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高三语文寒假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6

2/46

剩余4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高三语文寒假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理想的价值诉求,回应了中华民族“如何能在一起”的时代追问。基于相同的思想认知、相通的价值观念,在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尤其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协作、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实基础。中国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的存在,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就是民族共同体意识超然客公众号不断积淀逐渐生成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协同意识、协作观念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遥远的五帝时代,中国人就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协和万邦"观念,《尚书·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协和,意味着协同与公平公正,意味着人民和睦相处,各邦国友好往来。亲九族、和万邦,不仅要把家族、宗族治理好,还要把国家治理好,使各邦团结起来。在各民族长期的交流交往和融合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例如恤孤、济困、扶危等等。尊王攘夷、崇尚一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紧密团结,是因为有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向心力来自共同遵循的“道”,“道”就是王道,就是尊王攘夷;凝聚力来自内心的“统”,这个“统”就是正统,就是崇尚一统。从孔子作《春秋》开始,“大一统”的观念就日渐深入人心。“大一统”的表述最早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其中解释《春秋》所言“王正月”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徐彦疏曰:“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所谓“大一统”就是以一统为大;其中的“大”是重视、尊重。“大一统”就是“尊王”,就是尊王道、抑霸道,就是天下诸侯皆统系于王。“大一统”不是强调所统辖疆域的辽阔,而是指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与思想文化上的集中。尊王攘夷,崇尚一统,这是孔子和早期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是民族共同体所必须的思想前提。第46页共46页 家国同构、大顺大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想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哲学可视为“回家”的哲学。中国有“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之类的观念,中国文化重视家庭,以家为本位,主张由孝悌出发培养爱和敬。儒学注重家风建设,把孝悌看成做人的基础,视之为“为人之本”。孔子极重亲亲之爱、尊长之敬,说“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儒学关注天下国家,既然把孝与悌看成“人之本”,因而把爱与敬看成“政之本”。儒家把家庭伦理与社会政治伦理打通,把父母对于子女的情感社会化,即进行社会化应用与理解,这就产生了家国一体观念。《大学》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这就是身修、家齐与国治的内在关联。可见,好家风的底色是道德,受社会认可的家风一定基于正确的价值追求和高尚的行为方式,与社会国家的需要相适应、相协调。家与国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一个人心中有爱有散,懂得爱故,才能把这种爱敬推而广之;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强大的精神纽带,造就和睦与和谐的社会。(摘编自杨朝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孔子季刊》第46期)材料二:对于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在继往开来的时序向度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命体系尤为重要。在近代抗击民族侵略和谋求民族独立解放的过程中,一方面,西方在殖民侵略中表现出的现代性优势使中国人陷入文化自卑,把民族的衰落归咎于传统文化的积弊,从而兴起了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浪潮,试图以“传统”和“现代”的价值决裂而实现民族图强和价值重构;另一方面,在抵抗侵略中所唤醒的民族主义意识使得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抱有足够的警惕,中华民族对现代文化的向往和对民族屈辱的憎恶同样强烈,但山河破碎带来的文化自卑令中国人难以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文化关联,因而不能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觉醒。毛泽东曾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能实现中国化,很重要一个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文化精神契合了中国人集体本位的价值取向,促使中华民族找到了连接中华民族传统到现代的文化通路。在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时序向度中,我们要把握好三点:首先,建立科学的“传统——现代”思维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面向现在和未来的文化基因,要克服“传统——现代”文化理解的两极对立思维,切不可把传统和现代在文化上割裂开来。其次,建立“传统——现代”价值评判标准。改变过去把“传统等同于落后”“现代等同于先进”的评价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性构建,清醒认识西方现代性日益暴露的劣势并加以规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现代文明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量。最后,建立“传统——现代”的文化话语。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我们需要自觉建立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匹配的话语休系。兼收并蓄利用人类现代文明成果,把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现代”的历时性文化构建和与世界各民族共时性的文化互鉴有机结合起来。第46页共46页 (摘编自张九童、邹广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向度》,《光明日报》2021年07月14日)1.下列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各族相同的思想认知、相通的价值观念下形成,体现中华民族理想的价值诉求B.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尚书》春秋》等著作中已经有了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和观念。C.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是不断积累并逐渐生成的,构建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命体系应关注时序向度D.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需要打通传统与现代,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多方融合人类文明成果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提出的“大一统”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它类似于今天的“大统一”,就是要实现疆域的完整。B.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宣扬了一种家国一体观念,以家为本位,推“家”及国,从而实现家国同构。C.晚清民国以来国人面对列强的入侵,向往现代,否定传统,没有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D.由于中华民族找到了连接传统到现代的文化通路和价值取向,因而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没有蕴含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是(3分)A.夫和戎狄,国之福也。——《左传·襄公十一年》B.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孟子见梁襄王》C.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D.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第46页共46页 5.习近平总书记说:“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运用材料一中的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文学中发展得最为成熟的样式是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这个事实说明中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性质是抒情。抒情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诗的光辉,即使是叙事文学也不例外。例如《史记》就因洋溢着司马迁的悲愤情感而被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而杂剧《西厢记》、小说《红楼梦》也因浓郁的抒情色彩而使人百读不厌。正是抒情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法上不重写实而重写意,例如山水田园诗本来可以处理成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但在唐代王维、孟浩然的诗中,却往往以抒情手段虚化了即目所见的景象,他们诗中的山水田园其实是他们宁静心境和淡泊志趣的外化。又如戏剧在西方历来是以写实为主的,但中国古代的戏曲作家及理论家却强调戏曲首先要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即“意”,而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指出:“剧戏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元杂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也确实是“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写时代之情状"(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抒情性质和写意手法使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以下文化特征:首先,中国古代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但更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记录,这使它成为我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最好窗口。假如我们要想了解禅宗思想与理学思想对宋代士大夫的影响,最好的材料不是禅宗语录或理学讲章,而是宋诗。只要你仔细阅读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歌,就能对宋人融儒道释为一体的思想面貌有直观而真切的把握。其次,中国古代文学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那种为历代文学家所憧憬的变化莫测、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艺术化境,正是在精炼含蓄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才可能达到的目标。(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第46页共46页 海外华裔学者陈世骧以西方文学中的抒情诗为参照,认为“中国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就是一个抒情传统”。这个判断从总体上看大体是可以成立的,然而,相较而言,我更认同普实克关于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论述。在普实克看来,中国古代较为正宗的文学,包括诗、词、赋、散文等文人文学作品,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抒情性和主观性。他认为中国古典散文的抒情性虽没有诗歌那样明显,但中国古典散文不注重情节、故事和叙述,而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注重抒写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倾向于主观情绪情感的表达,因此,散文与诗一样,具有浓厚的抒情性。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与西方的浪漫主义抒情文学有很大的不同。从抒情内容上说,西方抒情文学倾向于个性解放,向往理想世界,强调个人的主体价值和自我感情的宣泄;中国的抒情文学更看重个人的感情表达与社会性的统一,强调“家”与“国”的和谐共荣。就抒情的手法而言,西方抒情文学更多的是采用直抒胸臆、以景喻情的写法;中国的抒情散文也有直抒胸臆的作品,但更多的是采用曲折含蓄、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关于中国抒情传统的这一特点,普实克看得很清楚。他认为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是将个人、自我的悲欢离合,与家国民族、伦理道德、文化精神融会贯通在一起,所以中国抒情文学的内涵比西方浪漫主义抒情文学的抒情传统要大,也丰富复杂得多。《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总集,它的情感抒发,往往是通过一声声语重心长的慨叹表现出来,如在《大语》中,周公就多次连续使用感叹词来表达内心的感情。庄子是中国浪漫主义散文的鼻祖,他的散文既有对远古生活的向往,对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追求,更充满理想主义和抒情色彩,其最大特色,就是善于比喻形容。若说庄子开创了中国抒情散文的先河,司马迁则从另一条路径拓展了中国古典抒情散文的视域。读他的《报任安书》,你会感到他的文字不但直写胸臆,慷慨激烈,势大力沉,而且浩气回荡,弥漫于文章与天地间。司马迁还常常借助人物塑造、故事情节、战争场景,以及叙述语言来抒情。魏晋散文承续庄子的浪漫主义抒情文脉。相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魏晋无疑是一个思想解放、追求自由和个性,同时散文写作倾向于浪漫和抒情的时代。中国古代散文的抒情审美传统,在陶渊明、柳宗元、苏轼、袁宏道、张岱等杰出散文家中也有着出色的表现。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是中华民族情感的寄托和结晶,同时体现着一种文化理想和文化精神。正因为抒情的背后有深厚的文化伦理道德观念的支持,所以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不但特色鲜明,而且在现实生活的层面上“无往而不入”,且“浸润深广”,其功能和作用远远超过了叙事传统。(摘编自陈剑晖《论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性质是抒情,这是基于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得最为成熟这一事实而得出的结论。B.如果我们要想了解宋人融儒道释为一体的思想面貌,只要仔细阅读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歌就可以了。C.普实克认为,中国古代各种不同的文学样式,如诗、词、赋、散文等文学作品,都具有明显的抒情性和主观性。第46页共46页 D.相较于西方浪漫主义抒情文学,中国抒情文学的抒情传统内涵要丰富复杂得多,两者运用的抒情手法也有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戏剧重写实,中国古典戏曲重写意,所以阅读中国古典戏曲难度要更大一些。B.如果要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C.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性质是抒情,所以其呈现的艺术境界都是空灵的。D.家国情怀是中国古代散文独有的一种抒情传统,时至今日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荀子的《劝学》运用了大量比喻,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和学习的方法态度等方面劝勉鼓励人们要重视学习。B.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对田园景色的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充分反映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恶C.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将赤壁古战场的景色描写得无比壮美,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仰慕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D.关汉卿的《窦娥冤》写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5.中国古代文学的抒情传统在作品中有着怎样的体现?请根据两则材料,从内容和手法两个方面简要概括。(6分)第46页共46页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对称是一种结构,使得物体可以被分割成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几部分,或者使物体按照边界或中心呈现类似重复。试想你沿着北京天坛的台阶拾级而上,一定会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美感。这座沿着道路中轴对称的建筑展现了令人折服的庄严与肃穆,这是反射对称(镜像对称)的例子。建于公元前447年-438年的希腊雅典帕台农神庙,无论从前方或侧面看,它都是对称的,而它的柱子呈周期分布,体现了一种平移对称。如果你在春暖花开的时节走进公园,你会看到争妍斗丽的鲜花大都是对称的。比如,冬乌头就是旋转对称的)有些花还带有更多的对称,比如大丽花,除了旋转对称,还有一种由内而外、层次鲜明的对称。多重对称的叠加让花朵更加艳丽。以数学思维看,上面的所有例子,都包含着一个保持物体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明显的,这样的等距群把物体分成了相同的几个部分。依此理解,给出两个物体A与B,如果A的等距群包含了B的等距群,那么我们就说A比B更加对称3为了更好地表述这些概念,我们考虑四个图形:圆、正方形、长方形和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明显的,这不规则的四边形不是对称的。同样,直觉告诉我们,圆是最对称的,正方形比长方形更加地对称。事实上,圆的等距群是无穷的,并且包含了正方形的等距群,而后者又包含了长方形的等距群。人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我们也很难找到一朵花是完美无缺的。虽然人体总的来说是左右对称的,可是这种对称远远不是完全的。每个人左右手的粗细不一样,一只眼睛比另一只眼睛更大或更圆,耳垂的形状也不同。不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地打破对称,艺术家有时也会极力地创造出残缺对称的图像和物体,可是仍然给人以和谐与平衡的美感。许多人也许会有这样的共识,脸上如果有一颗美人病,那么会让人眼前一亮,可是如果有两颗对称的美人病,肯定会让人觉得不舒服。有时候残缺对称会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出现。比如,建于公元前486年-460年的奥林匹亚宙斯神庙西门三角榻上的雕塑,它的外轮廓呈现出反射对称性,并且中线两边的人数相等,可是两边的塑像却有着很大差别。这是反射对称的变体。平移对称的近似也出现在艺术中。例如,在宋朝著名画家米友仁的画中,山峰基本上是呈现周期变化的。另一个近似平移对称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内以四季亭为连接点的湖岸画廊。第46页共46页 (摘编自季理真《对称之美》)材料二:商周青铜器纹饰系统性很强,其基本特点是对称性,这一审美法则反映了中国先民最基本的思维方式。阴阳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古人将事物分为阴阳、高下、明暗等相对应的要素,进行思考。从本质上讲,这就是对称的思想。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对称性可以被认为是其在艺术上的源头或集中表现。《国语》中有云:“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是古人对美的一种定义,其本意也是讲究对称之美。商周青铜器纹饰体现的这种审美法则至今仍然葆有旺盛的生命力。上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上的变革也不可避免。1917年出现的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提倡白话,反对文言,白话文取代讲求平仄、对仗的文言文,但是也给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和语言自身的超然客公众号特色带来了许多问题,需要协调解决。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主张即是其在诗歌领域的反映,其中的“音乐美”认为作品要“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则主张“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实质上强调的就是对称性。中国古代的住宅基本上都是单层的,故宫这样的宏大建筑群实质上也只是建得更高、面积更大一些。如今城市里高楼林立,除单体建筑外,其他建筑物从表面上不易看出对称的特点,但如果仔细分析,仍能找到对称性的体现。比如在大的住宅小区里都有“楼王”,它的出现掺杂很多商业因素,但成为"楼王”的最核心要素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在一个小区里,“楼王”一定位于中心地段,其他楼宇都围绕着它。有很多小区就是以"楼王”为对称轴设计的,这可以说是这种传统审美法则在现代的折射。研究青铜器纹饰,找出其特征,揭示其内涵,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传统资源为现代服务。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展示中国话语,显示中国风采,就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寻找其中有价值的元素,与现代意识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做到有所创新,有所创造,从而展现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的影响力。(摘编自杨小明《商周青铜器纹饰的艺术研究——以对称特点及其蕴含为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建造于公元前的希腊帕台农神庙前方和侧面都是对称的,这属于一种平移对称。B.人们在直觉上认为圆是最对称的图形,实际上恰恰相反,圆的等距群是无穷的。C.“三美”理论强调对称,根除了文学革命给中国人思维、语言方面带来的问题。D.我国的单层建筑易看出对称特点,仔细分析林立的高楼,也会找到对称的体现。第46页共46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天坛的建筑不是严格以道路为中轴对称建设,就很难呈现令人折服的庄严和肃穆,也会失去美感。B.自然界很难找到完美无缺的对称,日常生活中对残缺对称的欣赏,也体现了人们对和谐之美的追求。C.商周青铜器纹饰的研究启示我们,要想让传统资源为现代服务,就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意识结合。D.无论是从数学理论上还是从审美观念上看,对称都是一种相对概念,我们对此概念的理解不能固定僵化。3.下列图像属于材料一所说的反射对称的变体的一项是(3分)4.请依据文本内容,分别从数学思维和美学思维角度给“对称“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6分)第46页共46页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对于汉末的“清议”,刘勰从中吸取了重视人物操守的所谓“骨鲠”的观念。对于魏晋的人物品藻。他吸取了“骨”与人的气质、个性、才能相关的思想,并且直接把人物品藻中的“风骨”这个概念引入了文学理论。但是,刘勰所赞赏追求的“风骨”不是魏晋玄学所追求的那种超脱玄远、不以俗务经怀的“风骨”,而是由《易传》而来的崇尚“刚健”的“凤骨”。刘勰一反玄学的理想,把“刚健”与“风骨”结合起来,高扬了一种和魏晋玄学不同的审美理想。这是他的“风骨”论的重要特征,也是他的重大贡献。刘勰所说的“凤骨”作为一种审美理想来看,极大地发扬了儒家美学所具有的积极入世的精神。刘勰最为服膺的儒家思想,是荀学——《易传》这个分枝的思想。也正是在这一分枝中。儒家的入世精神得到了它可能得到的最为积极、健全的表现。当然,刘勰的儒家思想不可能脱离孔、孟,但由于刘勰实际是站在荀学这一分枝的思想立场上,因此他的思想又和孔、孟有所不同。自汉代以来,由孔子而来的所谓“温柔敦厚”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在《文心雕龙》中也有表现。但在另一方面,刘勰的“风骨”论赞美“翰飞戾天”的鹰隼的“骨劲而气猛”,称赏“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这又是同“温柔敦厚”之旨难于相容的。刘勰对“风骨”的“刚健”“骨鲠”的要求,显然同孟子赞美“浩然之气”的“至火至刚”以及“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精神有关,但两者又有不同。这种不同,实际也就是荀学与孟学的不同。站在荀学立场的刘勰称赏感性物质的自然界的丰富多样的美,鲜明地要求美与真的统一,与轻视外在物质世界,强调通过主体心灵的活动而“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孟子很不一样。“风骨”论在魏晋玄学及佛学的美学之后,从理论上提出和展示了一种新的审美理想,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重大的。首先最重要的是,它对存在于儒家,特别是荀子一派美学中的积极入世精神作了一种前所未见的简明的美学概括,对促进汉民族审美心理和理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情感的抒发超然客公众号和表现(这就是“风”)必须渗透着一种内在理性的“力”(这就是有“骨”),否则情感的抒发和表现就会是空虚、软弱、无力的,文辞的美丽也将因为它缺乏深刻的理性内容而失去价值。中国历来反对靡靡之音,反对徒有其表的美丽辞藻,都贯穿着对于“骨”的强调,也就是对理性的内在的“力”的强调。没有“骨”的作品被看作是失败的、不美的。其次,作品要表现出作家的不为势利所屈的坚强崇高的人格。这也是中国历来所推崇的,是文章有“骨”的重要表现。再次,作品的文辞应当是高度凝炼有力的(推及于书法、绘画,有所谓“入木三分”“笔底金刚杵”之类的说法),这同样是中国历来所推崇的,是文章有“骨”的重要表现。第46页共46页 以上几点,虽不是刘勰的“凤骨”论提出后才为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所具有的特点,但它是第一次由“风骨”论作出了最为简明深刻的美学概括。和“风骨”相联的这些特点,明显有着体现了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的值得肯定的东西。但由于“风骨”论所强调的理性、人格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这种理性在根本上不外是儒家所说的政治伦理原则,因此有着和儒家思想中束缚人的个性发展相联系的消极有害的一面。尽管如此,只要去掉了这一面,把对理性力量的强调摆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之上,那么“风骨”论就是在今天也仍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与价值。(摘编自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刘勰的<文心雕龙>》)材料二:郎吉弩斯认为,具有“崇高”特质的文章不仅具有庄严伟大的思想,而且应当具有动人的情感.它应当使“听众所产生效果不是说服而是狂喜”。所谓狂喜,“是指听众在深受感动时那种惊心动魄,情感白热化,精神高度振奋,几乎失去自我控制的心理状态”(朱光潜语)。同样,刘勰也十分强调情感的作用。在《风骨》篇中,刘勰反复指出,“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情与气偕,辞共体并”。可见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他十分推崇“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辩骚》)的屈原,极力赞赏那种“志思畜愤,而吟咏情性”的作品,认为唯有这种“慷慨以任气”、感愤而激昂之作,方能“篇体光华”。郎吉弩斯把文采看成是“崇高”的一个组成因素。他认为作品必须具备恰当的华丽文采,方能有“巨大的威力”与“迷人的魅力”,方可谓之“崇高”。而刘勰虽然认为藻饰与“风骨”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认为文采并不是“风骨”的一个组成因素。他还打了一个形象化的比喻:野鸡虽有文采,但没有风骨,“肌丰力沉”,不能奋飞;鹰隼虽乏文采,却有风骨,“骨劲气猛”,能展翅云天。“夫肇翟备色,而翱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风也。”(《风骨》)(摘编自曹顺庆《“风骨”与“崇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勰受汉末清议的“骨鲠”观念、魏晋人物品藻的“风骨”思想和《易传》崇尚的“刚健”意义等的影响,提出“风骨”论这一新的文学审美主张。B.刘勰的“风骨”论,既追求孔子思想中的“温柔敦厚”之美,又追求像鹰隼一般的“气猛骨劲”之美,这充分体现了其审美思想的丰富性和包容性。C.刘勰对“风骨”的要求与孟子倡导的“浩然之气”相关但不相同,前者尊重客观世界、重视自然之美,而后者则重视个体主观精神德行的追求完善。D.郎吉弩斯的“崇高”论与刘勰的“风骨”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二者都强调了情感的作用,但对“文采”属性和作用的认定却见仁见智。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勰“风骨”论强调在抒发和表现情感的时候必须渗透内在理性之“力”,认为对美丽辞藻的追求会不可避免地对理性内容的深刻性造成伤害。B.“风骨”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积极入世精神,也有着与束缚人的个性发展有关的消极有害的一面,我们必须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第46页共46页 C.刘勰认为“风骨”与“文采”有联系但并非因果关系,有“风骨”的作品未必有“文采”,反之亦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却可形成佳作。D.中国古代美学善用人的骨、筋、气、肌、血等形体要素来形象阐述艺术之美,可以表明在古人的意识中艺术审美与生命状态是存有相通之处的。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风骨”美学特征的一项是(3分)A.“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B.“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C.“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D.“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道也。”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后人评价曹操的《短歌行》堪称“建安风骨”的典范。请结合材料内容,进行简要说明。(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作为文艺批评的重要术语,意象在新时期以来的文艺评论中运用得更为泛化,很多论者甚至言必称“意象”。依笔者看,在很多当代论著中,“意象”取代“形象”成为处处可见的“主角”,有时并非必要,不加甄别地混用、泛用,对文艺批评来说,未必是好事。这两个概念尽管多有交叉重叠,却又有内在区别。因此,有必要从本体意义上对“意象”概念正本清源,对“意象”“形象”之间的区别进行深入分析。“意象”的本义是什么?“意象”是“意”中之“象”这个基本含义虽有些古老,但至今仍未“失效”。真正将“意象”作为一个完整的、纯粹的文学理论范畴加以使用的,是中国著名文论家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的命題是:“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无论如何引申理解,刘勰此语都是对作家内在艺术思维的描述和概括,这是确定无疑的。整篇《神思》都是在讲作家创作思维的运行规律和过程。第46页共46页 关于“神思”,或者称之为“灵感”“想象”“构思”,无论何种说法,论者都是在艺术创作思维方式的层面上分析的。笔者认为:“神思”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包括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创作冲动的发生机制、艺术构思的基本性质、创作灵感的发生状态、审美意象的产生过程以及作品的艺术传达阶段等,它是一个动态的运思过程及思维方式,而非静态的概念。“独照之匠”意谓作家独到的观照能力,“窥意象而运斤”指作家根据自己内心生成的形象进行“郢人运斤”般的艺术表现。“意象”是在作家的内心生成和运化的,这对文学创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神思》篇的赞语中,刘勰又有高度概括:“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就是说,文学创作的运思是以“意象”作为基本元素进行连通和运行的,是由情感的变化所孕育的。“形象”是指体现在作品文本中的艺术形象。如果说“意象”是生成于创作的内在运思阶段,那么“形象”则主要存在于文本之中。传统的文学理论教材大多将“形象”作为文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出发点,认为文学的基本特征就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而“文学形象”是专指作品文本所呈现出的形象,这恰恰是“形象”与“意象”的区别。“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这就是说,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包括抒情作品中的抒情主体)是一个形象,每个自然景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环境也可以是一个形象;而把这三者综合地进行描写,使人物、景物、场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活画面,也是一个形象。还有,抒情性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虽然主观因素更浓、但往往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因此,意境实质上也是一种艺术形象。”(十四院校本《文学理论基础》)这已经把“形象”的性质说得很清楚了。“形象”寓于作品文本之中,需待读者的审美阅读,可以呈现在读者的审美经验中。笔者认为,体现在文本中的形象还是由“形象”这个概念承担它的主要功能,它的特定含义是“意象”无法全部承担的;而“意象”作为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的含义,也是“形象”所无力负荷的。摘编自张晶《从“意象”看审美范畴的规范使用》材料二:1在《红楼梦》的人物创造中,诗化的意象思维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书中常常围绕一个艺术形象出现许多对其性格命运身份起映带、点缀或暗喻作用的诗化意象。它们像艺术人物身上投射出来的一块块影子,可以局部或不同角度地透示艺术人物的气质、性情以及遭遇。它们在书中不是散漫化的随心所欲地放置,而似一面面小镜片,各有各的投射点,它们有规则地与人物形象的“本体”构成“对应”的艺术关系,产生比兴意义的互补互射的效应。2譬如,书中有一类意象与艺术形象构成“类性联系”。为人物性格命运服务的诗化意象,一般都考虑到形象本身的基调特质,都从特质出发,往往构成相对的联系性或类同性。比如黛玉这个悲剧人物,围绕她出现了两个系列性的诗化意象:一个是由历史化的人物构成的诗化意象,如明妃、虞姬、湘妃、杜丽娘、红拂、绿珠等;另一个是自然意象,如斑竹、桃花、柳絮、秋菊、芙蓉等。两个系列的意象都含有一种红颜薄命的悲剧性内蕴,所以这些意象之间就构成了一种类性联系。3但在人物创造中,随情节发展和场面推移,也出现一些随机拈来的诗化意象,它们对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性情、情趣也起到映带作用。把这些随机安设的诗化意象罗列起来,发现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内在或外在的类性联系,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例如与黛玉形象对应的意象除了上面列举的以外,还有仙草、司马牛、玉带、渔婆等。它们出现在人物活动的具体过程中,对人物的气性、命运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有具体的指示或暗寓。但是,若硬要寻找它们之间的“类性联系”,就不免附会了。第46页共46页 (摘编自王政《论<红楼梦>中“形象本体”与对应意象的关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代论著中,有时可用“意象”取代“形象”但不能把二者不加甄别地混用、泛用。B.《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刘勰在该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意象”这一词语。C.读者若想获得作品文本中的形象,需要阅读作品文字,并形成自己的审美阅读经验。D.仙草、司马牛等几个意象之间虽无类性联系,但是对黛玉形象都有各自的映带作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引用《神思》中的语句以清楚阐释“意象”的内涵,据此可以判断,对文学作品而言,意象比形象更重要。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江水以及磅礴阔大的意境都是杜甫为后世读者留下的文学形象。C.《红楼梦》中的众多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时运用了诗化的意象思维。D.《红楼梦》中的诗化意象有着透示人物性格命运作用,读者借助这些意象可以推断出对应人物形象的具体特征和遭遇。3.结合材料二内容,下列人物形象与意象不构成“对应”艺术关系的一项是()A.贾宝玉:绛珠仙草、通灵宝玉、补天顽石B.薛宝钗:牡丹花、冷香丸、金锁C.贾探春:风筝、海船、杏花D.史湘云:芍药、海棠、金麒麟4.根据材料一,如何理解“意象”和“形象”?5.两则材料在提出论题之后,分别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第46页共46页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现代散文诞生以来,“抒情性”“自叙传”等文体特征在散文创作和理论表述中得以确立。同时,被划分到散文类中的通讯、报告文学、杂文、随笔等分别独立。“抒情散文”成为散文的核心部分,并得到了散文创作者及研究者的广泛认可。散文和诗歌被等同视为抒情文学品类,情感性成为散文首要的审美要素。但是,过分倚重抒情也受到了质疑。作家汪曾祺曾经写道:“二三十年来的散文的一个特点,是过分重视抒情。似乎散文可以分为两大类:抒情散文和非抒情散文。即使是非抒情散文中,也多少要有点抒情成分,似乎非如此即不足以称散文。散文的天地本来很广阔,因为强调抒情,反而把散文的范围弄得狭窄。”这个观点富有代表性,即散文世界欠缺进一步开掘,需要在通过超然客公众号写人记事、写景咏物表现情感、情趣、意境之外,获得更开阔的空间。情感是散文的根本性要素,可是个体对于世界的经历、体验仅仅依存于抒情表达,难以得到更深入的开掘。一些散文理论家从纵深方向探讨散文的可能。刘锡庆将散文中的自我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现实生活层”“情感层”“性灵层”“心灵层”“生命体验层”等。楼肇明则提出“复调散文”理论,认为散文表现的维度应该更丰富、复杂。新时期至今,散文创作总体上逐步摆脱过度抒情的弊病,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与艺术技巧的运用上不断拓展,经历了“独语体”散文重现、文化散文繁荣,还出现“新散文”“在场主义散文”“非虚构文学”等或长或短的创作潮流。不过,散文终究还是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有别,缺少个性情感精神透视的文化历史属于学术专著,读者期待的仍然是从传统出发的散文精品,优秀的散文还需要建立在精神深度与艺术妥帖上。与虚构文学不同,散文来自作者对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作为自我的精神产品,打动读者的不是求新、猎奇,而是内在的生命意蕴,即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活诗意的准确把握。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为何经典?就在于作家在对自我生活细节进行全方位展示过程中,贯穿着完整的生态主义理念。梭罗以十几年独特的生活方式拥抱自然,批判习俗,凭借自我生命意志,成就了生态散文经典之作。当代散文也不乏具有生命意蕴与哲学内核的作品。比如,史铁生《我与地坛》在景物描绘、精神臆想、隐喻表达背后,升华出一种超越现世苦难的终极情怀。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借封闭的小山村,以几十篇作品描绘乡村生活,其中暗含了个体与世界的关系。我们也可以从某些回忆散文中读出伦理思想,从文化散文里读出历史背后的文化哲学逻辑。好的散文作品,情感充沛而节制,理性思考始终在场,有着哲学沉思的气质,在宁静的艺术氛围中传达出作者对天地、世界、人性的观察、感悟与思索。(摘编自于袆《散文创作如何走出过度抒情的困境》)材料二:第46页共46页 文学写作的本身,应当是自然的、“开放式”甚至“无限开放”的。谁也没有规定散文应当怎么写,即使有这方面的理论,但“文无定法”之说始终为历代写作者所默认推崇。尽管真正能够“再出新枝”的作家和诗人少之又少。先贤大师们一直在寻求和建立独我的写作方向及范式。于今来看,我个人觉得,散文应当具备或者包含的三个要素就是真诚、自由、妖娆。散文之所以能够绵延许久,至今还有人喜欢、继续接力的原因,就在于发自写作者“本体”和“内在”的那种具有强大辐射力与“能量”的“诚意”。这个“诚意”是写作者对整个世界的态度,就是写作者自身“修为”与胸襟、视野和识见的体现,也才构成了散文最动人和最有“体温”与“活性”的品质。自由是指散文写作应当是宽泛的,自在的,可以倚马可待,洋洋万言,也可以斗折蛇行,小家碧玉。可以由此及彼,信马由缰;也可以自定范围,框定跑马场。文学是另一个宇宙,疆域之大之广之深,人类迄今还没有完全探索完尽,特别是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空”,仅仅是物质、信息乃至层出不穷的新科学对人的生存的影响与篡改、修正这一点,就是一个尚未被触及的领域。散文及其他文学创作,其根本目的是呈现人类在某个历史时期生存和精神的奇崛状态和样貌,是我们用文字的方式,为自己和众生建造“档案库”与墓碑和宫殿。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具备强烈的“代入感”和“感染力”。因为文学书写的目的,就是要人自觉阅读,并在阅读当中不断获取经验或者精神上的契合力量与共鸣心。因此,任何的写作都需要“方法”,而散文乃至其他文学门类通往呈现和探究繁复之人心人性的路径就是不断地“妖好”起来。只有把文章写得“好看”“耐看”,“回味无穷”“余音绕梁”,能够在阅读者内心掀起浪花波涛,映现现实和理想的各种奇异的波谷和境界,方才能够使得我们的散文写作具备种诱导与分享的积极力量,进而在人心中缔造出更多的奇异风景。(摘编自杨献平《从问题到方法:我们需要怎样的散文写作》)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抒情散文成为散文的核心部分,得到了散文创作者及研究者的广泛认可,影响了散文的创作方向。B.汇曾祺对散文创作过分倚重抒情提出质疑,认为散文过分强调抒情性会把散文表现范围弄得狭窄。C.刘锡庆将散文中的自我划分为五个层次,体现出胶文理论家为推动收文创作向纵深发展而做出的思考。D.散文及其他文学创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作品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和“感染力”,从而打动读者。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楼肇明则提出“复调散文”理论,拓宽了散文创作的深度和广度,使做文创作摆脱了过度抒情的困境。第46页共46页 B.《瓦尔登湖》和《我与地坛》都因体现出作者对生命价值与意义和生活诗意的准确把握而成为了经典。C.因为“文无定法”,所以散文创作可以兴之所至,天马行空,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实现自由创作。D.只要创作者具有足够的“诚意”,就可以创作出具有最动人和最有“体温”与“活性”的品质的作品。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说法不体现“妖娆”的内涵的一项是(3分)A.郁达夫《故都的秋》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使文章婀娜多姿。B.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直露显豁,汪洋恣肆,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哀痛,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C.朱自清把树影与月光交织时构成的黑白相间的优美的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激起读者无穷的遐想。D.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借封闭的小山村,以几十篇作品描绘乡村生活,其中暗含了个体与世界的关系。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结合两则材料中的观点,谈一谈如果你是一个散文作家,你在创作中应该注意什么。(6分)第46页共46页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山水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风骨到唐代的富丽堂皇,从宋代的清新淡雅到明清的炉火纯青,众多艺术创作者留下了极具艺术魅力的图景和文化诗篇。山水画的描写对象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及其人、物,画作蕴含的意境美是创作者生活经历与自然领悟通过传统艺术手法的有效呈现,展示了东方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点滴笔墨转化成形神饱满的形象,尺幅空间描绘着无尽意蕴的风景,给人以无限的想象,正如辞赋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言:“言有尽而意无穷。”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在艺术领域发展中都有“书画同源”的说法,魏晋南北朝形成的山水画体系就与传统诗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诗歌与绘画的融合是山水画的核心特征。任何山水画营造的意境美都离不开诗意美,文人骚客不仅擅长诗歌创作,同样热衷于用绘画表情达意。当山水画发展至唐宋较为成熟的时期,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开始在画中题诗,这不仅能赋予画作典雅的文化韵致,还能更充分地表达画者的思想感情。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中,一叶扁舟浮于冷清的江水之上,渔翁独坐小舟,表现出空旷萧条的意境之美,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角度看,山水画创作与诗词创作很难分开欣赏,二者有机结合营造的意境美会带给观赏者亦诗亦画的审美体验。除了诗意美,空灵美同样是山水画意境美的突出表现,这与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道家文化认为自然万物与人类一样具有灵性和生命。画家用笔墨描绘山水,对空白自然景物同画面主体之间的层次做优化处理,营造出饱满美妙的深远意境。一旦山水画缺乏空灵之美,将会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无力感,难成经典。空灵之美通常采用“虚实交融”的描绘手法来表现,如将云雾、天空、水汽、河流以空白形式呈现,经过创作者的巧妙设计成为艺术化留白,科学有效地营造出有空灵美的艺术观感,为山水画意境美的传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古代山水画家都是受到过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其作品的意境美还体现出一种人文之美,如儒家文化中的仁义之道,道家文化中的清静无为等,促使山水画的意境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晋画家戴逵的《吴中溪山邑居图》是江浙生活风貌的真实写照,体现出“向往山林”的隐逸情怀,而此种情怀又与儒家“山水比德”的思想相契合。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营造出场面壮观又出奇静谧的意境,天地间的皑皑白雪相互映射出虚幻的冷光,沉醉于这种虚静恬淡的意境会自然领悟到何为“天地之道,圣人之德”。第46页共46页 形神兼备亦为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重要特征之一。与西方不同,我国传统绘画侧重于情感与表现,而不单是对客观自然物的再现描绘。齐白石认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果盲目追求形态真实,忽视了神韵打造,就会使创作落入俗套。中国山水画常采用变形的描绘手法,力求达到“神似传情”的艺术效果。画者赋予作品个性和灵魂;将情感和观念融入对自然的艺术化处理中,从而实现意境美深化表达的目的。(摘编自席威《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研究》)材料二:中国绘画没有谨守透视的原则,甚至有意回避透视问题,16世纪以来,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20世纪房龙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中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和少数的孩子不理会透视法。”他对中国画的传统很为不屑。中国在一千五百多年之前就有系统的艺术史著作,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说,即绘画的六条基本原则,其中以“气韵生动”为第一。一千五百多年以来,气韵生动一直是中国画的最高原则,主张精神境界的呈现比形象的描摹要重要得多。北宋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他的观点正好与房龙相反,房龙认为,中国画不讲透视,不讲形似,还停留在孩子涂鸦的程度。而苏轼认为,如果你画画只知道形似,那真是跟孩子差不多了。从如此对立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中国绘画选择的是与欧洲多么不同的道路。北宋初年的山水画大师李成画画时,注意到透视。他从一个固定的点看物象。他画一个建筑,站在一点,仰望屋檐。他画出的画逼肖外物。大科学家沈括对此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认为画家应该“以大观小”,不能像李成那样“以小观大”。真正的画家不应该停留在具体的视觉上,而应该用“心灵的眼”去观物,画家应画出意念中的世界,而不应局限于视觉中的具体存在。这就是“以大观小”,这里的“大”就是人心灵的统摄力。中国画画的是想象中的空间,是表现一种精神境界。这正是中国画重要的特色。(摘编自朱良志《水墨画的韵味》)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好的山水画不追求形似而追求神似,从而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B.题画诗为达成画者、观者的情感沟通而作,并非为增加画作的文化韵致而生。C.抛开诗词孤立地欣赏山水画,是无法体会画家寓于画中的丰富情致和韵味的。D.作者认为中西方绘画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绘画侧重“表现”,西方侧重“再现”。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第46页共46页 A.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中,以渔翁独坐小舟来表现作品空旷萧条的山水画意境之美,这与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B.山水画中很少出现云雾天空等意象,是为了对空白景物同画面主体之间的层次做优化处理,营造出饱满美妙的深远意境。C.房龙对“不理会透视法”的中国画传统持批评态度,朱良志则认为不应停留在具体的视觉上,应该强调对精神境界的追求。D.中国山水画常采用变形的描绘手法,力求达到“神似传情”的艺术效果,赋予作品个性和灵魂,展示东方文化独特的魅力。3.下列选项,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王维在《山水论》中提出:“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B.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认为:“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C.《清明上河图》以虹桥为主体,形象地描绘了汴河两岸货物杂陈、百态俱备的繁复场面,使观者一览当年汴京的繁荣。D.许道宁《渔父图》远山林立,群峰如拱,烟波浩渺,渔舟数只,陈与义称道:“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4.试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分)第46页共46页 5.元代吴镇(梅花道人)的《芦花寒雁图》被誉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典范。作品整体与水有关,画面中还有芦苇丛、渔舟、渔父、两只寒雁、石岸、远山……画作上方梅花道人自题:“点点青山照水光,飞飞寒雁背人忙。冲小浦,转横塘,芦花两岸一朝霜。”请结合材料,谈谈这幅作品的意境之美。(6分) 第46页共46页 2022年高三语文寒假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教师版(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理想的价值诉求,回应了中华民族“如何能在一起”的时代追问。基于相同的思想认知、相通的价值观念,在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尤其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协作、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实基础。中国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的存在,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就是民族共同体意识超然客公众号不断积淀逐渐生成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协同意识、协作观念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遥远的五帝时代,中国人就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协和万邦"观念,《尚书·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协和,意味着协同与公平公正,意味着人民和睦相处,各邦国友好往来。亲九族、和万邦,不仅要把家族、宗族治理好,还要把国家治理好,使各邦团结起来。在各民族长期的交流交往和融合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例如恤孤、济困、扶危等等。尊王攘夷、崇尚一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紧密团结,是因为有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向心力来自共同遵循的“道”,“道”就是王道,就是尊王攘夷;凝聚力来自内心的“统”,这个“统”就是正统,就是崇尚一统。从孔子作《春秋》开始,“大一统”的观念就日渐深入人心。“大一统”的表述最早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其中解释《春秋》所言“王正月”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徐彦疏曰:“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所谓“大一统”就是以一统为大;其中的“大”是重视、尊重。“大一统”就是“尊王”,就是尊王道、抑霸道,就是天下诸侯皆统系于王。“大一统”不是强调所统辖疆域的辽阔,而是指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与思想文化上的集中。尊王攘夷,崇尚一统,这是孔子和早期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是民族共同体所必须的思想前提。第46页共46页 家国同构、大顺大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想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哲学可视为“回家”的哲学。中国有“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之类的观念,中国文化重视家庭,以家为本位,主张由孝悌出发培养爱和敬。儒学注重家风建设,把孝悌看成做人的基础,视之为“为人之本”。孔子极重亲亲之爱、尊长之敬,说“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儒学关注天下国家,既然把孝与悌看成“人之本”,因而把爱与敬看成“政之本”。儒家把家庭伦理与社会政治伦理打通,把父母对于子女的情感社会化,即进行社会化应用与理解,这就产生了家国一体观念。《大学》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这就是身修、家齐与国治的内在关联。可见,好家风的底色是道德,受社会认可的家风一定基于正确的价值追求和高尚的行为方式,与社会国家的需要相适应、相协调。家与国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一个人心中有爱有散,懂得爱故,才能把这种爱敬推而广之;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强大的精神纽带,造就和睦与和谐的社会。(摘编自杨朝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孔子季刊》第46期)材料二:对于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在继往开来的时序向度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命体系尤为重要。在近代抗击民族侵略和谋求民族独立解放的过程中,一方面,西方在殖民侵略中表现出的现代性优势使中国人陷入文化自卑,把民族的衰落归咎于传统文化的积弊,从而兴起了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浪潮,试图以“传统”和“现代”的价值决裂而实现民族图强和价值重构;另一方面,在抵抗侵略中所唤醒的民族主义意识使得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抱有足够的警惕,中华民族对现代文化的向往和对民族屈辱的憎恶同样强烈,但山河破碎带来的文化自卑令中国人难以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文化关联,因而不能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觉醒。毛泽东曾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能实现中国化,很重要一个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文化精神契合了中国人集体本位的价值取向,促使中华民族找到了连接中华民族传统到现代的文化通路。在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时序向度中,我们要把握好三点:首先,建立科学的“传统——现代”思维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面向现在和未来的文化基因,要克服“传统——现代”文化理解的两极对立思维,切不可把传统和现代在文化上割裂开来。其次,建立“传统——现代”价值评判标准。改变过去把“传统等同于落后”“现代等同于先进”的评价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性构建,清醒认识西方现代性日益暴露的劣势并加以规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现代文明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量。最后,建立“传统——现代”的文化话语。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我们需要自觉建立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匹配的话语休系。兼收并蓄利用人类现代文明成果,把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现代”的历时性文化构建和与世界各民族共时性的文化互鉴有机结合起来。第46页共46页 (摘编自张九童、邹广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向度》,《光明日报》2021年07月14日)1.下列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各族相同的思想认知、相通的价值观念下形成,体现中华民族理想的价值诉求B.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尚书》春秋》等著作中已经有了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和观念。C.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是不断积累并逐渐生成的,构建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命体系应关注时序向度D.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需要打通传统与现代,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多方融合人类文明成果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提出的“大一统”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它类似于今天的“大统一”,就是要实现疆域的完整。B.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宣扬了一种家国一体观念,以家为本位,推“家”及国,从而实现家国同构。C.晚清民国以来国人面对列强的入侵,向往现代,否定传统,没有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D.由于中华民族找到了连接传统到现代的文化通路和价值取向,因而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没有蕴含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是(3分)A.夫和戎狄,国之福也。——《左传·襄公十一年》B.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孟子见梁襄王》C.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D.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5.习近平总书记说:“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运用材料一中的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1.(3分)A(“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各族相同的思想认知、相通的价值观念下形成”错误)第46页共46页 2.(3分)B(A.,“大一统”内涵理解错误;C,“没有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错误;D,因果关系不成立)3.(3分)D(该项表达曹操对人才的渴望,没有涉及民族共同体意识4.(4分)①首先从总体上提出在时序向度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重要性,②接着论述了近代革命没有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原因,③然后进一步指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④最后论述怎么在时序向度下构建民族共同体文化。评分标准:每条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6分)①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协同意识、协作观念发挥了巨大作用;各民族必须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才能戮力前行。②中华民族紧密团结,是因为有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崇尚一统;石榴千子环抱,形同如一,形象地喻示了我国各民族“多元”与中华民族“一体”的关系。③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强大的精神纽带,造就和睦与和谐的社会;这就需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差异和个性,在相互包容和欣赏中一起走向未来。评分标准: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文学中发展得最为成熟的样式是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这个事实说明中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性质是抒情。抒情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诗的光辉,即使是叙事文学也不例外。例如《史记》就因洋溢着司马迁的悲愤情感而被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而杂剧《西厢记》、小说《红楼梦》也因浓郁的抒情色彩而使人百读不厌。正是抒情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法上不重写实而重写意,例如山水田园诗本来可以处理成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但在唐代王维、孟浩然的诗中,却往往以抒情手段虚化了即目所见的景象,他们诗中的山水田园其实是他们宁静心境和淡泊志趣的外化。又如戏剧在西方历来是以写实为主的,但中国古代的戏曲作家及理论家却强调戏曲首先要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即“意”,而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指出:“剧戏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元杂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也确实是“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写时代之情状"(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第46页共46页 抒情性质和写意手法使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以下文化特征:首先,中国古代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但更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记录,这使它成为我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最好窗口。假如我们要想了解禅宗思想与理学思想对宋代士大夫的影响,最好的材料不是禅宗语录或理学讲章,而是宋诗。只要你仔细阅读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歌,就能对宋人融儒道释为一体的思想面貌有直观而真切的把握。其次,中国古代文学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那种为历代文学家所憧憬的变化莫测、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艺术化境,正是在精炼含蓄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才可能达到的目标。(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海外华裔学者陈世骧以西方文学中的抒情诗为参照,认为“中国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就是一个抒情传统”。这个判断从总体上看大体是可以成立的,然而,相较而言,我更认同普实克关于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论述。在普实克看来,中国古代较为正宗的文学,包括诗、词、赋、散文等文人文学作品,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抒情性和主观性。他认为中国古典散文的抒情性虽没有诗歌那样明显,但中国古典散文不注重情节、故事和叙述,而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注重抒写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倾向于主观情绪情感的表达,因此,散文与诗一样,具有浓厚的抒情性。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与西方的浪漫主义抒情文学有很大的不同。从抒情内容上说,西方抒情文学倾向于个性解放,向往理想世界,强调个人的主体价值和自我感情的宣泄;中国的抒情文学更看重个人的感情表达与社会性的统一,强调“家”与“国”的和谐共荣。就抒情的手法而言,西方抒情文学更多的是采用直抒胸臆、以景喻情的写法;中国的抒情散文也有直抒胸臆的作品,但更多的是采用曲折含蓄、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关于中国抒情传统的这一特点,普实克看得很清楚。他认为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是将个人、自我的悲欢离合,与家国民族、伦理道德、文化精神融会贯通在一起,所以中国抒情文学的内涵比西方浪漫主义抒情文学的抒情传统要大,也丰富复杂得多。《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总集,它的情感抒发,往往是通过一声声语重心长的慨叹表现出来,如在《大语》中,周公就多次连续使用感叹词来表达内心的感情。庄子是中国浪漫主义散文的鼻祖,他的散文既有对远古生活的向往,对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追求,更充满理想主义和抒情色彩,其最大特色,就是善于比喻形容。若说庄子开创了中国抒情散文的先河,司马迁则从另一条路径拓展了中国古典抒情散文的视域。读他的《报任安书》,你会感到他的文字不但直写胸臆,慷慨激烈,势大力沉,而且浩气回荡,弥漫于文章与天地间。司马迁还常常借助人物塑造、故事情节、战争场景,以及叙述语言来抒情。魏晋散文承续庄子的浪漫主义抒情文脉。相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魏晋无疑是一个思想解放、追求自由和个性,同时散文写作倾向于浪漫和抒情的时代。中国古代散文的抒情审美传统,在陶渊明、柳宗元、苏轼、袁宏道、张岱等杰出散文家中也有着出色的表现。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是中华民族情感的寄托和结晶,同时体现着一种文化理想和文化精神。正因为抒情的背后有深厚的文化伦理道德观念的支持,所以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不但特色鲜明,而且在现实生活的层面上“无往而不入”,且“浸润深广”,其功能和作用远远超过了叙事传统。第46页共46页 (摘编自陈剑晖《论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性质是抒情,这是基于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得最为成熟这一事实而得出的结论。B.如果我们要想了解宋人融儒道释为一体的思想面貌,只要仔细阅读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歌就可以了。C.普实克认为,中国古代各种不同的文学样式,如诗、词、赋、散文等文学作品,都具有明显的抒情性和主观性。D.相较于西方浪漫主义抒情文学,中国抒情文学的抒情传统内涵要丰富复杂得多,两者运用的抒情手法也有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戏剧重写实,中国古典戏曲重写意,所以阅读中国古典戏曲难度要更大一些。B.如果要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C.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性质是抒情,所以其呈现的艺术境界都是空灵的。D.家国情怀是中国古代散文独有的一种抒情传统,时至今日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荀子的《劝学》运用了大量比喻,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和学习的方法态度等方面劝勉鼓励人们要重视学习。B.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对田园景色的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充分反映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恶C.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将赤壁古战场的景色描写得无比壮美,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仰慕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D.关汉卿的《窦娥冤》写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5.中国古代文学的抒情传统在作品中有着怎样的体现?请根据两则材料,从内容和手法两个方面简要概括。(6分)1.C解析:“都”范围不当。原文说的是“中国古代较为正宗的文学”,“文人文学作品”。第46页共46页 2.B解析:A项,“难度要更大一些”无中生有;C项,“都”以偏概全;D项,“独有”说法过于绝对。3.A解析:材料一的观点是“抒情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法上不重写实而重写意”,A项中《劝学》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不重写意。4.首先,由两位学者的说法引出本文观点—中国古典散文具有浓厚的抒情性;接着分材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与西方的浪漫主义抒情文学的不同;然后以《尚书》、庄子作品、司马迁作品、魏晋散文等为例具体阐述中国古代散文的抒情特色;最后总结深化,指出中国古典散文抒情性产生的根源。(共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5.内容方面:中国古代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更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记录;(1分)中国的抒情文学更看重个人的感情表达与社会性的统一,将个人、自我的悲欢离合,与家国民族、伦理道德、文化精神融会贯通在一起。(2分)手法方面:中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法上不重写实而重写意;(1分)中国古典散文不注重情节、故事和叙述,而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达曲折含蓄。(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对称是一种结构,使得物体可以被分割成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几部分,或者使物体按照边界或中心呈现类似重复。试想你沿着北京天坛的台阶拾级而上,一定会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美感。这座沿着道路中轴对称的建筑展现了令人折服的庄严与肃穆,这是反射对称(镜像对称)的例子。建于公元前447年-438年的希腊雅典帕台农神庙,无论从前方或侧面看,它都是对称的,而它的柱子呈周期分布,体现了一种平移对称。如果你在春暖花开的时节走进公园,你会看到争妍斗丽的鲜花大都是对称的。比如,冬乌头就是旋转对称的)有些花还带有更多的对称,比如大丽花,除了旋转对称,还有一种由内而外、层次鲜明的对称。多重对称的叠加让花朵更加艳丽。第46页共46页 以数学思维看,上面的所有例子,都包含着一个保持物体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明显的,这样的等距群把物体分成了相同的几个部分。依此理解,给出两个物体A与B,如果A的等距群包含了B的等距群,那么我们就说A比B更加对称3为了更好地表述这些概念,我们考虑四个图形:圆、正方形、长方形和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明显的,这不规则的四边形不是对称的。同样,直觉告诉我们,圆是最对称的,正方形比长方形更加地对称。事实上,圆的等距群是无穷的,并且包含了正方形的等距群,而后者又包含了长方形的等距群。人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我们也很难找到一朵花是完美无缺的。虽然人体总的来说是左右对称的,可是这种对称远远不是完全的。每个人左右手的粗细不一样,一只眼睛比另一只眼睛更大或更圆,耳垂的形状也不同。不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地打破对称,艺术家有时也会极力地创造出残缺对称的图像和物体,可是仍然给人以和谐与平衡的美感。许多人也许会有这样的共识,脸上如果有一颗美人病,那么会让人眼前一亮,可是如果有两颗对称的美人病,肯定会让人觉得不舒服。有时候残缺对称会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出现。比如,建于公元前486年-460年的奥林匹亚宙斯神庙西门三角榻上的雕塑,它的外轮廓呈现出反射对称性,并且中线两边的人数相等,可是两边的塑像却有着很大差别。这是反射对称的变体。平移对称的近似也出现在艺术中。例如,在宋朝著名画家米友仁的画中,山峰基本上是呈现周期变化的。另一个近似平移对称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内以四季亭为连接点的湖岸画廊。(摘编自季理真《对称之美》)材料二:商周青铜器纹饰系统性很强,其基本特点是对称性,这一审美法则反映了中国先民最基本的思维方式。阴阳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古人将事物分为阴阳、高下、明暗等相对应的要素,进行思考。从本质上讲,这就是对称的思想。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对称性可以被认为是其在艺术上的源头或集中表现。《国语》中有云:“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是古人对美的一种定义,其本意也是讲究对称之美。商周青铜器纹饰体现的这种审美法则至今仍然葆有旺盛的生命力。上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上的变革也不可避免。1917年出现的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提倡白话,反对文言,白话文取代讲求平仄、对仗的文言文,但是也给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和语言自身的超然客公众号特色带来了许多问题,需要协调解决。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主张即是其在诗歌领域的反映,其中的“音乐美”认为作品要“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则主张“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实质上强调的就是对称性。第46页共46页 中国古代的住宅基本上都是单层的,故宫这样的宏大建筑群实质上也只是建得更高、面积更大一些。如今城市里高楼林立,除单体建筑外,其他建筑物从表面上不易看出对称的特点,但如果仔细分析,仍能找到对称性的体现。比如在大的住宅小区里都有“楼王”,它的出现掺杂很多商业因素,但成为"楼王”的最核心要素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在一个小区里,“楼王”一定位于中心地段,其他楼宇都围绕着它。有很多小区就是以"楼王”为对称轴设计的,这可以说是这种传统审美法则在现代的折射。研究青铜器纹饰,找出其特征,揭示其内涵,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传统资源为现代服务。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展示中国话语,显示中国风采,就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寻找其中有价值的元素,与现代意识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做到有所创新,有所创造,从而展现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的影响力。(摘编自杨小明《商周青铜器纹饰的艺术研究——以对称特点及其蕴含为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建造于公元前的希腊帕台农神庙前方和侧面都是对称的,这属于一种平移对称。B.人们在直觉上认为圆是最对称的图形,实际上恰恰相反,圆的等距群是无穷的。C.“三美”理论强调对称,根除了文学革命给中国人思维、语言方面带来的问题。D.我国的单层建筑易看出对称特点,仔细分析林立的高楼,也会找到对称的体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天坛的建筑不是严格以道路为中轴对称建设,就很难呈现令人折服的庄严和肃穆,也会失去美感。B.自然界很难找到完美无缺的对称,日常生活中对残缺对称的欣赏,也体现了人们对和谐之美的追求。C.商周青铜器纹饰的研究启示我们,要想让传统资源为现代服务,就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意识结合。D.无论是从数学理论上还是从审美观念上看,对称都是一种相对概念,我们对此概念的理解不能固定僵化。3.下列图像属于材料一所说的反射对称的变体的一项是(3分)第46页共46页 4.请依据文本内容,分别从数学思维和美学思维角度给“对称“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6分)1.D(A.“这属千一种平移对称”错,原文说“而它的柱子呈周期分布,体现了一种平移对称”;B.“但是实际上恰恰相反”错误,依据原文可知,圆是最对称的图形;C.“根除了文学革命给中国人思维、语言方面带的来问题”错误)2.A(推断错误)充分条件A推出B,不能判定非A就非B。3.C(C图像轮廓体现反射对称,但两个人物形象有很大差别,属千反射对称的变体。A和D是典型的反射对称,不是变体;B图像是旋转对称)注意反射对称的“变体”两字的暗示。4.①数学思维:对称是指包含着一个保持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的物体结构。②美学思维:对称是指将事物分为相对应的要素进行思考的审美法则。(4分。答出属概念“结构”“审美法则”各1分,答出“保持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相对应的要素”各1分,意思对即可)数学思维下的对称根据文本可得,但美学思维需根据文本二进行概括,注意事物中不再是具体的物体,而是抽象的物体即要素,本质属性是审美法则。5. ①首先提出商周青铜器纹饰蕴含的对称法则至今仍有旺盛超然客公众号的生命力;②然后以文学创作和建筑设计为例进行说明;③最后指明研究商周青铜器纹饰的现代意义。(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得分)此题考查为文本的整体概括能力,需逐段概括要点。第46页共46页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对于汉末的“清议”,刘勰从中吸取了重视人物操守的所谓“骨鲠”的观念。对于魏晋的人物品藻。他吸取了“骨”与人的气质、个性、才能相关的思想,并且直接把人物品藻中的“风骨”这个概念引入了文学理论。但是,刘勰所赞赏追求的“风骨”不是魏晋玄学所追求的那种超脱玄远、不以俗务经怀的“风骨”,而是由《易传》而来的崇尚“刚健”的“凤骨”。刘勰一反玄学的理想,把“刚健”与“风骨”结合起来,高扬了一种和魏晋玄学不同的审美理想。这是他的“风骨”论的重要特征,也是他的重大贡献。刘勰所说的“凤骨”作为一种审美理想来看,极大地发扬了儒家美学所具有的积极入世的精神。刘勰最为服膺的儒家思想,是荀学——《易传》这个分枝的思想。也正是在这一分枝中。儒家的入世精神得到了它可能得到的最为积极、健全的表现。当然,刘勰的儒家思想不可能脱离孔、孟,但由于刘勰实际是站在荀学这一分枝的思想立场上,因此他的思想又和孔、孟有所不同。自汉代以来,由孔子而来的所谓“温柔敦厚”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在《文心雕龙》中也有表现。但在另一方面,刘勰的“风骨”论赞美“翰飞戾天”的鹰隼的“骨劲而气猛”,称赏“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这又是同“温柔敦厚”之旨难于相容的。刘勰对“风骨”的“刚健”“骨鲠”的要求,显然同孟子赞美“浩然之气”的“至火至刚”以及“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精神有关,但两者又有不同。这种不同,实际也就是荀学与孟学的不同。站在荀学立场的刘勰称赏感性物质的自然界的丰富多样的美,鲜明地要求美与真的统一,与轻视外在物质世界,强调通过主体心灵的活动而“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孟子很不一样。“风骨”论在魏晋玄学及佛学的美学之后,从理论上提出和展示了一种新的审美理想,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重大的。首先最重要的是,它对存在于儒家,特别是荀子一派美学中的积极入世精神作了一种前所未见的简明的美学概括,对促进汉民族审美心理和理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情感的抒发超然客公众号和表现(这就是“风”)必须渗透着一种内在理性的“力”(这就是有“骨”),否则情感的抒发和表现就会是空虚、软弱、无力的,文辞的美丽也将因为它缺乏深刻的理性内容而失去价值。中国历来反对靡靡之音,反对徒有其表的美丽辞藻,都贯穿着对于“骨”的强调,也就是对理性的内在的“力”的强调。没有“骨”的作品被看作是失败的、不美的。其次,作品要表现出作家的不为势利所屈的坚强崇高的人格。这也是中国历来所推崇的,是文章有“骨”的重要表现。再次,作品的文辞应当是高度凝炼有力的(推及于书法、绘画,有所谓“入木三分”“笔底金刚杵”之类的说法),这同样是中国历来所推崇的,是文章有“骨”的重要表现。第46页共46页 以上几点,虽不是刘勰的“凤骨”论提出后才为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所具有的特点,但它是第一次由“风骨”论作出了最为简明深刻的美学概括。和“风骨”相联的这些特点,明显有着体现了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的值得肯定的东西。但由于“风骨”论所强调的理性、人格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这种理性在根本上不外是儒家所说的政治伦理原则,因此有着和儒家思想中束缚人的个性发展相联系的消极有害的一面。尽管如此,只要去掉了这一面,把对理性力量的强调摆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之上,那么“风骨”论就是在今天也仍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与价值。(摘编自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刘勰的<文心雕龙>》)材料二:郎吉弩斯认为,具有“崇高”特质的文章不仅具有庄严伟大的思想,而且应当具有动人的情感.它应当使“听众所产生效果不是说服而是狂喜”。所谓狂喜,“是指听众在深受感动时那种惊心动魄,情感白热化,精神高度振奋,几乎失去自我控制的心理状态”(朱光潜语)。同样,刘勰也十分强调情感的作用。在《风骨》篇中,刘勰反复指出,“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情与气偕,辞共体并”。可见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他十分推崇“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辩骚》)的屈原,极力赞赏那种“志思畜愤,而吟咏情性”的作品,认为唯有这种“慷慨以任气”、感愤而激昂之作,方能“篇体光华”。郎吉弩斯把文采看成是“崇高”的一个组成因素。他认为作品必须具备恰当的华丽文采,方能有“巨大的威力”与“迷人的魅力”,方可谓之“崇高”。而刘勰虽然认为藻饰与“风骨”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认为文采并不是“风骨”的一个组成因素。他还打了一个形象化的比喻:野鸡虽有文采,但没有风骨,“肌丰力沉”,不能奋飞;鹰隼虽乏文采,却有风骨,“骨劲气猛”,能展翅云天。“夫肇翟备色,而翱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风也。”(《风骨》)(摘编自曹顺庆《“风骨”与“崇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勰受汉末清议的“骨鲠”观念、魏晋人物品藻的“风骨”思想和《易传》崇尚的“刚健”意义等的影响,提出“风骨”论这一新的文学审美主张。B.刘勰的“风骨”论,既追求孔子思想中的“温柔敦厚”之美,又追求像鹰隼一般的“气猛骨劲”之美,这充分体现了其审美思想的丰富性和包容性。C.刘勰对“风骨”的要求与孟子倡导的“浩然之气”相关但不相同,前者尊重客观世界、重视自然之美,而后者则重视个体主观精神德行的追求完善。D.郎吉弩斯的“崇高”论与刘勰的“风骨”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二者都强调了情感的作用,但对“文采”属性和作用的认定却见仁见智。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勰“风骨”论强调在抒发和表现情感的时候必须渗透内在理性之“力”,认为对美丽辞藻的追求会不可避免地对理性内容的深刻性造成伤害。B.“风骨”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积极入世精神,也有着与束缚人的个性发展有关的消极有害的一面,我们必须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第46页共46页 C.刘勰认为“风骨”与“文采”有联系但并非因果关系,有“风骨”的作品未必有“文采”,反之亦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却可形成佳作。D.中国古代美学善用人的骨、筋、气、肌、血等形体要素来形象阐述艺术之美,可以表明在古人的意识中艺术审美与生命状态是存有相通之处的。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风骨”美学特征的一项是(3分)A.“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B.“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C.“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D.“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道也。”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后人评价曹操的《短歌行》堪称“建安风骨”的典范。请结合材料内容,进行简要说明。(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3分)B(“追求孔子思想中的‘温柔敦厚’之美”错。)2.(3分)A(“认为对美丽辞藻的追求会不可避免地对理性内容的深刻性造成伤害”错。)3.(3分)D4.(4分)首先点明刘勰“风骨”论思想的源起,(1分)继而阐明刘勰“风骨”论与儒学的内在渊源与差异,(1分)进而具体阐述“风骨”论的审美特征及重大意义,(1分)最后提出当下我们应辩证看待“风骨”论的利弊。(1分)5.(6分)①诗歌直言人生苦短的悲伤,抒发对贤才的真切渴望,情感真挚,充满理性光辉;②诗歌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和一统天下的高度自信,昂扬向上,展现崇高人格;③诗歌采用四言古体诗形式,借助比兴,化用典故,语言凝炼,厚重有力。(每个要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作为文艺批评的重要术语,意象在新时期以来的文艺评论中运用得更为泛化,很多论者甚至言必称“意象”。依笔者看,在很多当代论著中,“意象”取代“形象”成为处处可见的“主角”,有时并非必要,不加甄别地混用、泛用,对文艺批评来说,未必是好事。这两个概念尽管多有交叉重叠,却又有内在区别。因此,有必要从本体意义上对“意象”概念正本清源,对“意象”“形象”之间的区别进行深入分析。第46页共46页 “意象”的本义是什么?“意象”是“意”中之“象”这个基本含义虽有些古老,但至今仍未“失效”。真正将“意象”作为一个完整的、纯粹的文学理论范畴加以使用的,是中国著名文论家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的命題是:“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无论如何引申理解,刘勰此语都是对作家内在艺术思维的描述和概括,这是确定无疑的。整篇《神思》都是在讲作家创作思维的运行规律和过程。关于“神思”,或者称之为“灵感”“想象”“构思”,无论何种说法,论者都是在艺术创作思维方式的层面上分析的。笔者认为:“神思”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包括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创作冲动的发生机制、艺术构思的基本性质、创作灵感的发生状态、审美意象的产生过程以及作品的艺术传达阶段等,它是一个动态的运思过程及思维方式,而非静态的概念。“独照之匠”意谓作家独到的观照能力,“窥意象而运斤”指作家根据自己内心生成的形象进行“郢人运斤”般的艺术表现。“意象”是在作家的内心生成和运化的,这对文学创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神思》篇的赞语中,刘勰又有高度概括:“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就是说,文学创作的运思是以“意象”作为基本元素进行连通和运行的,是由情感的变化所孕育的。“形象”是指体现在作品文本中的艺术形象。如果说“意象”是生成于创作的内在运思阶段,那么“形象”则主要存在于文本之中。传统的文学理论教材大多将“形象”作为文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出发点,认为文学的基本特征就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而“文学形象”是专指作品文本所呈现出的形象,这恰恰是“形象”与“意象”的区别。“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这就是说,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包括抒情作品中的抒情主体)是一个形象,每个自然景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环境也可以是一个形象;而把这三者综合地进行描写,使人物、景物、场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活画面,也是一个形象。还有,抒情性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虽然主观因素更浓、但往往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因此,意境实质上也是一种艺术形象。”(十四院校本《文学理论基础》)这已经把“形象”的性质说得很清楚了。“形象”寓于作品文本之中,需待读者的审美阅读,可以呈现在读者的审美经验中。笔者认为,体现在文本中的形象还是由“形象”这个概念承担它的主要功能,它的特定含义是“意象”无法全部承担的;而“意象”作为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的含义,也是“形象”所无力负荷的。摘编自张晶《从“意象”看审美范畴的规范使用》材料二:1在《红楼梦》的人物创造中,诗化的意象思维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书中常常围绕一个艺术形象出现许多对其性格命运身份起映带、点缀或暗喻作用的诗化意象。它们像艺术人物身上投射出来的一块块影子,可以局部或不同角度地透示艺术人物的气质、性情以及遭遇。它们在书中不是散漫化的随心所欲地放置,而似一面面小镜片,各有各的投射点,它们有规则地与人物形象的“本体”构成“对应”的艺术关系,产生比兴意义的互补互射的效应。2譬如,书中有一类意象与艺术形象构成“类性联系”。为人物性格命运服务的诗化意象,一般都考虑到形象本身的基调特质,都从特质出发,往往构成相对的联系性或类同性。比如黛玉这个悲剧人物,围绕她出现了两个系列性的诗化意象:一个是由历史化的人物构成的诗化意象,如明妃、虞姬、湘妃、杜丽娘、红拂、绿珠等;另一个是自然意象,如斑竹、桃花、柳絮、秋菊、芙蓉等。两个系列的意象都含有一种红颜薄命的悲剧性内蕴,所以这些意象之间就构成了一种类性联系。第46页共46页 3但在人物创造中,随情节发展和场面推移,也出现一些随机拈来的诗化意象,它们对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性情、情趣也起到映带作用。把这些随机安设的诗化意象罗列起来,发现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内在或外在的类性联系,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例如与黛玉形象对应的意象除了上面列举的以外,还有仙草、司马牛、玉带、渔婆等。它们出现在人物活动的具体过程中,对人物的气性、命运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有具体的指示或暗寓。但是,若硬要寻找它们之间的“类性联系”,就不免附会了。(摘编自王政《论<红楼梦>中“形象本体”与对应意象的关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代论著中,有时可用“意象”取代“形象”但不能把二者不加甄别地混用、泛用。B.《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刘勰在该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意象”这一词语。C.读者若想获得作品文本中的形象,需要阅读作品文字,并形成自己的审美阅读经验。D.仙草、司马牛等几个意象之间虽无类性联系,但是对黛玉形象都有各自的映带作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引用《神思》中的语句以清楚阐释“意象”的内涵,据此可以判断,对文学作品而言,意象比形象更重要。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江水以及磅礴阔大的意境都是杜甫为后世读者留下的文学形象。C.《红楼梦》中的众多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时运用了诗化的意象思维。D.《红楼梦》中的诗化意象有着透示人物性格命运作用,读者借助这些意象可以推断出对应人物形象的具体特征和遭遇。3.结合材料二内容,下列人物形象与意象不构成“对应”艺术关系的一项是()A.贾宝玉:绛珠仙草、通灵宝玉、补天顽石B.薛宝钗:牡丹花、冷香丸、金锁C.贾探春:风筝、海船、杏花D.史湘云:芍药、海棠、金麒麟4.根据材料一,如何理解“意象”和“形象”?5.两则材料在提出论题之后,分别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答案】1.B2.B3.A4.①“意象”是连通作家创作过程的基本元素,生成于创作的内在运思阶段,属于作家内在艺术思维的范畴。②“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主要存在于文本之中。5.①材料一:先指出区别“意象”和“形象”的必要性,然后分别借助《文心雕龙》和《文学理论基础》相关论述对“意象”和“形象”的内涵进行阐释,最后强调两个概念因含义不同而不能相互替代。②材料二:先指出《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与其诗化意象存在对应关系,再结合具体例子分别对构成“类性联系”与不构成“类性联系”的两类情况进行分析说明。第46页共46页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刘勰在该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意象’这一词语”说法错误,依据原文“真正将‘意象’作为一个完整的、纯粹的文学理论范畴加以使用的,是中国著名文论家刘勰”可知,刘勰并不是在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意象”这一词语,而是第一次真正将“意象”作为一个完整的、纯粹的文学理论范畴加以使用的。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对文学作品而言,意象比形象更重要”说法错误,依据原文“体现在文本中形象还是由‘形象’这个概念承担它的主要功能,它的特定含义是‘意象’无法全部承担的;而‘意象’作为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的含义,也是‘形象’”所无力负荷的”可知,两者各有作用,没有强调哪一个更重要;C.“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时运用了诗化的意象思维”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在《红楼梦》的人物创造中,诗化的意象思维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可知,诗化的意象思维在人物塑造成功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选项说成“主要是因为”,夸大其词;D.“读者借助这些意象可以推断出对应人物形象的具体特征和遭遇”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它们像艺术人物身上投射出来的一块块影子,可以局部或不同角度地透示艺术人物的气质、性情以及遭遇”可知,诗化意象可以局部或不同角度地透示艺术人物的气质、性情以及遭遇,而选项“读者借助这些意象可以推断出对应人物形象的具体特征和遭遇”的说法应包括的是全部,与原文不符。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贾宝玉:绛珠仙草、通灵宝玉、补天顽石”形象与意象不构成“对应”艺术关系,绛珠仙草应是与林黛玉形象有“对应”艺术联系的诗化意象。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回归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作答。分析材料一第三段“无论何种说法,论者都是在艺术创作思维方式的层面上分析的”“‘意象’是在作家的内心生成和运化的,这对文学创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文学创作的运思是以‘意象’作为基本元素进行连通和运行的,是由情感的变化所孕育的”可提取关于“意象”概念的关键词语,“艺术创作思维方式”“作家的内心生成和运化”,“作为基本元素进行连通和运行创作”,将其连缀成句不丢信息即可;第46页共46页 分析材料一第四段“‘形象’则主要存在于文本之中”“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可提取关于“形象”概念的关键词语,“主要存在于文本之中”“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将其连缀成句不丢信息即可。【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首先分析材料一:材料一第一段,提出了本段论题“有必要从本体意义上对‘意象’概念正本清源,对‘意象’‘形象’之间的区别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在第二、三段,借助《文心雕龙》,分析得出“意象”的内涵,意象”是连通作家创作过程的基本元素,生成于创作的内在运思阶段,属于作家内在艺术思维的范畴;然后在第四、五段,借助《文学理论基础》相关论述,分析得出“形象”的内涵,“形象”是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主要存在于文本之中;最后在第六段指出“体现在文本中的形象还是由‘形象’这个概念承担它的主要功能,它的特定含义是‘意象’无法全部承担的;而‘意象’作为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的含义,也是‘形象’”所无力负荷的”,强调两个概念因含义不同而不能相互替代。分析材料二:材料二第一段,提出了本段论题“在《红楼梦》的人物创造中,诗化的意象思维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们有规则地与人物形象的‘本体’构成‘对应’的艺术关系,产生比兴意义的互补互射的效应”;然后在第二段,通过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结合明妃、虞姬、湘妃、杜丽娘、红拂、绿珠的诗化意象和斑竹、桃花、柳絮、秋菊、芙蓉等自然意象点出这一类意象与艺术形象构成“类性联系”;然后在第三段,通过与黛玉形象对应的意象仙草、司马牛、玉带、渔婆等点出这一类意象与艺术形象不构成“类性联系”。(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现代散文诞生以来,“抒情性”“自叙传”等文体特征在散文创作和理论表述中得以确立。同时,被划分到散文类中的通讯、报告文学、杂文、随笔等分别独立。“抒情散文”成为散文的核心部分,并得到了散文创作者及研究者的广泛认可。散文和诗歌被等同视为抒情文学品类,情感性成为散文首要的审美要素。但是,过分倚重抒情也受到了质疑。作家汪曾祺曾经写道:“二三十年来的散文的一个特点,是过分重视抒情。似乎散文可以分为两大类:抒情散文和非抒情散文。即使是非抒情散文中,也多少要有点抒情成分,似乎非如此即不足以称散文。散文的天地本来很广阔,因为强调抒情,反而把散文的范围弄得狭窄。”这个观点富有代表性,即散文世界欠缺进一步开掘,需要在通过超然第46页共46页 客公众号写人记事、写景咏物表现情感、情趣、意境之外,获得更开阔的空间。情感是散文的根本性要素,可是个体对于世界的经历、体验仅仅依存于抒情表达,难以得到更深入的开掘。一些散文理论家从纵深方向探讨散文的可能。刘锡庆将散文中的自我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现实生活层”“情感层”“性灵层”“心灵层”“生命体验层”等。楼肇明则提出“复调散文”理论,认为散文表现的维度应该更丰富、复杂。新时期至今,散文创作总体上逐步摆脱过度抒情的弊病,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与艺术技巧的运用上不断拓展,经历了“独语体”散文重现、文化散文繁荣,还出现“新散文”“在场主义散文”“非虚构文学”等或长或短的创作潮流。不过,散文终究还是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有别,缺少个性情感精神透视的文化历史属于学术专著,读者期待的仍然是从传统出发的散文精品,优秀的散文还需要建立在精神深度与艺术妥帖上。与虚构文学不同,散文来自作者对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作为自我的精神产品,打动读者的不是求新、猎奇,而是内在的生命意蕴,即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活诗意的准确把握。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为何经典?就在于作家在对自我生活细节进行全方位展示过程中,贯穿着完整的生态主义理念。梭罗以十几年独特的生活方式拥抱自然,批判习俗,凭借自我生命意志,成就了生态散文经典之作。当代散文也不乏具有生命意蕴与哲学内核的作品。比如,史铁生《我与地坛》在景物描绘、精神臆想、隐喻表达背后,升华出一种超越现世苦难的终极情怀。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借封闭的小山村,以几十篇作品描绘乡村生活,其中暗含了个体与世界的关系。我们也可以从某些回忆散文中读出伦理思想,从文化散文里读出历史背后的文化哲学逻辑。好的散文作品,情感充沛而节制,理性思考始终在场,有着哲学沉思的气质,在宁静的艺术氛围中传达出作者对天地、世界、人性的观察、感悟与思索。(摘编自于袆《散文创作如何走出过度抒情的困境》)材料二:文学写作的本身,应当是自然的、“开放式”甚至“无限开放”的。谁也没有规定散文应当怎么写,即使有这方面的理论,但“文无定法”之说始终为历代写作者所默认推崇。尽管真正能够“再出新枝”的作家和诗人少之又少。先贤大师们一直在寻求和建立独我的写作方向及范式。于今来看,我个人觉得,散文应当具备或者包含的三个要素就是真诚、自由、妖娆。散文之所以能够绵延许久,至今还有人喜欢、继续接力的原因,就在于发自写作者“本体”和“内在”的那种具有强大辐射力与“能量”的“诚意”。这个“诚意”是写作者对整个世界的态度,就是写作者自身“修为”与胸襟、视野和识见的体现,也才构成了散文最动人和最有“体温”与“活性”的品质。自由是指散文写作应当是宽泛的,自在的,可以倚马可待,洋洋万言,也可以斗折蛇行,小家碧玉。可以由此及彼,信马由缰;也可以自定范围,框定跑马场。文学是另一个宇宙,疆域之大之广之深,人类迄今还没有完全探索完尽,特别是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空”,仅仅是物质、信息乃至层出不穷的新科学对人的生存的影响与篡改、修正这一点,就是一个尚未被触及的领域。第46页共46页 散文及其他文学创作,其根本目的是呈现人类在某个历史时期生存和精神的奇崛状态和样貌,是我们用文字的方式,为自己和众生建造“档案库”与墓碑和宫殿。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具备强烈的“代入感”和“感染力”。因为文学书写的目的,就是要人自觉阅读,并在阅读当中不断获取经验或者精神上的契合力量与共鸣心。因此,任何的写作都需要“方法”,而散文乃至其他文学门类通往呈现和探究繁复之人心人性的路径就是不断地“妖好”起来。只有把文章写得“好看”“耐看”,“回味无穷”“余音绕梁”,能够在阅读者内心掀起浪花波涛,映现现实和理想的各种奇异的波谷和境界,方才能够使得我们的散文写作具备种诱导与分享的积极力量,进而在人心中缔造出更多的奇异风景。(摘编自杨献平《从问题到方法:我们需要怎样的散文写作》)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抒情散文成为散文的核心部分,得到了散文创作者及研究者的广泛认可,影响了散文的创作方向。B.汇曾祺对散文创作过分倚重抒情提出质疑,认为散文过分强调抒情性会把散文表现范围弄得狭窄。C.刘锡庆将散文中的自我划分为五个层次,体现出胶文理论家为推动收文创作向纵深发展而做出的思考。D.散文及其他文学创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作品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和“感染力”,从而打动读者。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楼肇明则提出“复调散文”理论,拓宽了散文创作的深度和广度,使做文创作摆脱了过度抒情的困境。B.《瓦尔登湖》和《我与地坛》都因体现出作者对生命价值与意义和生活诗意的准确把握而成为了经典。C.因为“文无定法”,所以散文创作可以兴之所至,天马行空,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实现自由创作。D.只要创作者具有足够的“诚意”,就可以创作出具有最动人和最有“体温”与“活性”的品质的作品。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说法不体现“妖娆”的内涵的一项是(3分)A.郁达夫《故都的秋》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使文章婀娜多姿。B.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直露显豁,汪洋恣肆,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哀痛,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C.朱自清把树影与月光交织时构成的黑白相间的优美的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激起读者无穷的遐想。第46页共46页 D.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借封闭的小山村,以几十篇作品描绘乡村生活,其中暗含了个体与世界的关系。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结合两则材料中的观点,谈一谈如果你是一个散文作家,你在创作中应该注意什么。(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3分)D(根本目的是呈现人类在某个历史时期生存和精神的奇崛状态和样貌)2.(3分)B(A项前后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C项“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表述错误;D 项表述绝对化)3.(3分)D(是关于作品内容内涵的表述,不体现读者的阅读感受)4. ①采用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先提出散文创作重视抒情的问题,接着分析过分倚重抒情的弊端,最终提出散文要以生命意蕴打动读者的观点。②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引用汪曾祺的话作为引证、举《我与地坛》《瓦尔登湖》作为例证等。(4分。每点2分)5. ①散文创作要体现写作者对整个世界的态度,以内在的生命意蕴,即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活诗意的准确把握打动读者。②散文写作的表现内容应当是应当是宽泛的,艺术形式应该是多样的。③散文创作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要形成对读者的吸引力,要“好看”,要引起读者的共鸣。(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山水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风骨到唐代的富丽堂皇,从宋代的清新淡雅到明清的炉火纯青,众多艺术创作者留下了极具艺术魅力的图景和文化诗篇。山水画的描写对象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及其人、物,画作蕴含的意境美是创作者生活经历与自然领悟通过传统艺术手法的有效呈现,展示了东方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点滴笔墨转化成形神饱满的形象,尺幅空间描绘着无尽意蕴的风景,给人以无限的想象,正如辞赋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言:“言有尽而意无穷。”第46页共46页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在艺术领域发展中都有“书画同源”的说法,魏晋南北朝形成的山水画体系就与传统诗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诗歌与绘画的融合是山水画的核心特征。任何山水画营造的意境美都离不开诗意美,文人骚客不仅擅长诗歌创作,同样热衷于用绘画表情达意。当山水画发展至唐宋较为成熟的时期,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开始在画中题诗,这不仅能赋予画作典雅的文化韵致,还能更充分地表达画者的思想感情。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中,一叶扁舟浮于冷清的江水之上,渔翁独坐小舟,表现出空旷萧条的意境之美,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角度看,山水画创作与诗词创作很难分开欣赏,二者有机结合营造的意境美会带给观赏者亦诗亦画的审美体验。除了诗意美,空灵美同样是山水画意境美的突出表现,这与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道家文化认为自然万物与人类一样具有灵性和生命。画家用笔墨描绘山水,对空白自然景物同画面主体之间的层次做优化处理,营造出饱满美妙的深远意境。一旦山水画缺乏空灵之美,将会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无力感,难成经典。空灵之美通常采用“虚实交融”的描绘手法来表现,如将云雾、天空、水汽、河流以空白形式呈现,经过创作者的巧妙设计成为艺术化留白,科学有效地营造出有空灵美的艺术观感,为山水画意境美的传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古代山水画家都是受到过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其作品的意境美还体现出一种人文之美,如儒家文化中的仁义之道,道家文化中的清静无为等,促使山水画的意境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晋画家戴逵的《吴中溪山邑居图》是江浙生活风貌的真实写照,体现出“向往山林”的隐逸情怀,而此种情怀又与儒家“山水比德”的思想相契合。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营造出场面壮观又出奇静谧的意境,天地间的皑皑白雪相互映射出虚幻的冷光,沉醉于这种虚静恬淡的意境会自然领悟到何为“天地之道,圣人之德”。形神兼备亦为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重要特征之一。与西方不同,我国传统绘画侧重于情感与表现,而不单是对客观自然物的再现描绘。齐白石认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果盲目追求形态真实,忽视了神韵打造,就会使创作落入俗套。中国山水画常采用变形的描绘手法,力求达到“神似传情”的艺术效果。画者赋予作品个性和灵魂;将情感和观念融入对自然的艺术化处理中,从而实现意境美深化表达的目的。(摘编自席威《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研究》)材料二:中国绘画没有谨守透视的原则,甚至有意回避透视问题,16世纪以来,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20世纪房龙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中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和少数的孩子不理会透视法。”他对中国画的传统很为不屑。第46页共46页 中国在一千五百多年之前就有系统的艺术史著作,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说,即绘画的六条基本原则,其中以“气韵生动”为第一。一千五百多年以来,气韵生动一直是中国画的最高原则,主张精神境界的呈现比形象的描摹要重要得多。北宋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他的观点正好与房龙相反,房龙认为,中国画不讲透视,不讲形似,还停留在孩子涂鸦的程度。而苏轼认为,如果你画画只知道形似,那真是跟孩子差不多了。从如此对立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中国绘画选择的是与欧洲多么不同的道路。北宋初年的山水画大师李成画画时,注意到透视。他从一个固定的点看物象。他画一个建筑,站在一点,仰望屋檐。他画出的画逼肖外物。大科学家沈括对此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认为画家应该“以大观小”,不能像李成那样“以小观大”。真正的画家不应该停留在具体的视觉上,而应该用“心灵的眼”去观物,画家应画出意念中的世界,而不应局限于视觉中的具体存在。这就是“以大观小”,这里的“大”就是人心灵的统摄力。中国画画的是想象中的空间,是表现一种精神境界。这正是中国画重要的特色。(摘编自朱良志《水墨画的韵味》)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好的山水画不追求形似而追求神似,从而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B.题画诗为达成画者、观者的情感沟通而作,并非为增加画作的文化韵致而生。C.抛开诗词孤立地欣赏山水画,是无法体会画家寓于画中的丰富情致和韵味的。D.作者认为中西方绘画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绘画侧重“表现”,西方侧重“再现”。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中,以渔翁独坐小舟来表现作品空旷萧条的山水画意境之美,这与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B.山水画中很少出现云雾天空等意象,是为了对空白景物同画面主体之间的层次做优化处理,营造出饱满美妙的深远意境。C.房龙对“不理会透视法”的中国画传统持批评态度,朱良志则认为不应停留在具体的视觉上,应该强调对精神境界的追求。D.中国山水画常采用变形的描绘手法,力求达到“神似传情”的艺术效果,赋予作品个性和灵魂,展示东方文化独特的魅力。3.下列选项,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第46页共46页 A.王维在《山水论》中提出:“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B.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认为:“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C.《清明上河图》以虹桥为主体,形象地描绘了汴河两岸货物杂陈、百态俱备的繁复场面,使观者一览当年汴京的繁荣。D.许道宁《渔父图》远山林立,群峰如拱,烟波浩渺,渔舟数只,陈与义称道:“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4.试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分)5.元代吴镇(梅花道人)的《芦花寒雁图》被誉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典范。作品整体与水有关,画面中还有芦苇丛、渔舟、渔父、两只寒雁、石岸、远山……画作上方梅花道人自题:“点点青山照水光,飞飞寒雁背人忙。冲小浦,转横塘,芦花两岸一朝霜。”请结合材料,谈谈这幅作品的意境之美。(6分) 第46页共46页 1.(3分)D(A.“不追求形似”错误。B“并非为增加画作的文化韵致而生”错误。 C“无法体会”错)2.(3分)A(《寒江独钓》体现的是“诗意美”,而“这”与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指“空灵美”)3.(3分)D(以大观小并非散点透视构图)4.(4分)①本文首段开篇明义,以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内涵分析为基点,展开全文论证。第46页共46页 ②本文采用总分结构,四个角度纵向深入探究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之美的不同体现。③本文论证手法多样,引证、例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并用,增强了论证的力度。如列举戴逵和范宽的画作,说明了儒道文化对山水画的影响。④本文论证语言严谨雅正。5.(6分)①诗配文是诗意美;②对水面的大量“留白”是空灵美;3.对渔舟渔人的刻画、对归雁的描摹是人文之美;④形神兼备。(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个角度且分析合理即可)第46页共46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1-22 09:42:13 页数:46
价格:¥8.88 大小:328.39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