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十堰市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思想政治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仁人志士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抗争,但最后都失败了。1921年,把锤头和镰刀镌刻在自己旗帜上的中国共产党一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就焕然一新,中国人民从此迎来了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②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经由历史检验的真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1921年,把锤头和镰刀镌刻在自己旗帜上的中国共产党一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就焕然一新,中国人民从此迎来了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证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①④入选。②: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②不选。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③入选。故本题选B。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如果请你讲述新时代的故事,你选择的角度应该是()①我国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②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③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④中国人民锐意进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n【答案】A【解析】【详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①符合题意。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②入选。③:新中国的成立,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③不选。④:中国人民锐意进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取得的历史成就,④不选。故本题选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理论结晶,形成了许多原创性、标志性、引领性新观点,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由此可见()①与外来文化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②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③中国共产党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朝气蓬勃的政党④党的指导思想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①错误。②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许多原创性、标志性、引领性新观点,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说明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朝气蓬勃的政党,②③符合题意。④: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④错误。故本题选C。4.\n虎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风雪严寒来到山西,进山村、访农户、唠家常。当得知乡亲们日子过得不错,习近平总书记说:“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这表明()①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②提供优质社会公共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职责③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①错误。②:提供优质社会公共服务属于国家对内职能,并不是中国共产党的职责,②错误。③④:“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表明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5.2022年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主要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①是由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②推动了党的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③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思想领导的表现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主要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坚持正确的防控策略,符合客观规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①④入选。②:材料体现的是党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正确的防控政策,没有体现“动态清零”\n总方针推动了党的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②不选。③:材料体现的是党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正确的防控政策,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坚持思想领导,③不选。故本题选B。6.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不断完善人民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体制机制。当前,协商民主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重要实现形式,避免了世界上不少国家“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的“民主形式主义”。这表明()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②人民民主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③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④社会主义民主超越了阶级局限,具有制度保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不断完善人民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体制机制,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①正确。②: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②错误。③:协商民主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重要实现形式,避免了世界上不少国家民主的弊端,这说明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③正确。④:民主具有阶级性,没有超阶级的民主,④错误。故本题选A。7.2022年4月,湖北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全面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严厉打击以“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名义进行非法牟利的违法违规行为。上述做法()①是湖北省致力于推动经济管理民主化的具体表现②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③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具有专政职能的体现④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与国家职能相适应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n【答案】C【解析】【详解】①: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牟利的违法违规行为反映的是国家专政职能,①不符合题意。②③: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牟利的违法违规行为,这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具有专政职能的体现,②③正确。④:应该是我国的国家职能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④错误。故本题选C。在全球信息高速互联的当下,数字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一份《关于修订中数据资产流通相关法律规定的议案》,建议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破除数据资产流通的壁垒,让数据实现充分流通。这表明全国人大代表行使()A.决策权B.审议权C.质询权D.提案权9.2022年5月17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近100位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会议,29位委员、专家在会上发言,140多位委员通过委员履职平台发表意见。由此可见()①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②人民政协完善协商议政形式,着力增进共识③人民政协聚焦国家中心任务,积极参政议政④人民政协加强监督,推进国家决策部署落实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8.D9.A【解析】【8题详解】A:人大代表没有决策权,决策权在决策机关,A错误。B:审议权指的是审议各项议案,材料不涉及,B排除。C:质询权指的是人大代表对政府等机关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材料不涉及,C排除。D:提案权指的是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议案,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n【9题详解】①③:全国政协“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上,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这说明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聚焦国家中心任务,积极参政议政,①③符合题意。②:专题协商本就是协商议政的形式,材料并不能反映完善协商议政形式,②排除。④:材料反映人民政协协商议政,并不涉及人民政协加强监督,④排除。故本题选A。10.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是利民的好事,但楼层住户间在加装电梯的问题上却存在诸多分歧。以下是某同学围绕“如何解决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难问题”进行的调查。为解决上述难题,你的建议是()①由居委会拍板决定,提高决策的效率②召开社区居民会议,由社区居民商量着办③请求人民政府帮助,弥合居民利益分歧④提升社区政务水平,消除居民加装电梯顾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②:在基层群众自治实践中,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应该由居民会议讨论决定,而非由居委会拍板决定,①错误,②正确。③:面临“楼层住户间在加装电梯的问题上却存在诸多分歧”,除了可以由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外,还可以请求人民政府帮助,弥合居民利益分歧,③符合题意。④:社区事项属于基层群众自治范围,不涉及政务内容,④错误。故本题选C。11.商鞅在《商君书·算地第六》中曰:“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这启示我们()\n①社会主义法治要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②必须赋予社会生活中已经存在的行为规则以法律效力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④我国法治建设要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相适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应该是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①错误。②:国家可以赋予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存在的某种行为规则以法律效力,但并不是必须赋予社会生活中已经存在的所有的行为规则以法律效力,②错误。③④:题中古话的大意是说,治理国家,在考察风俗民情的基础上立法,才能治理好,弄清国情、抓住根本,才能制定出适宜的政策。如果不考察当时的风俗,不弄清国家的情况,法令政策制定了民众也会混乱,政务再繁忙也是收效甚微。这启示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我国法治建设要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相适应,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2.2022年5月16日,卢某为博人眼球,凭空编造“超市被政府强迫营业,管理混乱、遍地污物”等谣言,并在一微信群中发布,导致该谣言迅速扩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5月17日,卢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处罚。该案例表明()①公民参与网络生活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②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的作用③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也要履行相同的义务④人民警察维护公共秩序,是依法治国的主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卢某利用微信散布谣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处罚,这说明公民参与网络生活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也说明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的作用,①②正确。③: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但不是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③错误。\n④:人民是依法治国主体,④错误。故本题选B。13.全国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检查。提高合宪性审查工作质量,健全合宪性审查制度,明确合宪性审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建立健全涉及宪法问题的事先审查、咨询制度和事后审查制度,积极稳妥处理合宪性,涉宪性问题。此举有利于()①提高宪法监督水平,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③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形成不易腐的防范机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检查。提高合宪性审查工作质量,健全合宪性审查制度,明确合宪性审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建立健全涉及宪法问题的事先审查、咨询制度和事后审查制度,积极稳妥处理合宪性,涉宪性问题。此举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提高宪法监督水平,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①②符合题意。③: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不是深化监察体制改革,③排除。④: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检查是发挥法治监督作用,不是民主监督,排除④。故本题选A。14.某市自2021年年初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以来,已审结案件中,通过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履行等方式直接纠错249件,通过撤回申请、和解、调解方式间接纠错731件,综合纠错率26.3%。可见,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意义是()①促进公正执法,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②确保文明执法,实现执法效果的最大化③完善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④健全矛盾化解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n【解析】【详解】①④: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以来,纠错机制取得重要成果,这说明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有利于促进公正执法,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健全矛盾化解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①④符合题意。②:“确保文明执法”夸大了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作用,②排除。③:材料不涉及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③排除。故本题选B。15.2022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公布,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决定,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以及被扶养人生活费,由原来区分城乡两种赔偿标准,修改为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计算。最高人民法院修改人身损害赔偿标准()①保障了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②有利于人民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③意在救助困难当事人,传递司法温度④更好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要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修改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与“保障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无关,①不符合题意。②④:“由原来区分城乡两种赔偿标准,修改为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计算”有利于人民在司法案件中不会觉得被区别对待,感受到公平正义,更好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要求,②④符合题意。③:“救助困难当事人,传递司法温度”是司法救助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6.漫画意在告诉我们()\nA.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较低B.要用法律捍卫自身合法权益C.要着力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D.要倡导契约精神,履行社会责任【答案】C【解析】【详解】C:漫画反映部分公民不懂法,这需要着力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C符合题意。A:“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较低”说法过于绝对也不符合现实,A排除。BD:漫画反映的是要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问题,不涉及“要用法律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倡导契约精神,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BD排除。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材料一2012年底,新时代脱贫攻坚序幕拉开。当时,中国农村有近一亿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是一场任务艰巨又必须打赢的战役。习近平总书记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1800多名党员干部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n材料二“历史周期率”揭示的是执政者在政治舞台上的盛衰兴亡、变换更替,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条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窑洞对”这一历史上著名的对话,并对对话中提出的历史周期率问题始终保持高度的警醒。他强调,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1945年,毛泽东在回答民主人士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率之问”时给出了第一个答案:“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专门提到了“窑洞对”,并给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2)结合材料二,运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知识,说明跳出“历史周期率”必须进行自我革命。【答案】(1)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脱贫攻坚中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使党的脱贫方针、政策符合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②牢记初心使命,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人民同甘共苦,带动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全面脱贫。(2)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进行自我革命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有利于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共产党打赢脱贫攻坚战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能力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n本题的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注意作答主体为中国共产党,需要调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有关知识,从措施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在脱贫攻坚中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党的宗旨、立场、执政理念;关键词②: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党员干部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党的初心和使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二,运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知识,说明跳出“历史周期率”必须进行自我革命。注意作答主体为中国共产党,需要调用教材知识,从原因、意义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关键词②: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完善执政方式,提升执政能力;关键词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巩固执政地位。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蒙古族谚语说:“但凡结为安达(兄弟),就是同一条性命不相舍弃。”内蒙古历史上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在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蒙古、汉、满、回等55个民族。“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内蒙古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依存,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内蒙古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生活幸福的前所未有的亮丽风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结合材料,运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答案】(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政治保证。(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协调好少数民族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关系。(3)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4)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华民族共同体。考点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问主体为我们,要求调用党的领导、民族政策、民族方针、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应该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回答措施类主观题,侧重于回答“怎么做”。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可联系党的领导。有效信息②: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可联系民族政策。有效信息③:内蒙古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共进→可联系民族方针、民族关系。有效信息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内蒙古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依存,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内蒙古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生活幸福的前所未有的亮丽风景线→可联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原理和材料分析相结合。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5月15日是M省第十六个"政务公开日”。从5月15日到20日,该省政府办公厅会同省营商局,连续开展“重要工作部门谈”和“群众难题我来答”等线上活动,权威解读、回应关切。“重要工作部门谈”活动通过营商,发改、教育、工信、财政、人社、交通运输、商务、卫健、市场监管、税务11个部门行业的业务专家同步做客省、市12345热线,\n围绕推动营商环境建设、企业复工复产等热点难点及诉求高频事项,为企业群众答疑解惑。“群众难题我来答”活动通过12345热线、该省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等热线及网络渠道,线上答复企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活动期间,群众可通过热线电话和公众号等渠道直接咨询反映问题。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M省举办“政务公开日”活动对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答案】该省政务对外公开有利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建设公开公正的政府。运用互联网等渠道答疑解惑,有利于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切实解决企业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政务公开日”。考点考查:《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问主体为M省,要求调用法治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M省举办“政务公开日”活动对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回答意义类主观题,可采用“有利于”的句式结合知识要点与材料信息阐释。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关键词①:M省举办“政务公开日”活动→可联系建设公开公正的政府。关键词②:通过12345热线、该省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等热线及网络渠道→可联系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关键词③:“群众难题我来答”活动,线上答复企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可联系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要求与教材知识、材料信息有机结合。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江流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近年来长江流域部分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根据\n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跨部门的立法专班,两次向社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草案)》全文,广泛吸收各方面意见建议。2020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该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安排,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对长江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监督。2021年6月7日,国务院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长江流域在水质提升、水生物种多样性修复以及污染防控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长江生态治理中的作用。(2)请你以长江保护法实施为契机,为促进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提出两个口号。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口号限15字以内。【答案】(1)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通过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为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法律保障;行使监督权,对长江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推动长江保护法落地,提高长江生态环境治理实效。(2)答案示例:①坚持依法治江,共抓大保护。②坚持合力治江﹐造福子孙后代。(本问具有开放性,口号符合要求即可酌情给分)【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实施长江保护法,促进长江生态环境治理考点考查:全国人大的职权、依法治国方略能力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长江生态治理中的作用。本题要求可转换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需要调用立法权、监督权的有关知识,从意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为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法律保障;关键词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对长江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提高长江生态环境治理实效。\n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为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法律保障,提高长江生态环境治理实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请你以长江保护法实施为契机,为促进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提出两个口号。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倡导性原则;设计既要有听觉冲击力,更要有心灵震撼力,能让人易懂、易记、难忘,不能啰唆、含糊,应避免用长句、拗口之语。第二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江,共抓大保护;坚持合力治江,造福子孙后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2-07-08 11:12:05 页数:16
价格:¥3 大小:234.4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