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届北京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阅读专练(散文类)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8

2/38

剩余3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文学类阅读(散文)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京剧札记京剧中最引起争议的是它那俚俗的词句,有的唱词甚至文理不通。但必须注意,京剧唱词大都是老艺人根据表演经验的积累,以音调韵味为标的去寻找适当的字眼来调整,只要对运腔使调有用,词句是文是俚,通或不通则在其次,因为京剧讲究的是“挂味儿”,可以说京剧虽在遣词用语上显得十分粗糙,但在音调韵味上是极为精致的,目前尚无出其右者。用俚俗不雅,甚至文理不通的词句,竟能唱出感人肺腑的优美腔调,这似乎不可思议,但事实确实如此。记得外国一位戏剧家说过,好演员读菜单也令人下泪。这就是说,把词句当作激发情感或情绪的一种媒介或诱因,使音调韵味成为感人的主要力量。在京剧中,音调与词句俱佳,自然最好,倘不能至,我认为正如作文不能以词害意,京剧也同样不能为了追求唱词的完美而任意伤害音调韵味。凡懂得并喜欢京剧的人都会同意京剧最吸引人的是在唱腔方面。我小时在北京,观众到剧院,不说看戏而说听戏。据说早先时候,一些老观众,只是闭目聆听,用手拍板,而眼睛并不看台上。可见唱功在京剧中所居的重要地位。也许这和我国艺术传统素重音乐有关。早在先秦时期音乐理论就已十分发达。连对艺术十分轻视的法家在音乐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如韩非就记有音乐的理论:“夫教歌者,使先呼而诎之,其声反清徵者乃教之。一曰: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徵。疾不中宫,徐不中徵,不可谓教。”(《外储说右上》)。至于有关音乐的传说与美谈,如“广陵散”、“伯牙琴”等等,更是不胜枚举。这种艺术传统的基因也渗透在京剧中。京剧老生从同光十三杰的程长庚、余三胜到谭鑫培、汪桂芬、余叔岩,再到言菊朋、孟小冬、周信芳、谭富英、马连良、杨宝森……在唱腔上经过不断的变化,形成各自不同的流派。他们都使京剧唱腔能表现最丰富、最复杂的情绪,或凄怆、或悲愤、或沉郁、或高吭、或雄伟、或委婉……慑人心魄,使人陶醉。我青少年时代听到一位国外音乐家去听刘宝全的京韵大鼓的情况。他头一次来中国,对我国一切毫无所知,自然更不懂中国画和中国艺术。可是据说他听刘宝全的大鼓后竭力称赞大鼓的音色与音阶的丰富多变,甚至认为超过西方的歌剧。他说他从大鼓中听出有:风、黑夜、女鬼……这个人不愧是位音乐家,那天刘宝全唱的是《活捉》。京剧唱腔的声调、音色也具有同样的优点和长处。在京剧老生中,我尤喜爱余派。按照一般说法,余叔岩在京剧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我是从唱片去欣赏余叔岩的。他在唱腔上以湖广音为主,兼容京音、徽音于一炉,从而拓广了唱腔的音韵领域,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他的唱腔素有“空谷鹤鸣,巫峡猿唳”之称。戏剧界老前辈齐如山说余叔岩没有甚么创造性,似非公允之论。齐如山不仅是深通音律的专家,而且在京剧鼎盛时期又亲自鉴赏过不少名家的演唱。但他也有千虑一失。例如他批评谭鑫培在《珠帘寨》中采用京韵大鼓“哗啦啦”的唱腔,说:“难道鼓的声音会‘哗啦啦’么?”这恐怕是苛论。固然真实的鼓声不是“哗啦啦”,但他没有从写意的角度去衡量。一旦走上这条甚么都要求像真的形似路子,那么作为写意型的表演体系也就不存在了。倘用写实去要求,试问京剧还有多少东西可以留下来呢?甚至音乐本身也成了问题。我们不能要一首田园交响曲去真实地表现虫鸣鸟叫,更不用说云霞夕照的意境了。如果承认京剧是写意型的表演体系,那么京剧唱腔也不能例外。写意容许变形的表现手法,但这不是违反真实,而是更侧重于神似。优秀的写意艺术比拙劣的写实艺术可以说是更真实的,因为前者在精神上更酷肖所表现的内容。齐如山这类议论是不足效法的。他用同类观点去评骘余叔岩,我都不敢苟同。现在海峡两岸都在进行戏改。我认为要戏改,先得有一个前提。这就是必须掌握京戏的特点,发扬这种特点,至少不要伤害这种特点。我希望海峡两岸的戏改,能参照前辈老先生的经验,他们也并不墨守成规,因袭前人,也作过不少更新改进的工作。如谭鑫培等人,他们在身段上、唱腔上都作了不少令人击节赞赏的革新,使得京剧在发扬自身特色的情况下更为提高了。我觉得,在戏改中,过去我们所提的三并举的办法仍是可行的(即一、保持传统节目不动,二、新编历史剧目,三、进行不拘一格的创新实验)。第一种是基本。后二种经过改革可能出现新气派新景象。但在改革中,还应保持它那显示中国戏剧风格的原有特点,而不能伤筋动骨。(取材于王元化的同名散文)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无出其右者   无出其右:没有能超过的,形容在某方面领先。B.更是不胜枚举   不胜枚举:不能一一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C.但是千虑一失   千虑一失:即使多方面考虑,也有疏漏的地方。D.并不墨守成规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保证其音调韵味的精致,京剧不惜牺牲某些唱词的文雅和通顺。B.“好演员读菜单也令人下泪”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音调韵味具有感人的力量。C.国外音乐家听《活捉》的事例说明京剧唱腔的声调和音色丰富多变。D.作者认为中国戏剧改革的前提是必须能够保持戏剧风格的原有特点。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京剧最吸引人的是在唱腔方面”的理由。4.读文中画线句“齐如山这类议论是不足效法的”,回答下面问题。(1)“这类议论”指的是什么?(2)作者为什么说“齐如山这类议论是不足效法的”?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中药芬芳①2012年阳春的正午,我走进这间叫做“春泽堂”的百年中药店,为病中的母亲取药。此时屋外阳光灿烂,小摊小贩的叫卖声和车来车往的喇叭声全被隔在外面了。在中药店里,能感受到一份安静和几丝安全。②“春泽”,是取自“春天的光泽”之意。我坐在凳子上想,在春天中享受光泽,多好啊。这样想着,我等候抓药的心情就比较悠然自得。我坐的长条凳,木板厚而重,上面的红漆漆面斑驳,可凳子依旧是那样的结实。坐上这样一条凳子,心自然也会踏实了许多。③装中药的木匣子,大小一致,上面一律用规规矩矩的正楷毛笔字写着药名,有数百种药,可抓药的医生目光一扫药方子就能准确无误地走到装那味药的小匣子边,轻轻一抓,数量常常是八九不离十,这就是熟能生巧啊!中药最是讲究配药的分量,多一分少一分则药效有天壤之别。这就是中草药的奇妙之处!我看着抓药的医生有节奏地来回走动,他时或来到案板边看一眼医生开的药方子,时或轻轻拉开那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小木匣子,取药,用小秤称,轻轻地抖去一些,确保重量的准确,而后返回案板,将药倒在黄皮纸上或纸袋中,再返回称第二味配药。他们的动作轻而柔,来来往往,脚踩在木地板上也从不会发出巨大空洞的声响。看着这流畅的动作,病人的疼痛仿佛也一下就减轻了许多。在中药店看医生抓药,谁都会赞同这样的说法:那抓药的医生本身也是一味药啊!④药抓好了,医生朝空中轻轻一招手,“唰唰唰”就开始包药了。我暗自称奇,这多像魔术般奇妙神秘啊!仔细看,禁不住哑然一笑,原来看似虚无的空中还垂着一根根的白线呢。抬头望去,蓝瓦下的屋脊上还吊着一个个纺锤形的线圈呢。那些线垂在空中,医生们随手就可包药了,一点也不用担心线会缠在一起解不开。这样的方法,既科学又节省时间,实在是妙。⑤中药包好了,配药的医生就大声喊出某人的名字。有人应声而起,取药离开,又有人进来坐下。等待的过程,有些淡淡的焦急,也有些心安理得。我看不见医生白口罩后面的表情,但那一双双眼睛却是同样的安静,同样的会说话,一如中药店里舒缓流淌的时光。与那样的眼睛对视,人自然而然会放下心来。药到自会病除的!⑥中药成为我眼中飘着草木气息的意象,是在1980年的早春。那年我7岁,跟随着祖父,与中药结缘。祖父喜欢舞文弄墨,但常年的哮喘却让他饱受折磨。在早春的回潮湿气里,祖父用娟秀小楷字体抄写的黄纸药方,带着发霉的味道。这些方子,在如今的我看来,是一张张通往过去的车票。每忆起一张,就会想起一段缓慢的光阴以及光阴里散发的中药味道。⑦祖父喜欢带着我走在午后的阳光里,拐过几条窄窄的街道,去“邱氏中药铺”拜访邱老伯。当祖父和邱老伯拉着家常聊着药方的时候,我就会偷偷溜进屋内。当我跨过中药铺那潮湿的木门槛,一股浓厚而芳香的中药味道,总会扑鼻而来。陈旧的木屋,却藏着一个神秘的世界。掉了金粉的牌匾,风雨剥蚀的门联以及柔和光线穿过屋檐斜漏的瘦影,让我仿佛遁入明清的旧宅里。我的额头在古老的光线里,闪着不谙世事的微光。黑色的地面,黏糊糊的,像被捣稠的面糊。而黑色古朴的药架子,长满了深藏不露的抽屉。抽屉的表面贴着药材的名称。一味味带着神秘感、可以救死扶伤的药啊!那些药名如同亲兄难弟,铺满了黄纸:半夏、冬青、春不见,莲心、防己、相思子,怀熟地、咸秋石、雪里青……⑧这些药名,有山野自然的气息,有诗情画意,又耐人寻味。⑨浓厚的中药味,有点呛人,但我还是闻个不停。我拿起药材,细细地品赏,就像欣赏祖父铜皮盒里那些闪光的银元和铜钱。但这些稀奇古怪的药材比“光绪元宝”和“乾隆通宝”可爱多了。那时候,我就想,将来我就做一个乡村的药铺郎中算了,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而有趣的事情。如今看来,我是低估了工业文明的力量,西药已经超越了中药,成为看病的主导。而我当药铺郎中的梦想,也在时间的过滤器里,被淘洗干净。现在我更多的是成年男人的焦灼和忧虑,全然没有了当初站在药铺架前的豪情壮志。⑩很长一段日子,我和祖父都是在“邱氏中药铺”的木屋度过的。邱老伯在中药铺的后院,给祖父煎药。黑色的沙钵上面,升腾起一股温情的轻烟。当祖父喝下苦涩的中药,我觉得仿佛一个个生命融入到祖父的血液里。之后,祖父的哮喘有所好转。我们去中药铺的日子就渐渐少了。⑪最后一次去“邱氏中药铺”,依旧是一个阳光慵懒的午后。掉了金粉的牌匾,在阳光下异常醒目。幽深、阴暗的木屋,越加衰败,如同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孤独地站在阳光下。我当时还不明白伤感之类的词语,但是一股难过的激流那时却在心中激荡。我感觉眼角有点潮湿,带着孩子独有的敏感和单纯。几年之后,邱老伯先我祖父而去,他的中药铺也被一排崭新的诊所和药房取代了。⑫周作人在《草木知秋》中说:“生病,吃药,也是现世的快乐呵。尤其是吃中药。”读后我不禁感叹:世上居然还有一个人也如我般从草药中喝出快乐来!回想那些中药颗粒,我就似闻到阵阵的草木芬芳,鼻息间的香气更浓重了。⑬时光渐逝,病中的我同样垂青于中药的疗效。冰片、半边莲、夏露、荭草、紫藤……这些中草药的名字给我留下了绿色健康的记忆。每当我端着浓浓的中药汤,就仿佛看到草木森森,每次喝下一碗中药汤,胸腔里都会有一股无法言说的妥帖感,浑身流动着阳光、雨水与泥土的气息,肺腑间充满了绿色的血。生命应着四季的更替,没有死亡,只有不断的新生与希望。⑭有时病中喝多了中药,我会带有一股淡淡的中药香。我特别喜爱那种药香,常抬起衣袖闻闻那股草木的香气。现在许多中药都被做成了胶囊,纤纤的中草药被时代换了筋骨,把实用的沟壑填得满满的。即使我吞再多的中药胶囊,衣袖间也不可能挥出草木的香气,胸腔间也唤不回喝中药那种妥帖温柔感了。(取材于林文钦同名散文)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就是熟能生巧啊                    熟能生巧:熟练,有技巧B.也有些心安理得                       心安理得:坦然,放心C.闪着不谙世事的微光                 不谙世事:不懂人情世故D.如同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历尽沧桑:历经岁月而苍老6.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作者说抓药的医生“也是一味中药”,是因为他们非常熟悉中药药理而且技艺高超。B.第⑥段“一张张通往过去的车票”,承载着作者对祖父的怀念以及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热爱。C.第⑫段作者借周作人的话说明中药特有的草木香气带给人大自然的生命气息,弥足珍贵。D.第⑭段“现在许多中药都被做成了胶囊”,表达了作者对中药胶囊便捷、实用的喜爱。7.文中第⑦—⑨段关于“邱氏中药铺”的描写,有什么作用?8.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章标题“中药芬芳”包含了哪些涵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心灵的篝火张海迪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就不存在了,人们很容易就能登上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的山顶上已有了我们的研究站点,如同昨天和今天在南极建立的长城站。珠穆朗玛峰上的站点最好也叫长城站——世界上最高的长城站。不过我也在想,假如8848米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世界上还有什么高峰要攀登呢?只要地壳不变动,8848米将是有限的数字和高度,而人类的探索精神则是无限的。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又被无数的障碍阻挠,劈开了重峦叠嶂,人也就跨越了千山万水。开始写这部书时,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到无边无际的天地里翱翔,可我说不清那紧紧束缚自己的是什么。我常常被这种困惑①,同时也为超越困惑,获得心灵的解放不懈地寻找飞往更大空间的方向。我为此等待了很多年。有一天,我终于看见了梅里雪山!接下来的很多个夜晚,我都是在网上度过的,我被迷住了。那里有成百上千条关于梅里雪山的文字介绍,还有很多绮丽的风光图片,于是我看见我的一个主人公回头对我笑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让他在一个不知名的空旷地带徘徊,在本书里他是梅里雪山的攀登者。梅里雪山远没有珠穆朗玛峰高,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可它的地理环境却很复杂,山上终年积雪,巨大的冰川从山顶倾泻而下,直达山脚。陡峭的山体,风化的岩石,还有瞬息万变的气候,会让攀登者突然陷入绝境。自卡瓦格博从海底隆起,至今还是一座人类未及山顶的处女峰。只要人们达不到顶峰,卡瓦格博就永远是一个神秘的向往,一个神秘的存在。人们可能还记得中日联合登山队的惨剧,十七个登山勇士无一人生还。我们很少能想起那些在冰川上攀援的人,也许这是因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亲人和朋友没有从事这项冒险的竞技运动的。一些人对登山者的死也许有点冷漠,甚至还会为他们冒着严寒去探险感到不解。为什么鲜活的生命要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在那里经受暴风雪的袭击、雪崩随时发生的危险,还有缺氧——极度缺氧的窒息。哦,有时会几天几夜没有吃的,更没有热水喝,他们常常处在人生的绝境。天光黯淡,无边的黑夜,厚厚的积雪,看不见一丝星光,周围也没有篝火,不灭的只是心灵的篝火,最后那火也无声地熄灭了……当太阳重新照耀时,冰盖上又多了一座或几座新的冰雕,他们的面容都十分安详,没有痛苦的挣扎,有的好像还在酣睡。却再也醒不来了……还有一些被皑皑白雪重重叠叠覆盖的雕像,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们。也许在多少年之后,地球进一步演化,它变得暖了,冰川坍塌,雪山融化,他们还会获得新生。他们会站起来,抖掉身上的积雪,冻伤的脸颊不再是紫红的,由于海拔高度的沉降,紫外线的照射也不再那么强烈了,他们不用怕被灼伤,眼睛的雪盲症也好多了。他们掏出揣在胸前的旗帜,迎风抖开,一簇火红猎猎地飘舞着,发出哗啦啦的脆响。他们看见远处美丽的城市,葱茏的绿树,盛开的鲜花,一座高大建筑物的计时牌上清晰地显示着当地的时间:3000年某月某日……我想,这丝毫无损他们千年之前攀登高峰的意义。物质是坚实的,如同大地,而精神则如同天空或宇宙,是柔软的,无尽头的空漠。人的脑实质就是这种天空或宇宙,有限与无限都在其中,人的脑实质是比自然界的宇宙还要广阔的。无穷尽地开拓成为人类永生永世的寄托。西西弗斯整日推着一块大石头上山,其实是一个哲学寓言,它是时间与空间的规则——周而复始,永无止境。我有一个好朋友,也是作家,他不是探险家,却总是做一些探险的事。他当然不像汤姆·索亚,他是成熟的、理智的人。我一直存有一张他在一个神秘的大峡谷的照片,那天当我拆开他从遥远的地方寄来的信,看到他的照片时,吓了一跳,手也猛地哆嗦了一下,我觉得他的照片实在吓人。这是我的朋友吗?满脸长而浓密的胡须,他无助地盯视着远方,两眼露出一片可怕的茫然。这张照片的后面写道:这是与队伍失去联系的第七天,身边只有两位藏民,别的一无所有了;我们已经筋疲力尽,只有等待那一时刻的到来。不过,他还是悬崖勒马了。没过多久他来信说,六月他还要再一次去攀登去探险,那里还有很多谜。人类一次次向巅峰攀登意味着什么?这种原始的,夹杂着使命感的冲动,促使他们总是不断地告别亲人,义无反顾地奔向不可预知的地带。欲望是一种令人愉悦的需求,正是凭着这种欲望,人们才总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我写这部长篇也是一种攀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一次次向高峰冲击,又一次次撤退,回到大本营,回到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这种攀登让我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在经历了四十年的病痛之后,身体瘫痪部位的肌肉萎缩了,我越来越难以支撑自己,总有一种明天就会因疲惫而死去的感觉。其实,我对长篇小说的创作已经力不从心了,激情常被肉体的麻木疼痛和精神的忧郁绝望②……我想这将是我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了。精神攀登的路途异常艰苦,我有时也畏惧,害怕路途遥不可知,但冥冥之中又仿佛看见我的主人公在远处等待,等待我给他们一个结局。我有时急于接近他们,有时又小心翼翼地避开,我怕我笔下的主人公会在途中遭遇不测,也怕有的人会因为我给他们的结局而失望。其实我是清楚的——生命永远不会完结,我们的攀登也是如此。(取材于张海迪长篇小说《绝顶》的前言,有改动)注:张海迪,当代作家。1955年生于济南,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叨扰”和“搅扰”相较,后者更适合填入文中横线①处。B.“掩埋”和“掩盖”相较,后者更适合填入文中横线②处。C.文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是“悬崖勒马”。D.绮丽、空旷、复杂、神秘这四个词语中最能突显作者对梅里雪山感受的是神秘。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坚信当下个千年到来,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已建立起“长城”研究站点的时候,人类将无高峰可攀。B.前四段以黯淡的天光、无边的黑夜烘托“心灵的篝火”;“覆盖在冰雪中”则暗指十七勇士生命的终结。C.时至3000年,地球变暖,冰雪融化,勇士重生;作者在一个想象的情境中,寄寓了自己美好愿望。D.最后一段作者流露出对笔下人物有时想接近,有时欲避开的复杂心态,在“怕”的背后是对人物的挚爱。11.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文意,谈谈这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2.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结合这篇前言,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了哪几层内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随着文化环境的宽松,随着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理解,我家的老宅院和那些家人成了我创作的不尽素材,成了我的作品中一道深厚的文化背景,那些陈年的人和事,如久存的佳酿,【不绝如缕】,由那尘封的坛子里冒出,让人心醉。如今,院子没有了,人也早已四处分散,空剩一片旧址让人伤感。北边的拆迁还在继续,墙壁倒塌的声音不绝于耳,我站在夏日的骄阳下,在暑热中寻找昔日失落的阴凉,狗一样在废墟上寻嗅,寻找家的气息,寻找那落于砖头瓦块中记忆的丝丝缕缕。两个逃避午睡的小孩子,在树阴下远远地看着我,一脸的不解。对他们来说这里或许比游乐场好玩,他们只是因了这断壁残垣而兴奋而新奇,跟我完全是两种心态。东面环城路上车来来往往,嘈杂烦乱,现代气息的声浪阵阵逼人。原本这里是条静谧的深巷,房拆了,遮挡没有了,就显得空旷突兀,有了光天化日的惶恐;让人感到历史进程的脚步,迅猛、粗犷,甚至有些无情。我们毫无办法,我们别无选择。老屋的残骸中,有棵枣树伸出怯怯的荫,张开弯曲的枝,召唤着我。我走过去,抚着它粗糙的满是尘埃的干,心里涌出无限留恋。“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枣树的枝头已经结出了青青的小枣,即便到熟,它们也是那种既不甜也长不大的极普通的枣,这种没有经过调教的枣树,北京城的老院子里,几乎家家都有。枣树的年龄比我大,日本占领北平前夕,我的父亲领着儿子们在后园挖防空洞,在洞口的位置,突然发现了一棵小苗,本可以一锹铲了它,三哥却生出恻隐之心,跟父亲商量将它留下。于是它就留下来了,并且一天天长大,像要急着报答谁似的,匆忙地结出了许多丑陋的小枣,年复一年,从不间歇。如果说是父亲和三哥保留了它的生命,那么我便是对它最为关注的伙伴了,我们成了这座宅院里最【相得益彰】的一对物件。爬树的本事就是在它身上练就的,它细嫩的枝干,不知经了我多少回的上上下下,我熟悉它的每一个突起,每一个分杈,就像熟悉自己的胳膊腿。有一回光着脊梁在树上摘枣,遭到父亲呵斥,慌忙中抱着树干滑下,整个前胸被划得鲜血淋漓,母亲心疼得掉眼泪,说一个小姑娘家弄成这样怎么得了,责备父亲不该那样凶狠地呵斥我。父亲说全北京也没见哪个姑娘光着脊梁在树上坐着,【荒腔走板】得过头了。现在,父亲不在了,母亲不在了,三哥也不在了,枣树还在,还倔强地站立在废墟之中,承载着它的感激,也承载着我的童年……一片碎瓦在我的脚下滚动,竟然发出了清脆的金属般的音响,让人的心猛地一颤。我弯腰将它拾起,沉重得如同拾起了整座屋宇。雕花的滴水瓦应该是第二进堂屋檐上的旧物,质地坚硬,击之如石。百年来,高高在上的它饱受了戏曲的浸润,看遍了生旦净末丑的表演,称得上是老戏迷了。在我的记忆中,每日晚饭之后,是父亲领着他的一帮子侄们消遣的时光,他们常坐在石榴树下,金鱼缸旁,拉琴自娱。家里的女孩们从来充当观众的角色,宁可让五哥男扮女装唱青衣,我们也不张嘴。家庭的戏曲娱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我写过小说《谁翻乐府凄凉曲》,凭借的就是家庭的戏曲场面,正因为有此感受,写起来才觉得得心应手。东城这一带要拆迁的事北京早有风闻,只是没有想到这样突然。我的那些七零八落的手足们现在依然七零八落,如同眼前地上散落的碎砖,再也收拢不起来了。母亲活着的时候这里是个据点,母亲死后这里是个念想,是个象征意义的家。虽然芍药台变作了下水池,游廊扩作了小厨房,但老宅的气质是无可改变的。每回我由大西北回来,一走进院落,就闻到了熟悉的气息,这是家的气息,这气息无时无刻不在这个家族的各个角落存在着,时光荏苒,世事更迭,却仍旧顽强执拗地存在着,影响着来到这里的一切人和物。在外面,不管我是什么角色,有着怎样的荣誉与委屈,一进门,浑身的燥热便立即褪去,沸腾活跃的思考也仿佛化为固定的符号,在脑海中淡化、隐退,浸来的是淡淡的哀愁和悠久的凝重。我惊叹角色的转换竟会这般快捷,惊叹这几十年风雨的浸淫对我无多的改变,是的,从这里走出去的哥哥姐姐们极少再回来过,只有我,还自作多情地在这片碎砖中寻来觅去,还做着废墟上大团圆的美梦。文人的气质,多么幼稚可笑。这里将要建成整齐划一的居民小区,这里也不再是我的家,我的家永远消逝了。我在一块砖垛上坐下来,身边塌下来的纸棚下隐约露出了砖墁的地面,这是母亲住过的小西屋。晚年的她在这间不足十平方米的潮湿小屋里带着一身病痛苦苦煎熬,我离家奔赴大西北就是在这儿和她告别的。我走的那天早晨,母亲没有起床,脸朝着墙躺着……至今,我仍在西安游荡,京城熟识的朋友说,【落叶归根】,你应该回来了!我苦笑着摇摇头,他们怎知我内心的酸楚,走出去了便就走出去了,何必再撩起心内的阵阵凄凉。老宅的消逝,也是好事,一为迁客去长安,北望京师不见家!弟兄们失去了老宅的撕扯牵绊也是一种轻松。其实,家只是在心里,可爱又苍凉。(取材于叶广芩的散文集《颐和园的寂寞》)13.文中【       】内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绝如缕B.相得益彰C.荒腔走板D.落叶归根14.下列对作品中词句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一句用反衬手法抒发深沉的物是人非之叹。B.“生旦净末丑”是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其中“旦”都是指女性角色。C.“乐府”由古时的音乐机构变成诗体名称,“乐府双璧”是《孔雀东南飞》、《木兰辞》。D.“一为迁客去长安,北望京师不见家”中“去”的意思是“离开”,“京师”借指西安。15.身为作家,作者却说“文人的气质,多么幼稚可笑”,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原因。16.文章结尾说:“家只是在心里,可爱又苍凉。”请解说“可爱”和“苍凉”的含意。17.请你给这篇文章拟写一个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一股液体流经西海固①在香港遇见一位老前辈,他说,你怎么跑到西海固去做志愿者了?现在那里的人都吃上饭了吗?以前有人说穷是因为他们不爱劳动,是这样吗?②这恰恰是我最初记住西海固这个名字时对那个地方的全部了解。而现在,我只能回答,一言难尽。③2002年的一天,我强烈地发现,一个人的未来如果都在别人的预言里,将是极大的一桩憾事。“我不是你所想的那个样子”,成为我最后选择去宁夏西海固当一名志愿者的全部理由。原来,我从来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都是不满的。我常常会把理想中自己的状态想象成液体,尽管是自己本身,但在什么载体中就是什么形态,在上海这个容器里就像上海那样规矩,到了西海固就自然而然变成一个野孩子。④前二十年,我没有在上海以外的地方长时间生活过,和很多西海固的人,和很多大城市里的人其实是一样的。但我的导师张教授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宽度比深度更重要。”所以我要在期末的时候抛下我深山里的学生,跑到“花花世界”去告诉那些来自各地的中国人,有个地方叫西海固,你们不要只看见北京或上海。所以,即使两三周后就放寒假了,我也要独自一人摸回深山,给我的学生看看记录城市真实面目的照片,叫他们好好学习,不是一切都可望而不可即。⑤西部的贫瘠在想象中似乎应当是一片雪白的盐碱地,寸草不生;人们衣衫褴褛,牛羊瘦骨嶙峋;失学儿童遍地,校舍东倒西歪。这些都是讲“贫困”时必备的要素,缺一即难以达到听众的“期望值”,甚至还可以被称为“那还算可以嘛”。我们在雪地里拍的照片就被一位听众认为,如果是盐碱地就会震撼他的心。我给生活在城市里的朋友看我的学生点着蜡烛在教室里看书的数码照片,因为闪光灯太亮,夸张了蜡烛的效果。他们说:“哇,这蜡烛真厉害,可以点亮一间教室耶,现在已经点得起蜡烛了么?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是连蜡也点不起的。”我只能报以一笑。⑥我们有时会不会意识到,我们的心灵已经越来越难以感受震撼?那些为了使自己的心灵达到震撼的幻想,将会把真正生存在这里的农民逼到怎样的困境?贫困县的贫困不是“死去”的标本,它也在发展的,它的人民也有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是它的步伐太慢了,被我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⑦每登上一个山头我就要心酸,那些关于农民不愿干活的传言真是冤枉。退耕还林除了对生态的维护,还旨在向外输出剩余劳动力。而农民们的观念尚未如此与时俱进,不劳动靠补贴,就会被人说懒,他们就不断开荒,开在陡峭的斜坡上,开在几百米高的山顶上。贫瘠的土地,即使是开荒又能多收成多少呢?而开荒所带来的危害,显然不是普通农民可以预见得到的,土地将更加贫瘠,水土流失将更加严重。山体滑坡,道路塌方,大风扬沙就是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出校门,我们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个深谷,那完全是人力和自然的共同“杰作”。⑧我的同伴小贺在回收自己的农村问题调查问卷时,发现有学生问:“老师,我们这里很贫穷,如果你是政府,你能告诉我们怎么办吗?”焦虑的人有一点点萌动,如果我们给出的答案并不那么容易立竿见影,这种萌动马上就会消失的。我们只能很小心很小心地看住它,再把它交给后来的人。⑨在很多问题上,我们的理想和现实的状况之间相差太大。校长从学校的燃眉之急考虑,安排我们统统去教高中,我们却觉得教小学或者初中,也许对建立一代人的观念来说更有用。当我的学生坚守他们的陋习不改时,我们包含了放弃意思的一句话常常是:“你们老了,改不了啦。”他们会哄笑一阵后依旧我行我素。小学生不会,小学生偏要好好地做给你看。所以我有很多的小学生朋友。我们一起去爬山,他们从不瞻前顾后,也不在意自己的仪态,用尽身体的各个部分奋力前行,很快站到山顶之上,“挑衅”说:“你上来呀!”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很感动,他们还都是轻盈温暖的液体,没有沿途积聚的泥沙的负担,也还不会凝结成四季不化的坚冰。⑩每夜面对浩瀚的星空,我就像面对真理,先前那些纷繁的心绪渐渐不再喧嚣;每日看见澄明的蓝天,我就想立刻化为一棵冲天的树或一座山冈,不一定需要生命,只要在这里永恒地与天地交相辉映。我从复杂喧嚣流向简单宁静,却希望我的学生能成功地从简单宁静逃离,他们并没有老,他们应该和我一样不甘心。(取材于徐敏霞的同名散文)18.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嶙峋:指人或动物消瘦露骨的样子B.贫瘠:土地不肥沃,土壤层薄C.立竿见影:比喻立刻见到功效D.萌动:开始发芽1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海固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贫穷”的想象与现实是有差距的。B.文章第二段的“一言难尽”,表达了作者对西海固人精神状态的失望和对贫困山区未来发展方向的迷茫。C.“我”选择去西海固做一名志愿者的理由是不想让生活完全按照固有的轨道行进,想感受更广阔的世界。D.“我”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巨大差距,觉得作为志愿者应该努力从建立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做起。20.文章题目叫“一股液体流经西海固”,文中的“液体”有哪些特点?它们有什么象征意义?21.作者在结尾说“我从复杂喧嚣流向简单宁静,却希望我的学生能成功地从简单宁静逃离”。请根据文意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并分析作者所寄托的情感。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桃花鼓声安塞刘成章①安塞在延安正北,离延安只有四十公里,可是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我家的亲戚朋友,去过安塞的屈指可数。只是听说,安塞有个真武洞,那洞很神秘,藏着无数故事,一说可以通到山西,一说可以通到靖边。春天的安塞,满山桃花,老辈人说,每年三月从洞那头吹进去的桃花瓣,直到六月才能从这边飘出来。这个浪漫的故事,使我很是着迷。我班上有个同学是安塞人,他告诉我,从延安西川流来的那条河,就源自安塞。所以那时候,满怀好奇心的少年的我,常常望着滚滚而来的西川河水,充满遐想。②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终于有机会去安塞。安塞街道不长,宁静安谧,铺面好多都住着人家。这里只有一个供销社和一座国营食堂,要不是挂着一块县政府的牌子,人们也许想不到它是个县城。此时的我,已经工作多年,少年时代的浪漫情怀所剩无几,看见真武洞洞口时,觉得它无非是个较大的山洞。③这是我对安塞最初的印象。④其时我在延安歌舞团从事创作。有一天在院子里,我看见一些农村后生给舞蹈演员示范打腰鼓,那动作如霹似雳,直击人心,顷刻把我镇住了。一问,那些后生全是安塞来的。他们打腰鼓的英姿,出神入化,震荡心魄,那是任何演员都学不来的。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自愧虽然去过安塞,却不曾发现安塞还有这样一种灿烂的艺术。⑤我心旌摇曳,产生了创作冲动,想写一写安塞腰鼓。为此,我又专程去安塞看打腰鼓。安塞这时已修建起相当气派的大礼堂。当时著名的民歌手贺玉堂,在他的窑洞前,为我放声高歌,那奇高的嗓音,让我叹服。他还就近找了几个腰鼓手给我表演,我再一次被那腰鼓感染了,久久难以平静。然而,几次提笔,又搁下。从生活到艺术,有时不是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后来我认识到,那是因为我内心的认知和感情,还未到火候。⑥又过了好几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大潮,人心大顺,万马驰鸣。我去关中西府千阳农村下乡,心里也鼓胀着空前炽烈的激情。结果,只用了两个小时,我就把《安塞腰鼓》写了出来,不久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就像以前发表作品一样,心里浮起一阵快意,不过很快就烟消云散,一切如常。⑦后来,这篇文章不断被选入各种散文选本。而且,它好像变成了一群鸟儿,扑棱着翅膀,落上了如大树小树一般的各种语文课本。此时我才意识到,它已成了我的代表作,贴在我的身上了,长在我的身上了。于是,我常常会想起安塞。⑧去年我回到延安,受邀又一次来到安塞。⑨现在的安塞,已是延安的一个区,高楼鳞次栉比,一派现代城市气象。市中心矗着一座金色雕塑,造型是鼓手在捶击腰鼓,充满动感。他的双脚飞舞的场地,是一面大鼓的造型,鼓面光亮,鼓身鲜红。安塞人,已经用腰鼓做了城市的招牌和名片。⑩而我的注意力,已经落在一些斜背腰鼓的小朋友身上了。他们在语文课上学过我的《安塞腰鼓》,听说我来了,呼啦啦地跑到我的面前,要给我表演打腰鼓。他们的眼神,明亮而炽烈。他们那些好看的小脸蛋上,不知吸收过多少阳光,甜美亮丽。和他们在一起,就像和袅袅上升的地气在一起。他们身上腰鼓的红、背带的红、流苏的红,以及情绪的红,包裹着我,我成了喜庆的中心。⑪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腿脚欢蹦,精气神四射,鼓槌上的流苏飞舞,用语言极难形容。霎时间,我仿佛看见真武洞里飘出漫天的桃花瓣!人道是“杏花春雨江南”,但这儿不属于江南,而属于北国,这儿是“桃花鼓声安塞”。这北国的安塞、粗犷的安塞、强悍的安塞、谷子南瓜苹果飘香的安塞、“走头头骡子三盏盏灯”的安塞……在安塞,在日头映红的安塞,孩子们忘情地歌舞。⑫杏花的气质是温婉秀丽清清浅浅,桃花的风度是激越轩昂风风火火。如果说杏花的魂灵是水,那么桃花的性情就是火,矢志不渝地燃烧。迎着高原的阳光,那些桃花瓣,从真武洞里飘出极多极多,简直是喷出来的。花瓣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映着一片,上下翻飞;花瓣有如金的质地,铿锵劲舞;花瓣片片散发着香气,展示着这片土地的芳华。而那些孩子们,则是一片环宇的光芒,一群火的精灵。⑬安塞的丘陵沟壑里,奔腾着不少河流:延河、杏子河、西川河、小川河、小沟河、双阳河……现在发现,在它的地层下,有更多的石油河。整个安塞大地,是包着一团火的。世世代代的安塞人,也像这片土地一样,心底回荡奔突着滚烫的热血。⑭早在古代,安塞就有“上郡咽喉”之称,常有重兵把守,山山岭岭都回荡过战鼓助阵的声音。唐朝“安史之乱”期间,伟大的诗人杜甫,望着安塞的芦子关,写下了感时忧国的诗篇。在解放战争中,安塞出过一支英勇善战的游击队——塞西支队,它的队长安塞人田启元更是威名远扬。1947年,西北野战军三战三捷,正是在真武洞,彭德怀将军召开了五万军民参加的祝捷大会,留下了一帧英姿勃发的照片。有人说,冲着安塞一眼望不到头的高山大峁一声喊,随时都会出现九路烟尘、八百悍将、三千五百雷霆。这片土地孕育出的腰鼓艺术,哪能不高迈劲健、威震八方?⑮眼前是桃花鼓声安塞,是打腰鼓的安塞。这腰鼓的磅礴气势,来自唐宋元明,来自长河落日,来自“天苍苍,野茫茫”,来自中华古老的优秀传统,也寄托着我们新的希冀。想起老人们说的,娃娃们若成了优秀的腰鼓手,一辈子都会蓬勃向上,永不沉沦。(有删改)22.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步维艰:说明作者创作过程的艰难。B.万马驰鸣:比喻社会各方人才尽显其能。C.烟消云散:形容因发表作品的快感很快消失而沮丧失望。D.鳞次栉比:形容如今的安塞高楼林立,富有现代气息。2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写作者看见宁静安谧的安塞县城和真武洞,浪漫情怀顿失。B.第④段写作者看到安塞的后生打腰鼓的场景,激发出了创作冲动。C.第⑨段对金色雕塑的描写和第⑩段对打腰鼓娃娃的描写相映成趣。D.第⑭段写安塞厚重沧桑的历史,孕育出这里气势磅礴的腰鼓艺术。24.作者曾写过一篇被选入课本的文章《安塞腰鼓》,本文也写安塞腰鼓,但为什么题目是“桃花鼓声安塞”?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25.文章结尾写道:“想起老人们说的,娃娃们若成了优秀的腰鼓手,一辈子都会蓬勃向上,永不沉沦。”请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某种艺术形式或地域文化对人精神成长的作用。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母亲的茼蒿周爱华①故乡,出茼蒿。②我的家乡是长江边的一个小县城,在川东与鄂西交界的山地。县城北接一条小小的支流,在这条支流上有一个极小的古镇。镇子被大山环抱,清可见底的小河绕着山脚流淌,出产极好的蔬菜。街巷中,一年四季都走着挑菜担子的乡下人,担子里的菜青翠欲滴。临河人家辟有菜地的,地里冬天必种一点白菜和茼蒿,夏天则是豆荚和瓜藤。③我家在镇子的小河边上,有一片不算小的菜地。地是母亲从乡下嫁来后开辟的,地边界的石坎是祖父垒的。石坎上面长了一株粗大的柚子树,两棵六月桃。④八九月间,母亲在地里撒下白菜子,也撒下茼蒿子。⑤冬天,河岸冻得起了白霜,菜园的白菜和茼蒿正鲜嫩水灵。母亲种的茼蒿为小叶茼蒿,叶子多缺刻,有点儿像山中小野菊细碎的叶子;颜色翠绿中带点灰绿,又像一蓬蓬玉做的海石花。寂静寒冷的早晨,茼蒿的叶子缀满了晶莹的露珠,闪烁着初阳的千万条光线,微风轻抚,串串滑落,那种美景令人难以忘怀。这时候拿菜刀割一把茼蒿,或对着白菜滚圆的根部斜砍下去,露水湿鞋,菜香满怀。黄昏夕暮,缕缕蒿香,带着清冽的苦味,更添幽静。⑥二三月,茼蒿起苔开花。茼蒿花颜色金黄,小圆盘状,极像一轮轮小太阳,洒满菜园;白菜和萝卜也开出了细小而繁密的花;紫色的胡豆花散发出朴实的芳香……天气渐暖,母亲的身影总与蔬菜的花儿相伴。⑦及至春阳灼灼,春已浓如酒。小孩子的歌声在浩荡的春风中传得很远:“茼蒿菜,开黄花,太阳大如金南瓜;弟弟菜,起苦苔,一朵一朵掉下来……”这首《茼蒿谣》是我儿时常常喜欢唱的。⑧茼蒿花开,经久不谢。我的母亲每年都种茼蒿。腊月和正月里吃茼蒿是寻常的事。茼蒿的美味也留在了我的记忆中。⑨离开故乡后,就再难见茼蒿。只有一次,偶见一个卖菜农民的脚下,放一束极像菊花叶的菜,无人过问。我问后,得知是茼蒿。我惊喜之余,赶快买下,回家一尝,果然是茼蒿。因口感显得粗糙,于是我心中疑惑,是这里的气候和家乡不一样,致使茼蒿变成这样阔大的样子吗?后来,在书上查明,此为大叶茼蒿。大叶茼蒿和家乡的茼蒿样子很不一样。但那熟悉的味道仍让我满心欢喜。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故乡。⑩在家乡,同样称为蒿的植物还有苦蒿、陈蒿。苦蒿的叶子形状极像茼蒿,只是更细碎,秆粗长,春夏间,生于荒野,莽莽苍苍。苦蒿可割来捆成束,晒干,点燃后可驱蚊用。在四川吃过茼蒿,煮汤,味道有些苦。昆明的茼蒿是从冬卖到夏的,不知当地人买回家去怎么吃。在饭店吃过凉拌茼蒿,甚好,但不如家乡的有味。⑪我母亲做茼蒿,是把茼蒿拌上米粉蒸食。蒸后的茼蒿变得极为香滑、软糯。其中还要加入腊肉、豌豆荚和一些黄豆芽。茼蒿在我们那里还有一个别名:“蒸菜”。“蒸菜”是冬天和春天的菜。在冬天里吃着“蒸菜”,仿佛就看见了春天,知道春天不远了。⑫正月初,太阳果然就热起来,走在山路上是要脱棉袄的。山间各处的坟头,都挂上了红红绿绿的纸幡,响起零零落落的爆竹声。那纸幡做得很精致,有大红牡丹、白色冲天的鹤,或灯笼绣球,最寻常的是黄色的铜钱纸,叫人心生一种悲凉的欢喜——故乡人重此风俗,正月里就开始进行清明节的祭祀活动,待到了清明,反而不过此节了。不知其历史渊源,也许只是一种迎接春天的仪式,将春的消息也告知逝去的人。在故乡,春天似乎就是这样匆匆来到。只要是从这片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人,就不会忘记那荒凉山野的春景—-那些怀念逝者、预示春天来临的纸花。⑬家乡还有一个风俗:家里有刚故去的长辈,头三年的每年正月初,要在长辈坟前的野地里,摆上菜蔬、米饭,请亲朋好友来吃。此礼节名为“燃社”。吃食中,除稀饭、凉面,还有蒸茼蒿。关于凉面,家乡又有一个奇景:大年初一早上,满街搭了卖凉面的桌子,桌子上排着一碗一碗的凉面,吃凉面的人在桌边站着吃;大年初三后,所有卖凉面的摊子一齐绝迹。要吃凉面,只等来年,不知何故。⑭茼蒿在家里蒸熟,抬至山上,由主人一碗一碗分给客人。野地里,闻得见半枯的草和经冬不凋的庄稼气息——多半是叶子里积着春水的卷心菜。⑮客人三五成群,团团而坐,喝稀饭吃茼蒿,忆往事,叹故人,有怀人、踏青、探春之意。⑯“亲人坟垄在,悲伤何所依?”十年前,在母亲的坟前,也吃了蒸茼蒿。那时,我已不再是那个在菜地边唱《茼蒿谣》的小孩了。每一个人都说,茼蒿蒸得极好,豌豆荚极嫩。“好得很呀!”三姐拍着手说。不知怎的,眼泪顷刻间从我的眼眶滚落下来。(摘自《少年文艺》)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担子里的菜青翠欲滴             青翠欲滴:指青菜的绿色多得像要溢出来。B.缕缕蒿香,带着清冽的苦味     清冽:指茼蒿的味道清爽中包含着凉意。C.响起零零落落的爆竹声          零零落落:指爆竹声稀少、零乱,饱含着凄凉。D.所有卖凉面的摊子一齐绝迹   绝迹:指摊子没有踪迹,永远不再出现。2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我的家乡”山水环绕,环境清幽,盛产极好的蔬菜。B.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比喻,把小叶茼蒿叶子比作小野菊叶子。C.第⑩段,作者用四川、昆明的茼蒿味道衬托家乡茼蒿更美味。D.本文歌咏家乡的茼蒿,借物抒情,表达了对母亲深挚的思念。28.第⑥⑦两段语言生动形象,请说说这两段话的语言表达效果好在哪里。29.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题目的作用。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随李零【注】先生回家①先生的老家北良侯村,看起来再普通不过了:黄土的岗,砖砌的房错落地分布在山坡上。可进村没走几步,便有座古庙现于眼前,匾额上写着“福源院”,“国保”的碑识赫然而立。真是村小庙大!这座“福源院”,先生曾多次向我提起,也讲过去年如何成为国保单位的曲折故事,那种自豪感,像是孩子在游戏里打了胜仗一样。可既然到了家门口,我们当然顾不得参观别处,而直着向先生的老宅奔去。②院子里人头攒动,亲戚们忙着生火做饭,村里人围观,还有县里的领导上来握手寒暄。大名人回乡,跟过节一样。先生挨个介绍他的亲戚朋友,表哥、堂妹和村中的晚辈。他们只顾笑着,不多言语,来回忙着招待大家。老宅不住人,像是个小型陈列馆,先生三岁时与家人的合影挂在墙上,那副聪颖倔强的神情,与今天没什么两样。③在当地,先生的父亲李逸三,实在是太有名了:一九二七年,他年仅二十一岁就入了党,参加广州起义,头部中弹,后赴湘鄂苏区加入红军;战役失联后,回到武乡成立中共武乡县委,任第一任县委书记,建立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后蔓延至整个上党地区;“文革”后创办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革命中他两次被捕入狱,二OO三年去世。④在先生身上,父亲的影子是很重的。在学问的探究和历险中,先生也似乎从来没有怀疑过,犹豫过,惧怕过,他拓展的研究领域,也像是抗战时期的根据地一样,从无到有,集腋成裘。⑤一天前,我们去洪教院参观,当地正办庙会,先生说一定要找到一个叫“李跃山”的人,他们同村,两人父亲曾共同参加革命。李跃山是武乡跑腿秧歌的“说唱手”,家里就是一个戏台。在洪教院,他和他的乐班迅速搭起了帐篷,开口就唱,声音激荡,我们根本听不出究竟在唱些什么,唱词里偶尔听到了“考古学家”几个字,笑得我们前仰后合。其实,这种跑腿秧歌并不复杂,重复的曲调一听就会,在回程的车上,我还小声哼哼了一路。⑥来到李跃山家,见他稳稳地坐在戏台中央等着我们呢。他满脸皱纹,骨骼凸起,皮肤被太阳晒得紫红发亮;一手持胡琴,一手拉琴弓,一只脚拴着线绳,上端连着木棍,用来敲打木板控制节奏。跑腿秧歌根植于黄土地,调子高亢,音色粗犷,一点儿也不悠扬。而因老人的声音略带碎裂感,高调处全凭一股气力,便更会显出泥土的气息和岁月的沧桑。老人家气定神闲,足足唱了一整段,又突然站起来,比比画画,大声讲解。⑦这时候,又来人招呼我们吃饭了。先生就坐在我的旁边,我吃没吃相,却也自然,他看着我笑,不时地问我吃没吃好。紧挨着先生另一边坐着的老人,也是庄稼人的模样,总是眯眯地笑着;他已年过八旬,精神很好,边吃边跟先生唠着家常。我看得出,先生对老人尤为尊重,再细问,原来就是把老父亲从太原双塔烈士陵园接回老家的那位大名鼎鼎的表兄李社雄!⑧这位表兄,当然值得尊敬。先生回乡插队那五年,在村子里当小学老师,当时的校长就是表兄。我不知先生那几年感觉怎样,但从社雄表兄神情里,完全可以猜得出他曾经得到过的保护和安慰。如今,两人都老了,可每一次先生回乡,甚至在当地田野考察,他的表兄都会慢慢地跟着走,上山下田,寸步不离。⑨我开始懂得,先生在《上党,我的天堂》中写下的字句:我在老家整整住了五年,乡亲们待我太好。他们干净,比我想象的干净。他们聪明,比我想象的聪明。他们没有势力,因此没有势利眼。他们是受苦人,因此最同情受苦人。当你和他们一起受苦,他们会帮助你。⑩于是,我也开始懂得,参观福源院的时候,当看到庙中的那尊北魏石佛被老百姓涂得浓妆艳抹时,先生为何只是微微一笑;当他得知福源院西殿的元构琉璃脊被人偷掉时,又有多么地遗憾。两天后,在长治城隍庙参观时,他还急切地向当地文保人员询问琉璃件的价格,踅摸着买一套重新安装在福源院的殿脊上。⑪村委会前的广场上,好些人坐在墙根下消暑抽烟。我们也走进去,跟乡亲们并排坐下,递上一支烟,偶尔说上两句话。老乡们还像往常那样打闲,静静地,只有烟雾慢慢升起……⑫家乡就在此处,让人心安。⑬在北良侯村,也许只顾得看了说了吃了,手机里没留下几张乡亲们的样貌和表情。可回到北京,眼前浮现的印象却最活泼深刻。⑭我还会想起潞城凤凰山顶的原起寺。绿色的丛林里,黄灿灿的浊漳河水在山脚下流过,那是大地的汁液。唐代石幢刻着隽秀的文字,大雄宝殿留存着宋代的遗构,北魏残碑依稀可辨,宋代砖塔高高耸立,时有微风掠过。这里虽为方寸之所,却承载了层层累累的历史;一殿一塔,一幢一钟,便是一个最简洁也最丰厚的世界。⑮我还会想起横亘峭立的太行山脉。太行洪谷,曾是五代画家荆浩的栖居之地,在他的笔下,是气韵相生的山水大象。古人尝谓“山水比德”,《笔法记》虽讲的是画理,却也是为人之道:“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⑯一个人的家乡,意味着他总要离开,却也总想回到的那个原来的地方。(取材于渠敬东的同名散文)【注】李零和本文作者都是北京大学教授。3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院子里人头攒动             人头攒动:人多频繁移动B.从无到有,集腋成裘      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C.老人家气定神闲             气定神闲:形容安闲舒适D.大名鼎鼎的表兄李社雄   大名鼎鼎:形容名声极大3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零先生的老家北良侯村,有众多热衷传承民间艺术的老艺人,李跃山就是其中一员。B.李社雄把老父亲从双塔烈士陵园接回老家安葬,说明他具有农民的特质,有乡土情结。C.“他们干净,比我想象的干净”一句中所说的“干净”指的是乡亲们心地善良,心灵纯洁。D.对石佛被涂抹和琉璃脊被偷两件事的态度,表现了先生对家乡的热爱,对乡亲的宽容。32.作者随李零先生回家,从而了解了李零和他的家乡。请简要概括李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家乡是一个什么样的家乡。3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章结尾句“一个人的家乡,意味着他总要离开,却也总想回到的那个原来的地方”包含了哪些涵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冬天的火炉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一到寒假,我们就得跟着大人上山用手推车拉柴火。我家的手推车是二手货,有些破旧,看上去就像一个辛劳过度的人,满面疲惫的样子。它的车胎常常慢撒气,所以我们拉柴火时,就得带着一个打气筒,好随时给它打气。否则,你装了满满一车柴火要回家时,它却像一个饿瘪了肚子的人蹲在地上,无精打采的,你又怎么能指望它帮你把柴火运出山呢?我们家拉柴火,都是由父亲带领着。姐姐干活实在,父亲每次都带着她。弟弟呢,那时虽然也就八九岁光景,但为了让他养成爱劳动的习惯,父亲时不时也把他带着。他穿得厚厚的跟着,看上去就像一头小熊。我们通常吃过早饭就出发,姊妹三人推着空车上山,父亲抽着烟跟在我们身后。冬日的阳光映照到雪地上,格外的刺眼,我常常被晃得睁不开眼睛。父亲生性乐观,很风趣,他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声有时会把树上的鸟惊飞。我们拉的柴火,基本上是那些风刮倒的树木,它们已经半干了,没有利用价值,最适宜烧火。那些生长着的鲜树,比如落叶松、白桦、樟子松,是绝对不能砍伐的。可伐的树,我记得有枝桠纵横的柞树和青色的水冬瓜树。父亲是个爱树的人,他从来不伐鲜树,所以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为了这,我们就比别人家拉烧柴要费劲些,回来得也会晚。因为风倒木是有限的,它们被积雪覆盖着,很难发现。我最乐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寻找风倒木。往往是寻着找着,听见啄木鸟“笃笃”地在吃树缝中的虫子,我就会停下来看啄木鸟;要是看见了一只白兔奔跑而过,我又会停下来看它留下的足迹。由于玩的心思占了上风,所以我找到风倒木的机会并不多。往往在我游山逛景的时候,父亲的喊声会传来,他吆喝我过去,说是找到了柴火,我就循着锯声走过去。父亲用锯把风倒木锯成几截,粗的由他扛出去,细的由我和姐姐扛出去。把倒木扛到放置手推车的路上,总要有一段距离。有的时候我扛累了,支持不住了,就一耸肩把风倒木丢在地上,对父亲大声抗议:“我扛不动!”那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姐姐呢,即便那风倒木把她压得抬不起头来,走得直摇晃,她也咬牙坚持着把它运到路面上。所以成年以后,她常抱怨说,她之所以个子矮,完全是因为小的时候扛木头给压的。言下之意,我比她长得高,是由于偷懒的缘故。为此,有时我会觉得愧疚。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司空见惯。在山里呆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手脚发凉。父亲就会划拉一堆枝桠,为我们笼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色的火焰,那画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因为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几个土豆藏到怀里,带到山里来,待父亲点起火后,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后来父亲发现了我们带土豆,他没有责备我们,反而鼓励我们多带几个,他也跟着一起吃。所以,一到了山里,烧柴还没扛出一根呢,我就嚷着冷,让父亲给我们点火。父亲常常嗔怪我,说我是只又懒又馋的猫。天越冷,火炉吞吃的柴火越多。我常想,火炉的肚子可真大,老也填不饱它。渐渐地,我厌倦去山里了,因为每天即使没干多少活,可是往返走上十几里雪路后,回来后腿脚酸痛极了。我盼着自己的脚生冻疮,那样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留在家里了。可我又知道生冻疮的滋味不好受,于是只好天天跟着父亲去山里。现在想来,我十分感激父亲,他让我在少年时期能与大自然有那么亲密的接触,让冬日的那种苍茫和壮美注入了我幼小的心田,滋润着我。每当我从山里回来,听着柴火在火炉中“噼啪劈啪”地燃烧,都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我觉得柴火燃烧的的声音就是歌声,火炉会唱歌。火炉在漫长的冬季就是一个有着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它的歌声使我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朴素,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所以,我成年以后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火炉的影子就会悄然浮现。虽然现在我已经脱离了与火炉相伴的生活,但我不会忘记它,不会忘记它的歌声。它那温柔而富有激情的歌声在我心中永远不会消逝!(取材于迟子建的同名散文)34.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天姗姗来临时                                 姗姗:缓缓地B.那时虽然也就是八九岁的光景             光景:年纪C.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       本分:坚持原则D.父亲常常嗔怪我                                   嗔怪:责骂3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是家中顶梁柱,勤劳乐观风趣,作者印象中父亲歌声难听,能惊走树上的鸟。B.文章中作者姐姐的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具体的言行却证明了她的“干活实在”。C.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火炉,凸显它对东北人民寒冬生活的重要性。D.火炉与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火炉的影子总会浮现在作者的记忆中。36.本文题为《冬天的火炉》,而文本内容主要述说作者童年上山寻柴、扛柴等生活往事。作者这样谋篇体现了怎样的匠心?37.文章结尾写道:“它那温柔而富有激情的歌声在我心中永远不会消逝!”人的生活中都有这样令人感怀的声音。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类“歌声”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歌声”内容以及你获得的体验或感悟。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老街老街坐落在镇江西北隅的云台山麓。镇江有名的是金山焦山北固山,云台山名气不大。但这不要紧,老街就那么不卑不亢地坦然于南山北水之间,有如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看的事多了,也就把一切看得很淡。“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前几年,一位很有点名气的文化人来这里走了一遭,说了这么两句话。他究竟说的是人看街,还是街看人呢?搞不大清楚,大概都有那么点意思吧,因为老街确实是很老了老街的名字叫西津渡街。西津渡自然是江边的渡口,又叫金陵津渡,和扬州的瓜洲渡隔江相望。这一说人们便不由得肃然起敬了,因为就在这隔江相望中,曾“望”出了不少传之千古的好诗。例如唐代诗人张祜的这一首《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张祜是很有才气的,这首《题金陵渡》写得凄清冷丽,几乎无可匹敌。当时他住在渡口一个叫小山楼的旅馆里,遥望江北,牵挂着明天能不能过江,或许还想到了其他一些不开心的事,不然又“愁”从何来呢?张祜住过的小山楼现在已无可寻觅,但古渡口的石阶犹在,只是上面已不见水渍和苔痕。岁月早已把大江的风涛留在深深的淤泥下,留在唐诗宋词的幽怨和叹息中。沿着石阶一级级走上去,脚步的回声凝重而悠远,如同踩着一段依稀的残梦。好在上面还有一座待渡亭,那么就小憩片刻吧。走进待渡亭,摩挲着清代画家周镐的汉白玉石刻《西津古渡图》,我突然有一种朦朦胧胧的亲切感,仿佛故地重游,一切都似曾相识。难道说,我上辈子曾来过这里,对这里早已熟门熟路?或者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其实都潜藏着一份“待渡情结”?我想到了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戏曲中的长亭,想到了朔风羌笛中的阳关和长安郊外的灞桥。但与之相比,这里的待渡亭似乎有着更为峻厉的生命体验和更为舒展的审美空间。因为前者只是单向的送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该说的话已经说过了,于是劝君更尽一杯酒,挥挥手飘然上路。而后者就不那么简单了,旅人面对的是滔滔大江。在那个时代,旅人能不能上路,什么时候上路都是不确定因素,因此便有了待渡的焦虑、期盼、惆怅和想象。这时候,天空中的一缕浮云,江面上的一片白帆,或何处飞来的几许笛声,都会触动他们敏感的诗心。心旌摇动,览物伤情,一出口便是好诗。相反,若一切都那么顺畅舒坦,没有了人与自然的对峙和望穿秋水的等待,生命体验难免浮泛,诗也随之走向平庸。当然,这时候的诗大抵不会有什么惊天豪语,却一句句都是从心灵深处流出来的。且看王昌龄的这一首: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写得何等真挚朴实。大概渡船已经泊在岸边,艄公正在解缆催促,只能这样叮嘱几句了。但就是这洗尽铅华的寥寥数句,却胜过了多少浮皮潦草的应景之作!这是送行者的心情。那么旅人呢?他上了船,却把心思留在岸边。风涛一路,青衫飘然,那沾衣欲湿的也不知是浪沫还是泪水。到了对岸,仍禁不住要回望江南。江南,却只有青山满目,那座他和友人盘桓待渡的小亭子已看不到了,放达中便有了几分惆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那种一步三回头的依恋可以想见。西津古渡见惯了太多的送往迎来,也收拾了卷册琳琅的绝妙好词。渡口的石阶上熙来攘往,骆宾王、李白、刘禹锡、张祜、杜牧走过去了;王安石、苏东坡、米芾、陆游、辛弃疾走过去了……公元13世纪末期,一个意大利人踏着这里的石阶走上来,他叫马可·波罗。马可·波罗已经在中国游历了不少地方,甚至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地方官,算得上是中国通了。后来他在震惊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这样介绍镇江:“他们靠经营工商业谋生,广有财富……”这位洋人来自地中海畔的水城威尼斯,那里是欧洲商业文化的摇篮,他是以一个商人的目光来审视镇江的,话也说得不错。当然,这中间似乎少了点历史的诗情。走出待渡亭,踏着青石板向老街的深处走去,两旁多半是雕花窗棂的两层楼房,很有些古意。当年的那些茶楼酒肆、店铺馆栈犹依稀在目。这里地处交通要津,商旅繁荣带来了百业兴旺,这是历史上镇江经济的底气所在。街道两旁的里弄口,那吉瑞里、长安里、南星巷的名称就刻在古老的砖石上,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遗物。里弄两边延伸着民宅,宁静而雅致。这里横可通四邻,竖可通街面,前可登云山,后可达长江边,一如镇江人的性格那般畅达平稳。多数里弄都有一方深井,几个老人坐在石井栏上,对着收音机听扬州评话,那种自足平和的生活情调实在令人心折。是的,镇江西邻南京,北望扬州,但它既没有南京那样的金陵王气、六朝金粉,也没有扬州那样歌吹入云的浮华和喧嚣。镇江是平朴而本分的,这里的人们长于经商,却又从不把金钱看得很重,每天有的是听书喝茶的时间。过年时,他们则成群结队地骑着毛驴上金山寺烧香,那与其说是对命运的祈盼,还不如说是一种休闲娱乐。当然,战争来了,他们也会义无反顾地走上城堞,弄出惊天动地的声响。至于平时爬上北固山,对着大江抒发忧国忧民感慨的,大都是些外地的游客。但老街终于终结了,终结于那座东印度式的建筑群,那是当年的英国领事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镇江为商埠,老街一带沦为英租界,遂建领事馆于云台山麓。如果说,西津古渡是一部自足而滋润的镇江史话,那么,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则最后终结了这部史话。走下英国领事馆的台阶,我突然想起元代诗人萨都剌在这里写的两句诗:去客来天地老,潮生潮落古今愁。萨都剌属于雄浑一派,诗的气象很大。西津渡街确实是“老”了,但诗人“愁”什么呢?我一时说不清楚。起风了,远处的江涛声隐约可闻。老街在涛声中坦然静谧着,有如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取材于夏坚勇的同名散文)3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老街就那么不卑不亢地坦然于南山北水之间                  不卑不亢:自然质朴B.却胜过了多少浮皮潦草的应景之作                                浮皮潦草:不切实际C.也收拾了卷册琳琅的绝妙好词                                      收拾:收集,敛聚D.西津古渡是一部自足而滋润的镇江史话                         滋润:繁荣,富裕3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的游踪为:渡口石阶——待渡亭——老街深处——当年的英国领事馆。B.文中的“待渡情结”是指包含了期盼、焦虑、惆怅等复杂情感的生命体验。C.作者写马可·波罗来到西津渡,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写出了老街的历史风貌。D.文章倒数第四段的三个“终结”,强调了西津渡老街必将走向消亡的结局。40.作者引用张祜、王昌龄、王安石、萨都剌的诗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意赏析。41.文章题目“老街”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C2.D3.①京剧音调韵味极为精致;②唱功在京剧中居于重要地位,或与我国艺术传统素重音乐有关;③京剧唱腔能表现最丰富、最复杂的情绪。4.(1)指的是齐如山对京韵大鼓“哗啦啦”唱腔的批评之类的议论。(2)①对于京剧艺术从写意的角度去衡量;②写意容许变形,侧重神似;③优秀的写意艺术比拙劣的写实艺术可以说是更真实的。【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词语的掌握的能力。C.千虑一失:指聪明人即使反复考虑,也会有疏漏的地方。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D.“必须能够保持戏剧风格的原有特点”错误。原文“但在改革中,还应保持它那显示中国戏剧风格的原有特点,而不能伤筋动骨”可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可以说京剧虽在遣词用语上显得十分粗糙,但在音调韵味上是极为精致的,目前尚无出其右者”可概括为:京剧音调韵味极为精致。原文“据说早先时候,一些老观众,只是闭目聆听,用手拍板,而眼睛并不看台上。可见唱功在京剧中所居的重要地位。也许这和我国艺术传统素重音乐有关”可概括为:唱功在京剧中居于重要地位,或与我国艺术传统素重音乐有关。原文“在唱腔上经过不断的变化,形成各自不同的流派。他们都使京剧唱腔能表现最丰富、最复杂的情绪,或凄怆、或悲愤、或沉郁、或高吭、或雄伟、或委婉……慑人心魄,使人陶醉”可概括为:京剧唱腔能表现最丰富、最复杂的情绪。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赏析的能力。(1)“这类议论”所指的内容应从这句话前文去找。原文“齐如山不仅是深通音律的专家,而且在京剧鼎盛时期又亲自鉴赏过不少名家的演唱。但他也有千虑一失。例如他批评谭鑫培在《珠帘寨》中采用京韵大鼓‘哗啦啦’的唱腔,说:‘难道鼓的声音会‘哗啦啦'么?这恐怕是苛论”可知,“这类议论”指的是齐如山对京韵大鼓“哗啦啦”唱腔的批评之类的议论。(2)原文“固然真实的鼓声不是‘哗啦啦’,但他没有从写意的角度去衡量”可知,对于京剧艺术应从写意的角度去衡量。原文“写意容许变形的表现手法,但这不是违反真实,而是更侧重于神似”可知,写意容许变形,侧重神似。原文“优秀的写意艺术比拙劣的写实艺术可以说是更真实的,因为前者在精神上更酷肖所表现的内容”可知,优秀的写意艺术比拙劣的写实艺术可以说是更真实的。5.C6.C7.写出作者对邱氏中药铺的最初印象,古旧神秘的环境、丰富的药材、耐人寻味的药名激发了作者对中药的强烈兴趣与向往。交代了上文作者在春泽堂抓药时踏实安心的原因,为后文表达对中药及传统的热爱作铺垫。8.①中草药浓厚而芳香的味道;②与中药和中药铺相关的单纯美好的童年回忆;③中草药带来的山野自然的气息;④中草药给人的新生与希望,和踏实妥帖温柔之感;⑤和缓的生活节奏,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⑥从容安然的心境,相互亲近的人间温情;⑦日渐消逝但令人难舍怀念的文化与传统。【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C.结合原句“我的额头在古老的光线里,闪着不谙世事的微光”,此处的“不谙世事”是指自己年龄小,经历的事情不多,具体指对中草药了解不深。与“人情世故”无关。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文中语句含义的能力。A.联系前文的“看着这流畅的动作,病人的疼痛仿佛也一下就减轻了许多”分析可知,应是指配药的医生的行云流水的动作,给人的独特感受。B.联系后文,“每忆起一张,就会想起一段缓慢的光阴以及光阴里散发的中药味道”分析可知,是对祖父的怀念。D.联系后文“即使我吞再多的中药胶囊,衣袖间也不可能挥出草木的香气,胸腔间也唤不回喝中药那种妥帖温柔感了”可知,是对中药都被做成了胶囊的失落与遗憾。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相关情节作用的能力。写了作者对邱氏中药铺的最初印象,“陈旧的木屋,却藏着一个神秘的世界。掉了金粉的牌匾,风雨剥蚀的门联以及柔和光线穿过屋檐斜漏的瘦影,让我仿佛遁入明清的旧宅里……黑色古朴的药架子……”,古旧神秘的环境;“长满了深藏不露的抽屉。抽屉的表面贴着药材的名称。一味味带着神秘感……”,丰富的药材;“铺满了黄纸:半夏、冬青、春不见,莲心、防己、相思子,怀熟地、咸秋石、雪里青……这些药名,有山野自然的气息,有诗情画意,又耐人寻味”,耐人寻味的药名等;小时候的这些印象激发了作者对中药的强烈兴趣与向往,交代了上文作者在春泽堂抓药时踏实安心的原因:“在中药店里,能感受到一份安静和几丝安全。”结合文本内容“那时候,我就想,将来我就做个乡村的药铺郎中算了,那该是件多么幸福而有趣的事情”分析,结构上,为后文表达对中药及传统的热爱作铺垫。8.本题考查理学生对标题含义的鉴赏能力。题目“中药芬芳”,最浅层的含义是“当我跨过中药铺那潮湿的木门槛,一股浓厚而芳香的中药味道,总会扑鼻而来”,即“中草药浓厚而芳香的味道”;文章⑥⑦段,描写“我”童年时因祖父有哮喘而走进“邱氏中药铺”,与中药结缘的一段美好的童年回忆,这回忆里有孩童的单纯“当我跨过中药铺那潮湿的木门槛,一股浓厚而芳香的中药味道,总会扑鼻而来。陈旧的木屋,却藏着一个神秘的世界”,有人与人之间的亲近“祖父和邱老伯拉着家常聊着药方”,因而“芬芳”的含义还有“与中药和中药铺相关的单纯美好的童年回忆”“从容安然的心境,相互亲近的人间温情”;文章第⑧段说,“这些药名,有山野自然的气息,有诗情画意,又耐人寻味”,因此“芬芳”指“中草药带来的山野自然的气息”;文章第⑨段说“如今看来,我是低估了工业文明的力量,西药已经超越了中药,成为了看病的主导。而我当药铺郎中的梦想,也在时间的过滤器里,被淘洗干净。现在我更多的是成年男人的焦灼和忧虑,全然没有了当初站在药铺架前的豪情壮志”,表达对过去生活方式的怀念,因此“芬芳”也指“和缓的生活节奏,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文章第⑬段说,“每当我端着浓浓的中药汤,就仿佛看到草木森森,每次喝下一碗中药汤,胸腔里会有一股无法言说的妥帖感,浑身流动着阳光、雨水与泥土的气息,肺腑间充满了绿色的血。生命应着四季的更替,没有死亡,只有不断的新生与希望”,这“芬芳”也是指“中草药给人的新生与希望,和踏实妥帖温柔之感”;文章最后说“现在许多中药都被做成了胶囊,纤纤的中草药被时代换了筋骨,把实用的沟壑填得满满的。即使我吞再多的中药胶囊,衣袖间也不可能挥出草木的香气,胸腔间也唤不回喝中药那种妥帖温柔感了”,“中药芬芳”,也代表“日渐消逝但令人难舍怀念的文化与传统”。9.B10.A11.梅里雪山对于作者的创作有如下三点作用:(1)让作者突破了原有的写作束缚,启发了一个飞往更高空间的方向;(2)成为了小说中故事发生和主人公活动的环境背景;(3)在梅里雪山曾经发生过的17人遇难的惨剧同样启发了作者的思考。12.在作者理解中,为小说命名的“绝顶”包含如下几个层次的含义:首先,绝顶是指小说中主人公希望攀登的梅里雪山绝顶;其次,从攀登雪山中抽象出的“绝顶”,象征着人们在人生中不懈追求希望超越的极限;最后,作者也把创作这部小说当作自己写作生涯的“绝顶”,它或许是最后一部作品,而作者仍试图超越。【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B.“掩埋”,用泥土等覆盖,埋葬。“掩盖”,遮盖,覆盖,遮掩;隐藏,隐瞒。前者重在“埋”,全部覆盖,程度更深;后者重在“盖”,即遮掩,程度稍轻。此处是说激情被肉体的麻木疼痛和精神的犹豫绝望全部覆盖,应该前者更适合。故选B。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人类将无高峰可攀”错误,原文中作者说坚信千年后攀登雪山已不再艰难,并没有说人类将无高山可攀。故选A。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由“开始写这部书时,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为超越困惑,获得心灵的解放不懈地寻找飞往更大空间的方向。我为此等待了很多年。有一天,我终于看见了梅里雪山”可知,作者写作陷入束缚,梅里雪山让作者突破了束缚,启发飞往更高空间的方向。由“那里有成百上千条关于梅里雪山的文字介绍,还有很多绮丽的风光图片,于是我看见我的一个主人公回头对我笑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让他在一个不知名的空旷地带徘徊,在本书里他是梅里雪山的攀登者”可知,梅里雪山成为小说中故事发生以及主人公活动的背景。由“人们可能还记得中日联合登山队的惨剧,十七个登山勇士无一人生还”“我想,这丝毫无损他们千年之前攀登高峰的意义。物质是坚实的,如同大地,而精神则如同天空或宇宙,是柔软的,无尽头的空漠”可知,梅里雪山发生的事件启发了作者关于物质精神的思考。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内涵的能力。首先理解词语的字典意思。“绝顶”,指山之最高峰;比喻事物之最高境界。接着结合文本理解其语境意以及深层意。结合“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有一天,我终于看见了梅里雪山!接下来的很多个夜晚,我都是在网上度过的,我被迷住了。那里有成百上千条关于梅里雪山的文字介绍,还有很多绮丽的风光图片,于是我看见我的一个主人公回头对我笑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让他在一个不知名的空旷地带徘徊,在本书里他是梅里雪山的攀登者”可知,“绝顶”在语境中具体指作者设定的主人公要攀登的梅里雪山的顶峰。由“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又被无数的障碍阻挠,劈开了重峦叠嶂,人也就跨越了千山万水”“物质是坚实的,如同大地,而精神则如同天空或宇宙,是柔软的,无尽头的空漠。人的脑实质就是这种天空或宇宙,有限与无限都在其中,人的脑实质是比自然界的宇宙还要广阔的。无穷尽地开拓成为人类永生永世的寄托”“人类一次次向巅峰攀登意味着什么?这种原始的,夹杂着使命感的冲动,促使他们总是不断地告别亲人,义无反顾地奔向不可预知的地带。欲望是一种令人愉悦的需求,正是凭着这种欲望,人们才总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可知,这里的“绝顶”不是实指的某个顶峰,而是象征人们在人生追求中要超越的极限。由“我写这部长篇也是一种攀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一次次向高峰冲击,又一次次撤退”“我想这将是我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了”“精神攀登的路途异常艰苦,我有时也畏惧,害怕路途遥不可知,但冥冥之中又仿佛看见我的主人公在远处等待,等待我给他们一个结局。我有时急于接近他们,有时又小心翼翼地避开……其实我是清楚的——生命永远不会完结,我们的攀登也是如此”可知,作者把自己正在创作的这部小说当成写作生涯的“绝顶”,虽然有可能是最后一部,但作者仍旧试图想要超越它。13.A14.D15.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作者意识到留存自己童年记忆和温馨亲情的老宅终将不复存在,而只有自己在废墟上伤感,所以她以自嘲的口吻,看似轻松实则表达了无可奈何的沉重心情。16.“可爱”是指家承载着作者童年的记忆和温暖的亲情,作者对它饱含深情;“苍凉”是指家终将消亡,父母兄弟姐妹或亡故或离散,作者心中满怀伤感。17.老宅。文章围绕“老宅”叙事,回忆写了与老宅有关的枣树、片瓦,老宅是作者叙事的载体;作者围绕“老宅”抒写了老宅曾经带给我的童年欢乐,也感慨于老宅将被拆迁、再造,变成废墟的现实,表达了无尽的伤感,“老宅”是作者抒情的载体。【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不绝如缕:像一根细线那样,似断非断。①比喻情势危急。②形容声音、思绪等悠长不绝。语境用于人和事,对象错误。B.相得益彰:指相互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示出各自的长处。语境指“我”与“枣树”的配合,使用正确。C.荒腔走板:是一个源自戏曲的成语,原意是指演员唱曲音调不准、不和板眼,现多用来比喻说话离题或举动超出适当尺度。语境指“我”爬树举动过头,使用正确。D.落叶归根: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语境指人回归故选,使用正确。故选A。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能力。D.原诗句是“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这里“长安”指西安,“京师”借指北京。故选D。15.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结合“我惊叹角色的转换竟会这般快捷,惊叹这几十年风雨的浸淫对我无多的改变,是的,从这里走出去的哥哥姐姐们极少再回来过,只有我,还自作多情地在这片碎砖中寻来觅去,还做着废墟上大团圆的美梦”可知,在城市化进程下,自己童年生活的地方将变成一片废墟,空留怀念。这里“文人的气质”是指自己自作多情,对着废墟伤感;“多么幼稚可笑”是以自嘲的口吻,表达自己对老宅终将逝去、自己童年记忆和温馨亲情也将不复存在的伤感。16.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的能力。结合“这里将要建成整齐划一的居民小区,这里也不再是我的家,我的家永远消逝了”“他们怎知我内心的酸楚,走出去了便就走出去了,何必再撩起心内的阵阵凄凉”“弟兄们失去了老宅的撕扯牵绊也是一种轻松”可知,作者对承载自己童年的记忆和温暖的亲情的老宅充满了怀念和深情,而城市化进程之下,老宅又必须面对着拆迁和改造,“家只是在心里”意味着老宅终将逝去,而老宅所寄寓的深沉感情只能存放在记忆深沉,永远珍藏在心里;“可爱”即表达了作者对家的深情眷恋;结合“父亲不在了,母亲不在了,三哥也不在了”“我的那些七零八落的手足们现在依然七零八落”“这里将要建成整齐划一的居民小区,这里也不再是我的家,我的家永远消逝了”可知,亲人逝去,兄弟离散,老宅将化为废墟,“苍凉”表达了作者面对家终将消亡、父母兄弟姐妹或亡故或离散的无尽的伤感。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这是一种探究性试题,答案具有开放性。给文章拟写标题,主要考查标题的作用,如点明写作的对象、表达作者的感情态度、成为文章的线索、揭示文章的主题等。如以“老宅”为题:从内容看,结合“我家的老宅院和那些家人成了我创作的不尽素材,成了我的作品中一道深厚的文化背景”“寻找家的气息,寻找那落于砖头瓦块中记忆的丝丝缕缕”“老屋的残骸中,有棵枣树伸出怯怯的荫”“一片碎瓦在我的脚下滚动,竟然发出了清脆的金属般的音响,让人的心猛地一颤”“我的那些七零八落的手足们现在依然七零八落,如同眼前地上散落的碎砖,再也收拢不起来了”“这里将要建成整齐划一的居民小区,这里也不再是我的家,我的家永远消逝了”可知,作者围绕“老宅”叙事,回忆写了与老宅有关的枣树、片瓦,老宅是作者叙事的载体;从表现主题看,“我走过去,抚着它粗糙的满是尘埃的干,心里涌出无限留恋”“还倔强地站立在废墟之中,承载着它的感激,也承载着我的童年”“还自作多情地在这片碎砖中寻来觅去,还做着废墟上大团圆的美梦”“家只是在心里,可爱又苍凉”,这篇散文围绕“老宅”抒写了老宅曾经带给我的童年欢乐,也感慨于老宅将被拆迁、再造,变成废墟,给我无尽的伤感,“老宅”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以“老宅”为题更能揭示文章的主旨。18.D19.B20.①随圆就方,可塑性强;轻盈温暖,不改清澄又清新向上;②“把我的理想状态想象成液体”,象征着我对待生活生命的参与、接纳与适应,代表着对人生宽度的追求;“小学生还都是轻盈温暖的液体”象征着他们的朝气蓬勃(或“纯洁”),有热情,代表着更好的未来。21.①“从复杂喧嚣流向简单宁静”既是指“我”从熙熙攘攘的大城市上海来到贫穷闭塞的西部支教,也指我真正抛开了到来之前的种种忧虑而回归心灵的质朴与宁静;希望学生“从简单宁静逃离”,是指希望学生们抱有改变生活与命运的愿望,不安于现状,能够从贫困落后闭塞的生活环境中挣脱出来。②作者希望自己的努力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寄托了对学生们的美好祝福与对他们未来的憧憬。【解析】18.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D.“萌动:开始发芽”错误,“萌动”一词所在句子为“焦虑的人有一点点萌动,如果我们给出的答案并不那么容易立竿见影,这种萌动马上就会消失的”,这里“萌动”的主体是人,意为萌生希望,而不是开始发芽。故选D。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表达了作者对西海固人精神状态的失望和对贫困山区未来发展方向的迷茫”错误,根据文章前两段内容,可知令作者一言难尽的并非西海固人精神状态的失望和对贫困山区未来发展方向的迷茫,而是作者在去了西海固之后,发现难以简单回答香港所遇老前辈对西海固人带有偏见的疑问。故选B。20.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文章的主旨、人物形象以及情节的展开等方面作答,指出词语的特点及象征意义。文章第③段写到:“原来,我从来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都是不满的。我常常会把理想中自己的状态想象成液体,尽管是自己本身,但在什么载体中就是什么形态,在上海这个容器里就像上海那样规矩,到了西海固就自然而然变成一个野孩子。”由此可得出文中“液体”的特征为随圆就方,可塑性强;“我”给城市里的人分享西海固的情况,希望他们能够为之震撼、同情并帮助那里的人们,陪伴教育西海固的孩子们,小心守护愿意为贫困而奋斗的人们的希望,由此概括出“液体”的特征为轻盈温暖,不改清澄又清新向上。本文以身边人对西海固人乃至全国其他贫困地区居民的偏见开篇,而“我”却通过支教,参与当地人的生活,理解了当地人贫困与无奈的境地。“我”铭记导师张教授的话“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宽度比深度更重要”。不满足于“花花世界”里的生活,独自辗转于城市与深山之间。这些行为都是作者以液体自比所进行的,象征着“我”对待生活生命的参与、接纳与适应,代表着对人生宽度的追求。文章第⑨段写“我”的小学生朋友时,表述为“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很感动,他们还都是轻盈温暖的液体,没有沿途积聚的泥沙的负担,也还不会凝结成四季不化的坚冰。”象征着他们的朝气蓬勃(或“纯洁”),有热情,代表着更好的未来。21.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作者情感的能力。从本文内容来看,“复杂喧嚣”象征着“我”所处身的繁华的城市生活,“简单宁静”象征着贫困落后闭塞的生活环境。由“每夜面对浩瀚的星空,我就像面对真理,先前那些纷繁的心绪渐渐不再喧嚣”可知,“我”通过在西部支教,真正抛开了种种忧虑,心灵回归到质朴与宁静。当然“从复杂喧嚣流向简单宁静”还指“我”从繁华开放的上海来到贫旁闭塞的西部支教。由“给我的学生看看记录城市真实面目的照片,叫他们好好学习,不是一切都可望而不可即”“老师,我们这里很贫穷,如果你是政府,你能告诉我们怎么办吗?”“他们并没有老,他们应该和我一样不甘心”,“我”希望学生“从简单宁静逃离”,是指希望学生们不安于现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贫困落后闭塞的环境中走出来。由“我们却觉得教小学或者初中,也许对建立一代人的观念来说更有用”“他们并没有老,他们应该和我一样不甘心”可知作者希望自己的努力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让他们努力从贫困落后闭塞的环境中走出,“我”希望学生“从简单宁静逃离”寄托了对学生们的美好祝福与对他们未来的憧憬。22.C23.A24.①安塞满山桃花和桃花瓣的故事,让少年的作者着迷,充满遐想,也展现了安塞独特的美。②腰鼓是安塞的一种灿烂的艺术,让作者感到震撼,促使他写作安塞腰鼓。③“桃花鼓声安塞”和“杏花春雨江南”形成对仗,突出桃花和安塞、安塞腰鼓的精神气质高度相似。④题目高度概括文章内容,富有诗意,引发读者阅读兴趣。25.①结合本文内容:高迈劲健的安塞腰鼓能为娃娃们的一生奠定下积极昂扬的生命底色。②比如,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因此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谐,不加修饰地透着健康之美。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影响着陕北人的性格:直气、豪爽、豁达、干练。【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C.“沮丧失望”错误。由文中“不过很快就烟消云散,一切如常”可知,此处形容因发表作品的快感很快消失归于平常,但没有“沮丧失望”的心理。故选C。2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赏析能力。A.“第②段写作者看见宁静安谧的安塞县城和真武洞,浪漫情怀顿失”错误。作者浪漫情怀顿失的原因是“此时的我,已经工作多年,少年时代的浪漫情怀所剩无几”,并非因为客观原因。故选A。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标题作用的能力。由“春天的安塞,满山桃花,老辈人说,每年三月从洞那头吹进去的桃花瓣,直到六月才能从这边飘出来。这个浪漫的故事,使我很是着迷”可知,安塞满山桃花和桃花瓣的故事,让少年的作者着迷,充满遐想,也展现了安塞独特的美。由“有一天在院子里,我看见一些农村后生给舞蹈演员示范打腰鼓,那动作如霹似雳,直击人心,顷刻把我镇住了……他们打腰鼓的英姿,出神入化,震荡心魄,那是任何演员都学不来的。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自愧虽然去过安塞,却不曾发现安塞还有这样一种灿烂的艺术”可知,腰鼓是安塞的一种灿烂的艺术,让作者感到震撼,促使他写作安塞腰鼓。由“霎时间,我仿佛看见真武洞里飘出漫天的桃花瓣!人道是‘杏花春雨江南’,但这儿不属于江南,而属于北国,这儿是‘桃花鼓声安塞’”可知,“桃花鼓声安塞”和“杏花春雨江南”形成对仗,突出桃花和安塞、安塞腰鼓的精神气质高度相似。“桃花鼓声安塞”高度概括文章内容,富有诗意,引发读者阅读兴趣。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意蕴以及个性化阅读的能力。由“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腿脚欢蹦,精气神四射,鼓槌上的流苏飞舞,用语言极难形容”“眼前是桃花鼓声安塞,是打腰鼓的安塞。这腰鼓的磅礴气势,来自唐宋元明,来自长河落日,来自‘天苍苍,野茫茫’,来自中华古老的优秀传统,也寄托着我们新的希冀。想起老人们说的,娃娃们若成了优秀的腰鼓手,一辈子都会蓬勃向上,永不沉沦”可知,高迈劲健的安塞腰鼓能为娃娃们的一生奠定下积极昂扬的生命底色。“某种艺术形式或地域文化对人精神成长的作用”,需要了解这种艺术形式或地域文化精神内涵,对人的精神的影响和促进。比如,陕北民歌信天游,以其粗犷、高昂奔放的艺术形式,充满生命力的表演方式,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并成就了陕北人的性格:直气、豪爽、豁达、干练。26.D27.B28.⑥段运用比喻,把茼蒿的花朵比成圆盘、小太阳,突出了它的形状、颜色,赞美它的不凡。运用对比和拟人,用白菜和萝卜花的细小而繁密与茼蒿花像圆盘、小太阳形成对比,用拟人手法描写了胡豆花的香味;这些花的形象描写烘托出母亲的勤劳。⑦段运用比喻和引用,把春色比作醇酒,突出春意的浓重与美好;引用儿时的童谣《茼蒿谣》,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关照下无忧无虑的美好童年生活的留恋。29.(1)内容上:点明主题,突出中心。本文中心:母亲种植的茼蒿见证了母亲的勤劳品质,母亲做的茼蒿菜包含着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与期待之情,母亲的茼蒿及茼蒿菜引发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伤悲之情。(2)结构上:茼蒿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串起全篇内容——以茼蒿为线索串起对母亲的回忆:种茼蒿、做茼蒿菜、对故乡茼蒿的回忆、在坟前吃蒸茼蒿回忆母亲,使文章结构严谨。(3)写作技巧上:题目上的“茼蒿”是物,是作者抒情的载体,如此借物抒情,生动形象,耐人寻味。“茼蒿”这一物上,既承载着对母亲那满满的赞美之情、感激之情,也承载着对母亲那浓浓的思念之情、伤悲之情。【解析】2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D.“永远不再出现”错,文章说“要吃凉面,只等来年”。故选D。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比喻”错,“母亲种的茼蒿为小叶茼蒿……有点儿像山中小野菊细碎的叶子”只是作比较,叶子是同类事物,不是比喻。故选B。28.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⑥段,“茼蒿花颜色金黄,小圆盘状,极像一轮轮小太阳”运用比喻修辞,把“茼蒿花”比作“圆盘”突出其形状;比作“小太阳”,突出其颜色;“白菜和萝卜也开出了细小而繁密的花”强调其“细小而繁密的花”的特点,与茼蒿花的形状与颜色形成对比;“紫色的胡豆花散发出朴实的芳香”,“朴实”一词用来描写胡豆花散发出的香气,赋予它的性情。“母亲的身影总与蔬菜的花儿相伴”这些描写的对象都是母亲劳作的收获,以此烘托母亲的勤劳本色。⑦段,“春已浓如酒”运用比喻,把春色比作醇酒,凸显出春意的浓烈;“茼蒿菜,开黄花,太阳大如金南瓜;弟弟菜,起苦苔,一朵一朵掉下来……”引用《茼蒿谣》,“是我儿时常常喜欢唱的”自然引起对儿时生活和母亲的怀想,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2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结合“母亲在地里撒下白菜子,也撒下茼蒿子”“母亲种的茼蒿为小叶茼蒿”“我的母亲每年都种茼蒿。腊月和正月里吃茼蒿是寻常的事。茼蒿的美味也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我母亲做茼蒿,是把茼蒿拌上米粉蒸食”“十年前,在母亲的坟前,也吃了蒸茼蒿”可知,文章围绕“茼蒿”回忆了母亲种茼蒿、蒸茼蒿等往事,以“茼蒿”为线索串联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文章,“母亲的身影总与蔬菜的花儿相伴”“茼蒿的美味也留在了我的记忆中”“十年前,在母亲的坟前,也吃了蒸茼蒿”“不知怎的,眼泪顷刻间从我的眼眶滚落下来”,借助茼蒿往事,字里行间隐含着对母亲辛勤劳作的敬意,对母亲逝去的深切思念之情。文章题目是“母亲的茼蒿”,“茼蒿”是一种家乡的植物,是作者描写的对象,也是抒情的载体;种茼蒿、蒸茼蒿,母亲与“茼蒿”密不可分,而“母亲”则是作者借助茼蒿真正回忆的对象,“茼蒿”承载了作者对母亲深长的回忆与深切的思念,流露出一种母亲逝去的伤感情绪。30.C31.A32.李零:(1)热爱家乡;(2)与乡亲们关系融洽;(3)探究学问从没有怀疑、犹豫、惧怕过,是有学问的名人;(4)聪颖倔强。家乡:(1)有悠久的历史文化;(2)有光荣的革命传统;(3)有热情、干净、不势利的乡亲;(4)有万千气象的山水天地。33.(1)一个人总要离开家乡到更广阔的世界学习、历练、成长;(2)家乡从山水到食物到亲情到文化都给人留下永不磨灭的烙印,是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3)家乡塑造了我们,是我们成为我们的起点,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解析】3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C.“气定神闲”,形容一种悠然自在镇定的心境与状态。本处是说老人家悠然自在。运用错误。故选C。3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A.“有众多”错误。文章并没有说北良侯村有众多热衷传承民间艺术的老艺人,属于无中生有。故选A。3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李零的形象:由原文“先生在《上党,我的天堂》中写下的字句:”“我在老家整整住了五年,乡亲们待我太好。他们干净,比我想象的干净。他们聪明,比我想象的聪明。他们没有势力,因此没有势利眼。他们是受苦人,因此最同情受苦人。”“当你和他们一起受苦,他们会帮助你”可知,李零先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由原文“院子里人头攒动,亲戚们忙着生火做饭,村里人围观,还有县里的领导上来握手寒暄”可知,李零先生和乡亲们关系融洽。由原文“在学问的探究和历险中,先生也似乎从来没有怀疑过,犹豫过,惧怕过,他拓展的研究领域,也像是抗战时期的根据地一样,从无到有,集腋成裘”可知,李零先生探究学问从没有怀疑、犹豫、惧怕过,是有学问的名人。由原文“先生三岁时与家人的合影挂在墙上,那副聪颖倔强的神情,与今天没什么两样”可知,李零先生聪颖倔强。李零先生的家乡:由原文“可进村没走几步,便有座古庙现于眼前,匾额上写着‘福源院’,‘国保’的碑识赫然而立”可知,北良侯村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由原文“在当地,先生的父亲李逸三,实在是太有名了:一九二七年,他年仅二十一岁就入了党,参加广州起义,头部中弹,后赴湘鄂苏区加入红军;战役失联后,回到武乡成立中共武乡县委,任第一任县委书记,建立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后蔓延至整个上党地区”“先生说一定要找到一个叫‘李跃山’的人,他们同村,两人父亲曾共同参加革命”可知,北良侯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由原文“院子里人头攒动,亲戚们忙着生火做饭,村里人围观,还有县里的领导上来握手寒暄。大名人回乡,跟过节一样”“我在老家整整住了五年,乡亲们待我太好。他们干净,比我想象的干净。他们聪明,比我想象的聪明。他们没有势力,因此没有势利眼。他们是受苦人,因此最同情受苦人”可知,北良侯村有热情、干净、不势利的乡亲。由原文“我还会想起潞城凤凰山顶的原起寺。绿色的丛林里,黄灿灿的浊漳河水在山脚下流过,那是大地的汁液。唐代石幢刻着隽秀的文字,大雄宝殿留存着宋代的遗构,北魏残碑依稀可辨,宋代砖塔高高耸立,时有微风掠过。这里虽为方寸之所,却承载了层层累累的历史;一殿一塔,一幢一钟,便是一个最简洁也最丰厚的世界”可知,北良侯村有万千气象的山水天地。3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一个人的家乡,意味着他总要离开”是说一个人总要离开自己的家乡,然后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去学习、历练和成长。李零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他来到北京学习、教学、研究学问。由原文“绿色的丛林里,黄灿灿的浊漳河水在山脚下流过,那是大地的汁液。唐代石幢刻着隽秀的文字,大雄宝殿留存着宋代的遗构,北魏残碑依稀可辨,宋代砖塔高高耸立,时有微风掠过。这里虽为方寸之所,却承载了层层累累的历史;一殿一塔,一幢一钟,便是一个最简洁也最丰厚的世界”“先生回乡插队那五年,在村子里当小学老师,当时的校长就是表兄。我不知先生那几年感觉怎样,但从社雄表兄神情里,完全可以猜得出他曾经得到过的保护和安慰”“可进村没走几步,便有座古庙现于眼前,匾额上写着‘福源院’,‘国保’的碑识赫然而立”可知,“总想回到”是说家乡从山水到食物到亲情到文化都给人留下永不磨灭的烙印,是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总想回到的那个原来的地方”,因为家乡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家乡从山水,再到亲情文化,它塑造了我们,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34.D35.A36.①火炉是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触发点。作者由火炉想到童年生活往事,写出了火炉的温暖是由家人一起创造的。②作者以孩童视角写寻柴、打柴的往事,既充满童真,又写出了她不解生活的艰辛和朴素,与最后一段成年后的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主旨和对父亲的感激之情。③结尾写作者在火炉的歌声中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与文章开头和题目相呼应。37.小时候卖豆腐大爷那清脆又有节奏的敲梆子声让我记忆犹新,永远难忘。在那个贫穷的年代,物质匮乏,好吃的东西就更少,即使有,也买不起。对于吃饭来讲,能吃上村里大爷卖的水豆腐,就感觉这是人间美味了。傍晚,远远地听到那清脆又有节奏的敲梆子声,整个人都精神了,于是央求母亲用黄豆换豆腐。我端着力挺的豆腐,都感觉快乐极了。那段贫穷的日子过去了,现在吃水豆腐吃不出小时候的香和幸福感了,可是那种苦中得乐的感觉总是记忆犹新,那清脆富有节奏的敲梆子声,时时唤起我童年的记忆,总能让我忆苦思甜。【解析】3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D.“父亲常常嗔怪我”中“嗔怪”的含义是责怪。但不是“责骂”的意思。故选D。3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作者印象中父亲歌声难听”错误,原文是“父亲生性乐观,很风趣,他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声有时会把树上的鸟惊飞”,没有指出父亲的歌声难听。故选A。3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火炉”是作者童年生活中起到重大作用的事物,每年冬天都是火炉给作者和家人带来温暖,它让作者记忆犹新,在写回忆性的本文时,火炉就成了作者童年生活的触发点,文章的开头“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就以火炉引出了作者对童年上山寻柴、扛柴等生活往事的回忆,写出了火炉的温暖是由家人一起创造的。从结构的作用角度分析,作者在文中写“有的时候我扛累了,支持不住了,就一耸肩把风倒木丢在地上,对父亲大声抗议:‘我扛不动!’那语气带着几分委屈”“我最乐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寻找风倒木。往往是寻着找着,听见啄木鸟‘笃笃’地在吃树缝中的虫子,我就会停下来看啄木鸟;要是看见了一只白兔奔跑而过,我又会停下来看它留下的足迹”,既充满童真,又写出了她不解生活的艰辛和朴素,与结尾处写成年后的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好地表达文章“它的歌声使我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朴素,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的主旨;根据“现在想来,我十分感激父亲”可知,作者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本文把文题拟为《冬天的火炉》,结合本文主要内容“作者童年上山寻柴、扛柴等生活往事”,就是要表达炉火的温暖是作者童年想要的,可是寻柴、砍柴是艰难的,卒章显志,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总结出在火炉的歌声中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这样文章题目和主要内容相互呼应,更好的表达主旨。37.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作答,要结合具体举例,要在举例后准确叙述自己的生活经历,之后要谈自己的体验、感悟。在“它那温柔而富有激情的歌声在我心中永远不会消逝!”中,“歌声”指的是作者童年生活中炉火发出的“噼啪劈啪”地燃烧的声音,由此类比联想,可以写自己童年生活中印象深刻,给自己启发或感悟的声音,如卖豆腐的大爷敲击梆子的清脆响亮有节奏的声音,如小市场的某个人的叫卖声等。叙述自己的生活经历的时候要运用一定的描写手法,如细节描写,让自己记忆中的声音像本文中的炉火的声音一样活起来,让细致的语言描绘出自己的童年生活场景。谈感悟时,应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贴合,以经历带出感悟,水到渠成。38.C39.D40.①记录古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情趣,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将西津渡老街的古老和人们的“待渡情结”表现得具体、鲜活;②增加了典雅厚重的文化韵味;③寄寓思古之幽情,将作者岁月沧桑的感慨表达得含蓄蕴藉。41.①西津渡街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存丰富;②西津渡街具有一种经历岁月洗礼后的平和坦然的气度;③寄寓了作者对岁月沧桑的感慨。【解析】3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A.“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B.“浮皮潦草”:形容不认真,不仔细,敷衍了事。D.“滋润”:湿润,不干燥,也形容生活比较舒适。故选C。3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D.“强调了西津渡老街必将走向消亡的结局”错,从原文“但老街终于终结了,终结于那座东印度式的建筑群,那是当年的英国领事馆……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则最后终结了这部史话”可知,三个“终结”强调的是对老街消失的惋惜。故选D。40.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引用张祜、王昌龄、王安石、萨都剌的诗句的表达效果,首先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诗句,接着分析诗句内容,这些诗句都记录古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情趣,也具体地写出了西津渡老街的古老和人们的“待渡情结”,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能够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另外引用古人的诗句,可以增加典雅厚重的文化韵味;最后,体会感情,引用这些诗句寄寓了作者怀念古人古事之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沧桑的感慨。4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题目“老街”意蕴丰富,首先解释“老街”的表层含义,从原文“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就在这隔江相望中,曾‘望’出了不少传之千古的好诗”“走进待渡亭,摩挲着清代画家周镐的汉白玉石刻《西津古渡图》”“走出待渡亭,踏着青石板向老街的深处走去,两旁多半是雕花窗棂的两层楼房,很有些古意……街道两旁的里弄口,那吉瑞里、长安里、南星巷的名称就刻在古老的砖石上,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遗物”可知“老街”是指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街道;其次,体会深层含义,从原文“老街就那么不卑不亢地坦然于南山北水之间,有如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西津古渡见惯了太多的送往迎来,也收拾了卷册琳琅的绝妙好词”可以看出,西津渡街具有一种经历岁月洗礼后的平和坦然的气度;最后,感受作者态度,“老街”一词寄寓了作者对岁月沧桑的感慨。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9-11 11:47:03 页数:38
价格:¥5 大小:95.19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