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第11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3/21

4/21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单元总结提升单元总结提升单元总结提升│单元知识网络单元知识网络单元总结提升│单元知识网络【复习主线】本单元立足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重点阐明了中华文化力量的体现。对于中华文化,要把握一个原因、两个特点、三种表现:一个原因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两个特点,即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三种表现,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独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对于民族精神要把握一个核心、两种意义、四种内涵、四项要求:一个核心就是理解爱国主义这一核心;两种意义,就是认识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四种内涵,就是把握民族精神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四项要求是指弘扬民族精神的要求。单元总结提升│时政热点链接► 点击新闻传承革命精神 凝聚不竭动力材料一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等出席大会,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时政热点链接单元总结提升│时政热点链接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信息①。材料二 胡锦涛指出,辛亥革命后,接受这场革命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继续顽强探寻救国救民道路。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信息②。从此,中国人民有了用先进理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中国革命出现焕然一新的面貌信息③。单元总结提升│时政热点链接材料三 胡锦涛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信息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信息⑤,也是全体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职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信息⑥。单元总结提升│时政热点链接材料四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根本利益信息⑦。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增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促进两岸同胞密切交流合作,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提升两岸经济竞争力,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终结两岸对立,抚平历史创伤,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信息⑧。单元总结提升│时政热点链接► 思维导图单元总结提升│时政热点链接► 针对训练1.2011年9月27日开播的电视剧《辛亥革命》,展现了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艰辛探索,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弘扬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新时期我们必须明确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B.弘扬中华民族精神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故选D。单元总结提升│时政热点链接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百年清华,用一个世纪的沧桑和风采,筑就了中华民族崛起的脊梁。这里的“民族脊梁”体现了()①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②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B[解析]“民族脊梁”指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故排除①。单元总结提升│学科技能培养► 方法技能11 图表类材料题【题型概述】图表类试题以《经济生活》为主,有时结合《政治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知识。图表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饼状式三种,反映当年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试题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材料一般由标题、图表、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或3个小问题组成。一般第一问是:表1、表2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学科技能培养单元总结提升│学科技能培养第二问是:表1和表2之间有何内在联系?第三问,要求考生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问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以及表格中现象发生的原因。【方法点拨】解答图表类试题一般采取“一审、三看、两对比”的解题策略。所“一审”就是审设问,依据设问,明确设问指向。“三看”就是看标题、看图表内容,看小注。“两对比”就是对比图表内容,对图表内容做到横比和纵比,对比图表与小注。单元总结提升│学科技能培养【典题例练】[2012·杭州模拟]年关刚过,“用工荒”又一次成了社会热点问题。小李是高三文科班学生,针对这一热点问题收集了许多资料,并设计了一组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他解答。表 我国各地区农民工数量、占全国比重、月均收入及增长率单元总结提升│学科技能培养东部中部西部人数(万人)占比(%)月均收入(元)/年增长率(%)人数(万人)占比(%)月均收入(元)/年增长率(%)人数(万人)占比(%)月均收入(元)/年增长率(%)1001743.61422/5.2714631.11350/5.9581525.31378/8.3单元总结提升│学科技能培养注:以上数据摘自《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表和图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简要分析图所反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单元总结提升│学科技能培养[方法点拨]一审审读设问,明确设问指向。考查图表反映的内容,以及图表现象出现的原因三看看标题:通过表格的标题,我们可见表格主要反映了农民工数量、占全国比重、月均收入三项内容。看内容:由内容可知,表格反映了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农民工数量、比重和收入。通过图的标题可知图反映了农民工的流向。看图内容:图反映了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农民工流向。看小注:两个图表小注无信息,省略两对比因为小注无信息,所以对比图表与小注步骤省略。对比图表内容:我们从农民工人数比重和收入对比可知,东部农民工人数多、比重大、收入水平不高。对比图表内容可知,流向东部劳动力减少,中西部增多。劳动者流动主要受到工资水平和消费成本的制约单元总结提升│学科技能培养[答案对症]①表说明,东部地区农民工数量高于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工月均收入不高,但各地区农民工收入差距不大,中西部农民工务工收入增速要快于东部地区。②图说明,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流向发生变化,流向东部地区农民工减少,而流向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大幅增加。③原因:由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西部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增加;各地区农民工收入水平差距不大,东部生活成本提高,吸引力减弱,而且中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增长较快。单元总结提升│学科技能培养【题型演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表 安徽省三大产业占GDP比重变化情况(单位:%)注:2009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2.62%。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70%左右。年份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第一产业19.9717.9816.4916.3015.9814.88第二产业38.7641.3243.1944.1646.6248.77第三产业41.2640.7040.3239.0437.4036.35单元总结提升│学科技能培养材料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不仅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特征,而且具有经济、文化、技术等强融合性特征以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强辐射力特征。指出图表蕴涵的经济信息。依据图表和材料说明安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单元总结提升│学科技能培养[方法点拨]一审审读设问,明确设问指向。设问概括图表反映信息,并阐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三看看标题:安徽三大产业比重。看内容:一二三产业发展情况。看小注: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两对比两对比:对比图表内容,可见第一产业降低,第二产业上升,第三产业比重降低,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对比图表与小注,可见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立足我国第三产业滞后,一二三产业不协调,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可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单元总结提升│学科技能培养[答案对症]①蕴涵的经济信息是:2004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加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②安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9-04 10:58:05 页数:21
价格:¥7 大小:427.50 KB
文章作者:xihulunjian123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