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维设计】(广东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1讲 先秦儒家思想的形成配选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十二单元第1讲先秦儒家思想的形成及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敦沫若把这一阶段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有教无类 ④维护周礼,贵贱有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辑。……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该材料思想的核心来源于(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4.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A.重视礼仪教化B.主张礼法并施C.强调严刑峻法D.提倡为政以德6.2022年2月19日7\n由安徽省道教协会主办的“辛卯年纪念道祖老子诞辰朝圣大典”在涡阳县天静宫举行。下列言语出自“道祖老子”的是(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9.“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  )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10.“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11.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最准确的理解是(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7\n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2.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A.孔子有教无类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D.“五经”的流传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仁爱和谐、敬长知礼、奋发图强等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的国魂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结合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2022年9月26日,在中国古代“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60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布设立“孔子奖”。这项由济宁市申请设立的“孔子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高级别国际奖项。这一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材料2:中国古代一些居室堂屋、家族祠堂或私塾学堂的墙壁正中都挂着孔子像(如下图)。(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设立“孔子奖”“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概述孔子的主要思想观点,这些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统治者的重视?(10分)(2)材料2的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出现了哪些变化?(4分)(3)近代以来直至19世纪末,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逐步动摇。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7\n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2:(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3: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6分)(2)根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6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8分)详解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社会的转变”在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均有表现,①属于经济领域,②属于政治领域,③属于思想文化领域。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不是这一时期转变的表现,故选A。7\n答案:A2.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主流思想。①体现了孔子“仁”“德”思想;②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能强加于其他人,体现了孔子处事原则;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认为不分贫富贵贱,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④体现了孔子提倡维护等级的思想,属于糟粕。答案:A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描述的是尊老爱幼,有仁爱之心,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学派,可知B项符合题意。答案:B4.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民本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在做什么,是一种愚民政策。“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③④就明显的体现了民本思想,选择C项。答案:C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强调了通过“明礼仪”“起法正”“重刑法”,才能达到天下皆“治”而“善”,体现了荀子礼法并用的政治思想。答案:B6.解析:A项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故此符合题意。B、C、D三项分别是墨家、儒家、法家的思想,故均可排除。答案:A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儒术是经过改造之后的儒家思想。它吸收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答案:C8.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秦朝之后建立汉朝,汉初以道家思想为治国理念。“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一句说明到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是思想上的大一统、专制的体现。BCD说法错误。答案:A9.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汉朝儒家思想发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王者配天”“天有四时,王有四政,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和所学史实可判断反映的是天人感应学说,此学说是西汉儒学家董仲舒提出的,成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基础。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答案:D10.解析:A项体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思想,B项体现了董仲舒“君权神授”思想,C项体现了董仲舒“三纲”思想,D项体现了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思想。答案:D11.7\n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董仲舒看来,人之本性存有“善”的潜“质”,但未有“善”的体现,要使人之善的本性表现出来,就必须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来教化他们,这是“天意”。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民性本善,君权天授,故选A。答案:A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东汉中兴,诸将皆有儒者气象”,说明儒家学说已经成为选拔人才、任官受爵的标准,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已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答案:C二、非选择题13.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孔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对世界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回答原因;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孔子的主要思想观点不难概括;第三小问,先秦以前遭遇冷遇的境况是因其思想学说未能适应当时统治者的需要;第(2)问回顾儒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得知到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学以适应大一统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正统地位;第(3)问近代公开批判传统文化是新文化运动,所以可联系新文化动运发生的背景回答;第(4)问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答案:(1)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深深地影响着亚洲和世界其他国家。观点: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礼,主张贵贱有序,以礼仪规范人们的言行;德,主张以德治民,注重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受重视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纷纷进行改革,其观点不适合统治者的需要,必然遭到冷落。(2)西汉。变化: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逐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逐步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4)本着传承文明、创新文化的宗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题,在理解三则材料的基础上归纳。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各时期是如何促进文化统一的。第(3)题,应运用辩证的观点对其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答案:(1)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2)努力: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7\n(3)评价:秦朝的焚书坑儒与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造成了不同的影响:秦朝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虽也有钳制思想的不良作用,但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且发展了儒学和推动了教育的发展。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4:59:15 页数:7
价格:¥3 大小:530.1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