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化方案】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20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优化方案】2022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20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新人教版1.以下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召开于1978年底B.使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C.作出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策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解析:选C。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它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据此C项不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并未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出相应决定。2.下图反映的信息有(  )①农村土地经营权发生变化 ②农民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从图片中的“小岗”“大包干”“讨饭还不如回村大包干”可知,②③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而土地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仍属于集体,故①正确,④错误。3.(2022·宿州质检)下表能够反映的史实是(  )年代1978198019851990199219941996国有工业比重(%)77.676.064.954.651.537.328.5(编自杨继绳《中国改革开放20年记实》)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②第一、第三产业不断发展 ③所有制结构不断改善 ④国有企业面临困境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中国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国有工业比重的下降,是三大产业比例调整和第二产业轻重工业比例调整的结果,不能单纯归因于第一、第三产业不断发展,也跟经济所有制的调整有关,排除②。国有企业改革后,活力增强,“国有企业面临困境”的表述不符合事实,排除④。故选C。4.(2022·泰安质检)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5\n解析:选C。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992年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和所学史实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5.(2022·广东五校测试)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设立海南经济特区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解析:选D。由材料“‘开放整个海岸’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可知,“35年来”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84年,1984年我国开放大连、宁波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有力地增强了国民经济的活力,符合“开放整个海岸”等信息。故选D项。6.(2022·潮州期末考试)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做出这一决策时面临的状况是(  )A.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转向城市、国企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历史终结论”喧嚣C.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正在进行一轮姓“资”、姓“社”的争论解析:选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浦东的开发开放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党的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所以正确选项是D。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年代主要内容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1980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1982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点198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19845月,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5当年起,相继在长江、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1992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22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材料2:毛泽东以实践证明,人民一旦被动员起来,其力量无穷而且战无不胜。因此人民成为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邓小平把人们想疯了的财富定义为人民的合法追求目标。政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其实是奢华生活)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先行者的成功是最好的鼓舞。人们只模仿成功者,无数人立即模仿,最终形成改革的洪流,就像当年的革命洪流一样势不可挡,温州人的成功可以看作是中国成功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30年:得到的、失去的、梦想的》材料3: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说过,“现代化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则滋生着动乱”。(1)据材料1,归纳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2,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3)结合中国1978年以来的史实谈谈你对材料3观点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论证合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改革开5\n放。第(1)问从表格中的时间先后顺序以及改革主要内容即可解答,需要比较强的概括能力。第(2)问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据材料2”的要求,只要概括材料2的大意即可。第(3)问需从两个角度分别论述,做到史论结合即可。答案:(1)逐步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一边实践一边摸索);先农村后城市;先经济后政治。(2)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的动力和欲望;政策支持;先行者的成功。(3)肯定“现代化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则滋生着动乱”的观点,并分别论述。1.(2022·浙江高三五校联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中获得了(  )A.土地所有权       B.进厂打工权C.生产和分配自主权D.兴办乡镇企业权利解析:选C。本题考查中国新时期经济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A项错误,B项不属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D项属于企业改革。2.(2022·聊城模拟)某同学利用下表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85.5%45.2%92.1%91.5%富农、地主14.5%54.8%7.9%8.6%A.土地改革——农民在经济上翻了身B.合作化运动——消灭了私有制度C.宪法颁布——建立了社会主义D.人民公社化——迈步走向共产主义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从材料中两类人的比重及其占有土地的变化等信息可以看出,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使广大贫农、中农得到了土地。B、C、D三项结论与题干材料含义不符。3.(2022·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国家机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种变化反映出(  )A.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D.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解析:选C。从“计划——发展计划——发展和改革”这样的演变,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4.(2022·安徽名校高三模拟)有人把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划分为初步探索、制度创新和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其中1993~2022年被称为制度创新阶段,这里的“创新”具体是指(  )A.按劳分配制度的创新  B.管理模式的创新C.所有制方面的创新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解析:选D。根据所学,1978~1992年是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改革目标;1993~2022年被称为制度创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2022年以后是纵深推进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变化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使我国的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题选D项。5.下图为“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示意图”,对此图的理解正确的有(  )5\n①率先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 ②逐步开放到东部沿海地带 ③进一步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 ④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本题考查观察图示的能力。综合分析中国开放的层次和特点,可以得出①②③④都正确。6.(2022·银川模拟)漫画《狙击中国鞋》形象地反映了欧盟各国联合对来自中国的鞋产品进行狙击,在客观上体现出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和市场化经营。与“走向世界”和“市场化经营”相关的时间分别是(  )A.1978年、1992年B.1978年、1984年C.1984年、1997年D.1984年、2022年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当代中国“走向世界”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而“市场化经营”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故与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关。故答案为A。7.“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中国人从近代屈辱到现代崛起的艰难历程中得出的基本结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海防纂要》材料2: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摘自《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七材料3: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要筛选、移植国外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经营管理方式,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摸索经验;要把沿海生产的“洋货”向内地销售,繁荣国内市场,满足人民需要;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作贡献。——《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1985年1月31日)请回答:(1)材料1和材料2在对外方面的主张有什么不同?各自出于何种考虑?5\n(2)材料3和材料2的主张看似相同,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一本质差异是什么?(3)依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4)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而早在20世纪初中华民族不少仁人志士就提出了开发浦东的最初设想。开发浦东的美好设想在20世纪初难以实现,而在20世纪末却喜获成功,造成这两种命运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准确把握本题的主题——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其次要把握主题的限定,即“从近代屈辱到现代崛起……基本结论”,这要求学生用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史实回答问题。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材料1是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材料2主张在“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的前提下引进外资,材料3积极主张引进外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2中的引进外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材料3中的积极引进外资则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综合上述分析不难回答第(1)、(2)两问,第(3)、(4)两问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答案:(1)材料1主张闭关锁国。认为中国无需与外国通商;闭关可以阻止外国入侵,防止内外勾结,维护统治。材料2主张在维护中国主权的条件下,积极引进外资。为了发展民族工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2)材料2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材料3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3)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发展艰难。在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浦东的实践创新提供了可靠的精神财富和支柱。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5:07:25 页数:5
价格:¥3 大小:169.6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