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汇编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7

2/67

剩余6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汇编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鲁迅思考探究一、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概括文中的典型事件,体会本文用典型事件表现人物形象的特点。参考答案:离开东京之缘由,仙台求学受优待,初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先生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裏脚,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离别先生。二、阅读课文中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部分,说说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以及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参考答案: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作者评价说:“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段精要的议论性文字,直接表明了藤野先生的伟大。他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学生及其贫弱的祖国抱着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所以,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日本人,但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三、本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你认为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叙事结构,理解回忆性散文的特点。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第一,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全文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人物来组织材料的。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可以说,写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也都与写藤野先生有关联。第二,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便是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表现“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这篇散文的另一条线索,就是“我”的爱国之情,具体表现为“我”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从东京到仙台留学的这段经历在鲁迅的一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在这一阶段也发生了重要转变,而藤野先生与“我”的交往,是这段经历中最让“我”感怀的片段,也为“我”这段经历增添了一抹亮色。可以说,“我”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受是课文的“底色”和“背景”,聚焦点则是藤野先生。没有这份“底色”和“背景”,藤野先生的形象不会如此突出,不会如此动人,文章的内涵也不会如此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文写的是作者“以藤野先生为中心的一段人生经历”,而非简单的“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回忆对象与叙事者经历的交织,是回忆性散文的一个重要文体特点。积累拓展四、鲁迅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仔细比较下面的原稿与该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原稿改定稿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但到傍晚,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熟识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第67页共67页\n……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品味作者的语言,理解语句的内涵,并向作者学习修改文章的方法。参考答案:1.加上“花下”,表意更准确,且使“清国留学生”的形象增添了一份轻薄、浮华的意味。加上“成群结队”,更表明不是偶然、个别的行为,而是他们的普遍行为,更加表现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2.在“地板”前加上“有一间的”,表达更准确。“咚咚”改为“咚咚咚”,更加形象地烘托出当时那种喧闹、浮华的气氛。“精通”比“熟识”程度更深,凸显“清国留学生”的不务正业、腐朽堕落。3.增加“而且增加勇气了”一句,坚定地表现出作者在严酷的国内政治环境中,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和继续战斗的决心。“于是点上一枝烟”,增添了形象感,表现出作者对“正人君子”们的蔑视。五、“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中的大事,除了课文,还有一些文章对此也有记述,如《〈呐喊〉自序》。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读一读,加深对鲁迅这一人生选择的理解。联系实际,说说鲁迅的人生选择给了你那些启示。设计意图:深人理解本文的重要难点,并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参考答案: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从本文看,是因为他厌恶东京的学习环境,厌恶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厌烦他们把环境搞得乌烟瘴气。联系鲁迅的人生经历和其他作品看,其实有更为深刻的内在原因。他在此前写的《《呐喊〉自序》中做过解释:“我的梦很美满,豫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学医的,可就在学医时,看电影事件使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促使他萌发“弃医从文”的思想,认为要改变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由此可以看出,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又从仙台弃医从文,这一过程无不深深浸透着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实践着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补白,帮学生深入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有志青年所做的人生选择,往往不是个人的选择,而是要把个人的人生与民族的前途、国家的未来结合起来考虑。第67页共67页\n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朱德思考探究一、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阅读课文,想一想: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参考答案:母亲的“勤劳”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事例体现出来。第一个层面,是在贫苦的家境中表现母亲的品质,主要写了以下的事情: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支撑家庭;母亲每日辛勤地劳动;“我”帮助母亲劳作,母亲教我生产知识;母亲用自已的聪明勤劳,维系着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母亲在家庭中任劳任怨,待人和蔼,宽厚仁慈。第二个层面,是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叙述具体事例,凸显母亲形象,事例有:母亲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父母亲节衣缩食培养“我”读书;母亲支持“我”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离不开土地,习惯劳作;母亲支持“我”的事业,一直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母亲直到老年,仍热爱劳动。这些事例,表现出母亲勤劳吃苦、俭朴能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爱憎分明,有远见、识大体,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母亲既是一位普通的农妇,又是伟大人民中的一员。二、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的思想情感。参考答案:作者反复写“我应该感谢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以及无比怀念的情感。母亲用她“勤劳”的一生,用她的言传身教,给予“我”启示和鼓励,这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母亲勤劳吃苦,“我”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的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给“我”生产的知识;母亲聪明能干,教会“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对地主劣绅的反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三、第67页共67页\n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叙议结合的特点,抓住议论性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参考答案:文章的一大写作特点就是夹叙夹议,以记叙为主,其间穿插着若干议论性语句。如:“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句中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母亲是个好劳动。”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随后叙述了母亲日常要做的许多事情。“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一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革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是“我”为什么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绅的欺压,坚强不屈,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汇在一起。积累拓展四、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3.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4.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中具体的语句,体会作者平实叙述中的深挚情感。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1.这一句承接上文,“这样地”即指上文中每天繁重的劳动:“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整日”,说明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又心疼的。2.“看也不看”“有滋味”,两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3.“我”参加了革命,不能在母亲身边侍奉,但是母子之间的思念从未因时空阻隔而中断。这一句感情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4.“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五、很多作家都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比如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等。找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不同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作家笔下的母亲形象,感受不同作品的语言风格,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参考答案:这几篇文章中的母亲形象都是旧时母亲的形象,但也各有特点。朱德笔下的母亲,勤劳一生,宽厚仁慈,反抗压迫,坚强不屈,深明大义,同情支持革命,有着朴素的阶级意识。邹韬奋笔下的母亲,是一位善良、有同情心,对子女无比慈爱、督促子女学习、具有奉献精神而又早逝的母亲。老舍笔下的母亲,是一位勤劳俭朴、善良真诚、宽厚隐忍、坚韧刚强的母亲。在写作手法上,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抓住人物本质特征,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通过议论深化主题。邹韬奋《我的母亲》截取自已记忆中最典型的几段经历来写母亲。老舍《我的母亲》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及遭遇来刻画母亲形象。多处运用描写,尤其是白描的写作手法,也有不少对细节的特写。在作品的语言风格方面,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质朴无华中蕴含深情。邹韬奋《我的母亲》语言质朴,直白坦诚,褒贬分明。老舍《我的母亲》采用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的形式,流畅朴素,凝练含蓄,富有表现力。第10课三峡思考探究第67页共67页\n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作思路,体会作者谋篇布局之严谨。参考答案: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作者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1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从另一方面看,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1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所以后两段重点写水,而又从动、静两方面写其特色;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领会文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特点。参考答案: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积累拓展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辨析常见实词的不同义项,积累实词。1.在;如果;自己。2.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2.隔断;极(高)3.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3.白色;不加装饰。四、翻译课文的中间两段,把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读边体会它们不同的语言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领会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的特点,着重感受文言文特有的美感。参考答案:略五、第67页共67页\n《水经注》在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课外可以阅读《水经注》中描写孟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等的段落,体会其写景文字的精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欣赏《水经注》中的写景文字,培养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参考答案:略第11课短文两篇思考探究一、朗读并背诵课文。比较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用词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两篇短文行文风格上的不同。参考答案:这两篇短文在行文风格上有很大不同。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人,作品带有骈文的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多用寻常词汇,浅显易懂,但为了形式的整齐,选词用字颇多斟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文,涉笔成趣,不事雕饰,天然中见真章。文章所用散句,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读此文,带给读者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二、《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景物特征,理解作者情感。参考答案:《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三、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感,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学习“知人论世”的读文方法。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夤夜闲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化为审美的机缘。积累拓展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体会其妙处。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一些常用实词的含义,赏析其妙处。1.共同;交相;都。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耸入;看见;将要;纷乱;将要;争相,争着。五、从两篇短文中任选其一,发挥想象,将其改写成一篇白话散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以现代汉语改写原文。参考答案:略《答谢中书书》可扩充为一篇完整的书信体三维,包括问候语,发出与朋友共赏美景的邀请等;《记承天寺夜游》可增补人物行动、心理、语言等的描写。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吴均思考探究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景物的特征。参考答案:这一段山水,山奇水异。水静处,清澈透明,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二、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句的方式,理清课文的思路。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美丽的自然美景,往往有心灵净化的作用,所以面对这奇山异水,作者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由景而生慨叹,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反衬出景物之怡人。当然,这里或许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现出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指出其用法。1.任意东西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方位名词的特殊用法。1.向东向西,此处是动词。2.横柯上蔽2.在上,名词作状语。3.负势竞上3.向上,此处是动词。4.以为顺流下矣4.向下,此处是动词。四、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钟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了解吴均写景短文的特点。参考答案:略第13课唐诗五首思考探究一、《野望》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野望》一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第67页共67页\n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人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向先贤那里寻找慰藉。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二、《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歌首联和颔联的写法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又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样,神妙莫测,鬼斧天工。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三、《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鉴赏名篇名句,理解诗歌创作的妙处。参考答案: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面面感。首先,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最后,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鲜明,落日、大漠、黄河、烽烟,各有色彩,引人想象。“直”“圆”二字的“锤炼”之处就在于构成壮美的画面,富有视觉感;其自然之处,在于符合塞外现实的情境。“烽烟”多用狼烟,有轻直、聚集的特点,是“孤烟”,不会相互纠缠,故在无风的时节,能够“直”冲云天;苍茫的大漠背景下,“落日”即将没人地平线,显得又大又圆,这也符合我们日常观察落日的视觉感受。“自然”之处还在于,这两句诗所写的独特景象,是长期生活于内地的人刚进入塞外很自然地就会捕捉到的。第67页共67页\n四、李白年轻时曾“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渡荆门送别》就写于他乘舟东下、出蜀入楚的途中。细读诗作,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景色,注意写景视角的转换,体会诗人心境的变化。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写景的特点,体会作者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参考答案:诗人乘舟东下,随着船只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颔联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地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山岭本是静止的事物,却如影随形,竟至于消失,这里作者化静为动,使景物富于动态;江水本在河道中奔涌,却仿佛流人辽远无际的荒原,显得视野辽阔,境界高远。颈联则以静止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出江水与江上空气的澄净明澈。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的风景,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膝楼一般变幻多姿。这两联的景物,或天高地远,气象阔大,或风物灵动,景色优美,正是作者喜悦开朗心境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表现出作者远游异乡、闯荡世界的兴奋心情。但随着离乡越来越远,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就越来越浓,最后一联则转人思乡之情的抒发。积累拓展五、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品读下列诗句,想一想它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哪个阶段,说说你的理由。1.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2.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辋川别业》)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4.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诗意,体会景物特点;同时做拓展延伸,理解古诗描绘景物用词之准确细腻。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钱塘湖春行》一诗围绕初春来写,描绘了西湖明媚的春光。很多词语都能看出初春景象来,如“早莺”“新燕”自不必说,“几处”说明早莺尚少;“争暖树”,说明是乍暖还寒时候,早莺争夺向阳的树木;“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乱花渐欲迷人眼”说明花儿还未盛放,但盛放可期;“浅草才能没马路”说明芳草才生,尚未长高。1.初春,乍暖还寒时候(梅尚带雪;柳叶初长,如烟似雾),2.仲春(春雨初降,绿意正浓,桃花盛开);3.暮春(杨柳已成荫,残花已落尽,群莺已乱飞);4.仲春(山中杏花、桃花盛开)。六、背诵这五首诗。以其中一首为例,参考补白,具体说说律诗在对仗、押韵方面的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诗歌的分析,把握律诗在对仗和押韵方面的特点。参考答案:律诗的格律要求比较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对仗方面,每首中对仗联可以多到三或四联,一般是颔联、颈联对仗。比如《野望》《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使至塞上》均为颔联和颈联对仗。每一对仗联要求句式相同,词性相同,平仄相对。押韵方面,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如《黄鹤楼》,二、四、六、八句“楼”“悠”“洲”“愁”押韵;而《使至塞上》则“边”“延”“天”“圆”“然”押韵。粘的规则,较为复杂,可不涉及。需要指出的是,初唐、盛唐时期,律诗尚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格律方面未必非常严格,可能有一些不合格律之处,如《使至塞上》第二句和第三句就存在失粘的情形。又如《黄鹤楼》在平仄、对仗方面并不太严格。如果学生问到,可向其指出。第14课背影朱自清思考探究一、朗读课文,把写背影的文字找出来,联系全文细细品味,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文章第6段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核心内容进行赏析,对课文有整体印象,并直接切入对关键段落的理解。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1.从内容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结构来看,“背影”是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可以参考“整体把握”与“素养提升”。2.作者这样写父亲的背影:先描写外貌衣着,然后描写动作,仿佛用特写镜头细致地展示父亲爬月台的动作,并用“我”的情感反应烘托这个背影。值得关注的是,作者描写背影的镜头是一个“慢镜头”,一方面是因为父亲的动作确实不利索,一方面也是详细描写、展现形象的需要。这个“慢镜头”到父亲爬上站台就停止了,父亲的背影也就定格在了那里,深深地触动了“我”,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作者详写“背影”的原因,可以参考“素养提升”和“资料链接”。二、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设计意图:体会课文中的情感,理解本文叙事中的情感变化。参考答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就文中着力记述的车站送别这件事的角度来看,可以这样理解“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我”对父亲的情感一直是深厚的,只是有时略有些不耐烦。不耐烦处,一是看到父亲送站时向脚夫讲价钱,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二是看到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觉得他“迂”。而“我”的情感态度变化的契机,是在父亲爬上爬下车站月台之时,“我”的内心被强烈震撼了。“我”的情感态度变化的原因,一是父亲对“我”很好,让“我”感动;二是“我”本来就对父亲怀有深情,内心的强烈震撼是很容易发生的,所需的只是“背影”这样的契机。就文章整体的回忆往事的角度来看,作者其实在文章开头和最后一段隐约透露出父子之间曾有过隔阂,许多背景资料(参见“资料链接”)也佐证了父子之间曾有过相当尖锐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父子双方境遇的变化,“我”对父亲的情感从冷漠、不满、怨怼,慢慢变成了理解和思念。三、第4段写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细读这一段,注意文中的细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这一举动背后的心理活动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中具体的描写,理解父亲心理活动的过程。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父亲先嘱咐茶房“陪我同去”,可又“终于不放心”,还是“自已送我去”。从文意的表层来看,通过这些言行,能看出父亲是个细致之人,同时还能感觉到父亲对“我”非常爱护,甚至有点爱护过头了。但是,教师对这道题的使用不应局限于此,要提示学生注意作者在这一段中的一些具体描写,如父亲的“再三瞩咐”“踌躇”“终于不放心”“终于决定”,把握其犹豫反复的心理过程。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父亲心理活动的内在逻辑,提醒学生注意父亲在“去不去送儿子”这件事上行为方式的“反常”之处:一个“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的人,平时做事会这样犹豫拖沓吗?一个易怒,总是见着“我的不好”的父亲,为什么又要这样待儿子?父子连心,父亲在犹豫的过程中真的感受不到儿子的不以为然和内心窃笑吗?如果感受得到,他为什么还是要去送儿子?归根结底,理解的要点大致有二:其一,父亲对儿子有深厚的感情;其二,父亲爱子之情的表露方式是间接的、含蓄的、滞涩的。父亲既不放心儿子,想与儿子多待一会儿,又放不下“言出如山”的父亲(特别是那个时代的父亲)架子,丢不开父子之间的隔膜与龃龉,所以从“说定不去”到“决定自去”的转变才那样充满踌躇与犹豫,最后以一个不成理由的理由完成了转变。积累拓展四、本文的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试以下列语句为例,加以赏析。1.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2.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3.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4.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学生赏析散文语言的能力。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题干的意思。《背影》一文没有花哨的词语,也较少使用修辞手法,语言平淡质朴,多写口语。但是,这种素朴的语言又绝不随意、乏味,而是有着典雅的气息,适当使用文言词汇,却又能融为一体,不显生硬。《背影》的语言被叶圣陶先生赞为“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多余的字眼”,语言简洁,句式简短,句句有用,鲜有冗词。但是文章的简净并没有流于笼统、抽象,而是该详则详,特别是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文笔细致,不厌其详。当然,即使是细致的描写,也多是白描,因此与简净的整体文风并没有产生矛盾。1.语句都很短,没有多余的话。其中“典质”“亏空”“惨淡”“赋闲”等词很文雅,但总体而言是口语,明白易懂。短促的语句,将事件、氛围、原因概述得清清楚楚,带给读者一种忙碌、沉重的感受。2.作者基本上是以叙述代描写,表现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父亲“拣定椅子”,反复叮嘱,都是极琐细的事,作者却不厌其烦地一一写来,看似细碎,却并不让人觉得繁冗,因为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父爱的真实流露。其中写“我”用父亲“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座位,点出一个重要的细节,变换了叙事的视角,消减了从一个角度连续叙事可能存在的单调感。3.作者使用的是白描手法,笔法简净,却细致而传神地描画出了父亲的形象,这三个句子看似平谈,其实内有起伏,“本来”“只好”“尚不”“可是”“就”等词语,看似寻常,却表现出“我”心中并不平静的感情。4.这几句话的书面语特点明显,既用文雅的四字词语,还使用接近文言文的句式,强化了句子的概括力,短短几句,概括了父亲的人生历程。虽以第三人称来写,“哪知”“触目伤怀”等词语却写出了父亲的心境。连用两个“自然”,为父亲辩护,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五、课文第5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自己“聪明过分”的行为,你怎么理解这里的“过分”?在长辈面前,你也有过类似的表现吗?读完这篇文章,你对自己的“聪明”和长辈的“迂”有什么新的体会?说出来与大家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阐发文意,并从课文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体验。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此处表达了作者的自悔心理。“过分”说明不是一般的自悔,是发自内心的强烈自悔。这种自悔的心理是从反思中来的,与看到父亲背影时的感动伤怀不同。它没有后者强烈,因此不适宜作为文章情感的“爆破点”;但它比后者深刻而绵长,所以反而成为文章的某种底色。所谓自悔,实际上是一种理解,当年的“我”用理智的、理性的眼光看父亲“拿自己当小孩”的琐屑迂腐,觉得可笑;现在的“我”终于理解了父亲当年的行事所遵循的是情感的逻辑而非理性的逻辑。教师可以从“理解他人的行事逻辑”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思考,不要简单地把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局限在“长辈其实很多时候是对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样范围内。要注意在深入解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不要脱离课文空谈。第15课白杨礼赞茅盾思考探究一、作者开篇即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又几次出现意思大致相同的话。找出这些语句,说说它们与标题有怎样的关系,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参考答案:第1段、第4段、第6段、最后一段都是直接抒发赞美之情的段落,形成本文的抒情线索,与标题形成呼应。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不平凡,辽阔坦荡、气象雄伟、色彩分明的西北高原,是白杨树赖以生存的典型环境——境美;白杨树自身的形貌不平凡,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干、枝、叶都“一律向上”“绝无旁枝”“紧紧靠拢”——形美;白杨树内在的气质不平凡,力争上游,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神美。二、顺着感情的脉络梳理课文内容,探讨下面的问题:1.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又宕开一笔,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2.本文写法有扬有抑,富于变化。试找出相关的段落,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3.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设计意图:了解烘托、抑扬、对比等写作技巧的作用,能够结合文本赏析这些技巧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1.高原景象,一望无际,“无边无垠,坦荡如砥”;高原上有黄色的土和绿色的麦浪,像“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用烘托、映衬手法,先写高原景象,交代白杨树的生存环境,烘托出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氛围,为白杨树出场铺垫、蓄势。2.第2段描述完高原景色后,接着写这样的景色带给作者的感受——先是感受到“雄壮”,接着又觉得有一些“单调”,为接下来写猛然见到白杨时“惊奇地叫了一声”作衬托,为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蓄足气势,这是欲扬先抑。第7段,前三句先说白杨树可能不美,算不得“好女子”,紧接着说它“伟岸,正直,朴质”等等,夸它是“伟丈夫”,也是先抑后扬。本文抑扬手法的使用,一是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二是更加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突出了白杨树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3.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主要是与白杨树形成对比:两种树的品格不同,一是普通当中蕴含着“不平凡”,一是贵族化;所代表的人不同,一是在北方坚持抗战的广大民众,一是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两相对比,突出赞美了白杨树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三、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品读关键语句,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参考答案:不矛盾。“普通”即“平凡”,“不平凡”即“伟大”,这个看似矛盾的表述,其实包含着辩证法,即平凡当中蕴含着伟大。说“普通”,是因为白杨树在西北高原极常见,也极易生长;说“不平凡”,是因为白杨树独特的外形,特别是内在的品格和精神风貌,也就是作者赋予它的正直、质朴、坚强不屈等。作者用这看似矛盾的表述,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积累拓展四、朗读并背诵课文第6-8段,思考: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层层深入地把这种意义揭示出来的?设计意图:积累名句名段,通过品味重点语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参考答案: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抗日的军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通过四个“难道”层第67页共67页\n层深入地揭示出来:第一个“难道”通过反问引起读者思考,为由树及人张本;第二个“难道”点明“至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象征抗日军民——“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进一步抽象化,点明“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五、写作时恰当使用象征手法,可以让读者咀嚼回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试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事物,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完成一次片段写作。设计意图:学习使用象征手法写片段作文,掌握象征的写作技巧。参考答案:一个事物是否具有象征意义,一方面在于它是否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积淀有某些较固定的意义,如梅花凌霜傲雪,莲花淡雅脱俗,牡丹富贵荣华等;另一方面是每个人在观察事物时可能赋予这一事物某种特定含义。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形等是客观存在,但茅盾将自己的情感寄寓其中,赋予它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和气质,从而使白杨树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学习使用象征手法,就是要引导学生挖掘一些普通事物中可能具有的精神、意蕴等,学会思考,并借助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与思考。第18课中国石拱桥茅以昇思考探究一、文章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选取了许多例子。从课文中找出这些例子,提取关键信息,填写下面的表格。填完之后,纵向看一看,你有哪些发现?设计意图:梳理文中提到的各座桥的主要特点,把握课文内容。参考答案:名称建造时间特点1旅人桥约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石拱桥2赵州桥约605年历史悠久;精妙绝伦;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全桥结构均匀3卢沟桥1189—1192历史悠久,坚固美妙;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第67页共67页\n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4江东桥800年前在建筑技术上有许多创造5长虹大桥1961年当时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6双曲拱桥解放后钢筋混凝土拱桥,世界上所仅有的纵向观察,既可以看出文章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也可以看出中国石拱桥的共性特点,还能看出作者列举的几座拱桥的个性特点。二、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在相应的位置上标出数据。设计意图:通过画图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进一步把握赵州桥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准确与清晰。参考答案:略。学生可以自己绘图,也可以利用单元页图做标注。要注意的是,本文对赵州桥的说明既有侧视视角,又有俯视视角,学生绘图或标注时要注意到这两个视角。三、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看看本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实例并说说它们的作用。设计意图: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不同说明方法的作用与效果。参考答案:1.打化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孤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特征,富有形象性。2.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3.引用。如引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鷟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4.列数字。有概数、确数之分,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第67页共67页\n5.摹状貌。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描绘石刻狮子的“千态万状”,说明卢沟桥在装饰上的重要特点,突出了桥的形式美。6.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积累拓展四、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2.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3.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设计意图: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参考答案:1.“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有记载的”指出后面判断的根据,更增强了准确性。2.“在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3.数字具体,实事求是,该用“约”限制时,绝不“故作准确”;“几乎”强调了桥面与河面并非完全平行。五、阅读下面的两段材料,回答问题。(一)第67页共67页\n卢沟桥是一座联拱式石桥,计11孔,长212.2米,加上两端桥堍共长约265米。靠河两岸的跨径仅16米左右,逐渐向桥中心增大,最大跨径计21.6米。桥墩上游面造成尖端形,下游面系平头,深合现代科学原理。桥面宽7.6米,全宽约8米。桥面用石板铺砌,桥的两端筑有翼状石栏,连同桥上两旁石栏,北面有石柱140个,南面有石柱141个,其中一个已坍损。柱的间距1.8~2米,柱高1.4米,柱头各刻石狮,每个姿态各异,有立的,卧的,蹲的,伏的,大抱小的,小抱大的,各种形式。柱间各嵌石板为栏,栏高约85厘米。桥的西端有两根石柱,柱上各踞一只朝天犼,柱下各有石象一只,雕饰工巧,足增美观。(节选自罗英《中国桥梁史料》)(二)早就盼望在一个相宜的日子,夜宿卢沟,一览卢沟晓月的景色。今年过节的气氛比往年火炽。在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中,我感到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相宜日子,莫过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了……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这时,接近满圆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亮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都大得多。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我们在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身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碑亭上康熙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桥下的永定河,因为大旱缺水,我们虽然没能见到波涛浩渺的壮丽场景,但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这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沟桥,直至每个玉石栏、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我们禁不住想起曾在元代做官多年的马可·波罗的描述:“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选自陈寿儒《夜宿卢沟观晓月》)1.材料(一)对卢沟桥的介绍,与课文里的相比,说明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所不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说明文在说明同一对象时,选取的具体内容会有所不同。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中国桥梁史料》选段集中介绍卢沟桥本身的情况,分桥拱、桥墩、桥面、桥栏等几个部位,列举大量数据与事实,一一介绍。课文则重点介绍卢沟桥的结构特点、桥栏上的石狮子,也介绍卢沟桥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因为《中国桥梁史料》是一部桥梁学的专业著作,所以主要从学科专业的角度,介绍卢沟桥作为一座重要建筑物的技术细节;课文是一篇科普文章,要让普通读者在有限篇幅内比较全面地了解卢沟桥,自然不能过多聚焦技术细节,但又要让读者对卢沟桥的建筑特点有所了解,所以选择结构特点和最著名的石狮子作为说明重点。2.材料(二)主要写的是什么?与课文里对卢沟桥的介绍相比,它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让学生具体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在写法上的不同。参考答案:《夜宿卢沟观晓月》是散文,主要写观赏“卢沟晓月”时的情景。作者描写的重点是月光和桥下的流水,最后才烘云托月般地写到卢沟桥本身,有了前面的渲染,卢沟桥给读者留下美丽动人的印象。而课文是说明文,基本上是客观而平实地介绍卢沟桥的特点,即使有摹状貌之处,也是为了把相关内容说清楚,并不是为了写最抒情。第19课苏州园林叶圣陶思考探究一、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并且有条理地进行说明。参考答案: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又补充说明了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这些都与前边的总括句密切相关。二、课文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段首概括句的作用,了解本文行文的特点。参考答案:从文体特点来看,说明文的作者总是希望读者直接、准确地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因此说明文常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标”“给提示”,帮助读者更快更方便地理解文章。第67页共67页\n本文所要说明的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审美特征,看似简单,其实不易理解,需要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加以说明。从第4段开始,段首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起到了提示层次和角度的作用,从游览者无法不关注的主要景物(假山池沼、花草树木),到游览者比较容易关注的园林建筑(花墙与廊子),再到游览者不容易关注到的园林细节(园林角落、门窗、色彩),条理清晰,层次井然。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心:第4、5段段首句均以“苏州园林”开始;第6段段首句以“游览”开始,用“必然会”点出花墙与廊子的常见;第7段段首句也以“游览”开始,却用“必然也不会”(其实意思是“很有可能会”)翻出一层,提示读者注意苏州园林角落的美;第8、9段接续第7段讲细节,段首句又均以“苏州园林”开始。文心周密,层次极为清晰。三、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图案画”和“美术画”有什么区别?)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和“技术”有什么区别?)4.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插图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本文使用准确的概念进行概括、判断的语言特点。参考答案:1.“标本”在这里是样本的意思”,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2.图案画更类似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看上去工工整整,大部分是对称的,比较刻板。而美术面是艺术创造,更注重个性,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和艺术之美。3.“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第67页共67页\n4.“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观众多、极有层次了。积累拓展四、借鉴本文先总说再分别说明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介绍你曾经游览过的一座公园或建筑。注意抓住其主要特点,有条理地进行说明。不少于300字。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写作说明文的能力,引导学生注意抓住特点来写,并适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参考答案:略。五、从下面两项活动中任选其一,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1.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被认为“是一个南北名园的综合”(陈从周语)。读一读《红楼梦》的第十七回,注意其中描写楼台轩榭、假山池沼和花草树木的内容,看看大观园的哪些特点,与课文所写苏州园林有什么异同。2.园林在人类历史中出现的很早,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园林体系。它们风格各异,“表现着美感的民族特点”(宗白华语)。查找资料,了解并比较中国、西亚和欧洲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你的认识。设计意图:拓宽视野,学习比较,训练思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苏州园林所体现的审美趣味。参考答案:1.《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有与苏州园林相似的特点,如正门的窗户不施彩绘,墙壁也比较素净,“不落富丽俗套”;又如注意山石、藤萝等与建筑的配合。但大观园也有与苏州园林不同之处,主要是正殿部分“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连贾政也觉得太过富丽。从小说的内容来看,建设大观园的动因是为了元妃省亲,借口礼仪体制,实则大事铺张以显富贵,自不免有皇家园林富贵之气,但贾家原籍金陵,构园时受到江南文人园林影响,也是自然的。进而言之,苏州园林从整体到局部都贯彻了“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审美原则,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艺术风格是和谐一致的。大观园则表现为多种不同风格的“景区”的拼凑堆叠,既有素朴自然的,也有穿凿扭捏的,还有金碧辉煌的,就局部看不无佳处,就整体看并不和谐。正如贾宝玉所说的,不是“天然图画”。2.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决定表述方式。教师可参考下列资料:第67页共67页\n园林按其发源地大致可分为东亚古典园林、西亚古典园林、西方古典园林三大园林体系。东亚古典园林,以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为代表,突出山水园林特色,讲求自然与意境的创造,可游、可赏、可居,常用移天缩地和借景的手法,道法自然。西亚古典园林,重视植物和水法,一般以建筑围合庭院,面积不大,以水池为中心,十字形构图。西方古典园林,大多方正,均衡对称,追求人工美和几何图案美,不太重视园林的自然性及园林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修剪过的花坛、喷泉水池和露天雕塑等,都体现人工性,具有理性义色彩。(朱向红《景观设计》,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2课《孟子》三章思考探究一、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分别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两个观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孟子的观点,并通过举例进一步理解这一观点。参考答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说,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广泛的拥护,不行仁政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周文王和商纣王的故事能证明这一点。文王姬昌为西伯时,“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善养老者,所以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代商而立奠定了基础。商纣王虽然天资敏捷,“材力过人”,却不行仁政,“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民罔不欲丧”,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就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就是怕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志气。他还亲自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他的妻子也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已经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的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而国灭。二、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孟子的观点,并通过举例进一步理解这一观点。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三、《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与具体语句的分析,体会《孟子》文章的风格特点。参考答案:“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积累拓展四、翻译下列句子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2.(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4.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就往往容易灭亡。五、《孟子》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请从课文或课文以外的篇目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出理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深入理解《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并学以致用。第67页共67页\n答案:略第23课愚公移山《列子》思考探究一、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人物相关语句态度分析大部分家人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支持移山的举动,并主动献计献策,解决移山中存在的问题愚公妻子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对移山存有疑虑,一是担心愚公的力量,二是担心无处放置土石邻人之孀妻弱子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的举动智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是愚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操蛇之神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畏惧天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被愚公移山的行动及其精神感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本文对愚公移山这一行为本身着墨极少,大部分内容都是各种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的态度以及愚公的回应。这样更有助于突出愚公移山这一事件的寓意以及愚公的形象。二、这则寓言记叙了一件“改天换地”的事,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熟读并背诵课文,想一想它的寓意是什么。和同学讨论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并相互交流,加深认识。第67页共67页\n参考答案:参见你“课文研读”的”“问题探究1”.教师不必急于向学生出示“问题探究”中有关本文寓意的几种理解。可先由学生自主阅读,自己理解,自由讨论。教师可在学生讨论后,再出示“问题探究”的内容。三翻译下列句子1.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1.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2.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积累拓展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能够根据语境辨别一个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1.将要;况且。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身已半入,止露尻尾2.制止;仅,只。3.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3.愁苦,这里指担心;痛苦,这里是“使……痛苦”的意思。4.帝感其诚/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4.诚心;真正,确实。五、从下面两个场景中任选其一,以课文相关内容为基础,发挥想象,写一个片段。不少于200字。1.愚公一家和邻家小儿“移山”2.愚公与智叟辩论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六、第67页共67页\n《列子》中有很多寓言,如:“歧路亡羊”“詹何钓鱼”“造父学御”“鲍氏之子”“九方皋相马”等。以小组为单位挑选一两个,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讨论其寓意,在班上开一次《列子》寓言故事会。设计意图:拓展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古代寓言的能力。参考答案:略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思考探究一、熟读课文,简要复述文中的故事。想一想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与同学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形象。参考答案:在匈奴大举入侵的背景下,汉文帝亲自到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在霸上和棘门,文帝可以纵马奔驰,军营将士也极为恭敬。而在细柳营,文帝则被要求处处遵循军令:无将军之令不开营门;军中不能驱驰,只能徐行;劳军也要严格遵守军礼。文帝出营门,称赞了周亚夫。汉文帝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细柳营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一派常备不解、严阵以待的景象。可见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②文帝到细柳营,“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文帝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在细柳营中,文帝也要遵循军令,按辔徐行。可见军纪严明,令行禁止。③面对天子,周亚夫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见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除了以上三点原因外,霸上及棘门军提供了反面例子作为对比,而在“匈奴大入边”的背景下,文帝需要的正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和周亚夫这样治军有方的将军。二、《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李长之语)。细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本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与在细柳军的两次入营受阻、在营中不得“驱驰”“按辔徐行”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治军严明。这可以说是“情势”的对比。在霸上及棘门军“将以下骑送迎”与在细柳军周亚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刚正不阿、恪尽职守。这可以说是“性格”的对比。出营门后,群臣的“惊”和文帝的“称善者久之”也形成对比,表现出文帝的贤明、识大体。这可以说是“结果”的对比。对比的手法给出了反面的参照物,使得正面形象更加鲜明。文中还有大量侧面描写,如写细柳军士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侧面衬托的写法避免了单一从正面写来的直露,提供了更多观察人物的视角,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军中不得驱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学习根据语境辨别一个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1.驻军,驻扎;军营。2.上自劳军/劳其筋骨2.慰问;使……劳累。3.已而之细柳军/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3.到,往;相当于“的”。4.居无何/居天下之广居4.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居住。四、《史记》长于记人,书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从廉颇、蔺相如、屈原、项羽、张良、韩信、李广等人中任选一位,借助注释与工具书阅读相关的本纪、世家或列传,了解其生平事迹,领略人物的风采,感受《史记》的写人艺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史记》的写人艺术。参考答案:略。第25课诗词五首思考探究一、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苏轼这样评述:“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你怎么理解苏轼的这段话?说说你的想法。第67页共67页\n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前人的评价欣赏陶渊明诗作中的关键词。提示学生注意“见”和“望”语意上的差别,以及与全句、全诗意境的契合。参考答案:苏轼认为,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无意间一抬头,南山映人眼帘,一个“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是吻合的;而“望”相比于“见”,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因此说“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在苏轼之后,学者们大多采纳了他的意见。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清代学者何焯就说:“就一句而言,‘望’字诚不若‘见’字为近自然,然山气飞鸟皆望中所有,非复偶然见此也。‘悠然’二字从上‘心远’来,东坡之论不必附会。”(《义门读书记》)如果学生学有余力或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谈谈对“见”“望”不同表达效果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视为一说,不必拘泥于阐释苏轼的说法。二、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结合《雁门太守行》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面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前人的评价理解李贺诗作的特点。提示学生首先抓住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如“黑”“金”“燕脂”“紫”“红”等,同时要结合诗歌所呈现的意境来描述。参考答案: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肃杀的秋色中,响亮的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与所逼、郁闷低沉。三、细读《赤壁》《渔家傲》,想一想:这两首诗词分别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素读”诗词,避免“知人论世”蜕变为“以背景、生平解诗”,引导学生注意从内部理解诗歌。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杜牧的《赤壁》,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已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李清照的《渔家傲》,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积累拓展五、背诵这五首诗。以其中一首为例,参考补白,具体说说律诗在对仗、押韵方面的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扩展视野,通过比较阅读,欣赏杜甫同一时期的经典诗作,并学习对比阅读古诗的方法。参考答案:律诗的格律要求比较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对仗方面,每首中对仗联可以多到三或四联,一般是颔联、颈联对仗。比如《野望》《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使至塞上》均为颔联和颈联对仗。每一对仗联要求句式相同,词性相同,平仄相对。押韵方面,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如《黄鹤楼》,二、四、六、八句“楼”“悠”“洲”“愁”押韵;而《使至塞上》则“边”“延”“天”“圆”“然”押韵。粘的规则,较为复杂,可不涉及。需要指出的是,初唐、盛唐时期,律诗尚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格律方面未必非常严格,可能有一些不合格律之处,如《使至塞上》第二句和第三句就存在失粘的情形。又如《黄鹤楼》在平仄、对仗方面并不太严格。如果学生问到,可向其指出。第67页共67页\n八年级下册第1课社戏鲁迅思考探究一、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夏夜行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参考答案:平桥概况→伙伴游玩→无船出行→夏夜行船→赵庄看戏→停船吃豆→深夜返回→再谈吃豆二、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参考答案:全文有几处出现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语段,下面试做分析。如课文开篇一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叙语句,大概说了几件事: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层次非常清楚,语言非常简略。“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是充满感情的议论语句,尤其是“乐土”二字分外醒目,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城里读书生活的厌倦。又如课文最后两段,讲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觉。六一公公不仅不指责孩子们偷豆,反而给“我”家送来新豆,并且夸奖“我”有见识,说明他这个人除了心地善良外,还有一些可爱的虚荣心,想博得他人的夸赞。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是全文的总结性议论,表达了“我”内心想法:“我”觉得那夜的豆好吃,觉得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有那种特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新鲜、愉快。这一议论句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第67页共67页\n三、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是让“我”昏昏欲睡的戏,但是文章最后却说是“好豆”“好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参考答案:“我”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环境和乡民。此地有美丽的风光、自由的空气,还有朴实、率真的老人和孩子,人与人之间有着亲密和谐的关系。“我”还目睹了他们的劳动本领、办事能力。这一切都是“我”童年在时城镇未曾见到过的,在后来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由于这种心理的、情感的因素,让“我”觉得那晚的戏是“好戏”,那晚吃的豆是“好豆”。另一方面,俗话说,距离产生美。时间已经久远,早年在平桥村短暂的生活片段,留下的不仅是一些记忆,更是一种情感。时间越久,这种记忆中的影像越珍贵,所以作者赞之以“好豆”“好戏”。说“好戏”还有一个原因,是《社戏》开头讲述“我”在大都市看戏,感觉非常不好,于是怀念早年在外婆家的“社戏”。乡村社戏或许俗些,但是“我”感觉很好。积累拓展四、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体会“我”的心理,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1.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4.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5.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品味课文语句,理解作品的儿童叙述视角。参考答案:1.“我”非常想去看社戏,但又不能去,于是想象社戏表演的情景,以及看戏人喝豆浆的情景,表现了一个孩子的悲伤、失落的情绪。2.“我”既然可以出门看社戏了,心情变好了。“忽而”表明孩子的心情易于突变,“轻松”“舒展”与前面看戏不成而沮丧的心情完全不同。“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夸张手法,非常形象地表明“我”的心情无限之好。第67页共67页\n3.这是一个儿童眼中的景物描写,非常富有诗意。“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是儿童才有的想象;“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明“我”非常急于到赵庄看社戏,这也是儿童心理的表现。4.儿童对看戏很有兴趣,但在夜间容易犯困,所以台上戏子的形象变得模糊,这里真切地描写出了儿童看戏的精神状态,富有奇趣。5.这是半想象、半纪实的描写。大鱼驮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是童话里才有的情景,反映出“我”当时愉悦的心情,也表现了孩子极富浪漫色彩的想象力。五、《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写的是“我”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课后阅读这些文字,体会一下,作者通过写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训练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参考答案:原文开头部分的内容要点,一是“我”当时在北京,对看戏本无兴趣;二是在北京第一次看戏,因为人太多,声音嘈杂,且无合适座位,便“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三是在北京第二次因为募捐,看谭叫天的戏,可是到了很晚谭叫天还不出场,只好失望地离去;四是反思中国的戏剧,“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不适合剧场观看,只适合在野外观看,远观反而有风致。在北京看戏的挫败经历,使“我”怀念小时候在外祖母家乡所看的“社戏”。虽然过去几十年,但是当时的难忘经历如在眼前。如此对比地写来,眼前的戏不适合看,过去的戏永生难忘,一贬一褒尽在文中。以眼前的戏为写作的由头,反衬早年“社戏”的好看;其实未必真好看,主要是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让“我”神往,“我”在心里的一角永远保持着对家乡的爱、对乡民的爱、对乡村文化的爱。《社戏》原文开头部分见“资料链接”。第2课回延安贺敬之思考探究一、诗人阔别延安十年,当他重新“扑”进“母亲延安”的怀抱时,那激动喜悦的心情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朗读这首诗,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说说诗人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抒情线索。第67页共67页\n参考答案: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参见“整体把握”部分。抒情线索是“重逢——回忆——赞美——展望”。主要内容:这首诗共五章,下面按章节分别归纳要点。第一章表达重返延安时的激动之情,以及见到延安亲人时的喜悦之情。第二章追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表达对延安的感激之情。第三章描写亲人欢聚时的热烈场面,表达亲人之间的喜悦之情。第四章描述延安城新面貌,表达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第五章回顾延安的光荣历史,展望延安的美好前程,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二、诗人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试着找出相关诗句,细心揣摩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揣摩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人的抒情方式。参考答案:直接抒情:“革命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延安熔炉锻造了“我”,与延安永远有割舍不掉的感情。“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盼望着能常回延安,能见到亲人,能看到延安的大发展。动作描写:“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用“黄土”代表这片土地,养育了这里的人民,“抓”“贴”等动作,将重回延安的兴奋心情表露无遗。“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心中有千言万语,却“登时说不出来”,表现出诗人见到亲人们时无以言表的激动,“扑”这一动作正是这种心情的外在表现。语言描写:“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表现了以老爷爷为代表的革命群众与诗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场景描写:“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一描写延安在新时期的新面貌,表达了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三、这首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根据下面的提示深入体会,完成练习。1.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试选两三个诗节做简要分析。2.诗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描摹了当地的生活细节和场景。试找出几处,感受陕北的地域风俗。第67页共67页\n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地方特色。参考答案:参见“素养提升”。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其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比兴,下句道出真意。以上说的是纯正的信天游民歌,贺敬之化而用之,赋予新意:变化一,描写革命生活,抒发革命情感;变化二,用普通话而避陕北方言,并省去衬字;变化三,比兴句少,直接叙事抒情的诗句居多。这首诗创造性运用了“信天游”的形式,抒情性强;描写陕北农村生活场景,富有地狱特色;语言上具有信天游的某些特点,让诗作仿佛有口头传唱的意味。如“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眼眶眶”等,都是“信天游”式的言语,颇有些“土”气,诗作以此接了地气,为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积累拓展四、品味下列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地方特色。参考答案:参见“问题探究”第3题。五、背诵这首诗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增加积累。参考答案:略。六、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访问你的祖辈、父辈,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还可以对照这首诗,延伸阅读莫耶《延安颂》、祁念曾《延安,我把你追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等,看看这些诗文体现了怎样的“延安精神”。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深入体会“延安精神”。参考答案:略。第67页共67页\n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思考探究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自主提取信息,提高概括能力。参考答案: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作为物候学的研究对象,物候就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化而在生长、发育、迁徙、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表现出的反应。二、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回答下列问题。1.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2.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说明的顺序。参考答案:1.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2.参见“整体把握”。采用了逻辑顺序。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包括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前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条理。三、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各种说明方法对于说明事理的作用。参考答案:说明方法例句作用举例子说明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第67页共67页\n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作比较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说明经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列数字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说明纬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引用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积累拓展四、比较下面两段文字的不同特点,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不同语段,体会说明语言的两个不同特点。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第1段文字连用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都扣住“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点,以灵动的语言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这一段讲的是人们习见的现象,因此不用数字,也不用抽象概念,而是将道理寓于形象之中。第2段则相反,给出物候记录中确定的时间段、考察对象和精确的比较结果,说明物候的古今差异。这是因为物候古今的变化往往是缓慢的,个人难以察觉,因此用数字说话,才能清晰地展现结论。可见,说明语言的运用,要根据说明内容的特点来决定。五、这篇文章总结了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课外查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因素,与同学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通过思考形成结论并表达出来。参考答案:略。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思考探究一、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两篇短文共同涉及的问题,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参考答案: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第一篇短文谈到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二、这两篇短文都是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试任选其中一篇,分析其思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在的推理论证思路,把握文章的逻辑链条,从而理解文章内容,并体会事理说明文层层推论、逻辑严密的特点。参考答案:参见“整体把握”和“素养提升”。如《恐龙无处不有》这篇短文,隐含着一个逻辑推理过程:恐龙的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这说明,恐龙曾经生活在每一块大陆上。→但是,恐龙不可能是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的。第67页共67页\n→所以,现在的各块大陆在远古曾经是联结在一起的一整块或者说“泛大陆”。→这块“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在的各块大陆。这表明每一个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思考,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的基础,或者由此可以开辟出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或者为已有的研究、假说提供新的证据,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照应了作者在本文开头提出的观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三、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3.即非常纯的沙子。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补充说明语句的含义和不同作用,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参考答案:1.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2.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3.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4.这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积累拓展第67页共67页\n四、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相联系的。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约11034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所以说海沟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这里好像一个枢纽或传动带,一方面海洋板块的岩石俯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翘起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尝试用课文中的理论加以阐明。参考答案: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例证。《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自第6段起阐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本题的材料,说明了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会在分界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海沟。五、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多种相关的假说。课外搜集整理资料,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你的认识,并相互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拓展,阅读探究,并书面表达,交流探讨。这样可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而有悟,同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参考答案:略。第9课桃花源记陶渊明思考探究一、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简要讲述这个故事,并背诵全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把握全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先将课文读一两遍,解决文字、内容上的疑难之处;然后合上课本,将桃花源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要保证基本情节不能遗漏;第三步就是反复诵读,并依据基本情节背诵课文了。参考答案:略。二、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各有不同。默读课文前两段,想象其中的画面,说说这些画面给你的感受。设计意图:第67页共67页\n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是全篇的“华彩”。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但读来并不单调乏味,而是诗意盎然,清丽醇厚。文章这两段的语言风格恰恰足以证明这一点。本题力图通过学生的默读、想象、谈感受这三个步骤,帮助学生体验作者笔下的诗情画意和自然真醇。当然,这些图景当中也蕴含着作者创作此篇的“真意”。这样的题目答案不求一致,教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特色和创作意图。参考答案:略。三、本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2.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会作者造语极简,看似平淡却意蕴丰厚的特点。参考答案:1.参见“素养提升”。(渔人在现实世界里的见闻遭遇;渔人所说的世上情形与桃花源内的生活相比,差异多么巨大:一边是混乱不堪,一边是安静自然;一边是苛捐杂税,一边是怡然自乐;一边是战乱频仍,一边是安泰谐和;……种种对比,蕴含其间。)2.“如此”包含渔夫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入而出的所经历和见到的种种。此处若再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积累拓展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1.为:动词,作为;介词,对。2.便舍船,从口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2.舍:动词,舍掉,读“shě”;名词,房屋,读“shè”。3.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第67页共67页\n3.乃:副词,于是;副词,竟然,表示出乎意料。4.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4.寻:动词,寻找;副词,不久。五、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但是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它们在句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常用义的区别。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古今异义的语言现象。此题涉及的词语又是古今异义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即一些双音节结构,和现代汉语里的双音节词在外形上完全一致,但意义却多有差别。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的常用义未必是到现代汉语中才产生的,比如“鲜美”表示“食物味道好”的含义,“无论”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的含义,在隋唐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只是到了现代汉语中依然保留并且成了常用含义。因此在讲解时,尽量避免使用“古义”“今义”这种笼统的说法,以免造成误解。1.鲜美:颜色鲜艳美丽。现代汉语中指食物味道好。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交通:交错相通。现代汉语中是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3.妻子: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是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指没有出路的境地。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现代汉语中是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六结合课文及下面节引的《桃花源诗》中的诗句,讨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相命肆农耕①,日人从所憩②。桑竹垂余荫,菽稷③随时艺④。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⑤王税。荒路暧⑥“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⑦,衣裳无新制。第67页共67页\n童孺纵行歌,斑白⑧欢游诣。①相命肆农耕:桃花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②憩(qi):休息。③菽(shu)稷(j):泛指粮食作物。④艺:种植。⑤靡:无。⑥暖(ai):遮蔽。⑦俎(zǔ)豆犹古法:按照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⑧斑白:头发花白,指老人。设计意图:通过与课文内容紧密关联的拓展材料,推动学生对课文核心部分的理解。参考答案: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俗淳朴,社会平等,没有战乱、压迫和苛捐杂税,人们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乐。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第10课小石潭记柳宗元思考探究一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然后背诵全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梳理课文线索、理解文体特征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梳理游记线索,一方面理清作者游览思路,另一方面也是对语言进一步的体认与深化。在此基础上,学生背诵的效果自然会更好。参考答案:参见“整体把握”。二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试做具体分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景物描写背后情感变化的过程。参考答案:在游览的过程中,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由“隔篁竹”听到琤琮作响的水声引起内心之“乐”,这是情感的第一个层次。于是“伐竹取道”而往,“下见小潭”。清冽的潭水、奇特的潭石、蓊郁的潭树,都是在这种内心愉悦之情下的对小石潭的关注与欣赏。接着写清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因此感到鱼儿“似与游者相乐”,此时物与我融而为一,作者从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藉。这是情感的第二个层次。第67页共67页\n然而不久,这种怡乐的心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当作者向西南望去,见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势如犬牙一般交错,于是有一种幽深不可测度的内心感受。而这一感受,似乎隐约地与自己被贬谪以来一贯的心境有某种契合。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勃勃生机了,而是显得“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把周围环境与个人的感受结合起来,含蓄地反映了个人的孤寂、凄凉、哀怨的心境,进而让自己感觉“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是情感的第三个层次,作者久谪远荒的凄凉心情尽在其中。三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怎样的感受?试用几个词或一两句话,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懂原文,读出自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主要抓住文中留有深刻印象的部分,有条理地讲出来即可。提示学生谈感受时注意用词的准确生动,将情与景有机结合。参考答案:略。积累拓展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词类活用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提示词类活用现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意,体会古人简约的语言风格,因此要落实到对句意的准确理解上,不要纠缠于“是否有活用现象”“是哪种活用现象”等无实质意义的问题。1.西:向西。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斗: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像蛇那样蜿蜒前行。3.其岸势犬牙差互3.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4.凄神寒骨4.凄:使(人的心情)凄凉。寒:使(人的骨头)寒冷。五、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的成就,而又有突破性的发展。明代文学家茅坤说:“夫古之善记山川,莫如柳子厚。”课外阅读“永州八记”中的其他作品,第67页共67页\n如《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西小丘记》等,体会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色。也可以阅读后世的游记作品,如袁宏道《满井游记》、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姚鼐《登泰山记》等,体会其与柳宗元文章风格的不同之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培养文言文的自主理解和欣赏能力。山水游记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到柳宗元才真正确立,而“永州八记”又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最杰出的代表;同时,这组作品内部各篇间有较强的关联性,拓展阅读有助于深入理解。第11课核舟记魏学洢思考探究一、熟读课文,想象“核舟”上的情景。想一想,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力充分参与的过程中,总结雕刻者高超的技艺,对全文形成整体性的把握。参考答案:第一,善于在小中寓大,展现“尺幅千里”的雕刻艺术。如船体长度和高度只有“八分有奇”,“二黍许”,“其长曾不盈寸”,却雕刻了五个人、八扇窗,箬篷、船楫、炉、壶、手卷、念珠各一,对联、题款共三十四个字,可见雕刻技艺的精湛。第二,善于将静态的人物动态化,表现出舟中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文章共雕刻了五个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现。苏轼是黄庭坚的前辈,所以他是“左手抚鲁直背”,示表爱抚;黄庭坚是苏轼门生兼友人,所以与苏轼共处时,他是心有所悟又自由自在,表现出来的是“如有所语”。佛印是僧人,高蹈脱俗,意念高远。两个舟子,一喜动奔放,一喜静安然,动静相宜,互为补充,富有情趣。第三,于精细微小处绝不马虎了事,展现刀笔之神与“象”外之韵。如八扇窗,而且是“左右各四”,既有数量之美,又有对称之韵。互相对望的雕栏也是对称的。窗上的对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内容相对。“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分别出自《后赤壁赋》和《赤壁赋》,两篇千古佳作似乎也参与到雕刻作品之中了。再有如“舟尾横卧一楫”,只六字,于月色水光中桨息舟停,纵游江面,丰富的情景意蕴已经俱在一桨之中了。第67页共67页\n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讨论: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性,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全文说明顺序,把握文体特征,进而思考作者写作此文的匠心。参考答案:全文先总体介绍王叔远的雕刻艺术,再具体介绍大苏泛舟赤壁的核舟,最后对核舟雕刻做一个分类统计。具体介绍核舟主体时,又是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来介绍的。这只核舟两头尖尖,中间部分较为厚实且有高度,以刻为船舱、船篷。所以首先介绍中间部分,这是这条船视觉上的“主体”。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主体”既明,船头的三个人物的位置自然也就很清晰了。苏、黄、佛印是主要人物,故此要先讲。船尾舟子是陪衬人物,故而后说。作者这样写,一是为了表达方便,二是为了遵循事物内在的逻辑。基于以上原因,作者没有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一般的顺序进行介绍。三、本文语言简洁、严密、生动,试结合下列句子做具体分析。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本文的语言特质,在认知与积累中不断提升文言素养。参考答案:1.为了说明雕刻之能,先说尺寸之短,“径寸之木”,而后再说“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然后再进一步总结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通过这样的三个层次,就将王叔远的“奇巧”充分介绍出来了。这样既以综述的笔触说明王叔远微雕艺术之高明,后文再以“尝贻余核舟一”,自然引出对核舟的具体介绍。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2.这句话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船体长度和高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可见核舟确实很小;而且因未经准确测量,使用了表示约数的“约”“有奇”“可”“许”,可见作者用语很有分寸感。第67页共67页\n3.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3.先列出“一楫”,以分出左右,引出二舟子,然后分别加以生动的说明介绍。居右者,呈现动态之美,因此先面部,后举止,重点在举止。居左者,呈现静态之美,先举止,后面容,重点在面容。一动一静,动静相宜,次序井然,神态毕出。四、古代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看看不同在哪里。1.苏、黄共阅一手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汉语中数量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品味本文运用数字的奇妙与变化。参考答案:1.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2.舟尾横卧一楫。2.船尾横放着一支桨。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3.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人五个,窗八扇;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首先,古代汉语量词系统不发达,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是比较常见的形式。本题给出的四个例句均无量词。这是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的时候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其次,古代汉语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会加上一个“有”(同“又”)字。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用,翻译的时候要删去。此外,关于数词和名词的搭配,如若重点在名词上,数词一般放在名词的前面,例句中的“一手卷”“一楫”“一舟”;如若重点在数词上,数词一般要放在名词之后,如“人五”“窗八”等。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里也有数量词组在名词之后的现象,比如在说明性的逐一列举的时候(类似本题第3小题的情况),因此这一点并不属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第67页共67页\n翻译时也不必(有时甚至是不能)把数量词移到前面。第12课《诗经》二首思考探究一、《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选择本课中的一首诗,做具体分析。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以《蒹葭》为例:蒹葭苍苍(萋萋/采采),白露为霜(未晞/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之湄/之滨)。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跻/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坻/沚)。重章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带给人一种或委婉深长或激越澎湃的表达效果。这种形式在当代的歌词中也有不少用例。二、《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诵读这两首诗,看看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兴手法,并举例分析。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体会《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参考答案:关于赋、比,兴的准确含义,历来说法不一。教师可以不必纠缠于各家之说,按照一般通行的理解即可。赋,即直陈其事,直接抒写:第67页共67页\n比,即比喻;兴,即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吟咏的对象。比和兴在诗歌创作中有时会兼用,共同创造诗歌的艺术形象。例如《关雎》第一章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睢鸠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助鸟的行为来引出抒情主人公的对淑女的殷切盼望,以此情感总揽全诗。次章以水中左右飘摇荡动的荐菜为比,兴起君子欲求淑女动荡渴慕的心。当主人公求之不得,付出暂时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甚至“寤寐思之”,“辗转反侧"。《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三、《蒹葭》一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设计意图: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深人理解把握《兼葭》一诗艺术特色。参考答案:《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抒情诗。诗中写深秋露重霜浓,水边芦苇苍苍,诗人冒着秋寒徘徊岸边,思慕的人儿却在水一方。诗人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崎岖而漫长: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仿佛又在水中央。伊人似近而远,忽隐忽现,可望而不可即。全诗分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题——追寻“在水一方”的“伊人”,五至八句描绘追寻的情状。这不仅使诗歌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还起到了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更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三章又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序列,“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岸再到彼岸,地点的变化,写出了主人公不畏险阻地-再追寻、几度求索,也暗示了“伊人”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这首诗朦胧、含蓄,历来被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曳的好诗。积累拓展四、《诗经》中的诗多是四字句,两字一顿,各章还常常重复咏唱。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感受其节奏和韵律。设计意图: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体悟诵读是“心悟口诵”的过程,只有认真揣摩诗歌内容、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再辅之以一定的诵读技巧,才能真正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律。例如《关雎》首章,可划分节奏如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窃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全诗的序曲,要读得平静。“鸠”“洲”“逑”为韵脚,要拖长读,显出音调的回环和谐之美。又如《蒹葭》首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语速稍慢,读出怅惘之情,韵脚字“苍”“霜”“方”要读得饱满。参考答案:略。五第67页共67页\n、下面是对《关雎》第一章的一种翻译,你喜欢吗?为什么?请另选一章,试着翻译成白话诗。雎鸠鸟关关合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余冠英《诗经选译》)设计意图:通过文白的转化,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把握原诗的语言、节奏、情韵,又可以增强学生对现代汉语驾驭运用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古诗文今译本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古诗的翻译既要照顾诗意,又要考虑保持诗歌形式韵律上的特点,较之古文更难,但也更为有趣。因此,翻译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古今汉语的比较和趣味的培养上,不要拿硬性标准来要求学生。参考答案:译诗(余冠英)1.关雎雎鸠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荐人左采右采。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2.蒹葭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哪,人儿正在水那方。逆着曲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芦花一片白翻翻,露水珠儿不曾干。心上人儿她在哪,那人正在隔水滩。逆着曲水去找她,越走越高道儿难。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一片芦花照眼明,太阳不出露水新。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逆着曲水去找她,曲曲弯弯道儿拧。逆着直水去找她,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除余冠英《诗经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外,还有祝敏彻《诗经译注》(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袁梅《诗经译注》(齐鲁书社1985年版)、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向熹《诗经译注》(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等,可以参考。第67页共67页\n第17课壶口瀑布梁衡思考探究一、阅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别写了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的哪些特点。作者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脚下的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参考答案:雨季壶口瀑布的特点是不太像瀑布,而像“一锅沸水”,水势浩大,涛声如雷,令人害怕。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真的是瀑布,景观丰富多样,有雄浑壮阔,有陡峭奇绝,有多姿多彩。作者之所以在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又写了“脚下的石”,其原因大致有四:第一,壶口瀑布是水和石共同造就的,文章以写水为主,但不宜对石不置一词;第二,从观景的角度来看,作者定点换景,游目四顾,最后把视线收归脚下,转换非常自然;第三,作者所感慨的小小壶口却“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的奇景,正是产生于石头对水的约束,因而接下来描写“脚下的石”也是很自然的;第四,写被河水侵蚀的石头,能够展现河水的真正力量,这样就改变了前面描写河水在石壁的阻遏挤压下“各自流淌”所有可能带来的片面印象,将文章的境界翻上一层,也为后面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个性奠定了景物描写上的基础。二、作者在枯水期来到壶口瀑布,采用了独到的观察角度,写出了独特的景物特征。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观察角度与景物特征之间的关系,理解游记选择写景角度的重要性。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观察角度在游记写作中的作用。一方面,采用什么角度观景是一种事实,游记的描写是对事实的反映;另一方面,观察角度是景物描写的基础,本文如果不是采用在河心俯仰四顾的多重视角,就无从写出上述的景物特征,也就无从产生多样化的审美体验。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作者采用定点换景的写法,立足点是“河心”,先写水,后写石,视角反复转换。作者先俯视“河中有河”的龙槽,写“壶口”得名的原因,景物特点是“奇”;再仰观河面,看滚滚而来的黄河水,景物特点是“雄”;然后视线随河水由上至下,“跌人”龙槽,碎为水雾,景物特点是“险”。以上三个观察角度所见的景物特点都属于阳刚、崇高一类。接下来平视龙槽两边,细写千姿百态的河水,以及水雾和彩虹,景物特点是多姿多彩;最后,视角转换到作者自己的立足点,描写长年被黄河冲刷侵蚀的河底巨石,巨石“静”的形态蕴含着河水“动”的力量,景物特点是震撼人心。文中描写的多个画面呈现出多种景物,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静有动;表现出多重意境,刚柔相济,层次分明,情景交融。这样就使得《壶口瀑布》展现出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立体感。三、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找出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说说你的理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感想与思考,理解游记以“所感”为灵魂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作者在文中的感受大致包括三个类型,一是观景时的直接体验,二是由景物引发的感想,三是基于景物进行的带有较多理性色彩的思考。不同的感受,理解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观景时的直接体验,主要是作者观赏雨季壶口瀑布时“可怕的警觉”和枯水期看河水急坠跌入深沟时“不觉打了一个寒噤”。前者重在描写雨季时壶口瀑布水势之大,后者重在突出瀑布本身的“险”,心理感受有相似之处,但前者偏重“可怕”,后者偏重“震撼”。由景物引发的感想,主要是作者观赏了河水在壶口前的种种形态后发出的感叹:“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作者由自然联想到人本身,巧妙地把水的多样与人的多情联系起来,文章的意蕴也顿时变得丰富起来——水的种种形态,不正是人生百态的象征吗?作者进而又自设一问:“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毋庸作答,哲理意味油然而生。第67页共67页\n理性的思考主要是由脚下的巨石引出的对黄河个性的解读。作者在发议论时使用拟人手法,用“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这样写人的语言来诠释黄河的个性,准确生动,易于理解。作者的思考有两个层次:第一,黄河的个性是柔中带刚的,蕴蓄着无尽的力量,所以才能穿凿巨石,改变地貌;第二,未经磨难不成材,黄河的个性也是在巨石的逼迫、抵拒中在最终铸就的,甚至可以说“未过壶口不成河”。这两层思考让文章富有理性色彩,有了深度和质感。积累拓展四、反复阅读课文第3、4段,品味其语言的妙处,并试着写一段赏析文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习写简单的赏析。课文的第3、4段是文中描写最为精彩的两段,也集中体现了文章的语言特点,即畅达自然与典雅凝练相得益彰,语言富有节奏感,用词精准,表现力强。关于语言特点的分析,可以参考“问题探究”第2题。让学生写赏析文字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文章的语言妙处甚多,赏析时不妨只选其一点,从文本出发细加分析,分条阐述;不要蜻蜓点水、面面俱到,也不要简单概括、脱离文本。参考答案:示例:课文第3、4段主要描写壶口瀑布的河水,在动词使用方面很有特点。第一,选词准确,词语丰富。如描写即将坠人深沟的河水,连用“挤”“撞”“推”“搡”“呼”“拥”等动词,非常准确地表现出水的种种动态。第二,适当重复,形成特殊的表达效果。“跌”字在这两段中出现了六次,突出强调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动态,特别是第4段,在不长的语句中连续五次使用“跌”,三次使用“碎”,不仅强化了瀑布流水的力度,也因适当的重复而形成了独特的音节效果。第三,运用拟人手法,用人的动作写水的动态。这两段中的动词,很多都常常用来表现人的动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像“走”“进”“折返”“迂回”“觅”等动词都是如此,这些动词使文章的描写更有形象性,更易打动读者,也更能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五、游记这一体裁,涉及内容广泛,写法自由,风格多样,读来既能增广见闻,也能带来美的享受,引发心灵的共鸣。课外阅读郁达夫《西溪的晴雨》、徐迟《黄山记》、王充闾《读三峡》等,体会它们在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特点。设计意图: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视野,使学生对游记这一文体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教师既要提供阅读篇目的建议,还要进行阅读目标的提示和方法的引领,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关注总体阅读感受的差异,适当比较文章的选材、构思和语言的不同特点,尽量发挥学生自读的教学效能,避免“一荐了事”,把“自读”变成“随便读”。参考答案:略。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第67页共67页\n马丽华思考探究一、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理清文章的脉络,复述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线索,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参考答案:作者循行程写了两天的活动,以第一天的见闻为主。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从安营在各拉丹冬雪山脚下,到驶过冰河,最后进人冰塔林。随着立足点和观察视角的变化,作者笔下的景物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营地远眺各拉丹冬雪山,突出它的高峻、雄壮、变幻莫测;在砾石堆上四顾,突出冰峰的晶莹、冰河的辽阔和整个冰雪天地的浩茫;靠近冰山,发现其图案的难以名状;进人冰塔林,特别是身处冰窟,细看千姿百态的冰体和冰山的裂纹、皱褶,突出其晶莹纯美,闪闪生光;第二天重返冰河,听到阳光下冰河融化的流水声。随着行踪和景物的变化,作者“所感”也发生着变化。远眺雪山时,感到雄伟和神秘;张望冰峰和冰河,感叹造物主的创造力;身处冰窟,感慨自然永恒的存在和漫长的变化;倾听水声,想象即将演绎出的长江的故事。二、作者是怎样描写各拉丹冬的冰塔林的?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读课文集中写景的段落,把握作者的写景手法。参考答案:作者对冰塔林的描写有详有略,略写时一笔带过,详写时细致刻画。从描写自己身处冰窟的感受开始,写到冰风的呼啸与川流不息,然后详细描写冰体的千奇百怪、美不胜收。作者在描写冰塔林时非常注意把主观的感受、想象与客观的描写融在一起,往往从眼前的景物出发,做时间维度上的延展。如对冰窟和冰风的描写,突出异样的“温暖”感受,既写风的“扫荡”,更把思绪放飞到洪荒之始,感喟于自然的永恒。又如描写冰塔林和冰川,虽然以“写形”为主,却很少对其形态做过细的描写,而是用精短、准确、形象性强的词语连续带过,很好地表现出冰体形状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同时又畅想眼前奇景的形成过程,主客观融为一体。这样的写法既增加了文章的厚度,也赋予文章独特的韵味。三、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设计意图:第67页共67页\n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将身体状况、内心体验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的写法,感受其独特的艺术效果。参考答案:作者反复叙写自己在各拉丹冬糟糕的身体状况,从侧面写出了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突出了本文“所至”和“所见”的独特性。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作者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糟,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感受与理解却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这样的写法,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乐观与坚强,也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作者在身体的痛苦中坚持行走、体验甚至考察,这使得本文染上了苦难美和悲壮美的色彩,给读者的阅读感受也超越了“观赏自然”的范畴。积累拓展四、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想一想,这些句子在表达方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这里的“眩晕”和“卖弄”是什么意思?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2.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删去加点的部分,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3.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作者是怎样描写冰山的裂纹和皱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读文章,体会语言特点,具体把握作者的写景手法。教师在教学中应精选有代表性的语句,引导学生自主赏析,指导他们试着将自已相对初步、模糊的感受慢慢精细化、条理化,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再概括课文写景笔法、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尽量避免教师给出现成结论,再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具体语句去验证的方式。参考答案:1.“眩晕”原指一种症状,感觉到自己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指“浩浩苍苍”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令人不知该看什么;“卖弄”原指有意显示、炫耀,含贬义,这里指大自然的无穷创造力在各拉丹冬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两个词表现了作者面对冰峰、冰河、冰谷等景色感受到的震撼,以及基于人与自然的对比而产生的对自然的敬畏。第67页共67页\n2.删去加点部分后,全句就只是对眼前景物的实实在在描写,缺少了对大自然漫长历史和永恒运动的想象。没有了想象之美,景物也就缺少了神韵。3.作者并不去详细描写冰山裂纹和皱褶的形状,而是由此写到关于冰川、冰山形成变化的想象,把冰山的皱褶想象成树的年轮。这样的写法能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长、反复的变化,并由此认识到:这冰山、冰川其实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这几个句子在描写眼前景物的同时,都不停留于具体的描写,而是将笔触宕开,抒写作者的想象与感触,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时间的远处或思考的深处。这样的写法虚实结合,主客相融,带给读者一种富于厚度和深度的美。五、观看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从多个角度了解长江壮丽的自然景象和多彩的人文景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跨媒介阅读,利用影像文本,丰富对长江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人文的热爱之情。这两部人文纪录片播出时间相距20多年(1983年、2006年),分别从当时的视角呈现长江的自然风景与沿岸的人文风情,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观看时注意感受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再说长江》中有很多《话说长江》的镜头重现,很多曾在《话说长江》中出现的人物也再次走进新片中,观看时可注意体会这种安排带来的效果。《再说长江》从多个角度详细拍摄了长江的源头,可与课文形成互补。参考答案:略。第21课《庄子》二则思考探究一、背诵《北冥有鱼》,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背诵课文增加积累,增强语感;理清课文的层次,理解庄子创造的大鹏形象。参考答案:《北冥有鱼》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从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第二层,从“是鸟也”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第三层,从“天之苍苍”到结尾,第67页共67页\n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二、熟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复述这则故事,并回答下列问题:1.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2.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设题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庄子与惠子的论辩技巧和文章的深层内涵。参考答案:参见“整体把握”。积累拓展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参考答案:1.振奋,奋起。2.齐谐者,志怪者也2.记载。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3.如何,怎么。4.请循其本4.追溯。四、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是他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结合注释,并查阅工具书,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①犹能畏后生②,丈夫未可轻年少。①宣父:指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下诏尊称孔子未“宣父”。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深入理解庄子笔下的大鹏形象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参考答案:李白用诗的语言,描述了《庄子》中的大鹏形象。他借助这一形象,表达了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高远志向,以及不被世俗认同的伤感,第67页共67页\n并希望得到像李邕这样的名士的赏识和引荐。第22课《礼记》二则思考探究一、背诵《虽有嘉肴》,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归纳作者的论述过程。参考答案: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再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全文语言精练,逻辑严密。二、背诵《大道之行也》,归纳一下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了解儒家的社会理想。参考答案: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诚信和睦,普遍仁爱;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出于公心;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人们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三、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从两篇中各举一例加以分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对偶句式的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参考答案:《虽有嘉肴》“故曰”之前,全都是对偶句。第一组,以“虽有……,弗……,不知……”的句式类比论证,导出议题;第二组,用两个“……然后知”的句式,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两种困境;第三组,用两个“知……然后能……”的句式,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情境。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大道之行也》中的对偶句,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偶精严,音韵(平仄)相对,简捷凝练;“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男有分,女有归”,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第67页共67页\n简明有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对比面对财货浪费和力气付出时两种无私的态度,加重了推理的意味;“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虽然不是严格的对偶,在语词上不一一相对,但句子结构、表意风格仍具有对偶和铺排的特点。这些对偶句的铺排效果和气势,与《虽有嘉肴》略同。积累拓展四、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和联系。1.故曰:教学相长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词语古今意义的区别与联系。过去文言文教学讲“古今异义”比较多,这里有意强调联系,意在勾连古今,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参考答案:1.教学:教与学。现代汉语中指“教书”或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大致相当于古代汉语中的“教”。2.不独子其子2.子:子女。现代汉语中专指“儿子”,词义范围缩小。3.男有分,女有归3.归:女子出嫁。现代汉语中用作“返回”“归还”“由”“属于”等意思,均由“出嫁”这个本义引申而来。4.货恶其弃于地也4.货:财货。现代汉语中一般指货物或商品,词义范围缩小。5.盗窃乱贼而不作5.贼:伤害。现代汉语中一般指偷东西的人,词义发生了转移。五、下面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查阅工具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理解。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学习《虽有嘉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理解《礼记》中的另一些论学格言,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启发。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谈出体会,而不只是简单地翻译了事。参考答案:1.玉不雕琢,就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第67页共67页\n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2.就学年龄过了然后才去学习,那么就劳苦而难有成就。(强调学习的时效性)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3.独自学习而没有学友(一起研讨),就会孤陋寡闻。(提倡共同探讨交流、相互启发、增广见闻的学习方法)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4.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树,先砍伐纹理平顺的地方,最后砍伐(纹理不平顺)有疙瘩的地方。(提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第23课马说韩愈思考探究一、熟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熟读、背诵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寄寓的情感。参考答案: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并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亦即人才常有,而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伯乐却不常有。这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二、这篇短文仅100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唆。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行文变化(同一称谓的不同表述)及其表达效果。参考答案:1.直称。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正面提及,表述严正。2.暗称。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述委婉,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3.代称。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这些句子中的“其”“是”“之”等代词,都是指称千里马的,表意简洁含蓄。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子的语气特点。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翻译文中句子,理解句意,感受其语气特点。对语气特点的把握最终要落实到诵读上。第67页共67页\n参考答案:1.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陈述语气)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不能办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反问语气)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转折语气)4.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4.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诘问、感叹语气)四阅读下面的短文,结合课文,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不少于300字。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资治通鉴·唐纪八》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568-627):名伦,字德彝,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相关拓展阅读,深人理解课文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略。第24课唐诗三首思考探究一、《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但具体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石壕吏》只是“客观”地叙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际,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试结合作品分析这两种写法的表达效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杜甫这两首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石壕吏》直接讲述底层劳动人民的故事,诗人自己并不是故事的主角,而是一-个近距离的“旁观者”。一方面,这个故事本身已经足以令人动容,任何直接的议论和抒情都显得多余:另一方面,诗人对这件事情的情感是复杂的、矛盾的,他高度赞扬人民的牺牲精神,而牺牲的具体方式(战争所迫,差役所胁)又是他难以接受的,甚至是需要控诉的,这种复杂的感情也难以直接表达,而蕴含在叙述之中则更能令人回味和深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是诗人自己在一场暴风雨中的经历,但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自身境遇不幸的描述,而是能够推已及人,从个人遭际联想到要为天下寒士谋取温饱,从而体现出一种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使得诗歌具有了非常深广的社会历史意义;而且诗人也并不是抽象地议论和抒情,而是借助“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样具体、鲜明的形象,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真挚而感人的呼告。如果不借助结尾议论和抒情的升华,诗歌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都要大打折扣。二、《卖炭翁》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人的态度又是怎样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表现出来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卖炭翁》的现实批判意义,以及诗人表达情感态度的方式。参考答案:揭露了当时宦官假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底层人民在这种掠夺之下生活困苦不堪又无力反抗的黑暗社会现实。诗人对于以卖炭翁是满怀同情的,而对宦官及其爪牙则充满了憎恶。但这一切情感并未采取直抒性的表达,而是蕴含在诗歌的叙述和描写以及强烈的对比之中。一方面极写卖炭翁生活之困苦、心理之矛盾、烧炭运炭之艰辛,一方面又将宦官及其爪牙的飞扬跋扈、颐指气使、蛮横无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还有结尾处“一车炭,千余斤”之重与“半尺红纱一丈绫”之轻的强烈对比。作者的鲜明的爱憎之情都蕴含在其中了。三、这三首诗中有不少精彩之处,如《石壕吏》的巧妙构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及宫使形象的刻画等。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欣赏本课诗歌写法、语言上的精彩之处。参考答案:第67页共67页\n《石壕吏》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构思的巧妙。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役,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人“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那些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其实用心品味-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役逼出来的。原来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差役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役仍不依不饶,逼着要人,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三层之间的换韵处理也暗示了这一点。总之,差役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在《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诸诗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诗人的这种心情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怒号”以比拟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字写出狂风威力之大。“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写出了一种茅草漫天飞舞、无处不在的奇景,虽无一语直接写风,却让人感到风的肆虐,动态十足,惊心动魄。“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不言大雨,而给人以大雨将至的压抑之感。“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写被子破烂冰冷、屋漏湿冷,透出阵阵寒意,令人悲悯:又以“娇儿恶卧”映衬其间,更觉苦寒不堪。《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及宫使形象的刻画:第67页共67页\n“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一肖像描写把卖炭老人烟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这是常年艰苦劳作留下的深刻印记,“两鬓苍苍”见其年高,“满面尘灰烟火色"“十指黑”见其极度劳苦,让人为之心酸。“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对卖炭老人心理活动的描写,“身上衣正单”与“愿天寒”形成不合情理的鲜明对比,“心忧炭贱”则点出了个中缘由,读之催人泪下。“翩翩两骑来是谁”,“翩翩”有轻快之意,用在这里写出了官使肆意妄为、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情态。“手把”“口称”见其仗势欺人、专横跋扈。“回”“叱”“牵”这一连串动作,则刻画出其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丑恶面目。第67页共67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9-08 00:23:03 页数:67
价格:¥12.88 大小:150.31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