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宁波慈溪2021届高三生物12月适应性考试试题(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慈溪市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CO2分子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B.防治酸雨的最有效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C.大量氟利昂逸散将破坏大气圈上层臭氧的自然平衡D.每一种野生生物的灭绝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库消失2.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B.细胞内运输K+和氨基酸的物质都是蛋白质C.细胞中的葡萄糖可以来自氨基酸或乳酸的转化D.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3.图是某细胞在某项生命活动的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该过程中不可能合成的下列物质是()A.抗体B.性激素C.胰蛋白酶D.白细胞介素-24.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可以传染艾滋病B.艾滋病人经多次注射HIV疫苗,可用来医治艾滋病C.HIV的逆转录酶和核心蛋白是在宿主细胞外合成的D.对艾滋病产妇实施剖腹产可有效降低婴儿患病率5.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丙酮酸产生CO2的过程可能产生[H],也可能消耗[H] B.进行厌氧呼吸时,葡萄糖等有机物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C.需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产生二碳化合物时伴有[H]和ATP的产生D.为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人体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均通过肾排出体外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内多数细胞的衰老、死亡,都是由细胞凋亡完成的B.细胞中出现了MHC分子,可证明该细胞发生了分化C.细胞衰老过程中各种酶的活性下降导致代谢速率下降D.细胞癌变后基因组成的完整性丧失7.图为正常女性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摄影图,该图可用于染色体核型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该图为正常女性的染色体组型图C.女性色盲患者的染色体组型与该女子不同D.核型分析时女性G组和男性G组染色体数目不同8.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饮用大量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后尿液量会增加B.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产热量C.静脉注射250mL生理盐水后,细胞内液Na+的增加量远大于细胞外液D.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有关细胞的免疫效应9.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试剂名称试管A试管B试管C试管D试管E1%淀粉溶液2mL2mL2mL2mL2mL新鲜唾液1mL--1mL1mL蔗糖酶-1mL---恒温水浴37℃37℃37℃0℃80℃A.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酶的种类和水浴温度B.试管AB对照可证明蔗糖酶的专一性,鉴定试剂可用碘-碘化钾溶液C.试管AC对照可证明酶具有高效性,鉴定试剂可用本尼迪特试剂D.用0.3%氯化钠溶液配制淀粉溶液可提高实验效果10.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被毁灭群落基质上演替而来的顶极群落称为次生林B.群落是各个物种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过程的产物C.草原既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有时间结构D.自然演替过程中群落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可能会降低11.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组培养皿中出现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不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 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12.等位基因F、f位于常染色体上,据调查,某兔种群中的雌兔基因型频率分别为: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频率分别为:FF(20%)、Ff(40%)、ff(40%).假设该种群随机交配,则其子代()A.Ff的基因型频率为52%B.基因型频率改变,该群体发生了进化C.F基因频率雌兔为60%、雄兔为40%D.雌兔、雄兔的基因型频率不同,进化方向相同13.某同学完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一块血细胞计数板通常含有2个计数室B.与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相比,该计数方法统计的结果偏大C.取样时为避免吸到培养液底部的死菌,滴管应轻轻吸取,避免溶液晃动D.实验后期酵母菌数量的下降可能与营养物质的消耗、pH的改变等有关14.DNA复制开始时,将大肠杆菌放在含低剂量3H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基中,3H-dT可掺入正在复制的DNA分子间,使其带有放射性标记。几分钟后,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高剂量3H-dT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收集、裂解细胞,抽取其中的DNA进行放射性自显影检测,结果如图所示(a、b、c表示DNA上不同的位置)。据图可以推测的是()A.复制起始区在高放射性区域B.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C.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D.D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为c→b→a15.当一适宜刺激作用于下图甲的a处之后,电表上的指针会发生偏转,测出的电位变化如图乙曲线所示。若神经纤维膜上的结构处处相同,则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长度上ab<bcB.则图乙的线段fh一定等于线段ikC.图中fg段表示去极化过程,ij段表示复极化过程D.给予b点一定强度的刺激,电表上的指针可能发生1次或2次偏转1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将抗原降解成肽后,与质膜上的MHC分子形成抗原-MHC复合体B.成熟的B淋巴细胞合成抗体后便将其镶嵌在细胞膜上,用以识别抗原C.胚胎移植时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免发生免疫排斥D.二次免疫时记忆B淋巴细胞可快速增殖并分泌大量抗体17.科学家发现人体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在下丘脑SCN细胞中,PER蛋白基因的表达产物为PER蛋白。该蛋白在夜晚不断积累,到了白天又会被分解,其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变化周期为24h.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PER蛋白基因仅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B.PER蛋白的浓度变化与基因调控有关,与环境无关C.过程②中核糖体在mRNA上认读的方向是从右向左D.过程③中PER蛋白抑制细胞核中PER蛋白基因表达体现了正反馈调节机制18.某四大家鱼混养的人工池塘中,鲢鱼可捕食浮游植物,鳙鱼可捕食浮游动物,草鱼和青鱼可捕食池底水草、螺蛳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四大家鱼池塘混养技术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良性循环技术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浮游植物同化的能量和人工投入饲料中的能量C.鲢鱼同化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大部分用于生长繁殖D.四大家鱼的垂直分层现象可提高群落环境资源的能力19.人体各部位的感觉与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体觉区与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B.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D.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体觉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小20.刚果红是一种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的燃料,但不能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反应。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研究者观察到几个有透明圈的菌落。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透明圈内的刚果红染料已被分解B.菌落②中的菌株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C.图中菌落可能是细菌也可能是真菌D.图中培养基可用牛肉膏、蛋白胨配制21.植物叶片脱落酸积累会导致气孔关闭。大豆叶片相对含水量、气孔开放程度、脱落酸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第1~4天持续干旱,第5天测定后浇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干旱会加速叶片的脱落B.随干旱时间延长,气孔关闭,叶片光合速率降低C.浇水后,叶片脱落酸含量随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D.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能增加叶片水分散失22.如图为2n=6的动物精巢内一个细胞(基因型Aabb)发生一次变异产生的精细胞,字母表示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细胞此时含有1个染色体组B.该细胞直接来自于一个含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C.这种异常可认为是染色体数量变异中的非整倍体变异D.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其他3个细胞都属于异常细胞23.下图为某庭院生态工程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建立沼气池可提高人类对光合产物中的能量利用率B.沼渣、沼液还田本身并不能为农作物提供能源物质C.该生态工程中应用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D.从经济效益分析,人的粪便属于系统内部的投入和产出24.气孔是由2个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如图为蚕豆气孔开度与胞内K+和蔗糖浓度的关系,下列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气孔是植物水分散失和气体进出门户B.7:00~9:00气孔开度增大与细胞内K+浓度呈正相关C.11:00~13:00气孔开度增大的原因与蔗糖含量增加有关 D.16:00~18:00蔗糖含量迅速下降的原因是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25.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若Ⅲ-1,与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5/51C.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7D.Ⅱ-3和Ⅲ-6的基因型相同二、非选择题26.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是放牧草原,羊草和针茅是优势植被,一定强度的放牧会加速羊草草地(羊草为优势种)向针茅草地转变;亚洲小车蝗是该草原优势种蝗虫,大量繁殖会严重破坏草原生态和畜牧业生产,威胁我国北方生态屏障。(1)为研究锡林郭勒盟草原亚洲小车蝗虫害情况,可采用_____法调查其种群密度。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角度分析,亚洲小车蝗属于_____。(2)科研人员为确定草原植被类型与亚洲小车蝗爆发是否存在一定关系,做了以下的研究。每年7月,将1mx1mx1m无底罩笼固定在已选好的样地(共8处),每处样地设置5个罩笼,每个罩笼内放置20只发育期相同的亚洲小车蝗跳楠(蝗虫幼虫,无翅),每天定时记录跳楠的存活数量、发育情况,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注:发育历期指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如幼虫到成虫)所经历的时间①实验中设置多处样地、多个罩笼及一定数量跳楠的目的是_____;收集实验数据后需要计算_____并绘制曲线。②由图分析亚洲小车蝗在_____(针茅/羊草)草地更容易爆发。请根据图示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题目信息并结合已有知识,请提出预防亚洲小车蝗爆发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以上)。27.为完成“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提供以下材料用具:菠菜叶、打孔器(直径1cm)、注射器、40W台灯、烧杯、4%NaHCO3溶液、蒸馏水、不同颜色的透明薄膜等。时间上浮的叶圆片数量(片)蒸馏水0.5%NaHCO31%NaHCO31.5%NaHCO32%NaHCO32min07111044min01516137(1)某同学选取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探究,以下是实验结果: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检测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①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实验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二项)②有同学认为叶片之所以浮起,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且产生了CO2导致叶片上浮的。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该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以上材料,还可以探究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个)28.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M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突变为t,T对t为完全显性。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品系M(TT)×甲(Att)→F1中抗螟∶非抗螟约为1∶1实验二:品系M(TT)×乙(Att)→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1∶1(1)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______,实验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别表现为______(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2)选取实验一的F1抗螟植株自交,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约为2∶1∶1.由此可知,甲中转入的A基因与t基因______(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若将F2中抗螟雌雄同株与抗螟雌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3)选取实验二的F1抗螟矮株自交,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3∶1∶3∶1,由此可知,乙中转入的A基因______(填:“位于”或“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预期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对F1的繁殖造成影响,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这一影响最可能是______。F2抗螟矮株中t基因的频率为______29.回答下列(一)、(二)小题:(一)回答果胶酶和酵母菌共固定化相关的问题:(1)果胶可在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的催化下水解,产物与3,5-二硝基水杨酸共热产生棕红色现象。酶的催化活性与棕红色深浅______(填“正”或“负”)相关,在520nm波长处使用______法可对______进行定量,并计算出酶的活力。(2)当培养液中乙醇浓度超过______时,酵母菌就会死亡。对酿酒酵母进行紫外诱变后,挑取单菌落接种于含______培养基,可筛选乙醇高耐性酵母菌种。(3)采用石英砂对果胶酶和酵母细胞进行共固定化,该固定化方法称为______。为提高固定化效率,除考虑固定化时间外,还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4)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把果胶酶和酵母菌固定在一起生产红葡萄酒的重 要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回答与植物克隆与基因工程有关的问题:(1)MS培养基主要由____________等三大组分构成。生根培养基与发芽培养基相比,除______的配比不同,还需要适当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营养物质的浓度。发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法。(2)对菊花来说,要选取生长旺盛的嫩枝来进行组织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实验时通常取带叶的菊花幼苗茎段,因为这样的茎段带有_______,所以不通过______阶段就可以直接形成丛状苗。(3)培育转基因抗虫植物过程中,目的基因能否在植物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_____,检测转基因植株是否培育成功的简易方法为:_______30.为了验证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第一步:取9只兔子,分别给每只兔子注射含放射性的碘溶液。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将上述实验兔子随机平均分为A、B、C三组。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第五步:2d后,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1)改正步骤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当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补齐实验步骤中的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设计一张本实验数据记录表。__________。(4)预期实验结果:第四步注射以后,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从高到低的组别依次是__________。1B【详解】A、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CO2分子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A正确;B、酸雨中所含的酸性物质主要是硫酸和硝酸,因此防治酸雨的最有效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的 排放量,B错误;C、大量氟利昂逸散之后最终将会到达大气圈上层,并使臭氧量减少,C正确;D、基因库是指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每一种野生生物的灭绝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库消失,D正确。故选B。2C【详解】A、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等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在排列顺序上都没有多样性,A错误;B、细胞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的是tRNA,B错误;C、细胞中的氨基酸脱氨基可以转化为葡萄糖,乳酸也可以转化为葡萄糖,C正确;D、决定蛋白质种类多样性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D错误。故选C。3B【详解】A、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它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面积变化与题图相符,A正确;B、性激素不是蛋白质,B错误;C、胰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它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面积变化与题图相符,C正确;D、白细胞介素-2的合成也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该过程中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面积变化与题图相符,D正确。故选B。4D【详解】A、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不会传染艾滋病,A错误;B、往艾滋病患者体内分别多次注射HIV疫苗,不能治愈艾滋病患者的主要原因是HIV寄生于细胞内,抗体只能应对内环境体液中的病毒,B错误;C、HIV是一种RN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其含有的逆转录酶和核心蛋白是在宿主细胞内合成的,C错误;D、艾滋病母婴传播不属于遗传病,可通过剖腹产有效降低婴儿患病率,D正确。故选D。5A【详解】A、丙酮酸产生CO2的过程有可能是需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H],也可能是产酒精 的厌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H],A正确;B、利用葡萄糖进行厌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没有释放出来,仍储存在乳酸或酒精中,释放出来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错误;C、需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产生二碳化合物时没有[H]产生,C错误;D、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释放到血浆中与缓冲物质发生中和反应,以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A。6A【详解】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体内多数细胞的衰老、死亡,都是由细胞凋亡完成的,A正确;B、MHC为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的统称,MHC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细胞中出现了MHC分子不可证明该细胞发生了分化,B错误;C、细胞衰老过程中大多数酶的活性下降,代谢速率降低,C错误;D、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并不意味着基因组成的完整性丧失,D错误。故选A。7D【详解】A、常以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作为染色体核型分析。由“该图可用于染色体核型分析”可知该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A错误;B、该图未经过测量、剪贴、配对、分组和排队,不属于染色体组型图,B错误;C、核型分析可诊断染色体异常,不能诊断单基因或多基因遗传病,C错误;D、核型分析时女性G组染色组成为21~22号染色体,男性G组染色体组成为21~22号染色体+Y,故染色体数目不同,D正确。故选D。8A【详解】人一次性饮用大量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细胞不能对过多的葡萄糖进行存储、利用和转化,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会带走大量的水分,使尿液量增加,A正确;在寒冷环境下机体的体温仍处于37℃左右,机体的散热量等于产热量,B错误;静脉注射250mL生理盐水,大量进入血浆中,但不会改变细胞内外液体的渗透压,细胞内液Na+的量远与细胞外液Na+的量变化不大,C错误;T淋巴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加强了体液的免疫效应,D错误。9D【详解】A、分析表格可知: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酶的种类、温度、酶的有无,A错误;B、试管AB的变量是酶的种类,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解,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试管AB对照可证明淀粉酶的专一性,鉴定试剂可以用碘-碘化钾溶液,B 错误;C、试管AC的变量是有无淀粉酶,二者对照可以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C错误;D、淀粉不溶于水,但溶于氯化钠溶液,且淀粉在0.3%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最大,所以可以提高实验的效果,D正确。10A【详解】A、被毁灭群落基质有土壤条件,所以发生在这上面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形成的森林为次生林,不一定是顶级群落,A错误;B、组成群落的物种不是一种随意组合,而是通过长期发展和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实际上群落就是各个物种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过程的产物,B正确;C、草原上有高低不同的植物,所以有垂直结构,在不同地段分布的物种不同,所以有水平结构,随着时间的变化,物种不同,所以有时间结构,C正确;D、自然演替过程中群落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可能会降低,例如自然条件下发生荒漠化,导致物种数目减少,D正确。11D【详解】A、甲组培养皿中出现S型菌落,而且培养皿中也有未转化的R型细菌,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A正确;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由于加入了蛋白酶,所以可推测转化物质不是蛋白质,B正确;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由于加入了DNA酶,所以可推测转化物质是DNA,C正确;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主要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故选D。12A【详解】A、Ff基因型可能是雌性的F基因和雄性的f基因组合,也可能是雌性的f基因和雄性的F基因组合,其频率为60%×60%+40%×40%=52%,A正确;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改变,B错误;C、由于随机交配,所以子代中,FF基因型频率为60%×40%=24%,所以雌兔的F基因频率为24%+52%×1/2=50%、雄兔的F基因频率为24%+52%×1/2=50%,C错误;D、因为本题为常染色体遗传,所以子代雌雄兔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都相同,即雌雄兔的基因型频率相同,进化方向也相同,D错误。13C【详解】A、一块血细胞计数板通常含有2个计数室,A正确; B、由于计数时统计了死亡的细菌,所以该计数方法统计的结果偏大,B正确;C、取样时应该振荡摇匀后再进行,C错误;D、实验后期,由于营养物质有限、pH发生改变,所以酵母菌数量会下降,D正确。故选C。14C【详解】A、DNA复制开始时,将大肠杆菌放在含低剂量3H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故复制起始区在低放射性区域,A错误;B、放射性自显影检测无法得出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B错误;C、由图可知,中间为低放射性区域,两边为高放射性区域,说明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C正确;D、DNA复制方向为a←b→c,即D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为a←b→c,D错误。故选C。15C【详解】A、分析乙图可知,刺激a点,电表偏转了2次,并且方向相反,兴奋从a点传到b点所用的时间对应乙中ef段,而从b点传到c点的时间对应乙中的fi段,ef<fi,故长度上ab<bc,A正确;B、图乙的线段fh和线段ik表示b、c点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以及恢复静息电位需要的时间,由于神经纤维膜上的结构处处相同,故两者应该相等,即线段fh等于线段ik,B正确;C、去极化就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过程,复极化就是已经兴奋的神经纤维恢复为静息电位的过程,即fg段和ij段都表示去极化过程,C错误;D、若用较小强度的电刺激b处,由于刺激强度达不到刺激的阈值,因此不能形成动作电位,电表指针可能偏转1次,若刺激后能形成动作电位,则发生2次不同方向的偏转,D正确。16B【详解】A、巨噬细胞将抗原降解成肽后,与巨噬细胞内新合成的MHC结合成抗原-MHC复合体,然后转移到质膜上,A错误;B、成熟的B淋巴细胞合成抗体(受体分子)后便将其镶嵌在细胞膜上,用以识别抗原,B正确;C、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胚胎移植前不需对供体和受体进行配型,C错误;D、二次免疫时记忆B淋巴细胞可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D错误。 故选B。17C【详解】A、PER蛋白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有,但只在控制生物节律的下丘脑SCN细胞中选择性表达,A错误;B、题中显示PER蛋白在夜晚不断积累,到了白天又会被分解,其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可见PER蛋白的浓度变化不仅与基因调控有关,还与环境有关,B错误;C、由核糖体上肽链长度看,图中过程②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C正确;D、图中③能抑制PER基因的表达,该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细胞中PER蛋白的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C。18D【详解】A、根据题干可知,四大家鱼池塘混养能合理利用水体的资源,主要是应用了物种多样性原理,A错误;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池塘中全部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和人工投入饲料中的能量,B错误;C、鲢鱼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剩下的用于生长、发育、繁殖,C错误;D、四大家鱼的垂直分层现象可提高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D正确;故选D。19A【详解】A.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A正确;B.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B错误;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正立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不是倒置的,C错误;D.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体觉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大,D错误。故选A。【点睛】 20C【详解】A、透明圈内的纤维素被分解,不能与刚果红染料显色,A错误;B、①的透明圈最大,说明降解能力最强,B错误;C、细菌和真菌都可能产生能够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细菌、真菌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此菌可能是细菌或真菌,C正确;D、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D错误;故选C。21D【详解】A、据曲线图可知,干旱会引起脱落酸含量增加,加速叶片的脱落,A正确;B、随干旱时间延长,气孔关闭,会直接影响CO2的吸收,引起叶片光合速率降低,B正确;C、据图可知,叶片脱落酸含量随含水量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C正确;D、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会导致气孔关闭,减少叶片水分散失,D错误。故选D。22A【详解】A、由图可知,该细胞此时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B、该细胞为精细胞,直接来自次级精母细胞,据分析可知,该次级精母细胞中A和a未分离,含1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C、该细胞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增加一条,是染色体数量变异中的非整倍体变异,C正确;D、该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因此导致产生的子细胞都是异常的细胞,D正确。 故选A。23D【详解】A、建立沼气池可提高人类对光合产物中的能量利用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A正确;B、沼渣、沼液还田的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提供有机肥料,但不能为农作物提供能源物质,B正确;C、该生态工程中应用了物质的循环再生原理,达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C正确;D、从生态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人的粪便用于沼气池产出沼气,属于系统对外部的物质输出,D错误。故选D。24D【详解】A、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以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可通过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A正确;B、由分析可知,7:00~9:00胞内K+浓度逐渐增大,气孔开度也增大,二者呈正相关,B正确;C、由图示可知,11:00~13:00胞内蔗糖含量迅速增大,使细胞内液渗透压增大,保卫细胞吸水增加,则气孔开度增大,C正确;D、16:00~18:00胞内蔗糖含量迅速下降,是由于气孔开度迅速减小,气孔吸收CO2强度和蒸腾作用强度均减弱,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进而影响蔗糖的合成,而细胞内的蔗糖又会转移到植物其他部位或转化成其他物质而持续消耗,此过程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D错误。故选D。25C【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图中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而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B、Ⅱ-2和Ⅱ-3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则Ⅲ-1为1/3AAXBXb或2/3AaXBXb,正常男性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AA或Aa,甲病的基因型为XbY,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其中Aa的概率为30/256÷(30/256+225/256)=2/17,二者婚配的后代孩子患乙病的概率为2/3×2/17×1/4=1/51,甲病正常的概率为1/2,所生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2×(1-1/51)=25/51,B正确; C、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Ⅲ-4甲病的基因型为XbY,乙病相关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17,AA的概率为1-2/17=15/17,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2/17×1/2=1/17,患甲病的概率为1/2,因此二者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2×1/17=1/34,C错误。D、Ⅲ-3患甲病和乙病,基因型为aaXBXb,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Ⅱ-4患乙病,其基因型为aaXbY,则Ⅲ-6为AaXbXb,Ⅱ-3和Ⅲ-6的基因型相同,D正确;故选C。26(1).标志重捕(法)(2).第二营养级(3).减少误差,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4).平均值(5).针茅(6).相比羊草草地,针茅草地中亚洲小车蝗发育历期短,单位时间内会有更多的跳楠发育成可繁殖成虫,出生率提高;同时针茅草地中亚洲小车蝗存活率高,种群密度更易增加(7).加强针茅草地亚洲小车蝗种群密度监测:加强放牧管理和蝗虫灾害监测相结合;调整草地类型,使针茅草地向羊草草地转变,减少亚洲小车蝗爆发;合理放牧【详解】(1)锡林郭勒盟草原所有亚洲小车蝗可看作是一个种群,活动能力强,调查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小车蝗以羊草和针茅为食而形成捕食关系,亚洲小车蝗属于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成分,因而在食物链形成的营养结构中处于第二营养极。(2)①实中设置多处样地、多个罩笼及一定数量跳楠是为了减少误差从而保证实数据的准确性;收集实验数据后通常要计算出平均值,并绘制如图曲线。②图中显示,亚洲小车蝗在针茅草地的存活率比在牛羊草地的存活率高,而且发育历期短,这样会导致单位时间内会有更多的跳蝻发育成可繁殖成虫,出生率提高,据此可推测小车蝗在针茅罩地更容易爆发。(3)为避免亚洲小车蝗爆发,需要加强针茅草地亚洲小车蝗种群密度监测:同时加强放牧管理和蝗虫灾害监测相结合:合理放牧,控制羊草草地向针茅草地转交,从而减少亚洲小车蝗爆发。【点睛】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用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来作答,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样方法使用的注意事项,能合理提取有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准确作答。27(1).研究CO2浓度(或NaHCO3浓度)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2).相同时间内烧杯中叶片浮起的数量(3).用打孔器打出的时片数量足够多,每组实验重复几次,记录的数据取平均值(4).该同学的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在蒸馏水的那组实验中,叶片一样进行了呼吸作用,却没有叶片浮起,叶片上浮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叶片内氧气增多 (5).光照强度、光的性质【详解】(1)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NaHCO3溶液,NaHCO3溶液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CO2,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O2浓度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因变量是相同时间内烧杯中叶片浮起的数量。①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因变量是单位时间内叶圆片上浮数量,故主要通过重复实验和控制无关变量来减少实验误差,如用打孔器打出的叶片数量足够多,每组实验重复几次,记录的数据取平均值等。②有同学认为叶片之所以浮起,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且产生了CO2导致叶片上浮的,该同学的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在蒸馏水的那组实验中,叶片一样进行了呼吸作用,却没有叶片浮起,叶片上浮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叶片内氧气增多。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除了用于有氧呼吸外,多余的氧气释放出来,使叶片上浮。。(2)根据题干所给材料,还可利用台灯改变与叶片的距离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或利用不同颜色的透明薄膜来探究光的性质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点睛】本题借助实验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解题要点是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并能对表格内容进行分析判断。要求学生结合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补充完善实验方案和步骤:解题第一步是明确实验目的;第二步是理解实验原理,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第三步是控制实验变量;第四步是观察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28(1).甲(2).雌雄同株(3).是(4).AAtt(5).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1∶1(6).不位于(7).抗螺性状与性别性状间是自由组合的,因此A基因不位于T、t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上(8).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9).1/2【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基因T存在时表现为雌雄同株,当基因突变为t后表现为雌株,玉米雌雄同株M的基因型为TT,则实验中品系M作为父本,品系甲和乙的基因型为tt,则作为母本。由于基因A只有一个插入到玉米植株中,因此该玉米相当于杂合子,可以看做为AO,没有插入基因A的植株基因型看做为OO,则分析实验如下:实验一:品系M(OOTT)×甲(AOtt)→F1AOTt抗螟雌雄同株1∶OOTt非抗螟雌雄同株1;让F1AOTt抗螟雌雄同株自交,若基因A插入到t所在的一条染色体上,则F1AOTt抗螟雌雄同株产生的配子为At、OT,那么后代为1AAt抗螟雌株∶2AOT抗螟雌雄同株∶1OOTT非抗螟雌雄同株,该假设与题意相符合,因此说明实验一中基因A与基因t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 实验二:品系M(OOTT)×乙(AOtt)→F1AOTt抗螟雌雄同株矮株1∶OOTt非抗螟雌雄同株正常株高1,选取F1AOTt抗螟雌雄同株矮株自交,后代中出现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株=3∶1∶3∶1,其中雌雄同株∶雌株=1∶1,抗螟∶非抗螟=1∶1,说明抗螟性状与性别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现象,说明基因A与基因t没有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基因A与基因t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中雌雄同株∶雌株=3∶1,但是抗螟∶非抗螟=1∶1不符合理论结果3∶1,说明有致死情况出现。【详解】(1)根据题意和实验结果可知,实验一中玉米雌雄同株M的基因型为TT,为雌雄同株,而甲品系的基因型为tt为雌株,只能做母本,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二中F1的OOTt非抗螟植株基因型为OOTt,因此为雌雄同株。(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一F1AOTt抗螟雌雄同株自交,后代F2为1AAtt抗螟雌株∶2AOTt抗螟雌雄同株∶1OOTT非抗螟雌雄同株,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的结果,说明实验一中基因A与基因t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后代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为AAtt;将F2中AAtt抗螟雌株与AOTt抗螟雌雄同株进行杂交,AAtt抗螟雌株只产生一种配子At,AOTt抗螟雌雄同株作为父本产生两种配子,即At、OT,则后代为AAtt抗螟雌株∶AOTt抗螟雌雄同株=1∶1。(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二中选取F1AOTt抗螟雌雄同株矮株自交,后代中出现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株=3∶1∶3∶1,其中雌雄同株∶雌株=1∶1,抗螟∶非抗螟=1∶1,说明抗螟性状与性别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现象,故乙中基因A不位于基因t的2号染色体上;且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论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影响了F1的繁殖,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实验二的F1中,后代AOTt抗螟雌雄同株矮株∶OOTt非抗螟雌雄同株正常株高=1∶1,则说明含A基因的卵细胞发育正常,而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论值,故推测最可能是F1产生的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育导致后代中雄配子只产生了OT和Ot两种,才导致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论值的现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二的F2中雌雄同株∶雌株=3∶1,基因比例为TT∶Tt∶tt=1∶2∶1,故F2中抗螟矮植株中t的基因频率不变,仍然为1/2。【点睛】本题结合表格,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常见的分离比,能够根据题意和实验结果分析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充分利用题干中的条件和比例推导导致后代比例异常的原因,能够利用配子法计算相关个体的比例.。 29(1).正相关(2).光电比色(3).半乳糖醛酸(4).16%(5).高浓度乙醇(6).吸附法(7).固定化介质的种类与用量、果胶酶和酵母菌的量、介质与果胶酶和酵母菌的配比等(8).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利用果胶酶能破坏细胞壁,提高果汁的产量和澄清度,从而提高红葡萄酒的产量和品质(9).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10).植物生长调节剂(BA和NAA/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11).降低(12).高压蒸汽灭菌(13).生理状态良好,分化程度低,脱分化更容易(14).腋芽(分生组织)(15).愈伤组织(16).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17).用害虫分别侵染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观察转基因植株是否提高抗虫能力【分析】1、光电比色法是借助光电比色计来测量一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然后根据被测试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求出被测物质的含量的。2、选择性培养基,是指根据某种(类)微生物特殊的营养要求或对某些特殊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能选择性区分这种(类)微生物的培养基。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可使混合菌群中的某种(类)微生物变成优势种群,从而提高该种(类)微生物的筛选效率。3、细胞固定化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可以分为吸附法和包埋法两大类。(1)吸附法:利用各种吸附剂,将细胞吸附在其表面而使细胞固定的方法。(2)包埋法:将细胞包埋在多空载体内部而制成固定化细胞的方法。4、MS培养基是Murashige和Skoog于1962年为烟草细胞培养设计的,其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是较稳定的离子平衡溶液,它的硝酸盐含量高,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合适,能满足植物细胞的营养和生理需要,因而适用范围比较广,多数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用它作为培养基的基本培养基。5、组织培养是指植物的任何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预知的控制条件下,于含有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组成的培养基中,使其生长、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详解】(一)(1)果胶可在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的催化下水解,产物与3,5-二硝基水杨酸共热产生棕红色现象,果胶酶活性越强,产物越多,颜色越深,酶的催化活性与棕红色深浅呈正相关;果胶酶促进果胶水解,产物是半乳糖醛酸,可以通过光电比色法对半乳糖醛酸进行定量,计算酶的活力。(2)乙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失活,当浓度超过16%时,就会使酵母菌死亡;要想筛选耐高浓度乙醇的菌株,需要将菌落接种在含高浓度乙醇的培养基上筛选。(3 )石英砂属于吸附剂,该方法为吸附法;提高固定化效率的方法有固定化时间,固定化介质的种类与用量、果胶酶和酵母菌的量、介质与果胶酶和酵母菌的配比等。(4)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果胶酶作用能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更容易,而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的澄清,从而提高葡萄酒的产量和品质。(二)(1)MS培养基主要由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等三大成分构成;生根培养基与分芽培养基的区别为:激素比例不同、培养目的不同、培养材料不同,激素主要是,植物生长调节剂(BA和NAA/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生根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浓度低,否则植物根细胞失水死亡;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为高压蒸汽灭菌。(2)植物组织培养时要选取生长旺盛的嫩枝进行培养,原因是生理状态良好,分化程度低,脱分化更容易;实验时通常取带叶的菊花幼苗茎段,因为这样茎段带有腋芽(分生组织),可以不通过愈伤组织阶段直接形成丛状苗。(3)培育转基因抗虫植物过程中,目的基因能否在植物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检测转基因植株是否培育成功的简易方法为:用害虫分别侵染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观察转基因植株是否提高抗虫能力。【点睛】考点:本题考查固定化细胞,植物克隆与基因工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0(1).兔子的年龄、体重和性别相同(或生理状况、性别相同)(2).注射含放射性的碘溶液适宜且等量(3).2d后,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4).数据记录表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变化记录表分类ABC组别123平均值123[平均值123平均值前测后测(5).A组、C组、B组【分析】 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并且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本实验中无关变量包括:实验动物年龄、体重和性别;注射含放射性的碘溶液;第四步中注射的不同溶液的量等。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又会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详解】(1)实验设计应该遵循等量原则,即除了单一变量外,其他的量应保持一致,所以要求兔子的年龄、体重和性别应相同;且向每只兔子注射的放射性的溶液应该等量。(2)第三步:由于实验最后需要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在实验开始2天后,也需要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以便实验前后比较。第四步;C组为对照组,应该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3)在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时,注意设置表头、前测、后测、平均值等栏目:分类ABC组别123平均值123[平均值123平均值前测后测。(4)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造成兔子甲状腺激素溶液浓度高,从而抑制了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但是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因此兔子甲状腺中吸收的放射性碘积累,所以A组高;同理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促进B兔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使B兔子甲状腺中吸收的放射性碘消耗,所以B组最弱;则C组兔子甲状腺中放射性中。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2-01-05 08:26:45 页数:25
价格:¥3 大小:802.0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