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化探究】2022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素能提升 1-5-12 力学实验(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优化探究】2022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素能提升1-5-12力学实验(含解析)新人教版1.(2022年高考福建卷)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_______cm和________mm.解析: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mm,要估读到0.1mm,其读数为601.0mm=60.10cm.游标卡尺读数=4mm+10×0.02mm=4.20mm.答案:60.10 4.202.(2022年高考天津卷)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________(填字母代号).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3)平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速度.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A.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C.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10-\nD.钩码做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解析:(1)计算小车的动能变化需用天平测质量;在计算小车的瞬时速度时需用刻度尺测距离.(2)只有绳与板面平行时,才能保证小车运动中与板面间的压力不变,才能保证小车所受摩擦力不变,才能保证平衡摩擦力后绳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合力,故D正确.(3)要增加纸带上所打下点的数目,只有减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在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增大小车的质量,即在车上增加砝码或钩码.(4)当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存在阻力时,拉力做正功和阻力做负功之和等于小车动能增量,故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当钩码加速运动时,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此同学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则拉力做功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故只有C、D正确.答案:(1)刻度尺、天平(包括砝码) (2)D (3)可在小车上加适量的砝码(或钩码) (4)CD3.(2022年高考新课标Ⅰ全国卷)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________(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2)由图b可知,am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将图b中各点连线,得到的是一条曲线,故a与m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2)由图b可知,当钩码质量不为零时,在一定范围内小车加速度仍为零,即钩码对小车的拉力大于某一数值时小车才产生加速度,故可能的原因是存在摩擦力.(3)若将钩码所受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合力,则应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摩擦力被平衡,二是绳平行于轨道平面,此二者可保证绳对车的拉力等于车所受合力,设绳的拉力为FT,由mg-FT=ma、FT=Ma有FT=g=,可见当m≪M时才有FT≈mg,故第三个条件为m≪M.答案:(1)非线性 (2)存在摩擦力 (3)调节轨道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4.(1)一同学在某次实验中测量一物体长度,记录结果为11.75mm,则该同学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可能为________;A.10分度的游标卡尺  B.20分度的游标卡尺C.50分度的游标卡尺D.螺旋测微器-10-\n(2)一个同学在研究小球自由落体运动时,用频闪照相机连续记录下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闪光周期为s,测得x1=7.68cm,x3=12.00cm,用上述数据通过计算可得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图中x2为________c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10分度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0.1mm,20分度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0.05mm,50分度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0.02mm,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但要估读,读数的小数点后应为3位,所以该同学使用的测量工具可能是20分度游标卡尺,B正确.(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Δx=aT2可知,x3-x1=4aT2,解得a=9.72m/s2,由x2-x1=2aT2可解得x2=9.84cm.答案:(1)B (2)9.72 9.845.某同学现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动能定理”,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分析下列问题:(1)图乙是从实验中选出的一条纸带并将纸带置于一透明刻度尺上.在纸带上已标有O、A、…、F七个计数点(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由图乙读得O到C点的位移为s3=________cm.(2)分别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A、B、…、E时小车速度的二次方v、…、v,分别求出v、…、v与v的差值Δv、Δv、Δv、Δv.再计算出小车通过sAB、sAC、sAD、sAE时钩码重力对小车做的功W1、W2、W3、W4;最后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Δv2W图象.根据该图象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丙所得图象求得斜率k=________,则小车的质量M=________kg,实验中小车受到的合力F=________N.解析:(1)O到C点的位移为s3=5.03cm.(2)由题图丙可得到“小车动能的变化量与合力做的功成正比”这一结论,从而验证了动能定理.-10-\n(3)由动能定理W=M·Δv2,可知图象的斜率为k=,若知道图象的斜率便可求出小车的质量.由图象可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15.8.故小车的质量为M=kg=0.127kg.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1.24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车所受的合力F=Ma=0.127×1.24N=0.157N.答案:(1)5.03 (2)小车动能的变化量与合力做的功成正比 (3)15.8 0.127 0.1576.现在需要测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备有如下器材:两个相同的物块A、B,一个带有固定装置的光滑小滑轮,砝码若干,一把镊子,一个黑板擦,几条长轻质细线,两个小盘.小丁和晓平两个同学配合进行如下实验:首先把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小滑轮固定在木板的左端,把两个物块A和B(A、B距离较近)放到木板的右端,用细线把物块和小盘通过小滑轮连接,通过调整小滑轮的高度使木板上方的细线水平;晓平同学用黑板擦按住两个物块A和B,小丁同学在两个小盘里放上不同个数的砝码,然后晓平同学抬起黑板擦,两个物块同时运动起来,当较快的物块接近木板左端时按下黑板擦,两个物块同时停下来.(1)为完成此实验,还需要如下哪些器材:________.A.秒表B.刻度尺C.弹簧测力计D.天平(2)晓平和小丁同学测量出A和B在木板上的位移,分别记作xA和xB,还测得小盘的质量为m、物块A(B)的质量为9m、A和B对应小盘里砝码的质量分别为5m和10m.根据这些量能否求出物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填“能”或“否”);若不能,写出还应测量哪些物理量;若能,请你计算出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细线与木板上表面平行,而木板左端比右端略低,则测量的动摩擦因数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1)根据实验步骤和原理可知,根据x=at2可得出A、B的加速度之比,不需要测量时间,需测运动位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只需测量质量便能结合加速度之比而得出μ.(2)设A和B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和aB,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有(m+5m)g-μ(9m)g=(m+5m+9m)aA、(m+10m)g-μ(9m)g=(m+10m+9m)aB,又xA=aAt2、xB=aBt2,联立解得μ=.(3)砝码、小盘和物块的总质量为M,物块的质量为m0,(M-m0)g-μ测m0g=Ma;由于木板左端比右端略低,使木板成为斜面(倾角设为θ),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M-m0)g+m0gsin-10-\nθ-μ真m0gcosθ=Ma,两式比较可知测量值比真实值小.答案:(1)BD (2)能  (3)偏小课时跟踪训练1.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身边的物体,如下所示.(1)图甲为一游标卡尺的结构示意图,甲同学测量一钢笔帽的内径时,应该用游标卡尺的________(填“A”“B”或“C”)进行测量,示数如图乙所示,该钢笔帽的内径为________mm.(2)乙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图丙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图丁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________mm.解析:(1)只有用“A”的两边缘才能测出钢笔帽的内径,由题图乙可知,游标尺上第6条刻度线与主尺上某一条刻度线对齐,则钢笔帽的内径d=11mm+0.05×6mm=11.30mm.(2)题图丙的读数为1.0×0.01mm=0.010mm.题图丁的读数为6.5mm+37.0×0.01mm=6.870mm,故金属板的厚度d=6.870mm-0.010mm=6.860mm.答案:(1)A 11.30 (2)0.010 6.870 6.860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乙中的__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B.控制变量法-10-\nC.等效替代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解析:(1)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应为以F1、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为F;则F′为合力的实际测量值.(2)由于实验中细绳的作用仅是描述力的方向,且橡皮筋受力情况与细绳完全相同,因此把细绳换成橡皮筋,不会影响实验结果.(3)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两分力共同的作用效果与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等效替代法,故C正确.答案:(1)F F′ (2)不会 因为橡皮筋受力情况与原细绳相同 (3)C3.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9.80m/s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完整纸带如图乙所示,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记为O,另选连续的三个点A、B、C进行测量,图中给出了这三个点到O点的距离hA、hB和hC的值.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速度的大小vB=________m/s.(2)通过分析该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他的实验结果是否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简要说明分析的依据.解析:(1)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速度的大小vB==m/s=3.90m/s.(2)v=7.61(m/s)2,ghB=7.70(m/s)2,因为mv≈mghB,近似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或由mv<mghB得出其他合理的结论也可以.答案:(1)3.90 (2)见解析4.(2022年高考浙江卷)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甲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10-\n(1)某次测量如图乙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cm.(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下表.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由表数据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钩码数1234LA/cm15.7119.7123.6627.76LB/cm29.9635.7641.5147.36解析:(1)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需估读到0.01cm,故指针的示数为16.00cm.(2)表中对LA的测量有四组数据,应采用逐差法计算增加一个钩码时弹簧Ⅰ增加的长度L0==0.04m,故k==12.50N/m.通过计算LB-LA可得出A、B两指针间的长度,进而计算出增加一个钩码时弹簧Ⅱ增加的长度,从而计算出其劲度系数.答案:(1)16.00(有效数字位数正确,15.95~16.05均可) (2)12.5(12.20~12.80均可) 能5.(2022年潍坊联考)某同学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一端带滑轮的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小车的加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低压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1)对于实验的操作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本实验中应保持小车和传感器总质量不变B.为消除小车与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砂桶的情况下使小车能够静止在木板上C.本实验必须满足细砂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2)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12cm、sAC=8.67cm、sAD=13.65cm、sAE=19.04cm、sAF=24.85cm、sAG=31.09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0-\n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1)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时,应保持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不变,A正确;实验中拉力为小车和传感器所受合力,故需要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在不挂砂桶的情况下使小车能沿木板匀速下滑,B错误;因为传感器直接测量绳的拉力,故无需使细砂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质量,C错误.(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Δx=aT2可知,a=,代入相关数据解得a=0.42m/s2.答案:(1)A (2)0.426.(2022年高考山东卷)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实验步骤:①用弹簧秤测量橡皮泥和滑块的总重力,记作G;②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固定弹簧秤相连,如图甲所示.在A端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F;③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G/N1.502.002.503.003.504.00F/N0.590.830.991.221.371.61④如图乙所示,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木板上左端C处,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滑块和重物P连接,保持滑块静止,测量重物P离地面的高度h;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并最终停在木板上的D点(未与滑轮碰撞),测量C、D间的距离s.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坐标纸上作出FG图线.-10-\n(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滑块最大速度的大小v=________(用h、s、μ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解析:(1)在坐标系中描点,用平滑的曲线(直线)将各点连接起来,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2)因弹簧秤示数稳定后滑块静止,由题意知此时滑动摩擦力Ff=F,又因滑块与板间压力为N=G,故由Ff=μN得F=μG,即FG图线的斜率即为μ,由图线可得μ=k=0.40.(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P落地后,滑块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μg,且P落地后滑块的位移x=s-h,根据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得0-v2=-2ax,所以滑块的最大速度v==.答案:(1)图见解析 (2)0.40(0.38~0.42均正确)(3)7.一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中斜面固定,底端B处切线水平且与桌的右边缘相齐.他的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在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桌子右边缘处,使小球从曲面上某点A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b.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L0后固定,再使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P,测出OP的距离y1.c.然后将挡板依次放在2L0、3L0、4L-10-\n0处固定,再依次使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并依次记录下小球撞到木板上留下的痕迹C、D、E,依次测出OC、OD、OE的距离y2、y3、y4.根据实验中所得到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L2y图象.试分析下列问题:(1)要验证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还需测量的物理量及符号是________.(2)若轨道完全光滑,L2与y的理论关系应满足L2=________,说明关系式中每个物理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乙求得斜面的高度h=________m.解析:(1)要验证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要验证小球在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满足mgh=mv,即gh=v,vB可结合平抛运动求解,则还需要测量A、B两点间的高度h.(2)由(1)可得要验证gh=v,由平抛运动规律可得y=gt2,L=vBt,由以上三式可得L2=4yh.其中L是木板到桌子右边缘处的距离,y是O点到每次实验中小球在白纸上留下的轨迹点的距离.(3)由表达式L2=4yh可知,L2y图象的斜率的物理意义为斜面高度的四倍,即k=4h,由题图乙可知图象的斜率为k=40,由此可得斜面的高度为h=0.10m.答案:(1)斜面的高度h (2)见解析 (3)0.10-1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43:08 页数:10
价格:¥3 大小:598.9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