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调研(A)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2届高三入学调研试卷语文(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计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刘成纪教授新著《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以下简称《观念史》)作为一部研究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发展的力作,以观念史这一全新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美学和艺术史,有力推进了当代中国美学史和艺术史的研究。《观念史》选择观念史角度介入先秦两汉艺术史研究,不仅在于观念史研究更能体现作者“美学下去,艺术上来”的学术思路,而且还在于观念史作为哲学的前历史更易突破固化的理论概念对艺术史的束缚,重建艺术和理论的交互关系。该书意识到用西方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解释中国艺术史必然存在体用分离的弊端,所以强调回归中国历史、中国艺术观念本身。在作者看来,这种观念形成的背景是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美和艺术则构成了它的本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种由美延伸出来的天下情怀与尚和观念,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给予人类的智慧。在这种艺术观念的烛照下,中国古典美学绝不是仅关注文学艺术,而是有着心怀天下的广阔视野。中国文学艺术的价值也不仅在于愉悦性情,而且具有为政治注入诗意并在理想层面引领政治的双重功能。这一解读完全破除了中国美学界长期受西方现代美学影响的以“美的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情感自由为核心的非功利的艺术观,是对中国艺术性质和边界的合理界定,而其中关于礼乐文明、家国情怀、天下意识与艺术关系的论述,更是彰显了自先秦两汉以来中国艺术精神的精髓与智慧。作为一部断代史的中国美学和艺术史著作,作者选择先秦两汉是因为这一时期是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也是中国艺术极具原创性,很能彰显本土价值的时代。这种选择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它较好地解决了中国艺术观念的起点和奠基问题,充分展示了先秦两汉艺术的观念特征;二是作者摒弃了中国艺术史写作长期存在的以美的自律为中心的艺术观,形成了更为开放、多元的价值观念。以西周礼乐制度为背景,不仅形成了中国艺术与宗教、政治、道德等因素的多层次交融,而且彰显了美和艺术之于传统中国的重要性。以这种眼光看待中国艺术观念的演进,春秋战国时期艺术的雅俗、古今之争以及对艺术的肯定与否定,汉代对先秦主流艺术观念的集大成和体系化,其内在的逻辑和价值均可以充分的展示出来。即使是魏晋时期的“美的艺术”,其艺术形式发展的完备性以及表现出来的精神特征也能得到更好的说明。如果没有先秦两汉对包括艺术在内的中国礼乐文明传统的奠定,魏晋时期艺术向美的聚集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中国文明的起点处,美和艺术不但强力参与了国家制度文明的创构,而且为中国数千年的文明进程提供了精神支柱和理想指向。正因如此,《观念史》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艺术观念史建构,要求中国艺术史研究重新回归中国历史本身,就不仅是学术上的求真问题,而且是确立中国艺术的本体地位,并从中提炼出民族性的艺术精神的重要前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重新审视中国美学和艺术史并能推进其当代研究的观念史是全新视角。B.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是由传统礼乐文明本质之一的美延伸出的天下情怀与尚和观念。C.为政治注入诗意以及在理想层面引领政治是中国文学艺术在政治方面具有的双重功能。D.美和艺术参与了中国国家制度文明的创构,为中国文明进程提供了精神支柱及理想指向。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第二段主要介绍了《观念史》选择以观念史角度来研究先秦两汉艺术史的具体原因及意义。B.文章论及用西方艺术观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弊端,更能突显《观念史》强调回归中国艺术观念本身的意义。C.文章第三段从两个方面分析《观念史》选择先秦两汉的意义并运用了事实和类比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对于《观念史》一书,文章先总体评价,然后分层论述,最后写其出版的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3分)()A.艺术史被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束缚着,从观念史的角度进行研究更容易取得突破。B.《观念史》对中国艺术价值等的合理界定体现了其作者对中国美学和艺术的深入思考。C.只有先秦两汉时奠定了中国礼乐文明的基础,才能有魏晋时期艺术向美的聚集。D.让中国艺术史研究重新回归到中国历史本身就只能以礼乐文明为核心进行研究。【答案】1.A2.C3.C【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A.“能推进……是全新视角”错误,由第一段“刘成纪教授新著《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以下简称《观念史》)……以观念史这一全新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美学和艺术史,有力推进了当代中国美学史和艺术史的研究”可知,推进当代中国美学史和艺术史研究的是《艺术史》这本书。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文章第三段……事实和类比论证”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三段主要使用了事理论证的方法。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A.“艺术史被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束缚着”错误,由文章第二段“固化的理论概念对艺术史的束缚”可知,“艺术史是被固化的理论概念束缚着”,选项曲解文意;B.“《观念史》对中国艺术价值等的合理界定”错误,由第二段“是对中国艺术性质和边界的合理界定……”可知,是对艺术本质的界定,偷换概念;D.“就只能以礼乐文明为核心进行研究”错误,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最后一段只是说“《观念史》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艺术观念史建构,要求中国艺术史研究重新回归中国历史本身,……”,只是要求,并非仅能如此。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一:桑斯坦认为当某一突发事件在网络空间中成为大众讨论的热点话题时,一些较为激进、冒险的观点往往会更受网民的追捧,并集结为一种充满风险甚至叛逆的群体性话语。福柯权力话语理论认为,话语的背后意味着权力,在网络群体极化的趋势下,一些群体都意图在网络话语空间占据主导地位,掌握话语主导权,成为网络话语生产、传播和评判者。为使自身话语意见迅速产生影响,他们更加渴求自身话语内容的时效性、批判性、创新性甚至极端性,以期影响或主导网络话语议题和舆情发展方向。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多例话语内容失真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在湖北省个别党政干部由于“失职”“脱离岗位”等原因被免职或给予相关纪律处分时,网络上针对党和政府的话语攻击或谣言层出不穷。部分以“异见者”身份参与话题讨论的网民群体,利用不同方式在媒体平台或自媒体账号打着自由式反权力话语口号,裹挟民意,生产和传播有损政府权威话语身份的网络谣言,意图主导舆论话语导向。(摘编自朱佳欣、李云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话语失序及其治理》)材料二:大数据时代的吊诡之处在于,数字信息海量增长的现象之下是受众往往无法获取有用信息的窘境。以算法为核心的智能推送系统被认为是解决这一悖论行之有效的方案。算法技术可以实时获取用户在数字空间中的各类浏览痕迹,从中挖掘出用户对媒介内容的偏好,并实现定制信息的精准推送,迎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智能算法看似遵循着“数字化”与“标准化”的算法公式,所谓的“个性化定制”下隐藏的却是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来源。同质化的信息来源让用户无法接触不同立场的声音,蕴含着统一而固化价值立场的信息流将受众封闭于数字化的“孤岛”中。“信息孤岛”中的群体在内部交流中固化了既有的偏执价值,并形成了网络“偏见共同体”。当这种价值偏见遭遇“孤岛”外的其他价值理念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甚而引致相互诋毁与抨击,形成价值分裂格局。“意见的自由市场”由此淹没了理性讨论的声音,侵染了理性交往的网络公共空间,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理性基础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摘编自方正、叶海涛《智媒时代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三点思索》)材料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得非主流意识形态有了生存的空间,加大了在网络空间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难度。就目前来看,弥散在网络空间的非主流社会思潮不下十余种,如: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新左派、新自由主义、新权威主义等。它们以看似中立的态度发表看法,凭借似是而非的言论宣扬其主张,致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的难度增加。与此同时,互联网以碎片化的方式传播虚假主体的混杂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辨识度。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是网络媒介的一个突出特点,多元社会思潮以不必呈现全貌的方式潜藏其中。虚假的网络主体则意味着秉持某种信仰的网民能轻而易举地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将带有某种意图的信息通过包装后发布到网络空间。面对混杂的网络信息,我们难以准确判断信息源,也无法做到对所有信息逐一审查。这无疑为多元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基于上述原因,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不再是仅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便可为之,其难度明显加大。(摘编自王永贵、路嫒《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及其路径创新》)4.下列对材料中“网络信息传播”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算法为核心的智能推送系统并不能真正解决受众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的难题。B.异见者为了主导舆论的话语导向,在网络上生产和传播信息,从而引发网络舆情危机。C.网络同质化的信息会固化受众既有的偏执价值,使受众群体形成网络“偏见共同体”。D.网络空间会助长多元社会思潮传播,加大人们在网络空间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难度。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为了使自身话语意见迅速产生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性话语的网络空间话语,具有时效性、批判性、创新性甚至极端性的特点。B.网络媒介容易以碎片化的方式传播一些掩盖真实意图的信息,众多混杂的网络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辨识度。C.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传播利用算法技术虽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却也将用户封闭于数字化的“孤岛”中,不利于凝聚社会价值共识。D.网络空间上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会影响到人们对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政府应该打压网络空间上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6.针对材料中网络信息传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请提出相应的建议。(6分)【答案】4.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B6.(1)公众:①提升媒介素养,全面认识网络媒体的利与弊;②理性、客观、全面对待网络媒体,不盲信,不偏执。(2)政府:①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依法禁止不实信息的传播;②健全网络对话沟通机制,满足受众的合理诉求;③创新主流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传播与引领。(3)媒体:①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媒体责任,发挥媒体积极作用。②积极探索满足受众获取有用信息的技术。【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B项,“异见者”范围扩大,对照原文部分以“部分以‘异见者’身份参与话题讨论的网民群体”,可见存在范围的差异和真假的不同;另外“从而引发网络舆情危机”错,原文是“部分以‘异见者’身份参与话题讨论的网民群体,利用不同方式在媒体平台或自媒体账号打着自由式反权力话语口号,襄挟民意,生产和传播有损政府权威话语身份的网络谣言,意图主导舆论话语导向”,真正的“异见者”生产和传播的信息,不一定会引发网络舆情危机。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A项,以偏概全,材料一的原文是“一些群体都意图在网络话语空间占据主导地位……为使自身话语意见迅速产生影响,他们更加渴求自身话语内容的时效性、批判性、创新性甚至极端性,以期影响或主导网络话语议题和典情发展方向”,只是说部分网络空间话语具有上述特点,从“一些群体”可以看出;选项中“具有”表示已然时态,而文中“渴求”表示未然时态,两者不同。C项,“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错,原文“所谓的‘个性化定制’下隐藏的却是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来源”可看出实际上并未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D项,“政府应该打压网络空间上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得非主流意识形态有了生存的空间,加大了在网络空间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难度”,并没有说到政府应该怎么做。故选B。6.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本题可从公众、政府、媒体三方面来谈。首先,从公众角度来看,“在网络群体极化的趋势下,一些群体都意图在网络话语空间占据主导地位,掌握话语主导权,成为网络话语生产、传播和评判者。为使自身话语意见迅速产生影响,他们更加渴求自身话语内容的时效性、批判性、创新性甚至极端性,以期影响或主导网络话语议题和典情发展方向”“部分以‘异见者’身份参与话题讨论的网民群体,利用不同方式在媒体平台或自媒体账号打着自由式反权力话语口号,襄挟民意,生产和传播有损政府权威话语身份的网络谣言,意图主导舆论话语导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概括出“提升媒介素养,全面认识网络媒体的利与弊”“理性、客观、全面对待网络媒体,不盲信,不偏执”;然后从政府角度看,“当这种价值偏见遭遇‘孤岛’外的其他价值理念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甚而引致相互诋毁与抨击,形成价值分裂格局。‘意见的自由市场’由此淹没了理性讨论的声音,侵染了理性交往的网络公共空间,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理性基础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政府应当“健全网络对话沟通机制,满足受众的合理诉求”“虚假的网络主体则意味着秉持某种信仰的网民能轻而易举地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将带有某种意图的信息通过包装后发布到网络空间”,政府应当“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依法禁止不实信息的传播”;“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不再是仅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便可为之,其难度明显加大”,政府应当“创新主流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传播与引领”;而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在网络群体极化的趋势下,一些群体都意图在网络话语空间占据主导地位,掌握话语主导权,成为网络话语生产、传播和评判者。为使自身话语意见迅速产生影响,他们更加渴求自身话语内容的时效性、批判性、创新性甚至极端性,以期影响或主导网络话语议题和典情发展方向”,那么作为媒体,应当“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媒体责任,发挥媒体积极作用”;“智能算法看似遵循着‘数字化’与‘标准化’的算法公式,所谓的‘个性化定制’下隐藏的却是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来源。同质化的信息来源让用户无法接触不同立场的声音,蕴含着统一而固化价值立场的信息流将受众封闭于数字化的‘孤岛’中”,媒体应当“积极探索满足受众获取有用信息的技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穷人的专利权狄更斯我出生在伦敦附近,当过学徒,学的是打铁的行当。满师之后就在伯明翰一家工厂做工。我的名字叫约翰,已经五十六岁了。要是我说自己向来有创造发明的癖好,这话也不算是自吹自擂。整整有二十年工夫,我都在断断续续地搞一样发明,边搞边改进。上一个圣诞节前夜十点钟,我终于完成了这个发明。我有一位名叫威廉・布彻的朋友,经常听他说,工人之所以到处碰壁,就是因为要奉养长期以来形成的那些多如牛毛的衙门,就是因为咱们得遵从官场的那些敝习陋规,还得缴付一些根本就不应当缴付的费用去养活那些衙门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头再来说说我的机器模型。那是在圣诞节前夜十点钟完成的。我把凡是能节省下来的钱统统都用在模型上了。碰上时运不济,模型也就只好搁在一旁,一连几个月也不会去碰它。我还把它统统拆卸开来,加以改进,再重新做好,这样不知道弄过多少回,最后才成了上面所说的模型的样子。关于这个模型,威廉和我作了一次长谈。他说:“你打算拿它怎么办?”我说:“想弄个专利。”威廉这才说给我听,有关专利的法律简直是坑死人的玩意儿。他说:“要是在取得专利之前你就把发明的东西公之于众,那么,别人随时都会窃走你艰苦劳动的成果。约翰,你要么干一桩亏本买卖,事先就请好一批合伙人出来承担申请专利的大量费用,要么你就让人给弄得晕头转向,到处碰壁,夹在好几批合伙人中间又是讨价还价,又是摆弄你发明的玩意儿。这么一来,你的发明很可能就一个不当心让人给弄走。”我对威廉・布彻说,你想的挺怪的,我想自己去申请专利。我的妻兄,临死的时候遗留给我的妻子一百二十八镑零十个先令的英格兰银行股票。我们甚至都打算用掉这笔钱去申请专利。威廉替我写了一封信给伦敦的汤姆斯。汤姆斯是个木匠,他住在伦敦。我在汤姆斯那里租了一间为期一个礼拜的房子。汤姆斯说,要申请专利,第一步得提交一份申请书。威廉也是这么说,而且还帮我起了草稿。申请书上还要附上一份给大法官助理的陈述书,费了一番周折以后,我在司法院法官办公的大楼里找到了一位助理,在他那儿提交了陈述书,付了十八便士。他叫我拿着陈述书和申请书到白厅的内务部去,把这两份东西留在那里请内务大臣签署,缴付了两镑两先令六便士。大臣签好了字,又叫我拿到首席检察官公署去打一份调查报告。我照他说的去办了,缴付了四镑四先令。我临时住在汤姆斯那里,租期已经展延了一个礼拜。首席检察官写了一份所谓例行调查报告,打发我带着这份东西到内务部去。内务部根据它搞了个复本,他们把它叫做执照。为了这张执照,我付出了七镑十三先令六便士。这张执照又要送到女王面前去签署,女王签署完毕,再发还下来,内务大臣又签了一次。我到部里去拜访的时候,里面的一位绅士先生把执照往我面前一掷,说:“现在你拿着它到设在林肯旅社的专利局去。”我现在已经在汤姆斯那里住到了第三个礼拜了,费用挺大,我只好处处节俭过日子。我感到自己都有点泄气了。在林肯旅社的专利局里,他们替我的发明搞了一份“女王法令草案”的东西,还准备了一份“汉令提要”。就为这份东西,我付了五镑十先令六便士。专利局又“正式誊写两份法令文本,一份送印章局,另一份送掌玺大臣衙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道手续下来,我付了一镑七先令六便士,外加印花税三镑。这个局里的誊写员誊写了女王法令准备送呈签署,我付了他一镑一先令。再加印花税一镑十先令。接下来,我把女王法令再送到首席检察官那儿签署。我去取的时候,付了五镑多。拿回来后,又送给内务大臣。他再转呈女王。女王又签署了一次。这道手续我又付了七镑十六先令六便士。到现在,我呆在汤姆斯那儿已经超过了一个月。我都不大有耐心了,钱袋也掏得差不多了。我已经在汤姆斯那里呆了六个礼拜了。这件获得顺利通过的发明已经花掉了我九十六镑七先令十八便士。这还仅仅在国内有效,要是带出王国的境界,我就要再花上三百镑。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注重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B.小说运用形象描绘、幽默讽刺的笔法突出主题,使读者在体会作品的同时,也享受到作品的艺术美。C.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娓娓道来,读者仿佛在听一个老熟人絮絮叨叨地讲着他的专利梦,当事人平缓的语调,却在读者心中掀起了不平的波澜。D.小说显示了狄更斯创作中夸张而又不失真实的辛辣尖刻艺术风格。有人说把狄更斯的《穷人的专利权》换上当下的人名和官职发表,不会有人把它当讽刺小说来读。8.作家常常凭借小说形式,用形象、用感觉去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通过艺术形象提出发人深省、振聋发聩的“社会问题”,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提出了哪些社会问题?(6分)9.狄更斯在这部作品中显示出高超的幽默艺术,结合小说分析《穷人的专利权》如何体现这种风格的。(6分)【答案】7.D8.艺术形象:(1)饶舌、啰嗦、又诙谐的小人物;(2)卑微、贫困、本分的劳动者;(3)勤劳、富有创造力的发明者;(4)申请完专利对官僚政府有了一定认识的清醒者。(答出三点即可)社会问题:(1)政府官员鱼肉百姓,任意盘剥;(2)办事机构腐朽庞大,办事效率低;(3)普通劳动者的创造才能遭到扼杀,因为创造发明,劳动者反而受到更残酷的剥削。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严肃的主题采用轻松的笔调,亦庄亦谐,笑中含泪。(2)卑微、纯朴、善良的铁匠约翰和庞大腐朽、鱼肉百姓的官僚机构构成一种令人啼笑皆非戏剧化对比。(3)深刻的批判蕴含在形象生动的情节描绘中,形象说明了有关专利的法律是坑死人的玩意儿,而制定这法律的机构是腐朽堕落的。【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D.此篇小说语言不辛辣尖刻,而是含蓄温厚。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探讨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艺术形象:小说塑造的艺术形象是主人公“我”,即约翰。结合“我出生在伦敦附近,当过学徒,学的是打铁的行当。满师之后就在伯明翰一家工厂做工。我的名字叫约翰,已经五十六岁了”“我”是一个铁匠,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小说描写一个勤劳温厚的老铁匠约翰,听了人家劝说来到伦敦,在去向政府申请发明专利权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令人啼哭皆非的波折。“我”是一个“小人物”,在叙述申请专利的过程中表现出饶舌、啰嗦、又诙谐的特点;结合“整整有二十年工夫,我都在断断续续地搞一样发明,边搞边改进”“我还把它统统拆卸开来,加以改进,再重新做好,这样不知道弄过多少回,最后才成了上面所说的模型的样子”可知,“我”是一个发明者,在发明上勤劳、富有创造力;结合“我把凡是能节省下来的钱统统都用在模型上了”“碰上时运不济,模型也就只好搁在一旁,一连几个月也不会去碰它”“我在汤姆斯那里租了一间为期一个礼拜的房子”“我现在已经在汤姆斯那里住到了第三个礼拜了,费用挺大,我只好处处节俭过日子”可知,“我”是一位普通劳动者,卑微、贫困、本分;结合“我已经在汤姆斯那里呆了六个礼拜了。这件获得顺利通过的发明已经花掉了我九十六镑七先令十八便士。这还仅仅在国内有效,要是带出王国的境界,我就要再花上三百镑”可知,“我”是清醒者,申请完专利对官僚政府有了一定认识。社会问题:小说描写英国宪章运动期间,一个勤劳温厚的老铁匠约翰,听了人家劝说来到伦敦,在去向政府申请发明专利权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令人啼哭皆非的波折。他停下自己的工作,花费六个多星期的时间,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和从高高在上的女王,到内务大臣、法官、财务助理……一直到所谓“封烫火漆助理”等等诸色人等打交道,经历三十六道手续,交纳近百英镑(那个年代可不是个小数字)。最后专利权总算办了下来,但“只在联合王国内部有用,要是带出英国的话,还得再交三百英镑”……可知,普通劳动者的创造才能遭到扼杀,因为创造发明,劳动者反而受到更残酷的剥削。从“第一步得提交一份申请书……费了一番周折以后,我在司法院法官办公的大楼里找到了一位助理,在他那儿提交了陈述书……又叫我拿到首席检察官公署去打一份调查报告”“首席检察官写了一份所谓例行调查报告,打发我带着这份东西到内务部去……女王签署完毕,再发还下来,内务大臣又签了一次”“在林肯旅社的专利局里……专利局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局里的誊写员誊写了女王法令准备送呈签署……又送给内务大臣。他再转呈女王。女王又签署了一次”“我已经在汤姆斯那里呆了六个礼拜了”可知,办事机构腐朽庞大,办事效率低。“了十八便士”“缴付了两镑两先令六便士”“缴付了四镑四先令”“我付出了七镑十三先令六便士”“我付了五镑十先令六便士”“我付了一镑七先令六便士,外加印花税三镑”……“这件获得顺利通过的发明已经花掉了我九十六镑七先令十八便士”“要是带出王国的境界,我就要再花上三百镑”可知,在去向政府申请发明专利权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盘剥,概括出政府官员鱼肉百姓,任意盘剥。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的能力。小说描写英国一个勤劳温厚的老铁匠约翰,听了人家劝说来到伦敦,在去向政府申请发明专利权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令人啼哭皆非的波折。“工人之所以到处碰壁,就是因为要奉养长期以来形成的那些多如牛毛的衙门,就是因为咱们得遵从官场的那些敝习陋规,还得缴付一些根本就不应当缴付的费用去养活那些衙门的人”揭露了英国办事机构腐朽庞大,办事效率低,政府官员鱼肉百姓,任意盘剥的社会问题。主题严肃、深刻,而笔调轻松、幽默,如“你想的挺怪的,我想自己去申请专利”“我们甚至都打算用掉这笔钱去申请专利”“汤姆斯说,要申请专利,第一步得提交一份申请书。威廉也是这么说,而且还帮我起了草稿”……叙述申请专利的过程用了一种轻松的笔调,产生更加戏剧化的效果。“我出生在伦敦附近,当过学徒,学的是打铁的行当。满师之后就在伯明翰一家工厂做工。我的名字叫约翰”专利发明者是一位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申请的过程中司法院、检察官公署、专利局……甚至女王,代表的是庞大腐朽的官僚机构,这样底层与上层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小说讽刺性、戏剧化的效果。“第一步得提交一份申请书……费了一番周折以后,我在司法院法官办公的大楼里找到了一位助理,在他那儿提交了陈述书……又叫我拿到首席检察官公署去打一份调查报告”“首席检察官写了一份所谓例行调查报告,打发我带着这份东西到内务部去……女王签署完毕,再发还下来,内务大臣又签了一次”……小说通过这样形象化的叙述和描绘,深刻的批判了专利法律机构以及官僚政府的腐朽堕落,彰显出小说的幽默风格。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韩熙载字叔言,北海人,少隐嵩山。父光嗣坐死,熙载来奔。时烈祖辅吴方修明法令,熙载年少放荡,不守名检,补和常滁三州从事。时人士自中原至者,多已擢用,熙载在京洛,早负才名,乃独落魄不偶,亦不以介意。烈祖受禅,召为秘书郎,使事元宗于东宫,谕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卿早奋名场,乃未更事,故使历州县之劳,今用卿矣,宜善自修饬。辅吾儿也。”熙载亦不谢。在东宫,谈燕而已,不谙世务。元宗即位,拜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始数言朝廷事所当施行者,尽无所回隐。宋齐丘、冯延巳等皆侧目,元宗意独嘉之,命权知制诰,书命典雅。契丹入汴,晋少帝北迁,熙载上疏曰:陛下有经营天下之志,今其时矣,若戎主遁归,中原有主,则不可图矣。”不省,陈觉福州丧师,初议置军法。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熙载不能饮酒,齐丘诬以酒狂,贬和州司士参军。入为虞部郎中,迁中书舍人。周太祖有天下,用事者犹议北伐,熙载曰:“北伐,吾本意也,但今已不可耳。郭氏奸雄,虽有国日浅,守境已固,我兵妄动,岂止无功耶?”言虽切,而朝廷暗于机会,经营中原之意终不已。周人果以籍口,兵入淮南。齐王景达以兵马元帅临边,陈觉为监军使,熙载言:“出师,大事也,当先正名。莫信于亲王,莫重于元帅,安用监军使哉?”亦不从。熙载才气逸发,多艺能,善谈笑,为当时风流之冠,尤长于碑碣。他国人不远数千里,辇金币求之。然性忽细谨,老而益甚。蓄妓四十辈,纵其出,物议哄然。熙载密语所亲曰:“吾为此以自污,避入相尔,老矣,不能为千古笑。”端坐托疾不朝,贬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斥诸妓。后主喜,欲大用之,而去妓悉还。后主叹曰:“孤亦无如之何矣?”宿直宫中,赐对多所弘益,后主手教褒之,进中书侍郎,卒年六十九。后主谓侍臣曰:“吾竟不得相熙载,欲赠平章事,故有是否?”或对曰:“晋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即故事也。”乃赠右仆射同平章事。废朝三日,谥文靖,命葬梅岭冈谢安故墓侧。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侧也。”及太祖受禅,人服其识。(节选自《南唐世家·韩熙载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B.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C.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D.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坐死,因犯罪被处死。《苏武传》中有“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古代还有“鸩死”,因鸩的羽毛有剧毒,以之浸于酒,为鸩酒,饮之不可解救。“鸩死”即毒死。B.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方式,后也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皇帝的帝位。传位的叫封禅,被传位的叫受禅,帝王传位给内定的继承人的叫内禅。C.古代把长方形的刻石称为碑,把圆形刻石称为碣。秦始皇刻石记功,大开树立碑碣的风气。碑碣的形制有一定的格式。D.平章事之职始于唐初,受此衔者,是唐非中书令、门下侍中而又实际担任宰相者,任此职者必另兼职事官衔。赠官是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熙载年轻时性格放旷,曾隐居嵩山,父亲坐罪而死,他投奔南唐,其不注重守护名节,只是补任和常滁三州从事。B.韩熙载早有才名,初到南唐时并不受重用,他也不介意。元宗继位后,他受到重用,多次竭力论及朝廷事务,朝廷重臣多畏忌他。C.韩熙载多才多艺。他才气飘逸勃发,是当时儒雅风流之士,尤其擅长碑碣创作。性格细致谨慎,年老更甚。D.韩熙载颇有远见卓识。在元宗时出使后周,就发现当时还是后周诸多将相中的一员的赵匡胤非同常人,难久居人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以卿早奋名场,乃未更事,故使历州县之劳,今用卿矣,宜善自修饬。(2)元宗意独嘉之,命权知制诰,书命典雅。【答案】10.B11.B12.C13.(1)因为你很早就在名场奋发有为,却未经历世事,故而让你经历管理州县之辛苦,现在任用你了,应该好自修身整饬。(2)元宗内心唯独赞许他,命令他权且掌管制诰(圣旨文书),拟制的文书命令典雅。【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宋齐丘为他们求情,(陈觉)只是被削夺了官职,韩熙载上疏请求不要赦免(陈觉),又多次上言说宋齐丘结党营私,一定会埋下祸乱。“为之”是介宾结构做状语,“请”是谓语,如在“之”后断开,句子缺少谓语,结构不完整,排除AD。“为之请”的主语是“齐丘”,而“止削官”的主语应是“陈觉”,此处省略,主语不一致,中间要断开,排除C。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帝王传位给内定的继承人的叫内禅”错误,在世袭制王朝下,君主将君位禅让给其家族里的人,称“内禅”。因其是在本家族内进行,故得此名。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C.“性格细致谨慎”错误,曲解文意,文中“然性忽细谨”是说性格在细谨事情上容易疏忽。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以”,因为;“奋”,奋发;“奋名场”是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名场奋”;“乃”表转折,却;“更”,经历;“故”,所以;“历”,经历;“宜”,应该;“修饬”,修身整饬。第二句中,“意”,内心;“嘉”,赞许;“权”,权且;“知”,掌管。参考译文:韩熙载字叔言,是北海(青州北海)人,年轻时隐居在嵩山。父亲韩光嗣犯(军乱)罪被处死,韩熙载来投奔(南唐)。时烈祖辅助吴地,正修明法令,韩熙载年少放旷随便,不注重守护名声,补任和常滁三州从事。当时从中原来到南唐的读书人,大多已经被擢升任用,韩熙载在京洛时,早就享有才名,却惟独落魄不得重用,他也不因为这而介意。烈祖受禅继位,召见(韩熙载)任命为秘书郎,使他在东宫事奉元宗,谕令他说:“因为你很早就在名场奋发有为,却未经历世事,故而使你经历管理州县之辛劳,现在任用你了,应该好自修身整饬。辅助我的儿子。”韩熙载也不推辞。在东宫,只是谈笑而已,不去熟知世务。元宗即位,(韩熙载)任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任太常博士,韩熙载开始多次谈及应该施行的朝廷事务,竭尽所知无所回避与隐瞒。宋齐丘、冯延巳等人都很惧怕妒忌他,元宗内心惟独赞许他,命令他权且掌管制诰(圣旨文书),拟制的文书命令(文辞)典雅。契丹侵入汴京,后晋少帝北迁,韩熙载上疏(元宗)说:“陛下有筹划管理天下的志向,当前正是时机,假若戎主逃跑归去,中原有主,不可图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宗不明白,陈觉在福州失去军队,开始朝议按照军法处治,宋齐丘为他们求情,(陈觉)只是被削夺了官职,韩熙载上疏请求不要赦免(陈觉),又多次上言说宋齐丘结党营私,一定会埋下祸乱。韩熙载不能饮酒,宋齐丘诬陷他是酒狂,(韩熙载)被贬为和州司士参军。(韩熙载)又入朝任虞部郎中,升任中书舍人。周太祖有天下,当权者还是商议北伐,韩熙载说:“北伐原本是我所想,只是如今已不可以了。郭氏(郭威家族)奸雄,虽然建国时间短,守境已经坚固,我们军队轻易动兵,岂止是没有功劳啊!”语言虽然恳切,可是朝廷对于时机不明了,经营(图谋)中原的意图始终不能停止。周人(郭威部队)果真拿南唐北伐作为借口,兵入淮南。齐王李景达(李璟四弟)以兵马元帅(身份)临边,陈觉任监军使,韩熙载说:“军队出师是大事,应当先匡正名分,没有谁比亲王更令人信服,没有谁比元帅更重要,让监军在军中做什么?”元宗也不听从。韩熙载才气飘逸勃发,多才多能,善于谈笑,是当时儒雅风流之首,尤其擅长碑碣创作。其他国家人不远数千里,用车装着金币来求写碑文。可是他性格在细谨事情上疏忽,年老而更甚。畜养歌妓四十多人,放任她们外出,和门客杂居。社会舆论一片哗然。韩熙载暗中对亲信说:“我这样做来自我污损,逃避入朝为相,我老了,不能(入相无为)成为千年以后的笑柄。”(韩熙载)端坐(家中)托辞有病不去上朝,被贬为右庶子,分管南都,韩熙载斥逐那些歌妓。后主李煜喜悦,要重用他,可是那些离开的歌妓悉数回来。后主感叹说:“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处理了。”住宿在宫中值班,回答大多有所弘益,后主手书教令褒奖他,进升中书侍郎,去世时年六十九。后主李煜对侍臣说:“我最终也不能够任用韩熙载为相,想追赠他为平章事,过去有先例吗?”有人回答说:“晋代的刘穆获赠开府仪同三司,就是先例。”于是追赠韩熙载为右仆射同平章事。(后主)废朝三日,谥号文靖,命令安葬在梅岭冈谢安的故墓一侧。当初,韩熙载曾经出使后周,等到回来,元宗逐一询问后周的将相情况,韩熙载说:“赵点检(赵匡胤)顾视非同常人,大概很难久居人下。”等到太祖(赵匡胤)受禅登基,人都叹服他的见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节选)岑参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诗歌开篇描写秋季边地独有的特征来表现边塞的苦寒荒凉,以营造出送别的悲凉气氛。B.第三句用“月欲斜”来点明时间,与上文联系紧密,说明寒气逼人,北风猛烈的原因。C.第六句写诗人对颜真卿走后的怀念,但因云遮雾障而望不见,流露出诗人的惆怅之情。D.诗中的“萧关”“天山”“昆仑山”泛指边关,给全诗增加了悲壮的气氛,饱含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15.诗中的“向月胡笳谁喜闻”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羌管悠悠霜满地”都写到了边地的乐器,这两句在表达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案】14.B15.相同点:都通过边地特有的乐器----胡笳来表达戍边将士的情怀,营造悲凉的气氛。不同点:(1)岑诗通过想象,描写颜真卿“不喜闻”而不得不“闻”悲凉的胡笳之声,以此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2)范词通过描写羌笛声,表达了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边关将士的忧国忧民的感慨。【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综合赏析能力。B.“说明……的原因”因果推论错误。第三句诗表现的是环境的悲凉,作者这样写是为了把胡笳之声安排在“月欲斜”之时,将刺骨的寒气、呼啸不停的北风,与胡笳的声音融为一体,使得胡笳的声音更加悲凉,而不是为了说明寒气逼人,北风猛烈的原因。故选B。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题干要求比较本诗中“向月胡笳谁喜闻”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表达情感上的异同。由“都写到了边地的乐器”这一暗示可知,这两句都是借助边地特有的乐器来表达情感,暗示了二者的相同。然后重点分析二者的不同。先看本诗“向月胡笳谁喜闻”这一句。由诗歌标题“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可知,这首诗歌是作者送颜真卿奔赴边地所写,应是写于送别之时;而“向月胡笳谁喜闻”意思是“向月而吹的胡笳声谁还会喜欢听呢”,这是描写边地的音乐,显然是诗人的想象之景,“谁喜闻”意思是“谁都不喜欢听”,因为胡笳的声音是悲凉的,但颜真卿又不得不前往边地,不得不听这悲凉的胡笳声,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再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羌管悠悠霜满地”这一句。这一句出自《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是作者镇守边疆时所做,他是从守边将士的角度来写,所以这里的羌笛之声是实写,写的是边关的夜景,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的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如果深夜里安然熟睡,是听不到、也看不到的,所以这也就意味着边关将士的无眠,再结合“秋思”可知,这是抒发戍边将士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思念故乡却依然戍守边疆,由此也体现出边关将士的忧国忧民的感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比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2)《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并体现出她刚烈性格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3)《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的“向善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16.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荧荧”“妆”“焉哉”。第Ⅱ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在寒冷的冬天,为了避免冻害,有的植物会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自由水在100℃沸腾,0℃结冰;结合水要在高于100℃才会沸腾,在比0℃低的温度下才会结冰。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相对增加,这样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那么,()。多年生植物进入休眠期后,会在身体中积蓄盐类物质和能变为糖的淀粉,盐类和含糖溶液有很强的抗寒能力;有的植物还能通过增加体内不饱和脂肪酸或抗冻蛋白等,避免细胞内部结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温度急剧下降时,白菜、萝卜、番薯等植物会通过糖化酶的作用,及时将体内的蛋白质和淀粉转化为糖分并使其溶于水,从而增加细胞液的浓度,那些含糖的体液即使在0℃以下仍不会冻结,细胞组织因此不易结冰。不过,植物在-5℃以下需要依靠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起作用。研究人员发现杨树皮层细胞内积累了大量被称为抗冻蛋白的蛋白质的液泡,能使细胞内的水处于过冷却状态,从而防止水被结冰。抗冻蛋白能降低冰点温度而对熔点温度没有影响,从而导致熔点和冰点之间的差值变大,这就是所谓热滞活性。大多数草本植物都有热滞活性,木本植物中仅有沙冬青、桃树、甜杨、落叶松、冷杉等10多种具有热滞活性。17.下列对文中第一段内容的压缩,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A.植物体内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水的形态。B.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和结合水会随季节转换。C.自由水比结合水沸腾温度高、结冰温度低。D.植物会通过增加细胞液浓度来增强抗冻性。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植物就要像人类一样习练更加高强的生存本领。B.植物就要认认真真地穿上足以抵御严寒的外套。C.植物就要用外界机器来合成液态的有机物。D.植物就要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来防止冻害。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研究人员发现杨树皮层细胞内积累了大量被称为抗冻蛋白的蛋白质的液泡,它能使细胞内的水处于过冷却状态,从而防止水被结冰。B.研究人员发现杨树皮层细胞内积累了大量被称为抗冻蛋白的蛋白质的液泡,能使细胞内的水处于过冷却状态,从而防止水结冰。C.研究人员发现杨树皮层细胞的液泡内积累了大量被称为抗冻蛋白的蛋白质,它能使细胞内的水处于过冷却状态,从而防止水结冰。D.研究人员发现杨树皮层细胞的液泡内积累了大量被称为抗冻蛋白的蛋白质,能使细胞内的水处于过冷却状态,从而防止水被结冰。【答案】17.D18.A19.C【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的能力。文中第一段主要表述植物是如何避免冻害的,在表述植物避免冻害的方法时引入了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概念,并比较了二者沸腾和结冰时的温度,最终得出植物细胞内的自由水减少,结合水所占比例相对增加,细胞液浓度增高时,植物能够增强抗冻性。D.原文中的“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这样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对应选项的“增加细胞液浓度”“增强抗冻性”。所以概括最准确。ABC三项的概括偏离了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故选D。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衔接的能力。该句在结构上是过渡句,括号中内容的作用是启下。括号后的一段主要表述的是植物进入休眠期后的具体做法。B.与后文内容不符,后文介绍的是植物的内部作用。C.“外界机器”错误,后文内容主要说植物自身的变化。D.“外练筋骨皮”没有体现。故选A。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从语段表述的内容可以看出,研究人员发现的是液泡中有蛋白质,而不是液泡;二是成分残缺,“能使细胞内……冷却状态”的主语是“蛋白质”,所以应在“能使细胞内”前加上“它”或“这种蛋白质”;三是“被”字赘余,“结冰”前的“被”应删除。A.三个问题都存在。B.存在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D.存在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疫情爆发让各国都更加重视对传染病仿真系统的研究。当传染病暴发时,人们能基于各项数据建模,估算出它的传染速度、危险程度等,为开展应急处置策略提供依据。早在1927年,传染病学领域就提出了经典的“仓室模型”,根据是否感染、康复等标准,①,针对人群在不同仓室间的转移概率,使用微分方程来建模求解,进而完成相关估计和预测。不过,现实情况往往②:城镇化加快、国际经贸发展、社会交往增加等,使传染病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危害也更大。人们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更加精确的模拟,“基于个体模型”应运而生。与“仓室模型”③,它将每个人视为独立的对象,通过模拟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自下而上地对宏观层面的复杂动态进行诠释,推演出系统的宏观结果。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1.请结合语段内容,给“传染病仿真系统”下定义,不超过40个字。(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0.①将人群分到不同仓室;②比这种模型复杂得多;③对人群的粗略分类不同。21.传染病仿真系统是通过模拟人类行为,进行数据建模,预测传染病发展的一种模型。【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前文出现“根据”一词,推断补句应有介词“将”或“把”字与之呼应,下文紧承补句提到“针对人群在不同仓室……”,推断补句应有“人群”“不同仓室”等用词;将以上词语连缀成句可得补句。②从挖空所在位置推断,补句需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文主要是对“仓室模型”进行解说,故补句应予以回顾,重提上文概念可用代词指代,推断出此句第一个关键词“这种模型”,挖空处与下文用冒号衔接,说明补句与下文内容存在总分关系,由下文概括得出第二个关键词“复杂”,结合已有关键词和材料逻辑造句可得补句。③根据补句中已有信息与“仓室模型”提示,可知空缺处应引出与上文内容的比较,推知第一个关键词“不同”;补句锁定比较对象是“仓室模型”的某种特点,这种特点在上文已有提及,而且与下文的“基于个体模型”的特点形成对照,需要进行归纳,推断出第二个关键词“粗略分类”;连词成句可得补句。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注意下定义采用的句式应是“传染病仿真系统是……”,然后提取文章的关键字句放入其中。关键句“当传染病暴发时,人们能基于各项数据建模,估算出它的传染速度、危险程度等”“进而完成相关估计和预测”提示我们传染病仿真系统可进行数据建模,预测传染病发展。关键句“通过模拟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自下而上地对宏观层面的复杂动态进行诠释,推演出系统的宏观结果”提示我们传染病仿真系统是通过模拟人类行为推演出系统的宏观结果。所以综合以上分析可下定义为:传染病仿真系统是通过模拟人类行为,进行数据建模,预测传染病发展的一种模型。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湖南耒阳女孩钟芳蓉不到1岁就成了“留守儿童”,因经济原因,钟芳蓉父母外出打工,钟芳蓉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今年高考,钟芳蓉考取了676分的好成绩,并毅然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有人不解,有人盛赞,有人不屑,有人宠之,震动了大半个考古界。女孩崇拜的考古界权威樊锦诗教授专门写信鼓励她“静心读书”,希望社会不要再打扰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质疑她为什么选了考古这样一个没“钱图”的专业,也有人支持她坚定走自己的路……对钟芳蓉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事,你有怎样的思考?假如你是小钟,请你就网友热议的问题写一封回信。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22.略【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能力。审题:1.找出任务,明确指令。(1)共性的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个性的写作任务针对钟芳蓉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事,以小钟的身份,就网友热议的问题写一封回信。2.切分任务,逐个击破。(1)分析材料对钟芳蓉以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这一事件,社会上有三种态度:一是“不解和质疑”,持这种态度的人大抵是认为,考这种专业没有“钱图”。二是“盛赞和支持”。持这种态度的人大抵是认为“有志者事竟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或者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考虑的。第三种态度是“不屑”,持这种态度的人,没有看到考古专业在文化方面的意义。小钟写回信,应该有针对性的回应这三方面的问题。(2)写作要求“你有怎样的思考?”的指令是写作的重心,网友热议的问题,实际上提供了思考的角度。可以从考古专业的特点考虑,古专业虽然没有“钱图",但仍有“前途”,考古是一种事业,不能仅凭“赚了多少钱”来计算价值,文化传承同样也是一种价值。“社会发展不能只停留在经济发展,现阶段文化发展也是重要的一方面,而考古就是文化传承与接力的过程,需要不断有人来做这个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从就业的角度考虑,考古学确实是一个冷门的专业,但就业率并不低,在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能解决就业不稳定的问题。还可以从兴趣角度考虑,只要有理想和追求,也像许多考古前辈一样有所成就。另外,文章体裁要符合书信的文体要求。立意:1、莫用“钱图”看待考古。2、学考古一样是做贡献。3、考古,更好的传承文化。4、选择考古,不重“钱图”。5、走自己的“考古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09-07 16:47:12 页数:23
价格:¥3 大小:81.5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