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共28课)(2022新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6

2/66

剩余6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65 计(2022新版)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1.了解我们的住房【教材分析】房屋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建造工程。因此本单元从住房建造工程入手了解学习工程的系统性、复杂性等特点,对学生来说比较合适。本课设计了三个活动,紧紧围绕聚焦板块的3个问题开展学习活动。探索活动1是交流住房基本结构。住房的结构分类标准有很多,从功能上分类有卧室、起居室(客厅)、厨房、卫生间、阳台等;从楼梯结构分类有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混框架结构、钢结构等。探索2是对住房各个系统开展探究活动,住房中有给排水、电、燃气、供暖等必备设备。完善的设备建设需要依靠相应的整套系统支持,例如承重系统、采光系统、通风系统。这些系统的建设与住房整体结构紧密相连并要协同设计。探索3是对工程建造过程进行学习,住房的建造过程包括明确任务、选址、设计、建造、验收等。通过这三个探索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对住房工程有一个初步认知,同时也为下一节课认识工程奠定基础。【学情分析】学生虽然每天居住在房屋中,似乎应熟悉房屋,但绝大多数学生对其结构、系统、建造过程并不清楚,因此学习本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学习会非常感兴趣。鉴于学生的年龄,只要能大致指导住房的基本结构、必需系统以及建造的主要过程即可,从整体上对住房有一个初步认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住房都是有一定结构的,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2.住房由供水、供暖、采光、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3.住房需要经历一定的建造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非常重要,需协同发挥作用。[科学探究目标]1.能结合自己家的住房,说出住房的基本结构(功能分区),以及供水、采光、供暖等主要系统。2.能通过查阅资料及相互交流,简述住房的基本建造过程。[科学态度目标]1.对了解住房有极强的学习兴趣。2.感受同伴沟通交流的重要,乐于分享。[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65 1.初步认识到人类的需求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鹅血技术的进步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2.初步感受房屋建造的复杂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教学重难点】能结合自己家的住房,说出住房的结构以及供水、采光、供暖等主要系统。【材料准备】[教师]住房结构图、给排水系统、电路系统等系统图片,有关住房建设过程的相关资料、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学生]记录单、拍摄关于家里结构图的图片【教学过程】(一)聚焦出示住宅群、房屋室内结构图照片。[教师]说说你家住房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有哪些必需的系统?需要经历一个怎样的建造过程?[学生](进行简单的回答)有门窗、房顶,有水、电等系统。[设计意图]出示房屋室内结构是要引导学生把关注点从住宅外引向住宅内部,聚焦住宅内部的结构和系统,便于思考和交流聚焦环节的三个问题。同时本环节也是调查学生前概念的活动,暴露学生对住房结构、系统、建造过程的了解,有助于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二)探索探索1:住房的基本结构(观察-汇报(提取前概念)-分析(形成正确概念))出示房屋结构明显的家庭住宅图片(也可提示学生自己带家里的结构图的图片来校)。[教师]观察图片,哪些是属于住房的基本结构。学生讨论汇报:门、窗、墙体、粱、柱子、电视机、沙发.....教师引导分析:这些找到的是不是都是住房的结构呢?哪些是住房本身具备的,属于住房的结构。哪些是我们后期购买来服务生活的,一般不属于房屋结构)学生归纳:住房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住房的框架、墙体。餐桌、电视、沙发等是装修后添置的。[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形成对住房结构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层层指导帮助学生去除错误认识,从而理解住房结构的含义。探索2:住房所必须具有的系统(1)出示具有房屋内部设施的图片。[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到住房设施,并将找到的设施标记在记录单上。并思考每个设施的作用。[学生]卫生间、厨房有排水设施;各个房间有电源、点灯等电器设施。(2)感受住房系统的复杂性[教师]这些水和电是怎样到达各个位置的?学生思考:水有管道,电也有电线路。[教师]你们知道住房的水电内部系统是怎么样子的吗?(教师出示住房水电系统的示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水电系统示意图,发现水电系统太复杂了。(3)感受其它工程系统的复杂性教师出示更为复杂、完整、系统的小组或成视供电、水处理系统图。[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的水电设施入手,进而关注看不见的水电线路,然后呈现整体水电系统。从简单一步步走向复杂,通过层层深入帮助学生理解系统的含义、作用、价值和复杂性。探索3:了解住房建造的过程(1)交流对住房建造过程的认识[教师]想一想一套住房的建成需经历哪些过程?学生回答:设计图,施工........(建议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小卡片上,学生一边写一边想,给学生回忆思考的空间)[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于住房建设过程的前概念。65 (2)学生整理分析住房建造过程的信息教师活动:教师分发给每个小组房屋建设过程的相关资料。[教师]你们可以从资料中梳理出房屋建造的过程吗?[学生]小组交流研讨,将搜集的信息记录在活动手册上。(3)学生对比前后认识,形成岁住房建造过程的了解。[教师]大家可以将自己原来卡片上的想法和记录单上的想法进行比较,修正自己的认识。(4)全班交流住房建设资料[教师]说一说一套住房的建成需经历哪些过程。[学生]选址、设计、建造,验收......教师活动:将学生整理汇报的信息进行板书,形成班级记录表。[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了解住房建造的过程,与学生前概念进行比较、反思,更好地明确住房建造过程。为本单元学习打好基础。(5)全班研讨交流[教师]在住房建造的过程中,哪些工作阶段最重要,为什么?[学生]○1我认为设计很重要,设计图设计好了,才能知道要做什么,才能开展施工○2我认为选址很重要,住的地方要安全,那就要确定在哪里建房,要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检查,避开容易发生灾害的地方。○3我认为验收很重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研讨交流的过程中着重说明理由,教师注意引导同学之间进行质疑和辩论,最终帮助学生发现,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必不可少,但核心是设计。3、拓展教师谈话:大家可以搜集其它工程(如“中国天眼”,“神舟”飞船、高铁、桥梁、鸟巢)建造过程的案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设计意图]在下节课中学生需要学习《认识工程》,学习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学生提前准备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教学后记】2.认识工程【教材分析】教材中呈现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伟大工程——港珠澳大桥。以港珠澳大桥这一巨型工程与上节课身边的住房建造工程进行对比,呈现巨型与小型、复杂与普通、远处与身边等多角度的冲突。基于这样的冲突,开展以下三个探索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收集、分析资料的方式了解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目的、意义,工程设计的限制条件以及面临的技术难关,如何攻坚克难找到解决方法,大桥的主要建造过程。第二个活动是学生在了解房屋以及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后,让学生采取归纳的方法,对工程的建设过程要怎样的步骤进行归纳、提炼,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第三个活动是通过分析每一项工程的建设,让学生了解工程与科技进步的关系。通过这三个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构“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与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这一主要概念。【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高铁、鸟巢、空间站等宏大工程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新闻报道,对于这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限制条件有哪些,又是怎样解决难题,这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运用到哪些技术等学生对于这方面了解不清楚,因此,搜集资料,处理信息是本课的主要学习方式。65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2、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3、工程需要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完成任务,要经历相类似的建设过程。[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工程建设需要面临的限制条件有哪些,又是怎样解决难题的。2、能根据工程案例归纳出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3、能了解工程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支持,分析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工程建设的艰难,从而产生对建设者的敬仰之情。2、进一步唤起学习工程的兴趣,激发做一名小小工程师的愿望。[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1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相互关系。2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人类的好奇以及社会的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的案例,归纳出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难点]根据案例了解工程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支持,分析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材料准备】[教师]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高铁、鸟巢、空间站的文字和视频资料、实验记录单[学生]收集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高铁、鸟巢、空间站的文字和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聚焦(1)回顾旧知教师展示上一节课的班级记录表[教师]观察我们上一节课的班级记录表,住房有哪些主要结构与系统?住房的建成需经历哪些过程?[学生]住房有很多结构,如承重结构,门,窗;住房有供电系统,供水系统。住房的建成需经历选址、设计、施工、验收等步骤。(2)聚焦本课主题教师展示港珠澳大桥的图片[教师]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建设过程又是怎样的?它们在建设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学习视角从住宅工程拓展到港珠澳大桥的工程,聚焦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二、探索(一)围绕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展开学习1、教师出示关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视频。建议学生收集关于港珠澳大桥的相关资料带来学校。[教师]请同学们观看港珠澳大桥建设的视频并结合自己所收集的关于港珠澳大桥的相关资料,思考以下四个问题(1)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2)大桥的建造面临了哪些限制和挑战?(3)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4)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学生观看视频并结合自己所收集的关于港珠澳大桥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相关信息,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2、全班交流,共同研讨总结(1)[教师]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65 [学生]促进香港、澳门和内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教师]大桥的建造面临了哪些限制和挑战?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生]以“限制和挑战”“解决办法”两项内容对应排列说明。限制和挑战解决办法珠江口有大量的泥沙会涌入海洋增大桥墩的跨度大桥要经过通向香港的唯一航道,桥面高度必须超过80米。桥修建海底隧道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修建人工岛建岛的还床上有淤泥用圆钢筒(3)[教师]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教师播放港珠澳大桥建造经历的主要过程视频。[学生](如果学生有课前收集资料,可让学生进行分享,如果没有,观看视频进行归纳)人工岛的建设、墩台安装、桥梁合拢、海底隧道安装以及贯通[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了解工程建设最核心的关键点是什么,设置了四个为题,这四个问题分别指向:1、建造工程的目的和意义;2、工程设计的限制条件以及面临的技术难关;3、如何攻克难找到解决办法;4、大桥的主要建造过程。通过学生对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归纳,从而建构“工程的关键是技术”这一核心概念,也加强对工程复杂性、科学性、系统性的理解。(二)梳理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1、教师引导:对比房屋和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我们来归纳一下工程设计过程要经历的步骤。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学生]工程的建设都是有目的的,在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要有设计图、进行施工、最后验收。教师引导提问:当遇到这些困难时(比如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等),我们首先应该怎么做?可以直接就建造吗?[学生]根据这些困难进行方案的设计。设计完方案再建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设计完成后直接建造的合理性。应该是要先制作一个模型,比如在制作房屋模型时,利用模型对楼体的高度、结构形式等等进行测量,确保建筑物的坚固性和安全性,从各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估和改进。学生完成记录单上工程建设步骤示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工程建设步骤的梳理归纳。[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使学生体会设计-建立模型-测试-改进-再建立模型-再测试-再改进完善......这一循环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从明确问题到实施建设是十分复杂的过程,体会工程建设中设计的重要性、复杂性、闭环性。(三)了解工程与技术进步的关系1、组织学生课前收集:中国天眼、高铁、鸟巢体育馆、空间站等工程建设的资料。教师出示中国天眼、高铁、鸟巢体育馆、空间站的图片[教师]根据你们收集到的资料,说说这些工程分别利用了哪些技术。学生分享交流。教师进一步举例,工程推动技术发展的例子例如:建造鸟巢所需钢材要求轻便并且载荷能力大,国内钢铁厂边专门研制了Q460E-Z35钢材,2008年,400吨自主创新、具有知识产权的国产Q460钢材,将撑起“鸟巢”的铁骨钢筋。又如,港珠澳大桥桥梁焊接的技术标准高,中铁山桥集团便研发了世界规模最大、精度最高的机器人焊接系统。2、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工程的建造利用了大量技术,而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各项困难和技术难关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析每一项工程的建设过程,可以感受到科学技术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都包含了大朗的科学原理,应用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深化学生对工程与技术关系的认知。65 三、研讨[教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工程有了哪些认识?这些认识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实施一项工程前要先进行设计,工程的建造需要依靠很多科学技术......[教师]假如让我们做一名小小工程师,我们都要完成那些工作呢?引导学生发现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设计。[设计意图]研讨板块帮助学生梳理这两节课的学习总结,及时检查学生对前面内容的学习情况,又是为下一节课进行建造工程做准备。四、拓展[教师]出示铁塔图片,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且思考:埃菲尔铁塔于1889年建成,距今已经一百多年,经历了风吹雨打的埃菲尔铁塔为什么如此牢固稳定?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学生]可选收集铁塔的图片,观察铁塔的结构[设计意图]为后面两颗设计塔台的形状以及内部结构做准备。【教学后记】3.建造塔台【教材分析】本节课做为建造塔台的起始课,从设计塔台方案做起,采用模拟真实的招标活动情境展开学习,主要设置了三个探索活动。活动一是学生根据建造塔台的任务开展交流,想一想建造塔台需要考虑的因素,学生经过小组讨论明确选址、材料的选择、成本核算、塔台设计、人员分工、时间分配等各个方面对工程整体设计进行思考。活动二是学生制定标书,在活动一的基础上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完善设计方案,这一设计学生需要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相互牵制,难以取舍,也要明确各项因素权衡的侧重,例如,塔高、承重、安全是项目的核心和重点,美观、成本等属于在重点的基础上的综合点。活动三是学生以招标形式开展全班交流,帮助学生建立项目安全和项目成本是工程设计的重点,二者的协调统一是工程设计的关键。从而体会工程设计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加深对工程的理解。【学情分析】从本课开始,学生将承担起工程师的合作,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曾小组合作设计制作完成一些任务,如“我们的“过山车”,“设计制作小车”,“制作钟摆”,“设计我们的小船”,在完成的过程中进行过思考与设计。但是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要进行更深入的设计,要平衡工程的安全性与成本,项目的设计也需要应用相应的科学原理与科学技术,尽管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虽然会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挑战,但是对于本课学习的内容还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于参与热情,这位本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对一项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考虑到建造塔台所涉及的各个因素。2、能够根据教科书中的“标书”样本制订出塔台建造塔台标书。3、能够利用文字、绘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构想。[科学态度目标]1、积极参与设计活动,对工程学习充满兴趣;2、乐于表达与交流,并能够综合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感受到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综合能力对工程设计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考虑建造塔台过程中涉及的安全、成本等各个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整合小组意见设计标书。【材料准备】65 [学生]实验记录单——塔台竞标书[教师]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明确任务教师出示操场和塔台的图片。教师(展示工程任务):学校要在操场上建立塔台,供足球教练站在塔台上指挥队员训练。学校现在在招标,请咋们班12组工程队设计出一份塔台的设计方案,最终公开竞标,以竞标的方式确定建塔资格。[学生]学生可根据教师的提问提出关于这项竞标任务的相关问题或存在的疑惑,从而了解改工程的要求与招标会的形式。[设计意图]利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工程做为学习情境导入,使学生明确本课工程建设的目的以及要求;将班上的学生以工程队命名,使学生具有角色的代入感,增加活动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索(一)想一想建造塔台的相关因素1、[教师]以四人为小组工程队,建造塔台,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学生](个人思考后回答)建造塔台的材料、塔台的形状、塔台多高方便观看.........教师将学生考虑到的进行板书,可提示学生关注教科书配图中的对话提示,进行完善要考虑的因素。(1)塔台建造的位置(2)建造材料(3)塔台的形状和高度(4)人员分工(5)使塔台坚固的措施(6)项目成本2、小组合作交流,初定方案各个工程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以上总结的因素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寻找最优方案。[设计意图]一项工程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团队合作、工程的安全性、成本等,学生的思考很难考虑周全,因此先收集全班同学对于该工程建造过程中的考虑因素,明确设计建造塔台的核心问题,小组再围绕这些核心问题开展讨论,寻找最优方案,能提高课堂的效率也能使小组的讨论更有目的性和价值,这一讨论活动的目的是拓展思路,为后面的竞标标书的制订打下基础。(二)制订标书1、[教师](出示标书的样式)这些因素中哪几个是最重要的竞标要点?怎样填写标书中标机会才大呢?[学生](1)竞标要点是塔的设计(安全性)、成本预算。(2)标书要写的详细、清晰........教师出示标书书写的要求:(1)竞标要点:项目成本、项目安全性(在标书中要具体写出提高塔台的承重能力,稳固高塔、提高抗风抗震能力的措施)(2)标书要写的细致、完整,如塔台的形状、细节设计等方面标注清楚(3)可以以文字、画图、标注等多种形式表达2、[学生]以工程队为单位制订标书[教师]教师巡逻,提醒学生关注刚刚讲解的制订标书的要求。[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针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想法,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达成共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学生基于真实的情境中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会面临比较多的困难与挑战,如成本如何确定,可能要预先调查现有材料的价格;有哪些设计可以提高塔台的安全性......让学生在设计中体验到工程设计的复杂性。(三)投标发布会65 [教师]请各个参加竞标的工程队进行投标讲解,主要介绍自己项目的安全性和控制成本的设计。[学生]小组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小组介绍完毕后,教师组织其他工程队进行质疑和评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刚刚小组介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应的解决方式是否合理,以及某些设计起到的作用是什么,设计是否符合工程的要求(安全性、实用性等)等等方面进行评价,汇报小组进行解释。竞标小组可根据其他小组的提问,反思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完善[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工程项目招标会的情境,开展全班交流、进行生生互动,以此培养学生倾听、质疑、解释、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能根据别人的意见对自己的设计进行改进完善。从而让学生理解项目安全和项目成本是工程设计的重点,二者的协调统一是工程师设计的关键。三、研讨1、[教师]通过参与设计塔台的项目,我们有什么感受?[学生]学生说说真实的感受(教师可引导学生分享当小组内协调不同想法达成共识的过程)2、[教师]设计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我们计划怎么解决?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班级记录表——建造塔台的要考虑的因素,与学生梳理出其中的竞标要点:项目安全性和项目成本,回顾自己的设计方案。3、[教师]我们对工程又有了怎样的新认识?[学生]学生说说自己的真实感受,如工程的建造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人员、安全性、资金;.......学生交流后引导总结: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设计意图]通过体验制订标书,并及时开展反思交流,有助于学生提高工程设计的认识。【教学后记】4.设计塔台模型【教材分析】一个“工程”建造的系统工程包括:明确任务—设计—建造(模型)—测试—评估—改进。从本课开始,学生的学习视角从对工程的整体认知转到到工程设计这一核心内容。与之相应,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不再沿用四个板块的模式,而是以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展开。教科书一开始就提出“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明确建立模型的重要意义。随后,教科书对塔台模型的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提供材料清单以及评价表,一方面指导学生设计方向,另一方面从评估的角度利用评价表规范设计方案。此外,教科书提出了5个问题供学生制定方案时思考,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考虑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突破技术难点,尽可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塔台模型方案。本课的内容是对上一节“标书”的具体化,聚焦塔台设计这个关键点来展开工程实践活动的。下一节建造塔台模型要依照本课的设计方案来实施,单元结束课也要对本课设计的不足进行改进。所以本课的内容在整个单元中起到很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学习活动始终基于模型展开,有利于学生体会设计、建立模型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尽管本课为学生设计塔台模型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但对于学生来说依然具有挑战性,学生要经历多维度的思考与权衡,最终整合出最为合适的设计,在设计思考过程中,学生将再一次感受到工程设计的复杂性。65 第一个挑战是设计图的绘制,学生的设计意识比较薄弱,对工程设计的要素接触较少,教师需要强调设计图纸的基本要求,如必要的文字、图形、数字等标注说明,及要绘制不同视角的设计图,全方位展现等。第二个挑战是技术难关的突破,如形状结构设计、稳定性、控制倾斜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科学知识,为模型设计奠定知识基础,同时理解“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这一主要概念。【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工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2.工程设计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建造塔台的具体任务,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制定出建造方案2.能根据限制条件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塔台模型,并能用文字和绘图的方式表达创意。3.能深入思考,发现并解决设计中的难点问题。4.能反思自己的设计,不断改进。[科学态度目标]1.对工程设计抱有极强的兴趣。2.愿意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共同完成设计任务。3.具有反思意识,能听取同学的意见并不断改进自己的设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感受到科学知识对设计好塔台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并理解工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及之间的关联[难点]能根据建造塔台的具体任务,在限制条件下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塔台模型,并能用文字和绘图的方式表达创意。【材料准备】[实验器材]设计图纸、评价表、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框架实物、铅笔、尺子【教学过程】1.聚焦出示教科书塔台图片,让学生观察塔台的结构和形状。教师指出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通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也要像工程师一样,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塔台模型,经历建造塔台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强调建立模型的重要性,明确本课的学习活动方向。同时指明本课之后的连续几课都是围绕建造塔台而开展模型的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等一系列活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真实塔台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塔台的结构和形状。2、任务:设计塔台模型(1)明确任务要求和材料教师提问:学校给定了建造塔台的要求,我们能按照要求设计塔台吗?学生活动:阅读教科书中的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设计要求:①设计图有图形、数字、文字、标志等细致说明;②塔台的高度为60厘米,底部不能站在桌面上;③稳固,具备一定的承重、抗风、抗震的能力;④价廉,尽量节省材料;⑤美观;⑥使用所给的材料。教师出示材料选取要求,展示材料实物:70根20厘米长的吸管、剪刀(1或2把)、胶带、尺子(1或2把)[设计意图]创设真实任务情景,同时明确塔台设计和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便于学生依照设计图纸建立出符合要求的塔台模型。教师还需提示学生高度、安全性、承重是必须达成的重要指标。65 (2)明确塔台模型评价标准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了解细化评价标准和相应分值。教师提问:我们有哪些相应的评分标准呢?引导学生再次明确塔台必须达到的限制条件,同时利用评价表的细节描述,为学生指明设计方向。[设计意图]评价表是学生进行塔台模型设计的重要帮手。评价表不仅整合了任务板块的所有要求,还进行了细化,帮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整合各项因素、达到要求的平衡点,体会工程设计的复杂性。3、制定方案(1)突破技术难点教师依次提出5个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进行小组研讨。①为了尽可能达到60厘米的塔高,你们的设计是如何考虑材料使用的?②哪些设计是为了稳固塔台模型教师出示埃菲尔铁塔等塔台的图片,提问这些塔台设计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发现塔台有很多三角形)教师出示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框架实物,提问:那个形状更稳定?学生实验:用食指分别从两种形状物体上部中点往下压,感受对比它们的承受力,观察对比它们形状的改变。(发现三角形状抗压、稳固)[设计意图]从实物图片观察到模型实验感受,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结构稳定的特征,后续应用这一科学发现到塔台模型设计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工程中蕴含着科学原理,为制作模型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③如何保证塔台不倒下?如何保证塔台的倾斜角最小?④什么因素会导致塔台产生倾斜角?[设计意图]问题③和问题④引导学生思考稳定性、倾斜角的问题,教师提示学生合理设计图纸,在塔台设计图的各个面上,标注面的大小,以此控制塔台的倾斜,以达到要求。学生进一步体会设计图纸中文字、数字、标志说明的重要性。⑤如何保证塔台能抵御大风或一定级别的地震教师出示抗震设计示意图,讲解三种抗震方法,并提示学生这些也算入材料成本项。学生分析交流、自由选择a.耐震:加大底部面积或加重底座重量b.制震:塔台底部加入弹簧c.免震:塔台底部加滚珠[设计意图]对于抗风、抗震这一技术难关,教师需要提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抗震方法及其原理,以便后续设计的顺利进行,同时让学生感受工程建设和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2)设计图纸教师提示学生阅读教科书上气泡图内的文字,学生思考交流设计的关键点,教师再次提醒设计图绘制的要求:有图形和文字标注、随时利用评价表明确设计标准。小组设计塔台模型。[设计意图]通过教科书上气泡图的提示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体会工程中各个系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学生亲历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的活动,感受工程设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3)展示交流设计成果学生代表进行设计方案的讲解和展示,全班交流,教师提示学生的讲解尽可能详实、完整。[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交流活动,促使全班进行互评、互鉴。4、研讨教师提问:(1)我们的设计方案完备吗?是否考虑到了各个因素?(2)我们的设计方案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吗?打算怎样进一步调整?小组交流讨论,制定调整计划、改进设计方案。65 [设计意图]以上两个问题融合在展示设计成果中,通过问题(1)引导学生进行自查和互评,问题(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设计,各个小组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各自完善设计方案。【教学后记】5.制作塔台模型【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的第5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技术与工程领域。本课中学生将在第4课《设计塔台模型》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设计图纸转化为模型。模型是改进设计完成工程任务的主要依据。不断反复测试、查询问题、寻求改进、突破技术难关都要依靠模型来实现。本教科书直入主题设计了两个板块内容,分别是“制作”和“研讨”。“制作”板块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动手制作”,动手制作区别于手工课,学生需要遵循设计图纸进行模型的制作。如果在制作过程中有新思考与新发现,也要在设计图纸中先进行标记、修改,经过小组交流论证后再实施。第二步“模型展示”,各组展示不同样式结构的塔台模型成品,进行本组塔台模型优点与不足的交流。小组间相互质疑、相互借鉴,分享自己的经验以及在制作过程中的新想法,为下一课测试与改进奠定基础。“研讨”板块中的两个问题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思考,使问题更加直观,便于讨论、解答。【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塔台”在生活中的使用已有经验积累,但是他们很少思考塔台是怎样建造的,怎样设计的,更没有亲自动手建造的机会。前两课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了塔台标书和模型设计,本课继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塔台模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提升学生动手制作、组内分工协调、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再次让学生体会到了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理解工程的复杂性与系统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制作模型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科学探究目标]1.能依照设计方案,制作出塔台模型。2.能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3.能根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反思所制作模型的优劣。[科学态度目标]1.体验坚持完全按照设计图进行模型制作。2.意识并感受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能通过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能认识到科学知识和技能对制作优质模型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做支撑。【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难点]能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65 【材料准备】[学生]塔台设计方案、胶带、吸管、剪刀、红笔、连接头、弹簧、钩码。[教师]教学课件。【教学过程】1.聚焦1.谈话:上节课每组都按照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的要求设计了塔台模型。请大家回顾一下制作塔台模型的要求。2.学生汇报交流:塔台模型的高度需要达到60厘米,塔台模型可以承受一定的重量,塔台模型还需要有一定的抗风抗震能力。3.教师提示:我们要按照塔台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帮助大家梳理回忆制作塔台模型的要求,明确制作依据,认识到要按照塔台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聚焦本课教学重点,为动手制作模型奠定基础。2.制作(一)思考注意事项1.提问:在制作模型时,我们要注意什么?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可以依据经验说出安全使用工具等注意事项。教师引导:在拿放材料时,需要注意什么?在回收材料时应该怎么做呢?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例如,轻拿轻放材料、用完材料放回原处、轻声讨论等良好习惯。3.师生共同总结注意事项:(1)安全:剪刀、尺子等工具的使用。(2)轻声:小组制作讨论、拿放材料。(3)干净:材料归位、收拾物品。设计意图:在制作模型活动前,不是让学生马上动手制作,而是先思考后交流再动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良好学习习惯,为顺利开展制作活动奠定基础。(二)动手制作1.明确要求。(1)教师提供制作塔台模型的材料。教师出示制作塔台模型的材料:吸管、胶带、剪刀、红笔、连接头、弹簧、钩码等。提问:我们来看这些材料,它们是做什么用的?你可以说说吗?学生小组讨论可以说出:吸管是用来制作塔台模型的,胶带是加固用的,剪刀可以剪胶带或吸管。预设:学生说不出滚珠、弹簧的用处。提问:大家还记得在设计塔台时,我们是如何保证塔台能抵御大风或一定级别地震的吗?预设:学生根据提示可以回答出滚珠、弹簧或钩码是用来抵御大风或地震的。教师提示:使用的材料都会计入塔台模型成本中,大家要在达到制作要求的基础上尽量节约成本。(2)理解插图及关键提示。教师引导:在制作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教科书第13页,小组讨论,说说教科书对你们的启示。学生观察提示,小组研讨交流。学生汇报交流。学生根据教科书的提示进行总结:模型要与设计方案一致,塔台模型的接口要用胶带固定好,多使用三角形可以使塔台模型更加稳固,为了防止模型倾斜要保证每个立柱等高,等等。追问:图中的学生在做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制作的?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图中学生是以底座搭建、侧面搭建、整体搭建为顺序开展制作活动的。思考交流:为什么要按照这个顺序制作呢?好处是什么?65 学生汇报:这样的制作顺序可以防止塔台模型倾斜,保证塔台模型稳固。教师提示:大家还要协调分工、同伴相助、合作完成,这也是评价表中的一项要求。2.修改设计方案。教师提问:在制作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怎么办?预设学生回答:对模型进行修改。教师可以问问其他同学的意见。追问:你同意马上对模型进行修改吗?学生汇报交流,统一意见,不可以马上对模型进行修改。教师讲解:在制作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大家可以进行修改,但要经过小组研讨交流后,先用红笔修改图纸做好标记,再实施制作。3.动手制作并思考。教师交代任务: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进行制作。对照评价表,我们认为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会在哪些方面表现较好?会在哪些方面出现问题?我们对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满意吗?通过实际的搭建活动我们对塔台设计有什么新想法?4.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制作。将塔台模型的优点与不足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还可以将新的想法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中。教师将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投影到大屏幕上,为学生提示。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中的问题,并给予有效指导与帮助。5.学生完成记录,整理好制作材料。[设计意图]动手制作前,进行关键提示,保证了塔台模型的顺利制作。制作模型时,让学生对照着模型制作评价表与自己的设计图进行制作,并带着问题边做边思考,真实的任务驱动使问题更加直观。在填写学生活动手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记录问题、研讨问题、修改设计图纸、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不仅体现出了小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更凸显出设计环节的重要性,加深了学生对工程科学性与复杂性的理解。(三)模型展示活动1.谈话:我们来展示、介绍本组的塔台模型,并回答问题,还可以分享我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2.学生展示塔台模型,进行自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展示塔台模型。首先对照评价表说说对本组模型的自我评估,对本组模型的优点与缺点进行查找、预测,并说出相关理由。然后,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新想法、新感受,也可以是其他小组塔台模型对自己的新启发。3.小组互评。教师组织交流:其他小组的塔台模型有哪些使你印象深刻的地方?说说理由。学生交流讨论后汇报。教师鼓励小组间互帮互助、出谋献策,共同解决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本组制作的塔台模型,说说本组塔台模型的优缺点,优缺点的梳理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关注及思考。小组的新想法旨在让学生不断梳理、改进、完善对一项工程设计的想法,体验工程设计的重复性与复杂性。让学生交流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能够提升小组自豪感,使学生体会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在自评与互评塔台模型的优缺点时,让学生有依据地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科学态度。组际间的交流培养学生乐于接受别人意见和乐于交流合作的精神。三、研讨(一)对照评价表,我们认为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会在哪些方面表现较好?在哪些方面会出现问题?这个问题指向小组塔台模型的优点与不足,学生可以在制作过程中找到答案。(二)我们对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满意吗?通过实际的搭建活动,我们对塔台模型的设计又有了什么新想法?这个问题可以在制作中或展示模型时让学生思考、讨论。[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在“探索”板块动手制作和展示模型活动中整合使用。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边思考边制作,能更好地监控自己的行为,提高制作效果。【教学后记】65 6.测试塔台模型【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编排大致分为了解现有工程-亲历工程实践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住房和港珠澳大桥为素材,引导学生了解现有工程;第二部分以塔台为载体,让学生亲历招投标-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的工程基本程序。《测试塔台模型》属于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的第六课,学生在经历了“设计”和“制作”两个环节后进行“测试”,同时也为后续的“改进”环节做重要依据,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了本单元学习的连贯性和工程的系统性。测试是对塔台模型设计是否合理、科学、符合要求的检验,是工程设计中又一重要环节。测试的主要任务是以第四课的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作为评价标准测试塔台的设计是否符合工程要求,通过量化各项测试活动,比较分析数据,找到自己模型的优势与问题,最终明确模型设计或制作方法的修改点。本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测试”由三个有顺序、有逻辑的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明确测试标准”,引导学生回忆第四课的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以此表为依据进行量化评分,为后面的测试活动奠定基础。第二个活动是“展示与测试”。学生依照顺序逐一进行测试,并以评价表各项指标细化说明为依据进行评分。第三个活动是“自我评估”,各组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梳理各自塔台模型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法,为下节课改进塔台模型做好准备。第二部分“研讨”将研讨部分与测试部分整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研讨部分的回答都以测试部分的数据为依据,这些数据也是学生进行自评、反思、发现模型设计优缺点以及明确改进方向、完善工程模型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亦是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点。【学情分析】学生对制作、测试塔台模型十分感兴趣,但是学生也许还不是很清楚什么样的塔台模型是优秀的?什么样的塔台模型能够被评为合格?应该测试哪些内容来评价一个塔台模型?本节课中各组测试数据的对比,优势数据项目的展示与介绍,不但是对学生设计的认可与肯定,也是推广小组突破技术难关设计的机会,能够帮助解决其他小组共同遇到的问题。劣势数据项目的呈现,不但是自己发现问题寻求突破的过程,也具有提示其他小组引以为戒的作用,同时也是寻求帮助,借鉴他组经验的过程。在这样的全班交流活动中,不但可以借鉴大量的优秀经验,学会相关科学知识,还可以增强倾听他人意见、迁移应用知识、学会交流合作等一系列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本节课将会出现大量的数据,学生将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对比,学会用数据说话。通过分析数据找到本组模型的优点与不足,明确问题及改进方向,培养学生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测试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完成一项任务(测试)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科学探究目标]能依据标准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并记录。能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能归因问题所在。能将问题进行梳理、归纳。[科学态度目标]对测试活动充满好奇与热情,认识到测试的重要意义。能基于观察事实做出合理判断。65 能虚心接纳同学意见,通过反思交流,调整原有设计,从而达成集体共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认识到检测工具对测试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一项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测试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难点]通过分析、对比测试结果,能归因问题所在,明确改进方向。【材料准备】[实验器材]塔台模型、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问题梳理记录单、米尺、科学书若干、电风扇、桌子。【教学过程】1.聚焦展示:工程步骤图引入: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对先前的设计和制作的检验,也是对后续评估改进的重要依据,因此测试塔台模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上节课我们制作了塔台模型,大家制作的模型是否符合要求?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这些都需要通过测试来了解,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测试。[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一项工程的完整步骤图,认识到测试是对塔台模型设计是否合理、科学、符合要求的检验,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的承上启下环节,同时指明本课之后的“评估改进”环节,其重要依据来自于本节课。2.测试活动1:明确测试标准提问:大家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制作塔台模型的依据吗?预设:制作依据是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展示: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引导:大家对比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与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看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学生组内交流:通过观察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对标准达成共识,了解完成度不同对应的分值也不同。通过对比发现,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与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项目、内容都相同,可以利用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进行测试的评分记录。讲解: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的填写方法:以塔高为例,塔高达到60厘米给3分,在3分上打“√”;基本达到60厘米给2分,在2分上打“√”;未达到60厘米给1分,在1分上打“√”。以此类推。提示:各组打分时,请大家注意公平公正。[设计意图]首先帮助学生回忆工程建设步骤,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工程进展,给学生指引,明确下一步任务,连贯学生的知识与思维。利用第4课的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来测试塔台模型体现了本单元学习的连贯性和工程的系统性。让学生对比学习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与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掌握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和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的协调配合使用。聚焦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让学生学习理解表中每项的标准及得分,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对比分析。活动2:展示与测试过渡:同学们,你们制作的塔台模型有哪些符合规范,哪些需要改进呢?让我们一起展开测试吧!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测试的方法有哪些。1.明确测试的方法和标准:(1)测试塔台高度:提问:当我们测量塔高时可以利用什么工具呢?米尺还是学生尺?预设: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意识到应该用米尺进行测量,因为学生尺太短了,不方便测量。补充:并且每组使用的测量的工具都要相同。如果测量工具不同,结果就不准确了,没办法比较。65 微课讲解:用米尺测量塔高时,将塔台模型放置于平稳的桌面上,米尺要与桌面保持垂直,且米尺的0刻度位置要与塔台底端保持水平,读数时眼睛正对刻度尺,读数后在测试评价表中记录塔台高度。(2)测试塔台承重能力:提问:测量承重能力时,可以用什么测试呢?预设:应该用有一定重量的物品,比如:书本、笔袋、矿泉水瓶等。提问:那么能不能第一组用书本进行测试,第二组用矿泉水瓶来测试呢?预设:不能,必须使用一样的重物测试塔台模型,否则无法对比测试结果。微课讲解:测量塔高时,我们可以用选用质量相同的书本,小组内一人放置书本,其他同学可以保护塔台、观察塔台的变化,如果发现塔台有变形或倾斜的情况要及时取下书本,并记录下塔台变形前放置的书本数目。(3)测试塔台抗风能力:提问:我们知道了怎么测量高度和承重,那怎么测量抗风能力呢?需要什么工具呢?是不是也像刚才一样需要相同的工具和方法呢?预设:可以统一使用有不同风档的电风扇测试。1风挡为小风量,2挡为中等风量,3挡为大风量。微课讲解:首先我们将塔台模型放在离电风扇40厘米的位置,我们由低风档到高风档逐个风档地进行测试,然后记录塔台可以承受()档风力。(4)测试塔台抗震能力:讲解:抗震能力最好使用专业地震模拟仪器,根据不同档次的地震强度测试抗震情况,但是我们教室里条件有限,也可以用课桌人工模拟不同等级的地震来测试,但是量化标准要尽量保持一致。微课:测试塔台抗震能力时,我们可以将塔台模型放在桌面上,两位同学分别手握两个桌腿,单手轻轻晃动桌腿为一级地震,双手轻轻晃动桌腿为二级地震,三手晃动桌腿为三级地震,四手晃动桌腿为四级地震。其他同学观察塔台的变化,如果发现塔台有变形倾斜的情况要及时叫停模拟地震,并及时记录下塔台变形前所承受的地震等级。补充:用手晃桌腿时两位模拟地震的同学要尽量保持晃动的力气相同。(5)计算塔台材料成本:展示:统一的材料价目表:一根吸管1角,一个衔接头3角,一卷胶带5角。讲解:学生小组计算材料成本后汇报。将成本进行排序,成本最低的一组为第一名,最高的一组为最后一名。(6)分工与美观评分。讲解:分工合作项目可以由各组自行介绍后各组评分;美观方面可通过塔台结构是否合理评分。小结:看来,我们测试的方法、标准、工具都需要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测试公平且方便对比。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方法展开测试吧![设计意图]在测试前通过几个问题,让全班共同明确评价表中各项指标及各等级划分标准。在这些项目的测试中除了测试标准统一外,更重要的是测量量化标准要尽量保持一致,这也是对比测试数据的关键。测试后评分要公平,让学生意识到公平、科学测试的重要性。2.展开测试:教师协助学生测试塔台模型。(1)教师创设测试工程情境,模拟真实的工程测试。(2)学生测试并记录。提示:塔高、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都需要符合塔台模型制作标准中的最低标准,如有一个条件不符,则塔台模型不合格。[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测试情境,模拟真实的工程,让学生像真正的工程师一样从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设计图及文字说明、材料成本统计、分工情况、美观八个方面进行测试、评分,加深对工程的理解。3.汇总与展示引导:请各组拿出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现在我们一起来汇总各组分数。65 学生汇报分数,教师将每组分数填入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中进行汇总,以平均分的方式计算出小组各项得分与最终得分。教师讲解:我们来对总分或个别突出的分值颁发不同的奖项。总分最高的颁发最优奖;承重能力最强的颁发大力士奖;抗震能力最好的颁发抗震王者奖;美观得分最高的颁发最美造型奖。[设计意图]教师创设塔台模型测试活动的情境,模拟真实工程的测试,情境的代入感让学生真切体验工程师的工作。在评分汇总中,要保证小组评分公平合理,小组测试的最终得分取平均值,使测试结果更加严谨、科学,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为每组颁发不同的奖项,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改进创新,也是对学生几节课以来辛苦付出的鼓励与肯定,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4.其他小组的启示。(研讨3):其他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有什么优点与不足?这些优点与不足对你们组有什么启示?学生交流其他小组塔台模型的优缺点,并阐述原因。[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重新审视本组塔台模型,找到塔台模型的优缺点。在交流中,学生相互学习借鉴,借鉴优秀设计的经验,对出现的问题引以为戒,从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活动3:自我评估1.分析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看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找找表中的高分项与低分项,学生观察记录表分值,找到本组得分较高和较低的项目进行问题查找和分析。教师提问:(研讨1)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表现最佳的是哪些方面?我们是怎么做到的?(研讨2)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所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小组研讨并完成问题汇总,梳理记录单。[设计意图]学生观察突出的分值作为经验交流项目,较低的分值作为自我评估的改进内容,为下一课评估改进做准备。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测试标准中的高分项与低分项,分析各项分数,让学生学会读懂数据。3研讨(研讨1)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表现最佳的是哪些方面?我们是怎么做到的?(研讨2)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所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研讨3):其他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有什么优点与不足?这些优点与不足对你们组有什么启示?[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指向各组数据优势项目,第二个问题指向各组得分较低项目分析,查找原因并寻找解决办法,教师组织学生在“测试”板块“自我评估”中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明确交流内容与目的。第三个问题将“研讨”部分中的问题整合到“测试”部分中,在真实情境下,使问题更具指向性,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交流内容,使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教学后记】65 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编排大致分为了解现有工程-亲历工程实践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住房和港珠澳大桥为素材,引导学生了解现有工程;第二部分以塔台为载体,让学生亲历招投标-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的工程基本程序。《评估改进塔台模型》属于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的第七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是设计环节的最后步骤。经过了上一节课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每个小组都有了新的想法,虽然各组之间进行了展示和交流,但是并没有给学生提供完整、系统的交流时间与机会。所以,在改进之前我们要先进行评估,评估包括组内评估和组间评估两个部分,让学生在互评中相互借鉴、相互帮助、资源共享、迁移应用创新来完善各组的方案,力求将设计方案改进的更准确、完整和科学,从而达到工程要求。第一部分评估与改进,主要参照本单元所使用的所有过程性资料,包括招标计划书、设计图纸、建造过程中的修改记录、制作的模型成品、测试数据记录表、问题梳理记录单等,重点从制作过程和作品表现两个维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组内、组间交流。第二个活动是“明确”,学生依照讨论结果,对所出现的问题依次提出修改方案和措施,完成《设计修改方案记录单》;第三个活动是“改进设计”,依照修改方案对设计图进行修改,完成第二轮的修改设计-制作-测试-评估。通过这三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完成的工程设计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到最终的工程要求。【学情分析】经过上节课的测试活动,学生已经清楚什么样的塔台模型是优秀的,应该从哪些维度来评价一个塔台模型。本节课中通过对其他小组的塔台模型的参观和研讨,学生更能明确自己小组的不足之处。研讨过程不但是自己发现问题寻求突破的过程,同时也是寻求帮助,借鉴他组经验的过程。在这样的全班交流活动中,不但可以借鉴大量的优秀经验,学会相关科学知识,还可以增强倾听他人意见、迁移应用知识、学会交流合作等一系列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本节课的修改设计方案环节,是学生开启第二轮修改设计-制作-测试-评估的开端,通过反复的改进测试,让学生认识到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到最终的工程要求,加深对工程的认识和理解。【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到最终的工程要求。[科学探究目标]能依据评估标准,针对每一组模型开展小组自我评估与组际评估。能根据评估结果,梳理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根据已梳理的问题,依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再次改进。[科学态度目标]进一步增强对工程建设的兴趣与认识。能够学会倾听,乐于交流,不断改进设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加深对工程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理解工程的关键是设计【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组内、组间交流,明确问题,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难点]结合其他小组的建议,对塔台模型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材料准备】[实验器材]招标计划书、设计图纸、建造过程中的修改记录、制作的模型成品、测试数据记录表、问题梳理记录单【教学过程】1.聚焦65 展示:拿出上节课的问题梳理记录单引入:你们建造的塔台模型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改进才能使它建造的更好?[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上节课的测试结果,对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2.评估与改进活动1:小组交流评估(1)学生组内交流小组内部结合前几节课的资料对建造的塔台进行交流评估:①建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②建造塔台的抗风、抗震、抗压能力;③建造塔台需要改进的地方;④每项问题的改进措施【用到的材料】招标计划书、设计图纸、建造过程中的修改记录、制作的模型成品、测试数据记录表、问题梳理记录单等。(2)学生小组间交流:向其他小组展示讲解本组塔台的优缺点和改进设想,进行组间互评,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一些修改建议。[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时间,整理整个单元的过程性资料(标计划书、设计图纸、建造过程中的修改记录、制作的模型成品、测试数据记录表、问题梳理记录单等),让学生以此为依据提出改进设计,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资源共享,迁移应用,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真正体会工程师的工作过程。活动2:确定修改计划拿出前一课的问题梳理记录单,结合之前的组内、组间讨论结果,针对每项问题提出修改计划,完成本组的《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反思汇总各自设计暴露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融合集体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活动3:改进设计方案拿出原始设计图,根据研讨出的修改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修改。可以采用文字说明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图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标注。文字说明图形标注[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设计-制作-测试-评估之后,进入第二轮的修改谁-设计-制作-测试-评估,体会工程设计的真实过程,认识到工程要经过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到最终的工程要求。4研讨(研讨1)通过建造塔台模型的活动,你对做好一项工程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研讨2)假如学校再组织开展一项工程活动,你会怎样做?[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工程设计的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认识梳理,总结单元学习收获,在对本单元工程设计总结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让学生完成迁移,思考遇到新的工程问题时要如何解决。4.拓展请大家利用课后时间,根据新的设计图继续对作品进行改进和测试。[设计意图]拓展板块突破课时的限制,鼓励学生继续完成本工程的剩余内容,体验工程师工作的特点,完成第二轮的修改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教学后记】65 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1课时。本课以校园生物为研究对象,组织学生调查并认识常见的校园动植物,目的是通过对校园生物的调查,感受校园生物的丰富多样,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调查过程需强调分小组、分区域,善用工具、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将发现的校园生物按动物、植物两类记录下来,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来研究事物的意识。本课探索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校园中常见的动植物,为后续的调查环节打下基础;第二部分: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师生共同总结调查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三部分: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注意要强调尽量不要漏掉每一种动植物。【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生物具有一定的认识,也初步了解地球生物的丰富多样,也能分清动物和植物,但这些概念都是比较模糊抽象的,对于生物的具体分类并不了解,也没有建立如何系统、科学开展生物调查的概念。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也要引导学生分小组、分区域,科学有序地开展校园生物调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科学探究目标]1.能分小组、分区域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认识学校生物的多种多样。2.能选择合适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合作、善于观察并能把观察结果如实记录下来。2.感受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发现,培养科学学习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1.感受校园生物的多样和美丽。2.初步感受到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分小组、分区域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难点]认识学校生物的多种多样。【材料准备】[学生]校园平面分布图、记录单、放大镜、小铲等工具。[教师]多媒体课件、微课资源。【教学过程】1.聚焦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生物吗?学生发言讨论。师:目前地球上估计有870万种生物,其中包括650万种陆地生物和220万种海洋生物。追问:你们觉得这个数字是固定不变的吗?生:可能还有更多的生物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比我们想象得更多。师:原来地球上有这么多种生物!这些生物种类都是生物学家进行调查发现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调查发现校园中的生物吧![设计意图]65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在导语部分介绍了目前地球上已发现的生物种类数量。本课作为第四单元的起始课,有必要在聚焦部分通过数据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地球生物的丰富多样,并引发学生的探索欲,引导学生像生物学家那样对一个特定区域展开生物调查。2.校园生物知多少师:在正式开始调查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的知识储备。我们的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你们认识吗?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图片,学生举手回答名称。[设计意图]认识校园中常见的动植物,为后续的调查环节打下基础。3.制定调查计划师:请各小组讨论调查方案,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调查完校园生物,尽量不要漏掉每一种动植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要分组、分区域进行调查(区域调查法)。师:在调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什么工具呢?生:放大镜:便于观察;小铲:观察地下的小动物;相机:对于不认识的动植物可以先拍摄下来。4.研讨师:调查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生:讨论交流。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调查的指导微课,看看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吧!播放微课视频。总结:①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分为地上、地下、空中三个层次。②除了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生物,还可以根据动物的踪迹来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③在调查的时候将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记录,不仅要记录生物的名称,还要记录发现它的地点。④对于不认识的生物可以通过拍照、绘画、文字描述特征的方法先记录下来。⑤在调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动植物,不要破环环境。5.实践师:接下来,让我们正式开始调查吧!一定要有序分工、分区域展开调查。学生开展调查。[设计意图]通过对校园生物的调查,感受校园生物的丰富多样,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将发现的校园生物按动物、植物两类记录下来,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来研究事物的意识。【教学后记】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65 2课,是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的延续,与第1课共同引领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调查活动,完成课程标准里“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7.3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7.3.3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二歧分类”的学段目标。此前已经解决了常见的生物的名称和特征,根据某些特征完成动物的分类等问题,本课的内容则落在“针对生物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等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示校园生物状况”上。本课首先通过回忆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引出校园生物的相关问题;然后通过交流调查活动将各组的调查结果汇总在一起,形成对校园生物种类和分布的整体认识;对生物整体有了认识后,确定一个标准,按照二歧分类法将校园里的植物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示校园生物状况。通过观察分析校园生物分布图,帮助学生建立关于校园生物的整体认识,有利于发现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学情分析】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对校园环境较为熟悉,具备了对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中发现的生物进行整理、分析的能力。但学生对校园的整体认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上仍存在迷惑。本课通过二歧分类法对植物分类,通过设计、画图等方式将生物呈现在校园生物分布图上,帮助学生缕清上述问题,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2.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二歧分类法对校园内的植物进行分类。2.能通过制作生物分布图呈现调查结果。[科学态度目标]1.能实事求是地将自己的调查结果与全班同学分享。2.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他人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1.意识到校园环境与生物、生物与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2.愿意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保护校园环境。【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难点]会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材料准备】[学生]校园平面图、直尺、彩色铅笔、记号笔、A4纸等。[教师]教学课件、校园生物统计表(班级记录表)。【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出示校园中常见生物的图片。教师提问:同学们是否认识这些生物?我们在校园生物调查中是否见过这些生物?它们出现在什么地方?预设:我们在足球场草地里看见了蚂蚁;我们在操场上看见了蜻蜓;我们在花坛里看到了龙船花……谈话:在校园生物调查中你还搜集到了哪些生物?它们都生存在哪里?小结:是的,大家在校园里认识了很多生物,那我们一起把大家的发现制作成校园生物分布图吧!(板书课题: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出示学生调查中容易找到的生物照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交流呈现更多的校园里的生物,为后面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奠定基础。2.交流调查记录,汇总班级记录表谈话:通过调查活动,你发现了多少种生物,现在就来交流和汇总我们的发现吧!提问:请各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小组调查的是校园的哪块区域,搜索到了哪些动物和植物?它们各有多少种?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投影展示学生记录单。)65 分组汇报,教师汇总。对于不知名的生物,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生物模样和生活的环境,识别出生物的名称。谈话:整个校园中生活着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地方?小结: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交流调查结果的活动。学生对校园生物进行班级汇总,汇总的内容包括调查区域的名称、区域的环境特点、区域中发现的生物名称、区域内生物的数量等,为后面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做好充分的准备。3.用二歧分类法分类谈话:同学们,从我们的班级汇总表中,我们搜集了许多植物,给它们分类,可以更方便了解它们的特点。出示几种校园内的常见植物。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办法将这些植物进行分类吗?学生小组合作,给植物分类,交流分类结果。谈话:我们也可以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二歧分类法就是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校园植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成两类,继续确定新的标准,直到不能继续分为止。请大家试着用二歧分类法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小组再次合作,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分类,展示、交流各小组的分类结果。小结:通过学习,大家了解了二歧分类法,今后也可以运用二歧分类法进行分类,以方便整理信息。[设计意图]学习二歧分类法对多种植物进行分类,完成课标中对二歧分类法的教学要求。同时,在分类过程中,学生逐渐体会到植物的多样性。4.制作生物分布图谈话: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很多,每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各不相同,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快速、清楚的掌握校园内每种生物的生存区域呢?预设:可以做一张校园生物地图,在地图上标出不同生物的位置。提问:大家认为这个方法怎么样?在制作过程中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的?学生交流讨论。小结:(1)生物地图可以用我们的校园平面图,也可以自己画出校园的各个区域。(2)可以用编号的方法标注各区域中生物的名称,也可以用画图或其它方法呈现生物的分布情况。(3)可以只标注名称,也可以在呈现生物种类的同时,呈现区域内生物的数量。(4)无论用什么方式,都应力求直观全面。现在,我们共同来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直观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完成后粘贴到黑板指定位置,请各小组之间利用磁贴相互评价。出示优秀小组的生物分布图,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校园生物分布图,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预设:有的地方生物种类较多,有的地方生物种类较少。花坛中的生物种类比较多,操场中的生物种类比较少。教师提问: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生物种类会有所不同?预设:因为花坛里有土壤,适合植物的生长,而动物以植物为食,也会来这里安家,所以花坛中的生物种类比较多。谈话:同学们发现生物之间有吃和被吃的关系。在调查过程中,你还有没有观察到动植物之间其它有趣的关系?预设:动物的粪便可以给植物提供养分,有些动物可以松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小结:生物的生存都是需要适应的环境,像校园的花坛里、草地上、大树下这些地方都非常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设计意图]学生认识了校园生物,通过先将校园中的生物编号,再将号码标注在校园平面图的相应位置等多种方法制作了校园生物分布图,便于对校园生物形成整体认识,意识到校园环境与生物、生物与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5.知识应用,拓展延伸65 学校里还有很多不知名的植物,大家课后可以查阅图书,或者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尤其是各种识别植物的软件,像“形色”“花伴侣”等,识别出它们,并给它们挂牌,制作校园生物小报。[设计意图]介绍几种常用的植物识别软件,用现代技术识别植物,给植物挂牌。技术与知识相融合,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教学后记】3.形形色色的植物【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三课,其学习主要建立在前两课的基础上。本课从遗传变异的视角研究植物亲代与子代的不同,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种群内生物的多样性。教材对于本课提出的要求是:通过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了解植物的遗传变异现象,理解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的差异,体会种群内植物的多样性。教材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简明扼要地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在于了解同一种植物不同个体之间以及具有亲缘关系的同一种植物的亲代与后代、后代与后代之间的相同与不同,揭示本课研究的内容是植物种群内生物的多样性。第二部分通过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异同的探究活动,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得出植物的后代和亲代存在着相同点和不同点的结论,从而让学生形成和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因为遗传和变异普遍存在,所以植物既有共同特征又不完全相同,从而引领学生进一步体会植物多样性的原因。第三部分的研讨通过两个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索部分观察得到的结果进行总结,并且将学生引导到人类科学的领域,鼓励学生关注科学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体会科学技术改善着人类生活。最后的拓展部分,通过呈现科学家孟德尔的豌豆实验研究实例,简单介绍科学家孟德尔经过长期坚持不断的研究,最终发现了著名的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科学史,带学生体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鼓励学生学习和继承伟大科学家们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丰富认知,开阔视野。【学情分析】通过对校园生物的调查和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学生已经认识到同是植物,有的高大,有的矮小,有的生活在土壤中,有的生活在水塘里。植物根据外部形态等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一类别下又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类。在分类过程中学生进一步领略不同种类的植物各不相同,同一种类的植物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为本课学习植物亲代和后代的异同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六年级学生的科学思维、分析比较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比较好,具备学习的基础。但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并未系统性地学习植物学相关知识,并且对于植物的认知还比较欠缺。即使在经过前面的校园植物调查活动后也还不能对同种植物的差异有比较系统的认知。因此在观察和比较植物的异同点时可以采用个人分享和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完成观察记录和展示交流,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整合和语言组织能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植物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相同与不同。2.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3.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4.变异使得植物多种多样。[科学探究目标]65 1.能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2.能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孟德尔及其关于遗传变异的研究。[科学态度目标]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客观描述植物亲代与后代的异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意识到植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阐释知道遗传是生物稳定性的基础,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前提。[难点]能对同一种植物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作出解释。【材料准备】[学生]具有后代与亲代关系的植物(或植物标本、图片等)、记录表。[教师]教学课件、孟德尔及其遗传变异研究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活动:提前准备关于不同植物的多张照片材料,展示给学生。可以采取师生交流的方式分析,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植物。不同的植物所具有的外部特征有着比较大的差异。教师提问:通过调查,我们已经知道校园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那么,同种植物中的不同个体相同吗?同一“家庭”的植物完全相同吗?学生思考:校园内的同一种植物,不同的植株是否完全相同。[设计意图]课程开始时可以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入手,通过展示最直观的图片或者是视频材料引导学生说出地球上的植物多种多样。进而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地聚焦到本节课要研究的主题上,让学生关注校园内的同种植物是否完全相同,结合学生上一节课的已有知识启发思考,由此引出植物的后代和亲代有什么异同,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2.探索教师活动:提前准备具有后代与亲代关系的植物,或植物标本、图片等作为学生观察比较的材料。并向学生讲解亲代与后代植株的概念定义,帮助学生形成初步认知逻辑。教师提问:植物的后代与亲代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接下来,请同学们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材料寻找答案,并开展小组内的讨论,和你的同学分享你的发现。从多个角度,例如花的形状、颜色、花瓣、花蕊,叶的形状、叶缘、大小或者是其他特征具体分析。学生活动:观察亲代与后代的木槿花,比较两者的异同。观察亲代与后代的桑叶,比较两者的异同。观察亲代与后代的松树,比较两者的异同。观察记录完毕后,填写记录单,进行组内分享。教师活动:邀请小组代表进行分享,指导学生分析、总结、归纳亲代与后代的异同点。并提出两个新的科学概念:遗传与变异。帮助学生通过从探究活动中得到的结果理解遗传与变异各自的定义,并加以区分。教师提问:植物延续至今的秘密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植物呢?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对于植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教师活动:带领学生思考遗传与变异的价值,得到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也是地球生物多种多样的重要原因之一,并进一步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普遍性。[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木槿花、桑叶、松树三种植物亲代和后代的异同点,让学生分别从花瓣的颜色、数量,叶的颜色、大小、形状,植物的整体形态等方面学会观察,从而充分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以引导,带领学生继续深挖遗传与变异的内在含义和价值,帮助学生逐步了解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以及遗传变异使得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3.研讨(1)研讨一教师提问:我们通过观察发现植物的亲代和后代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学生思考回答:从植物亲代与后代的花、叶、果实、种子、植株等多角度总结描述异同点。65 (2)研讨二教师提问:哪些事例可以说明人类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改善着人类生活?学生思考回答: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见闻,说说植物的遗传变异与人类的关系。总结得出:植物的遗传和变异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有很多农作物利用遗传和变异规律培育出了许多新品种,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为人类造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设计意图]总结整节课所学知识,深化学生对于遗传和变异的理解。引领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体会科学技术改善着人类生活。4.拓展教师活动:以资料的形式呈现孟德尔和他的豌豆实验,简单介绍孟德尔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发现著名的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过程。[设计意图]教师带领学生了解科学史,指导学生认识著名的科学家、遗传之父孟德尔,了解他发现的生物的遗传规律,学习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教学后记】4.多种多样的动物【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四课,其学习主要建立在上一课《形形色色的植物》的认知基础上,是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进一步认识,同时也为学习物种多样性及其意义作铺垫,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要求通过比较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了解动物的遗传变异现象,理解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间的差异,体会生物世界的多种多样。本课教科书一共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在聚焦部分,借助上节课所学的植物作为引子,引导学生回顾植物后代与亲代存在异同,紧接着以问题的形式将研究话题聚焦到动物世界,体会动物世界的后代与亲代也存在异同。探索活动一通过对小狗的观察记录,比较动物后代与亲代毛色及其他方面的异同,了解动物也有遗传变异现象,进而能运用遗传变异原理对动物呈现出的现象作出合理推测。活动二要求学生以小组交流其他动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通过对其他动物图片的观察或相关资料的搜集,了解其他动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体会动物世界普遍存在遗传变异,进而加深和完善对于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动三给各类动物增添成员。运用分类的方法,通过寻找某一类动物的相同特征,从多方面体会动物的多样性。研讨部分通过谚语、俗语等来启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身边动物的遗传变异现象,引导学生分享还知道哪些动物的遗传变异现象。拓展部分则通过让学生撰写观察日记,进一步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具体学习了形形色色的植物,比较清楚地掌握了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且对于遗传和变异对于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理论知识基础。本课进一步学习动物的遗传变异现象,就会相对容易理解。但是学生对于遗传变异还仅仅停留在植物层面的概念,他们的认识较为模糊零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耐心地启发引导学生,从植物层面迁移到动物层面进行学习。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梳理并形成动物多样性的观念。本课开展的观察交流活动,学生要以事实为依据,充分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此活动需要进行大量观察记录和描述,需要学生具有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及合作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关图片或资料以及充分的时间,并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动物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相同与不同。2.遗传变异使得动物多种多样。[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狗的后代与亲代的异同。2.能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更多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科学态度目标]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客观动物植物亲代与后代的异同。65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意识到动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类比分析得出动物多样性的原因是遗传和变异。[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和解释。【材料准备】[学生]狗的亲代与子代的照片、其他动物亲代与子代的照片、记录单。[教师]教学课件、其他动物亲代与子代的图片及相关视频资料等。【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活动:提前准备有关于不同动物的多张照片材料,展示给学生。可以采取师生交流的方式分析,从地球上不同种类的动物过渡到同种动物也存在个体上的差异。再进一步以学生熟悉的狗为例进行探讨。教师提问: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那么,动物世界又是怎样的呢?动物宝宝和它们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不同品种的狗之间存在差异,那同种狗之间也有差异吗?学生思考:即使是同一品种的狗,不同的个体也各不相同。[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动物亲代与子代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动物也具有遗传变异现象,遗传变异使得动物世界多种多样。过程中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知的狗(或者猫)为例进行分析,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动投入本课学习研究的积极性。2.探索(1)活动一教师活动:提前准备狗的亲代与子代的照片作为学生观察比较的材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前进行观察,将观察的动物及观察到的现象拍照,或录成视频,在课堂上交流,也可以利用标本、视频或图片等组织学生观察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教师提问:①描述狗妈妈和每只小狗的毛色与花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②哪只小狗遗传了狗妈妈的毛色?哪只小狗相对妈妈的毛色来说发生了变异?③推测狗爸爸的毛色可能是什么样的,说说你的理由。④仔细观察,我们还发现狗宝宝遗传了狗妈妈的哪些特征?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学生活动:从身体形态、生活习性、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观察、思考,最后汇总答案进行汇报。[设计意图]观察交流活动重在观察事实和比较异同,旨在让学生分析某种动物(例如:狗)亲代与后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不同,这些不同表现在毛色、花纹、行为方式等方面。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和完善动物具有遗传变异现象的概念认识,感知动物世界的多种多样,同时也为活动二做铺垫。(2)活动二教师活动:教师依次向学生展示长颈鹿、猫、袋鼠、马和企鹅的图片。教师提问:除了狗之外,其他动物是否也有遗传和变异现象呢?请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并在组内交流以下几种动物后代和亲代的异同。学生思考:不同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回顾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并结合刚才的分析结果,得到动物世界普遍存在遗传变异现象。动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不仅仅表现在外部形态上,他们在行为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同样也有遗传变异现象。遗传变异使得动物多种多样。[设计意图]本活动在活动一的基础上进行,将学生的视野由一种动物拓展到更多的动物,由动物的形态特征拓展到动物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性等,意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动物世界普遍存在遗传变异现象,动物种群内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动物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补充一些资料可使学生对遗传变异现象有更多深入的认识。(3)活动三65 教师提问:自然界有许许多多的动物,你能根据下表中给出的几类动物的分类标准,为各类动物添加新成员吗?学生活动:说出某一类别动物的名称,体会动物的多样性。[设计意图]由对一种动物的认识,回归到整个动物世界。引导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从生活环境、繁殖方式、运动方式、形态特征等多方面感知动物世界的丰富多彩。3.研讨教师提问:“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分别描述的是什么现象?说一说你还知道动物的哪些遗传和变异现象?[设计意图]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对身边动物遗传变异现象的关注。4.拓展以“动物和它的妈妈(爸爸)”为题写一篇观察日记。[设计意图]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身边动物的研究兴趣。【教学后记】5.相貌各异的我们【教材分析】《相貌各异的我们》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5课。本单元从植物、动物、人类、古代生物四个角度着手研究生物的多样性这一话题,并对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有一定涉及。本课是针对于我们自己——人的研究。关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六年级学生对此已有较为充分的认知。本课围绕“世界上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吗”为核心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最终得到尽管有些人的相似程度很高,但世界上几乎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本课以我们自己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人类个体相貌上的相同与不同,体会人类的多种多样。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和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之间的相同与不同,进一步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建立人类后代与亲代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的认识,进一步理解遗传变异使得人个体间保持了许多相同的特征,却又各不相同,继续构建完善地球生物具有多样性的认识。教科书安排了“观察自己和其他同学相貌的异同”以及“记录组内同学的相貌特征”两个活动。从内容角度而言,教科书通过耳垂、发尖、舌头等较容易观察到的相貌特征使学生对“性状”这一概念产生初步的理解,也能使其体会生物的性状是多种多样的;从研究方法角度而言,两个活动涉及对比观察与表格记录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安排学生通过统计手段归纳班级记录结果,并用简易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对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产生初步了解。【学情分析】学生在本单元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进行了校园调查,学习了解了植物、动物都存在着多样性和差异。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可以在前四课的知识积累上进一步对人类进行探索研究,通过课前导入思考得出可以通过辨认外貌快速找到某个人。但是在“在世界上能够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吗?为什么?”这一问题上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可能存在误区,因此无法很好地归纳得出结论。学生对于几种常见的相貌特征的认知还不熟悉,这对观察造成一定的困扰。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好不同形状的图片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并讲解,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和总结身边同学的相貌特征归纳得出结论。在其他遗传现象以及对于遗传组合的分析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抽丝剥茧”地进行推理、运算、对比,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人类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同与不同。2.人类亲代与后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3.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人与人相貌特征的相同与不同。65 2.能将人的相貌特征整合起来比较分析人与人的不同。[科学态度目标]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客观描述人类个体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意识到人类对遗传变异的研究改善着人类的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出不同人类个体间的异同点。[难点]能够利用材料分析人类的遗传组合,并说出人的遗传组合几乎是无穷无尽,因此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材料准备】[学生]小镜子、某一家庭亲代与后代的照片、记录表。[教师]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有关遗传病的图片或视频。【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活动:提前准备一张国家领导人或者是班里同学的照片,请同学在图中找出习近平总书记或者是自己身边的某个同学。紧接着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快速找到总书记或班里某个同学?(鼓励学生思考并畅所欲言。)学生回答:可以根据外貌进行判断。教师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动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中也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人类是地球生物的一员,我们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在世界上能够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吗?学生思考:人类的外貌有所不同,世界上应该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设计意图]给学生呈现一张照片,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请学生在图中找出习近平总书记的位置,增加课堂趣味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能快速找到总书记的位置?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人的外貌存在着个体差异。2.探索(1)找一找: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通过照镜子观察自己,然后与小组的其他同学比较,说出相同和不同。(教师可以在过程中提示[学生]眼皮、眉毛、鼻梁等都可以作为观察内容。)学生活动:利用镜子观察自己的样貌,组内交流讨论说一说各自相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写一写:记录不同的相貌特征教师活动:呈现几种不同相貌特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辨认。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刚刚的观察我们发现彼此之间外貌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现在我们一起来统计一下以下几个相貌特征的观察结果。学生活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统计每一个不同相貌特征的人数,小组内进行汇总。教师提问:现在让我们一起完成班级相貌特征统计表。学生活动:每组派代表汇报数据,通过计算得出每一种相貌特征的具体人数。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和帮助,对于有些特征辨认不明显的同学可以帮助其判断,最后要引导学生统计和分析数据。并引导学生继续分析,通过研讨二的问题尝试让学生观察和计算不同的性状组合。[设计意图]在小组调查过程中,学生可以很直观地认识到每个人的长相各不相同,我们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然后在班级汇总统计中,同学们可以看到不同相貌特征的人数,让学生发现,就这几个性状特征而言,全班同学的表现并不多样。进而引发思考:那人与人之间为什么看起来各不相同呢?进而引入研讨二的问题,运用数学运算的方法,观察形状组合的规律。3.研讨(1)研讨一教师提问:在世界上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吗?为什么?教师鼓励学生从刚刚学习的不同相貌特征方面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利用画图的方式分析一种、两种、三种相貌特征的组合方式,并由此推理得到更多相貌特征的组合数量。65 最后教师呈现40种相貌特征的计算数据,并将其与现有世界总人口数进行对比,得到结论:世界上几乎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为人的遗传组合几乎是无穷无尽的。(2)研讨二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图片以及文字性资料,结合拓展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得出人体形态特征、人的血型、血压等生理特征等都有遗传的现象。同时和学生分享遗传病的例子。4.拓展教师活动:教师可以提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自己和家人(可包含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的照片,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和家人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和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之间又有哪些遗传变异的现象呢?学生活动:通过照片分析自己和家人的异同并归纳。[设计意图]综合整节课所学知识,总结归纳得出最终结论。教师在课堂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教学后记】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材分析】《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6课。此前,学生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地球上存在不同的生物,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并且学会了比对亲代和后代的相同之处。基于前面掌握的知识,本课将关注点停留在描述已灭绝的生物特征,并与现代生物特征做对比。本课通过观察古生物化石推测古生物的特点,比较其与现代生物的异同,再通过观察生物化石认识更多的古代生物。所以,本课的探索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比较古代化石生物与现代生物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找到古代生物的特征,然后找寻与其相似的现代生物,发现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存在亲缘关系。第二部分,是认识更多的古代生物,通过特征的提取,推测生物种类,感受古代生物的多样性。【学情分析】本课的活动主要是通过观察进行探索,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通过观察化石先认识一种古生物,了解其与现存生物的亲缘关系,这些内容都可以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展开学习。在学会找寻结构上的相似性确认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到找寻更多的现代生物的起源。这个过程让学生单独完成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进行引导,缩小找寻的范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2.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3.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2.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探究古代生物的兴趣。2.能基于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意识到对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其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体会科学研究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化石信息分析,描述古代生物的多样性。[难点]通过化石信息分析,找寻与化石生物相近的现代生物。【教学过程】1.聚焦65 师图片展示多样性的现代生物。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现代生物存在多样性。事实上,古代生物也存在多样性,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从哪里得知呢?生:化石上。师:没错,就是化石。化石是什么呢?(看化石的定义及其生成过程)师:那我们可以从化石上找到什么信息呢?生观看资料卡。生:外貌上像一条鱼。师:还有呢?生:中间还有一条跟鱼骨。师:这就是它的脊柱。所以,通过这些外貌结构上的特点,人们确认了它是鱼类。接下来,我们自己辩识一下古生物。[设计意图]回顾现代生物的多样性,利用鱼骨获取信息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人类可以从古代生物的化石上得到大量信息,引导学生明白这节课要从化石上获取信息以及如何获取信息。2.探究活动一师:科学家可以从化石中得到很多信息。我们作为小小科学家,也来观察一下恐龙的化石,看看我们能获得什么信息。师展示出三角龙化石和霸王龙化石的图片,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活动一。生仔细观察并讨论两种化石上有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从现代生物中找到相似的生物。(因为生物多样性,这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找寻相似的现代生物)生汇报小组讨论成果并阐述依据。教师展示并讲解三角龙与犀牛、霸王龙与鳄鱼相似的地方。[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从化石中获取外貌和结构特征等信息,通过合作讨论和教师引导,找到相对应的现代生物。让学生意识到古代生物跟现代生物存在联系。活动二师:请小组合作,找出猛犸象和亚洲象的相似性,完成观察记录单。生进行小组讨论,完成记录。生分享小组成果。师展现亚洲象的骨骼图与猛犸象的骨骼图并作比对,复原猛犸象跟亚洲象作比对,小组之间互相纠正。学生通过猛犸象复原图和亚洲象的对比,分析出两者外貌上的异同并根据不相同点分析出两者的生存环境。(相同点:体型巨大、有长象牙;不同点:猛犸象有覆盖全身的厚厚皮毛,亚洲象没有;生存环境:猛犸象在寒冷地区,亚洲象在热带地区)[设计意图]上一个活动学生已经知道古代生物跟现代生物存在联系。猛犸象跟亚洲象极其相似,存在诸多相同点,通过对它们的分析让学生知道古代生物和现代生物存在亲缘联系。活动三师:接下来让我们认识更多的古代生物吧。师呈现更多古代生物。师:观察这些化石的外貌,推测一下他们是什么?生:第一张图是鸟类,因为有翅膀和鸟嘴。生:第二张图是鱼类,因为有鱼鳍和鱼尾。生:第三张图是螺类,因为有坚硬的螺纹外壳。生:第四张图是虫类,因为有虫壳和多个触角的外貌。生:第五张图是贝类,因为有跟扇贝一样的贝壳。师:同学们找证据的能力真强,说得没错,都能从外貌去判断他们是什么。[设计意图]65 从化石上获取更多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的联系,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加深学生对古现代生物亲缘关系的理解,认识到古代生物也存在多样性。3.研讨师:我们研究化石有什么意义?生:为了更好保护生物多样性。生:为了了解古生物灭绝的原因。生:为了复活古代生物。……[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开放性思维,让学生意识到要保护生物多样性。4.拓展师生共同制作化石模型。教师准备橡皮泥、贝壳、叶子、树枝。生根据制作流程制作自己的化石模型。[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化石与真实物品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后记】7.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材分析】经过小学科学有关生物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本单元《校园生物大搜索》、《形形色色的植物》、《多种多样的动物》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于地球生物的多种多样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本单元最后一课《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建立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上的一个总结和提升。人类和动植物、微生物等共同生存在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于人类有直接,间接和潜在价值,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此外,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还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等作用。但由于目前人类的不当行为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本课主要是通过呈现各种具有说服力的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概念,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本课聚焦部分通过呈现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和谐共存提出核心问题“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怎么保护?”探索部分通过三个不同的活动:交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采取的措施以及制作宣传性海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认知。最后通过三个研讨问题,将学生的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保护环境,从生活小事做起的意识。【学情分析】学生在这个单元前四课已经重点学习了形形色色的植物以及多种多样的动物,并且还学习了相貌各异的人以及了解了古代生物的多样性,对于物种多样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知。可以说出我们生活中有种类繁多的其他生物,他们和我们人类一起和谐共处在地球上,也对于一些物种的灭绝有了了解。但是学生对于“为什么要保护物种多样性”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掌握局限,没有深入了解其内核,并且在“如何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问题上认识还不够全面,因此需要教师在这节课给予及时的引导。再者,学生对于物种多样性的理解还比较片面和抽象,教师可以借助更多相关视频、图片以及资料等辅助学生学习。【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衣食住行等的重要资源。2.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地球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3.人类的不良行为使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威胁。[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从生活中获取证据,描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2.能够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3.能够基于分析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原因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策略。[科学态度目标]能够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生物及其周围环境。65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意识到人类活动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及我们生活的地球环境。【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分析材料,说出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意义以及价值。[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措施。【材料准备】教学课件、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图片或视频。【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活动:提前准备有关于动物和植物的多张照片和视频材料,展示给学生。再给学生呈现人类污染环境、动植物灭绝等图片或者视频,并启发学生思考。教师提问:我们现在的物种多样性正在遭受人为的破坏,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呢?学生思考: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可视化材料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地球上生物的美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回顾梳理地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紧接着画风一转,通过一系列有冲击性的图片或者视频材料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正在对物种多样性进行毁灭性的破坏,进而将研究问题转移到“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问题上,然后追问“我们可以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呢?”从而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2.探索(1)查阅资料,交流并讨论为什么应该保护生物多样性教师活动:教师可以事先准备相应的文字、视频等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和老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回家进行资料查找并整理带到学校。教师提问:生物多样性究竟对我们人类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接下来,请同学们通过分析资料找到答案,并开展小组内的讨论,和你的同学交流分享你的理解。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有什么好处?教师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帮助,不断引导他们归纳得到共识。帮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生物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互相联系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设计意图]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分析资料,分别从提供食物、建筑材料、药材等物质资源的角度;净化空气的角度;提供生活、创作灵感的角度等多方位思考问题,得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保护人类自己的结论。进而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人类的不良行为对生物多样性的严重打击。(2)了解目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采取的措施教师活动:呈现并向学生讲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几个代表措施。重点讲解自然保护区,可以将种子库、花粉库、精子库整理为一类进行讲解。[设计意图]对于此类学生陌生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取讲授法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其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制成“保护生物多样性”宣传海报教师活动:鼓励不同海报内容、呈现方式的多元化,引导学生关注海报制作的宣传性和教育性。[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加以应用。3.研讨(1)研讨一教师通过提问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通过总结例子得出人类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和意义。(2)研讨二65 教师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做,进而发散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我们人类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行为。(3)研讨三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和身边人存在的不良行为角度进行分析,从生活出发,我们可以参与植树造林活动,节约水、电、煤气,减少塑料制品及一次性纸杯和餐具的使用,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学习并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将想法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设计意图]综合整节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从我做起并带动周围的人采取行动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教学后记】第三单元宇宙1.太阳系大家庭【教材分析】《太阳系大家庭》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小学科学课程标准5-6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本课,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日、地、月系统的基础上,把探索范围扩展到整个太阳系,研究太阳系这个“大家庭"。聚焦环节提出本课的核心问题“除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外,我们还知道太阳系中有哪些天体?”,唤醒学生对太阳系的原有认知,引发学生对于太阳系这个系统的大小、空间等问题的思考。探索环节安排了三个内容:1.在活动手册中添加自己所知道的天体,补充完善太阳系的天体;2.了解太阳,学生通过阅读提前准备好的“太阳资料单”,或在互联网搜索查找相关信息,筛选和提取有用信息,了解太阳的基本信息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了解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建构对太阳系的基本理解。研讨环节包括两个研讨问题:1.太阳系大家庭中有哪些天体?2.这些天体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他们所画的太阳系大家庭,利用班级汇总表,得到相对比较完整的太阳系天体示意图。学生在这里只需要做简单了解和比天体的特征,不做具体数据的处理。教师可以展示太阳系的示意图或视频资料,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太阳系的空间概念,并从中感受到宇宙的魅力。拓展环节,引导学生了解彗星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以上四个环节,学生在收集、整理、汇报、完善信息的过程中对太阳系有了更科学、系统地认识。【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对日、地、月系统有一定的认识,会从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到许多关于太阳系、行星、恒星、卫星的相关知识。个别学生还能提到黑洞、暗物质等更深奥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是模糊的,肤浅的,不成系统的,既缺少客观的认知,也较少观察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经历回顾旧识、收集资料、提取有用信息、筛选与汇总、建构新知的系列探究过程,进一步了解太阳及太阳系的相关知识。学习如何在散乱无章的各种资料信息中,筛选和提取关键信息来构建对太阳系的科学认知。由于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程度不同,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情况,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和需求,提供充足的准备资料辅助学生完成学习内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科学探究目标]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65 2.能够根据资料提炼太阳系的相关信息。[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在讨论交流中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要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感受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会更深化。【教学准备】太阳的基本资料单、学生活动手册、板书磁贴、教学视频资源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从收集信息、筛选提取、汇报与交流、完善信息的过程中建构对太阳系的科学认知。【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出示日、地、月系统图片。提问:太阳、地球和月亮是怎样运动的?它们分别是恒星、行星、卫星中的哪一种?聚焦问题:请看课本40、41页的图片,说一说太阳系中还有哪些天体?[设计意图]通过日、地、月系统的回顾抛出问题,唤醒学生对太阳系的原有认知,引发学生对于太阳系的大小、空间等问题的思考,为学生全面认识太阳系奠定基础。2.探索(1)画一画你知道的太阳系。出示学生记录单(右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和交流。说一说我们要怎样记录,要注意些什么。例如:天体应该如何来表示?应该画在什么位置?完成记录后,与其他同学交流。(2)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学生根据记录汇报他们知道的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并对这些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看教学视频,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知识。改一改:修订你画的太阳系,记录新的发现。(了解内容:有些天体可以直接观察到,如月球、木星、金星等;有些天体比较小或者距离地球比较远,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地观察。课本:双星伴月、流星、海尔-波普彗星。课外: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哈雷彗星等)观看视频:了解太阳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用肉眼观察看得见的天体以及借用工具观察距离很远的天体,启发学生对天体的相对大小、与地球的相对距离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3)了解太阳。学生阅读老师出示的《“太阳”资料单》、自己提前搜索的信息资料等,圈划出有用信息、关键词。(资料单上可包含太阳的质量、大小、构造、演化、太阳活动等基本资料。提醒学生进行分工合作,提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学生对圈划出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分类整理,完成填空式《“太阳”思维导图》。如右图:教师展示个别小组的思维导图,共同梳理交流获取的信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在繁杂的资料中获取和筛选有用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建构新知。填空式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初步搭建好思维导图总结构,做好思维的脚手架,避免这一教学环节耗费过多时间。也可以将此项作业布置为课后拓展作业,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探索板块的设计,调整了课本中活动二、三的顺序,调整后的顺序为:65 1.画一画你知道的太阳系。2.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3.了解太阳。设计思路是学生先画一画自己元认知中的太阳系,然后在课堂交流中讨论、互相启发和学习,了解太阳系的基本构成,摈弃前概念中错误的认知。紧接着学习和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了解天体的分类。然后再改一改自己所画的太阳系,添加缺失的内容,建构完整的太阳系天体概念。这几个环节是一气呵成,环环相扣的,有紧密的逻辑性。然后,课堂的后半段进行“了解太阳”的学习活动,学生将经历阅读资料、筛选提取相关信息、梳理思维导图、汇报与交流的过程,是本课的第二个完整的学习板块。3.研讨交流和分享本组完成的《太阳系大家庭》课堂记录单、思维导图。(教师鼓励更多的同学交流和分享自己了解的知识。如果有的同学说得和自己认为的不一样,要礼貌善意地表达反驳,面对别人的质疑,要学会分析判断、客观表述,礼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回答预设: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矮行星,它曾经是一颗行星。有些行星有卫星,有的行星没有卫星,有的行星卫星很多,比如木星、土星。太阳系中还有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小天体等。小结:在太阳系中,除了中心天体太阳以外,还包括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太阳系中的天体有些可以直接观察到,有些较小或者较远的天体,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地观察。[设计意图]通过研讨的两个问题,学生将会认识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与同伴交流信息的重要性,并且学生将更加全面了解这些天体的各种特征。4.拓展出示彗星的相关资料,展示彗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介绍太阳系的边界和范畴,让学生认识到太阳系整个系统的空间概念。观看科普视频(节选)。[设计意图]彗星是一种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天体,认识彗星的运转轨道,旨在让学生对太阳系的空间概念有一个大概的感知。【教学后记】2.八颗行星【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2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继续研究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教材首先提出“8颗行星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排列的?”引发学生回顾和思考8颗行星的名称、排列等知识,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天体大小和相对距离的问题。探索板块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阅读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通过阅读科学数据,建立对8颗行星大小对比、相对距离的基本印象。第二个活动是对比数据,给八颗行星排序。进一步了解行星大小、距离的科学规律,为后面的建模活动做好准备。第三个活动是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通过纸带建模的方式,让学生的认识更加形象直观。通过层层递进的三个活动,学生最终建立起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对八颗行星的位置有基本的感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对宇宙知识、宇宙天体的运动和现象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到宇宙的广阔和神秘,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提升推测、观察、建构模型的探究能力,建构起地球和空间科学学习的体验并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学情分析】65 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太阳系的构成有了基本了解,对八大行星的名称都有一定印象。对探索宇宙方面的知识充满热情和兴趣,有部分孩子通过课外阅读或视频节目了解了很多关于宇宙的知识。但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还不足,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建构对浩瀚宇宙中八颗行星的大小、距离等的科学认知有一定难度。由于学生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所以本课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采用建模的方法,将难于理解的知识和概念在建模的过程中具体化,采用简单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宇宙运行变化的规律,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想象,让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的大小、距离等,在学生的头脑中展现。让学生学习科学的建模方法,经历和体会运用模型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其特定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科学探究目标]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行星相对位置关系模型。[科学态度目标]1.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2.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事实是有一定距离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教学准备】纸带、水彩笔、剪刀、《八颗行星》课堂记录单。【教学重难点】[重点]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材料建立行星相对位置关系模型。[难点]初步认识和采用科学建模的方法,帮助我们更方便、准确地了解事物,发现规律。【教学过程】1.聚焦出示太阳系示意图(课本P43页)。提出问题:太阳系的八颗行星有哪些?八颗行星是如何排列的?聚焦问题:请关注图中这几句话(右图):“本图不代表天体大小和距离的实际比例关系。”你是怎么理解的?引导:我们要如何知道八颗行星的实际大小和距离的比例关系呢?[设计意图]回忆复习八颗行星的名称、排列顺序,对学生关于八颗行星的原认知进行调查。提问引发学生对天体大小和相对距离的真实比例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用建模方法解决问题。2.探索(1)阅读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出示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提问“我们能从数据表中得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交流分享:距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最大”和“最小”的行星;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相差比较大,排列并不均匀;行星大小相差比较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数据。(2)小组合作探究:给八颗行星排序方法1:按离太阳的远近排序。方法2:按直径大小排序。出示小组课堂记录表,学生将排序结果填写在表上。(3)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小组讨论:如果用一条纸带,如何更好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呢?引导:我们要怎样才能让建模结果接近真实比例呢?(将数据进行等比例缩小),如何做到“等比例”呢?(所有数据同时将小数点移动相同的位数)。对照科学数据,确定纸带上行星的位置。(4)小组合作探究:科学建模活动引导:行星直径大小经过等比例缩小后是怎样的情况,能否在纸带上呈现?(提示:行星直径大小差异过大,无法在纸带上呈现真实比例情况,只需用圆圈或圆点表示,再写上名称。)将表中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数据等比例缩小。65 根据缩小后的数据,用不同颜色的笔将8颗行星的位置标示到准备好的纸带上。(请学生观看“实验指导视频”,参考视频中的方法进行建模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数据、排序、建模三个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八颗行星排列和大小的规律。利用简单的纸带等材料进行建模,仅关注真实距离的比例关系,明晰学生认知线条。课时充足的班级可以考虑让学生也进行直径大小比例关系的建模活动,或将两个建模内容整合起来,建构更加全面的太阳系真实比例模型。3.研讨(1)教师引导学生将制作好的纸带模型,以太阳为中心,按不同方向辐射状排列在本组桌面上。将相同的行星以弧线相连,绘制出八颗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2)组织学生交流:你们是如何处理数据的?(有大幅偏差的小组,研究一下数据处理中有什么问题?)(2)组织学生看一看其他小组建好的模型,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全班制作的八颗行星位置模型,你有什么认识或问题?[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认真思考建立行星位置关系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太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实际上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差异非常大,我们看到的很多关于太阳系的图片都不是真实比例的太阳系。根据数据来建模,学生就能够体会到建模过程的客观性。4.拓展(1)木星是体积最大的行星,在天空中很容易辨认,请观看拓展视频,了解关于木星的知识。收集了木星资料的同学也可以和同学们分享。(2)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亮度极高,是夜空中仅次于月亮的亮星,破晓之前,日落以后,我们都能够在天边发现这颗“最亮的星”![设计意图]持续而有效的课外观测活动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宇宙的欲望,帮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金星亮度极高,容易辨认,木星巨大而又明亮,很容易辨认出来,并且我们还可以借助双筒望远镜等工具来观察木星及其卫星,让学生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观测工具的进步,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逐渐深化。【教学后记】3.日食【教材分析】在研究了太阳系大家庭、八颗行星的基础上,本课继续研究太阳系,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太阳系中天体的运行上。日食的成因是由于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的。教材设计了三个探索活动:模拟三球运动、模拟日食、汇总观察结果。学生通过猜想、设计、完成模拟实验的过程,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研讨,了解和建构对太阳系天体的运动特点的科学认知。在拓展环节,教材建议学生了解“金星凌日”的有趣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更多关于天体运动的知识。本课通过研究日食这种有趣的天文现象,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太阳系是一个运动着的天体系统,该系统中的天体都在做着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天文现象。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日、地、月三个天体的相对运动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学情分析】65 日食是学生已经听说过或观察过的一种天文现象,有的同学也亲自经历过观看日食的过程,研究日食现象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趣、很有吸引力,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日食的发生与地球、太阳、月球三者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和运行状态。在本课的学习中,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日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运动、大小和位置关系,通过模拟实验演示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日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科学探究目标]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模拟日食现象。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和解释。[科学态度目标]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3.保持关注典型天文现象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教学准备】大的红色圆形卡纸(模拟太阳)、小球(模拟月球)、中间有孔的蓝色圆形卡纸(模拟地球)、支架、实验记录单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正确理解日食的成因。[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和解释,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过日食吗?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学生活动:分享自己观察日食的体会和发现、提前准备好的照片等。聚焦问题:日食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对日食成因进行简单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猜测。)[设计意图]日食是对学生有着极大吸引力的天文现象。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出发,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观看日食的收获和疑惑,思考日食的成因,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思维的动力。2.探索(1)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一:模拟“日、月、地三个天体的运行”教师提问:看来日食现象和日、地、月三个天体的位置有关,那么这三个天体是怎样运动的,请用实验桌上现有的材料,模拟三个天体的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记录下你的发现。(详见实验指导视频)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模拟实验“日、月、地三个天体的运行”。讨论活动中的发现和认知。(2)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二:模拟日食教师提问:你认为,日食发生时,日、地、月三个星球的位置是怎样的?月球比太阳小很多倍,怎么会遮挡太阳?我们怎样设计模拟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学生活动:设计模拟实验,用模拟实验来验证日食成因的猜想。教师引导:出示实验器材带孔的地球卡片、小球(模拟月球)、红色圆形卡片(模拟太阳),支架等。引导学生思考,三个天体要怎样摆放?人在哪里观察?怎样调整“月球”的位置可以正好看到日全食的景象,即“月球”和“太阳”大小相同,月球恰好遮挡住了太阳。怎样的位置可以看到日环食,即“月球”遮挡住了“太阳”,但不是全部覆盖,周围留有一圈环形的“太阳”。怎样的位置可以看到日全食,即“月球”正好完全遮挡了“太阳”。65 (3)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三: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画出日全食、日环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示意图。[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谈话交流生成研究问题——日食的成因与三个天体的运动位置有关,然后通过第一个探究活动,模拟三个天体的运行状态,在天体运行的过程中去发现日食时天体的位置应该是怎样的。然后进行第二个探究活动,利用带孔的圆形卡片,从地球视角观察日食现象,并探究日全食和日环食发生时月球位置的不同。最后用画示意图的形式记录模拟实验的结果。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动手实践,尊重科学发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3.研讨(1)讨论1:为什么月球那么小,却可以遮住太阳?(回答预设:发生日全食时,月球完全遮挡了太阳,看起来月球和太阳一样大,是因为月球离地球(眼睛)很近,离太阳很远,近大远小,看起来就一样大了。(2)讨论2:发生日全食、日环食时,月球的位置有什么不同?(预设回答:发生日环食时,月球离地球稍微远了一些,没有完全遮挡住太阳,留出了环形的太阳。)小结:当月球距离地球稍近时,月球能够挡住整个太阳,发生日全食现象;当月球距离地球稍远时,月球不能挡住整个太阳,发生日环食现象。(3)讨论3:结合我们的实验现象,说说日食的成因是怎样的?太阳系的天体是如何运动的?(预设回答:日食成因是由于月亮恰好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月球遮挡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太阳系是运动着的天体系统。八大行星都在围绕太阳转动。有的行星有自己的卫星,卫星围绕着行星转动,同时和行星一起共同围绕太阳转动。)小结:太阳系是一个运动着的天体系统,该系统中的天体都在做着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天文现象。[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获得直观感受后,通过研讨和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天体“近大远小”的特点,解决“为什么月球虽然很小,却能完全遮挡太阳?”的疑问。引导学生用科学思维解释“日全食”和“日偏食”形成时月球位置的差异。在分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科学规律。4.拓展观看金星凌日的视频,介绍金星凌日是如何发生的。提出问题:金星的直径和地球差不多大,为什么金星看上去那么小?(学生结合本课的学习,对金星凌日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教学后记】4.认识星座【教材分析】本课开始学生将开展对星座的学习和认识。聚焦环节让学生了解天空中的星座是由不同的恒星组成的,接着提出“我们知道哪些有关星座的知识?”“是如何知道的?”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对星座知识的讨论。探索环节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初步了解星座”。通过课堂交流,初步了解星座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星座是人类认识星空的产物,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概念,初步树立科学的星座观。二是“建一个星座模型”。引导学生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建立一个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进一步客观地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65 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可以有很多种方法。课本设计的活动中,让学生在一个正方形纸板下悬挂七个橡皮泥球,然后从不同角度投影,发现某一角度恰好投影出北斗七星的图形。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其它的材料、不同的方式进行建模,并鼓励学生课后动手实践自己的设计。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建立起星座的正确概念——远近不同的恒星在视觉上形成的一个图像。在研讨环节,通过3个研讨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星系中恒星的相对位置并没有改变,从不同方向上的投影,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其中某个方向的投影恰好形成了北斗七星的形状。引导学生就模型传递出来的信息和启发进行交流,理解星座中的恒星离我们有远有近,它们互相并不关联,进而形成正确的星座概念。【学情分析】星座、浩瀚的星辰海洋,对六年级学生来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学生们有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星座”这个词汇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很多学生对星座都有一定的了解,充满好奇。但大多数学生对星座的认识是很片面的,甚至将自然科学的星座概念和“占星学”里的星座混为一谈。对于星座的含义、星座的特征,知之甚少。如何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是本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在建立北斗七星模型的过程中,要注意渗透理性思维、合理分析等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体会科学认知来源于实践。【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也不同。[科学探究目标]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作出解释。[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2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教学准备】小球、细木棍、泡沫底座(或使用小牛顿模拟北斗七星套装材料)、剪刀、手电筒、实验记录单。【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星座观,能够认识到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也不同。[难点]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作出解释。【教学过程】1.导入(聚焦)通过课堂交流初步了解星座知识。教师提问:(出示美丽的星空图)1.夜空中绝大多数的星星都是像太阳那样的恒星。它们构成了许多不同的星座。关于星座,你都了解哪些知识?2.你是怎样了解到的?学生活动:交流和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星座知识和了解的渠道。针对同学们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哪些说法是科学的、有依据的?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了解在宇宙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星球。星星看上去很小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引导学生了解星系是由恒星构成的,初步了解和认识自然科学领域的星座概念。观看视频:了解星座。[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星空图,激起学生对神秘的星空、浩瀚宇宙的探究欲望,在科学探究与科学审美的氛围中,积极投入到对星空的学习中来。课堂交流唤起学生对星座的已有认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和原认知,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星座观,摈弃占星学中具有唯心主义色彩的星座“知识”,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2.探索(1)课堂交流:初步了解星座65 教师活动:介绍星座的由来及作用,出示统一的星座图。学生活动:浏览星座图,找一找常见的星座名称,认一认它们的星座图形。(2)小组合作探究:建一个星座模型出示制作星座模型的材料:七个小球、七根木棍、底座、手电筒。制作方法:①按顺序标号,将一头带有小球的木棍插入底座的7个孔中。②用手电筒从一个方向照射,让小球的投影落在后面的白纸上。③用马克笔将白纸上投影的点记录下来。④从不同的方向投影,在白纸上记录下得到的图形。(其中某一方向会看到北斗七星的图形,如果没有看到,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怎样调整才能出现北斗七星的投影图形?)[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模拟北斗七星的实验过程,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在调整投影方向的过程中,发现从不同视角看到的星座图形大不相同,只有一个视角可以看到北斗七星的形状,从而了解恒星之间是没有联系的,距离地球远近也不同,建立起科学的星座概念。3.研讨(1)请各小组将自己实验记录单贴上黑板,请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说说自己的发现。老师引导:为什么画下来的星座很多都并不相同?哪些图像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北斗七星形状相同?建立星座模型的活动给了我们什么启发?我们对星座有了什么新的认识?(2)课堂小结:组成北斗七星的星体离我们有远有近,北斗七星的形状是我们从地球这一个角度所看到的情况,一个星座实际是由远近不同、没有关联的恒星在天空中组成的视觉图像。[设计意图]在研讨活动中关注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从分析模拟实验现象的过程理解和建构科学的星座观。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建构模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4.拓展(1)阅读课本第48页的科学资料,了解北斗七星的更多知识。(2)看视频了解“光年”概念。[设计意图]通过科学阅读、观看拓展视频资料,了解更多的宇宙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知识的好奇心和持续的兴趣。【教学后记】5.夏季星空【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5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太阳系和星座等相关知识,并且知道星座的形成是人为将相互之间距离很远的恒星划分成不同区域,从而形成视觉上的平面效果。教材第4课已初步介绍星座并让学生建一个“星座”模型,本节课在上节课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星座的作用及如何认识星座。教材伊始通过讲解夏季是观察星空及星座的好季节,直接聚焦本课的两大研究内容:星座有什么作用及如何去认识天空中的星座。探索环节共分为三个活动,活动一:利用星座找方向,在上节课深度学习北斗七星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进而辨别方向。活动二:认识夏季星座,教科书提供了三种认识夏季星座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的识别夏季星空中的星座。活动三:利用活动观星盘观星,星空中的星座有88个之多,如果想认识更多的星座,就需要利用活动观星盘。65 研讨环节是对探索环节的总结和深化,第一个问题“认识星座有什么作用”对应探索活动一,第二个问题“我们有哪些辨识星座的方法”对应探索活动二和活动三。拓展环节考虑到课外观星活动的局限性,提出可以利用观星软件让夜晚观星更加方便。【学情分析】在本单元的第四课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星座,知道了星座的概念和一些星座的名称,并且通过制作星座模型建立起星座的正确概念——远近不同的恒星在视觉上形成的一个图像。在初步认识星座的基础上,学生仍然对星座充满好奇,比如星座的作用是什么以及如何在天空中辨识星座。在三年级已完成长时间观察月相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更好地观察星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北极星辨认方向,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2.学会使用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科学态度目标]培养观星等天文活动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空活动的意义。[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1.意识到星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意识到我们可以利用工具更好地认识宇宙。【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学会利用星座找方向,并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认识夏季星座。[难点]如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利用活动观星盘进行观星活动。【材料准备】活动观星盘,观星软件“星图”。活动观星盘规格:含有面盘及底盘两大部分,底盘上标注各个星座,背面标注使用方法。【教学过程】1.聚焦通过回顾上节课引入,教师介绍上节课学习内容。出示夏季星空的图片,教师提问:夏季是观察星空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一些星座,星座有什么作用?我们该如何认识天空中的星座呢?学生在记录单上写下自己的想法,并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回答交流。[设计意图]因本节课是上一节课的延续和提升,因此直接通过回顾上一节课引入,聚焦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星座的作用及如何认识天空中的星座。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对星座作用及如何辨识星座有初步了解,先通过填写记录单并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情况,方便有调整的进行后续教学。2.探索(1)利用星座找方向教师提问引导:白天我们可以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辨别方向,那夜晚呢?有没有一颗星星无论在何时何地观察它都在一个固定的方向?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总结: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别方向,可是北极星是一颗不太亮的星,我们怎么找到它呢?出示北斗七星及大熊星座的图片,组织学生根据图片进行讨论,如何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师生小结:由北斗七星勺子前端(勺口)的两颗星连线向外延长约5倍的距离,就能找到北极星。教师追问: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命名为北斗导航系统,你觉得有何寓意?[设计意图]学生早在三年级就学习了白天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在此基础上,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晚上可以利用星星辨别方向。在学习完如何寻找北极星后,通过师生交流北斗导航系统的名字寓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星座可以识别方向。65 (2)认识夏季星座出示夏季星空图,教师提问:星空中这么多星座,如何找到并辨识它们呢?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记录单上提供了一些认识星座的方法,请大家阅读资料并完成相应题目。在完成题目后,教师出示认识星座方法的PPT,邀请学生上台介绍认识星座的某一个方法并完成资料上的题目,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进行追问和补充。学生介绍的方法顺序依次为:①定方向。根据季节和星图,确认要认识的星座大致在天空的什么方向。②找明显特征。在晴朗的夜空中会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它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银河是由许多恒星组成的,可以成为明显的标志。③找亮星,定星座。织女星、牛郎星和天津四是夏季星空中有名的亮星,形成一个三角形,被称为“夏季大三角”。找到它们,也就找到了天琴、天鹅、天鹰三个星座。在学生介绍方法②时,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银河像什么?然后师生交流: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就注意到了银河,并且有一些诗句用来形容银河。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学生介绍方法③时,教师邀请学生介绍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再播放故事视频,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一些细节与天文知识结合起来。最后请学生说一说天琴、天鹰星座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设计意图]为体现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先让学生回答在星空中找星座的方法,但学生的回答大都是零星的、片面的,因此给学生们提供了资料,学生一边阅读资料一边完成资料中的题目,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由学生介绍相应方法的同时,老师适时地引入古诗词中的银河以及中国民间故事与星座的关系,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将新知识与之前的知识产生联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利用活动观星盘观星教师提问引导:现在我们只学习了几个星座,如果想认识其它更多的星座应该怎么办呢?教师出示制作好的活动观星盘,并讲解活动观星盘的使用方法:将活动观星盘举过头顶,并转动观星盘,让盘上的“北斗七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大致相同的方位,根据盘中的星座来认识天上的星座。给学生提供制作好的活动观星盘,在屏幕上出示一张星空图,让学生学习使用活动观星图。教师引导提问:夜晚观星活动中要注意什么?鼓励学生在天气晴朗、远离城市灯光的地方开展真实的观星活动,并强调有关夜晚观星的安全事项。[设计意图]深圳的学生在夜晚观星时受到灯光、建筑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活动质量会低一些,但学生对于观星的热情是很高涨的,所以通过模拟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活动观星盘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思考观星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3.研讨研讨1出示图片,教师提问: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夜晚,一个徒步者野外迷路了,你如何帮助他辨别方向?师生交流:星座在很久以前就被水手、旅行者当做识别方向的重要标志。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星座用于方向识别的作用逐渐减弱,但是航天器还是通过识别亮星来确定自身的位置和航向。研讨2教师提问:我们有哪些辨识星座的方法?和你之前预想的一样吗?学生回顾认识星座的主要方法。教师根据板书小结学生的交流情况。[设计意图]研讨环节是对新知识的运用和深化,研讨1通过创设情境,在真实情境中让学生明白星座在识别方向方面的重要意义;研讨2梳理辨识星座的方法是对探究活动二和三的深化,让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与前概念调查时的预想相对比,增强学生课堂的成就感。4.拓展拓展65 1:教师投屏观星软件“星图”进行演示,给学生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利用观星软件认识更多的星座。拓展2:学习了星座的作用及如何认识星座之后,学生对于天文学上的星座和之前熟悉的占星学星座会有很多疑问,通过观看天文学和占星学对于星座的异同视频(视频来源:好看视频星空大嘟嘟http://haokan.hao123.com/v?vid=11976707203836421940),拓展学生关于星座的知识面。[设计意图]实际的夜晚观星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学生利用观星软件进行观星不仅可以体验观星活动的乐趣,而且可以对各个星座有更加具象的认识。学生通过两节课对星座的学习和之前对占星学星座的认知,他们无法区分天文学和占星学对于星座的异同,因此在拓展环节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讲解,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教学后记】6.浩瀚的宇宙【教材分析】从本课开始学生将了解更为广阔的宇宙空间。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是一个怎样的星系?再扩展到银河系以外的星系,引发学生对宇宙结构和空间的想象。银河系是比太阳系层次更高的天体系统,是由恒星和其他各种天体组成的巨大天体集团,其中包括太阳在内的上千亿颗恒星和各种类似的星云以及星际物质。银河系以外更广阔的宇宙空间里,还有许许多多像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星系。本节课学生将了解更广阔的宇宙空间--银河系。在探究环节中,通过大量视频和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银河系之大。通过制作银河系模型加深理解银河系的形状和结构,并通过观察、评价自己制作的银河系模型,提出一些对于宇宙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对河外星系的了解,认识到银河系外还有广阔的宇宙空间,体会宇宙的浩瀚及无穷魅力。【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太阳系,知道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能够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模拟日食现象。能够根据北极星辨认方向,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学生有了前面学习太阳系的空间感之后,再来想象银河系之大就有了基础。但银河系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学生还是很模糊的,如银河系是一个漩涡结构,有四条悬臂等,这些都是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才了解到的。所以本节课安排了制作银河系模型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银河系的形状和结构。制作模型的难度不大,学生可以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进行制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2.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科学探究目标]1.制作银河系模型,对模型进行评价和改进。2.根据模型,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和变化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知道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难点]动手制作银河系模型,对模型进行评价和改进。65 【材料准备】陀螺、纸片、米粒、胶水等。【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银河系的有关照片。夏天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我们发现许多一闪一闪的星星,这些星星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天空中的每一颗恒星都类似太阳一样发光发热,也有可能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你知道太阳系属于哪一个恒星系统吗?学生回答:银河系。教师提问:你知道银河系是一个怎样的星系吗?预设: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星系,距离太阳非常遥远,有许许多多恒星组成。教师提问:宇宙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星系呢?宇宙有多大呢?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宇宙。学生活动: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在班上进行交流分享。[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银河系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对银河系进行描述。2.探索(1)认识银河系通过视频介绍银河系的基本情况和数据。太阳系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大约由2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约10万光年。教师提问:出示银河系的“侧视图”和“结构图”。通过刚才的视频和上面的结构图你觉得银河系像什么?你能描述银河系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吗?学生活动: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在班上交流分享。[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数据让学生了解到银河系有许许多多的恒星,银河系非常的庞大,加深学生对银河系之大的印象。通过“侧视图”和“结构图”了解银河系的大致结构,如银河系是一个漩涡结构,有四条悬臂等。(2)建立银河系模型动手制作一个银河系模型。出示制作银河系模型的相关材料:陀螺、纸片、米粒、胶水。讲解制作方法:在纸片上模拟画出银河系的“核球”和几条“旋臂”,把一些米粒粘在纸片上,模拟银河系的“恒星”,最后把纸片固定在陀螺上旋转。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作一个银河系模型。学生活动:评价我们的银河系模型,对照课本中银河系的“侧视图”和“结构图”,评价我们制作的银河系模型。比如外观是否和“侧视图”相符合,米粒分布是否符合事实,米粒粘贴情况以及能否快速转动等,把相关评价填写在记录单上。学生根据评价建议可对模型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先自己小组组员进行评价,然后不同小组之间互评。)教师提问:转动我们的银河系模型,仔细观察并思考,根据模型你能提出哪些有意思的问题?[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制作银河系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银河系的形状和结构。学生借助建立银河系模型的活动,能够对模型进行观察和评价,并能根据制作模型进行推理和想象,从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不同小组之间通过问题分享,可以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3)河外星系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很多,人们把它统称为河外星系。银河系是一个无可比拟的巨大天体系统。但通过空间望远镜,人类发现了银河系以外的星系,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等。他们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都在高速运动着。展示一些典型的河外星系的资料和图片,播放视频《仙女座星系》。(教师提问:我们的银河系是一成不变的吗?我们宇宙空间有多大?学生活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并在班上进行分享。[设计意图]65 通过研讨,学生知道宇宙还处于青年时期,还在长大和膨胀。学生通过对河外星系的了解,认识到银河系并非宇宙的边界,银河系外还有广阔的宇宙空间,体会到宇宙的浩瀚及无穷的魅力。3.研讨(1)银河系是怎样的一个星系?学生在描述时可以参照银河系模型,引导学生说出巨大、运动等关键词。(2)宇宙有多大?让学生计算一下1光年到底等于多少千米,学生看到一长串的零就感受到这个距离之远,感受到宇宙之大,并且我们的宇宙还处于膨胀之中。(3)想象如果有一天,我们和河外星系的“外星人”有了联系,用中文格式写下我们的通信地址。学生在书写具体的通信地址时需要考虑到层级关系,如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中国等,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层级关系。这一活动有助于学生认识宇宙的系统结构。4.拓展介绍充满活力的宇宙,用文字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到,组成宇宙的主要天体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播放视频《浩瀚的宇宙》,感悟宇宙的浩瀚及无穷的魅力。【教学后记】7.探索宇宙【教材分析】自古以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宇宙是庞大而神秘的。教材通过呈现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展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以及人类对未知世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肉眼观察、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和进入太空观察,每一阶段方法的改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在太空探索中也取得不少成就,这是我们应该了解,应该为之自豪的事情。本课作为《宇宙》单元的最后一课。不仅对人类探索宇宙历程进行梳理和总结,也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关注天文信息,关注我国及世界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知太阳系的基本信息、宇宙中有无数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可能知道部分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但对于人类探索宇宙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较为模糊,也没有对我国的一些重大太空探索工程有较为完整的认识。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能够梳理和提炼所给材料的信息。他们对浩瀚的宇宙很感兴趣,但认为宇宙离我们很遥远,是科学家的事情,难以亲身观察和认识。因此在本课最后,展示出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可以参与的天文类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对宇宙的认识,让学生能够继续探索宇宙,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人类通过改进技术和工具,不断地认识和探索宇宙。2.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科学态度目标]1.对探索宇宙有一定的兴趣。2.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形成集体的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化。【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及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难点]使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材料准备】[教师]教学ppt、资料卡、板贴65 [每组]每人一份资料卡、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介绍:自从仰望星空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对我们身处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和浓厚的兴趣。如果把人类有意识地观测和记录天体作为探索宇宙的开始,到今天,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教师提问:1.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如何帮助人类更好地探索宇宙?学生思考:人类探索宇宙经历了哪些过程,在探索过程中,如何借助科学技术进行探索,探索结果如何?有什么变化?[设计意图]学生往往会认为人们借助专业的技术设备对宇宙进行的观察才是探索宇宙。本环节通过教师讲述以及师生、生生谈话分享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人类探索宇宙历程的前认知,也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人类有意识的观察和记录天体即是在探索宇宙。(二)阅读资料卡,梳理和提炼信息。教师活动:给学生每人分发一份资料卡和实验记录单。引导学生梳理和提炼人类探索宇宙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观察方法有什么不同?获得的信息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先独自阅读资料卡并完成记录单。再小组讨论完善信息和组织语言,统一小组意见。思考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有什么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有什么影响,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态度是如何的?[设计意图]收集、整理资料也是科学探索的一种方法。在课堂中给学生一块完整的时间去阅读、梳理信息,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取信息能力、专注力有很大的帮助。记录单中通过勾选、问题、连线等形式帮助学生提取关键信息,降低梳理资料的难度,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再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倾听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三)研讨分享,梳理信息1.人类探索宇宙历程教师提问:从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学生活动:通过上一环节,寻找人类探索宇宙的大致历程。认识到人类科学观测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改进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探索宇宙历程中,人们观测宇宙的范围越来越大,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大,对宇宙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不仅如此,在探索未知宇宙的过程中,有十多位航天员以身殉职,感受人类敢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设计意图]学生在经历自己阅读和小组讨论后,能够梳理大部分的信息,所以开展一次集体的研讨是很有必要的。在研讨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可以不断完善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学生更清晰的认识其过程。2.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教师活动:展示我国重大太空探索工程代表图片、工程名以及工程代号,并提问:在太空探索中,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活动:派代表将我国重大太空探索工程与工程代号一一相连,分享自己了解的我国太空探索工程中取得的成果,有什么发现,对我国乃至国际航天事业有什么贡献或影响。[设计意图]学生对于我国太空探索工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是很完善。因此资料卡二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我国太空探索的历程,学生可以清晰的寻找每一工程与其工程代号,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还会感受到我国在太空探索中的坚定态度和先进技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3.课外的天文类实践活动教师提问:你参加过哪些天文类的实践活动?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学生活动:回顾曾经参加过的天文实践活动,观察、了解了哪些天文现象。思考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信息,提炼相关的实践活动,并基于学生的回答,补充学生可以参加的一些天文类实践活动,如参观天文馆,观察天文现象,关注天文信息,探访天文台,参加学校或社区的天文学社团或活动。65 [设计意图]学生常认为宇宙、天文学离我们很遥远。通过本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科学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也可以观察天文现象,了解天文知识,培养关注新进科学技术的习惯,保持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四)寻找近期天文现象教师提问:近期有什么天文现象?我们可以从哪里获取信息?怎么观察?学生活动:梳理获取天文信息的方法(查阅资料、关注天文台信息等),思考不同的天文现象,如何观察?不同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如需要借助工具观察日食,不可直视太阳;可以直接肉眼观察月食,天气晴朗,四处较为空旷利于观察月食等等。)[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近期的天文现象信息,再次让学生知道,宇宙虽然庞大而神秘,但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不断努力的探索,我们获得宇宙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同时促使学生从本堂课起,继续关注天文现象,思考不同天文现象背后的原因,培养学生探索宇宙的意识。【教学后记】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聚焦于厨房里的物质及其变化,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和"物质的变化"两部分内容。厨房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地点,在这总是储存有很多物品,同时发生着很多食物的变化,如切菜时的形状变化、炒菜时的生熟变化等。观察厨房里的物质及其变化既能拉近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也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科学学习方法贯穿其中,并初步帮助学生建立了物质观的哲学思想。本课教材共设计了3个活动。一是观察厨房里的物质,初步渗透物质的特征决定其用途的规律;二是观察、分析厨房中常见物质的变化,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无处不在,而且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三是对不同的变化进行分析归类,可以按照“是否产生新物质”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物体一词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于物质一词比较生疏,因此教师在课上可以通过例证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身边的一些触觉所感知到的实在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在学习本课前,大部分学生在家中厨房观察过物体变形、水的三态变化、燃烧、生锈等常见现象;在三年级《水》单元,学习过"水、水蒸气、冰三者只是状态发生改变,但它们仍是同一种物质——水"、“纸被撕成小片,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等相关知识。为本课认识物质变化奠定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科学探究目标]能够对水、食盐、铁锅等厨房中的物质特征进行观察描述。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科学态度目标]初步养成乐于观察身边常见物质变化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初步感受身边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并且影响我们的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对不同的物质变化进行分类65 [难点]初步理解“物质”的含义【材料准备】实验记录单;板书贴;【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活动:ppt播放大量图片,如书、桌子、电灯、水、花草树木、鸟兽虫角。师介绍物质概念:上课用的课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和各种食物,这些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比如,我们的桌子由塑料和金属这两种物质构成。各种动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也是由物质构成的。[设计意图]通过大量图片和教师讲解帮助学生认识"物质"这一新概念,并区分物体和物质。2探索(1)厨房中的物质师活动:出示一张厨房的照片,提问[学生]你留意过厨房有哪些物质吗?学生活动:思考厨房中有哪些物质。[设计意图]判断学生是否了解"物质"这一新概念。教师活动:小结"厨房中有各种各样的物质"。ppt出示"水、食盐、铁锅"等物品的图片,提问[学生]老师也找到了厨房中的几种物质,它们有什么特征?又有哪些用途?在学生初步回答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感官认识(颜色、样子、气味、触觉等)和已掌握的科学知识(状态、软硬程度、材料特征、物体传热性能)去描述特征,并举例说明: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流动性强,可以用来清洗食材。学生活动:学生初步思考水、食盐、铁锅的特征和用途。在教师引导后填写在表格中。如:食盐是白色的微小晶体,味道是咸的,可以作为调味品;铁是一种金属,重量轻,坚硬且导热性快,可以用来制作铁锅炒菜。教师活动:小结"物质的特征决定用途"。[设计意图]学生能够科学地描述物质的特征和用途,并建立起相关联系:"物体的特征决定其用途"。(2)厨房中的变化教师活动:出示ppt图片,讲述厨房里的物质经常会发生一些变化,如米经过蒸煮会变成米饭、冰箱可以将水冻成冰块,时间久了食物会腐败。师提出问题:刚刚我们在厨房中观察到的物质,它们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学生活动:思考厨房中的物质会发生的变化。如水的温度可以升高或降低、水可以结冰或变成水蒸气,食盐会溶解在水中,铁锅会变黑、生锈等。[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举例、学生举例等方式,让学生意识到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教师小结:师板书“在不断变化”。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且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接下来我们仔细观察四种物质的变化,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3)比较不同的变化教师活动:出示ppt图片:烧开的水、慢慢融化的冰块、咬过后放置的苹果、生锈的铸铁锅。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变化中,物质的体积、形状、状态、温度有发生变化吗?有新物质产生吗?请你分析后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中,学生活动:对上述物质变化进行分析并记录在表格中。烧开水和冰融化只改变了水的温度和状态;咬过的苹果缺了一块,是形状发生了改变,但放久后颜色会变黄,是因为苹果被氧化了;铁锅如果长期接触水就会生锈。教师提出问题:比较以上物质变化,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活动:烧开水和水结冰,只是水的温度和状态发生改变,本质还是水,没有产生新物质;苹果咬掉一块,只是形状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但不一会儿颜色变黄是因为它被氧化了,产生了新物质;铁锅生锈,颜色发生变化,也产生了新物质。65 教师活动:师板书四幅图片,边总结边板书烧开水和水结冰的共同点是“温度变化”、“状态变化”和“不产生新物质”,苹果氧化和铁锅生锈的共同点是“颜色变化”和“产生新物质”。教师总结:我们的把产生了新物质的改变叫作化学变化;只改变物质温度、形态,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教师提问:上述四种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学生活动:烧开水、水结冰是物理变化,苹果氧化和铁锅生锈是化学变化。[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不同物质变化,思考:“这些物变化中,物质的体积、形状、状态、温度有发生变化吗?有新物质产生吗?”让学生归纳出变化特点,再总结四种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由教师归纳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教师询问学生四种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便于课堂检测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3研讨教师活动:出示ppt图片:正在燃放的烟花、生锈的铜狮、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提问[学生]这些变化改变的是什么?有新物质的产生吗?学生活动:思考上述三种现象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教师活动:播放烟花、泡沫灭火器的制作原理视频,引导学生注意到烟花点燃后黑火药会发光发亮,泡沫灭火器是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气体,帮助学生理解学生上述三种物质变化均有新物质产生。学生活动:能从图片、视频中关注到物质发生了变化,且有新物质产生。[设计意图]通过物质的前后变化对比,学生较为容易地找到证据说明是否有新物质产生,从而正确判断物质变化类型。【教学后记】2.产生气体的变化【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围绕“产生气体的变化”设计了三个活动:首先是将食盐、白糖、小苏打与水、白醋两两混合,发现有些物质无明显变化,如食盐和水;而有些会产生气体,如小苏打和白醋;其次,仔细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并收集气体;第三,观察其他与白醋产生气体的物质变化现象,如:白醋浸泡过的鸡蛋壳、白醋浸泡过的贝壳。【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食盐、白糖、白醋”都是非常熟悉的,在三年级的溶解实验中,认识了食盐、白糖、小苏打。通过实验及日常经验,学生知道食盐、白糖可溶于水;也认识了小苏打,知道其溶解能力比较弱。但是对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什么现象,知道的学生就很少了。因此大部分学生对于白醋和小苏打混在一起会发生反应的现象是没有经验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例如产生气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发现有些物质变化会伴随一些特殊现象能利用感官进行仔细观察,对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能以观察到的变化现象如有气体生成为依据,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科学态度目标]能够尊重实验事实,愿意与人交流实验现象,分享观点产生深入研究物质变化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65 初步感受物质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感官观察小苏打与白醋的实验现象,并对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难点]知道小苏打与白醋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及其特点【材料准备】实验记录单;板书贴;“观察产生气体的变化”和“收集小苏打与白醋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指导视频;科学家研究小苏打与白醋反应产生气体使蜡烛熄灭的性质:二氧化碳溶于水:二氧化碳的用途:鸡蛋壳与白醋反应的视频:【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活动:复习巩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展示PPT图片,教师讲解:通过上节课,我们从厨房中观察到很多物质的变化,有些是物理变化,有些是化学变化。这些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着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别和判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问[学生]这些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能在变化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呢?学生活动:图1:水烧开后有很多气泡,还有很多白雾,但这些白雾本质还是水,所以属于物理变化。图2:苹果切开后颜色会慢慢变黄,这些黄色物质是不同于苹果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图3:铁锅用久了或生锈,颜色会变红,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图4:燃放烟花时会有声音、有光可以使天空很亮、有呛鼻的气味等。[设计意图]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展示多幅物质变化图片(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物质发生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并判断物质变化类型。4探索(1)观察有气体产生的变化教师活动:出示白糖、食盐、小苏打、水、白醋的图片,师讲述:大家认识这些物质吗?这些物质会发生什么变化?你在变化中观察到哪些现象?学生活动:白糖、食盐会溶解在水里,搅拌后会慢慢消失。教师过渡:那如果将白糖、食盐、小苏打和水、白醋两两混合会有什么现象呢?教师活动:老师准备了六个塑料瓶盖,分为两组。在两组的三个瓶盖中分别装上白砂糖、食盐、小苏打,往第一组的三个瓶盖中滴加5滴水,往第二组的三个瓶盖中滴加5滴白醋,观察现象,并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学生活动:按要求进行小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瓶盖1:无明显变化瓶盖2:无明显变化瓶盖3:无明显变化瓶盖4:闻到刺鼻的味道,无明显现象瓶盖5:闻到刺鼻的味道,无明显现象瓶盖6:闻到刺鼻的味道,小苏打慢慢消失,产生大量气泡,发出呲呲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详细记录6个塑料瓶盖中发生的物质变化现象,以判断物质变化的类型。教师活动:刚刚大家在实验中都观察到往小苏打中滴加白醋产生了大量气体,这属于哪种变化?其他5个瓶盖又属于哪种变化?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活动:白醋与小苏打产生的气体是不同于白醋和小苏打的物质,因此是化学变化;其他5个瓶盖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物质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判断“是否产生新物质产生”,从而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教师过渡:提问[学生]白醋与小苏打接触时产生的气体究竟是什么呢?(2)收集产生的气体65 教师活动:为了解答这个疑惑,我们需要先将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再做进一步的检验。提问[学生]请你想想办法,怎样做才能收集气体?学生活动:思考收集气体的办法,例如:用杯子罩住;让两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接触并发生反应。[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收集气体”的问题,引导其从创造一个密闭空间进行思考,便于学生理解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密封塑料袋。教师活动:展示实验材料“密封袋和塑料瓶盖”图片,播放实验指导视频,讲解收集气体的方法:①取一个密封袋,在里面滴加五滴管白醋;②将装有小苏打的瓶盖小心的放入密封袋中;③尽量排出袋内的空气,封好密封袋的封口,然后将瓶盖翻到,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④观察现象。学生活动:明确实验步骤,进行小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后小组间交流实验现象:看:产生白色气泡;袋子鼓起,里面气体无色袋子里的;白色粉末逐渐消失听:呲呲声摸:袋子外壁发凉教师活动:提问[学生]大家都成功地收集了这种气体,它到底是什么气体?有什么特点呢?教师提供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学生活动:通过阅读资料知道气体是二氧化碳,通过实验知道该气体无色。教师活动:是的,我们只揭开气体神秘面纱的一角,为进一步研究,科学家们通过其他实验认识了这种气体的特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将二氧化碳气体倒入装有蜡烛的烧杯中,蜡烛熄灭”的视频。观看视频后提问学生有何发现。学生活动:可以灭火,比空气重,可以溶于水。[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的特点,完成研讨1的学习任务。教师活动:讲解可乐等汽水的制作也与这种气体有关系,介绍该气体是我们很熟悉的二氧化碳。师展示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图片,提问[学生]二氧化碳气体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我们呼吸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果排放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器等。[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初步感受物质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完成研讨2的学习任务。(3)进一步观察产生气体的其他实验教师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物质可以和白醋产生气体,我们一起通过视频看一看。师播放鸡蛋壳、贝壳分别与白醋反应的视频。学生活动:观察到鸡蛋壳、贝壳与白醋反应均有气体产生。教师活动:提问[学生]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它属于哪一类物质变化。学生活动:鸡蛋壳、贝壳与白醋反应均产生气体,且这个气体是不同于白醋、鸡蛋壳、贝壳的物质,所以它们都是化学变化。[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观察到的变化现象如有气体生成为依据,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活动:提问[学生]那么小苏打与白醋产生的气体,与贝壳(或蛋壳)和白醋产生的气体是同一种气体吗?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或自己在家进行实验探究[设计意图]延伸课堂,使学生产生深入研究物质变化的兴趣并于课后继续探究。【教学后记】65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材分析】在前一课中,学生观察了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气体。在此基础上,本课继续集中于观察物质的变化,寻找蜡烛燃烧、加热白砂糖过程中物质变化的证据。相对于醋和小苏打的混合,本节课研究的两种物质发生的变化具有不明显性、多维度性。蜡烛燃烧是日常常见的现象,大部分人只观察到有发光发热、蜡烛熔化的现象,需借助实验观察到还产生了水、炭黑等新物质。加热白砂糖能观察到状态、颜色、气味等变化,如固态白砂糖融化为液态、颜色由黄转黑、有特殊气味等,从而判断“改变颜色的物质”、“产生的气体”都是新物质。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到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最后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其他物质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产生新物质。对于一些有明显新物质产生的物质变化,学生可以较易判断;对于不明显的物质变化,在本节课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特征。【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科学探究目标]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特征[科学态度目标]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体会到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了解化学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蜡烛燃烧、加热白砂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难点]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材料准备】实验记录单;板书贴;【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活动:展示小苏打和白醋在密封袋中反应的图片,询问学生“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属于哪一种物质变化?为什么?”学生活动: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因为产生了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教师活动:是的,化学变化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你能通过实验发现其他物质变化中新物质是怎么产生的吗?[设计意图]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小苏打与白醋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通过实验发现在其他物质变化中,新物质是怎么产生的”。5探索(1)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教师活动:展示蜡烛燃烧的动图,提问[学生]“你观察到蜡烛燃烧伴随着哪些现象?”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图片及结合日常经验,发现蜡烛燃烧伴随着发光发热、蜡烛变短、蜡烛熔化等现象。65 教师活动:询问[学生]“那蜡烛燃烧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呢?在学生表达了自己的不同想法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生活动:思考“蜡烛燃烧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并与同学分享。[设计意图]学生很容易观察到蜡烛燃烧伴随着发光发热、蜡烛变短、蜡烛熔化等现象,但对于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是不太清楚的。在抛出这个问题后,可以暴露出学生的一些前概念,教师也能很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对该不确定性问题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活动: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播放实验指导视频。实验1:将一个透明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注意玻璃杯需要悬空,不能把蜡烛封闭。观察玻璃杯内壁的变化;实验2:用试管夹夹住一块玻璃片与蜡烛火焰短暂接触,注意不要被烫伤,观察玻璃片的变化。学生活动:聆听教师讲解,明确实验步骤,小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实验记录单。学生活动:汇报实验结果。在实验1中杯内壁出现小水珠,这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水”;在实验2中玻璃片变黑,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黑色物质(学生可能不知道是炭黑)。可能还有学生会说到蜡烛熔化了。教师活动:通过实验我们更加直观地观察到了蜡烛燃烧这一物质变化,现在我想请同学来说一说:“蜡烛燃烧过程发生了哪种物质变化?”。如果学生想不到物理变化,教师可以引导:“除了化学变化,还有其他类型的物质变化吗?”学生活动: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水”和黑色物质“炭黑”,这属于化学变化;固态蜡烛熔化,属于物理变化。教师总结:是的,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水”和“炭黑”。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可通过实验指导视频告诉学生,如“玻璃杯需要悬空,不能把蜡烛封闭,否则会导致蜡烛缺氧熄灭”等,在学生汇报完实验现象后,提问学生蜡烛燃烧发生的物质变化类型,总结化学变化一般伴随着物理变化。(2)加热白砂糖产生新物质教师活动:白砂糖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那加热白砂糖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教师活动: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播放实验指导视频,指导学生从状态、颜色、气味等方面描述物质发生的变化。实验步骤:向金属勺中加入少量白砂糖,在点燃的蜡烛上加热,观察白砂糖的变化。学生活动:聆听教师讲解,明确实验步骤,小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实验记录单。学生活动:汇报实验现象:状态:固体→液体→固体;颜色:白色→黄色→褐色→黑色;气味:没有气味→焦糖香味→烧焦糊味。教师活动:通过实验我们更加直观地观察到了加热白砂糖发生的物质变化,引导学生说一说:“加热白砂糖过程发生了哪种物质变化?”。学生活动:加热白砂糖产生了新物质“黑色固体”和“气体”,这属于化学变化;白砂糖固体熔化成液体,属于物理变化。教师活动:这再次说明了“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加热白砂糖产生了新物质“黑色固体”和“气体”,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可通过实验指导视频告诉学生,如“使用酒精灯外焰进行加热”等。(3)发现更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教师活动:师展示产生新物质变化的图片。讲述:物质变化产生的新物质无处不在,你能发现它们吗?请你说说你的证据。学生活动:铁锅生锈,红色的铁锈是新物质;生面粉进入烤箱后膨胀变大、颜色变黄、带有香味,产生的气体和黄色的物质是新物质;生虾煮熟后变红,红色物质是新物质;汽车燃烧汽油后产生大量尾气,是新物质。[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化学变化图片,让学生寻找证据说明这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同时为后面的研讨部分作铺垫。6研讨教师活动:大家都能够准确地找出物质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展示图片,提问[学生]65 生活中的哪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益?哪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害?学生活动:根据生活经验进行作答。教师活动:通过文字、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钢铁生锈”、“酸雨”等对生活的不利影响。[设计意图]通过前面部分的化学变化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哪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生活有害/有益。【教学后记】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材分析】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的物质,同时也在观察与实验中发现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的产生,如产生气体等。本课是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观察更多伴随物质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产生沉淀,进一步帮助学生判断是否产生新物质,从而确定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但本节课的学习难点在于物理变化也像化学变化那样伴随着现象的产生,如何判断哪些现象是物理变化产生,哪些现象是化学变化产生,仍需回到“是否产生新物质”这一根本问题。本节课需要学生进行一个长时间观察实验并做记录,教师可以提前一周将实验材料放置于教室供学生观察。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学生会发现只在水中或只在空气中的铁钉基本不生锈,在空气与水的交界处生锈严重,这说明铁生锈需要水和空气同时存在。根据教参,这一对比实验似乎并不需要推理出这一实验结论,而将重点放在寻找证据证明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但研讨部分又需要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各类防锈措施背后的科学依据,所以教师应做适当引导。【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已经有了较深的理解。本节课所关注的物质变化伴随的现象大多是学生亲自体验过或使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蜡烛燃烧、白醋和小苏打的反应、加热白砂糖、铁钉生锈、燃放烟花、食物发霉或成熟等,只有产生沉淀的化学反应是学生比较陌生的,故采用动图加教师讲解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现象发生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以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来判别它们[科学探究目标]能够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能够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科学态度目标]尊重证据。当多人观察、实验出现不一样的结论时,乐于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能坚持长时间认真细致观察铁钉生锈的现象,发展探究铁钉生锈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人类可以利用科学与技术干预物质变化【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铁钉生锈的实验现象,收集证据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65 [难点]许多物理变化也像化学变化那样伴随着一些现象的产生,如何区别哪些变化是化学变化产生的,哪些现象是物理变化产生的。【材料准备】实验记录单;板书贴;网上搜索的“铁钉生锈”的实验指导视频;【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活动:展示图片:鸡蛋和白醋反应,铁锅生锈,苹果氧化。师询问学生“物质变化过程中会伴随着很多现象。想一想,我们知道的变化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学生活动:鸡蛋和白醋反应有气泡产生,铁锅生锈其颜色变红,苹果氧化其颜色变黄。[设计意图]延伸拓展前三节课所学知识,引出新课。7探索(1)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蜡烛燃烧、小苏打与白醋反应、加热白砂糖、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铜,提问[学生]“这些物质变化伴随着哪些现象?属于什么变化?”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图片发现:蜡烛燃烧伴随着发光发热,产生了炭黑和水,属于化学变化;小苏打与白醋反应产生气体,属于化学变化;加热白砂糖有颜色变化,产生了焦糖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铜产生沉淀,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设计意图]学从学生的已知入手,总结这四种反应所伴随的四种现象。教师活动:展示图片:燃放烟花、木柴燃烧、香蕉出现黑点、面包发霉、打开汽水瓶盖时气泡涌出等图片。学生活动:燃放烟花、木柴燃烧伴随有发光发热现象,属于化学变化;香蕉出现黑点、面包发霉伴随有颜色变化现象,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对于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涌出,学生会有较大争议,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明自己的判断依据。教师活动:讲述汽水的制作原理:通过加压的方法,将大量的二氧化碳密封在糖水里。当我们打开汽水瓶时,压力变小,溶解的二氧化碳就释放出来了,所以属于物理变化。[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物质变化,使其根据现象判断物质变化的类型。一方面,需要学生建立化学变化一般伴随着发光发热、产生气体、颜色变化、产生沉淀等现象;另一方面,需要学生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伴随着这四种现象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另外,授课教师应将问题简化处理,如汽水中也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碳酸或是碳酸分解的反应,但在此处不做解释探讨。教师活动:展示电灯发光动图,询问学生这一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它们的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学生活动:灯泡接电后就能发光,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教师活动:展示墨水与水混合动图,询问学生这一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它们的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学生活动:这一物质变化过程中有颜色变化,是由于墨水扩散在水中,使得水变黑,但这样的颜色变化是墨水的缘故,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教师活动:展示泥沙沉淀、蜂蜜结晶图片,询问学生这一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它们的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学生活动:这两种变化中均产生沉淀。泥水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后,溶液中打的颗粒由于重力作用沉积,无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蜂蜜中的葡萄糖超过它在水中的溶解限度时,就会析出结晶,无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教师活动:展示水沸腾动图,询问学生这一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它们的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学生活动:水沸腾时有气泡产生,水变成了水蒸气,而这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教师总结:有些物质变化虽伴随着发光发热、产生气体、颜色变化、产生沉淀等现象,但属于物理变化,判断物质变化的类型,关键在于是否产生新物质。65 [设计意图]通过一些常见的伴随着发光发热、产生气体、颜色变化、产生沉淀的物质变化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并不是所有伴随着这四种现象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2)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教师活动:讲解实验步骤:取三个量筒,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量筒是关于、一个不装水。将三根铁钉分别放入三个量筒中,在半量筒水的铁钉要有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在水中。将三个量筒封上口或在液面处滴一些食用油,静置在角落,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并记录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教师活动:提问学生“为什么要滴加食用油”。学生活动:认真聆听实验步骤,并作出解答“在液面滴加食用油可以隔绝空气”。教师活动:展示学生实验记录单,告知其要连续观察一周并做记录。学生活动:观察并连续观察铁钉的变化,并将实验结果进行汇报。装满水的量筒和不装水的量筒铁钉基本不生锈,装半量筒的铁钉在与水面接触处生锈严重。如未进行实验,也可播放实验过程视频。教师活动:提问学生“铁钉生锈属于什么变化?”学生活动:产生了新的物质——铁锈,为橙红色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教师活动:提问学生“铁钉生锈需要什么条件?”学生活动;结合对比实验进行思考,可能只说水或空气教师总结:铁钉生锈需要“水”和“空气”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设计意图]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铁生锈过程中所伴随的现象——颜色变化,以进一步明确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从而判断这一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思考铁生锈的条件,为接下来的拓展活动做铺垫。8拓展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刷油漆、电镀、“烤蓝”、搪瓷,询问学生“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采取了哪些方法防止铁生锈?你认为其中的依据是什么?”学生活动:根据图片提示进行思考,发现以上方措施均是有助于铁隔绝空气和水的做法。[设计意图]本拓展环节实为科学知识的应用。通过实验探究出铁生锈的条件是“水和空气”,为解决生活中大量铁制品生锈的问题,采取各种办法将其与空气或水隔绝。像电镀、“烤蓝”、搪瓷等是学生比较陌生的方式,故提供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再做简单介绍。【教学后记】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教材分析】从前面几课认识的厨房、生活、实验室等熟悉的地方中有化学变化,拓展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中也发生着化学变化。本课有三个探索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分析收集的资料,推测煤如何形成,寻找证据说明煤的形成经历了化学变化。第二个活动是基于已有认识经验和资料,推理大气层中的氧气是怎么来的。第三个活动是寻找身边与化学变化有关的例子。通过三个探索活动,了解地球资源的形成,认识到埋藏在地底下的宝石、矿物、煤、石油、天然气、我们生存所必要的氧气,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塑料、药品、化肥等都是化学变化的产物,感受资源的珍贵,意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学情分析】65 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身边常见的化学变化以及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一些现象,能够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学生经常会使用塑料、知道汽车需要燃烧石油、知道人类生存呼吸需要氧气,能够说出生活生产中常用的一些材料,但是少有对这些事物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很少会将它们和化学变化联系起来。六年级学生能够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解释煤的形成,氧气的产生属于化学变化,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变化与人类的关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地球的很多资源如岩石、矿物、煤、石油、氧气等都是化学变化的产物。[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资料、图表等信息,解释煤、氧气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复杂的化学变化。2.体验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家结论进行比较。[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与他人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其他同学的想法,形成集体的观点。2.大胆质疑他人的观点,愿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认同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观点。【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资料,推理出煤、氧气等是化学变化的产物。[难点]寻找并解释身边和化学变化有关的例子。【材料准备】[教师]教学ppt、煤形成的视频、资料卡、板贴[每组]每人一份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提问: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哪些化学变化?学生思考之前探究过的厨房里、生活中、实验室里的化学变化。教师总结学生回答,介绍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正是这些化学变化,给予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条件,展示一张森林的图片,最后聚焦“地球家园中有哪些主要的化学变化?”学生尝试寻找地球家园中和化学变化有关的物质,如动植物、岩石和矿物、大气和水等。[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身边的化学变化,再拓展到范围更大的地球家园中,拓宽学生认识化学变化的视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化学变化无处不在,且给人类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物质和条件。(二)探索地球家园中的化学变化1.大地之下的化学变化(1)教师展示矿石、宝石、煤炭和石油的照片,介绍我们生活的大地蕴藏着许多宝藏。有各种矿物,可以用来冶炼不同的金属;有许多美丽珍贵的宝石,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还有煤炭、石油等可以给我们提供能源。这些宝藏,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经历了亿万年的许多变化才形成的。教师提问:煤是如何形成的呢?学生活动:阅读资料卡1,关注是什么形成了煤,煤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寻找证据推测煤是如何形成的。(由亿万年前地球植物繁茂、煤上发现植物的痕迹可以推测出煤是由远古植物形成的。植物死亡后被埋藏在地底下,煤大多夹在岩层中,而岩层是古代沉积的泥沙变成的,地底高温高压,由此可以推测植物死后被泥沙层层掩埋,不断地被埋入地下,使得植物与空气隔绝,在地底高温高压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煤。)教师活动:提炼学生的观点并板书,对学生提出的每个观点要问证据是什么?(2)教师播放煤形成的视频以及展示现有科学家对煤形成的结论。提问:我们和科学家的推测有什么异同。学生比较自己的观点和科学家的推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煤的形成与化学变化有关65 教师提问:煤的形成经历了化学变化吗?你是怎么判断的。学生根据已有对植物和煤的了解,寻找两者的不同,发现煤和植物不是同一物质,由此判断煤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化学变化。[设计意图]教材是通过观察一块煤来获取信息,并基于信息推测煤的形成。由于生活中带有植物痕迹的煤较少,学生在观察煤块时,对煤块上的植物痕迹不一定能准确的找到。因此改为通过阅读分析图文结合的资料卡,寻找证据推测煤的形成。同时在资料卡中,有两个对话框提示学生关注形成煤的物质以及煤形成的条件,感受煤是经过漫长且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比较自己和科学家结论的过程中,经历和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和推测过程,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最后引导学生比较植物和煤炭的异同,发现两者不是同一物质,从而说明煤的形成经历了化学变化。2.大气层中的化学变化教师介绍,我们的呼吸离不开氧气,氧气占大气约21%。展示地球形成过程中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图。早期地球的大气层中并没有氧气,提问:请你们推测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推测导致氧气含量变化的因素。教师活动:关注学生的回答,提取学生回答中的关键词,适时追问为什么?教师分发资料卡2,引导学生结合曲线图和文字资料,思考氧气含量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独自阅读资料卡2,对比文字资料中有关地球演变过程生物的情况和大气中氧气含量图,尝试解释氧气含量和植物有关。[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地球发展历史中大气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以及有关地球演变部分过程的文字资料,希望学生能够对比两个资料,发现氧气含量的变化是随着地球中植物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再回想到植物在太阳光下,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养料和释放氧气,认识到大气中的氧气和植物有关。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并能够运用知识解释未知,提高学生分析图表、提炼资料信息的能力。(三)珍惜资源,节约能源教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森林?学生结合之前煤炭是由远古植物形成的,而大气中的氧气也是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意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设计意图]前面两个探索活动的结论都和植物有关。因此通过这个问题将两个内容联系起来,同时也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认同资源的珍贵,我们需要节约能源。(四)资源利用与化学变化教师提问:身边还有哪些例子和化学变化有关?学生思考,寻找身边和化学变化有关的例子,尝试说明它们为什么和化学变化有关。教师提炼学生的例子板书到黑板。适当的时候展示出石油、炼铁、玻璃、化肥、药品等图片,并引导学生说说这些物品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可以用它来做什么,为什么和化学变化有关。[设计意图]学生举出身边和化学变化有关的例子可能还是常见的、生活中的例子。对于石油、玻璃、化肥等这些学生不太了解,但又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或物品,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材料是如何形成的,是否经历了化学变化,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不仅关注身边的化学变化,还应关注和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化学变化,从变化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教学后记】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教材分析】65 本课通过回顾植物光合作用经历了化学变化,为自己的生长提供养料,那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关吗?这是学生很少会关注的问题。生命体中大部分变化常常是缓慢,难以肉眼观察到的。如果不细想,可能很少会留意。本课基于前面对生活中、地球家园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的认识,继续探究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本课有三个探索活动,第一个承接聚焦问题,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身体数据,发现身体的变化,引发思考我们的身体为什么能够发生这些变化从而进入第二个探索活动——食物在体内的变化。再通过点燃干燥粉条、品尝米饭这两个学生喜欢又能亲身体验的活动,认识到食物里蕴藏着能量,在人体中会经过复杂且缓慢的变化,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最后了解情绪的变化也和化学变化有关,感受到生命体中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化学变化,这些化学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又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在本课的过程中,学生会从宏观现象转化到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变化,促进学生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对于化学变化有很大的探究兴趣,能够根据是否产生新的物质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六年级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意识到食物在人体内经过消化会有一定的变化,知道食物可以给人体提供营养。在本课中,他们将通过观察、实验、观看视频资料等方法寻找证据,解释说明身体中的一些化学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是缓慢的,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2.情绪的产生与化学变化有关。[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事物的信息。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科学态度目标]在小组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能够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化学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生命体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这些化学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难点]寻找身体中化学变化例子的证据。【材料准备】[教师]教学ppt、干燥的粉条、火柴、酒精灯、情绪与化学变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的相关视频、板贴[每组]学生二年级的时间胶囊或体检数据,课前测量的身体数据(每人)、每人份适量的米饭或馒头、每人一个一次性勺子、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聚焦:我们的成长过程经历了哪些变化?教师活动:展示一幅绿色植物的图片,介绍植物光合作用经历着化学变化,来提供自己生长的养分。展示动物吃植物和婴儿的照片,讲述动物和人类的生命体内,每时每刻也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聚焦问题:我们的成长过程经历了哪些变化呢?学生活动:回顾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尝试寻找人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设计意图]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动物和人的体内发生的很多变化也属于化学变化,或者和化学变化有关。有些发生的比较快,有些比较缓慢。借助图片可以启发学生比较自己和婴儿有什么不同,尝试寻找人成长过程中的变化,进而进入探索环节。(二)探索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1.我们身体的变化教师提问:我们从婴儿长大成现在的样子,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65 学生活动:比较二年级的时间胶囊(或二年级的体检数据)和现在的身体信息,探究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体重、头围、手和脚的长度变化)教师活动:提炼学生答案并板书,顺势提问:我们的身体为什么能够发生这些变化呢?学生思考原因,主要会提到与人体摄入的食物有关,食物能够给我们提供营养和能量,从而使身体发生变化,也可能提到睡眠、运动等。教师抓住学生“食物”的观点,进入下一个探究环节。[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二年级和现在自己的身体数据,学生能够明显的发现自己的变化,进而对身体变化的原因产生疑问和探究欲望。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二年级制作的时间胶囊,可以查找学生二年级时的体检信息,以便学生在课上有数据可分析。其次,现在的身体数据建议在课前完成,这里需要教师简单指导学生测量方法,以便数据更准确。也可以使用本年学生的体检结果。2.来自食物的能量和营养(1)干燥粉条实验教师活动:演示点燃粉条实验,提问:干燥的粉条能被点燃,说明什么?学生活动:联系煤炭等物质可以被点燃,释放能量。干燥的粉条能被点燃,说明食物蕴含着大量的能量,可以通过燃烧的方式释放出来,思考食物如何转化成身体所需的能量?(2)品尝米饭学生活动:每人仔细品尝米饭或馒头,感受并记录食物在体内的变化,思考这些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吗?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米饭从无味变得有一点甜味,说明产生了有甜味的新物质,所以这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再通过视频介绍,食物被我们吃进体内后,需要经历复杂、平稳的化学变化,才能转化成身体所需的能量。我们身体的生长也是一种化学变化,这种化学变化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换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设计意图]食物在身体里的变化是复杂的,本环节通过学生能够感知的方式,来感受食物在体内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再通过视频介绍大多数食物是大分子物质,难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要通过消化系统,将大分子物质转化成人体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转化成微观的角度来解释物质的变化,从看得见,能感受的现象,转化为抽象的现象来解释物质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尝试用多种方式解释现象的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3.情绪与化学变化教师展示人不同情绪的图片,介绍到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有时候我们会开心,有时候我们会难过,甚至愤怒。提问,人的情绪变化与化学变化有关吗?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思考和分享。教师播放有关情绪的视频,介绍和情绪有关的化学物质:多巴胺、血清素、肾上腺素等。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和情绪有关的物质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设计意图]情绪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而且还不止一种。但由于体内化学物质影响情绪的过程,是学生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也很难被察觉出来,因此学生对于情绪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了解可能不是很多。本环节通过视频直观的呈现体内化学物质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物质是化学变化的产物,因此情绪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关。这部分内容也为学生以后初高中学习激素调节奠定基础。(三)身体中发生着的其他化学变化1.身体中还发生着哪些化学变化教师提问:你还知道我们的身体中发生着哪些化学变化?学生尝试寻找身体中产生的新物质,从而说明身体中还发生着很多化学变化。如细胞呼吸,头发、指甲长长,人体出汗、人紧张时心跳加快、细胞生长、伤口复原等等。学生在分享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寻找身体中的变化是否产生新物质,注意区分物质变化的类型。2.药物和食物中毒教师分别展示药物中毒和食物中毒的案例,让学生说说药物和食物中毒与化学变化有关吗?65 播放药物和食物中毒还有荔枝病的视频,了解它们主要是影响身体正常机理的工作,从而导致身体功能紊乱,出现不良症状。[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中,主要可以寻找容易被察觉的“新物质”,了解身体的一些化学变化。其中对于流汗、心跳加速等这些看上去没有“新物质”产生的例子,但它们和情绪变化一样,是需要依靠身体内化学物质的调节,而这些化学物质是化学变化产生的物质。药物和食物中毒也和化学变化有关,通过分析案例,学生尝试解释其中原因,再通过视频介绍其中的机理,从而认同药物和食物中毒与化学变化有关。需要注意的是,荔枝病不属于食物中毒,但这是由于使用过多的荔枝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不适,也和化学变化有关。提醒学生关注身体健康,不乱用药,注意饮食卫生。【教学后记】7.美丽的化学变化【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内容将通过“感受化学变化的美丽”、“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关注我们的环境”三个活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化学变化。先是通过观察比较紫甘蓝浸泡在水和白醋中的现象,感受化学变化所呈现的本身的美;再通过了解人们利用化学变化创造出很多新物质,新物品,美化、方便我们的生活。最后通过资料了解塑料、二氧化碳等化学变化的产物会引起环境问题,认识到化学变化也会产生“不美好”的一面,人类要注意避免和解决。三个探索活动内容层层递进,学生在活动中会感受到化学变化无处不在,它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紧密联系。最后再通过研讨,梳理和总结有关物质变化的认识。【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通过引导举出生活中熟悉的化学变化例子。他们通过前面六节有关物质变化的学习,知道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能够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认同化学变化与生活中很多事物有关。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可以通过实验,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解释紫甘蓝和白醋、水之间的反应。但是对于化学变化和人类的生活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学生的感受还不是很深。他们会认为化学变化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较难细心的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变化,或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如塑料等和化学变化联系起来。在本课中,学生将借助举例、分析、概括等方法感受到化学变化与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利用好化学变化,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紫甘蓝和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的新产物让我们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方便。但如果使用不合理、不科学,也会给环境带来影响。[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对比观察并描述紫甘蓝分别和白醋、水的实现现象。2.通过举例、分析、概括等方法,认识到化学变化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和方便。[科学态度目标]乐于寻找和探究生活中利用化学变化的事例[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1.认识到化学变化有其不美好的一面,人类要努力化解和避免。2.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到物质的化学变化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65 [难点]举例说明化学变化让我们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方便。【材料准备】[教师]教学ppt、生活中化学变化的相关视频、板贴[每组]2片大小相同的紫甘蓝叶片、2个培养皿、2个载玻片、镊子、适量且等量的白醋和水、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提问: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方便,化学变化本身也可以很美丽。我们观察过哪些美丽的化学变化?学生思考举例说说观察过哪些美丽的化学变化。它的现象如何?为什么美丽?教师活动:提炼学生观点,在必要时可以展示课件中烟火、各种宝石、醪糟、塑料玩具、汽油、化学纤维制品等化学变化现象或化学变化的产物,揭示课题。[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很多化学变化现象或化学变化的产物,但不一定留心观察,或不会把这些现象和化学变化联系起来。通过引导,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化学变化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方便,化学变化的本身也可以很美丽。(二)寻找美丽的化学变化1.紫甘蓝实验微课介绍紫甘蓝分别和白醋、水反应实验的操作过程。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活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思考紫甘蓝和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吗?还见过哪些美丽的化学变化?教师活动:提炼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寻找紫甘蓝和白醋反应是化学变化的证据。播放不同颜色火焰、微观视角下不同化学物质变化的视频。[设计意图]借助紫甘蓝与白醋反应,颜色会发生变化的实验,让学生从宏观上感受化学变化的美,激发学生好奇心,也引起学生对化学变化现象的关注,感受到化学变化本身的美丽。再通过观看视频,丰富美丽的化学变化的认识,初步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埋下一颗从不同视角了解食物的“种子”。2.寻找化学变化让我们生活更美好的例子。教师展示合成橡胶、化学药物、化学染料、塑料瓶、尼龙绳等化学变化的产物,让学生说说这些材料是如何让我们生活更美好的。播放西药、色素和塑料发展的视频。学生活动:思考这些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化学变化让我们生活更美好的例子。尝试寻找其他化学变化让我们生活更美好的例子。[设计意图]在感受到化学变化本身的美丽后,再寻找化学变化让我们生活更美好和方便的例子,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化学变化的美丽,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3.关注我们的环境教师活动:通过上一个塑料发展视频中提到的塑料影响环境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和描述一些化学变化的产物污染环境的例子。引导学生要学会回收矿泉水瓶和其他塑料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再讨论化石燃料的使用引起的环境问题,介绍目前科学家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采用的涉及化学变化的措施。学生活动: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和描述化学变化的产物对地球环境的破坏,造成的环境污染。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将海洋酸化现象与鸡蛋壳和白醋的反应联系起来,认识到海洋酸化对贝壳类生物的影响。[设计意图]化学变化有其美丽的一面,而当人们使用不合理,不科学时也会产生“不美好”的一面。本环节通过视频、图像、资料等材料的分析,学生会发现化学变化对环境的破坏,人们也可以利用化学变化来改善环境。从而认识到面对这些化学变化的不美好,我们应该努力去化解和避免,才能创造更美好的地球家园,进一步的认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三)梳理总结单元知识教师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物质的变化有哪些新的认识和体会。65 学生思考:物质变化的类型、化学变化的本质特点、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一些现象,化学变化与我们生存、生活的关系。最后能够举出实例来论证。[设计意图]由于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在感受化学变化美丽的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本课还应承担起单元总结课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梳理和总结物质变化在知识层面和生活应用方面的认识,起到一个总结和提升的作用。【教学后记】6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2-01-14 20:18:11 页数:66
价格:¥15 大小:144.49 KB
文章作者:U-200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