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一调考试试题(Word版带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所谓文化,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系统。而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自信就其内涵而言,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二是作为这种文化类型的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这就是说,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担当性格的有机统一。当然,作为统一的中华文化,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合规律性发展的文化之链,但是它又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的不同方面、不同内容和不同性质的区分。因此,我们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理性对待。否则,就可能在所谓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旗号下造成混乱。那么,继承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呢?这涉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它自身的文化特质问题。事实上,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质就是“自信”,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精神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它最初萌生时的神话传说中,就是以自信、自强为精神特质的。人们所熟悉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不就充满了一种发奋而自信的精神吗?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理性化、理论化了。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荀子则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这些不正充满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担当而自信的精神吗?宋儒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清时期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无不是充满了一种无畏而自信的精神。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人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创造者。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就无所谓文化,而任何优秀的文化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摘编自唐凯麟《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材料二:《解放日报》副刊《朝花周刊》记者就“中国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专访了原文化部长、作家王蒙,以下为访谈节选。朝花周刊:您为什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时代话题? 王蒙: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活的传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我们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对外来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适应全球大势、进行最佳选择与为我所用、不忘初心又谋求发展的能力。文化的高低分野,不仅代表着公民的个人素质,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彰显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因此,不论有多么困难,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时代课题。朝花周刊: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它和世界先进文化可否对接?王蒙:中国文化有一种适应的能力,有一种变化发展的能力,既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又有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能力。也许,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古老,甚至也看到了中华文化的不够用,但是我们还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适应性,它有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有汲取和消化外来影响的能力。现在我们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国家有了巨大的发展,因为对国家前途已经有了自信,所以才有了文化自信。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包括对传统文化中积极、优秀的方面的自信,包含了我们对自己发展模式的自信,也包含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汲取能力、选择能力、消化能力、调整能力、本土化能力以及识别能力、分析能力的自信。我们的文化不是一个脆弱的文化,不是手指头一捅就破一个窟窿的,捉襟见肘、岌岌可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一个能够和世界对话和打交道、能够既保持自己特色又不拒绝任何外来有益影响的文化。朝花周刊:在全球化时代里,该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又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始终焕发光彩?王蒙: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见证,更是今天中华民族固本开新的精神动力。全球化与现代化冲击着我们的民族传统,这种时候,更需要文化自信、文化定力,更要勇于与善于实现引领、整合、包容、平衡与进一步提升,以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为主心骨,积极构建生气勃勃、富有创新活力,又能够满足人民多方面精神需要的多彩多姿的文化生态格局。我们中华民族确实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这不是“老大帝国”的狂妄自大,这是建立在转化与变革的举世瞩目、发展与创新的累累硕果之上的坚实自信。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加坦然地面对困难,化解矛盾。我们走过的道路让我们自信,我们创造的业绩使我们能够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是由内而外的自信,是有定力的自信,是有凝聚力感召力的自信,是面向世界的自信。我们要以文化自信、文化复兴,托起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创造我们的文化辉煌,助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摘编自《专访王蒙:中国文化自信,是从善如流的自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有对“中华文化”这一概念有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并理性对待,才能有效提升文化自信。B.中华文化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对自身文化的调整与更新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消化两个方面。C.材料一从文化特质和文化主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 D.两则材料都以“文化自信”为话题,前者侧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后者侧重更新与发展。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现在能对接世界先进文化,还能在未来焕发光彩,这与其强大的适应性特质有关。B.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有助于我们明确提升文化自信的着眼点和目标指向。C.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深入到传统文化中,研究神话传说、儒家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信的文化特质。D.两则材料对防范可能出现的虚假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乱象和消除某些人的文化焦虑具有现实意义。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自信表现的一项是(3分)A.2021年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以隋唐歌舞人俑为原型,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完美呈现大唐盛世,获得空前好评。B.许渊冲致力于翻译事业,将《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经典作品翻译成英文和法文,获得海内外高度认可。C.李子柒在社交平台分享田园风光和美食制作的视频,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无数外国人爱上了中国。D.近年不断有人提议在原址重建圆明园,再现这一“万园之园”杰出精美的建筑景群,重现昔日盛世繁华与荣光。4.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论证的严密性。5.作为文化主体,青年学生面对展藏文物、古代作品等文化载体时,应当怎样做才真正提升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议。(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大歌星严歌苓胡同第五家,十号,住着三兄弟,最小的叫郑小三儿。整条胡同的街坊都拿他来发牢骚∶"当今什么人能发?郑小三儿那号玩艺儿!"两个月前,天刚热那阵,郑小三儿的铺里进来个女孩。"有商务印书馆刚出的音乐辞典吗?"女孩问,胸口上别着一个校徽。她一看书后的标价就说∶"高价呀?!"郑小三儿说∶ "不高价我挣谁的钱?""你挣了我的饭钱!下月我伙食费都没了!"她说。然后她开始掏钱:连个钱包也没有,左一把右一把地掏了一台面的钥匙、硬币。他拈出其中的六张十元钞票。"还差一半。"他说。"你明儿来买,保证给您留着。"见她要抵押自己的手表,郑小三儿诚恳地说。"这表不好,不过表带特值钱!"她说。 "你拿去吧。"她便拿去了,连六十块钱也没付。他说他不愿搜刮得她一个子儿也不剩;既然卖不了他理想的价钱,他宁可一分钱也不卖。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女孩又来了。一来就把一张票拍在郑小三儿面前∶ "全世界最有名的歌星!唱得棒极了!.…你这儿放的是什么呀?母猫叫!"郑小三儿心里一股热乎∶她来请我看戏!他一嘴油腔滑调全没了,半天才问地道∶"你买的?""买?这可买不着!他在北京一共演五场,全是义演!票半年前就卖完了!现在黑市上;一张票值五十块美金!.…"他不信她的话。但他说他知道。对这类事的知与无知象征着档次。这女孩既来邀他看戏,证明她没把他看得太低,他不能辜负她的抬举。剧场门口早就没地方停车了,郑小三儿只好把他的奥迪停在五百米之外。刚出车门,两个男人上来问∶ "您有富裕票吗?"一看就知道他俩不是看戏的。他想,原来那女大学生说的是真话∶这票真有赚头。在他走神的几秒钟里,两个男人相互咬,已把价钱咬到了"二百!""二百二!"郑小三儿走到剧场台阶下面,已经有不下十人问过他"有富裕票吗?"一个少年从一群外国人中钻出来,显然刚刚成功地敲到一笔,兴奋得两眼贼亮。他一把逮住少年,问∶"卖了多少?""一百!"他心里突然一阵痛苦。像是一头猎犬被禁制而不能扑向猎物,那种对天性背叛的痛苦。还有五个台阶,就是那扇门——金的框,晶亮的大玻璃。里面像个殿堂,大理石的地、吊灯闪烁的天。先进去的人们都表情隆重、穿着隆重地聚在那儿,像是等待皇室接见。一个学者样的洋老头靠近了郑小三儿。"有富裕票么?"他用中文问道,"我的妻子有票,我没有。一百块,怎么样?美金!"郑小三儿飞快地换算∶一百块几乎顶上了他一天的销售额。不过他还是摇头,向那扇宫殿一样的大门走去。老头看出他的动心,两步跨在他面前。台阶下的人群早已留神到这里的苗头。他们很快包围上来。郑小三儿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个大明星,一招一式,一个眨眼,一个微笑,都牵动这群人的神志。"一百九! ……"一个号啕般的声音重复道∶ "一百九!"号响渐渐变成了赌咒,最后变成了定音鼓一般自信而沉着地宣布∶"一百九。"郑小三儿却仍感到他还没榨干他们,还是对他们太手软。幕前曲轰响起来。那个被人群弃下良久的老学者这时走到郑小三儿面前,又红又大的鼻子上是油亮亮的汗。他低声却不容置疑地说∶ "两百!""两百。"老头知道再不会有人跟他拼,他掏出两张钞票。音乐变得柔和,充满诱惑。他今晚为看这场歌剧兴奋得忘了吃饭。他还生怕吃了面条的肚皮把"皮尔卡丹"西服绷走了形。他这几个星期来一直等着的——心诚意笃等着的绝不是到这宫殿的大门口,出卖他进入宫殿的权力。啊,绝不是的!那些坐在宫殿内的人或许比他更短缺这两百美金。 女大学生完全可以拿这张票换取下月的——下面半年的伙食费。他来,是为了走进那扇大门。他突然意识到那女大学生和他之间荒唐的尊卑关系,原来是这扇大门所做的分野。这是张很昂贵的进入许可。既然这样昂贵,我为什么要把它给你,你们?!……音乐声拉开了红丝绒的大幕,他生平第一次走进如此的辉煌和庄严之中。大歌星在唱出最著名的那段高音时,郑小三儿睡着了。直到一群大学生在演员谢幕时叫喊∶“WeLoveYou,PAVAROTTI!老帕! ……”郑小三儿还没醒。郑小三儿在空调中,在音乐歌声伴奏中,睡了多年来最踏实的一觉。(有删改)文本二∶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讲故事,而故事的好坏主要是由故事的情节决定的。严歌苓在《主流与边缘》中曾写道∶"我总想给读者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好听的故事该有精彩的情节,有出其不意的发展,一个意外接一个意外,最主要的是通过所有的冲突,一个个人物活起来了,读者们与这些人物渐渐相处得难舍难分,因他们产生了爱、憎、怜、恶。"—-—王莉《严歌苓小说艺术研究》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街坊邻居都拿郑小三儿发财来发牢骚,借此影射社会上有许多人像郑小三儿一样,有着追求金钱的强烈欲望。B.文中女学生为了买到商务印书馆的音乐词典,钱不够的时候甚至想要将手表抵押给郑小三儿,可见女孩对音乐的热爱。C.当一群人围着郑小三儿飚价时,郑小三儿觉得自己像大明星,透露出其向往成为明星,能够引人注目,牵人心神。D.小说将郑小三儿在“卖票”和“不卖票”之间挣扎的情绪表达得非常饱满,很有张力,体现了人性的复杂,回味无穷。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通过郑小三儿开“奥迪”、穿“皮尔卡丹”等日常细节,表现了他想要通过炫富来赢得别人尊重的心理。B.郑小三儿看到少年成功敲到一笔时突然感到“一阵痛苦”此处凸显出郑小三儿追逐金钱的天性受到压抑时的心理状态。C.“幕前曲轰想起来”“音乐变得柔和”“音乐声拉开了红丝绒的大幕”,都是通过对音乐的直接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D.“我为什么要把它给你,你们?!……”句末连用三种标点,表现出郑小三儿在卑下与崇高中挣扎后的心灵突围。8.文章结尾郑小三儿“在音乐歌声伴奏中,睡了多年来最踏实的一觉”,请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9.文本二中,严歌苓指出要让“读者们与这些人物渐渐相处得难舍难分”,小说《大歌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擢进士异等,又第明经。辟武宁张建封府。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遗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累迁给事中。京兆上言“好畸[注]风雹害稼”,帝遣宦人覆视,不实,夺尹以下俸。孟容曰:“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不听。浙东观察使裴肃委判官齐总暴敛以厚献,会肃卒,帝擢总自大理评事为衢州刺史。衢,大州也。孟容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衢不他虞,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假令总有可录,宜暴课最,解中外之惑。”会补阙王武陵等亦执争,于是诏中停。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锢当释未释;负適馈送当免免之;沉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神策军自兴元后,日骄恣。军吏李昱贷富人钱八百万,三岁不肯归。孟容遣吏捕诘,与之期使偿,曰:“不如期,且死!”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遣使,皆不听。奏曰:“臣职司辇轂,当为陛下抑豪强。钱未尽输,昱不可得。”帝嘉其守正,许之。元和十年六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并伤议臣裴度。时淮夷逆命,凶威方炽。言事者继上章,疏请罢兵。是时盗贼窃发,人情甚感,独孟容诣中书省雪涕而言曰:“昔汉廷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未有过失,而狂贼敢尔无状,宁谓国无人乎?然转祸为福,此其时也。莫若上闻,起裴中丞为相,大索贼党,穷其奸源。”后数日,裴度果为相,而下诏行诛。许孟容议论人物,有大臣风采。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谥号为宪。(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七)[注]好畸:地名。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B.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C.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D.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经,是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B.课最,古时朝廷对官吏定期考核,检查政绩,政绩最好的称“课最”。“课”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考核。C.补阙,匡补君王的缺失,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及举荐人才的官职,与“拾遗”同掌供奉讽谏,也叫“开缺”。D.牲玉,供祭祀用的牺牲和玉器。牲,古代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等,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孟容能言善辩,勇敢无畏。李纳造反,三批使者都没有说服他。许孟容给李纳讲明逆顺的祸福关系,李纳悔悟谢罪,为此退兵而去。B.许孟容刚正不阿,不惧权贵。皇帝越级破格提拔没有功劳的齐总,许孟容极力反对,并且和王武陵发生争论,于是皇上下诏停办此事。C.许孟容体恤民意,以民为本。大旱之年,皇帝斋居损膳,许孟容还建议圣上应在关防、徭役、赋税、讼狱等方面反躬自省,顺民奉天。D.许孟容坚守正义,忤逆圣意。许孟容逮捕借钱不还的李昱,宪宗下诏把李昱交付给军队处治,并两次派使者督促,许孟容都没有听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2)今朝廷未有过失,而狂贼敢尔无状,宁谓国无人乎?14.许孟容“议论人物,有大臣风采”,在裴度为相这件事上是如何体现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5~16题寄致政吴虞部王安石白鸥①生意在沧波,不为风尘有网罗。年抵冯唐初未半,才方疏广②岂能多。孤清楚国知谁继,遗爱郴人想共歌。嗟我欲归宜未晚,雪舟乘兴③会相过。[注]①白鸥:此处用鸥鹭忘机的典故,传说如果人没有机巧之心,鸥鸟就会与之亲近。②疏广:西汉人,因才高而得美名。③雪舟乘兴:晋代王子猷雪夜乘舟访戴安道,乘兴而来,兴尽而返。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明“致政”的友人远离官场后,摆脱名利束缚,过上心无挂碍的生活。B.诗人认为友人虽年事已高,但才华可与疏广相提并论,惋惜他不能为国效力。C.友人为人孤高清净,实属难能可贵;为官之时能施惠于民,深得百姓的爱戴。D.尾联借雪舟的典故,表达诗人在归休后拜访友人的心愿,可见惺惺相惜之意。16.从这首给退休友人的赠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对为官的看法。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寓言是庄子经常采用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庄子在《逍遥游》中,用朝菌和蟪蛄的故事来证明“        ”,用鲲鹏和斥鴳的故事来说明“”。(2)李白《蜀道难》善于运用神话和传说,“___________”一句写到了远古的蜀王;“____________”一句写到了羲和驾驶的太阳神的车子。(3)古人求学重视老师的引导,如《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作用是“”;同时也重视个人的努力,如《劝学》中荀子认为君子通过不断学习领悟,才能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立春一过,春天就像一面已擂响的大鼓,鼓声一阵急,一阵缓。沉寂已久的天地,顿时欢腾起来,热闹起来。在这样的季节里,万事万物包括心灵在内,无不感动和激奋着。惊蛰一来,春雷阵阵,草木纷纷萌动。其实,雨水节气刚落地,柳树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绽出了新芽。开始是小米粒模样,然后握成小小拳头,再接着舒展为一瓣瓣嫩黄,一个个村舍就笼着青青的烟雾了。小草呢,“  ①   ”只是昨日的印象,今天再去瞧瞧,已经是“  ②   ”了。远山在冬天时是苍翠的,有些深沉,春天来到后不久,就满眼葱茏了。阳光如果再眷顾一段时候,那将满眼斑斓,叫人好生向往之情。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①浅草才能没马蹄       ②草色遥看近却无B.①草色遥看近却无       ②浅草才能没马蹄C.①春风花草香           ②城春草木深D.①城春草木深           ②春风花草香19.下列各项中,与“开始是小米粒模样,然后握成小小拳头”运用的修辞手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春天就像一面已擂响的大鼓,鼓声一阵急,一阵缓。B.再接着舒展为一瓣瓣嫩黄,一个个村舍就笼着青青的烟雾了。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D.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20.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三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桃,①,也难怪崇尚“以形补形”的中国人会认为“核桃能补脑”了。但是其实两者也不太一样。如果你拿几个核桃来比较一下,②,可是人类的大脑却不是,人类大脑的沟回长得都很相似,只是有的地方沟回很多,有的地方就相对平滑。在生物的发展史上,神经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演化。③,它的演化等级越高。除了极少数动物,比如海绵类外,几乎所有真核生物门的动物都具有神经系统,哺乳动物不仅具有神经中枢——大脑,还进化出了能思考的大脑皮层。但人类的大脑皮层还是很特别,其他动物的大脑都不像我们这样折叠成“核桃”,即使是人类的近亲猿猴,也不像我们的大脑这样“皱”。为什么我们的皮层尤其“皱”呢,是什么决定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只在人类身上存在的基因,这种名为“ARHGAP11B”的基因会让人类大脑产生更多的脑细胞。当脑细胞越来越多,大脑装不下时,就会发生折叠。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请用文中四个关键词概括一下文段第二段的主要意思,每个词语不超过4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振华中学高三(6)班的班会课上,同学们观看了班主任精心剪辑的央视一套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精彩片段,对以下三个场景感触尤其深刻:场景一:1915年,22岁的毛泽东出场:瓢波大雨中,杂乱无章的长沙老街上,他怀抱一沓《青年杂志》(陈独秀创办,次年改名《新青年》),踏着泥水迎着风雨奔跑……毛泽东被《青年杂志》打开了眼界,思想觉醒了,开始循着初期新文化运动的思路探索……场景二:1917年,张勋复辟。28岁的李大钊被迫离京,流亡江南。他深入社会底层,苦苦追寻新的救国之路。一个声音在他心中越来越清晰:仅靠移植西方政治制度难以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除了文化启蒙和思想觉醒,更要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革新之路。场景三:1920年,漫天飞雪的海河岸边,41岁的陈独秀与李大钊目睹难民沿路乞讨之惨状,耳畔回响着难民悲愤的控诉:“政府?哪见过这么浑蛋的政府?他们什么时候关心过老百姓的死活呀?......”陈独秀:守常,我想了,我们得建党!……李大钊:你为什么要建这个党?陈独秀:不为什么,我为了他们......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地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假如你是高三(6)班的一名学生,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场景,以“觉醒”为话题,联系历史与现实写一篇观后感,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一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分析错误。根据材料一原文“这就是说,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担当性格的有机统一。”可知,材料一并未分析“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分析了文化自信是文化特质与文化主体的有机统一。2.C“是深入到传统文化中,研究神话传说、儒家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信的文化特质”分析错误。根据材料一原文“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培养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可知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文化主体。3.D根据材料一的最后一段内容“人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创造者。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就无所谓文化,而任何优秀的文化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可知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文化主体。而在原址重建圆明园,不是文化自信,毕竟火烧圆明园是一种国家民族的耻辱。4.①论证结构严谨。文段采用总分结构,先以设问引出观点,然后按事理逻辑逐层分析。②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所举“夸父追日”等事例、所引孔孟等言论都能恰切论证观点。③用词精炼准确。运用“事实上”“可以说”等词语使表达恰切、有分寸。5.①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解读文化载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②准确辨析文化内涵中的精华与糟粕,区分善恶美丑。③探究其承载的文化与时代、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联系,更新转化,吸收消化。④提高文化反思与省察意识,自觉继承与发展优秀文化。6.C(透露出的是郑小三儿对票能卖高价的志得意满,与向往成为明星无关。)7.C(“音乐声中拉开了红丝绒的大幕”不是对音乐的直接描写)8.①客观上,郑小三儿不懂高雅音乐,舒适的环境让他睡着了。②主观上,郑小三儿暂时放下了一直以来对金钱的追逐,内心安稳。(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9.①出人意料的情节发展:如郑小三爱钱却不卖票,听高雅音乐竟然睡着等情节,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紧张激烈的叙述节奏:如郑小三在剧院门口被人围着抢票的经过,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③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如想要高价卖书却送书给女学生、可以高价卖票却又选择听自己不懂的音乐,呈现了真实的人性,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10.A“支”和“岁计”为并列内容,共同做“度”的,宾语,排除B、C项;“京兆一岁赋”做“代”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11.C“也叫‘开缺’”错误,开缺,指旧时官吏因故不能留任,免除其职务,准备另外选人充任。12.B“并且和王武陵发生争论”错误,由原文“会补阙王武陵等亦执争,于是诏中停”可知, 恰逢补阙王武陵等也据理力争,于是皇上下诏停下这件事。由此可知,是王武陵据理力争不能越级破格提拔没有功劳的齐总,而不是和王武陵发生争论。13.(1)然而皇上派太监去审察,扰乱了法治。应该另外选择一名御史去验证,才可以。(“覆视”“更”“参验”各1分,句意1分)(2)现在朝廷没有失误,可是狂贼胆敢如此嚣张、为非作歹,难道说国家真是没人了吗?(“敢尔”“无状”“宁”各1分,句意1分)14.①深谙历史,援引古人例证,以“汲黯”为例,增加说服力。②廓清时局,分析当前大势,正确指出国家所处境地。③有胆有谋,力荐裴度为相,讨伐叛党,稳定时局。(每点1分)【参考译文】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被选拔为进士优等,又考中了明经科。被武宁张建封府征召。李纳带领军队在边境上抵抗,建封派使者劝说他停止抵抗,前后三批人前往,李纳都不听。于是就派孟容去会见李纳,孟容旁征博引向李纳晓以逆顺的祸福关系,李纳就悔悟谢罪,为此退兵而去。累次升迁担任给事中。京兆尹上奏“好时地区风雹伤害了庄稼”,皇上派太监去审察,不符合实情,削夺了京兆尹以下官员的俸禄。孟容曰:“府县上奏的事不符合实情,罪应罚。然而皇上派太监去审察,扰乱了法治。应该另外选择一名御史去验证,才可以。”皇上不听。浙东观察使裴肃派判官齐总横征暴敛以向朝廷进献丰厚的礼物,满足天子的欲望,恰逢裴肃去世,皇帝提拔齐总以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的身份去担任衢州刺史。衢州是大州。孟容围绕规章制度说:“正在用兵的时候,有不待次序就提拔的情况。现在衢州没有其他忧患,齐总没有功劳就越级破格提拔,大家议论会怎么说?假使齐总值得录用,应该公开显示他考核最优秀,以解除朝廷内外的疑惑。”恰逢补阙王武陵等也据理力争,于是皇上下诏停下这件事。贞元十九年夏,大旱,孟容呈上奏折说:“陛下斋戒吃素减少膳食,准备祭祀的牲畜费用,但是天意还不答应。我私下想在天人交互感应之际,关系到教令顺应民意与否。现在户部银两不是根据支出和每年的费用来使用的,本来就是防备紧急情况的,如果支取其中的一百万缗线来替代京兆地区一年的赋税,那么京城地区就没有流亡的人了,可以做赈灾造福的事。另外应该省察流放、迁徙、征调、防护应当回来还没有回来(的情况),服徭役、勒令不准做官,应当释放还没有释放(的人);负债、拖欠、赠送,应当免除的免除;有怨气抑郁难平的,应当替他们伸张,来顺应民意敬奉上天。元和初,再次升任为尚书右丞。神策军从兴元后,日益骄横放纵。军吏李昱向富人借了八百万银两,三年了还不肯归还。孟容派官吏捕来盘问,跟他约定期限让他归还,说:“不按期归还,将要处死!”宪宗下诏把李昱交付给军队处治,宪宗先后两次派遣使者去(督促),孟容都没有听命。上奏说:“我是在皇上身边任职的,应当替皇上抑制豪强。钱还没有全部缴纳,李昱不可能得到。”皇帝赞许他坚守正义,答应了他。元和十年,盗贼杀害了宰相武元衡,并击伤议臣裴度。当时准夷叛乱,凶焰正烈。朝官们相继奏请皇上罢兵。这时发生了盗贼叛乱,人心十分惶惑,唯独许孟容去到中书省边拭泪边说:“从前汉世朝廷有一位诤臣汲黯,奸臣就止息了阴谋。现在朝廷没有失误,可是狂贼胆敢如此嚣张、胡作非为,难道说国家真是没人了吗?然而转祸为福现在正是时候。不如奏请皇上,起用裴中丞为相,大举搜索贼党,断绝祸根。”数日后,裴度果然做了宰相,立即下诏讨伐叛党。当时许孟容评议他人,显示出大臣的风采。许孟容去世,年七十六,追赠太子少保,谥号宪。15.B“诗人认为友人虽年事已高”错误,“年抵冯唐初未半”指年龄还不到冯唐的一半,应该是指年龄不高。16.男儿有才有德应当为官报国,不宜过早隐退;为官要廉洁,有节操;为官要造福百姓,有所作为。(每点2分)【解析】由“年抵冯唐初未半,才方疏广岂能多”可知,诗人认为友人正当壮年,且满腹才华应当为国效力,据此分析,王安石认为应该在大好年华为官报国,不宜过早退隐。“孤清楚国知谁继”,感叹友人为人孤高清净,实属难能可贵。据此分析,王安石认为为官就要正直廉洁,有操守。“遗爱郴人想共歌”,为官之时能施惠于民,深得百姓的爱戴。这是赞颂友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据此可知王安石认为为官当有所作为,造福百姓。17.(1)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辩也(2)蚕丛及鱼凫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8.B横线前“立春一过”“惊蛰一来”“雨水节气刚落地”等词句和相关的景物描写,提示横线处描绘的是早春小草的景象,①处所描绘的小草景象应该突出“早”的特点,从①处到②处,应表现出小草的生长变化。“春风花草香”一句出自杜甫的《绝句二首》,意为“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描绘的是早春的花草香,但“早”的特点并不突出,不适合填入①处;“城春草木深”出自杜甫的《春望》,意为“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描绘的是长安城在战火中的荒芜残破,与本文段所描绘的早春美好景象不符,不适合填入①和②处;“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意为“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突出早春小草刚刚萌发时的特点,适合填入①处;“浅草才能没马蹄”出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意为“春草刚刚好没过马蹄”,描绘的是小草长到一定的高度,但又没有很茂盛的景象,从时序来看应该在“草色遥看近却无”之后,适合填入②处。综合以上分析,B项符合要求。19.C例句“开始是小米粒模样,然后握成小小拳头”出自材料第2段,主语蒙前省略,为柳树新芽,该句前半句把柳树新芽比作“小米粒”,运用了比喻中的暗喻手法;该句后半句说柳树新芽握成小小拳头,是把柳树新芽当成人来描写,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所以例句兼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A项“春天就像一面已擂响的大鼓,鼓声一阵急,一阵缓”出自材料第1段,把春天比作大鼓,运用了比喻手法。B项“再接着舒展为一瓣瓣嫩黄,一个个村舍就笼着青青的烟雾了”出自材料第2段,该句前半句用“嫩黄”代指蒙前省略的主语“柳树新芽”,运用了借代手法;该句后半句中的“青青的烟雾”指新芽长成的柳条,这里只出现了喻体,省略了本体“柳条”和比喻词,运用了借喻手法。D项“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 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出自钱钟书的《谈中国诗》,该句把中国长诗与西洋的中篇诗作对比,又把它比作“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兼用了对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C项“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出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该句说路灯光“没精打采的”,运用了拟人手法;说路灯光“是渴睡人的眼”,运用了比喻中的暗喻手法。C项兼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与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完全相同。20.“如果阳光再眷顾一段时间,那将满眼斑斓,叫人好生向往”或“如果阳光再眷顾一段时间,那将满眼斑斓,叫人产生向往之情”。(改对一处给1分。)21.①它们的外形实在是太相似了②会发现核桃的沟回是有差异的③神经系统越复杂的生物(每处2分)22.神经系统大脑皮层折叠基因(每个词语1分,全对给满分)23.参照高考阅卷评分标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09-19 18:58:03 页数:13
价格:¥3 大小:40.7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