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8
2
/8
剩余6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上午10:50-12:20)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列表格内。1.春秋时期楚国的县多由边境小国或其旧都改置,军事性强,县公(县的最高长官)地位与附庸于楚国的小国国君相当;而战国时期,楚国的县成为一种常态化设置的基层政区单位,县内官员需听从中央官员左尹的指令行使司法权和行政权。这一变化说明当时楚国A.集权趋势不断加强B.军事实力有所衰落C.率先推行郡县制度D.文官地位高于武将2.《清会典》载,清初内阁“掌天下之政”,起草诏敕,题奏表签亦经内阁票签奉旨后转六科或各部院传抄遵行。雍正时期,军机处承旨拟谕径自廷寄地方。由此可知,军机处的设立A.节约了国家行政开支B.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C.取代了内阁全部职能D.提高了国家行政效率3.古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构成。在古希腊神话中,天神雅典娜为了寻求公平正义,采用陪审团集体审判的模式创立了阿瑞奥帕戈陪审法庭,这为后来雅典陪审法庭的创立提供了借鉴。对此,合理的解读是A.民主政治植根于久远的文化传统B.公平正义只存在于雅典神话中C.雅典娜是雅典城邦民主的奠基人D.编撰神话意在树立法律权威性4.历史上,英国的议会和法国的三级会议几乎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但英国的议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能与王权相抗衡的机构”,而法国的三级议会则“可由国王随意召开和停开”。到17世纪末,英国议会成为权力中心,而法国专制王权达到顶峰。这说明A.两国君主执政风格迥异B.两国议会成员组成不同C.历史传统影响政治体制D.英国君主立宪比较成熟5.科举制度于隋唐创立之后,到北宋前期不断发展,建立起糊名、编排、誊录、锁院等制度。这些制度A.丰富了科举考试的内容B.增加了学子备考的负担C.利于维护科举考试公平D.导致科举制度日渐僵化6.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央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同年秋,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发表演讲称“欲政府完善,须有政党内阁”。民国初年的责任内阁制A.促成民主政治的实现 B.意在限制总统的权力C.借鉴了美国政治体制D.直接导致了党派纷争7.1898年,梁启超上书废除八股,督察院和总理衙门拒绝代奏;1900年,大清会试武举科目依旧为“弓刀石”、“马步箭”。这些史实表明当时A.政府部门懒政惰政B.变法措施操之过急C.改革进程步履维艰D.新旧思想不可调和8.1854年英国规定,文官考试以文科为主,强调自由艺术和年轻人的智力。二战后,英国从大学、国营企业、商业、社会等各领域吸收有所专长的管理人才,充实到文官队伍中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教育制度发生根本变化B.经济发展推动管理的专业化C.文官选拔逐渐淡化文化水平D.扩招公职岗位缓解就业压力9.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鼎,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成为西方成文法的开端。这表明A.中国较早进入法治时代B.成文法是文明进步的产物C.中西方的法治观念趋同D.法治有利于维护帝国制度10.清乾隆年间,《合水县志》记载,“偶有口角是非,批令该处乡约会同公正绅耆(绅士、德高望重的老者)查覆”;青海地区的档案也载有“地方乡约有约束乡民,排难解纷之责任”,即使需要上级政府介入,地方乡约也必须配合调查,不得推诿。由此可见,清代的地方乡约组织A.延伸了基层行政效能B.有利于完善民主法制C.被地方豪强势力控制D.确保了基层社会稳定11.西方某学者认为,在基督新教诞生后,“把劳动视为一种天职成为了现代工人的特征,如同相应的对获利的态度成为商人的特征一样”。西方学者这一观点试图说明A.剥削关系存在具有合理性B.宗教信仰有利于经济发展C.资本主义本质是唯利是图D.宗教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12.从1988年到1993年,我国先后制定了《企业法》《税收管理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银行法》《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的出台A.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增加了企业经营的负担C.表明市场经济体制形成D.实现了与国际社会接轨13.宋代把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区分为“生番”和“熟番”,“生番”仅要求保持臣属关系,朝廷不干涉其内政;“熟番”则按部落为单位进行编组,要听从朝廷的节制,甚至要服兵役。这种做法 A.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统一B.继承了传统的羁縻政策C.消除了民族间隔阂分歧D.维持了边疆的长期安定14.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记载了他游历亚洲、非洲、澳洲的情况,书中所记涉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更成为研究高棉帝国鼎盛时期的唯一现存一手资料。这反映出元代A.对外交往范围较广B.民间交往更趋活跃C.华夷观念有所松动D.政府鼓励对外开放15.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革命者宣称,无论血统、信仰、出身,只要认可《人权宣言》的人,都是法兰西民族的一分子。邻近的德意志地区,格林兄弟依据北欧神话与德意志史诗编写出《儿童和家庭童话集》以保存德意志的精神。这说明西欧这一时期A.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认同B.工业革命推动民族觉醒C.思想启蒙助长民族意识D.宗教改革建立民族国家16.《联合国宪章》一方面重申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禁止干涉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另一方面强调国家保护人权的国际义务。因此,联合国是否有权以保护人权为由而干预成员国内部冲突成为国际社会长期争论的问题。这表明国际法A.与国家主权的冲突严重B.成为大国谋私利的工具C.推动建立了世界新秩序D.存在局限需要不断完善17.从1948年冬到1953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最小面额为1元,最大面额为50000元,部分纸币上印有蒙文和维文。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有助于A.改变财经混乱的局面B.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巩固新生政权的地位D.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18.右图为1961年某画家创作的油画《我们的友谊遍天下》。这一作品表明当时中国A.旨在深化发展全方位外交布局B.冲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C.调整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寻求与第三世界国家外交合作19.半两钱始铸于秦惠文王二年,重量半两,即十二铢的足值铜金属货币;秦朝统一后,通行圆形方孔半两钱,大多已经减重至八铢左右;西汉初期,半两钱则减重至四铢左右。这一变化A.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B.改变了货币标重原则 C.顺应了经济发展需求D.奠定了金属铸币形制20.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储备总额为2909.03亿,占全球外汇储备份额为3.4%,是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世界第五大储备货币。由此可知A.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发展B.中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C.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根本改变D.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提升21.19世纪70年代以后,清朝官员多次提出协定关税条款违背“西洋公法”,且对本国主权有所妨害,主张政府应借修约机会修改税则。这表明当时的有识之士A.竭力取消对华不平等条约B.明确了国家主权平等原则C.开始运用国际法维护权益D.认识到关税自主的重要性22.西汉的户籍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县、里、爵、姓名、年龄;家内所有成员:与户主关系、姓名、年龄;家庭财产及估价:奴婢、田宅、牲畜、生产工具。一些边塞吏卒的身高、肤色等都详实记录在内。西汉的户籍制度A.确保了人口信息的真实性B.有助于稳定赋役来源C.实现了西汉王朝长治久安D.有利于增强边防安全23.下表为明朝广东省部分地区户数口数变化情况。据此推断,造成表中户数口数变化的最具可能的原因是A.战乱频繁人口显著减少B.里甲制度难以发挥作用C.编户逃避赋役脱离户籍D.摊丁入亩导致人口激增24.病坊最先是南北朝时期寺院的一种救济机构,唐朝时由于寺院中病坊数量增加,皇帝设置“悲田使”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对病坊进行资助,但具体事务仍然由寺院主持。由此可见,唐代病坊A.发挥了政府主体作用B.维护了政权的长期稳定C.增强了社会保障功能D.加重了朝廷的财政负担 25.1995年美国共和党控制的国会通过预算法案,要求在7年内削减医疗保险费用4500亿。民主党总统否决了这一法案,提出一项7年内削减医疗保险费用1780亿美元,9年实现收支平衡的预算计划。由此可知美国当时A.政党斗争影响政策走向B.福利制度加重财政负担C.国家干预经济成效显著D.分权制衡有助科学决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在中国古代,君主及其权力行使受到一些制约。如嫡长子继承制商周之际即已确立,多为秦以后的王朝所奉行。中国封建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故祖宗家法和先主故事成为当朝君主的不成文规范,谏官往往引之以为封驳皇帝诏旨的理论依据。儒家鼓吹“唯天子受命于天”,理想的君主是古圣先贤的化身和天意的代表。有德成了获得君权的必要前提,否则“天怒人怨”便可能失去君临天下的资格。除此之外,谏诤、宰相和朝议决策等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摘编自孙秀民、楚双志《中国古代封建君权制约述略》材料二中古西欧,在原始军事民主制传统影响下,新兴的王权孱弱,法令制定、征税、外交与防卫事务、王位继承、要案审理等在贵族会议上提出咨询。7世纪中期,西哥特国王雷瑟斯温斯声称,国王与民众都应当服从法律,“无论什么地位的人都不能将其置身于法律的监管之外”。教会鼓吹王权神授,依据“灵魂得救”高于“肉体生活”的信条,主张教权高于俗权。封君封臣制以封君与封臣之间个人“约定”为基础,要求双方按约定的权利与义务来行事,否则“约定”就自动解除。——摘编自孟广林《中西封建君主制中的“法治”与“人治”》(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与中世纪西欧在限制君权方面的主要差异。(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差异的原因。(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汉代国家以平籴法建立常平仓,在丰收的年景国家高于市场价收购粮食储在常平仓中,然后在荒歉时以低于市场价抛售,使备荒仓储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并为后代所仿效和改进。隋唐时期国家除了设置常平仓之外,还以征税的手段建立义仓,并在灾荒时期无偿或者以借贷的方式救济灾民。北宋时曾对常平仓进行改革,实行以借贷为主的青苗法,南宋朱熹还倡导在乡村设立民间组织的社仓。明清时期也有国家兴办的预备仓、常平仓和地方兴办的社仓或者义仓。——摘编自王一胜《中国古代备荒仓储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构》材料二灾荒肆虐、灾害频繁曾是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的一大顽症。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把灾荒救济提高到政治高度,广泛开展群众性救灾运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乡村民众有着系统而具体的防灾备荒措施。第一,历数往年灾荒,增强灾荒意识。第二,制定生产计划,开展节约备荒。第三,开荒抢种,节约粮食。第四,创办义仓,互济互助。第五,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此外,边区群众还依据长期以来形成的防灾经验,依据天象变化来判断灾情灾象。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边区群众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这些生产经验在防灾备荒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摘编自杨东《陕甘宁边区乡村民众的防灾备荒措施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古代中国备荒制度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作用。(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与古代相比,陕甘宁边区备荒制度的不同点并简析其成 因。(10分)28.本题包括A、B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12分)A.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上古时期,并无法的概念,所有规范、仪式浑然一体,称之为“礼”。“周公制礼,以礼入法”;《管子》认为“宪律制度必法于道”,主张“法出于礼”。在古人心目中,礼即“德教”,道德实为法律规范的根本原则或灵魂。因此法律应该符合道德,成为中国古人的一般认识。自汉以来,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德主刑辅”;唐朝继承并延续了汉魏晋以来法律儒家化的潮流,法律公然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制度,公然破坏了自己的尊严而开方便之门。法律当“一准乎礼”就是中国古人评价法律的选择。当然,不论法律与道德谁主沉浮,二者都要以维护皇权为其首要考虑,这也是封建时代法律与道德不可逃脱的命运。——摘编自许世英等《中国古代法制中的法律与道德》材料二在西方,“神的法则”是法律的渊源。对宗教忠实地信奉,使得人们保持了对法律的敬畏。西方历史上,法律不仅脱胎于宗教,而且有些宗教式的规则直接发挥着法律的效力。古希伯来法律与希伯来一神教密不可分,兼有戒律和道德规范的性质。这造成了法律、宗教和道德三者的糅杂和融合。“摩西十诫”就是这种“三合一”的典型。到中世纪,教会通过对欧洲几乎全部信仰基督教的人民适用教会法,使教会法实际上起到了欧洲世俗法的作用。教会所强调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及其司法程序方面的楷模作用等,均对近代西方法律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公法领域,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座椅的上方,“美国之鹰”护卫着圣经中的“摩西十诚”;在司法领域,西方各国的婚姻法也都规定了宗教仪式可以是婚姻成立的有效形式要件。——摘编自陈敏《中西方宗教对法律影响之异同的探原》(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宗教伦理对西方法律的影响。(4分)B.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列举了从唐初租庸调到明朝一条鞭法前后的并税式改革的“积累莫返之害”,即历史上各种名目的税赋经并税式改革后得以整编简化,但随后这些名目繁多的税种又重新出现,以致税上加税、持续攀升。从唐中后期“两税法”到雍正年间的“推丁入亩”,其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其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把人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商业。——摘编自张学博《从宪制看中国古代税制改革及其启示》任意提取材料中有关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DACCBCBBADAB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CDADCDDBCC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16分)(1)中国用儒家的道德准则约束君主,西方用法律规范约束王权;中国用祖宗家法约束君主,西方用宗教神权约束王权;中国用官僚制度约束君主,西方用个人“约定”约束王权;中国限制君权作用较小,西方限制君权作用较大。(8分,任答2点即可)(2)中国儒家思想逐步演变成维护统治的工具,西方中世纪王权、教权分离;中国法律是维护君权的工具,西方有“王在法下”的传统;中国建立起较完备的官僚制度,西方官僚制度不成熟;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宗法色彩强烈;西方商品经济发展,契约色彩浓厚;中国较早确立起专制主义制度并不断强化,西方中世纪王权长期较弱。(8分,任答2点即可)27.(22分)(1)特点:历史悠久;注重利用市场规律;政府与民间相结合;随时代变迁不断调整(不断沿革发展);受儒家思想影响。(6分,任答3点即可)作用:有利于保障民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后世积累了经验。(6分,任答3点即可)(2)不同:广泛发动群众;救荒与环境保护结合;救荒与发展生产结合;注重科学与经验;措施手段多样。(6分,任答3点即可)原因: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觉悟提高。(4分,任答2点即可)28.(12分)A.(1)特点:以礼入法;法律屈从于道德;法律儒家化;服务于专制皇权。(4分,任答2点即可)评价:有利于维护秩序,巩固统治;有利于维护社会伦理道德;(2分,任答1点即可)但带有浓厚人治色彩,不利于近代民主法制社会的建立。(2分)(2)有利于树立法律的神圣性;教规代法,丰富了法律的内容;宗教思想的长期全面渗透,引导了西方法律价值观;形成了西方司法活动的宗教仪式特征。(4分,任答2点即可)B.评分标准:(1)提取材料中观点。(3分)①观点清晰明确,并表明自己看法,得3分; ②只有观点未表明看法,得2分;③无观点或观点与材料无关,得0分。(2)阐述过程须有史实支撑,逻辑严谨,论证充分。(6分)①史实2分:举出与论题紧密联系的2个以上史实或角度,得2分;②论证4分:多角度论证,逻辑清晰,文字通顺,得4分;论证能支持论题,逻辑较为清晰,得2分;论证不能支持论题或缺乏逻辑联系或没有论述的,得0分。(3)结论须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升华,不能简单重复材料中观点。(3分)①结论明确、恰当、有拓展,不能简单重复论题,须与阐述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得3分:②结论较为明确,不能重复论题,与阐述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得2分:③结论错误或简单重复论题或无结论,得0分。示例1:观点:古代赋役制度改革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把人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商业。看法:我认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自唐代两税法以来,无论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或是明代“诸税合为一鞭,计亩征银”,赋役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之一是逐渐减少和消除人头税,而以田亩作为纳税标准。这种变化不仅有利于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削弱了体小农与封建国家之间的依附关系,使其获得身份自由,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客观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赋役制度改革的另一个方向是货币化,农民需要将所得实物变卖折现,从而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并直接促使农民从事商业或与市场发生频繁联系。总之,古代赋役制度的并税式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并促成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示例2:观点:古代并税式改革导致赋税增加农民负担加重。看法:我认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无论唐代两税法“量出制入”,明代“诸税合为一鞭,计亩征银”还是清代“摊丁入亩”,这几次税费改革,均以取消苛捐杂税,归并税费,统一税制,简化税费征收手续为手段,实现了并税除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社会政治环境局限性的影响,地方官吏因时因事“巧立名目”增加税费,甚至出现巧取豪夺滥征乱收的现象,导致原本已归并的税费重复征收,从而加重农民负担,社会矛盾激化,引发流民问题甚至爆发起义。由此可见,在专制集权体制之下,一方面公权无法得到有效限制,另一方面地方财政无力承担各种政务开支,所以并税式改革反而导致农民负担不断加重。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山西省太原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山西省怀仁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1-12-15 09:53:05
页数:8
价格:¥3
大小:187.2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