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化方案】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第13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优化方案】2022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13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新人教版1.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材料表明(  )A.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B.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题干材料强调牛对农民耕地、国家强弱的重要性,而古代中国以农为本,故选A项。2.(2022·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模拟)《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A.由西域传入       B.属水力灌溉工具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D.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解析:选D。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题干描述的是曲辕犁,根据这一史实分析,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3.《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  )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解析:选A。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和材料解读能力。“宀”本意为房屋,豕指猪,豕居之圈曰家,说明重视家畜饲养业,故选A项。4.史籍记载,两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解析:选A。从“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可知开矿冶铁和盐业的规模来讲是比较大的。官方的史籍记载该事件是“奸伪之业”可知不是官办企业,而是对民营企业的污蔑。故选A。这些行业只是在“深山穷泽之中”故不能判断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排除B。C是明朝时期出现的现象。“水力鼓风”是东汉时期出现的,排除D。5.(2022·北京西城区期中检测)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①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 ②冶铁业发展带动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 ③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这是一家采用了雇工经营的新式企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分析概括材料可了解到,罗定山区冶铁的炉场规模大,分工细。判断各选项,①②③正确,④“雇工经营”从材料中没有得到反映。6.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4\n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①②③       B.②④C.①③D.②③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古代经济的理解。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是:“丝绸”“瓷器”“茶叶”,这些都是自然经济下手工业高度发达的表现;而②④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反映出来。故选C。7.(2022·江门模拟)中国自春秋战国就步入了铁器时代,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材料1: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1)依据材料1,分析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材料2: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史记·平准书》(2)材料2表明汉武帝采取怎样的经济政策?并写出这一时期与之类似的政治、思想政策。材料3:(清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3)材料3所描述的清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的因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第(1)问考查的是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的理解。根据材料1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概括出答案。第(2)问考查的是对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政策及这一时期与之类似的政治、思想政策的理解。经济政策为盐铁官营;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问考查的是对清朝矿冶业具有的特点及其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碍的因素的理解。根据材料3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小问可以概括为规模大(投资人),分工细,雇佣劳动。第二小问受到阻碍的因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实行重本抑末、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1)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社会经济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2)盐铁官营。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规模大(投资大),分工细,雇佣劳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推行重本抑末、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1.(2022·福建六校联考)下图出自《天工开物》。这一组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注:粑:碎土,平地;耔:培土。)(  )①农业精耕细作 ②农业技术先进 ③农民辛勤劳作 ④水利设施的完善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4\n解析:选A。“农民辛勤劳作”、“水利设施的完善”这两点表述本身没有问题,但无法通过题干所提供的两幅图片得出,故排除③④而选A。2.《吕氏春秋·任地》记载:“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暝蜮。”材料主要反映了(  )A.耕作技术的进步B.灌溉技术的发展C.耕作制度的变革D.生产工具的进步解析:选A。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农作物种植与土壤的关系,其体现的耕作原则与技术是精耕细作的表现,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出耕作制度的变革、灌溉技术发展、生产工具的进步等信息,排除B、C、D三项。3.(2022·佛山模拟)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B.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小农经济的理解。说的是炎热的夏天,天气比较干旱,农业受到极大影响,由此可知应是指小农经济的脆弱性。4.下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其配文注解为“鲁智深来到五台山福地牌楼前的小市镇买些酒吃,听到叮叮当当的去处,却是三个人在那里打铁,他进去说打禅杖和戒刀”。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  )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解析:选D。调用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当时(宋代)私营手工业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也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由此可以排除B、C两项。从材料中描绘的场景可以判断“叮叮当当的去处”并非官营手工业作坊,排除A。5.(2022·东莞模拟)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解析:选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明朝初期”“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和所学史实说明棉花种植越来越广泛,正在取代麻布。6.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题干材料反映了苏州纺织业分京苏两派,各有成规,技术都是世代相传的,不互相交流,这反映了手工业生产存在着技术垄断的现象;而A、B、D三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来。4\n7.(2022·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总面积北方南方春秋战国91(全国)614.82.394%秦汉117(全国)1048.355.7294%魏晋南北朝122(北方)215(南方)1167.73.851.9251.92590%隋唐124(北方)328(南方)1450.926.423.213.2190%材料2: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材料3: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对超然物外、安详、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据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1)依据材料1,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2)依据材料1,分析材料2中种茶业发展的原因。(3)你觉得材料2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可信吗?请说明理由。(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解析:第(1)问,材料1表格主要是从纵向比较分析,呈现增长趋势,根据表格内容回答;第(2)问,从第(1)问可知,材料2中反映茶业种植主要是在南方是因粮食产量的提高,可提供其他种植业劳动力以及种植的可能性;第(3)问,开放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第(4)问,根据唐朝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来分析,唐代政治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的局面,经济上繁荣。答案:(1)粮食亩产提高;人均粮食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答四点即可)(2)粮食产量提高保障粮食供应;多余劳动力种植经济作物;耕地面积增加为茶叶种植提供条件。(3)可信,粮食种植迅速发展为经济作物的专业化生产提供可能;祁门县山多田少,适宜种茶。不可信,在当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低、重农抑商思想)“业于茶者七八”有夸大之嫌。(4)政治: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茶叶产量增加,各地生活习俗的融合。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5:07:27 页数:4
价格:¥3 大小:142.9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