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景博高中2020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荀子·君道》曰:“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不知法之义而正法之数者,虽博,临事必乱。”大致意思是:良法已备,是国家治理的开端;道德与智慧兼具的君子,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不懂得律法的原则和精神,而只注重律法的条文数目多少,遇到变动的现实肯定手足无措。荀子这位先秦儒家“继往圣”与“开汉儒”的“新派”人物,直面周道衰亡、纲纪散坏、战乱频仍的现实,他提出“法者,治之端也”的思想,承载着经世济民、治国平天下的深沉关怀和内在逻辑。而儒家“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观念,以及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局势,为以此“大安之道”处理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提供了基础。治国者,必良法也。在改刑为法的历史背景下,荀子认为治国应“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由此“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但是荀子这里所谈的法,不仅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行为规则,而且是一种“良法”。这是一种合乎道德原则的律法,即合“礼义”之法。唯行“良法”,才能养万民于安乐,“四海之内若一家”,所以“良法”也是“王者之法”。这一点在当今发展为“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的基本原则。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提及的“要为当代人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公正合理”“主权平等”“共赢共享”等道德理念都是国际法治的要义所在,无此则难以称之为“良法”,舍此也无法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而各国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在多个领域所达成的一系列国际公约和法律文书,才能称之为“良法”,国际治理才有坚实的基础。无君子,则良法不行也。良好的律法,仅仅是治国的一个开端,没有恰当的执行法的人,“良法”只能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无法成为现实的社会秩序。有“良法”,不一定有治世。而有了君子,则律法即使有所不足,也能使国家安定。“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矣”。这一点在当今逐渐发展为对一整套适合国情的法治运行体制机制和一支高素质执法人员队伍的不懈追求。在国际法治层面,各国及相关国际机构有责任维护国际法治权威。-26-
君子者,行道者也。能够行良法治国的君子应符合两条标准:一是具有“去蔽”的认知能力。人们的认识往往因固守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失之片面。而要想去除这种“蔽塞之祸”,就必须“虚壹而静”;二是具有行“礼义”的道德实践能力。“忠信以为质,端悫以为统,礼义以为文,伦类以为理”,才是君子之道。这样的标准和要求在今天已经逐渐发展为一整套对法治机构和执法人员的明确义务规定和严格制度约束。也正是因此,各国和国际司法机构应该根据公平正义的原则确保国际法平等统一适用,决不能也不应如某些国家和国际机构一样,自甘认知之“蔽塞”、搞双重标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唯有以良法为端,行君子大道,方能迎来“世界大同”的曙光!(节选自2019年5月《光明日报<法者,治之端也>》,有删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的荀子直面现实提出良法是治国的开端这一理念。面对如今世界局势,在处理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时也值得借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观念。B.作者赞同治国要“起法正以治之”。他所谓的“法”,不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行为准则,而是一种合乎道德原则的律法。C.“君子者,法之原也”。即使律法存在某些不足,有了能恰当地执行法的“君子”们,通常也能使国家秩序稳定。D.荀子认为,人们必须通过虚心、专注、冷静地观察事物,从而得出正确的认识,才能去除因被蒙蔽而产生的祸患。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采用了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对中心论点“法者,治之端也”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B.作者大量引用《荀子》的观点主张,来突出儒家思想相比于其他学说,对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具现实意义。C.文本借用名家的经典语句,并进行缜密有序的阐释,这种道理论证具有权威性和深刻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D.文本围绕荀子的相关学说,从“法”和“君子”两方面入手,就国家与国际社会的“法”进行了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认为良好的律法仅仅是治国的前提条件,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才是治国的根本。缺少正人君子,国家难免存在隐患。B.由于“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所以荀子认为治国应摒弃刑罚之法,运用合“礼义”之法。-26-
C.某些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仍存在自甘认知蔽塞、搞双重标准的现象,这势必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D.荀子的相关学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其对执法者的要求,也将成为一整套用于约束执法者的严格制度。【答案】1.B2.B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B项,有两个错误,张冠李戴和混淆是非。选项中的“他”应指代荀子,而非作者;其次原文表述为“不仅是……而且是”,选项改为“不是……而是”。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突出儒家思想相比于其他学说,对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具现实意义”于文无据,文章没有把儒家思想与其他学说作比较。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混淆概念。原文第一段指出君子是“道德与智慧兼具”的人。B项,两个错误,其一混淆因果,原文是“由此”,不是“由于”;其二无中生有,“摒弃刑罚之法”的观点于文无据。D项,“也将成为”已然变未然。由原文“这样的标准和要求在今天已经逐渐发展为一整套对法治机构和执法人员的明确义务规定和严格制度约束”可知。-26-
故选C。【点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答非所问、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一般症状主要是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症状包括凝血功能障碍,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脓毒症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等;不典型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但儿童感染率相对较低,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该病毒致死率约为2%到4%,但这是一个非常早期的百分比,随着更多信息的获得可能会改变。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佩戴口罩、少接触人群、勤洗手就能得到很好防护。(摘编自网络信息)材料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中国用创纪录的时间从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并检测出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以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和公开全部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而这样的公开,也更有利于集合全世界相关领域的智力资源,形成合力,早日找到应对此次肺炎疫情的良方。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休戚与共,任何一个国际社会成员都不可能置身于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之外。为此,中国采取了超常规的有力举措来应对,诸如“封闭”城市、隔离人员、延长假期、及时准确公布疫情信息、迅速建造专门医院等等,而且短时间内就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防控体系,有效减少了病毒人际传播。这些举措赢得世界广泛认可,因为这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摘编自罗建华《守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中国与世界心心相印》)-26-
材料三:2019年1月26日,百度宣布成立总规模3亿元的疫情及公共卫生安全攻坚专项基金。为支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新疾病的治愈药物筛选、研发等,百度将提供人工智能技术支持,配套亿级计算资源,助力疾控机构、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研发提速。同时,百度将提供时空大数据及分析技术,支持对疫情的及时发现、快速应对及科学管理。李彦宏在内部信中也提到了AI技术在病毒分析中的应用,“我们的AI算法使新冠病毒RNA分析时间从55分钟缩短到27秒。”提高人类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意识,需要通过长线的知识教育和信息传播。李彦宏表示:“我们要肩负起信息与知识入口的责任,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的宣传,降低新型病毒产生和危害人类健康的风险。”(摘编自李彦宏《百度设立3亿专项基金,支持药物研发及公共安全教育》)材料四:当今中国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传统的习惯势力。如为了讲究所谓鲜度,禽类一定要吃活杀的,而不顾活禽的交易为禽流感的流行制造了温床;为了体现喜庆,逢年过节都要燃放烟花爆竹,而不顾对大气的极度污染;为了体现对先祖祭奠的隆重,清明节期间大烧纸钱,而不顾可能引发火灾等等。中国人这三大传统习惯,几千年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今天中国社会正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一些传统习惯在新的特定情势下会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一些人为了追求极端的味觉鲜度而不惜大肆捕杀野生动物,已经造成对地球生存环境的极端破坏。今天为了社会公共卫生的安全,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必须逐步改变那些中国人传统的积习。(摘编自顾国建《公共卫生安全须割舍传统积习》)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快速分享疫情信息,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向全世界发布,是为了集中全世界智力资源,形成合力,早日找到良方。B.中国采取“封闭”城市、隔离人员等超常规的有力举措应对疫情,建立全国防控体系,但仍需要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C.在肺炎疫情中,用百度AI算法进行病毒分析,时间大大缩减,预示着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将使治愈药物筛选研发提速。D.-26-
在中国加速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吃活禽、放鞭炮、烧纸钱这些积习都会给国人乃至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风险。5.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症状和预防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多数成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干咳、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B.如果作好戴口罩,少接触人群,勤洗手等防护措施,就能够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染。C.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的肌肉酸痛,不是确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依据。D.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结膜炎、呼吸困难等情况,可先观察,后就诊。6.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国内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措施。【答案】4.D5.C6.①以阻断传播途径为重点,迅速建立全国防控体系。②及时向国内外发布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与疫情信息,与国际合作寻找良方。③民营企业助力疾控机构、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加速新型冠状病毒的治愈药物筛选研发,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教育。【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理解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速读文章,了解文本的大意;其次要根据题干部分的内容,选择重点,精读文章;最后,根据原文,结合选项,比对作答。在进行选项比对时,既不可钻牛角尖,过于死抠字眼;也不可粗心大意,忽略原文的本意。平时要注意积累经验,培养语感,以“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进行选择。D项,“吃活禽、放鞭炮、烧纸钱这些积习都会给国人乃至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风险”说法错误。材料四中说的是“一些传统习惯在新的特定情势下会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选项中的“都会带来”表述太过绝对;而且“会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不是“各种各样的风险”,选项扩大范围。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仔细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整体把握材料的中心含义;其次是要将材料的内容进行整理,再次根据题目的要求,圈定回答的范围;最后根据赋分分值,整理出答案。A项,“多数成年人……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说法错误。材料一中主要谈论了新冠肺炎可能出现的一般症状、严重症状、不典型症状。其中“凝血功能障碍”属于严重症状,并不是“多数成年人感染者”的症状。B.-26-
项,“如果……就能够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染”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因此佩戴口罩、少接触人群、勤洗手就能得到很好防护”,可见,并非佩戴口罩、少接触人群、勤洗手,就能预防传染,只是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选项说法太过绝对。D项,“可先观察,后就诊”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一般症状主要是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可见“呼吸困难”是一般症状,应马上就诊。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概括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仔细审读题干,抓住题干中限定角度、范围、时间、空间等方面的词句,明确概括角度。其次是要根据概括角度,回归文本,锁定信息区间。最后是在确定信息区间的前提下,仔细筛选相关信息,并根据题干及文本层次分点整合组织答案。本题中,根据材料一“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佩戴口罩、少接触人群、勤洗手就能得到很好防护”和材料二“‘封闭’城市、隔离人员、延长假期、及时准确公布疫情信息、迅速建造专门医院等等”,可以概括出“阻断传播途径”这个要点;根据材料二“短时间内就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防控体系,有效减少了病毒人际传播”,可以概括出“迅速建立全国防控体系”这个要点;根据材料二“以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和公开全部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可以概括出“及时向国内外发布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与疫情信息,与国际合作寻找良方”这个要点;根据材料三中百度提供技术支持、“助力疾控机构、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研发提速”,可以概括出“民营企业助力疾控机构、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加速新型冠状病毒的治愈药物筛选研发”这个要点;最后,根据材料四“当今中国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传统的习惯势力”和“为了社会公共卫生的安全,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必须逐步改变那些中国人传统的积习”,可以概括出“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教育”这个要点。【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26-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群山的心跳王前帕米尔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上,天空正缓缓褪去黯淡,露出青白晨光,积雪悬在山巅,天地像一个刚被翻转的沙漏,悬浮静止。三位塔吉克族护边员牵着十五头牦牛在连队门口等待着。天气晴朗,是出发的好日子。加尼丁从老式军大衣口袋里掏出手机,给我看他两个儿子的照片。大的十二岁,小的六岁。白皮肤,蓝眼睛,睫毛浓密。兄弟俩搂在一起大笑,露出四排整齐的小雪山,天色仿佛刹那被照亮。手机屏右上角有一处不小的裂痕,加尼丁说是去年秋天去吾甫浪沟巡逻时摔的,还能用。我让他讲讲巡逻的事情,他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表示,不知从哪说起。我指着摔裂的手机屏说,就从这儿吧。“那是封山前的最后一次巡逻。”加尼丁望着远处的雪峰,开始了他的讲述。这是全军陆地边防执勤点路途最远、路况最险的巡逻线之一。一路上有八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冰达坂需要翻越,涉蹚冰河三十多次。此外,还有难以预料的山体滑坡、暴风雪、泥石流以及突袭的猛兽。这条巡逻线的那一头就是吾甫浪沟,塔吉克语意为“艰险的河谷”。全程往返九十六公里,天气好的话七天就能走一个来回,运气不好则要一个月。这是全军唯一一条只能骑牦牛执勤的巡逻线。那天下午四点多,巡逻分队到达海拔五千二百五十米的吾甫浪达坂。山高路远,加尼丁舍不得骑牦牛,一直坚持步行巡逻。“前面要穿过峡谷,大家注意了。”加尼丁的表哥、经验丰富的向导拉齐尼对着后面的人大声说。一阵大风卷来,两侧山坡砾石滚落。战士们学加尼丁的样子,拽着牦牛尾巴快速通过。有惊无险。-26-
就在大家稍作放松的时候,一只旱獭从洞里蹿了出来,战士肖瑶骑的牦牛一惊,把肖瑶从背上晃了下来。肖瑶的眉骨一下子磕在石头上,流血了。旁边就是湍流,加尼丁一把抓住肖瑶,迅速用手护住他的枪,肖瑶和枪都没事。加尼丁的手机从口袋里滑出来摔裂了,手也受了伤。原地简单处理一下,下山后缝了五六针。晚上十点左右,巡逻队在一个山坳处宿营。天黑透了,夜色中几束蓝绿色的光点悄悄逼近,不易察觉。站哨的下士茹东洋立即向连长报告:发现狼群!牦牛群乱作一团,尖利的犄角相互顶撞了起来。加尼丁和几个战士稳住牦牛,大家打开手电筒对着狼群晃动,两只狗也冲着狼群狂吠。然而情势并不容乐观,他们此时的敌人是十匹穷凶极恶的狼。就在不经意间,狼群钻了一个空档,一头牦牛被咬断了腿,喘着粗气,重重倒下。战士们拉动枪栓,群山回荡着钢一般的号角。狼群稍稍后退。一声尖利枪响,连长对天空射出一发子弹。头狼一声嚎叫,狼群四下溃散。大家定了定神,即刻收拢牦牛,清点人员和物资。军医杨善文打开医药箱,加尼丁和茹东洋帮他一起给牦牛包扎。天很快就亮了。物资有限,巡逻队不能多作停留。断腿的牦牛伤势过重,血流不止。它独自卧在草地上,低低地哀叫。嘴边,是留给它两天的口粮。加尼丁跪在牦牛身边,抱着它的脖子哭。“那是我第一次见他哭。”茹东洋插了一句话就沉默了,仿佛也深陷那天的生离死别。所有人都不忍离去,边走边回头。乳白色的晨雾升起,那头牦牛像一位入定的僧侣,纹丝不动。身下的绿草变成暗红色,像一个厚厚的蒲团,托起轻盈身躯。我问茹东洋,那次巡逻返程可算平安?“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暴风雪。”茹东洋倒吸一口气,心有余悸。巡逻第十五天,队伍到达铁干里克。傍晚休整。支帐篷的时候,整个天突然黑了下来,大风起,开始飘雪。不多一会儿,风雪交加,帐篷已经撑不住了。暴风雪来了。大家冻得直打哆嗦。拉齐尼想起老向导、父亲巴亚克临行前的叮嘱,把剩下的牦牛聚集起来,使它们厚实的身躯排成一堵挡风的墙,大家靠着牦牛肚子取暖,这才勉强挨过暴风雪之夜。“当时风急雪大,我都快冻傻了。幸好和大家在一起。”茹东洋摘下迷彩帽,摸摸头,不好意思地笑了。-26-
就在此时,一个圣洁的场景闪现在由近及远的天边:太阳快要照到雪山尖了,亮晶晶的雪线被一段一段点燃,泛着珠光。上午十一点整,巡逻队再一次出发。我和茹东洋站在一旁,跟“编外士兵”加尼丁和战士们挥手告别。这支行进中的队伍看上去,分明是喀喇昆仑的群山在移动。我离开了海拔四千四百七十三米的红其拉甫边防连。踏上归途,再一次看到“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似乎与进山时所见不同。慕士塔格夕阳中的金顶拢着雪白的庄严和壮阔,前方是公格尔九别峰,后面是晚照下的墓地。我看见一只鹰展开双翼,滑过慕士塔格的脊梁,穿越千年的尘烟,平息了一场远古的战事。恍惚中,我竟分不清哪是归途,哪是来路。只知道,离开了喀喇昆仑,还能听得见它的心跳。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题目“群山的心跳”,既在内容上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环境——边界的群山之中;又作为线索,在结构上贯穿全文。B.加尼丁保护肖瑶时抓住他后迅速用手护住枪,人和枪都没事;而自己的手受伤,手机屏幕也摔出裂痕,这表现了他重他人而轻自身的品质。C.“我”是故事的聆听者,聆听了边防战士的巡逻经历;也是情节的推进者,由于“我”的提议,才有了加尼丁的讲述。D.结尾处一只鹰滑过慕士塔格脊梁,鹰的形象和边防战士互相映衬,鹰的敏锐、矫健、神勇正是战士们形象的象征。8.以文中的边防战士为例,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9.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作用。【答案】7.A8.①语言描写。加尼丁讲述了战士们巡逻时的遭遇,写出了战士们的不惧艰险;②动作描写。遇到狼群时虽极危险但防卫适当适度,写出了战士们的训练有素;③细节描写。不舍得骑牦牛、为受伤的牦牛包扎并留下口粮、离开时边走边回头,写出了战士们的铁汉柔情。(4)环境烘托:小说描写山高路险、风急雪大的恶劣环境,烘托边防战士不惧艰险、舍生忘死的精神。(意思对即可)9.①文章开头巡逻出发前的风景,为下文故事的展开提供了自然的背景;②巡逻第十五天暴风雪的描写,突出了巡逻环境的艰险,塑造了不畏艰险、舍生忘死的战士群像;③讲述完巡逻经历后景物描写的插入,配合了氛围的变化和人物的情绪变化;④归途中的景物描写,暗示人物情感的升华,点明了战士们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主题。(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26-
【解析】【7题详解】此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结构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A项,“又作为线索,在结构上贯穿全文”分析错误,题目“群山的心跳”“作为线索”不当,除了标题,只是在结尾段出现“心跳”,结构上的作用应是结尾再次出现,照应题目。本文的线索应是战士们巡逻的行踪。故选A。【8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能力。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白描和工笔等。对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①本文善于运用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天地像一个刚被翻转的沙漏,悬浮静止”“一阵大风卷来,两侧山坡砾石滚落。”“太阳快要照到雪山尖了,亮晶晶的雪线被一段一段点燃,泛着珠光”。这是一篇报告文学,作者描写了山高路险、风急雪大的恶劣环境,烘托边防战士不惧艰险、舍生忘死的精神。②文章善于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那是封山前的最后一次巡逻。”“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暴风雪。”“当时风急雪大,我都快冻傻了。幸好和大家在一起。”加尼丁、以及加尼丁的表哥、茹东阳等人物语言,讲述了战士们巡逻时的遭遇,写出了战士们的不惧艰险。遇到群狼时,“战士们拉动枪栓,群山回荡着钢一般的号角”“一声尖利枪响,连长对天空射出一发子弹。”此时虽极危险但防卫适当适度,写出了战士们的训练有素。③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也十分传神,如“加尼丁从老式军大衣口袋里掏出手机,给我看他两个儿子的照片。”“大的十二岁,小的六岁。白皮肤,蓝眼睛,睫毛浓密。”写出了这些铮铮铁汉,有着温情的一面。“军医杨善文打开医药箱,加尼丁和茹东洋帮他一起给牦牛包扎”,不舍得骑牦牛、为受伤的牦牛包扎并留下口粮、离开时边走边回头,写出了战士们的铁汉柔情。【9题详解】-26-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景物描写在文中作用的能力。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开篇景物描写,首段作用:结构上,它起铺垫作用;景物描写上看,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渲染气氛。答这道题,首先要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例子,然后分析其文中的作用。如开头部分“帕米尔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上,天空正缓缓褪去黯淡……”,这是巡逻出发前的风景,为下文故事的展开提供了自然的背景。故事讲述完之后“太阳快要照到雪山尖了,亮晶晶的雪线被一段一段点燃,泛着珠光”,这是巡逻第十五天暴风雪的描写,突出了巡逻环境的艰险,塑造了不畏艰险、舍生忘死的战士群像。结尾部分“我”踏上归途时“慕士塔格夕阳中的金顶拢着雪白的庄严和壮阔……”,暗示人物情感的升华,点明了战士们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主题。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还有很多,结合上下文从环境、人物、主题方面考虑,分析其作用,形成答案。【点睛】自然环境描写作用:1.渲染故事气氛: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2.烘托人物形象: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故而自然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3.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4.暗示社会环境: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副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彩,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示。5.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广之字林之,沛郡相人也。少好弓马,便捷有勇力。宋大明中,以功补本县令,历强弩将军、骠骑中兵、南谯太守。泰始初,隶宁朔将军刘怀珍征殷琰于寿春。琰将刘从筑垒拒守,相守移日。琰遣长史杜叔宝领五千人运车五百乘援从。广之等肉薄攻营,自晡时至日没,大败之,杀伤千余人,遂退,烧其运车。从闻之,弃垒奔走。太祖废苍梧,出广之为假节、督徐州军事、徐州刺史、钟离太守,冠军如故。-26-
沈攸之事起,广之留京师,豫平石头。毕,仍从太祖顿新亭。太祖诛黄回,回弟驷及从弟马、兄子奴亡逸。太祖与广之书曰:“黄回虽有微勋,而罪不可容。弟自悉之。今启依法。”令广之于江西搜捕驷等。建元元年,进爵为侯,食邑千户。北虏动,明年,诏假广之节,出淮上。广之家在彭、沛,启上求招诱乡里部曲,北取彭城,上许之。广之引军过淮,无所克获,坐免官。世祖即位,迁右卫将军。世祖见广之子珍国应堪大用,谓广之曰:“卿可谓老蚌也。”广之曰:“臣不敢辞。”上大笑。除游击将军,不拜。十一年,虏动,假广之节,招募。高宗诛害诸王,遣广之征安陆王子敬于江阳,给鼓吹一部。进封应城县公食邑二千户建武二年虏围司州遣广之持节督司州征讨解围广之未至百余里虏退乃还四年,卒。年七十三。追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谥曰庄公。昔皇甫肃于齐间投广之门下。广之早与皇甫有隙,然崇其学,荐之武帝,任东海太守。其开阔如是。(选自《南齐书·王广之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进封应城县/公食邑二千户/建武二年/虏围司州/遣广之持节督司州征讨解围/广之未至百余里/虏退乃还/B.进封应城县公/食邑二千户/建武二年/虏围司州/遣广之持节督司州征讨/解围/广之未至百余里/虏退/乃还/C.进封应城县公/食邑二千户/建武二年/虏围/司州遣广之持节/督司州征讨解围/广之未至百余里/虏退/乃还/D.进封应城县公/食邑二千户/建武二年/虏围/司州/遣广之持节督司州征讨/解围/广之未至百余里/虏退/乃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节,皇帝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应该是象征王权,有震慑臣子之用。B.晡时,即申时,十二时辰之一,又名日晡、夕食等,指每天下午的三至五时。C.鼓吹,一般指仪仗乐队。文中是指将乐队仪仗赏赐有功之臣,表示奖赏与激励。D.侯,爵位名,爵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该制度不因时代相异而不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广之勇武善战。他从小勇武有力,为官后,屡经战阵,威名远扬。在寿春肉搏攻城,把杜叔宝军杀得大败。去司州解围时,吓退敌军。B.王广之尽忠国事。王广之对君王忠心耿耿,治事以来,虽仕途曾小有挫折,但多次持节出征或外出为官,都兢兢业业,以诚敬之心做事。-26-
C.王广之心胸开阔。虽然皇甫肃早先与自己有过节,但为了显示自己心胸开阔,加上皇甫肃有才学,所以王广之向齐武帝推荐了他。D.王广之受皇家信重。他在国家遭逢大变或战事发生的关键时候,常被委以重任;在派他去搜捕黄驷等人的信件中,皇帝与他推心置腹,兄弟相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沈攸之事起,广之留京师,豫平石头。毕,仍从太祖顿新亭。(2)广之家在彭、沛,启上求招诱乡里部曲,北取彭城,上许之。【答案】10.B11.D12.C13.(1)沈攸之起兵反叛时,王广之留驻京师,参与平定石头城。完成后,仍然跟随太祖在新亭驻军。(2)王广之的家原在彭县、沛县一带,上表启奏皇上请求招募家乡的百姓部属反魏,北上夺取彭城,皇上批准了他的请求。【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进封为应城县公,食邑二千户。建武二年,魏虏围攻司州,皇上派王广之持节督司州征讨,去解司州的围困。王广之进军还没到一百多里路,魏虏就闻风撤退了,王广之就班师了。句中,“县公”相当于县令,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项。“围司州”指围攻司州,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D项,“该制度不因时代相异而不相同”解说错误,爵位制度在古代因时代而异,不尽相同。故选D。【12题详解】-26-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特点、相关的事件、言行、观点、情感、技巧等。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为了显示自己心胸开阔”分析错误,王广之虽然早先与皇甫肃有过节,但认为这个人有才学,就不计前嫌,向齐武帝推荐了他。故选C。【13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起,发生;豫,参与;平,平定。(2)启,启奏;取,夺取;许,答应。【点睛】文言文翻译方法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参考译文:-26-
王广之字林之,是沛郡相地人。他从小喜欢骑马射箭,动作敏捷,勇武有力。宋大明年间,因有功勋补任本县县令,此后又历任强弩将军、骠骑中兵、南谯太守。泰始初年,在寿春征伐殷琰时隶属于宁朔将军刘怀珍。殷琰的部将刘从建筑堡垒拒守,拒守了很长时间。殷琰派遣长史杜叔宝率领五千人、运输车辆五百乘来援助刘从。王广之等肉搏攻城,从申时一直争战到日落,把杜叔宝军杀得大败,杀伤一千多人,杜叔宝军只好撤退,王广之把杜叔宝军的运输车烧掉了。刘从得到这些消息,只得放弃堡垒逃跑了。齐太祖萧道成废黜废帝为苍梧王时,外调王广之为假节之职、督徐州军事、徐州刺史、钟离太守,冠军将军之职依前未变。沈攸之起兵反叛时,王广之留驻京师,参与平定石头城。完成后,仍然跟随太祖在新亭驻军。太祖诛杀黄回,黄回的弟弟黄驷和堂弟黄马以及他哥哥的儿子黄奴逃跑了。太祖给王广之写信说:“黄回虽说有点功劳,可是他的罪过达到不能容忍的地步。兄弟你全都知道。现在也只好依法执行了。”太祖命令王广之在江西搜捕黄驷等人。建元元年,进爵为侯,食邑一千户。魏虏侵齐,第二年,皇上令王广之持节,出京驻屯淮上。王广之的家原在彭县、沛县一带,上表启奏皇上请求招募家乡的百姓部属反魏,北上夺取彭城,皇上批准了他的请求。王广之率领军队渡过淮河,没有获得什么战果,因此被免去官职。世祖即位,迁右卫将军。世祖见王广之的儿子王珍国可以有大作为,对王广之说:“爱卿可说是怀珠的老蚌啊。”王广之说:“臣下不敢推辞。”世祖听了哈哈大笑。授予王广之游击将军,他没有接受任职命令。永明十一年,魏虏扬言伐齐,世祖令王广之持节,招募队伍。高宗萧鸾要诛害太祖、世祖子孙诸王,派遣王广之到江阳征伐安陆王子敬,赐给一部鼓吹。进封应城县公,食邑二千户。建武二年,魏虏围攻司州,皇上派王广之持节督司州征讨,去解司州的围困。王广之进军还没到一百多里路,魏虏就闻风撤退了,王广之就班师了。王广之在建武四年谢世。享年七十三岁。死后追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谧号为庄公。过去,皇甫肃在南齐年间曾投靠到王广之门下。王广之早年虽与皇甫肃有过节,但一直非常推崇他的学问,便推荐给齐武帝,皇甫肃因而被任命为东海太守。他的心胸就是这样开阔。(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惜牡丹花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思黯南墅①赏牡丹刘禹锡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②阿姥家。-26-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①思黯南墅,牛僧孺的别墅。②增城,古代神话中的地名,传说昆仑山上有增城九重,西王母所居。14.下列关于这两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同写牡丹,但一“惜”一“赞”,情感态度同中有异,异中有同。B.白居易的“夜惜衰红把火看”与古人的“秉烛夜游”有着相同的意趣。C.刘禹锡的“天教晚发赛诸花”为牡丹虽艳冠群芳却较晚开放而鸣不平。D.两首诗都写庭院里的牡丹,但白诗从细小处落笔,刘诗则强调整体感观。15.两首诗都以虚写称妙,试从“虚”的角度对两首诗进行分析。【答案】14.C15.白诗的“明朝风起应吹尽”是虚写,借助想象设想明天的风会吹尽落花,美丽的花朵随时都会遭到风雨的摧残,表达惜花之情。刘诗整首都是虚写,诗人初次见到牡丹花,恍惚进入仙境,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出牡丹的倾城之色,表达了对牡丹花的喜爱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项,过度解读,无“鸣不平”之意。这句诗的意思是“上天让你暮春开花,赛过其他花朵”,是赞美牡丹花的美艳盖过其他花朵,并非为它“鸣不平”。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作答时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虚”指不写眼前所见,而写回忆、想象等情景。白诗中,“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通过设想明天风会吹落牡丹,诗人连夜举火赏花,来表达对暮春时节,牡丹凋零的怜惜之情,表达惜春、惜花之意。-26-
而刘禹锡写牡丹更是完全没有正面描写,首二句叙写诗人偶遇牡丹之喜,末二句叹赏其色泽之佳,却没有直接描写牡丹的姿态、色泽,而是通过相遇时的惊喜,想象花开在“增城”神仙境界的梦幻环境,花开时“倾城”的使人们惊艳无比,以及牡丹晚发艳压群芳的描写,侧面烘托出牡丹的艳丽丰姿,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点睛】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此题为比较异同,并且给出比较的范围,较为容易,结合诗歌作答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郁郁不得志,不得已而开始了自我放逐的道路;但内心又思念故国,于是在放逐的路上频频回望,文中_______,_______便是这一心理矛盾冲突的生动体现。(屈原《离骚》)(2)年老的琵琶女回顾自己少无知轻狂,不懂得轻春韶华的重要性,而随随便便地浪费消磨掉,文中_______,_______便是上述情形的真实写照,为其孤独不幸的老年生活埋下伏笔。(白居易《琵琶行》)(3)_______,_______表现了春冬之时,三峡一带水流清澈、碧绿,倒影着四周景物的影子,这一美好的景致。(郦道元《三峡》)【答案】(1).忽反顾以游目兮(2).将往观乎四荒(3).今年欢笑复明年(4).秋月春风等闲度(5).(则)素湍绿潭(6).回清倒影【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荒、湍、潭。【点睛】-26-
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三、语言基础与应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智慧之源,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长青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融合,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激活、找回、重组个体身上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经典文献是民族传统文化明显的符号系统,是一个民族历经岁月与沧桑积淀的知识精华,具有历久弥新的意义与价值,挖掘、利用经典文献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同时,应深切领悟传统精髓和智慧,探索传统元素的现代表达。比如,我国动画艺术曾经汲取传统画技法,与现代美术电影相结合,创作出新颖独特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等,开创了动画的“中国学派”,让中国传统绘画技艺得以传承与创新。还有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北京8分钟”,以现代思维和手法,运用智能科技完美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凤凰展翅、龙凤呈祥、梅花、长城、中国结、五彩龙等。通过北京8分钟不仅我们看到了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未来,()。此外,我们还应从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汲取精华,创新文化的传播载体,让中国文化形更具科技感和现代美感。17.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要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要把科技与文化融合起来B.我们要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中,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C.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中,我们要对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D.我们要注重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的使用与文中“运用智能科技完美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凤凰展翅、龙凤呈祥、梅花、长城、中国结、五彩龙等。”中的破折号使用相同的一项是()A.别看他们闹得这么凶,可是他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B.呜——,火车开动了C.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D.“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26-
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找回、激活、重组个体身上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B.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激活、找回、重组个体身上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C.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激活、找回、重组个体身上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D.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找回、激活、重组个体身上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答案】17.B18.C19.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仔细阅读括号所在的语段,整体理解语段的内容,重点捕捉空格前后的内容,注意前后话题的中心,表达的重点和角度,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加以比较推敲。A项,前面说“通过北京8分钟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科技的力量”,融合了“文化”和“科技”,而后文说“创新文化……”,那么括号里的内容应该先说“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再说“创新文化”,而A项是先说“创新文化……”,后说“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排除A项;C项,后文说“此外,我们还应从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汲取精华……”这是说未来我们该如何去做,由“此外”“还”可知括号中的内容也是未来的做法,且与后面句子的句式应该一致,应是“我们……”的句式,据此排除C项;D项,“我们要注重发展科技”只强调“科技”,而忽略了“文化”,与前文内容不一致,排除D。故选B【18题详解】-26-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运用智能科技完美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凤凰展翅、龙凤呈祥’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这就需要考生对破折号的作用有所了解,然后分析题干中引文里破折号的作用,再分析四个选项中破折号的作用,最后选出答案。“运用智能科技完美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凤凰展翅、龙凤呈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是解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A项,“别看他们闹得这么凶,可是他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这里的破折号是补充说明;B项,“呜——,火车开动了”,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C项,“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这里的破折号是解释说明;D项,“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这里的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故选C。【19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激活、找回、重组个体身上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第一个问题是语序不当,“激活、找回”语序不当,应先“找回”,再“激活”,排除BC两项;第二个问题是搭配不当,“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中“传输”错误,应改为“传承”,排除AB两项。A项,“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中“传输”错误,应改为“传承”,排除A项,B项,“激活、找回”语序不当,应先“找回”,再“激活”,“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中“传输”错误,应改为“传承”,排除B项,C项,“激活、找回”语序不当,应先“找回”,再“激活”,排除C项。故选D。【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0.请根据所给材料-26-
内容,在下面划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处不超过20字。材料:我国最早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记载:“杜仲,味辛平,主腰脊痛,坚筋骨,强志……”;《本草纲目》记载:“杜仲,辛,平,无毒。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健筋骨……久服,轻身耐老……润肝燥,补肝虚……故能入肝而补肾。”翻阅历代医药典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1948~1951年俄罗斯学者利用杜仲提取液作了药理试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对高血压患者降血压作用显著,且具有持久性,而对低血压患者具有升高血压的功能。1955年,在列宁格勒召开的首次国际杜仲药理学研究学术讨论会上,正式公布了杜仲降血压的研究成果。这对于高血压成为当今人类第一杀手的世界来说,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未见杜仲有关调节血压功能的先例和记载(2).②证明其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功能(3).③一声让人欣喜若狂的惊雷【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所给文段说的是中药杜仲的药用价值。①上文说的历代医典,下文说1948~1951年俄罗斯学者做的试验发现杜种有降血压的作用,可见此处应填“未见杜仲有关调节血压功能的先例和记载”一类内容;②上文说的俄罗斯学者的药理试验,下文说杜仲有调节血压的功能,据此可填“证明其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功能”一类内容;③是说杜仲调节血压这一发现给人们带来的震惊效果,可填“一声让人欣喜若狂的惊雷”一类内容。21.对联兼诗歌散文之长,内容涉及哲学、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名胜等等,包罗万象。欣赏对联,可以增长人文知识,感悟人生哲理,了解风俗人情,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欣赏下面以“撇捺人生”为横批的对联,谈谈你透过对联字面上的含意,从中得出什么理解和感悟。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各自捺住即成名【答案】该对联字面上讲“若”字的撇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各”字的捺笔如果收住了就是“名”字。它告诉我们:人应懂得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拥有一颗坚守的心,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精彩人生。【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赏析对联的能力,赏析时注意从题干中给的“感悟人生哲理,了解风俗人情,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的角度切入,重点抓住“撇开”“捺住”分析对自己的约束、限制以及懂得放下等。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6-
几年前,陈道明在综艺节目《传承者》中对“高台花鼓”的一段点评打动人心:“我们的很多综艺节目里头有很多舞蹈队,很多群众演员,没人注意他们,我注意他们了。每一张脸怎么会是一样的呢,是你没看见他们每一张脸的样子,世界上没这么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或甘于平庸,但是请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请根据上面的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看法。【答案】例文:让平凡的生命书写精彩的篇章一片草叶的功德,不亚于星辰的运行,一个平凡人的生命,也可以书写出精彩的篇章。纵使卓林微如草叶,但她仍旧以其传奇的色彩,成为中国女性的偶像。卓琳,一个大家闺秀,携邓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她默默站在一位时代伟人的背后,用坚定信仰和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渡过劫波,支持伟人创造新时代。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让平凡的生活书写出了精彩的篇章。她平凡,因为她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总是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邓小平;她不凡,因为她兢兢业业忠于自己的职守,做好自己的事,她的坚韧是伟人身后一生的支撑,她平凡中彰显出伟大的人格,让平凡的生命书写了精彩的篇章。纵使林书豪微如草叶,但他仍然努力拼搏,终于散发出恒星般的光芒。如今爆红的NBA球星林书豪,原来在纽约尼克斯队只是一个“板凳球员”,而且之前还有两次被裁员的记录,他名不见经传,但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所喜爱的篮球事业,勇于挑战NBA,不厌其烦地刻苦训练,每天数小时的苦练投篮及体能,这两大利器使他得以不断增强自己的篮球实力,并在2012年初得到机会释放,让平凡的生命书写出了精彩的篇章。林书豪,从草根到英雄神奇崛起,正在成为全美的一个神话,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个人价值、理想得以实现的可能性,那就是任何平凡的人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迈向事业理想的巅峰,任何平凡的生命都可以抒写出精彩的篇章。纵使刘伟微如草叶,他仍旧用华丽的音乐演绎出人生的精彩。刘伟十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那时的他还是一个懵懂的孩子,怎么能承受的住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呢?然而他坚强的活了下来。他学会了游泳并夺得了金牌,他学会了打字并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他学会了弹钢琴,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儿的奇迹,也让平凡的生命书写了精彩的篇章。-26-
脚下风景无限,心中音乐如梦。刘伟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就有可能。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任何平凡的生命都可以书写精彩的篇章。一片草叶的功德,不亚于星辰的运行,一个平凡人的贡献,也不亚于伟人的壮举,平凡人与伟人一样,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同样可以让平凡的生命抒写出精彩的篇章!【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其次要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审题】审题时首先要细读材料,勾画关键词。在这段材料中,关键词是“舞蹈队”“群众演员”“甘于寂寞”“甘于平庸”“不要打击”“努力”。也就是说,材料指向的是“群众演员”等平凡人、普通人、小人物,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要将对象限定在平凡人身上,而不是吸引万众瞩目的名人、明星,或者扩大范围,写所有人,“别人”“他人”等等。具体写作时,可以引用我们并不熟知的普通人,或者“主角”们平凡的人生阶段。在写作时要注意将“平凡”和“努力”结合起来写。不能单纯歌颂平凡者,也不能脱离平凡只写努力、奋斗,而是每一个努力生活的平凡面孔,都值得铭记;每一个全力以赴的普通生命,都应当得到尊重。参考立意:①尊重、善待、铭记每一个为梦想而努力的平凡人;②为平凡赞歌,向奋斗致敬;③做一个平凡的人,努力生活。参考素材:1.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2.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3.不需要轰轰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伏,只要身边最亲近的人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青年演员罗海琼4.是啊,有所追求,人生才能有目标和方向,才能有动力和韧性,才能怀揣梦想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从而活出生命的伟大,成就厚重的人生。-26-
5.人生有追求,平凡也是美。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追求,繁忙的送快递工作浇灭不了雷海为对古诗词的热爱,坎坷的人生磨灭不了他心中的挚爱和信仰。夺冠成名后,雷海为拒绝了许多企业的邀请,而是选择到心田花开学校做老师。因为在那里,他能继续和他热爱的古诗词在一起,并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给孩子们。6.“不需要轰轰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落,只要身边最亲近的人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雷海为的人生追求与青年演员罗海琼何其相似。不管逆境还是顺境,都坚守梦想,梦想一定会照亮人生。7.二月河从部队转业后,成了南阳市委宣传部的一名普通干事。打开水、取报纸、听电话就是他工作的主要内容。慢慢地,他坐不住了,开始在红学研究中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40岁时,他立志为康熙大帝著书立说。他夜以继日地查阅资料,正史野稗,无所不读,手写笔录,卷稿满案。二十余年,笔耕不辍,他先后完成了《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四百万字的帝王系列作品。只要不被现实局限,敢于追求,现实就一定会被梦想照亮。8.伟大的追求是将个人的发展和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9.秋瑾有诗: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正是因为秋瑾们的追求,才改变了中国被瓜分的现实。周恩来总理年少时就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周恩来就是以这样的古仁人情怀为这个理想奋斗终生。10.一个人追求越高,发展空间就越广,人生就会越厚重。1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如果袁隆平申请专利,他一定会跃居中国富人榜,但责任和担当让他把研究成果无私地贡献给国家。正是这种伟大的追求和担当,成就了他非凡的业绩和伟大的人生。“中国肝胆之父”吴孟超,95岁仍坚持在手术台一线。他说:“念医,将来就有一套本领,不靠人自己也可以发展、生活。同时,念医还可以救死扶伤,救人就等于用科学救国,人民健康那不更好吗?”这是什么情怀?这是心系国家的情怀。12.作为学生的我们,也应该以罗海琼、秋瑾、袁隆平为榜样,不仅要追求取得好成绩,让身边的人快乐,还要树立高远的目标,将来为人民谋福利,为祖国求发展。行文结构:根据材料确定立意,给文章拟写标题,例文的标题是:让平凡的生命书写精彩的篇章。文章开篇点题,从一片草叶的功德不亚于星辰的运行,自然联系到一个平凡人的生命,也可以书写出精彩的篇章。正文部分运用了大量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从伟人夫人卓琳,平凡到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却能用一生默默支持小平同志,改变中国的命运,到篮球运动员林书豪,再到音乐人刘伟,他们都是让平凡的生命书写精彩的篇章的人。正文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最后,再一次指出一片草叶的功德不亚于星辰的运行,照应开头,点明主旨。-26-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要点: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题目明确提示我们要选择其一来写,要体现权衡与选择,因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笼统写交际的艺术、细节决定交际等;也不能均衡笔力论述每一个细节道理而不体现权衡后的选择。-2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