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版高考历史 3-2-1精品系列 专题03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高中历史3-2-1系列之专题03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教师版)【考点定位】(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突出太平天运动这一农民革命战争最高峰的历史贡献及其历史局限。(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着重考查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影响。(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突出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认识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掌握大革命、工农武装割据、解放战争等主要史实,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第二次巨变。【三年高考】一.2022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2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8)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答案】:B2.(2022高考文综北京卷17)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A.利用义和团B.颁布明定国是诏C.预备立宪D.南北和谈【答案】:C25\n【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清政府晚期革命力量风起云涌,清政府摇摇欲坠,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酝酿改革,企图实行“预备立宪”,欺骗国民,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故选C项。3.(2022高考文综山东卷1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项。4.(2022高考文综安徽卷17)图5为民国年间的漫画,画中人物指的是A.袁世凯B.段祺瑞C.张勋D.溥仪图5【答案】:C【解析】:图5中“民国四年”(1915年)仍然打着拥护皇帝“万岁”(君主专制)的辫子军旗号,这是违背历史潮流的“自作孽不可活”的行为,即C项张勋;A项袁世凯是1916年自己称帝复辟;BD两项也不符合题目的限制条件。5.(2022高考文综福建卷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成果,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之前,不是辛亥革命的成果;三民主义也不算辛亥革命的成果,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6.(2022高考文综四川卷19)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25\n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答案】:A7.(2022高考文综重庆卷15)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A.秦日纲B.陈玉成C.李秀成D.石达开【答案】:C【解析】:太平天国后期防御战中,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和苏南,打击英法侵略者,即选C项。8.(2022高考文综广东A卷15)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答案】:D【解析】:注意图片下方标题“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国民革命军第一军1925年8月成立,源于黄埔军校的教导团,是国民政府中央军的嫡系主力部队,图中还有“民众的力量”、“打倒军阀及一切帝国主义”等字样,正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故正确答案选D。袁世凯独裁卖国(1912—19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与存在(1931年—1945年,也有持续到1947年春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这一说法)、五四运动(1919),ABC三项的与1925年时间不符。。25\n9.(202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29)毛泽东说?“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前面这部分材料”不包括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五四运动C.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D.北伐战争【答案】:D【解析】:重点关注四个选项的时间。ABC三项都在1921年中共诞生之前;D项在1926年开始,不符合1921年之前的材料。10.(2022高考历史江苏卷9)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的战略意图,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选A项。11.(2022高考历史海南卷19)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答案】:B【解析】: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工作重心”是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也即从“包围城市”转变到“夺取城市”、“管理城市和发展城市”。A项要到1952年底;C项的“认识”未变(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阶级配合);D项是从新中国成立时开始的。12.(2022高考历史上海卷26)右图是一张黄埔军校的毕业证书,它颁发于A.1924年B.1925年C.1926年D.1927年【答案】:B【解析】:从图中左边“中华民国十四年”25\n可知,这是公元1925年(1911+14=1925),即选B项。13.(2022高考文综安徽卷36)(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二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10分)【答案】:【解析】:(2)结合材料二“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和1934年中国的政治形势,较易归纳这这两种主张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进步意义。14.(2022高考文综福建卷38——(1)、(2)小题)(37分)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黄炎培也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材料二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25\n(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8分)(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8分)【答案】:【解析】:(1)从材料一陈嘉庚和黄炎培的话语中归纳出“教育救国”的主张,联系半殖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指出其积极意义和局限性(无法实现的原因)。(2)依据解放战争即将结束的形势简述背景,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简述“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的内涵。二.2022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22年新课标卷文综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答案】: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从反孔到尊孔,手段不同,目的一致(宣传农民起义、维护太平天国政权)。应对“战局逆转”主要是重建领导核心、进行后期防御战,排除B;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本身就具有反封建性,传统士绅抵制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C;西方势力对太平天国支持与否,关键要看太平天国能否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利益,排除D。2.(2022年新课标卷文综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25\n【答案】:A3.(2022年全国卷文综16)清初著名使人陈先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题诗一手,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答案】:D【解析】:章太炎借用南宋末年的悲壮抗元故事,意在激发中国人民反帝的民族激情。4.(2022年天津卷文综历史7)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证券的合法地位【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中“毛先生此次去重庆”,可以看出张治中指的是重庆谈判,这次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5.(2022年广东省文综16)图5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A【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扣住日记中的关键词“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变乱”、“竞袭洋夷之皮毛”25\n等,这些词语影射出该乡村知识分子的立场守旧,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虽然涉及社会生活的变化,但不足以表明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以及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排除B、D;同时材料真实反映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变化,故排除C。6.(2022年山东省文综12)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主流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A项1917年以来已经有,不选;C项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就存在,不选;D项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未变,不选;仅剩B项,他能说明陈独秀从新文化运动到国民革命开始这段时间对帝国主义侵华本质的认识日益深入,是民族主义高涨的反映。7.(2022年重庆市文综19)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校拟组织学生到徐向前等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旧址寻访革命足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他们前往的地区位于图4中的图4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答案】:D【解析】:根据本题示意图的时间,可判断这是考查大革命时期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分部状况。徐向前等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湖北、河南、安徽交界,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D正确。8.(2022年重庆市文综20)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国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这一时期的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A.游击战B.攻坚战C.阵地战D.运动战25\n【答案】:D9.(2022年江苏省单科历史6)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学国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答案】:A【解析】: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是美国政体的复制品。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实行联邦制、中国也没有超过日本、袁世凯专制独裁,说明B、C、D表述错误。10.(2022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6)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答案】:B【解析】:留美和留日学生,都不是科举考试选拔的学生,排除A项;1906年才爆发同盟会领导下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排除C项;D项只是外因,排除D项;以发展变化眼光看,选B项。11.(2022年北京卷文综39—(2))(2)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8分)【答案】:(2)贡献:建立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根据地政权建设;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战;创立新民主主义里理论。【解析】:在抗日战争的时间范围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简要归纳中共的贡献。25\n三.2022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22年全国Ⅰ卷文综15)1913年,某身着日是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于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但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从题中老农对“革命党”和“中华民国”的无知与恐惧可以直接表明C项。2.(2022年全国Ⅰ卷文综16)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答案】:C【解析】:结果虽不尽如人意,但可暂时避免内战发生,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能是C项。3.(2022年全国Ⅱ卷文综18)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答案】:D【解析】:1925年五卅运动等反帝爱国运动是在中共领导下取得胜利的,它也使中共快速发展。4.(2022安徽卷文综15)图3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答案】:A25\n5.(2022年北京卷文综18)图7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C【解析】:根据史实此时的东北解放军入关是为了参加解放平津的战役,所以此题正确的选项是C。6.(2022年山东卷文综11)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答案】:A【解析】:只有A项适合图片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也“阻断了中国近代化”的评价。7.(2022年浙江卷文综20)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答案】:C【解析】:①项在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②项是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的纲领;③项是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的号召;④项是1918年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的体会。8.(2022年重庆卷文综18)《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领导权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答案】:A25\n【解析】:“八七会议”纠正的错误,是国民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中共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因此选A项。9.(2022年上海卷历史20)“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A.护国运动B.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D.二次革命【答案】:D【解析】:从题中“今年又杀宋教仁”,可见它是二次革命的导火线。10.(2022年上海卷历史26)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中共七大B.遵义会议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大【答案】:A【解析】:识记课本中所述中共主要会议的相关主要内容。11.(2022年江苏卷历史22)(9分)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一1913年阶段。请回答:(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2分)(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3分)【答案】:【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辛亥革命政治影响的理解。可以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等方面加以解答。25\n影响。【两年模拟】一.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1.(安徽省马鞍山市2022届高三一次质检文综)1912年元旦,《申报》一篇名为《新祝词》的文章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这段材料表明A.清政府已经被推翻B.中华民国已经成立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国实现国民当家作主【答案】:B【解析】:从题中时间和文章内容判断,这是高度颂扬中华民国的成立。2.(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三上期期末质检文综)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A.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B.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答案】:B【解析】:题中材料主要强调袁世凯上台顺应了当时的形势需要、也有合法性,也即B项准确而全面。3.(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上期期末统测历史)中共采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作战方针,最后实现“战和并用,铸剑为犁”的战役是C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C【解析】:符合本题的“先打两头、后取中间”方针和“战和并用”战役标准的是只有C项。4.(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届高三上期期末历史)《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25\n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最后的决裂”责任在中共B.1922年中共已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C.中共应该主动与国民党决裂D.“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材料高度评价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历史作用。5.(江西省临川十中2022届高三上期期末历史)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答案】:D【解析】:从大势所趋、民心向背看,国民党反动统治垮台是历史的必然。6.(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2届高三摸底历史)在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中记载,1840年7月,中英第一次厦门之战,清军士兵被打死了9名。下面是档案中留下的部分个人资料:中营守兵林喜成,年二十五岁,系鸟枪手,母陈氏,妻李氏,子注。左营战兵吴观赏,年四十三岁,系鸟枪手,妻孙氏。左营战兵丘明禧,年三十九岁,系弓箭手,祖母林氏,母刘氏,妻陈氏。右营战兵张世泽,年五十九岁,系鸟枪手,母于氏,妻黄氏,男光灿。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包括①当时没有正常的退役制度②当时没有正常的征兵制度③当时部队的战斗力低下④当时清军没有机动部队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从题中材料四个清兵的年龄看,可得出①②两项结论;从四人用的武器看,可得出③项结论;④项不能从题中材料得到体现。7.(吉林省汪清六中2022届高三二次月考历史)2022年度贺岁大片《十月围城》已隆重上映。影片讲述了1905年10月15日,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戏班主……不惧清政府和港英政府的双重高压,在香港中环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以这一历史场景,下列各种分析最正确的是A.孙中山闹革命广泛结交社会各界朋友B.当时的人们已越来越不满清王朝的统治25\nC.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已被所有中国人接受【答案】:B【解析】:1905年(辛亥革命前)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不惧高压力保孙中山,清朝统治的民心基础已经动摇,即可选B项;A项不能从本题材料体现;CD两项不符合实际。8.(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10月段考历史)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答案】:C【解析】:题中材料所述太平天国首义诸王成为“上帝众子”并借用对应天象,本质上反映了C项。9.(广东省普宁市两校2022届高三四次月考文综)(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代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中国1840年至1945年的主题是救亡”。(1)请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各阶层、各派别向西方学习的主张(6分)并归纳这一时期向西方学习的大致过程。(2分)(2)先进知识分子的主张基本上都体现了“救亡”的时代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在实践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3)材料二中林伯渠的观点是什么?造成作者这种认识的原因可能是什么?(6分)材料三“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摘自(《西方文明史》(4)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有的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有的人则感到“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联系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现状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8分)【答案】:25\n(4分)(3)观点: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被低估的。(2分)原因: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因此许多青年低估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4分)(4)“绝望”因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遇到重大挫折;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民革命的失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国民党正面战场接连失败;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处境艰难;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严重破坏。(任答两点,4分)“曙光”因素:中共诞生;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鼓励发展经济,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任答两点,4分)【解析】:(1)注意材料一中时间段中国人学西方、探索救亡道路的层次性:器特——制度——思想文化。(2)主要用近代化史观及从思想解放等角度回答影响。(3)据材料二点明林伯渠的观点,主要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角度回答原因。(4)联系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政治状况,从不利形势角度谈“绝望”因素,从有利形势角度谈“曙光”因素。二.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1.(重庆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文综)《洪仁玕自述》中说:“自古取江山,屡先西北而后东南,盖自上而下,其势顺而易……况江之北,河之南,古称中州鱼米之地……今弃之不顾,徒以苏杭繁荣之地,一经挫折,也不必久远。”义说:“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材料不能说明的是A.中原地区在中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B.太平天国不能仅仅依凭苏杭的繁荣25\nC.洪仁玕看到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造成了太平天国的失败【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归纳其洪仁玕看到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内部原因(没有巩固的根据地)和外部原因(清王朝与外国侵略者勾结)。2.(四川省绵阳市2022届高三三诊文综)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下图所示的中国近代两次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进行探究学习,得出了厂列四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①金田起义、武昌起义都发生于辛亥年②两次革命都属于民主主义革命范畴③两次革命都主张变革封建土地制度④两次革命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④项不适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不是两者的共同点。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武昌起义爆发后,日本同意清政府购买武器的要求,同时向英国提议联合军事讨伐,但遭到英国的拒绝。不久后,英国公使朱尔典却策划了南北和谈。这表明A.英国放弃了对清政府的支持B.英日同盟条约失去意义C.英日两国在华利益有所不同D.英国认为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符合其民主的原则【答案】:C【解析】:外交政策的调整根源于国家利益,即C项所述。4.(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2022届高三综练二文综)五四运动中,学生的表现日益激进,胡适和蒋梦麟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文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原来如此》)文中“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A.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B.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C.袁世凯复辟帝制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5\n【答案】:D【解析】:题中的“乱子”即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5.(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民国人冯文洵创作的《丙寅天津竹枝词》结尾是“寸土休夸值寸金,盛衰消长系人心。忽然买卖声沉寂,为鉴前车汉与浔(九江别称)。”其反映了天津英租界房价大跌的情景。与此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C.直奉战争爆发D.英国爆发经济危机【答案】:A【解析】:民国时期天津英租界房价大跌的诱因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中国人民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反帝斗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6.(2022届新课标全国卷文综模拟一)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时说:“……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当即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所说的这条“新路”是指A.井冈山道路B.进行解放战争C.实现人民民主D.进行重庆谈判【答案】:A【解析】:题中的“新路”是指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井冈山道路)。7.(2022届新课标全国卷文综模拟四)1947年底,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20年来未解决的革命力量在斗争中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中共为“解决”“优势问题”而采取的关键举措是A.解放军对国民党展开战略反攻B.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C.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D.发动三大战役并取得彻底胜利【答案】:A【解析】:结合解放战争中1947年底的情况综合判断,适合这一时间的只有A项。【一年原创】25\n1.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A.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确立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D.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2.最近热播电视剧《黎明前的暗战》,讲述了国民党湘籍将领程潜、陈明仁深明大义,促成湖南和平解放的义举。剧中多次提及“无湘不成军”的民谚,该民谚的产生最可能始于A.两次鸦片战争中B.土地革命时期C.太平天国运动后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C【解析】:“无湘不成军”源自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组织“湘军”,拥有较强战斗力的典故。3.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答案】:D【解析】:AB两项对应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C项对应新文化运动;只有D项符合五四运动背景及意义。4.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辛亥革命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C.实现了生话上的移风易俗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答案】:B【解析】:这里的“2132年的历史”是指从前221年到公元1912年,这在中国政治上是封建君主专制时期,本题突出了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即B项。5.清史专家赵尔巽认为:“(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下列选项与此观点不一致的A25\nA.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B.逆贼洪秀全…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寸草不留C.太平革命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血腥的‘十字军’D.洪秀全揭橥拜上帝教大旗后,就开始毁灭道观、寺庙……【答案】:A【解析】:本题题干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消极评价,而A项是积极的进步的评价。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二 延安毛泽东勋鉴:来电诵悉,期待正殷……查此次受降办法,系由盟军总部所规定,分行各战区,均予依照办理,中国战区亦然。自未便以朱总司令之一电,破坏我对盟军共同之信守。朱总司令对于执行命令,往往未能贯彻。然事关对内妨碍犹小,今于盟军所已规定者亦倡异议,则对我国家与军人之人格将置于何地?……抗战八年,全国同胞日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旦解放,必须有以安辑之而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误。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二封电报(1945年8月20日)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的含意。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怎样的探索?(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封电报出现的国内背景。(2分)(3)材料二反映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蒋介石的真实态度及原因。(6分)【答案】:25\n【解析】:(1)联系毛泽东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背景,即土地革命战争(国共十年对峙)的背景即可回答第一问;主要突出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党人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上的探索。(2)主要回答1945年重庆谈判前的国内政治形势。(3)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分析蒋介石多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真实态度和原因。【考点预测】纵观2022—2022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这一专题,以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中共成立、解放战争四个方面为主要考查内容,除选择题外,非选择题主要集中在辛亥革命及临时政府政策措施等考点。在2022年的高考复习中,除上述主要考查内容外,还应注重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国共对峙等知识的复习与练习。【高考母题】1.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能说明这则材料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一大B.国民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答案】:B【解析】:从题中关键信息“无产阶级……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明确革命力量、革命对象和革命目标,即可选出B项。25\n2.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A.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性质B.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C.上海即将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D.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答案】:D【解析】:AC两项与题干无因果联系;B项从工人罢工开始;只有D项准确说明了题中材料的出现原因。3.“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亦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小说《祝福》主要揭示了A.辛亥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B.农村在社会生活变迁中的保守缓慢C.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彻底D.国民政府对农村的无耻掠夺4.天京变乱后流传着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该民谣反映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A.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B.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C.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D.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作崇【答案】:B【解析】:从题中民谣出发,理解天京变乱的原因之一——领导集团内部争夺权利斗争。5.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写到: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字,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A.长征战事频繁,异常艰苦B.长征是被迫的战略转移C.长征为革命前进奠定基础D.长征增强党和军队凝聚力【答案】:C【解析】:主要理解“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的含义,即可选出C项。6.(17分)2022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纪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孙中山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在《建国方略》等著作中,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初步蓝图。无论是提出“建设是革命的唯一目的”,还是表明欲赶超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都应该实行“开放主义”25\n。这说明孙中山及其建国理念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初绘了蓝图。所以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新华社评论《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的契机。(5分)材料二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的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2分)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才能生效。(3)根据材料三,指出《临时约法》实行什么制度?这个制度具有什么进步意义?(2分)材料四 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艺术。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最坏的时期”是由谁统治的?根据材料四,概括由于哪些因素造成了“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3分)材料五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共产党人对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与发展。(3分)25\n(6)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为民主制度提供宪法保障的法律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前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一纸空文,而后者(《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源何在?(1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两部宪法体现了什么共同的思想?(1分)【答案】:(2)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等。(任意写到两点,就得2分)(3)制度:责任内阁制。(1分)意义:制约专制。(1分)(4)袁世凯(或:北洋军阀)。(1分)因素:中国幅员辽阔,广大内地未受到西方影响;中国官员和知识分子专注儒家著作,强调道德伦理;对西方事务不注重,中国缺少学习外国的传统。(任意写到两点,就得2分)(5)继承与发展: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意写到三点,就得3分)(6)根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新中国。(1分)共同思想: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1分)【解析】:(1)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回答辛亥革命对中国现代化(或近代化)的影响。(2)从经济基础、国际环境、政治传统等角度,简要分析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制度不能巩固发展的原因。(3)从《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权力这一目的出发,即可明确其制度及意义。和新中国的宪法文件所起历史作用的不同。25\n2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4:38:00 页数:25
价格:¥3 大小:726.2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