材料在太空环境中也容易受到原子氧攻击,导致物理和力学性能下降。此外,宇宙射线辐射,以及空间碎片撞击等极端情况,也对其稳定性形成威胁。俞书宏院士团队受天然珍珠母的层状结构启发,通过改变组分配比,借助喷涂与热固化联用法,构筑了聚酰亚胺—纳米云母复合膜,使其顶层具有更致密的纳米云母片。这种设计策略实现了材料力学性能的提升,而且使其上表面对原子氧、紫外辐射和空间碎片等具有更好的防护能力。【答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受天然珍珠母层状结构的启发,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航天器外层防护材料,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受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属于新闻类材料(叙述类)压缩语段。对于此类材料压缩后的表述,要突出有新闻价值的语句,比如时间、地点、中心事件等具体要素。根据新闻的特殊性可知,新闻的主要信息集中在导语部分。本则新闻的导语是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受天然珍珠母层状结构启发,该校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航天器外层防护材料。由于采用了独特的仿生设计,其力学性能和空间极端环境耐受性均得到显著提升。故中心事件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受天然珍珠母层状结构的启发,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航天器外层防护材料,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受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第二段属于新闻主体,是对事件详细报道,可不压缩。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22.阅读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作。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表情、动作,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即使用语言时,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譬如,我可以和一位熟人:“真是那个!”同时眉毛一皱,嘴角向下一斜,面上的皮肤一紧,用手指在头发里一插,头一沉,对方也就明白“那个”是“没有办法”“失望”的意思了。如果同样的两个字用在另一表忧的配合里,意义可以完全不同。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因表达时表情、动作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含意,生活中你也有类似的经历和体验吧,请写出你的经历和体验。要求表达简明准确,不超过150个字。【答案】张铭期中考试数学比我高5分。他吃午饭时在我面前炫耀,我斜了他一眼,说“走着瞧吧”,转身就离开了。晚上回家,发现宠物狗还是进食不多,我说送去宠物医院看看,爸爸正忙着修改报告,随意说了一句“走着瞧吧”,头也不回。“走着瞧吧”前后意义不同:前者为不服气,过段时间再下结论:后者为等一等,再看看情况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由题干要求来看,这是一融合记叙、描写以及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微写作题。由“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因表达时表情、动作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含意”可知,考生需要找到“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展现其在不同情境之下的不同含意,同时在展现这些情境的时候要配上人物的表情、动作;由“生活中你也有类似的经历和体验吧,请写出你的经历和体验”可知,考生需要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和体现来写,围绕“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描写几个片段,同时最后要阐释前面各个情境中这个词或这句话的意义。如“有意思”,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或观看影片时,这“有意思”是有趣味,此时可以配合“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等神态;在面对别人无理取闹的时候,这“有意思”是表示不屑,此时可以配合“不屑”的神态。23.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谈论如何阅读《乡土中国》时曾说,《乡土中国》是社会科学著作,阅读有一定难度,宜先“粗读”,再“细读”。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一段文字,谈谈对“粗读”和“细读”的理解。要求表达简明连贯,不超过150个字。【答案】“粗读”,就是要整体把握:先阅读序言和后记,可以了解费孝通写作《乡土中国》的背景、经历和目的;再看看全书的目录,了解全书的章节内容。“细读”,就是要深入理解:先抓住重要概念,如“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再梳理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最后分析作者是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谈观点写评论的能力。本题要求结合自己阅读《乡土中国》的体会,就“粗读”和“细读”谈理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首先了解“粗读”和“细读”这两种阅读方法。粗读,留意文中的“路标”。当拿到书后,首先概括的读一读书的前言、后记、摘要、目录,使自己对整本书有个大体了解。细读,要从头到尾的仔细阅读,对重点的、难理解的部分反复读,边读边思考、圈重点、划杠杠。尽可能把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新知识结合起来。再来看《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情况。《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前有“序言”,后有“后记”,主要介绍《乡土中国》写作的背景、经历和目的。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结合以上内容,分别明确“粗读”和“细读”的内容即可。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劳动创造价值永远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地劳动,才能不断地创造价值,推动历史的车轮往前走。“80后”产业工人泰世俊参加工作14年,实施技术创新和改革660多项,在追求数控加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将生产效率提高了几倍。秦世俊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成立了创新工作室。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环境卫生等都依赖千千万万各个岗位的劳动者。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劳动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向劳动者致敬”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装;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共两段。第一段叙述全国劳动模范秦世俊的事迹。他参加工作14年,搞技术创新和改革660多项,将生产效率提高了几倍。一个“80后”,用劳动不断创造价值。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段指出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劳动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亿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努力着,奋斗着,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劳动者的模范事迹、劳动人民热烈的劳动场面,彰显了劳动的崇高与美丽;辛勤的汗水、高超的技艺体现出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本题要求以“向劳动者致敬”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在创新与发展的21世纪,我们向“向劳动者致敬”,不仅仅是因为其劳动收获的果实,更多地是让学生领悟到劳动背后的美丽与意义。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向劳动者致敬”写作时要写出对劳动者那种忘我工作,任劳任怨的精神的赞美。立意:1.撷劳动之光,耀民族未来。2.劳动是幸福的源泉。3.向新时代劳动者致敬。4.以“劳动精神”丰富时代价值。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3-01 22:14:53 页数:21
价格:¥5 大小:59.82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