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高考必考简答题汇总(必修二精选35道)(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考历史必考简答题汇总1.新经济政策内容有哪些?①农业: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②工业: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2.1980年设置了哪些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3.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表现如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4.苏联工业化成就有哪些?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是什么?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通过武装干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6.结合所学,请回答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1)工业革命:①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近代工业产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2)第二次工业革命: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高涨。7.早期殖民扩张背景是什么?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8.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从印度洋贸易、大西洋贸易和太平洋贸易的表现思考)印度洋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大西洋贸易欧洲人通过开辟出的多条航线和沿海港口,将欧洲生产的手工制品运到美洲出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和烟草由于劳动力严重缺乏,欧洲商人还将非洲黑人运到美洲卖为奴隶,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太平洋贸易葡萄牙:①葡萄牙人入居澳门后,形成了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贸易路线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②葡萄牙商人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量白银。③随着中国对白银需求的增长,葡萄牙人便以澳门为据点,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太平洋贸易西班牙:①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②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白银运回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结果: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7\n9.苏联的改革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1)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够,需要不断探索,因此改革是必要的。(2)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3)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4)苏联的改革失败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10.工业革命爆发的条件是什么?(从政治、经济、殖民扩张和科技等回答)(1)政治前提: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2)农业经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3)殖民扩张: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4)科技: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5)英国17世纪中期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6)市场需求: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11.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是什么?(从王室支持、航海经验和造船业发展等思考)(1)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2)丰富的航海经验的积累①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相信大地是球状的。②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日益丰富。③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远航。(3)造船业的发展:造船技术的提高,为远洋航行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12.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1)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一些当权人物看到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2)为了挽救国家颓势,“求强”“求富”。【详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需要从内忧外患的形势、有识之士的推动及维护清朝统治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1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成就和特点是什么?条件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成就电力技术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化学工业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旧产业部门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特点①由于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及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③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具特色7\n14.洋务运动的具体实践活动有哪些?(1)创办近代工业①官办的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②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2)创办近代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3)创立新式海军:北洋舰队等。15.农村、城市、国企分别如何改革?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主要进行国企改革;国企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所有制:把单一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管理体制: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分配体制: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革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产权制度16.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和主要发明以及影响是什么?(2)第一次工业革命扩展到哪里?(1)领域时间发明影响纺织18世纪30年代开始“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生产组织1771年水力纺纱厂近代工厂的开端,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动力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生产技术史上的飞跃;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交通19世纪初汽船、火车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机械制造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工业革命完成(2)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美国。【解析】(1)(1)纺织:根据所学可知,从18世纪30年代提高织布速度的“飞梭”开始,在半个多世纪内,通过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经历了织布——纺纱——织布三个阶段持续递进的技术革新过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2)生产组织:根据所学可知,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3)动力:根据所学可知,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还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7\n(4)交通: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初,汽船、火车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5)机械制造:根据所学可知,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19世纪中叶,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标志着工业革命完成。(2)扩展:根据所学可知,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17.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带来哪些影响?①积极影响: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②消极影响: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影响了苏联的发展。18.古代的畜牧业生产工具有哪些?(1)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2)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3)汉朝:①使用纺车纺纱;②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纺织品(4)元朝以后: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19.其他开辟的航线有哪些意义?(1)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2)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3)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20.工作工具按照材质分成哪些类别?每一种类别的特征是什么?(1)石器:①旧石器时代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②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2)铜器: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己出现小件青铜器,青铜在当时是珍贵的资源,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3)铁器:①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治铁技术;②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③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21.人类耕作工具的材质是如何演变的?人类的耕作工具种类繁多,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22.闭关锁国政策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1)原因: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2)影响: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2.什么叫“福利国家”?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23.分阶段说明19世纪前期到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至今,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概况、主导国家、原因以及影响工业革命(19世纪前期-20世纪初):金本位制(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为主;英国是主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英国强大的实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超多强,浮动汇率制,储备货币多样化;美元贬值,但仍占主导;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多极化趋势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多极化趋势下,欧元、日元、人民币影响上升。2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有何历史影响?(1)这一模式在工业化初期和战争时期以及在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使苏联迅速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7\n(2)这一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同资本主义阵营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3)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忽视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提高(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和中国照搬苏联模式,对各自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该模式也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致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25.经济全球化的历程是怎样的?时期概况开始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进入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26.抗战胜利后国统区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国统区经济崩溃和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党反动派为了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在国统区进行经济掠夺、政治独裁。一方面,国民党为解决因发动内战而产生的严重财政困难,在城市征收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在农村征粮加租,抓丁拉夫。这一切导致的恶果是物价飞涨、民族工商业破产、工人失业、农民流亡、耕地荒废,人民挣扎在饥饿和死亡线上。另一方面,为了维护专制独裁统治,国民党对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他阶层人民群众要求停止内战、反对迫害的民主运动进行残酷镇压,尽失人心。27.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有哪些?(从经济、社会、思想等方面思考)(1)经济根源:14—15世纪,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使当时部分西欧人认为,富裕的东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3)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也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4)精神动力:西欧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也成为激励他们出海远航的一个动因。28.问题探究: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1)封建社会的前期,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明朝中期以后,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3)始终会阻碍、制约商业的发展29.近代民族工商业诞生后举步维艰,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结合史实分析“春天”到来的原因。(2)列举这一时期民族资本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并简析这一“短暂春天”的历史影响。7\n(1)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尤其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力的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2)行业:纺织业和面粉业。 影响: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30.国际金融组织的建立(1)国际金融组织建立的背景是什么?(2)两大国际金融机构是什么?主要业务有哪些?(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2)成立时间主要任务主要业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增强会员国维持经济繁荣的信心。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1945年鼓励对外投资,促进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主要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分析】(1)背景:根据所学可知,国际金融组织建立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2)际金融机构:根据所学可知,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分别是1945年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主要业务:根据所学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建了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增强会员国维持经济繁荣的信心;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鼓励对外投资,促进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主要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31.古代中国纺织工具是如何演变的?坯车、匣钵、支钉等。31.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出现的原因和内容以及作用是什么?(1)原因:新中国财政困难,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物价飞速上涨,市场混乱。(2)内容①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严厉取缔和打击“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等投机活动。②针对投机商人哄抬物价,政府集中物资统一向市场抛售,掌握市场主动权。(3)作用: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32.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①标志性成就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②②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③③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④④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向其他国家扩展。第二次工业革命:①标志性成就是电力和内燃机的应用。②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取得了巨大成就。③几乎同时发生在儿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规模大、范围广,发展比较迅速。④对没有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如日本、俄国。7\n【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其主要特点包括①标志性成就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②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③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④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向其他国家扩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其主要特点包括①标志性成就是电力和内燃机的应用。②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取得了巨大成就。③几乎同时发生在儿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规模大、范围广,发展比较迅速。④对没有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如日本、俄国。33.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1)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如何?(3)阻碍此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1)①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②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2)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和新兴部门如化学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3)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和四大银行聚敛财富,摧残和压迫民族工商业。34.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内容?意义?(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组织上)内容:思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政治: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组织: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决策: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巨变。35.为什么国家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历史发展证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如果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发展需要,就要通过革命或改革来改变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消灭了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进步,但仍不能满足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农业方面,土改后我国农业还是一冢一户的个体经营,多数个体农民缺乏农具和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和抵御自然灾害,难以合理使用耕地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并且很快就会出现新的贫富分化,无法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分散的个体农民生产率低,在生产、销售、分工等方面均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迫切需要。在手工业方面,作为个体经济的手工业,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所以必须通过合作化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之适应国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满足了国家对一些工业品的需要,吸收工人就业,提供税收,活跃市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计民生。但其资本主义的性质又使它存在剥削工人剩余劳动,唯利是图,与社会主义生产目标相左,抑制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等负面作用和影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与国家有计划按比例的要求不相适应,因而必须对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以,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满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设的需要。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9-05 21:23:03 页数:7
价格:¥4 大小:101.50 KB
文章作者:U-200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