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鸭Ⅰ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检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专题检测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选择题1.(2022·浙江“9+1”高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先后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一是规定了极低的“值百抽五”的关税税率;二是规定英国人在中国犯法,须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来裁决;三是规定今后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上述规定中英国人所取得的特权有( )①协定关税 ②领事裁判权 ③传教士传教权 ④片面最惠国待遇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等的主要内容及危害。协定关税是《南京条约》中取得的,故①错误;依据材料“二是规定英国人在中国犯法,须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来裁决”,可得出是领事裁判权,故②正确;③传教士传教权是法国人在中法《黄埔条约》中取得的,故③错误;依据材料“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可得出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故④正确;故C项正确。2.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中国近代某一次战争的影响。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日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选C项。3.清政府褒奖牺牲在一场战争中的将领林永升“争先猛进,死事最烈”,并追赠其荣誉称号“太子少保”。这场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据材料“林永升……争先猛进,死事最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永升是中日甲午海战中的经远舰管带,在黄海大战中,林永升与全舰200余名官兵壮烈殉国,故B项正确。4.(2022·3浙江宁波选考模拟)“理解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和历史贡献,需将他们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具体分析”。以下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邓世昌B.北伐战争——孙中山C.长城抗战——宋哲元D.解放战争——张自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结合所学可知,1933年日军沿长城进犯,国民党将领宋哲元率军抵抗,故C项正确;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中殉国,故A项错误;北伐时孙中山已逝世,故B项错误;张自忠将军在抗战时的枣宜会战中牺牲,故D项错误。5.(2022·3浙江温州选考模拟)据《清季外交史料》所记,“主权”概念最早出现在1860年,从1875年至1894年,每100页文件只出现1次“主权”一词;从1895到1899年,每100页出现2.5次;从1900年到1901年,每100页出现8.8次;从1902年到1910年,每100页出现22次左右,其中1909年每100页出现37次。该史料反映出( )A.“主权”一词使用频度与近代社会变迁相关B.洋务运动催生了国人“主权”意识的出现C.维新变法运动促使民众“主权”意识高涨5\nD.辛亥革命推动了“主权”一词的广泛使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主权意识的觉醒。依据从1860年到1909年主权一词的使用频率不断增长可知,这与近代社会一方面遭到侵略,另一方面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日趋高涨有关,故A项正确。记载主权一词并不意味着民众“主权”意识出现,故B项错误;维新变法并没有与民众运动结合,而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高潮是1911年的武昌起义和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时间不符,而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6.(2022·浙江嘉兴高二下学期期末)观察如下“辛亥革命大事时间轴”。如要将史事“宣统帝下诏退位”列入其中,则应将其放在( )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之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根据所学,武昌起义是在1911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成立是1912年1月1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1912年4月,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故B项正确,7.(2022·辽宁六校协作体高二第二学期期中)下列对联能够正确反映五四运动结果的是(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后,北京政府于1919年6月10日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依据材料“学生含冤”“同胞受辱”表明五四运动还未取得胜利,故A项错误;“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表述的是在大规模的罢市浪潮中有部分商铺照常营业不支持罢市,不是五四运动的胜利状况,故B项错误;“学生一日不释”表述的尚未释放被捕学生,不是五四运动胜利的状况,故C项错误;D项描述的是争取归还青岛、卖国贼被罢黜、学生被释放回来上课、商铺开张营业,与五四运动的胜利状况相符,故正确。8.陈独秀在1923年指出:“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B.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决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中国国情的情况下,制定了党的最低革命纲领即反帝、反封建和反军阀,故C项正确;A、B两项是中共一大的内容;D项是中共三大的内容,故排除A、B、D三项。9.“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丹心碧血,革命精神。”在这一誓词激励下掀起的革命运动( )A.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取得了近代史上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5\n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可知是指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C项正确;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的是辛亥革命,而且辛亥革命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故A项错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属于国共内战,故B项错误;取得了近代史上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是抗日战争,主要矛头是针对日本侵略者,故D项错误。10.在一则红色旅游解说词中有如下文字:“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其中“宝塔擎旗进北京”指代的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C.红军长征的胜利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暗夜南湖亮斗星”是指中共一大,故A项错误;“燎原烈火向天明”是指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故B项错误;“征程二万经风雨”是指红军长征的胜利,故C项错误;“宝塔擎旗进北京”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D项正确。11.“幕府封疆,书生侯伯,孝廉宰辅,疏逖枢机,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魂魄常依帝左右;湖湘巾扇,闽浙楼船,沙漠轮蹄,中原羽檄,壮圣主威灵于九万里,声光远烁海东西。”挽联所悼念的人物( )A.抗击阿古柏,收复新疆B.率领清军攻占澎湖,收复台湾C.击败噶尔丹,平定叛乱D.签订《改订新约》,收复伊犁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挽联所悼念的人物是左宗棠,联系他收复新疆的作为,可知A项正确。B、C两项属于康熙帝时的事件,D项是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的条约,故排除B、C、D三项。12.下面中国国旗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答案:D解析:清朝国旗的使用时间早于其他三个时期,中华帝国国旗是袁世凯称帝后使用的国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1931年,1925年以中国国民党为首的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④为中华民国国旗,故按先后顺序排列是①②④③。D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地理名词“江南”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向来各外国商人只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吝啬。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但英人及各国均不得借有此条,任意妄有请求,以昭信守。——《虎门条约》第8条材料二 5\n(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强通过《虎门条约》第8条攫取的特权,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与该条约直接相关的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2)材料二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指挥的一场进军江南的战役,请指出这场战役的名称和直接结果。综合上述材料,从社会性质变迁的角度,概括地理名词“江南”所见证的历史。参考答案:(1)特权:片面最惠国待遇。背景: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巨变前夜。(2)名称:渡江战役。直接结果: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见证了近代中国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角度指出列强通过《虎门条约》第8条攫取的特权。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西方资本主义对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中国国力渐衰、危机严重等方面简析与该条约直接相关的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第(2)问据材料二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了渡江战役和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总统府的史实,据此即可指出这场战役的名称和直接结果。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的角度概括地理名词“江南”所见证的历史。1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90年是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90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应运而生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材料二 继承与超越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扬弃和超越。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同时,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阶段目标等方面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资产阶级的自身弊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材料三 走什么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3)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分别指的是什么?各自结果如何?参考答案:(1)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国内条件: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2)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继承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俄国人的路”指以城市为中心,在大城市进行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胜利。结果:失败。“走自己的路”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结果: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解析:第(1)问“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是指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条件,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这些条件包括国际条件和国内条件,即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促进5\n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第(2)问,材料二中的文字“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说明中国共产党“继承”辛亥革命的内容。第(3)问,材料三中“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是指中国共产党由向苏俄学习和模仿苏俄的革命道路到走出自己特色革命道路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