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版高考历史 3-2-1精品系列 专题02 近代中国维权斗争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高中历史3-2-1系列之专题02近代中国维权斗争(教师版)【考点定位】(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着重掌握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注意侵华日军的主要罪行及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事件,理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与发展的脉络,明确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贡献。【三年高考】一.2022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22高考文综北京卷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了“最惠国待遇”,清政府开放上海等为通商口岸,故A、C不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设立总理衙门。“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选B项。2.(2022高考文综浙江卷19)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抗美援朝时期D.大跃进时期25\n【答案】:C3.(2022高考文综四川卷18)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安事变,而封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应映出《时代》周刊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B.希望示好日本,结成美日同盟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D.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答案】:D【解析】:本题是史学新方法题之哲学思辨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表面上是1936年底美国对中国和日本局势都很重视,本质上是担心中日战争的爆发会危害美国在华利益。4.(2022高考文综重庆卷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题中材料“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是列强派兵驻扎北京至大沽、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方便列强对清政府进行控制,这是D项条约的内容。5.(202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27)漫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漫画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A.《呜呼鲁民呜呼圣地》B.《蜿蜒南下》C.《国破山河在》D.《支持的住吗》25\n【答案】:D【解析】:A项反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项反映日军越过长城南下,扩大侵华;C项也反映抗日战争;D项寓意国民党反动派利用美国军事援助发动内战,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6.(2022高考历史江苏卷7)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可见,期间又受到外国欺侮,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涉及此内容,故选B项。7.(2022高考历史海南卷14)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答案】:B【解析】:题中多省教案频发(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和中国教徒的冲突),民间传言表明教堂“罪大恶极”,这些现象是中外民族矛盾加剧的体现,即选B项;AC两项与题干无必然联系;太平天国运动推崇洋教(基督教教义是拜上帝教的来源之一),D项更错。8.(2022高考历史上海卷19)根据右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64至1895年中国A.国库白银储备B.领水外轮吨位C.铁路里程数D.茶叶出口额【答案】:B25\n9.(202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图1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答案】:答案略。【解析】:以否定。25\n10.(202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13)(19分)阅读材料,参看地图,回答问题。材料一从金朝开始,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地处海河与南、北运河交汇的三岔河口一带的天津,很快发展成为北京调运漕粮等生活物资的中转枢纽和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舟车攸会,聚落始繁。”材料二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城市。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金融中心。材料三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工商企业。1903年,政府开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仅20年,新城区就成为天津新的政治、文化和工业中心。——摘编自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天津城区示意图(1936年)(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B、C三区开始形成的时间和原因。(6分)用一例近代史实说明天津是“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2分)(2)分别举例说明材料二天津的“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依据材料二,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5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的背景。(2分)依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初期天津发生的主要变化。(14分)【答案】:25\n【解析】:变化。11.(2022高考历史海南卷27)(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8分)【答案】:(1)不同之处: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苏维埃政府改制;红军改编。(5分)25\n(2)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双方政策的调整与相互妥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社会各界的推动。(8分)【解析】:(1)简要概括题中材料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内容即可答题。(2)从中日关系、国共关系、国内局势军事和政治局势等多角度分析合作实现的原因。12.(2022高考历史上海卷38)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12分)【答案】:说明:下列答案按层次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的原则进行排列和赋分。“答案1”为最高层次的答案,“其他答案”为不符合题意的答案。圆点符号后的内容为参照性示例。史实其他答案。组织答案l:叙述成结构。答案2:叙述较连贯。答案3:罗列史实。【解析】:本题主要论证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可从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两国政治、经济等综合国力的强弱对比、英国全球扩张与中国闭关锁国的冲突、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使用比较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等史学观点,逻辑严明、史实准确、结论合理地论证这一问题。25\n二.2022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22年新课标卷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答案】:B排除D。2.(2022年北京卷文综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答案】:B【解析】:题中,“野蛮”行为不野蛮(正义),“文明”行为不文明(不正义),正是对八国联军对中国侵略掠夺这一本质的揭露。3.(2022年安徽省文综16)图五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25\n【答案】:B【解析】:图5反映的中国远征军入缅甸抗日,最有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对中国抗战的战略物资支援,其它选项与中国远征军的作用无关。4.(2022年福建省文综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A.损害身体,削弱军队战斗力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答案】:D5.(2022年四川省文综16)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扯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A.收回通商口岸B.发展民族经济C.维护国家主权D.挽救国家危亡【答案】:A【解析】:题中上谕“广开口岸”与A项“收回通商口岸”不一致,故按题目要求,选A项。6.(2022年浙江省文综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答案】:C【解析】:题中材料的关键句“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应该是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红军万岁!”出现于1927-1937年间。A、B时,中共尚未提出“抗日统一战线”,故排除。C、D满足条件,但题目要求“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C当为最佳答案。7.(2022年重庆市文综17)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25\n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霸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A.1851年B.1895年C.1898年D.1906年【答案】:C【解析】:“焚我皇宫”是指火烧园明圆,排除A。“强迫开埠胶州”是指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排除B。“竟欲瓜分中国”说明是在义和团运动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之前,排除D。8.(2022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6)“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B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答案】:B【解析】:注题本题关键词“滇西”、“边陲”,综合判断这是抗战时期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9.(2022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7)(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25\n(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英德协定》的原因。(7分)(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5分)【答案】:三.2022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22年新课标卷文综33)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A.太原会战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D.武汉战役【答案】:C【解析】:从题中日军的报告“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是指日军对八路军将领的指挥艺术和八路军的战斗力给予高度重视,排除A、D两项;特别是“广阔地区”,更能排除B项。2.(2022年新课标卷文综35)中日双方对l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25\n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答案】:A【解析】:从中日双方的相反记载可以看出,这是由于立场不同导致的对同一历史事实的不同解释。3.(2022年北京卷文综17)“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全民族团结抗战,应该反映的是民族矛盾,此题应该是指1937年,上海“八•一三”战役,所以正确选项是D。4.(2022年上海卷文综10)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士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答案】:D【解析】:规定开放上海的是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5.(2022年上海卷文综12)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如:①台儿庄战役,②平型关大捷,③辽沈战役,④淮海战役,⑤武汉会战等。上述战役中,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A.①④⑤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③⑤【答案】:B【解析】: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都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③④两项。6.(2022年四川卷文综15)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25\n7.(2022年天津卷文综历史8)《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C【解析】:从“亡国灭种的危机”、“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等关键句不难做出判断。8.(2022年重庆卷文综19)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期间,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知,此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美国总统强调中国当战对世界联合国家作战的贡献,抗战期间属于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9.(2022年江苏卷历史6)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答案】:A【解析】:从图中的位置(战场在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和形势(日舰队不符。25\n10.(2022年海南卷历史14)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恩格斯的评价表明这次战争的受益者包括英国、法国和俄国,而俄国受益最大。据此可判断这次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1.(2022年四川卷文综39题第(4)小题)(4)图17反映了1846-1900年上海城区构成的演变过程。以图中的年份为序,描述这一过程,(3分)概括上海城区变化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变化对当地经济的影响。(6分)【答案】:(4)(13分)过程:1846年,上海城区包括旧城区与英租界;1846—1861年,增加了美、法租界;1861—1900年,在旧城区与法租界之外,英、美租界进一步扩大为公共租界(3分)。特点:城区规模不断扩大;老城区规模长期不变;城区沿苏州河、黄埔江发展;租界扩张是造成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4分)。影响:经济主权受到损害;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生产方式出现;近代城市开始兴起(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解析】:从图17中的草图及图下的说明归纳不同时间段上海城区构成的变化。从城区规模、城区地形、租界日益扩张增大等角度归纳特点。从国家主权、经济基础、生产力、社会生活等多角度分析影响。25\n【两年模拟】一.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1.(安徽省蚌埠一中2022届高三上期期中历史)右图是1937年刊发在《救亡漫画》杂志上的一幅名为《收复失土》的漫画,画中的抗日军人一手握枪,一手高举大刀,两腿横跨长城内外。对这幅漫画表述正确的是A.该漫画创作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期B.该漫画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政府的失望C.“收复失土”意指收复丧失的关内大片领土D.该漫画表达了画家渴望“打回老家去”的心声【答案】:D【解析】:从题中的关键信息“1937年”、“收复失土”、“两腿横跨长城内外”,综合判断为D项。2.(安徽省示范高中2022届高三二次大联考历史)《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有①外国商船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②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权利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④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A.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B3.(北京市第66中2022届高三上期期中历史)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A.《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的特权B.《天津条约》使列强获得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的特权C.《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25\nD.《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在使馆界驻军的特权【答案】:A【解析】:题中所述是指外国租界在上海出现,其法律依据即A项。4.(黑龙江省伊春市马永顺中学2022届高三11月历史)“国民党政府监狱中所有的因共产主义或左派活动而被拘禁的人都释放了,其他逃亡到国外的人也回国为民族事业而听从分配。甚至蒋介石也照孙逸仙的意思谈论战争对民族革命的重要性。”这一情况的出现是因为A.国民革命爆发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抗战取得胜利D.新中国成立【答案】:B【解析】:题中所述“释放、回国、民族革命”,是指在中日民族矛盾为主矛盾时中国的情况,即B项。5.(吉林省白山二中2022届高三上期二次月考历史)1792年,英国人马格尔尼出使中国,希望中英贸易的门户开的更大一些。清朝以其不磕头为由予以拒绝。后来,美国总统小亚当斯(1767-1848)指出,“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不是鸦片而是叩头。”其观点①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②指出了鸦片战争背后的文明冲突③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④说明鸦片战争具有偶然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6.(福建省六校联考2022届高三上期二次历史)抗战时期,蒋介石在与纽约《时代》记者蒂尔•德丁的一次谈话中,警告说:“敌人没有认识到中国领土是不可侵犯的,中国是打不垮的。”关于材料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A.表达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坚强决心B.国民政府有能力赶走日本侵略者C.日本的侵略激起了中国的民族意识D.国民政府为此付出了努力与牺牲【答案】:B【解析】:B项是指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它不是“中国抗战必胜”包含的因素。25\n7.(甘肃省天水一中2022届高三上期二段考历史)楹联“一谏惊中外,两党联盟,三军齐上阵,四面击倭……”中,“惊中外”的历史事件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C.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合作抗日的序幕D.使国共第二次合作最终实现【答案】:C【解析】:题中“一谏惊中外”是指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历史意义,即C项所述。8.(甘肃省靖远中恒2022届高三联考历史)义和团称“神仙附体,刀枪不入。”义和团的一份揭帖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上述言论体现了义和团①将“扶清”与“灭洋”相结合②非科学的世界观③不能区分列强侵略与外来文明④由自然灾害引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④项所述不能从本题材料中体现;①②③三项可以从本题材料中体现。9.(江西省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期期中历史)史学家高第这样概括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的目的:“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由此可知这场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答案】:B10.(山西省2022届高三二诊历史)同治年间,章京周家楣回奏总理衙门:“其中外办罪,生死出入,不得其平,拟请定约时将中外命案定一公例,凡系交涉之案彼此照办,以得其平,于条约内载明遵守。”导致“中外办罪……不得其平”的原因是A.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B.中国关税不能自主C.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实施D.列强攫取了领事裁判权25\n【答案】:D【解析】:从本题关键信息“中外办罪……不得其平”可知这是列强破坏中国司法主权,即D项。11.(辽宁省沈阳二中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5年6月格拉斯哥印度协会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信件):中国行省垄断贸易,压迫英商,且常常发生破产事件,而广州英商又无生命财产保障,从此,都妨碍英国对华贸易,不符相应于中国的庞大市场与英国开放贸易自由的机会……我们认为陛下政府倘在中国沿海取得一个或几个岛屿,作为进行贸易的基地,以避免中国政府的勒索、控制和烦扰,则必将对于我们的对外贸易大有好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材料二英国对华走私鸦片表(单位:箱)年份181618241834183518371839鸦片约40001263921785302003900040200  材料三(1839年10月巴麦尊致义律机密件)……陛下政府对于今年春天广州事件所已经形成的意向,为了指导你的运动这是很重要的,你应该首先得知其事。陛下政府感觉,对于中国人所加于不列颠人民和女王官吏的暴行,不得不表示愤怒。陛下政府认为,绝对必须把大不列颠和中国的今后关系安置在明确而安全的基础之上。为此,陛下政府意将派遣海军到中国海去,可能还有少量陆军。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怎样的一种需求?你怎样理解所谓中国政府“压迫英商”“勒索”“控制与烦扰”这些话?(3分)(2)结合材料二说明鸦片走私的趋势,针对鸦片走私,清政府态度如何?结合材料二分析此态度。(4分)(3)材料三中的“广州事件”指什么?对材料三中的“暴行”如何理解?“明确而安全的基础之上”指什么的基础?为了维护此基础,英国政府决定怎么办?(5分)【答案】:25\n(2)趋势:呈上升趋势。(1分)态度:清政府进行了严厉的禁烟运动。(1分)分析态度: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清政府并没有彻底杜绝鸦片走私的决心和措施,因为走私总量在不断增加。(2分)(3)事件:指虎门销烟。(1分)理解:所谓“暴行”也指此事件,说明英国政府对中国禁烟的强烈不满,但销烟是中国人民捍卫民族利益的正义行为,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是壮举。(2分)基础:指中国主权丧失,使中国沦为听命于英国的非主权国。(1分)英国的决定:英国决定使用武力。(1分)【解析】:二.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1.(重庆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文综)“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吏,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眷,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材料反映出英国等列强在侵华方式上的新特点是A.增开商埠B.掠夺劳动力C.增加赔款D.割占领土【答案】:B【解析】:从题中材料“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毫无禁阻”可直接选择B项。2.(四川省彭州中学2022届2月月考文综)光绪帝诗云:“城上神威炮千斤,枉资剧冠挫我军。后来无道终许汝,致远深沉第一勋。”此诗反映的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从题中材料“致远深沉第一勋”可直接判断。3.(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22届高三11月文综)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25\n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维新变法D.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题中“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是指义和团运动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是指被清政府利用后又被“铲除”。4.(四川省成都市2022届高三二诊文综)某学者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主观上希望实行抗日、反共两个第一”’而实际上“实行的还是抗日第一,反共第二”。该学者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A.坚持抗战B.消极抗日C.改变反共立场D.玩弄两面手法【答案】:A【解析】:突出理解题中的“实行的还是抗日第一”。5.(湖北省荆州市2022届高三二次质检文综)某绅士说:“当我把选举和旧日国民党统治之下的选举比较之后,我发现我们的选举绝对诚实、自由、平等,绝没有旧日的贿赂、强迫、暴行等现象。”材料反映的史实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政治B.团结起一切抗日的民主进步力量C.壮大了中华苏维埃人民民主政权D.有利于抗战后的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答案】:B【解析】:从“某绅士”所欣赏的选举制度,判断这是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政权的选举制度,它的直接作用就是B项。【一年原创】1.以下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的作战方针:“国军一部分集中华北持久抗战,特别注意保卫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对这一作战方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国民政府武装自卫的决心B.体现了国民政府防御的特点C.体现了国民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D.体现了国民政府消极抵抗的态度【答案】:D【解析】:D项“国民政府消极抵抗”不符合本题“抗战初期”时限内的国民政府抗战表现。2.“25\n中国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一个销量庞大而又迅速扩张的市场;同时又为印度的出产提供销路,众信其数达三百万镑,而这又使得我们的印度人民藉以能够大量消费我们的制造品。(因此,我们)以最迫切的心情呈请不列颠政府施展保护(英商的)威力,(我们认为)如果直接和中国最高政府接触,将会比通过广州那批低级官吏之迂回而又腐化的中介更有效得多。”这段英国曼彻斯特商会给英政府的呈文应出现于A.1836年B.1843年C.1858年D.1860年【答案】:A【解析】:从本题关键信息“呈请不列颠政府施展保护的威力某”即用武力保护鸦片走私,应选A项。3.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A.太原会战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D.武汉战役【答案】:C【解析】:符合本题“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这两个标准只能是C项。4.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传媒大多采用临时增刊的形式,大量报道日本军人在满洲、北平、上海、浙江、海南等地的活动照片,你认为最不可能报道的是A.“欢呼胜利”B.占领海口C.骑骡子(日本兵骑在中国人身上)D.救民于水火【答案】:C【解析】:这种欺骗性报道必然以“日满、日华亲善”为主题,C项不符合这一主题。5.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使这位诗人感到愤闷的历史事件是A.火烧圆明园B.清政府割让台湾C.八国联军侵华D.国民党败退台湾【答案】:B【解析】:本题关键词“和议、瀛东弃、海患难防”是指《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对中国海防造成的巨大危害。6.25\n《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1)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2)中国人“重新评估自己的传统文明”表现在哪里?(8分)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遭遇?(4分)(3)从“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4分)【答案】:【考点预测】纵观2022—2022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国近代维权斗争这一专题,以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三个方面为主要考查内容,除选择题外,非选择题主要集中在不同时期中日冲突的国际背景及影响分析。在2022年的高考复习中,除上述主要考查内容外,还应注重中法战争、义和团运动等知识的复习与练习。【高考母题】1.鸦片战争前,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25\nA.林则徐做好充分准备坚信战争必胜B.林则徐主张加强军训提高单兵战斗力C.林则徐与其他封建官僚有明显区别D.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妄自尊大闭目塞听【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对英国人的错误认识,其根源在于D项。2.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13的社论《铁拳》一文中盛赞它为“神圣的战争”。文章说“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A.侵华英军B.英法联军C.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军D.八国联军【答案】:D【解析】:从本题时间(1900年)可知“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八国联军。3.2022年7月7日,抗战大画《浩气长留》在台湾国父纪念馆展出,93岁的台湾原“行政院长”郝柏村致辞说:“七七是中华民族血与泪交织的年代,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正开始。”这里“站起来”的含义是A.中国从此摆脱了东西方列强的侵略B.中国开始扭转任人宰割的衰败局面C.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之路D.中国从此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强国【答案】:B【解析】:题中郝伯村的致辞是指对“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的重大意义的肯定,即B项所述,ACD三项都不对这一意义的正确表述。4.福建省志记载,民国32年8月30日,福建省航建分会决定献机68架,全省配募捐机1360万元。11月26日,《南方日报》报道:尤溪县捐献飞机13架,居全国县级献机数之冠。从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是A.福建航空事业迅速发展B.福建各地踊跃支援解放战争C.福建人民积极支持抗战D.福建人民支持工业化建设【答案】:C【解析】:从本题时间(民国32年,1943年)可知福建人民捐飞机是为了支持抗战。5.在中国与某西方列强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中,有下列条款:“合众国贸易船只进中国五港口湾泊,仍旧各领事等官督同船主人等经管,中国无从统辖。”此条款当出自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答案】:B【解析】:本题所述条款是指美国对中国领海主权的破坏,即出自B项。25\n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南京条约》揭开了对华事务的新纪元……事实上它成为中国与欧洲“掠夺成性的蛮夷”的关系的基础。(菲利浦•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近代与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国家总共有23个,它们是美国、法国、英国、日本、俄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瑞士、尼泊尔、丹麦、葡萄牙、瑞挪共同体、瑞典、秘鲁、墨西哥、刚果、挪威、巴西、卢森堡。——侯中军《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关于评判标准的初步探讨》(1)依据材料一说明近代中国与欧洲的关系。(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关系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4分)材料二中欧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也走过曲折的道路。以1975年中欧建交为标志,双方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逐步进入成熟、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政治上,双方关系先后经历建设性伙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三次飞跃。经济上,欧盟是中国第一大技术来源地和第四大投资来源地,并且连续6年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跃升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文化上,双方交流互动日益频繁。现在,双方互为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摘自温家宝2022年10月3日在希腊议会发表的演讲(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5年中欧建交的原因。(4分)今天我们加强与欧洲各国的关系有何现实意义。(4分)【答案】:【解析】:(1)点明《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时期中欧关系,从危害和促进两方面简述影响。(2)结合20世纪70年初中国外交新突破的背景分析原因;从21世纪初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际环境出发点明现实意义。25\n2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4:37:59 页数:25
价格:¥3 大小:1.10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