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化设计】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限时集训(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限时集训(三十二)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限时3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数量就越多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群落内的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D.任何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下列研究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A.梧桐山的鸢尾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深圳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C.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D.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3.下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在-200~3800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4.生物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C.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过程D.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5.(2022·通化模拟)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呈“S”型增长B.群落的稳定性与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呈负相关6\nC.群落内的种间竞争比种内斗争剧烈D.群落中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6.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7.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8.(2022·上海新区抽测)下列有关生物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丰富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B.越靠近热带地区,生物的丰富度一定越高C.一般来说,某个区域生物丰富度越高,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要对取样土壤中的各种生物个体逐个计数9.在某自然保护区中,a物种与b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物种与b物种的相互关系是捕食关系,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B.a物种种群数量受b物种种群数量影响,但b物种种群数量不受a物种种群数量的影响C.a物种种群数量变化受出生率和死亡率因素的影响,还受迁入和迁出等因素的影响D.a物种和b物种各自种群内均会出现种内斗争10.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6\n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⑤→①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而没有水平结构11.(2022·宣城模拟)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12.(2022·德州模拟)下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生物对同种食物的不同大小个体的捕食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甲、丙可以生活在同一群落的相同垂直结构层次C.乙对甲、丙的进化起选择作用,而甲、丙对乙的进化不起作用D.在某地区仅有该种类食物存在时,乙种群最可能保持数量的基本稳定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20分)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生物种类草蕨类灌木松树落叶树地点A(山腰)3种7种15种0种20种地点B(山腰)5种5种4种2种5种地点C(山腰)9种8种2种0种0种6\n非生物因素风速距地1.5m的光强土壤湿度/%土壤中有机质/%土壤深度/cm土壤氨量(mg·kg-1)地点A(山腰)低低486.5>3009.4地点B(山腰)高中353.81004.5地点C(山腰)高高152.5<152.3(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地点__________处的植物群落。(2)如果遭遇火灾,山坡上的植被被彻底烧光,则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演替。群落演替总是向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直至达到________为止。(3)如果地点A、B、C处的光照条件同等充足,则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的是地点________处的植物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土壤中的有机质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当土壤缺氧时,将抑制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据此可知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不少于两个原因)14.(20分)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原生动物进行以下实验,各取10个原生动物A和B,以同一种杆菌为饲料,分别放在相同容积的容器中单独培养,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表(单位:个)。  天数动物  246810121416A1560808180828180B1235506061626062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原生动物A单独培养6天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生态学上称此数量为________。(2)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单独培养时,A、B种群增长都属于________型增长。(3)如果将原生动物A和B放在同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能够生存下来的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达到稳定状态时,种群数量比单独培养时要______________。6\n(4)有人提出一种观点:混合培养时,生存下来的生物产生了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物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其观点是否正确,你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限时集训(三十二)1.选B 生物群落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环境中生态因素越优越,对植物生长越有利,植物种群多,动物种群就多,结构就越复杂。群落中的生物个体间有捕食、竞争、互利共生等关系。一个池塘中除了有鱼之外,还有许多植物和动物,所有生活在池塘中的生物才构成池塘的生物群落。2.选A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仅是群落的丰富度,还有群落中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3.选C 在-200~3800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种类的差异可受阳光、温度等不同生态因素的影响;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不同植物类群与群落垂直结构有区别;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4.选B 群落演替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显著变化。5.选D 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消长发生变化,有的种群可能减少甚至消亡,不属于“S”型增长。群落内的种内竞争可能比种间竞争剧烈。群落的稳定性与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6.选D 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温度和水分。7.选B 由曲线中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可判断:甲为互利共生关系,可用来表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数量变化;乙为捕食关系,而噬菌体与细菌之间是寄生关系,所以两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不能用图乙表示;丙为竞争关系,X种群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且将另一种群淘汰,这与种内互助有关,实验后期X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渐趋激烈。8.选C 生物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而不是个体数量的多少。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对于单位面积上个体数目多的生物无法逐个计数。9.选B 两条曲线呈非同步性变化,可以判断a物种与b物种之间为捕食关系,a种群数量多于b,且a先增先减,所以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具有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的数量是相互影响的。10.选C 该群落演替的起点是采伐迹地,应为次生演替。出现⑤→①的变化,说明人为因素可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云杉林不同区域的光照、地势不同,所以该群落也有水平结构。6\n11.选C 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而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则属于初生演替。12.选C 由于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均存在共同食物,因此,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由于甲、丙之间食物相似性很小,故它们可分布在同一群落的同一垂直结构层次。生物之间通过竞争、捕食等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从而实现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由于乙种群生物食物范围比甲、丙大,因此选项D正确。13.解析: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比较A、B、C三处的生物种类并进行统计后可得出A处生物种类数最多,物种丰富度最大。遭遇火灾,山坡上的植被被彻底烧光,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着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而将发生的是次生演替过程。在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总是朝着生物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至达到稳态为止。在地点A处植物群落分层多、土壤中水和矿质养料丰富,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因而更能充分利用光能。土壤中的有机物会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或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再被植物吸收利用。植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无机盐离子。答案:(1)A(2)次生 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 稳态(3)A 地点A处的植物群落分层多、土壤中水和矿质养料丰富(4)微生物的分解 主动运输(5)土壤中缺少相应的水分和矿质养料;土壤浅不足以维持高大植物的生长14.(1)环境容纳量(或K值) (2)“S”(3)A A繁殖速率比B快(出生率大) 少(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单独培养过原生动物A的培养液单独培养原生动物B,观察其数量的变化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5:08:00 页数:6
价格:¥3 大小:330.9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