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考前基础强化语文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考前基础强化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考前基础强化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故事存在于叙述当中,叙述的开启和终结,也就是中国故事的开启与终结。如何在叙述当中将“事件转化为故事”,将人世生活赋予中国化的民族特征,并在全球化语境中构建起一种稳固的文学话语力量,作家的主体自觉、叙述能力和经验超越是兑现关键。文学叙述中国故事,需要作家构建叙述的主体性自觉。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作家以模糊并带有歧义的“人类关怀”为创作理念,在文本中以生硬的抽象理念去营造支配情节、语境、人物和事件,追求人物的符号化、背景的虚设化、意绪的缥缈化、生活的模糊化等。这显然是一个认知的误区。因此,中国故事的叙述亟待作家立足本土、深入本土,从而在对本土故事和本土生活叙述的主动自觉当中,呈现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人文关怀,因为“人类”与“世界”正是由众多充满差异化的地方本土所构成,打破世界文学市场不平衡格局的唯一方法就是建设文学多元主义,而建设的力量正在于地方性或民族文学自身的主体性建构与完备。文学叙述中国故事,需要作家进行叙述范式的艺术创造。中国传统的笔记、野史、话本、史传、传奇、志怪、志人等叙述方式,在百年来的新文学当中仍然隐秘地运行,而现代主义、魔幻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等西方叙事技巧经大规模引进后已成为中国作家构建新文学传统的重要方法。传统叙述方法能充分发挥中国汉语语体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和接受特征,形成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美学意象和美学习惯,但很难开启新的叙述维度和叙述深度,甚至造成对现实的遮蔽乃至误读;西方文学的叙述范式能够达到“深度的透视”“深刻的体验”“主体的超验”等层面,但存在文学实验性对中国人的最普遍的情感世界、观念世界、生存世界、经验世界等的“不及物”,忽视了与中国本土生活的创造性关联,削弱了对“中国”的“内在性”“精神性”“文化性”以及“真实性”的表达效果。因此,文学叙述中国故事,需要依托中国传统叙,述方法和现代西方叙述方法,依据“以何叙述”来寻找能最有效传达“叙述何为”的创造性表达范式。文学叙述中国故事,需要作家具备对本土生活和国人精神的现代审视与人文关怀。作家首先要具有对生活的热爱,只有真正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与生活对话、与生活搏斗,才能对与作家切肤相关的生活有深刻而清醒的认知。鲁迅与现代知识分子、沈从文与湘西乡民、赵树理与晋南农民、陈忠实与关中农民、路遥与陕北青年、莫言与高密乡民,这些典范的中国故事和中国叙事,无不根源于作家对自己所熟稔的世道生活的热爱、拥抱与共生。其次,作家需要具有独立、深刻、开阔的现代思考能力。作家不仅要理解生活,还要超越生活的迷幻,以“历史的”“美学的”和“人性的”观照,展示理性的认知和理想的感召。最后作家要有真正中国化的文化智慧,要有悲悯情怀与人文关怀。唯其如此,才能构建起一种源自于中国文化、中国生活和民族力量的“中国精神”。这是中国故事需要被创造性叙述的真正价值期待与文化旨归。(摘编自金春平《文学叙述中国故事的情景、维度及范式探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文学中,中国故事离不开叙述,可以说,中国故事的开启和终结是由叙述的开启和终结来决定的。B.作家的主体自觉、叙述能力和经验超越可以让事件在叙述中转为故事,并构建稳固的文学话语力量。C.如今不少作家在创作理念上存在一些问题,因而中国故事的叙述亟待作家主动构建立足本土的自觉。D.作家需要进行叙述范式的艺术创造,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叙述方法很难开启新的叙述维度和叙述深度。2.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紧紧围绕着“文学叙述中国故事”这一核心话题,从三个不同方面进行论述,层次清晰。B.第三段中作者将中国传统的与西方现代的叙述方式进行对比,意在表明两种叙述方式的异同。C.第四段列举丰富事例,直接表明成功的中国叙事根源于作家对熟稔的世道生活的热爱与共生。D.文章将“文学叙述中国故事”放在了世界文化视域之中,着重阐述了叙述好中国故事的方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只有建构、完备地方性或民族文学自身的主体性,并建设文学多元主义才能打破世界文学市场不平衡的格局。B.如果作家依托中西方叙述方法,依据“以何叙述”寻找创造性的表达范式,那么中国故事可以叙述得更好。C.作家热爱生活,具有现代思考能力,有悲悯情怀与人文关怀,才可能构建起源自于中国文化的“中国精神”。D.中国故事需要被创造性叙述的真正价值期待与文化旨归,是对中国的“文化性”“真实性”等的有效表达。【答案】1.D2.B3.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智能交通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造成“智”而不“能”。比如,支撑自动驾驶升级,除了“聪明”的车,更要有“智慧”的路,这就离不开可知可感的基础设施、数据决策和管理系统等搭建起来的车路协同网络。当前,我国在信息采集、停车服务、指挥调度等方面智能化程度有较大的提升,也催生了一些新业态。同时,这些尝试多停留在单个环节上,由点及面,畅通起智能交通的实际场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智能交通的根基建立在人们交通出行的实际需求上,需要不断创新探索应用场景,相关部门与行业需要建立开放共享机制,努力实现交通数据“一盘棋”,真正支撑起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决策。得益于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应用先行一步的优势,我国在自动驾驶、车联网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互联网企业等新进入者,在发挥好信息技术应用优势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对交通行业底层逻辑的理解,完善信息化基础服务。尤其在交通信息采集、感知、分析等软硬件上,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迎头继续追赶,智能交通发展才能更平衡、协调。(摘编自《协同建设好智能交通》,《人民日报》2021年8月3日)材料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图材料三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编制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纲要提到推进交通智慧发展的问题,强调提升智慧发展水平。加快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推动卫星通信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高分遥感卫星、人工智能等行业应用,打造全覆盖、保安全,的行业北斗高精度基础服务网,推动行业北斗终端规模化应用。加强智能化载运工具和关键专用装备研发,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化通用航空器应用。鼓励物流园区、港口、机场、货运场站广泛应用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推广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引导运输车、智能输送分拣和装卸设备。完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平台。(摘编自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智能交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正实现交通的既“智”且“能”离不开每一个子系统中各方面的正常运行。B.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运行看,网络畅通是一个重要的保障,如在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中,整个出行过程都需要网络支持。C.TS数据管理系统是智能交通的基础,数据的接入与存储、融合与处理、交换与共享、应用与支持构成了整个数据管理系统。D.运营管理系统功能比较复杂,不但涉及运政管理、公交规划管理,还涉及社会生产生活中多种交通方式的运营管理。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从目前我国智能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路径,强调各方面协同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B.材料三立足国家发展的高度,对交通提出远景规划,指出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建设对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C.在未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中,将引进更先进的通信技术、高分遥感卫星、人工智能等行业,力求打造行业北斗高精度基础服务网。D.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构建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目前我国智能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将随之而解决。6.为更好地发展智能交通,我国应在哪些方面协同努力?【答案】4.C5.B6.①需要各方面突破单个环节尝试,由点及面,畅通起智能交通的实际场景;②需要不断创新探索应用场景,建立开放共享机制,实现交通数据“一盘棋”;③互联网企业等新进入者须加强对交通行业底层逻辑的理解,完善信息化基础服务。④国家政策的支持及各部门的相互协调。(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第一人称单数,[日]村上春树我平时几乎没有机会穿西装,之所以不穿,是因为遇不到非穿成那样不可的场合。可有时候,明明没有非穿不可的必要,我却会主动穿上西装,系好领带。为什么呢?打开衣橱,看着那些买来后几乎没上过身的西装,不禁觉得对不住这些衣服,便将它们拿来试穿。而当整套行头穿戴完毕,我又会想:费了这么大劲穿上,立刻脱掉也未免太无趣了,不如就去外面走走。这是一项无害的——起码不至于让我有罪恶感的——秘密仪式。那天,我在镜前打量穿戴完毕的自己,情绪中似乎暗含着一丝负疚。负疚?该怎么形容呢……也许和那些惯于给自己的履历添油加醋的人的罪恶感差不多。即使不和法律相悖,也是伦理道德上的欺诈。不过,我迈入成年人的行列已久,除了违反交规没犯过别的法。如今穿在身上的衣服,也都是通过合法的劳动所得买来的。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担负这种罪恶感呢?我决定不再多想,穿着西装走上街头。那是一个让人心情舒畅的春日夜晚,我漫无目的地走了一会儿,决定去地下酒吧喝杯酒。我坐下点了杯酒,从口袋里取出推理小说读,情节不太吸引我,而且读着读着,我就搞不清楚人物关系了。尽管如此,我还是读了下去,一半是义务性的,一半是习惯使然。我一向这样,一旦开始读一本书,就不愿半途而废,想着也许到最后会突然有意思起来呢——尽管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极低。我读了二十页左右,奇怪的是,难以集中精神。吧台对面的大镜子,正映着我的身影。我凝视着那影像,镜中的我自然也凝望着现实中的我。一种感受忽然击中了我——也许我在某一时刻选错了人生的路。我越看越觉得那不是我,而是一个没见过的旁人。迄今为止,我的人生有几个重要的分水岭,向左或向右,往哪边都可以走。面对这样的时刻,我有时选左,有时选右,然后才有了如今的我。就这样,第一人称单数的我实实在在地出现在这里。要是我在其中任何一处选择了不同的方向,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我了。这面镜子里映出的人究竟是谁呢?回过神时,一个女人坐在我右边,我假装看书,暗中观察镜子里的她。她五十岁上下,身材娇小,穿着时尚,有一抹完美收官的从容氤氲其中。“不好意思——”她突然向我打招呼。“我看你很专注,可否容我打搅片刻?”嗓音中听不出一点善意,也感受不到一丝魅惑。“好啊,反正这书也没什么意思。”我合上书。“干这种事,好玩吗?”她问。我不太理解她说什么。“这种事?”我反问。“打扮得仪表堂堂,独自坐在酒吧,喝着酒,沉默地读书。”我无法理解她到底想说什么,唯一能够感知的是,她的话中多少带有恶意,或者是类似敌对意识的东,西。也许我应该直接结账,尽快离开。这个女人因为某种缘由在无理取闹,多半是在向我挑衅。可我却不知为何没有这样做,有某种东西阻止了我。“不好意思,请问我们认识吗?你是不是把我认成其他人了?”她冷冷地轻笑道:“你肯定希望是这样吧?”“这件西装不错嘛,”她说,“就像借来穿似的。领带配那西装也差点意思,它们俩有,点互相看不顺眼。”我想告诉她穿西装打领带的原因,又改变了主意。即使我向她解释了这一切,她对我的攻击性大概也不会减弱。我安静地下了吧台凳,这是结束对话的好时候。“我想你大概不认识我。”她说。我默默点头。“不直接认识。”她说,“我们以前只见过一面。我是你朋友的朋友,你那位亲近的朋友,或者应该说,曾经亲近的朋友,现在对你很反感,我也和她一样反感你。你肯定心里有数。仔细想想,三年前,在一处水边发生的事。想想你自己做得多过分,多让人讨厌。简直没脸没皮!”够了。我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抓起书,塞进口袋,迅速结账,离开酒吧。我一面沿台阶走,一面试图整理思绪。我刚才应该反驳什么吗?可不知为何,我没能这样做。为什么呢?也许是害怕吧。害怕看清楚那个不是自己的自己,究竟曾在三年前,在“一处水边”,做过怎样令人讨厌的事。我身体里的某些有别于自我的东西,恐怕也会被拽到看得见的明面上来。不过,“水边”到底是指哪呢?它究竞指的是海,是湖,是河,还是更为特殊的水的集合体?三年前,我曾在哪待过吗?记忆无从探寻。迷茫与困惑的浪潮将其他的情感和思绪冲刷得不知所终——至少暂时如此。我爬完台阶来到建筑物外面时,季节已经不是春天了,眼前不再是我熟悉的街道。两旁的树木也很陌生,每棵树上都装饰着活生生、滑腻腻的大蛇,它们蠢蠢欲动。耳边传来大蛇鳞片摩擦出的咔嚓声。人行道上的灰堆到脚踝,白花花的。路上的男人和女人全都没有脸。空气像冻住了似的,冷到彻骨。我竖起了西装上衣的领子。“简直没脸没皮!”那个女人说。(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写我穿西服、系领带的秘密仪式,既能引出下文,也让作品形成十分独特的风格。B.我在镜中打量自己时,先负疚后释然的心理对比鲜明,围绕法律和道德的思考有讽刺意味。C.我在与女人的对话过程中,敏锐察觉到对方的恶意和攻击性,但好奇心让我没有尽快离开。D.小说有意回避了“一处水边”发生的具体事情,形成留白,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8.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有何好处?请简要概括。9.小说结尾有何特色,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答案】7.C8.①故事的讲述者。小说故事由“我”讲述,有限视角让作品中的谜题未得到彻底揭示;②情节的推动者。在“我”的行动中情节得以发展——穿上西装、前往酒吧、邂逅女子、仓皇离开;②主题的揭示者。“第一人称单数”为作品标题,“我”凝视、省察、怀疑自己的人生,启发读者思考。9.①强化讽刺。我身上的西装和女人对我的评论凸显了前文的写作元素,作品的讽刺意味更浓厚;②想象奇特。在小说结尾处,我由现实生活进入到虚拟幻境,环境出现显著变化;③运用象征。消逝的春天、陌生的街道、恐怖的大蛇和无脸的男女有丰富的内涵,引人深思。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冬十月甲辰,诏诸将侵宋。以安班贝勒杲兼领都元帅,伊勒齐贝勒宗翰兼左副元帅,杀尹为元帅右监军,伊都为元帅右都监,自西京入太原。六部路军帅达兰为六部路都统,舍音副之,完颜宗望为南京路都统,栋摩副之,知枢密院事刘彦宗兼汉军都统,自南京入燕山。丁巳,因宗望言,以枢摩为南京路都统,苏赫副之,宗望为栋摩、刘彦宗两军监战。十二月庚子,宗翰下朔州,进克代州。乙卯中山降遂围太原伊都破宋陕西援兵于汾河北布希败宋兵于古北口宗望大破宋于白河郭药师等降定燕山州县时王伯龙当其左军,麾兵疾驰蹂之,宋军乱,金军乘胜进击,药师以是大败。完颜宗望进破宋兵于真定。时富埒珲将汉兵千骑,与蒙克攻真定,进取赞皇,所获人畜、甲仗无算,遂薄信德府。初,宗望速攻信德,恐难下,议未决。挞不野独率本部兵,选善射者射其城楼,别以精兵潜升于楼角之间,遂克其城。四年春正月戊辰,宗弼取汤阴。挞不野攻下浚州。时军至浚州,宋人已烧河桥,宗望已令军中:“有能先渡者,功为上。”挞不野捕得十余舟,径渡,击其守者,夺其戍栅,由是诸军悉济,遂下之。迪古补取黎阳。己已,诸军济河。庚午,取滑州。宗望使吴孝民等入汴,问宋取首谋平山童贯、谭稹、詹度等,宋太上皇帝出奔。癸酉,诸军围汴。甲戌,宋使李棁来湖罪,且请修好,宗望许之。并约质,割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地,输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头,表段百万匹。载书称伯侄。宋以康王构、少宰张邦昌为质。上誓书、地图。癸未,诸军解围。二月丁酉,夜,宋将姚平仲兵四十万来袭宗望营,击败之。己亥,宗望复进师围汴。宋使宇文虚中以书来,改以萧王枢密为质,遣康王构归。师还。壬子,以滑州、浚二州与宋。宗翰定威胜军,下隆德府。(节选自《金史纪事本末·太宗克汴》)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乙卯/中山降/遂围太原/伊都破宋/陕西援兵于汾河北/布希败/宋兵于古北口/宗望大破宋/于白河/郭药师等降/定燕山州县/,B.乙卯/中山降/遂围太原/伊都破宋陕西援兵于汾河北/布希败宋兵于古北口/宗望大破宋于白河/郭药师等降/定燕山州县/C.乙卯/中山降/遂围太原/伊都破宋/陕西援兵于汾河北/布希败宋兵于古北口/宗望大破宋/于白河/郭药师等降/定燕山州县/D.乙卯/中山降/遂围太原/伊都破宋陕西援兵于汾河北/布希败/宋兵于古北口/宗望大破宋于白河/郭药师等降/定燕山州县/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京,封建国都的“京号”,常作为首都或者陪都出现,辽、金、元三朝称大同府为西京。B.都统,武官名。始设置于十六国时期,统兵之将官。唐代沿用,宋辽金时皆为统兵主帅。C.太上皇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已故父亲的头衔,通常指的是已禅位的皇帝。D.约质,古代两国交战求和时,失败方为了表示臣服,保证守信,把近亲派去对方做人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太宗伐宋,兵分三路,一路由安班贝勒杲统领,一路由达兰统领,一路由宗望亲自统领,同时进军。B.宗望命令富埒珲率领千余名汉军骑兵和蒙克攻打真定,大败宋军,平定赞皇,获得的人畜、武器不计其数。C.金军进逼汴京,宋朝派大臣向金朝求和,约定割让土地,缴纳金银、牛马等,并订立文书,遣送人质。D.宋将姚平仲率兵四十万突袭宗望军营,大败金军。后来宗望再次进攻,宋朝复遣使者求和,金军才退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麾兵疾驰蹂之,宋军乱,金军乘胜进击,药师以是大败。(2)径渡,击其守者,夺其成栅,由诸军悉济,遂下之。【答案】10.B11.C12.A13.(1)(王伯龙)指挥军队急速行进侵袭郭药师军队,宋军大乱,金国军队趁着胜利进攻,郭药师因此大败。(2)(挞不野)直接渡河,击杀宋军守卫,夺取宋军防御的木栅,因此军队全部渡河,于是攻占浚州。(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①白居易银台金阙夕沈沈,独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渚宫②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注】①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白居易任翰林学士,元稹贬江陵士曹参军。②渚宫,春秋楚国的宫名,故址在湖北江陵。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运用叠词,“夕沈沈”三字表现出一种深沉、幽远的意境。B.首联交代时令环境,渲染萧瑟的氛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C.颈联描写作者在渚宫东面、浴殿西头的现实环境中彻夜难眠之景。D.尾联“犹恐”二字隐隐露出作者对友人处境的担忧,以景结情。15.本诗颔联为后世传诵,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答案】14.C15.①颔联描写了今夜月色分外明朗,诗人独值禁中,寂寞难耐,对月想念友人;友人远在二千里之外,想必也在对月想念着诗人自己。②颔联从对面写来,以己之心,推友之心,形诸笔端,对友人思念之情溢于言表。③颔联虚实结合。上一句为当下之景,下一句为想象之景,抒发了作者内心孤独寂寞的感情。④“三五夜”交代了时间,呼应了标题。(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观沧海》一诗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眼前景物作总写,描绘了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壮阔景象。(2)《行路难》诗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3)《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答案】①水何澹澹②.山岛竦峙③.停杯投箸不能食④.拔剑四顾心茫然⑤.位卑则足羞⑥.官盛则近谀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书是读不尽的,好看的书也令人__________。但是读书并不在读得多,最重要的是读得精,读得彻底。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__________。,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这种读书的人有如在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已经成为一种妨碍结论推求、信息分析、资料筛选的读书方法。读书不可能__________,必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这样才能坚持下去。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的从头读到尾,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概括的了解,作进一步作高深研究的准备。以问题为中心时,面对如山的资料仿佛__________,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选择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以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目不暇接低劣一蹴而就大海捞针B.目不暇接卑劣一挥而就大海捞针C.应接不暇卑劣一蹴而就海底捞月D.应接不暇低劣一挥而就海底捞月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宁愿以读十部书的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也不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B.宁愿不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也要以读十部书的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C.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D.与其以读十部书的精力去读一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去读十部真正值得读的书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种读书的人有如在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已经成为一种妨碍信息分析、资料筛选、结论推求的读书方法。B.这种读法有如在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已经成为一种妨碍资料筛选、信息分析、结论推求的读书方法。C.这种读法有如在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已经成为一种妨碍结论推求、信息分析、资料筛选的读书方法。D.这种读书的人有如在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已经成为一种妨碍资料筛选、信息分析、结论推求的读书方法。【答案】17.A18.C19.B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地球南北两端的南极和北极,哪一个地方更冷呢?首先,南极地区,是一块被海洋包围的冰雪大陆,而北极地区与之相反,_______________,其整体反射率小于南极,可以接受更多的太阳辐射。其次,南极极地冷高压的中心在南极大陆的上空,_______________,是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第三,在植被分布上,中国北极黄河站相对于同纬度的南极地区,可以说是生机盎然。综上所述,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是一片被大陆包围的冰雪海洋②.北极极地冷高压的中心则不同③.南极比北极更冷21.下面是某大学新生报到的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50个字。【答案】(参考答案)新生首先到所在学院报到现场查询缴费情况。如果缴费不成功,到收费处缴费,家庭困难的学生可以到学院办理相关手续后再到收费处缴费。缴费成功后,新生凭缴费收据、录取通知书、身份证等材料,到所在学院办理入学报到手续并领取一卡通等资料,之后凭借学院开具的证明,到相应的公寓楼值班室办理入住手续。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青花瓷,优雅的蓝,泥土清水,烈火淬炼,生命从此不甘平凡……——《千秋风华》(《中国国宝大会》主题曲)青春仿佛是一种宣言,它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也是一种姿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青春也是一种勇气,带着加速度在奔跑,渴望找到未来的答案。那今天就让我们在或许正青春,也许不再青春的人们身上,去感受青春永恒的魅力。——《朗读者》开场白“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你作为高三学长,将在学校庆祝大会上为学弟学妹们做一次关于“青春”的演讲,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阐述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莫因迷茫凋朱颜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莫因迷茫凋朱颜”。风沙高原,霜雪哨岗,有一种青春因担当而不迷茫于绝境藏边;盛夏亢阳,深秋寒雨,有一种青春因责任而不迷茫于车水马龙;迟明书声,夤夜青灯,有一种青春因信仰而不迷茫于朝暾夕月。在部分同龄人喟叹“谁的青春不迷茫”时,驻藏战士、快递小哥和青年学生的话语给我以慰藉,并使我相信:在这弹指而过的刹那青春中,我们应有所追求,莫因迷茫凋朱颜。有所追求,拒绝迷茫青春,需要一双注目理想的眼。目光停驻之处,定是心之所向,若要吹散迷茫的愁云惨雾,便需要在青春中席卷起理想的旋风。不由想到了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学子们带着报效家国的理想,高唱着“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校歌,在偏僻闭塞的西南小城弦诵不绝,从未迷茫。看,木头临时拼装的科研仪器前,是杨振宁执着探索的消瘦身影;雨点叮当作响的铁皮屋顶下,是邓稼先求知若饥的不倦眸光。一双望向理想的眼,可助我们目视云汉,手扪星辰,无视迷茫。有所追求,拒绝迷茫青春,需要一双踏实前行的脚。西风碧树中独上高楼,望到的理想之光总是远在天涯路尽处,如要摆脱迷茫接近它,还需脚踏实地地前行。又想到了晚唐杜牧,这个也曾有过“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的鸿鹄理想的樊川居士,却因为不懂脚踏实地而在扬州任职期间迷茫于歌楼酒馆,最终蹉跎青春,毫无建树,只留下一声“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喟叹。要在青春岁月远离迷茫的泥淖,不能做好高骛远的空想家,而要当踏实前行的跋涉者。有所追求,拒绝迷茫青春,需要一颗百折不挠的心。追求理想的青春路途注定坎坷,此时,我们的内心要不畏蹭蹬,无惧挫折。正如西晋左思,为赋三都,从未迷茫,不顾父亲“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的鄙视,不顾文豪陆机“须其成,当以覆酒瓮尔”的嘲讽,穷十年之功,“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终《三都赋》出,洛阳纸贵。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说: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青春之河中的奔流逆潮会将我们一次次拍向乱石,但不屈的心可助我们破迷茫之浪,击水中流。诗囚孟郊曾吟道:“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当那抹如山军绿再次屹立于绝境藏边,当那道如风之影再次穿梭于车水马龙;当那阵如歌书声再次回荡于朝暾夕月,我不禁想起了梁任公的击节高歌:“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愿我们每个青年人都可以让眼注目理想,用脚踏实前行,凭心百折不挠,让自己青春在追求中无憾无悔。不再迷茫。且放青春追求间,莫因迷茫凋朱颜。谢谢大家。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昆明市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摸底检测试题(附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2-11 22:24:18
页数:12
价格:¥5
大小:385.8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