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带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郑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学科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一题2分,共30小题,60分;1.“天下”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较早,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过关于“天下”的主张。其中《韩非子》中就有“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这反映出当时A.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B.法家思想吸收了百家之长C.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D.诸子百家的思想走向趋同2.有学者指出,我国古代某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据此推知,这一时期A.儒家思想已成主流B.已出现了高度集权局面C.天命观念影响深远D.带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下列选项中与上述观点出自同一位思想家的是A.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B.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D.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4.王阳明指出:“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由此可见,王阳明强调A.“心外无物”B.“先知而后行”C.“知行合一”D.“道德的自觉"5.朱熹在《家礼》中对于民间社会的诸如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的习俗规范都进行了比较详尽地描述,以期社会遵行。据此可知,宋代新儒学“新”在A.佛道化B.思辨化C.世俗化D.神学化6.汉代社会一般认为,死刑只能在死亡和衰落的季节执行,也就是在秋冬两季执行而不能在春季,否则就妨碍了繁殖和生长,从而引起灾害。它体现的理念与下列那种思想最接近A.天人感应B.以德治民C.人性本善D.知行合一7.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A.批判君主制度B.强调社会责任C.倡导朴实学风D.主张知行合一8.古雅典人认为,为了博得诸神欢心,人类就应该奉献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和强健的体格。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身体训练,并在奥林匹克竞技中体现出来。这一观念A.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树立了宗教神学的权威C.适应了寡头政治的需求D.推动了人文观念的发展,9.某学者认为“对古代希腊人来说……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下列选项中与上述观点相接近的是A.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苏格拉底认为追求灵魂的善,对于人来说更为根本C.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存在于人类灵魂中D.亚里士多德认为庄重是自傲和顺从的中庸10.洛克指出:人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政府的主要作用甚至唯一作用,就是在个人财产受到侵害时执行法律的惩罚权力。这种惩罚权力的行使不能是随意的,而必须按照政治社会一致同意的规则,或按照他们授权的代表致同意的规则来行使。这种观点A.本质上属于无政府主义B.奠定了共和政体的理论基础C.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D.构筑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框架11.有学者认为,就宗教改革的直接遗产而言,不管教会是仍坚持天主教教义,还是拥护新教信仰的一个派别,都是世俗当局控制着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这一论述可用于说明宗教改革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否定了西欧的封建专制制度12.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和艺术家可以接近的不仅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有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后者曾促进了物理学和数学研究。这表明,文艺复兴A.不再以宗教为主要题材B.坚持追思怀古的创作原则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D.构建自然和谐的理性社会13.历史学者赵林在《谈文明的冲突与文化演进》中说:17世纪,英国一些人认为:“上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仅能够创造出自然界,而且能够创造出有理性的人。这个有理性的人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性来管理世界和管理自己。”材料中的“一些人”是指A.智者运动的代表者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神创理论的支持者D.启蒙运动的思想家14.伏尔泰在《风俗论》中指出:在各民族历史中,中国的史籍记载是唯一建立在天象观察的基础上的,因此基本上是无可争议的;而且中国史籍中“没有任何神迹、预言,甚至丝毫没有别的国家缔造者所采取的政治诈术”。伏尔泰旨在A.推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B.促进广大民众人文精神的觉醒C.肯定中国史籍记载的严谨D.为国内政治斗争提供理论依据15.公元前5世纪,雅典智者们在给学生传授修辞学、论辩术的同时,也贯穿了批判迷信、抨击传统、藐视权威、高扬个性、崇尚感觉、鼓吹怀疑的思想内容。这些内容的传播A.促进了雅典的思想解放B.体现了理性主义的本质C.破除了人对神灵的崇拜D.动摇了民主政治的基础16.有学者认为,从开元末至安史之乱爆发之前,诗歌创作有三个趋势是明显的:一是超脱现实,清高隐逸;二是正视现实,抨击黑暗;三是愤世嫉俗,崇儒复古。这反映出A.文学创作受社会环境的影响B.文学作品有预测战争的功能C.诗歌是社会进步的真实反映D.唐朝政治、经济全面走向繁荣17.明清时期,通俗小说流行。虽然儒家学者认为它们于现实毫无意义,但是城,镇居民却热衷于购买。很多小说几乎没什么文学价值,但讲述的故事却包含了斗争、恐怖、奇迹、兴奋、甚至还有隐晦的色情内容,非常吸引读者。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小说的艺术水平有较大提高B.文学发展迎合社会发展需要C.小说改变了文化发展的方向D.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小说冲击18.鲁迅先生说:“宋一代文人之为志怪,既平实而乏文釆,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则远不逮,更无独创之可言矣。然在市井间,则别有艺文兴起。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今所谓'白话小说’者是也。”这一论述可以推知宋代A.城市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B.中央集权加强文化被禁锢C.理学兴起致世俗文学衰落D.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学创新19.可以说,牛顿学说决不只是影响了自然科学界、工业和技术界,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人们对科学真理的认知,从而推动了社会变革和人们的思想革命。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A.推动了一个民主、科学的理性时代的到来B.成为解释高能天体物理现象的基本理论工具C.是近代自然科学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理论体系D.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式和思考方法20.达尔文在自传中这样总结自己为创立进化论奋斗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爱好科学——不厌深思——勤勉观察和收集资料——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这表明进化论的创立A.彻底打破了封建神学的谬论B.建立在科学探究和实证基础上C.调和了神学和科学间的矛盾D.借助了工业革命的一系列成果21.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的“加速度定律”,美国的《独立宣言》等,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思想成就,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此信念是指相信A.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C.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D.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22.当今世界科学大师斯蒂芬·霍金教授说:“宇宙的开端,可能出现了许多‘小泡泡’,然后再消失。‘泡泡’膨胀的同时,会伴随着微观尺度的坍缩。……反复的膨胀和坍缩导致了宇宙中星系和恒星以及所有其他结构的形成。现代科学手段对宇宙微波背景的小的非均匀性的观测,完全证实了‘泡泡’预言。”证实霍金“泡泡”预言的理论是A.自由落体定律B.经典力学C.量子论D.狭义相对论23.19世纪60年代,经过外战屈辱和内乱震荡带来的思考,满清地主阶级的一些开明官员开始平等地对待以前视作夷狄的西方侵略者,甚至开始有意识地适应条约制度,尝试在中西合作的背景下,重建受到冲击的社会秩序。这一变革A.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B.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C.促使政府放弃传统的宗藩体系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24.梁启超思想曾多次转变。19世纪末他追随康有为宣传维新;20世纪初又接受进化哲学,思想主张转向民主共和;1919年在《欧游心影录》中,他主张尽弃西方思想,回归中国传统思想。梁启超思想的变化折射出,A.知识分子思想与时俱进B.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C.清末民初社会转型艰难D.资产阶级的妥协软弱性25.孙中山说,今日之世界,“是民权世界”,民权世界的到来是进化的必然趋势。并认为人类顺应进化趋势,以人事速其进行,是谓之革命,我们决不要随天演的变更,定要为人事的变更,其进步方速。孙中山的论述意在A.扩大进化论在中国的影响B.对国人进行科学启蒙C.以民主革命促进时代发展D.论证民权主义合理性26.五四时期,李大钊指出:“要想使一个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应该使这社会上可以共同解决这个或那个社会问题的多数人,先有一个共同趋向的理想、主义,做他们实验自己生活上满意或不满意的尺度。”在此李大钊强调了A.利用科学理论提高民众觉悟B.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组建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D.民主科学的进步潮流27.“五四以后的新思潮,除马克思主义外,还有无政府主义、社会改良主义等多种西方学说。中国的先进分子在传播、接受新思潮的过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体现的正是科学、民主思潮倡导的不盲从、一切诉诸理性的科学精神。”该材料旨在说明A.新文化运动直接导致了中国共产党诞生B.当时中国社会流行多种西方的学说C.民主和科学奠定了中共诞生的思想基础D.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正确革命方向28.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全国仅有57名党员。但在1920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半公开、政治性强的《共产党》理论月刊,发行量已高达5000份之多。这反映了A.工人、农民开始具有学习意识B.马克思主义即将与工人运动结合C.党的建立具有较强的组织基础D.马克思主义得到相对广泛的传播29.孙中山先生在1905年创刊的《民报》发刊词中将其早年提出的“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到1924年他又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提出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这一变化客观上A.结束了北洋军阀的割据状态B.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C.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革命性的一面D.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30.孙中山指出:“想要中国进步,不但是对于政治,主张要革命,就是对于学问,也主张要革命;要把全中国人几千年走错了的路,都来改正,所以主张学问和思想都要经过一番革命……从前主张革命的时候,人人都说是要‘造反’。说到学问思想上,要去推翻他,就是要把思想反过来。”可见,孙中山的革命观A.指的是通过激烈方式改朝换代B.专门指国家政治制度上的改变C.指在国家制度上终止君主的垄断D.包含武力革命、思想文化革命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3题,40分。,3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的社会主张是要建立一个“大同世界”,实现“天下大同”。《礼记·礼运》中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男有分(职位,包括士、农、工、商),女有归(能在合适的时间找到合适的夫家,有所依靠)。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它反映了百姓对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压迫、没有战争的社会的向往。孔子认为只有把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选拔出来治理国家,才能消除社会弊端,只有为政者具备优秀的执政能力,老百姓才能得到幸福,国家才能和谐统一。——摘编自张炜钰《对孔子“大同世界”和柏拉图“理想国”思想的相似点及原因分析》材料二柏拉图把所有公民分为三个阶层;平民阶层、武士阶层和统治者阶层。三个阶层的人都具有正义感。平民阶层是指农民、手工业者或商人;武士阶层是少数的精英,他们拥有武力,最适合保卫国家;统治者阶层是指那些受过严格的哲学教育的、有智慧的人,他们最适合治理国家。社会分工和等级制度构成了柏拉图理想国的社会结构,没有分工就不会形成社会秩序,就不会形成有序的社会结构。在柏拉图看来,哲学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哲学家不仅天资聪颖,而且拥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追求,城邦所有的政治权力都应该交给哲学王。“哲学王”统治是实现柏拉图正义理想的关键。——摘编自温涛《正义城邦和谐社会——论柏拉图〈理想国)的和谐社会》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柏拉图对理想社会构想的相似之处。(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孔子与柏拉图思想产生的背景。(8分)32.(10分)中西启蒙运动材料一西方启蒙运动以解放人为目的,建立和发展了保护人的自由、平等的普世人权思想,这是启蒙运动最鲜明的旗帜和标志。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复兴了古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摆脱了黑暗的中世纪对文化的摧残和人性的束缚,解放了人对世界和宇宙的看法和了解,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对自己的看法。启蒙运动中,西方思想家发现了人自己、良心和社会正义,人们向往的是人性、财富、艺术、爱情、世俗生活、自由平等和理性。——摘编自骆徽、王志红、刘雪飞《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与启示》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自我意识并非政治,而是文化,它的目的是改造国民性,推毁旧传统。它把社会进步的基础放在意识形态的思想改造及民主启蒙工作上。但从一开始,其中便明确包含着或暗中潜藏着政治的因素。就像陈独秀说的那样,这个通过“最后觉悟之觉悟”所要达到的目标,仍然是指向国家、社会和群体的改造和进步。即是说,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国家、民族,仍是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的面貌。它仍然既没有脱离中国士大夫“以天下为已任”的固有传统,也没有脱离中国近代的反抗外侮,追求富强的救亡主线。——摘编自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西方启蒙运动相比,中国“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6分)33.(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甲午以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孙中山《<民报>发刊词》(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二两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主旨有何不同?(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较第一第二方案有何特点?(4分)郑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学科参考答案一、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CDACCABDBCCCDDA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ABAABBCBCCADDCD1.C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材料“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过关于“天下”的主张以及“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奠定基础,说明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C正确;墨家就主张非攻,A错误;BD与材料无关,且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2.D由材料中这一时期民本思想“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和“在人类与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和所学知识可看出,这一时期更关注人在自然、社会中的地位,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思想蕴含了早期人文主义色彩,D项正确。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是西汉的时候,时间不对,A项错误。战国时期还未建立起高度集权制度,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天命观的影响,C项错误。3.A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老子的思想,“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也是老子的主张,故选A;B是韩非子的主张,C是孔子的主张,D是墨子的主张,都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4.C根据材料“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可知,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心外无物”,排除A项;朱熹主张“先知而后行”,排除B项;D项说法材料未涉及,排除。5.C根据“对于民间社会的诸如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的习俗规范都进行了比较详尽地描述”可知朱熹的理学渗透到社会的日常规范中,所以宋代新儒学的“新”体现在世俗化,C项正确;宋代新儒学的“新”主要体现在世俗化,ABD项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项。6.A由题干材料内容来看,材料表述的重点在“否则……从而引起灾害”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天人感应的内容最为符合,故选择A项;BCD项的内容与题干内容均不相符,故排除。7.B由材料中“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可知,顾炎武、黄宗羲均强调个人要勇于承担对社会的责任,B项正确;“批判君主制度”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朴实学风”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知行合一”属于明朝王守仁的思想,与题干所给人物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D古雅典人认为人类应该将力量、速度、耐力和强健的体格奉献给诸神,体现了古雅典人对人的重视,由此可知该观念推动了人文观念的发展,故选D;这一观念有利于人文观念的发展,没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寡头政治的需求,排除AC;这一观念是有利于人文主义发展,不是在树立宗教神学的权威,排除B。9.B根据材料“对古代希腊人来说……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及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重视道德,提出美德是关于善的知识,而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所以B正确;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也都是相对的,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这与材料不符,所以A错误;材料强调道德的兴衰和灵魂的善恶对城邦的重要性,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所以C错误;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所以D错误。10.C根据“政府的主要作用甚至唯一作用,就是在个人财产受到侵害时执行法律的惩罚权力”可知洛克认为政府的作用是通过依据法律执行惩罚的权力维护社会秩序,这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故选C;洛克认为政府应该发挥作用,所以不是无政府主义思想,排除A;洛克是强调发挥政府的作用,没有涉及建立共和政体,排除B;构筑三权分立政治框架的是孟德斯鸠,排除D。11.C由材料信息“不管教会是仍坚持天主教教义,还是拥护新教信仰的一个派别,都是世俗当局控制着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这说明宗教改革提升了世俗的权力,这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故C正确;“社会各阶层”说法欠妥,故A错误;“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说法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宗教改革未否定西欧的封建专制制度,故D错误。12.C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期间,学者们不仅关注古希腊哲学和艺术,还关注古希腊物理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这有利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人们大胆探寻真理,促进近代科学的兴起,故C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文艺复兴期间作品的题材、创作原则等内容,故排除AB;启蒙运动主张理性主义,文艺复兴未上升到构建理性社会层面,故排除D。13.D根据材料“上帝……能够创造出有理性的人……有理性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性来管理世界和管理自己”,可得出,这些英国人强调“理性”,结合所学可知,开始于17世纪的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启蒙思想主张建立理性王国,故D项正确;智者运动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始于16世纪的德意志,主张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理性的重要性,与神创论相悖,故C项错误。14.D结合所学可知,伏尔泰作为法国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在《风俗论》,中赞美中国文化是为了借用中国文化中的部分内容为法国启蒙运动和反封建斗争服务,故D项符合题意;推崇中华文化和肯定中国史籍记载的严谨是表面现象,并非其真实意图,故排除AC两项;14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已扩展到西欧各国,16世纪人文主义思潮盛行,因此伏尔泰不是为了促进民众人文精神的觉醒,故排除B项。15.A材料反映了雅典智者学派讲学时贯穿了批判迷信、抨击传统、高扬个性等思想,这些思想具有人文主义色彩,有利于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故选A;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期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指导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古雅典时期,神灵崇拜现象一直存在,故排除C;材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不是动摇其基础,故排除D。16.A唐代开元末年唐朝开始走向衰落,诗歌的创作趋势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说明文学创作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故选A,排除D;B项说法明显有误,排除;诗歌属于文学创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但并非是真实的反映,排除C。17.B材料“讲述的故事却包含了斗争、恐怖、奇迹、兴奋、甚至还有隐晦的色情内容,非常吸引读者”体现的是明清时期的小说符合市民文化的需要,因此B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的主流思想仍然是理学,排除;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排除。故选B。18.A鲁迅认为宋代文人书写的志怪传奇具有平实、通俗的特点,市井中以“俚语”著书叙事的“平话”类似近代的“白话小说”,由此可以推知宋代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等推动了话本的出现和市民文学的兴起,A项正确;中央集权加强和文化被禁锢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理学兴起对世俗文学的影响,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宋代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学创新,D项错误。19.A根据材料可知牛顿学说除了影响科学家还推动社会变革,推动了一个民主、科学的理性时代的到来,故A正确;相对论是解释高能天体物理现象的基本理论工具,故B排除;“最成熟”过于绝对化,故C排除;牛顿学说并没有提供新的表述方式,故D错误。20.B依据“爱好科学——不厌深思——勤勉观察和收集资料——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可以看出,进化论的创立是建立在科学探究和事实考证的基础上的,故选B;封建神学理论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进化论的创立进一步动摇了封建神学的权威地位,“彻底打破”说法绝对,A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D项材料体现不出来,错误。21.B材料中“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表明本题是找寻这些思想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的思想都是出于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宗教对他们的影响不是根本的;C、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科技的作用,而是分析其产生原因。22.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说,认为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使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材料中霍金教授认为宇宙的开端可能是许多“小泡泡”的膨胀坍缩,且现代科学手段对宇宙微波背景的小的非均匀性的观测,完全证实了‘泡泡’预言,由此可知,证实霍金“泡泡”预言的理论是量子论,C项正确;自由落体定律强调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与物体的重量与质量无关,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经典力学研究宏观物体低速运动,与微观世界的研究无关,排除B项;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时间、空间均会发生变化,研究的是宏观物体高速运动,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3.B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世纪60年代”“开明官员”“中西合作”可以判断出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B正确;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是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新思想萌发,A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D是《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排除。故选B。24.C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梁启超的思想转变历程体现了其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努力,同时也折射出清末民初社会转型的困难,C正确;A是梁启超思想变化的直接体现而非“折射”,排除;梁启超最后回归传统思想,与B中的“向西方学习”不符,排除;梁启超思想的转变体现了资产阶级不屈不挠的探索,而非软弱性,排除D。25.C根据“民权世界的到来是进化的必然趋势。并认为人类顺应进化趋势,以人事速其进行,是谓之革命,我们决不要随天演的变更,定要为人事的变更,其进步方速”可得出其强调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世界的潮流,只有通过民主革命推翻,封建专制,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C项正确;孙中山并没有在宣传进化的思想,排除A;材料没有强调科学,排除B;孙中山强调民主革命的重要性,而不是论证民权主义的合理性,排除D。26.A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在中国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其主张“有一个共同趋向的理想、主义”来做为“多数人”实验自己生活上满意或不满意的尺度,这说明李大钊强调利用科学理念来提升民众的思想觉悟,故选A项;材料中李大钊并未提出结合中国国情对马克思土义进行改造和创新,故排除B项;材料设有体现组建中国共产党的信息,故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前期以民主科学思想为指导,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社会潮流,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转向的重要推动者,故排除D项。27.D材料中的“中国的先进分子在传播、接受新思潮的过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体现的正是科学、民主思潮倡导的不盲从、一切诉诸理性的科学精神”,表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最终理性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从而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故选D;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共诞生的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对中共的诞生仅起到间接作用,排除A、C两项;B项仅包含材料的部分信息,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28.D根据材料可知1921年中共成立时全国党员只有57名,但是1920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共产党》理论月考发行量高达5000份,说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当时得到广泛的传播,故选D;工人农民具有学习意识不能代表都去看《共产党》月刊,A错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是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B错误;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29.C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的目标,故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革命性的一面,故C正确;国民大革命结束了北洋军阀的割据状态,故A错误;促进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是主观目的,BD排除。30.D根据题干中“不但是对于政治,主张要革命,就是对于学问,也主张要革命”可见孙中山的革命观包括政治上的武力革命,也包括思想文化上的革命,故选D。二、非选择题:,31.(12分)(1)(4分)相似之处∶都强调社会分工,以实现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在统治者人选上都重视“选贤与能”;都追求一种诚信、有序、和睦、正义、公平的理想社会。(一点2分,任答两点4分)(2)(8分)孔子∶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秩序混乱;传统美政理念,西周时期敬德、重民思想的影响;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一点2分,任答两点4分)柏拉图∶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凸显,民主制政体出现危机;雅典城邦政局混乱,社会分裂,政局动荡;柏拉图对雅典的民主制度彻底失去信心。(一点2分,任答两点4分,两者各4分,共8分)32.(10分)(1)(4分)发展:解放了人对自己的看法,强调独立思考,理性主义;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一点2分,任答两点4分)(2)(6分)不同:思想启蒙与民族救亡相结合;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号;外源性启蒙滞后于政治变革;彻底否定传统文化。(任答一点2分)原因: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外来文化的影响;近代中国器物探索与政治救亡运动受挫。一点2分,任答两点4分)33.(8分)(1)异:学习西方技术(自强求富),维护封建制度;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改革、社会改良)(一点2分,任答两点4分)(2)特点:政治革命,推翻满清专制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一点2分,两点4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1-12-02 10:27:07 页数:12
价格:¥3 大小:34.7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