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4

2/24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绝密★启用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上)年度考试高二政治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51.0分)1.近年来,贵州不断完善以遵义会议会址为核心的红色纪念体系,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开展实景演出、开发文创产品、打造特色小镇、组织多地巡展、建设“红军街”,带火了红色旅游,推动了革命文物的保护和革命文化的传承。这表明(  )①融入现实生活能更好地传承革命文化②革命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③创造性转化活动使革命传统有了价值④革命文物的保护性利用丰富了其内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伟大的民族精神,铸造了华夏民族团结奋斗、牺牲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成就了华夏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使华夏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体现了民族精神(  )①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精神动力②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懈奋斗③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④已成为强大的物质力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引导广大青少年抒发梦想,安徽省教育厅等共同主办了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2013年安徽青少年书信文化征文活动。这次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青少年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而勤奋学习的理想信念。假如你要参加这次征文活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你认为可以选取的话题有(  )24 ①积极参加文化活动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②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④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000年的历史。它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理哲思。围棋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由此可知(  )①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的特点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文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迁④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要继承这一传统文化,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人们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是(  )①批判地继承②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大力发扬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注重吸收和借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D.尊重差异,理解个性4.阅读漫画,下列选项与漫画(如图)寓意相贴合的是(  )①幸福是奋斗出来的②积极行动,就能如愿以偿③机会在犹豫中流失④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24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019年4月9日,嘉兴的天气好像进入了夏季,最高气温达到30度,而10日气温又突然直下,网友戏称“满30减15”,天气出乎意料的急剧变化说明(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③物质是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④自然界的变化不会受人类活动的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水熊虫是种水生微生物,它从卵里生出来就己成年,且体内细胞的数量终生都不变。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水熊虫约有6000种基因来自其他物种,并预测水熊虫能脱水和通过吸水重获新生,因而能从环境中吸收DNA等各种分子。这佐证了(  )①水熊虫的生命运动存在绝对静止的一面②认识源于实践并需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③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存在着联系④一事物与周围其它事物互为存在的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下列对实践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C.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D.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4.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队成功登顶并进行峰顶测量。测量外业作业收官只意味着取得了一手测量数据,珠峰究竟有多高,尚需应用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进行综合计算。在数据分析、处理基础上,还要进行理论研究和反复验证,才能最终确定珠峰精准高程。这一过程进一步佐证了(  )24 A.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B.已经确定的真理经过精准测量后会被推翻C.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D.经过反复研究才能完成对事物的终极认识1.“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中共三大召开到国共大革命合作开启,从深圳蛇口打响改革开放“开山饱”到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在建党百年的风华岁月中,广东创办经济特区,开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交出了一份举世瞩目的答卷。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②社会的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相互融合的过程③社会的发展受人的内在精神状态和意志的支配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达成“碳达峰”目标:到2060年前,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达成“碳中和”目标。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应(  )①注重科学规划,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工作方案作为改革出发点②遵循生态规律,加快实施钢铁、建筑、石化行业的绿色化改造③改变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关系的客观性,转换经济增长动力④推动量变向质变转化,通过碳减排、碳吸收实现碳中和的目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1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提高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突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这个事关全局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这表明(  )①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发展义务教育是落实教育公平的主要举措③政府有责任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教育④国务院将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执政的出发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4 1.彭士禄院士以身许国、科技报国,践行“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铮铮誓言,为我国核动力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2021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追授彭士标同志“时代楷模”称号,从彭士禄院士的事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③价值观决定人的前途和命运④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0分)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已实现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四战四捷”。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已全面实现。2014年,国防科工局牵头组织开展嫦娥四号任务实施方案调整的论证工作,确定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总体方案。中国航天人大力实践“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以实际行动追寻我国航天梦想。2018年5月21日发射“鹊桥”号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2018年12月8日,由“玉兔二号”巡视器和着陆器组成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于2019年1月3日顺利在月球背面预选区软着陆。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世界探月史上的第一行足迹,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大胆创新、努力攻关,是中国航天人让梦想奔跑起来的强大动力。正是这群仰望星空的人,将人类的好奇心化为脚踩实地的勇气,创造了中国探月“五战五捷”的奇迹。材料二:2019年9月18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主要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集约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贫困地区要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航天人创造探月“五战五捷”奇迹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2)结合材料二,分析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学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坚持不懈地培育优良校风,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引导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激励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把远大抱负落实在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本质与把握思维奥妙”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24 1.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千年之约》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晚会从大唐盛世的敦煌飞天,到郑和下西洋的千帆竞发,千年的时间与空间在这里穿越:从李斯特的《爱之梦》、意大利的民歌《我的太阳》,到家喻户晓的《我爱你中国》、昆曲《长生殿》、京剧《赤桑镇》等,东西方的艺术在这里融汇。最后,“一带一路”沿线几十个国家的孩子和中国的孩子共同唱响《共同家园•和平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礼赞响彻国家大剧院。这场代表“当代中国最高艺术水准”的晚会是如何创意的?晚会主创团队揭秘,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创作成功的秘笈之一。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千年之约》主创团队的揭秘,说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分析该晚会的创作是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顾家台村考察革命老区扶贫工作,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为村民立志鼓劲,设立脱贫志气榜、光荣榜,大张旗鼓表彰致富带头人,激发群众劳动致富斗志,人人都以上榜为荣,把村民引向向贫国宣战、向小康进军的新境界;积极探索扎根乡土的产业模式,在县、镇的具体指导和帮扶下,骆驼湾村、顾家台村进行了全面的产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本着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果则果的原则,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在做好土地文章的同时,村里利用全面改造后的新环境和临近天生桥瀑布群4A24 级景区的地理优势,办起农家乐、水果采摘等生态旅游业,打造旅游扶贫模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了全面脱贫。2021年4月,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组织召开全国精准扶贫典型案例第二次发布会,发布了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精准扶贫的经验。(1)“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对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的扶贫经验加以说明。24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①②正确,贵州不断完善以遵义会议会址为核心的红色纪念体系,通过开展实景演出、开发文创产品、建设“红军街”等,带火了红色旅游,推动了革命文物的保护和革命文化的传承。这表明革命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融入现实生活能更好地传承革命文化;③错误,革命传统有自身的价值,不是创造性转化活动赋予的;④错误,革命文物的保护性利用是创新,并没有丰富其内涵。故选:A。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②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24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从国内看: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从国际看: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2.【答案】C【解析】①③正确,伟大的民族精神,铸造了华夏民族团结奋斗、牺牲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成就了华夏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使华夏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说明民族精神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②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④错误,民族精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故选:C。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观点错误的选项。3.【答案】B【解析】①错误,“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②正确,这次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青少年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说明要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③24 正确,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而勤奋学习的理想信念说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④错误,选项是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的。故选:B。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1、文化对人的影响(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特点:①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②深远持久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2、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学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错误的选项,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4.【答案】C【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的特点;②④符合题意,围棋已有5000年历史,蕴含着文理哲思,沉淀着先人的智慧,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说明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③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迁。故选:C。本题考查:文化内涵与特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1、文化内涵与特点(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文化的特点24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5.【答案】B【解析】①③符合题意,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要继承这一传统文化,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人们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错误,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④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未涉及注重吸收和借鉴。故选:B。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要求: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除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和无关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6.【答案】B【解析】ACD不合题意,题目旨在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并未涉及对传统文化的取舍或者是对差异的尊重或者是对外来文化的利用;B符合题意,“清明祭祖”24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故选:B。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要求: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7.【答案】C【解析】①④符合题意,漫画中,对于树梢上的苹果,有人空想,有人付诸实践,“心动不如行动”,启示我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②说法错误,积极行动,未必就能如愿以偿,还要尊重客观规律,要有正确的方法;③不合题意,机会在犹豫中流失,但材料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在犹豫中流失”。故选:C。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归宿。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学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与材料无关以及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24 8.【答案】A【解析】①②符合题意,天气出乎意料的急剧变化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有自行运行的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③不合题意,物质是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对物质定义的解释,材料未体现;④说法错误,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自然界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故选:A。本题考查:世界物质性原理;自然界的物质性1、世界物质性原理(1)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2、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本题考查世界物质性原理、自然界的物质性,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单项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和说法错误的选项。9.【答案】C【解析】①表述错误,静止是相对的;②符合题意,科学家通过研究对水熊虫的新的发现和认识,佐证了认识源于实践并需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③符合题意,“水熊虫约有6000种基因来自其他物种,并预测水熊虫能脱水和通过吸水重获新生,因而能从环境中吸收DNA等各种分子”表明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存在着联系;24 ④表述错误,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但一事物与周围其它事物不一定是互为存在的条件。故选:C。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联系的普遍性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获得认识的途径)。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2、联系的普遍性(1)原理: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普遍性。(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关键词句,并和所学哲理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10.【答案】B【解析】A错误,B正确,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而不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C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而不只是改造自然的活动;D错误,认识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故选:B。本题考查:实践的含义和特征(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注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而不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224 )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11.【答案】C【解析】A错误,正确认识事物未必需要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B错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C正确,在数据分析、处理基础上,还要进行理论研究和反复验证,才能最终确定珠峰精准高程,说明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D错误,认识具有无限性,选项错在“终极认识”。故选:C。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①受客观因素制约。受到客观事物本身,实践水平能力的制约。最根本的是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②受主观因素的制约。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都会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4)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12.【答案】B24 【解析】①正确,广东创办经济特区,开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交出了一份举世瞩目的答卷,这体现了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②错误,社会的发展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的过程;③错误,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不受人的内在精神状态和意志的支配;④正确,从中共三大召开到国共大革命合作开启,从深圳蛇口打响改革开放“开山饱”到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在建党百年的风华岁月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取得成就,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故选:B。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目的;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1.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目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社会主义改革,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来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1)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目的和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背过相应的理论知识,结合材料进行选择即可。13.【答案】C【解析】①错误,改革出发点是实际情况;②④符合题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生态规律,同时,注重科学规划,循序渐进,推动量变向质变转化,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③错误,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有利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但“改变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关系的客观性”的表述是错误的。24 故选:C。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方法论要求(1)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注意: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但并不意味着质变比量变更重要,也不意味着任何质变都是发展。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有关知识吗,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背过相应的理论知识,结合材料进行选择即可。14.【答案】A【解析】①③正确,材料中“要提高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突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这个事关全局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这表明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说明政府有责任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教育;②错误,发展义务教育是落实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而不是主要举措;④错误,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国务院。故选:A。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国政府的职能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4 2、我国政府的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4)加强社会建设。(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15.【答案】A【解析】①②符合题意,“彭士禄院士以身许国、科技报国,践行“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铮铮誓言,为我国核动力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表明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③错误,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只能影响人的前途和命运;④错误,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故选:A。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从作用的性质看: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但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科学的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错误的、非科学的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阻碍作用。(2)从作用的内容看: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选择正确,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就会遭到失败。②24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不同,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生与死等冲突时作出的选择也不同。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是价值判断。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就是价值选择。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学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16.【答案】【小题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为追寻我国航天梦想,科学确定实施方案,选择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勇于探索,不断突破。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实践探月精神,大胆创新和实验,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③中国航天人脚踏实地、协同攻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小题2】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改善人民生活。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抓住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③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既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发展道路,又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航天人创造探月“五战五捷”奇迹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属于措施类试题。知识限定明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材料中“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步走”,可见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材料中“中国航天人大力实践‘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以实际行动追寻我国航天梦想”,可见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材料中“探月工程中大胆创新、努力攻关,是中国航天人让梦想奔跑起来的强大动力”24 ,可见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分析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属于措施类试题。知识限定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知识。材料中“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材料中“贫困地区要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强调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1)(2)本题两问都是哲学措施类主观题,偏重于如何做,方法论层面,强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创新运用能力的考查,即对学科思想方法领悟和掌握程度的考查。需要展开知识点,结合材料去说明。17.【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增强时代感,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规律具有客观性,材料中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做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③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正确意识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引导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本质与把握思维奥妙”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学生可以结合材料作答。根据材料“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可知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材料“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可知规律具有客观性;材料“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学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可知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材料“要引导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激励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24 ,可知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为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以“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18.【答案】【小题1】从创作源头抓起,深入生活、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这体现了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小题2】①晚会创作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②晚会反映人民群众的历史与现实生活体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③晚会的节目是主创团队以及其他演员等深入生活,通过生活和实践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解析】(1)本题答题范围文化生活,要求结合《千年之约》主创团队的揭秘,说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通读材料后,根据材料可知,《千年之约》主创团队从创作源头抓起,深入生活、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表明了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本题题目类型体现类,答题范围生活与哲学,知识限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结合材料分析该晚会的创作是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本题要认真阅读材料,由通过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总结可知,晚会创作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晚会反映人民群众的历史与现实生活体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晚会的节目是主创团队以及其他演员等深入生活,通过生活和实践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作答,知识限定明确,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社会实践,属于基础题,结合材料说明即可。(224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作答,知识限定明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有关知识在教材中的第四单元第十一课,体系是比较明晰和集中的,包括人民群众是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主力军等,因此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相关知识结构,并能够结合材料提示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本题中,答题格式“哲理+材料分析”,或“材料+哲理”。19.【答案】【小题1】①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②信心作为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能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贫困群众的自主脱贫意识;激励贫困群众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实现脱贫致富。【小题2】①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人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②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从本地特殊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探索出适合当地的旅游扶贫模式,找到了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合理性,属于原因类的试题。解答时,要明确设问范围是意识能动作用,切入点小。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材料中“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是因为信心作为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能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贫困群众的自主脱贫意识;激励贫困群众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实现脱贫致富。(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对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的扶贫经验加以说明,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试题。解答时,要明确设问范围是矛盾特殊性原理,切入点小。结合教材知识可知,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人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材料中“本着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果则果的原则,发展特色种植产业”24 ,这说明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从本地特殊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探索出适合当地的旅游扶贫模式,找到了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1)本题为原因类试题,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2)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这是解题的基础,可有效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2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2-01-24 21:43:37 页数:24
价格:¥4 大小:122.0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